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智能传感器

机器人系统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雷尔 卡佩克发表了科幻 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 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雷尔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在剧本中, 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 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克语“ 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该剧预告 (农奴) 写成了“ , 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 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悲剧性影响,被当成了 机器人的起源。 机器人的起源。 到了近代 ,不同功能的机器人也相继出现并且活 跃在不同的领域,从天上到地下, 农业、 跃在不同的领域,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拓广到 农业、 机器人的种类之多,应用之广, 林、牧、渔。机器人的种类之多,应用之广,影响之 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从机器人的用途来分, 深,是我们始料未及的。从机器人的用途来分,可以 分为两大类:军用机器人和民用机器人。 分为两大类:军用机器人和民用机器人。
指纹识别 指纹是表皮中的绒线和绒线之间的谷来组成的。 指纹是表皮中的绒线和绒线之间的谷来组成的。 每个人指纹的绒线和谷形成的图案都不一样, 每个人指纹的绒线和谷形成的图案都不一样,指纹识 别就是利用了此种图案的唯一性和差异性。 别就是利用了此种图案的唯一性和差异性。 指纹是每个人所特有的生物信息, 指纹是每个人所特有的生物信息,拥有一生都不 会变化的特性。 会变化的特性。指纹识别就是利用这些指纹信息进行 个人的认证及个人间的区分。而且避免了密码, 个人的认证及个人间的区分。而且避免了密码,卡中 发生的遗失,盗用等风险, 发生的遗失,盗用等风险,而且优秀的保安性和方便 性等原因,次世代保安技术领域中广泛被应用。 性等原因,次世代保安技术领域中广泛被应用。
智能传感器的结构框图 智能传感器根据敏感元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名称 和用途。 和用途。虽然各种智能传感器的硬件组合方式以及软 件分析过程不同,但是总体结构大致相同。 件分析过程不同,但是总体结构大致相同。 以智能压力传感器为例: 以智能压力传感器为例:
(2024年)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2024/3/26
8
信号调理电路
信号调理电路定义
指将敏感元件输出的微弱信号进 行放大、滤波、转换等处理,以 便于后续电路或系统处理的电路
。
2024/3/26
信号调理电路功能
包括放大、滤波、隔离、转换等, 以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和抗干扰能力 ,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调理电路类型
根据具体需求,可采用运算放大器 、仪表放大器、隔离放大器、滤波 器、模数转换器等不同类型的电路 。
接口技术标准
常见的接口标准包括I2C、SPI、UART等,这些标 准定义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速率、时序等参数, 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设备的互操作性。
10
03
典型智能传感器介绍
2024/3/26
11
温度智能传感器
01
02
03
工作原理
利用物质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的特性,将温度转换为 可测量的电信号。
2024/3/26
远程医疗
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并远程传输给医生,实现远程 诊断和治疗,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19
环境保护领域应用
2024/3/26
空气质量监测
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空气中的PM2.5、甲醛等有害物质的含 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依据。
水质监测
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水体中的PH值、溶解氧、重金属等参数, 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
智能传感器应用实验
2024/3/26
30
实验内容和步骤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 智能传感器的应用系 统
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 实验报告
2024/3/26
对系统进行测试和调 试
智能传感技术

