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成考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

成考生态学基础成人高考(专升本)试题与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B. 生态学是连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C. 生态学仅关注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D. 生态学的应用广泛,对环境保护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2、下列具有碳、氢、氧、氮四个元素的基本有机物质是:_____ 。

A.蛋白质B.植物激素C.植物化学物质D.脂类化合物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使各种生物物种数量保持最大化。

C. 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保护。

D.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过度利用资源。

4.在生态学中,下列哪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A. 蚂蚁B. 蜜蜂C. 蜘蛛D. 苍蝇5、下列哪项不是生态学中研究能量流动的主要方式?A. 食物链B. 捕食者-被捕食者关系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D. 生物群落内部的能量流动6、生态学中,种群密度是指A. 同一物种在特定区域内的总生物量B. 特定区域内某一物种个体总数C. 特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D. 区域环境的承载力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变化或干扰的能力。

A. 物质B. 能量C. 环境因子D. 生物种群8.下列哪种生态关系中,一方得益,另一方受到损害?A. 互利关系B. 寄生关系C. 竞争关系D. commensalism9、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能是光能B.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不会散失到环境中去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循环过程D.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消耗主要靠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来完成10.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相互作用B.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C. 稳定性与可持续性D. 所有选项都是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结构图以______ 和______ 为主要组成部分。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四)一、选择题1~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海洋生活的大多数生物体内的盐量与海水相比是 ( )A.低渗的B.高渗的C.等渗的D.不确定2.就有效防护距离来讲,效果最差的林带类型是 ( )A.通风林带B.紧密林带C.混交林带D.疏透林带3.不同坡向生物状况有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坡向 ( )A.母质不同B.太阳辐射量不同C.气候不同D.土壤不同4.生态出生率是指 ( )A.出生率B.生理出生率C.实际出生率D.理论出生率5.达到气候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当稳定的演替阶段是 ( )A.后顶极B.前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6.裂唇鱼种群中如果雄鱼死去,种群中的雌鱼就会发生性转变而迅速变成雄鱼。

这一现象说明生物的 ( )A.领域特征B.密度效应C.社会等级D.环境决定性别7.在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后期则无关紧要的是 ( )A.生物的散布能力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生物的生产量D.生物的繁殖能力8.人类向海水中排放含汞离子的化学废料,导致大型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 )A.水温的变化B.营养的改变C.有毒物质的富集D.矿物质的循环9.农业生态系统是属于 ( )A.无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B.人类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C.自然补加能的太阳供能生态系统D.燃料供能生态系统10.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 ( )A.现代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生物学时期1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植物对极端高温适应的表现的是 ( )A.有密茸毛B.有厚木栓层C.发达的根系D.细胞含水量降低。

13.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为 ( )A.生物学派B.气象学派C.食物因素学派D.自动调节学说14.下列生物之间不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A.蜜蜂与其采访的植物B.人与饲养的家畜C.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D.豆科植物与固氮菌15.森林群落“基盖度”的植物基部断面积,常以离地面高度断面积计算的是 ( )A.3.5cm处B.2英寸处C.1.3m处D.2m处16.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特征的是 (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于原物种生存C.种类数量不稳定D.群落结构已定型17.食物网结构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是 ( )A.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淡水湖泊D.极地冻原18.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 )A.能量越来越少B.能量越来越多C.能量基本没有变化D.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19.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周转期是. ( )A.周转率的倒数B.能效的倒数C.流入量除以库存容量D.流出量除以库存容量20.动物对其他种类生物的影响表现的实例是 ( )A.食谷鸟由于食物的短缺而迁徙B.豆科植物的自身供氮结构C.夹竹桃含有的苦味强心苷对动物组织产生危害D.蚜虫侵袭榆树,使叶子组织畸形,生长成虫瘿二、填空题:21~40小题。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答案指导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A、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C、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D、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下面属于第二级生物群系的是()。

A.阔叶落叶林B.常绿阔叶林C.竹林D.针叶林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模式B、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多样性C、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机制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开放系统B.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组织、自调节和自更新的特点C. 生态系统是一种静态、稳定的系统D.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法则5、下列关于生态学中碳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B. 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C.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D. 碳从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6、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包括哪些?A. 单向流动,不循环B. 双向流动,可以循环C. 可以循环,但能量损失D. 单向流动,能量损失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物种演化D、土壤风化8、环境问题的形成与表层元素亏缺和营养物过量有关,土壤与其他环境介质不同,其特点是()。

