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声诊断技术
超声诊断在医学中的应用及技术发展

超声诊断在医学中的应用及技术发展超声诊断技术是医学领域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检查手段。
它是利用人体组织不同声阻抗产生的反射声波来构建图像,以达到检查和诊断目的。
超声诊断技术不仅精度高,而且无痛、无创、无辐射,而且成本较低,因此应用广泛且越来越受欢迎。
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超声诊断技术也在日益进步。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使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进行超声诊断,这种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
此外,超声诊断技术的图像清晰度也非常高,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以及不同部位的异常变化。
这些特点使超声诊断技术在许多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妇产科领域,超声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用来检测妊娠、识别胎儿异常情况、判断性别、检查子宫内膜和卵巢等器官,以及指导宫颈手术等。
该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是孕期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次,在皮肤科领域中,超声诊断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皮肤的厚度、血管和毛囊的状态,了解皮肤层的构造和组织类型。
这对于诊断皮肤病、深入了解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非常有帮助。
此外,在普外科、儿科、心血管科、消化内科等多个领域,超声诊断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可以用来检测腹部器官、肿块、肾脏、胰腺、肝、胆管等内脏的问题,以及检测心脏、血管等疾病,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另外,除了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在其他领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航天领域中,超声技术可以用于太空探测器探测,以及对太空器材和太空站进行检测和维护。
在建筑业中,超声技术可以测量墙面、地板和天花板的钢筋深度和布局。
在工业领域中,利用超声技术可以检测机器设备的结构和状态,以及测量材料的厚度和质量等。
总之,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图像清晰度和准确度正在不断提高。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声波探测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技术。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利用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反射和散射特性,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信息。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可以实时、无创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腹部、妇产科、肌肉骨骼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便携式超声设备:开发便携式超声设备,提高诊疗便利性和可及性
THANK YOU
汇报人:XX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新技术与新应用
添加标题
高频超声技术:提高分辨率和穿透力
添加标题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组织硬度和弹性
添加标题
超声造影技术:增强病变的显示和诊断
添加标题
超声导航技术:辅助介入手术和穿刺活检
添加标题
超声治疗技术:利用超声波进行无创治疗
添加标题
人工智能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03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04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05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06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01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PART 02
穿透力有限:对于深层组织或骨骼结构的诊断效果较差
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影响:诊断结果可能因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
某些疾病诊断困难:如某些微小病变或病变位置较深的疾病,超声诊断可能难以发现或诊断不准确
如何克服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局限性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南部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南充 637300超声诊断就是指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测量生理病情和人体组织结构数据等,从而发现人体机能的病状,超声诊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方便的有效检查手段,b超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医学检查技术,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被称作4大医学影像技术。
1.适应超声诊断的疾病1.1心脏部位的疾病超声诊断适应于心脏部位的疾病,比如老年人粘液性瓣膜病,心肌桥、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心脏内粘液瘤、冠心病等,还有致心律失常的性右室心肌病、肢端肥大症状等。