第11章 智能传感技术
(1) 网络传感器及其特点 网络传感器是指在现场级就实现了TCP/IP协议(这 里,TCP/IP协议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还包括UDP、 HTTP、SMTP、POP3等协议)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使 得现场测控数据可就近登临网络,在网络所能及的范围 内实时发布和共享。
敏感元件构成阵列后,配合相应图像处理软件,可 以实现图像显示,构成多维图像传感器。敏感元件组成 阵列后,通过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解耦运算、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消除传感器的时变误差和 交叉灵敏度的不利影响,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稳定性 与分辨力。
10
第11章 智能传感技术
⑥全数字化。通过微机械加工技术可以制作各种形 式的微结构。其固有谐振频率可以设计成某种物理量(如 温度或压力)的单值函数。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谐振频率 来检测被测物理量。这是一种谐振式传感器,直接输出 数字量(频率)。其的性能极为稳定,精度高,不需A/D 转换器便能与微处理器方便地接口,免去了A/D转换器, 对节省芯片面积、简化集成化工艺十分有利。
图11-2 非集成化智能传感器框图
2
第11章 智能传感技术
图10-2中信号调理电路用来调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即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送入 微处理器,再由微处理器通过数字总线接口挂接在现场 数字总线上。
3
第11章 智能传感技术
(2) 集成化结构 这种智能传感器系统采用微机加工技术和大规模集 成电路工艺技术,利用硅作为基本材料制作敏感元件、 信号调理电路、微处理器单元,并把它们集成在一块芯 片上而构成,故又可称为集成智能传感器(integrated smart/intelligent sensor)。其外形如图11-5所示。
认识传感器ppt课件

(4)迟滞 迟滞反映传感器正向特性与反向特性不一致的
程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传感器的机 械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间隙、摩擦及松动。
图1-12 迟滞特性
(5)重复性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 多次测量时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 它是反映传感器精密度的一个指标,产生的原因与迟 滞性基本相同,重复性越好,误差越小。
(a) 雷达波探测器 外热成像生命探测仪
(b) 视频探测器 (c) 音频探测器 (d) 红 图1-6 生命探测设备
4.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7 塑料大棚
5.汽车中使用的传感器
图1-8 汽车中使用的部分传感器
二、传感器的概念与定义
1.传感器的概念 传感器是一种能把特定被测量的信息按
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并输出的器件或 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 和控制等要求。
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传感器要检测的输入信号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传感器应能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这样才能获 得正确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入信号变化太快, 传感器就可能跟踪不上,这种跟踪输入信号的 特性就是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即为动态特性。 表征传感器动态特性的主要参数有响应速度、 频率响应。
(1)响应速度
是将感受的被测的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
将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
的有用电信号。有用电信号有很多形式,如电
压、电流、频率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输
出信号将来也可能是光信号或其他的信号。
传感器的特性有
和
之分。
主要有线性度、灵敏度、分辨力和迟滞、重复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整理课件
18
目前,由于传感器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要求,使得固体图像传感器有三 维集成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同一硅片上,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 制作三维结构的智能传感器,下图为这种三维结构智能化传感器的一 种形式。
整理课件
19
右图为具有三层结构的三维集成智能图 像传感器的结构图。它用以提取待测物 体的轮廓图,它的第一层为光电转换面 阵,由第一层输出的信号并行进入第二 层电流型MOS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输 出的模拟信号再进入第三层,转换成二 进制数并存储在存储器中,与第三层相 连的是信号读出(放大)单元。信号读 出单元的作用是通过地址译码读取存储 器中的信号信息。
整理课件
7
(2)可靠性与高稳定性强
1.自动补偿因工作条件与环境参数发生变化所引起的系统 特性的漂移,如温度变化而产生的零点和灵敏度漂移;
2.当被测参数变化后能自动改换量程; 3.能实时自动进行系统的自我检验,分析、判断所采集到 的数据的合理性,并给出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报警或故障提 示)。
整理课件
9
(4)自适应能力强
由于智能传感器具有判断、分析与处理功能,它能根据系 统工作情况决策各部分的供电情况,优化与上位计算机的数据 传送速率,并保证系统工作在最优低功耗状态。
整理课件
10
(5)性格价格比高
智能传感器所具有的上述高性能,不是像传统传感器技术 追求传感器本身的完善,对传感器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与 调试来获得,而是通过与微处理器/计算机相结合,即是采用低 价的集成电路工艺和芯片以及强大的软件来实现的。
整理课件
2
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 传感器技术:信息的采集 通 信 技 术 :信息的传输 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处理
“感官” “神经” “大脑”
《智能传感器》PPT课件