A. 即使营养物过量也不会出现表层元素亏缺的现象B. 与其他介质相比,土壤所容纳的一个元素种类和数量都更多C. 营养元素的过量会使退化生态系统出现纳德帕米尔现象D. 环境问题不仅仅与环境介质有关,与生产方式、人口问题、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等也有很大关系9、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单位是( C )A、种群B、群落C、个体D、生态系统10、生态位是指:A.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B. 生物具体的生存环境C. 生物所占的生物量D. 生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植物界中最低级的是藻类,_______ 通常呈悬浮状态,_______ 呈胶体状态,而真核藻类的聚集体称为_______ 。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年成⼈⾼考专升本⽣态学基础真题试卷及答案2017年成⼈⾼等学校招⽣全国统⼀考试⽣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第⼀部分选择题(40分)⼀、选择题(1~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项符合题⽬要求的)1.最先使⽤“⽣物学多层蛋糕”这⼀提法的⽣态学家是( )A.埃尔顿B.谢尔福德C.奥德姆D.苏卡乔夫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 )A.升⾼B.降低C.不变D.不确定3.⼀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物个体的集合称为( )A.种群B.物种C.群落D.⽣态系统4.我国⼟壤酸碱度分为( )A.3级B.4级C.5级D.6级5.下列⽣态系统中,⾷物⽹结构最简单的是( )A.荒漠B.湿地C.草原D.森林6.下列不属于⾃然⽣态系统的是( )A.冻原B.河流C.果园D.荒漠7.与⽔⽣植物相⽐,陆⽣植物通⽓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 )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8.在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数占全部样⽅数的百分⽐为该物种的( )A.多度B.密度C.频度D.盖度9.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A.U型B.S型C.J型D.V型10.根据⽣态位理论,在⼀个群落中,⽣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 ) A.趋于互补,利⽤率低B.趋于互补,利⽤率⾼C.趋于竞争,利⽤率⾼D.趋于竞争,利⽤率低11.与阴性植物(如⼈参)相⽐,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B.光补偿点较⾼,适于⽣长在荫蔽环境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强光照环境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长在荫蔽环境12.按演替发⽣的起始条件分类,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 )A.循环演替B.次⽣演替C.进展演替D.逆⾏演替13.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字塔形,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 ) A.衰退B.稳定C.增长D.不确定14.下列属于热带⾬林特点的是( )A.种类组成极⼒丰富B.⽣态位分化不明显C.季相交替⾮常明显D.藤本植物极为罕见1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物学零度的是( )A.K B.ⅣC.T D.C16.坡向不同,其温度和湿度也不同。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练习及答案(4)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便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很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很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很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肯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别环境D.需要特别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全部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立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全都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简单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疯狂学习网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群落交叉区的特征是(B)。

往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往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往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真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的科学家是( )A.海克尔B.坦斯利C.马世骏D.竺可桢2.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 )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3.下列关于阴性植物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耐干旱B.光饱和点高C.光补偿点低D.光补偿点高4.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C.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D.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5.驯化能改变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即可改变其( )A.生态幅B.生态对策C.种间关系D.内分布型6.A.瞬时增长率B.内禀增长率C.世代增长率D.种群数量7.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 )A.光周期现象B.温周期现象C.春化现象D.滞育现象8.北半球亚热带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 )A.针叶林B.针阔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9.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落叶10.“后产量恒值法则”反映的是植物的( )A.他感作用B.边缘效应C.密度效应D.种间关系11.在生物群落中,物种对环境的潜在综合适应范围属于该物种的( )A.栖息地B.生境C.现实生态位D.基础生态位12.下列光谱成分中,可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主要是( )A.绿光B.红光C.紫外光D.红外光13.确定植物群落中优势种的综合指标是( )A.密度B.盖度C.频度D.重要值14.按照饶基耶尔对植物生活型的分类,高大乔木属于( )A.高位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面芽植物D.地下芽植物15.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 )A.少于甲的物种数B.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C.等于甲的物种数D.有少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16.陆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级数目通常不会超过( )A.1~2B.2~3C.3~4D.5~617.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余下的能量即为( )A.总初级生产量B.净初级生产量C.总初级生产力D.次级生产量18.兔子是食草动物,因而处于食物链的( )A.营养级B.第二营养级C.第三营养级D.第四营养级19.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 )A.磷B.钾C.碳D.铁20.一般来说,生态系统可以缺少的组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成分二、填空题:21-40小题。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及解答参考