1.2腹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环还适应腹腔器官疾病,比如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硬化、脾和胰腺疾病等。
1.3盆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适应盆腔器官疾病,比如肾脏、膀胱、前列腺、子宫和卵巢等。
1.4对女性妊娠的诊断还适应于对女性妊娠的诊断,比如胎位、多胎、死胎、胎儿畸形等,还有葡萄胎。
1.5其他部位疾病超神诊断还是和其他部位疾病,比如,甲状腺、乳腺、全身体表软组织、精索等,还可用于对额部血管、外周血管及眼、眼眶等这些部位进行诊断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2.超声诊断技术的缺点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患者疾病过程中,超声诊断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会明显弱于CT诊断技术。
而且超声诊断在检查病人疾病时,需要改变病人的体位,对患有骨折或是不配合的患者不宜使用。
超声诊断所检查出来的结果,医生给病人进行超声诊断会在技术水平上遭受影响。
空气中的气体对超声诊断影响很大,患者容易受到肠气的影响,这会影响医生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患者诊断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3.超声诊断技术的优点3.1医生给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时,费用一般都会在140-150元/次,这是CT检查技术费用的1/3,核磁共振技术的1/5。
这对于部分人们来讲都是可以自行承担的费用,“B超”这种超声仪器诊断技术也会经常被用于检查人体健康的应用。
3.2超声诊断给患者身体不会带来辐射危害,医院会对那些特殊人群优先采用超声诊断检查。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案例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与应用案例在现代医学中,超声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了常见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无创、无放射线、低成本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应用案例。
一、背景知识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规律,结合共振成像原理,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影像的一种诊断技术。
与常规的X线平片、CT等检查手段相比,超声技术无创伤、无辐射、低成本,更加安全可靠。
二、在医学中的重要性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超声技术在诊断许多常见疾病方面已经成为实用的工具。
例如,在心血管领域,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了检查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工具,同时还可以用于检查血管的血流情况,为心脏手术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妇科领域,超声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女性生殖器官,诊断肿瘤、囊肿、子宫肌瘤等常见疾病。
此外,超声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脏、胰腺、肾脏等内脏器官的检查,对于早期发现疾病、提高诊断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使检查更加便捷超声技术与传统的X线平片、CT等检查手段相比,其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等特点使得检查更加便捷。
对于一些病人,比如说年龄较小的儿童、孕妇等,在检查中减少了对其身体的不适和副作用。
同时,超声技术使用方便,在医疗机构内可以快速产生影像结果,提高了诊断效率。
3、可用于治疗和手术指导除了作为检查工具外,超声技术在治疗和手术指导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肿瘤治疗中,利用超声技术可以确定肿瘤的大小、位置和生长趋势,提供精确的切除指导。
在介入手术中,利用超声技术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脏功能,为外科手术提供重要信息。
此外,超声技术还可以用于引导导管或针头进入确切的部位,精确的判断导管位置,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应用案例超声技术在各个医学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为其中的一些案例:1、妇科病例超声检查是观察女性生殖器官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以用于检查常见疾病。
医学超声诊断的发展趋势

医学超声诊断的发展趋势
医学超声诊断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检查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如下:
1. 系统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医学会逐渐由一个单一的检查方法变成一个系统化的诊断工具。
2. 智能化:超声诊断机器会逐渐变得更聪明,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来实现自动诊断。
3. 3D/4D 成像:3D/4D 超声成像技术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这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数据和更真实的图像。
4. 纳米技术:超声诊断技术在未来会越来越细致和精确,通过应用纳米技术,能够更好地针对疾病进行检查和治疗。
