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山水画的意境》同步测试习题【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统编教材)】

《山水画的意境》同步测试习题一、基础训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惆.怅(chóu)赋予.(yǔ)夔.门(kuí)B渲.染(xuàn)柏.树(bǎi)颐.和园(yí)C.暮霭.(ǎi)真挚.(zhì)掠.影(lüě)D.朝.霞(zhāo)熟.悉(shú)沁.园春(qì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各自祟高关键独创B.画意灵魂真挚辉惶C.朴素惨淡意境有赖于D.碧空观查搏斗扬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高山仰止....。
B.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充耳不闻....。
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风声鹤唳。
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二、能力提升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寓情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惆.怅(chóu)赋予.(yǔ)夔.门(kuí)B.渲.染(xuàn)柏.树(bǎi)颐.和园(yí)C.暮霭.(ǎi)真挚.(zhì)掠.影(lüě)D.朝.霞(zhāo)熟.悉(shú)沁.园春(qì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各自祟高关键独创B.画意灵魂真挚辉惶C.朴素惨淡意境有赖于D.碧空观查搏斗扬州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体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走进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意境是景与情的结合,是山水画的灵魂。
B.要深刻认识观察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情感,才能获得意境。
C.中国画不强调“光”,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画家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时间会影响观察对象的精神实质的表现。
D.画画光有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大自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探求忠诚、勇敢、洒脱的真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时检测(含答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真挚.(zhì)柏.树(bǎi)浮光掠.影(lüè)B.惆.怅(chóu)茂盛.(shèn)朝.朝暮暮(zhāo)C.赋.予(fù)渲.染(xuān)缘.物寄情(yán)D.夔.门(kuí)暮霭.(ái)身临.其境(nín)1.答案 A B.盛shènɡ。
C.渲xuàn,缘yuán。
D.霭ǎi,临lín。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B.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北京故宫是一个富.丽.堂.皇.、举世无双的宫殿群,现在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
D.爸爸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他每天早出晚归朝.朝.暮.暮.,从不迟到早退。
2.答案 D “朝朝暮暮”指从早到晚,形容一天又一天,与“每天早出晚归”连用不恰当。
3.(独家原创试题)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B.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C.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D.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3.答案 A “写景就是写情”前面的逗号应为分号。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作者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测试(含答案)

14 山水画的意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柏.树(bó) 宇宙.(zhòu) 赋.予(fù)B.熟.悉(shú) 意匠.(jiànɡ) 真挚.(zhì)C.渲染.(rǎn) 惆怅.(chánɡ) 碧.空(bì)D.惨.淡(cǎn) 朝.暮(cháo) 朴.素(p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C )A.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他每天认真学习,面对这次考试他早已胸有成竹....。
C.他在演讲中时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简直令同学们目不暇接....。
D.浮光掠影....地游览,怎能深入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民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山水画意境”是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B.消费者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C.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D.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
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颜景龙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
意境是艺术的灵魂。
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同步训练(含答案)

第十四课《山水画的意境》同步训练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菜畦(qí)人声鼎沸(dǐng)B. 酝酿(niàng)凛冽(lǐn)怏怏不乐(yāng)C. 诓骗(kuāng)怄气(ǒu)锲而不舍(qiè)D. 羸弱(yíng)瞰望(kàn)日薄西山(bó)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百草园是个荒园,人迹罕至,到处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
B. 听了英雄的事迹,我不能自已自己的感情,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C. 愤激的青年演说者,怒形于色的人群,使整个浮雕充满了痛恨卖国贼、激动人心的气氛。
D. 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语句中标点无误的一项是()A.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意境,这次旅游我算是领略到了。
B.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
C. 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D. 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B.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 电子工业能够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D. 遭受了这样的挫折,大家都有点泄气,连一向沉得住气的车间主任也难免没有同样的情绪。
5.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排序()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①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②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③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④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时同步练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课时同步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
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C.中国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是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齐白石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才让虾在他的笔下活起来。
可见,画家只有对客观对象有深刻的认识、感悟,画出的画才能传神。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可我脑子里仍一直不断地盘桓着这事。
B.中国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那颗精金良玉般的心。
C.骄阳下,小草无精打采地垂着手,低着头,无声的叹息着。
D.刘备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故宫的建筑富丽堂皇,气魄雄伟,布局严整,达到了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
B.中考前夕,晨报记者采访我校唐校长,校长胸有成竹地说:“中考,我相信我们一中的老师们和孩子们!”C.爸爸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朝朝暮暮,从不迟到。
D.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解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李丽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事渲染,传遍了校园每个角落。
B.星期天上午,涟城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地涌入科技馆。
C.新的初中语文教材经过改头换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受学生欢迎。
D.王强参加男子200米预赛,听到发令枪响,就像惊弓之鸟一样飞跑。
二、基础知识综合5 . 语言积累。
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时《山水画的意境》同步作业(含答案)