成人高考成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遵循的基本定律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转换定律C. 十分之一定律D. 能量耗散定律2、在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初级生产者?A、绿色植物B、蓝藻C、消费者D、真菌3、下列哪个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的生物,以下哪项不属于生产者?()A、绿色植物B、地衣C、细菌D、藻类5、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到分解有机物的关键作用?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环境因素6、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A. 能量流动B. 物质循环C. 信息传递D. 生物进化7、下列哪种生物属于生态学中的生产者?A、蘑菇B、金鱼C、松树D、蚯蚓8、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环境因素9、以下哪项属于生态学中的初级生产者?A、消费者B、分解者C、生产者链D、绿色植物10、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范畴?A、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B、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C、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化学反应速率二、Ⅱ卷-填空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通过______ 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光合)2、生态学中,描述生物种群在时间上的数量变化规律的是 __________(填入一个词)。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金字塔中,相邻的高一营养级所含能量大约为低一营养级的 _________%,这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通过多种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的,其中生态位宽度是指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 __________ 。

2017年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7年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真题

2017年福建省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生态学基础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生命与群落的相同特征是(分数:2.00)A.多样性B.运动√C.静止D.丰富解析:2.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内的个体数,指的是(分数:2.00)A.密度√B.多度C.频度D.优势度解析:3.大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分数:2.00)A.N2√B.O2C.CO2D.He解析:4.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解析:5.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分数:2.00)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解析:6.下列关于群落概念,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B.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D.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解析:7.营养物质循环的研究阶段不包括(分数:2.00)A.主要元素在系统内的循环B.氮、磷的循环周期√C.元素的相互关系D.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关系解析:8.关于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分数:2.00)A.又称能量守恒定律B.表述的是能量毫无损失地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C.又称能量衰变定律√D.光合作用生成物所含有的能量多于光合作用反应物所含有的能量,故不适用于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9.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分数:2.00)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解析:10.在北半球中维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分数:2.00)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解析:11.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K=N(T-T0)的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K是变量B.K只随N的变化而变化C.K是常数√D.K与N、T、T0无关解析:12.生物固氮的过程是将大气中的N2转化为(分数:2.00)A.NO3B.N2OC.NH3√D.NO2解析:13.全球范围内,影响陆地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因素不包括(分数:2.00)A.日光B.温度C.面积√D.降水量解析:14.实验表明,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的是(分数:2.00)A.红光B.青光C.紫光D.蓝光√解析:15.在世代不重叠生物的种群增长模型中,在方程式Nt=λtN0中,当λ>1时,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是(分数:2.00)A.种群数量下降B.种群数量稳定C.种群数量上升√D.种群无繁殖而发生灭亡解析:16.下列有关坡向地形要素,叙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向阳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少B.向阳坡面温度较高√C.背阴坡面温度较高D.背阴坡面接受太阳辐射量多解析:17.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为(分数:2.00)A.环境促成群落的形成B.群落造成了环境C.相互影响和制约√D.无关解析:18.在五大社会问题里,核心问题是(分数:2.00)A.人口√B.资源C.粮食D.能源解析:19.在生态学分支学科中,按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①个体生态学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⑦区域生态学(分数:2.00)A.①②③⑦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解析:20.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分数:2.00)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21.三基点温度包括最低点温度、________和最高点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最先使用“生物学多层蛋糕”这一提法的生态学家是( )
A.埃尔顿B.谢尔福德
C.奥德姆D.苏卡乔夫
2.难降解的有毒物质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其浓度的变化趋势是 ( )
A.升高B.降低
C.不变D.不确定
3.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称为( )
A.种群B.物种
C.群落D.生态系统
4.我国土壤酸碱度分为( )
A.3级B.4级
C.5级D.6级
5.下列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最简单的是( )
A.荒漠B.湿地
C.草原D.森林
6.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冻原B.河流
C.果园D.荒漠
7.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通气组织和机械组织的特点依次是( )
A.发达,不发达B.发达,发达
C.不发达,发达D.不发达,不发达
8.在群落调查中,包含某物种个体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 )
A.多度B.密度
C.频度D.盖度
9.在资源有限条件下,连续种群的增长曲线呈( )
A.U型B.S型
C.J型D.V型
10.根据生态位理论,在一个群落中,生态位分化的各种群对环境资源的利用( ) A.趋于互补,利用率低B.趋于互补,利用率高
C.趋于竞争,利用率高D.趋于竞争,利用率低
11.与阴性植物(如人参)相比,阳性植物(如蒲公英)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B.光补偿点较高,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C.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强光照环境
D.光补偿点较低,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
12.按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分类,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 )
A.循环演替B.次生演替
C.进展演替D.逆行演替
13.若某种群的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则该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是( )
A.衰退B.稳定
C.增长D.不确定
14.下列属于热带雨林特点的是( )
A.种类组成极力丰富B.生态位分化不明显
C.季相交替非常明显D.藤本植物极为罕见
15.在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代表生物学零度的是( )
A.K B.Ⅳ
C.T D.C
16.坡向不同,其温度和湿度也不同。