5. 无创性:通过发展更加高级的超声技术,可以实现更加无创性的检查和治疗,具有对患者的更好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总之,随着超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将变得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系统化、无创性,这将为医生提供更多的有效工具和技术支持,以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领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超声诊断技术(Ultrasound Diagnosis)作为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已经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不仅可以检测各种疾病的存在和程度,还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技术是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向人体内部发射高频声波,并收集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后,形成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
这些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身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的位置和形态,以及血液和病变细胞的分布情况。
超声波在人体内部传播的速度与组织类型、密度和压力有关,因此可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来区分不同组织或尺寸的物体。
超声诊断技术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体内成像技术。
它不同于X射线或CT等成像技术中的有害辐射。
同时,由于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速度固定,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可以直接测量身体内部的结构的大小和距离。
二、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例如:1. 肝脏疾病的检测超声检查可以用于评估肝脏中是否存在异常结构,如肝实性或液体积聚。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和形态,来确定肝脏疾病的类型。
在肝癌等恶性肿瘤检测方面,经常采用检测人体体重和No. of lesions来评估病变的类型。
2. 妊娠检查超声检查是妇科医生进行妊娠监测的一种重要方法。
在孕早期,它可以用于确诊怀孕以及确定胎儿的数量和位置,以及监测胎儿的运动情况和身体发育情况。
在孕中晚期,它可以用于监测胎儿的成长情况、胎位和胎盘功能等。
由于超声检查过程中没有辐射和无创性,因此可以多次进行检查,安全而可靠。
3. 心脏病的诊断超声诊断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心脏的大小、位置、形态以及心脏壁和心腔的厚度等心脏情况。
心排血功能指标、室壁运动情况和瓣膜功能等心脏疾病的参数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得出。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不同组织及器官的图像,能够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病情,缩短疾病治疗的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对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1. 临床医学在人类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
它可以被用于检测人体内部的器官、组织和主要血管的结构,如心脏、肝、肺、胃肠道、生殖系统等。
此外,它还可以被用于诊断儿童脏器病变、孕产妇等高危群体的相关疾病,如唐氏综合症、胎儿窒息、胎盘异常等。
2. 科学研究超声诊断技术在医学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心血管研究领域,超声诊断可以用于对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和动态的评估,以便研究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此外,在癌症研究领域,超声诊断技术也被用来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内在特征,帮助医生做出临床决策。
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自超声技术的出现以来,随着医学发展和科技进步,超声诊断技术也得以不断发展。
当前,超声技术已经分为多种形式,涉及到各个医学领域。
1. 三维、四维超声三维、四维超声是现代超声技术的一种进步形式,它是通过将多个二维超声图像结合起来,在三维、四维空间中显示图像。
它可以用于任何器官的立体成像,如脑、心脏、肝脏、肾脏等,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更准确地描述器官的形态和位置。
此外,它还可以非常方便地帮助医生进行手术设计和真实精准的定位。
2. 组合超声、MRI技术组合超声、MRI技术是将超声技术和 MRI 技术结合起来,旨在为医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人体影像。
这种技术可以为医生提供 3D 成像和显微血管血流成像等详尽信息,对诊断和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 医疗器械超声探头随着 3D 打印和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超声探头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当前,医疗器械超声探头的分辨率、对比度等参数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使得医生在使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时,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提高治疗效果并缩短检查时间。
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检测成为了近年来医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而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低剂量放射线和非侵入性的特点,成为了肿瘤检测领域中最重要的检测手段之一。
本文将主要介绍超声诊断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来进行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检测和诊断的一种方法。
超声波的频率一般在1~20MHz之间,这种波可以通过组织,而不会对组织产生任何伤害。
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散射、折射等现象。
这些现象会影响超声波的回波。
