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4张ppt)

合集下载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周天子
诸侯
周天子
诸侯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山中有“老虎” 猴子争“大王”
二、王室衰微
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面 临着怎样的困境?
国家分裂割据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统治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诸侯争霸 1.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几位?
土地
兵力
财力、 人口
天子与诸侯 关系
直辖方圆 直辖14万人 人口众多, 天子在政治上有
千里
以上
资源丰富 最高地位
直辖方圆 直辖几千人 人口所剩无 天子成为傀儡,
东 周 百里
几,财力减 依靠强大的诸侯

东周王室实力与西周相比有什么变化?
西周时期天子的地位是怎样的? 东周时期天子的权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设郡、县,委派官




诸侯 不再 定期向周
天子纳贡

群 雄 天下土地都是周王 起的
周王直接管辖 仅 洛 邑一带
不 听
天下人都是周王的 臣民
诸侯 不听 王命,各 自为政
东周时期天子的权势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西周时期
诸 侯
春秋时期
诸 侯
周天 子
诸侯
诸侯
诸侯
诸 侯
对比,思考
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
名称 西周
你还记得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吗?
北京人、山顶洞人------
打制石器
半坡人、河姆渡人------
磨制石器
夏、商、西周----------- 青铜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37张PPT)

伍 子 胥
2、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 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 吴 王 夫 差 自 乍 兵 器 ”
越王勾践剑
老马识途(齐桓公)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 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 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 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 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 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 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 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 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 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 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 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 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 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春秋初年的诸侯国
三、诸侯争霸(前770~前476年) 1、诸侯争霸的原因:诸侯众多、 政治军事发展不平衡、民族矛 盾日益尖锐,王室衰微。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后 期的吴国和越过先后北上争霸。
春 秋 列 国 形 势 图
春秋五霸
齐桓公 秦穆公 晋文公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宋襄公
齐桓公称霸:
齐恒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 原因: (善于用人)
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 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 旗号,号令诸侯 结果: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 霸主
晋文公称霸:
公元前632年,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楚 军战败。周襄王二十年(前632年),文公在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优质课件(共36张PPT)

部编人教版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优质课件(共36张PPT)

公元前685—前6管 仲
管仲改革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影响: 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三、诸侯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二、王室衰微
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周王室势力大减
2、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3、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 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周本纪》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农业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动 荡 的 春 秋 时 期 手工业
商业
周王室势力大减 2.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春秋争霸战争 3.诸侯争霸 影响
课堂练习
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 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申 后
宜 臼
申侯对女儿及外孙被废,十分 愤怒,决定联犬戎攻鎬京,恢 复女儿及外孙的地位。
犬戎
镐京 申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幽王被杀。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 被犬戎杀死后,受诸侯拥立 为新天子,是为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后,因为……
鎬京西面受犬戎威胁
犬戎
镐京
洛邑
第二年,迁都洛邑。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2张PPT)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2张PPT)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矛盾诸侯争霸。
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破坏、分封制瓦解
表现: (1)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 一 带 王室衰微: (2)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但无力控制诸侯 (3)诸侯各自为政,不再定期纳贡,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 境,经济上依赖诸侯国
牺 (xī ) 尊
“宗庙之牺(作祭品用的牛),为畎 (quǎn)亩(田间,田地)之勤。”
——《国语·晋语》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
表现3:由刀耕火种、耒耜耕作到铁犁牛耕,实现了人力到畜力的转变。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想象图)
耒耜耕作
铁犁牛耕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①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精耕细作),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一.春秋的经济发展:
表现
作用
农业 手工业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冶铁等)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 造了条件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 品增加
商业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商业活动活跃,城市发展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29结合刚才所讲,完善上面的表格。
春秋时期经济得到发展,社会方面会有何变化?
铁器牛耕的使用,从根本上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分封制瓦解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贰 王室衰微
二、王室衰微
王室衰微的表现: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32张PPT)