与阴坡相比,阳坡的( )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
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
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
D.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小
17.在食物链中,生物量最高的是( )
A.顶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
C.初级消费者D.生产者
18.下列种间关系属于偏利共生的是( )
A.附生的兰花与被附生的树木B.兔子与草
C.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19.如果要统计湖泊中某种鱼的种群数量,最简单、便捷的方法是( )
A.样方法B.样带法
C.标志重捕法D.整体捕捞法
20.恒温动物的外耳在低温环境下有变小的趋势,这种现象符合( )
A.贝格曼规律B.阿伦规律
C.耐受性定律D.最小因子定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10分)
二、填空题(21~ 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1.根据生物的____________分类,生态学可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22。

生境是指特定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又称为____。

23.能被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_____吸收用于光合作用的太阳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辐射。

24.有些植物通常需要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现象。

25.湖泊中氮和____两种非金属元素增多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26.厦映特定环境可承载特定生物种群最大数量的生态学概念是____。

27.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包括随机型、均匀型和____。

28.土壤满足植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叫_________。

29.关于植物密度效应的两个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法则和“-3/2自疏法则”。

30.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森林植被为____________。

31.群落交错区内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____。

32.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植物对____________的利用有关。

33.反映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功能和地位的生态学概念是____。

34.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生产称为____________生产,或称为第二性生产。

35.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构成了____________ 循环。

36.在某时刻测得的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称为____________。

37.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作用是碎裂、异化和淋溶三个过程的综合。

38.陆地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生物组分是生产者和 ____________。

39.物种多样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种的数目,二是种内个体的____。

40. pH低于5.6的降水称为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41.生物对环境的趋异适应使同种生物形成不同生态型。

( )
42.引起歇地现象是他感作用的生态意义之一。

( )
43.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无生物多样性。

( )
44.光照强度及其变化对植物育影响,对动物没有影响。

( )
45.绿色植物能够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是自养生物。

( )
46.种间竞争减弱引起生态位扩展的现象称为生态释放。

( )
47.始于动物尸体或粪便的食物链属于碎屑食物链。

( )
48.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和苔藓。

( )
49.大气中CO
,浓度的升高是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

( )
2
50.湿地仅包括沼泽和湖泊。

( )
四、简答题(51- 5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52.什么叫演替?按基质的性质,演替分为哪几个类型?
53.简述氮循环包括的主要生物化学过程。

五、论述题(54小题,20分)
54.r对策者和K对策者各有哪些特点?请依据K对策者种群增长曲线的特点,论述K对策濒危物种的保护策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A 4.C 5.A
6.C 7.C 8.C 9.B 10.B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A 19.C 20.B
二、填空题
21.类群
22.栖息地
23.叶绿素
24.光周期
25.磷
26.环境容量
27.集群型
28.土壤肥力
29.最后产量恒值
30.常绿阔叶林
31.边缘效应
32.光
33.生态位
34.次级
35.生物地球化学
36.生物量
37.分解
38.分解者
39.均匀度
40.酸雨
三、判断题
41.、√42.、√43.×44.×45.、√
46.、√47.、√48.×49.、√50.×
四、简答题
51.答案要点: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5)限制性作用及生物的耐受性。

52.答案要点:
(1)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

(2)类型:旱生演替、水生演替。

53.答案要点:
(1)固氮作用。

(2)硝化作用。

(3)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

(4)氨化作用。

五、论述题
54.答案要点:
(1)特点:
CDr对策者:增殖率高,发育快,个体小,世代周期短,竞争力弱,适应不稳定环境。

②K对策者:增殖率低,发育慢,个体较大,世代周期长,竞争力强,适应稳定环境。

(2)策略:
①K对策者的种群增长曲线既有平衡点,也有灭绝点;种群数量低于灭绝点,种群会走向灭亡。

(2JK对策濒危物种一旦受到危害导致其数量下降到灭绝点以下,种群数量将极难恢复。

因此,在濒危物种保护中,应维持种群数量在灭绝点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