(11-7) (11-8)
精选课件ppt
34
11.5.3 非线性补偿技术
二次曲线差值法
若传感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特性曲线的斜率变化很大, 则两插值点之间的曲线将很弯曲,如图11-14所示。这时 若仍采用线性插值法,误差就很大。可以采用二次曲线插 值法,这是通过曲线上的三个点作一抛物线(图中的实 线),用此曲线代替原来的曲线。
精选课件ppt
9
11.2.1 非集成化实现
非集成化智能传感器是将传统的经典传感器(采用非集成化 工艺制作的传感器,仅具有获取信号的功能)、信号调理电 路、带数字总线接口的微处理器组合为一整体而构成的一个 智能传感器系统。其框图如图11-4所示。
图11-4 非集成式智能传感器外壳
这种非集成化智能传感器是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发展形势的
精选课件ppt
37
11.5.3 非线性补偿技术 (二)对分搜索法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表格都很长,且难以用计算查表法进行查找, 但是这种表格一般都满足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对于这 种表格可以采用对分搜索法进行查找。
精选课件ppt
24
11.4.3 A/D转换器的选择 A/D转换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比较型和积分型两大类,其 中常用的是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和V-F转换器。 虽然芯片繁多,性能各异,但从使用角度看,其外特性不外乎 有以下四点:
模拟信号输入端 数字量的并行输出端; 启动转换的外部控制信号; 转换完毕同转换器发出的转换结束信号。
精选课件ppt
17
11.2.4 集成化智能传感器的几种模式
中级形式/自立形式
中级形式是在组成环节中除敏感单元与信号调理电路外, 必须含有微处理器单元,即一个完整的传感器系统封装在 一个外壳里的形式。
传感器简介PPT课件

目录
•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 传感器性能指标评价方法 • 传感器应用领域探讨 • 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01
传感器基本概念与原理
传感器定义及作用
传感器定义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 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 件或装置。
传感器作用
将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关系 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以 满足信息传输、处理、存储、显 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多功能、复合型方向
利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型传感 器,如同时检测温度、湿度、压
力等多种参数的传感器。
发展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实现人 体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的实时监
测和评估。
结合柔性电子技术,开发可弯曲 、可折叠的传感器,拓展其在可 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
用。
生物医学传感器方向
转换过程
敏感元件将被测量转换为电参量(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经过转换电路转 换为标准输出信号(如电压、电流等)。转换过程中可能涉及信号调理和校准 等环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02
常见类型传感器介绍
温度传感器
01
02
03
热电偶
利用热电效应测量温度, 具有测量范围宽、稳定性 好等特点。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利用电容器原理将压力转 换为电容变化,具有精度 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位移传感器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光电式位移传感器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位移转换为电感 量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度 快等优点。
利用光电转换原理将位移转换为光信 号变化,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 力强等优点。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带目录)

智能传感器(带目录)智能传感器是一种集成了传感器、微处理器、计算和通信技术的设备,它能够感知、处理和传递环境信息,为各种应用提供智能化服务。
本文将介绍智能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类型、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它不仅能够感知环境信息,还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智能监测和决策。
智能传感器通常由传感器、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部分组成,它们通过协同工作,实现对环境信息的全面感知和处理。
二、工作原理智能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三个环节。
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微处理器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信息;智能传感器将处理结果通过通信接口输出,供其他设备或系统使用。
三、主要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智能传感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智能传感器类型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求。
四、应用领域智能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医疗健康、交通物流等。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用于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测、设备故障诊断等;在智能家居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用于室内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等;在环境监测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用于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在医疗健康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用于生理参数的监测、疾病诊断等;在交通物流领域,智能传感器可以用于车辆监测、货物跟踪等。
五、发展趋势总结智能传感器作为一种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传感器将不断进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监测和决策。
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智能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生产线上的质量检测环节,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产品的尺寸、重量、颜色等参数,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