14山水画的意境夯实基础巩固知识预习自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惆怅..(chóuchàng)真zhì(挚)浮光掠.影(lüè)暮ǎi(霭) 渲.染(xuàn) 朝.朝暮暮(zhāo)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胸有成竹:画竹子前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比喻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2)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3)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
(4)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堂皇:气势宏大。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也应该力求进入并感受意境。
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有时是自己过去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仿佛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乙]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
(1)[甲]处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把“进入”与“感受”调换位置。
(2)[乙]处画线句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智慧”后加上“的境地”。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A.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情寓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B.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而有位画家写生十几天就画了一百多张。
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2021-2022学年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4山水画的意境同步练(有答案解析)

14.山水画的意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真挚.(zhì) 宇宙.(zhòu) 柏.树(bó)B.惨.淡(cǎn) 意匠.(jiànɡ) 赋.予(fù)C.渲染.(rǎn) 惆怅.(chánɡ) 碧.空(bì)D.熟.悉(shú) 朝.暮(cháo) 朴.素(pǔ)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煦葱茏杜绢花B.雄姿膘悍千里马C.静谧璀灿萤火虫D.澄澈空灵水墨画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
B.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抒发了他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C.绕城公路建设中的张家界市,全长29.72公里,连接城区南面和西面,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D.中国乒乓球队在第54届世乒赛中夺得4枚金牌,关键在于每个运动员是否有顽强拼搏的精神。
5.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____的布。
(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2)“这布是_________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富丽华丽B.美丽华丽富丽C.华丽美丽富丽D.华丽富丽美丽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山水画的意境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
雨声细碎,宛如湮远岁月中古琴的清音。
(mù)__暮__色将天空渲(rǎn)__染__成绝妙的水墨丹青,用色非浓亦非淡,一抹苍茫,邈远无际,渐渐加重,渐渐洇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千年以前,是否也曾有同样的夜晚,(chàng)__怅__然对影的女子倚窗独坐,深秋的凄风冷雨摇落满地残菊?细雨依旧,模糊了匆匆的时光,只是转瞬,却已相隔千年。
【解析】本题考查字形的正确书写。
注意结合语境辨析形似字以及音近字。
注意“暮”与“幕”“慕”“墓”等的区别。
注意“染”上半部分左边是“九”而不是“丸”。
注意“怅”与“伥”的区别。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运用的论证方法不同的一项是(D)A.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B.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C.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D.四川人说:“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这话是有道理的。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辨析。
D项是引用论证,其他三项都是举例论证。
3.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C)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
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
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
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
“元四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
明代竹画家蜂起。
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
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
”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
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
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
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A.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气魄极大,意境萧疏。
B.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线条和笔力强劲,风格独特。
C.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风格独特,技法高超。
D.宋元明时期竹画家蜂起,意境萧疏,技艺高超。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
作答此类题目,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方法上,首先抓住各项的中心意思,在语段中逐一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进行比较。
技巧上,若是选择“错误”的,就是直接判断;若是选择“正确”的,可用排除法,排除“错误”得出“正确”的选项,或者直接综观各项,明显“正确”的即可选出。
本文段中列举了多个画家,说明了他们画风的不同和高超的技巧,所以C 项表述正确。