(2)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表现 (3)诸侯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
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
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 结果 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归纳总结 项目 根源 背景 目的 因素
春秋争霸再分析 内容 分封制 周王室衰微 争夺霸主地位决定性 诸侯国势力的强弱
王室衰微 (1)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
渐遭到破坏
原因 (2)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
官员管理,职位也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分
封制逐步瓦解 (1)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 表现 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
支配权。
(2)实质:奴隶主之间的掠夺战争。
观察图片可知,春秋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有 燕、齐、鲁、宋、吴、越、楚、晋、秦、卫等 国。在这些诸侯国中,齐国位于东方,有鱼盐 之利,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推行变法,使
齐国成为东方的大国。从图片上还可以看出,
晋和楚之间在城濮之间展开过大战,通过这一 战役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
霸主
(2)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
(1)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 的疆域不断扩展
(2)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 影响 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实质。 (1)原因: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
背景 手工业 概况 背景 商业
农业的发展表现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 展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 被更多地使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共27张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产生了
一个形容在列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
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


•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 刺杀秦王嬴政,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 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献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 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争脱。荆轲 被秦王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成语 的典故。
• 战国是中国漆器工艺的第一个繁荣期。其特点是“朱画 其内,墨染其外”。呈现强烈的装饰效果。
商业发展——城市(齐临淄、赵邯郸、魏大梁、 秦咸阳、周洛邑)、市场、各国货币(铜钱) 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三晋、两周布币,齐燕刀币,秦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
西周管理制度——分封制 ①概念:又称封土建国,以番屏周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史记·周本纪》
社会发生什么变化?周王室与诸侯国关系如何?
春秋争霸的实质是什么?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 国的权力展开的斗争。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1、社会生产力的变革——经济发展 A、铁器、农耕使用 B、青铜业、冶铁业、纺织 业、煮盐业、制漆业等手工业发展 c、城市出现 D、金属货币更多地使用 2、社会关系的变革——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加剧
铜冰鉴,长宽76CM,高63.2CM,湖北随县,1977
冶铁业发展

• 《史记·货殖列传》 :“邯郸郭纵 以铁冶 成业,与王者埒富” 。
春秋战国五大名剑:湛卢、巨阙、镆邪、 鱼肠、纯钧,由春秋时欧冶子所铸造五 把青铜剑。传说削铁如泥。
• 湛卢剑:越王勾践剑,后被吴王阖闾收 藏,后传到岳飞手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4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 (共47张PPT)
2.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 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其首领地位, 成为“霸主”。
二、王室衰微
周天子地位的变化:
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 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
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 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 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铁农具有哪些优越性
《管子》记载:春秋 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战国时期铁农具复原图
《山海经》上记载 的铁矿山,达三十 多处。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 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 出来的“牛尊”。
从上面的图片看到哪些历史信息?
牛耕
牛 耕 图
勾践剑
冶铁业发展 金属货币越来越流通
漆木豆
齐桓公成为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1、齐国优越的地理环境 ; 2、任用政治家管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 整顿军队; 3、“尊王攘夷”策略
管 仲
春 秋 五 霸
动脑筋: 齐国能迅速强大的原因是什么? 1、地处山东,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2、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3、训练军队, 以“尊天子攘四夷”为旗号,号令诸侯。
周王城 各诸侯国都城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管仲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
“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 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 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 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团结各诸侯国,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 对中原的侵扰,在南方阻止了楚国的北进。齐桓公 以霸主的身份在葵丘大会诸侯(葵丘会盟),周王 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31张PPT))

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
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
A 作用开始于(
A、春秋后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练一练
选择题
2、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
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
D 因不包括(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练一练
选择题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 提高的重要标志。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 到铁器时代。
铁制农具较之前的工具有何优点?
第一、铁农具与石农具和青铜农具相比具有很大的 优越性:比较坚固、耐用、锋利. 第二、当时的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生产大量 铁器.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当时出现 了哪些手工业?
新课导入: 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之后,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 被迫东迁,史称东周。东周 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 期。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 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的时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就是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和战国的由来
春秋时期的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都有考 古发现
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 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一时期货币的最大 特点是什么?
最大特点是:货币铸造 的种类繁多,币制混乱。 由于当时周王朝的势力 渐弱,列国均各自为政, 经济也自成体系,所以 各国自行铸造货币,相 互流通,形成了多币制 和多币型长期共存并用 的特殊局面。
劳动工具的改进
春秋战国的铁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特制的 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 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 掘出一批铁农具。《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 铁农具耕种土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国君很傲慢 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周王室地位衰落
课堂练习
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
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
A.晋文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4.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
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除了发展经济以外,各诸侯国还通过什么 方式说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 对地方的控制。
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管 仲
管仲改革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影响: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
三、诸侯争霸
晋 文 公 称 霸
晋文公又是怎样称霸的呢?也是像齐桓公那样通
过会盟成就霸业的么?
城濮之战
争霸战争
齐 晋
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 楚
退避三舍
三、诸侯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周王室衰微,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财产和政治上对别的诸侯国的支配权。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三、诸侯争霸
3.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上的优势,以什么为 口号,进行争霸?
“尊王攘夷”
4.从这个口号,你可以解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三、诸侯争霸
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 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手工业