回波强度与组织特性有关。
如回波强度与组织密度、声速等有关,因此不同的组织在超声波下会产生不同的回波强度,这便可用来识别不同的组织。
二、肿瘤的超声诊断肿瘤的超声诊断,就是基于超声波与组织反射的原理,通过超声检查器对人体内部组织进行扫描,从而检查出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等信息。
1. 肿瘤位置:超声检查器将超声波进行照射,可以检查出肿瘤所在的位置,进而判断肿瘤的类型。
2. 肿瘤形状:肿瘤的形状可以通过超声扫描来确定,不同形状的肿瘤通常也会有不同的病理性质。
3. 肿瘤大小:使用超声扫描,可以得到肿瘤的大小,从而判断其为良性或恶性肿瘤。
4. 良恶性诊断: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对肿瘤的组织特性,包括强度、纹理和结构进行诊断,从而判断其良恶性。
三、超声在肿瘤检测中的优势1. 非侵入性:超声诊断技术属于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不需要切开患者身体进行检查,大大降低了检测带来的身体痛苦和创伤。
2. 安全性较高:超声波不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影响,相比于其他检测技术,如X光,CT等,其放射剂量要小得多,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3. 操作简单、费用低廉:超声检查仪器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通常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培训,而且费用相对较低。
四、超声在不同部位肿瘤检测中的应用1. 甲状腺:超声检测对于甲状腺肿瘤的检测尤为重要。
超声扫描非常准确且无创,不仅可以检测甲状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还可以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医学超声诊断技术医学超声诊断技术超声检查一.超声检查系指运用超声波的特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反射不同的原理,对人体组织(内脏)的形态结构、物理特性和功能状态以及病变情况作出诊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它是把雷达技术、声学原理和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超声诊断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四十年代始用于临床至今,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和所提供的丰富诊断信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现代医学影像诊断的检查方法:1、 X 线成像2、计算机体层成像(CT)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4、超声成像(USG)5、磁共振成像(MRI)超声设备易於移动,操作简便,无创,无痛苦,可重复检查,使用有其便利之处。
也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点,超声诊断普及面更大。
三.超声检查法类型根据成像的方法,把超声检查法分成许多类型,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四种:1、 A 型诊断法 A 型超声诊断法依据回波的高低、多少及其变化的规律来判断病变。
目前此法主要用来检测脏器的大小,判定病变的物理性质,探测各种积液和定位,观察脑中线波的移位来诊断颅脑病变。
1/ 21其他已基本被 B 型超声诊断法所代替。
2、 B 型诊断法(1)B 型超声诊断法是采用连续的扫描的方式显示出脏器的断层切面图像,形成的是脏器的平面图,所以又称为二维超声或切面超声诊断法。
(2)B 型诊断法又称辉度调制型或灰阶成像,其特点是以光点的亮度代表回声强度,回声强光点则亮,回声弱光点则暗,无回声则形成暗区。
(3)B 超根据扫描的速度不同又可分为慢速成像和快速成像两种。
慢速成像扫描速度慢,形成一幅图像一般需数秒或数十秒,只适用于静态脏器的检查(如肝、胰、脾)。
快速成像扫描速度快,一秒钟可形成 20~30 幅图像,可实际而即时地显示脏器的解剖结构和活动状态,故又称为实时显像,更适用于动态脏器组织(如心脏、大血管等)。
用实时二维超声检查心脏形成的图像称二维超声心动图。
(4)B 型超声仪器的扫描方式主要有线阵扫查、凸阵式扫查和扇形扫查,后者又分为机械扇扫和电子扇扫(相控阵)。
(5)由于 B 型超声诊断法图像有直观、形象、重复性强和可供前后对比等优点,所以已广泛地应用于妇产科、泌尿科、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超声诊断方法之一。
3、 M 型诊断法用锯齿波慢扫描的方法使各回声光点从左到右连续移动,从而取得声束上各反射点运动的轨迹图,用以观察心脏---------------------------------------------------------------最新资料推荐------------------------------------------------------ 不同时相对运动的规律。
因此,M 型诊断法又称 M 型超声心动图,此法主要用于诊断心血管疾病。
4、 D 型诊断法即超声多普勒诊断法或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把发射的超声和遇到与之发生相对运动的界面反回的超声产生的频率差(频移),以频谱的形式或用扬声器将其以一定声调的信号显示出来的诊断方法。
D 型超声诊断法,近几年发展很快,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三种方法:(1)声波多普勒(CW);(2)脉冲式多普勒(PW);(3)彩色多普勒显像(CDF ,CFM)。
通常人们所说的彩超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的简称。
彩超是将心脏和血管内的二维血流信息以彩色形式显示,通过 B 型超声断层进行形态诊断。
在实际应用中,有人常把伪彩超声仪与彩超混淆。
伪彩与彩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方式。
伪彩采用彩色编码技术对 B 型超声静止声像图进行彩色处理。
经伪彩处理后的图像提高了分辨率、丰富了影像层次,增加了实感,提高了 B 型超声诊断仪对病理组织变化的可视度,有时也能显示出单色图像无法检出的信息。
近年来彩超技术有了飞速发展,现代彩超技术的重要标志是数字3/ 21化和多功能化。
就应用范围而言,高档彩超以心脏检查为主,并可兼作腹部、浅表组织、颅脑等;而低档彩超主要以腹部、妇产科、小器官为主,亦可兼作心脏、外周血管等,比较适合计划生育系统的生殖健康服务使用。
彩超主要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和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两种。