4.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关于书法的对联,但对仗不够工整,同学们针对上联和下联提出了四种修改方案,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C)上联:紫毫烟云绕风姿潇洒下联:浓墨绽奇葩气象超然A.把上联改为:紫毫挥广宇风姿潇洒B.把上联改为:紫毫列锦绣风姿潇洒C.把下联改为:浓墨写丹青气象超然D.把下联改为:浓墨点画生气象超然【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
C项错误,“丹青”是绘画艺术的代称,而这位同学写的是关于书法的对联,且“写丹青”与“烟云绕”的结构不一致。
5.“琴、棋、书、画”是我国四大传统艺术形式,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琴、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滋养心灵,从而使一个人变得高雅而富有情趣。
下列短语与“琴、棋、书、画”无关的一项是(C)A.柳骨颜筋B.伯牙绝弦C.韦编三绝D.丢车保帅【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知识的积累。
A项“柳骨颜筋”指“柳体、颜体”两种书体的特点,与“书”有关。
B项“伯牙绝弦”,语出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结友的故事,与“琴”有关。
C项“韦编三绝”指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皮绳断了三次。
比喻读书勤奋,与“琴、棋、书、画”四者无关。
D项“丢车保帅”中的“车”“帅”是中国象棋中的两个重要棋子,与“棋”有关。
所以C项与“琴、棋、书、画”无关。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贾彬①2016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 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
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
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
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
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
“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
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得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
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选自《科技日报》,有改动) 6.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建议答题字数:40字左右)【答案】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段的作用。
说明文的首段常有提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本文的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引出了说明对象,有利于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建议答题字数:100字左右)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答案】不能去掉。
“多”的意思是“大多”,是限制性词语,用在句中表示中国水墨画多数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境界。
如果去掉,就变成只有这一种境界了,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
“多”字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为了说明得更加严密和准确,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和限制的词语。
这句话中的“多”表示范围的限制,表示并不是全部,还有其他的艺术境界,如果去掉,就变成了唯一的境界,与事实不相符。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8.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建议答题字数:35字左右)【答案】举例子。
通过列举动画片《牧笛》,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
根据文本内容可知,第④段主要列举动画片《牧笛》的例子,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9.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建议答题字数:25字左右) 【答案】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信息的筛选。
根据第③段中的“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第⑦段中的“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可以概括作答。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伊始,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10集过后,口碑爆棚。
该片每集5分钟,共100集。
一集就是下班路上两站地铁的动态。
看完5集,一顿晚饭也吃完了。
短小精悍的分集设置、精致的微记录小视频适应了当下快速浏览、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为碎片时间提供了一个精致的文化选项。
材料二:传统的国宝类纪录片,庄重威严有余而亲近感不足。
《如果国宝会说话》将国宝与流行元素联系在一起,辅以动画、网络热词等最鲜活的表达形式进行讲述,降低了国宝欣赏的门槛,让年轻人也比较容易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大美。
材料三:每部短片,都为国宝的自身亮点独家定制了场景与叙事,让每件宝贝都有自己的“语气语调”。
一连几集下来,每件国宝都面目清晰,观众也不会陷入审美疲劳。
(1)阅读以上材料,请概括《如果国宝会说话》口碑爆棚的原因。
(每空建议答题字数:15字左右)①__短小精悍,适应快速浏览的特点。
②__表达形式鲜活,贴近年轻人的心理。
③__每件国宝独家定制场景与叙事,观众不会陷入审美疲劳。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解答此题可从材料中分别筛选出《如果国宝会说话》特点的句子,然后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材料一主要表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短小精悍的分集设置、精致的微纪录小视频适应了当下快速浏览、信息碎片化的特点。
材料二将《如果国宝会说话》与传统国宝类纪录片比较,突出其以“最鲜活的表达形式进行讲述,降低了国宝欣赏的门槛”的特点。
材料三介绍《如果国宝会说话》每一集都为国宝的自身亮点独家定制了场景与叙事,“每件国宝都面目清晰,观众也不会陷入审美疲劳”。
正因为它有这些独特的特点,所以口碑爆棚。
(2)以下是该纪录片相关文物的宣传海报,结合上面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请你对这些海报在图文设计上的共性特点加以赏析。
(100字左右)【答案】示例:文物给人沉稳厚重的印象,离年轻人似乎很遥远,但设计者却通过美瞳、奥特曼等年轻人熟悉的事物建立起文物与当下的连接,海报中的文字也特意设计成“对话体”,写得比较调皮、可爱,充满趣味。
【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对宣传海报的欣赏以及海报图文设计共性的概括。
作答此题首先观察所给的宣传海报,然后从海报画面与文字表达两方面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