商业

表现

2.王室衰微

根本原因


出现诸侯争霸的原因

3.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主要的霸主
消极影响 诸侯争霸的影响
积极影响
课堂练习
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
包括( )
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
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 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 说明( )
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发奋图强、
坚定意志、永不言败
齐 晋



三、诸侯争霸
结合所学知识,对照两张地图, 思考:春秋时期的争霸有何利弊?
春秋初期形势图
春秋后期形势图
三、诸侯争霸
评价春秋争霸的影响?
活动与 探究
春秋争霸的消极影响:
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痛苦 春秋争霸的积极影响 :
1、逐渐形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
等都有所发展。
青铜冶铸方面 发明了错金、错银、 嵌红铜等新工艺。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珍品莲鹤方壶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
等都有所发展。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
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
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受其赐。”
——《论语》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春秋时期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
诸侯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
各诸侯国
管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各诸侯国实力得到增强。
各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当时的周 王室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 的困境是什么?
二、王室衰微
周王室的困境:
1.直接管理的面积大为缩小。 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
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 3.经济贫弱。
周王室势力大减
二、王室衰微
材料一:
材料二: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
地位。平王东迁后,“政令征战自诸侯出”,诸侯根本不 听天子的命令,政令征战自诸侯出。
1、农业上:耕作方法改进
春 秋 后 期 , 牛 耕 出 现
《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 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晋国 有一大力士,名字就叫牛子耕。

使用耒耜骨耜耕地 (人力)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牛耕 (畜力)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 发展什么作用呢?
活动与 探究
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军队,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
春秋争霸的实质:
2、加速了旧制度的瓦解,有利于新制度的确立;
3、促进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融合,形成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
4、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
本课小结
农业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等都有所发展。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 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 日常器具及工艺品、 美术品等,一般称为 “漆器”。
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3、商业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
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农业:可以从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等方面去了解; 手工业:可以从各个具体的行业去了解; 商业:可以从商业城市、货币等方面去了解。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上:劳动工具改进
春 秋 后 期 , 铁 制 农 具 出 现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你知道越王勾践的故事吗?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
从越王勾践身上能得到什么
吴 尝胆
启发?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越 争
启发: 只要发奋图强,弱国也可

以变成强国,打败曾经的强国。
一个人遇到失败,不可怕,
只要能有理想,能艰苦奋斗,
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精神: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 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周平王 东迁
奴隶 社会
奴隶社会瓦解
因鲁史《春秋》 而得名
(前770--前476)
因诸侯争霸连年
封建社会形成
不断的阶段特征
(前475--前221) 而得名
阅读书本p27,找一找春秋时期的经济 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 可以从农业、手工业、商业方面了解经济发展的情况。
这两则材料又反映了周王室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二、王室衰微
红色横线标出的内容,又反映了当时周王室面临的一种 什么变化?
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二、王室衰微
被迫迁都到洛邑后的周王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
1、周王室势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 2、分封制瓦解,制度变化 3、诸侯崛起,竞相称霸
请说出下列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 事件和重要人物:
禹建立夏朝 盘庚迁殷 西周灭亡
约前 约前 约前 前1046年前771年 2070年 1600年 1300年
汤灭夏 建立商朝
武王伐纣 建立西周
温故知新
西周是如何灭亡的?
周厉王的残暴统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从镐 京东迁洛邑东周建立
5.你知道春秋时期有哪些霸主吗?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






他们当中,谁 成了春秋时期第一 个霸主呢?

齐越
庄 王
桓公王勾践
三、诸侯争霸

齐桓公能够首霸的原因是什么?
桓 公
1.自然条件优越

2.管仲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