后者由于该技术能量显示更小,更低流速的血流信号,为研究组织的血流灌注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并为鉴别肿瘤性质开辟了新的途径。
能量多普勒和三维彩色血管能量,目前可作为评价肝癌血供的首选方法。
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图用来鉴别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能量超声对早期诊断输卵管异位妊娠具有特异性。
5、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作为现代超声医学超声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显像的引导或监视下,完成各种抽吸、穿刺、注药等操作。
从而避免了某些外科手术,而又起到外科手术同样的效果。
此外,腔内超声(如阴道内、食管内)和术中超声也属介入超声范畴。
四.医学超声技术发展:医学超声技术渗透到医学领域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40 年---------------------------------------------------------------最新资料推荐------------------------------------------------------ 代。
特别是 70 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和其他技术的发展及医学超声领域的应用,B 型成像技术发展更加迅速,并在临床诊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80 年代初,又有脉冲多普勒技术和彩色血流成像技术问世,使得超声诊断的方法更加丰富。
(一)1794 年,Lazzaro Spallanzini 证明食虫类的蝙蝠在依靠听力发现障碍物和捕获食物方面比视力更好。
在大自然界中,可以发现许多运用超声的例子,如蛾、海豚、小鲸、蝙蝠等。
(二)40 年代末发表的脉冲超声波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的论文,是最初的 A 型超声诊断技术,从此 A 型超声诊断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久,B 型超声、M 型超声和超声多普勒诊断法相继出现。
1、1942 年精神病学医生 Karl Dussik 和其兄弟 Badischl 用穿透式超声探测脑肿瘤,并记录穿透声束的移位。
2、1950 年 Kediel 直接应用连续式超声通过胸部对着心脏探查,他发现超声波动的强度与心脏搏动同步并设想是代表心肌、血液与肺组织之间固定变化关系。
3、1951 年 Wild 和 Reid 发展了应用 A 型超声波来区别正常组织与疾病组织,以及报道了肿瘤、乳腺癌的回声图像。
5/ 214、1952 年 Howry Bliss 发表二维超声应用于各种组织器官的切面像,并介绍了复合扫描原理。
5、1953 年 Edler 和 Herty 应用西门子反射记录器来研究心脏发表了 M 型超声波。
6、1954 年 Donald 应用超声作妇科方面检查,取得了较好效果,此后,开始腹部超声检查。
7、1964 年 Callagen 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心及某些疾病,至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
五.医学超声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一)超声新技术高频超声成像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图像的分辨力。
常规 B 型超声成像技术其超声工作频率在 2~10 MHz,目前研究并开始临床应用的血管内超声成像技术,其工作频率高达20~40 MHz,而 40 MHz~100 MHz 的超声成像才被称为高频或超声后散射显微镜(UBM),可以用在皮肤的成像,以及眼部、软骨、管状动脉内的成像等等。
人体内脏器官的症状往往在浅皮层得以表现,这就加大了超声皮肤成像的应用价值。
1、超声造影剂的研究和应用(1)造影剂的作用,可以突出感兴趣区域的图像,从而便于医学诊断。
(2)血液中存在造影剂后,人体中小血管的血流可以得到显示。
(3)利用造影剂可以提高对肿瘤的检出率。
---------------------------------------------------------------最新资料推荐------------------------------------------------------ (4)研究气泡更稳定,大小可控制对人体无害,易排出且有良好造影作用的超声造影剂。
2、超声治疗(1)超声热疗是个有发展前途的领域,聚集的超声把能量集中在肿瘤区域,加上肿瘤区域散热不良从而会引起热量的积累,可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2)超声外科手术是超声治疗的重要形式,它主要利用超声空化和强烈的机械效应,来切断、破坏生物组织。
用超声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以快速、准确而又省力的切割不需要的组织,具有止血无感染等优点,而且刀头的温度并不高。
超声可以引导穿刺进行活检、引流,也可以进行治疗,例如超声引导下对肿瘤的介入治疗,直接注入药物,以治疗肿瘤。
3、虚拟现实技术在超声中应用利用现有的超声成像设备获得数据,经过三维数字成像技术实现超声的虚拟探查(左转、右转、上下反转等)例如乳腺肿瘤的三维重建和虚拟显示,骨关节的三维重建和虚拟显示,可以作为手术方案和康复方案的技术支持,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会进一步深入。
4、计算机化的超声成像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介入医学超声领域已成功应用的方面有:(1)计算机的声束控制技术以 PC 机为平台构成的超声扫描仪(超声诊断仪)PACS 和超声的远程技术包括超声数据(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控制超声扫描等。
7/ 21(2)计算机技术与超声图像的最新结合采用开放结构设计,在计算机平台上产生高质量的图像,让用户使用时感到十分方便。
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的控制功能由屏上的游标或手触摸屏选择,有多种语言可供选择,系统与 DICOM 、PACS、Teleradiologyh 和其他遥控扫描系统相兼容。
5、超声探头工艺的改进超声探头向着高密集、小曲率、高频率和两维等方面发展,微电子的工艺是其中的关键。
高密集的探头阵元数达 256 个,两维的探头,目前的阵元数可达 128 x 8 。
高频率的探头包括:50 MHz 的多普勒探头,45 Mhz 的血管内成相探头和 100~200 Mhz 的皮肤成像探头。
6、腔内和血管内超声成像体表超声诊断已有将近 50 年的历史,介入性的超声技术仅维 20 年,在临床却已不断推广。
利用超声内镜检查消化道的疾病,可以发现消化道壁后的病变,(这是光学纤维内镜所无法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