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环境整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师生员工、教职工家属以及校园内所有活动场所。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学校成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2. 学校爱卫会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监测、防治、疫情报告等。
3. 各部门、各班级应设立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四、防治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治意识。
2. 定期监测。
对校园内病媒生物密度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
3. 环境整治。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清除垃圾、积水,保持校园整洁。
4. 物理防治。
设置捕鼠夹、粘鼠板等物理防治设施,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5. 药物防治。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进行病媒生物防治。
6. 疫情处理。
发现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五、疫情报告1. 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发现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2. 学校爱卫会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报。
六、监督检查1.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病媒生物防制制度_学校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病媒生物的活动日益频繁,蚊虫、苍蝇、蟑螂和老鼠等“四害”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营造一个整洁、卫生、舒适的校园环境,我校特制定以下病媒生物防制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爱国卫生运动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指导,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等。
3. 各部门、班级要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三、防制措施1. 环境治理(1)保持校园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杂物,不留卫生死角。
(2)加强校园绿化,定期修剪树枝,清除杂草,减少病媒生物栖息地。
(3)定期检查校园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畅通,不留积水。
2. 物理防制(1)加强门窗管理,确保门窗完好,防止病媒生物进入。
(2)安装防蝇网、防蚊纱窗等物理防制设施。
(3)设置鼠笼、鼠夹等物理捕鼠设施。
3. 化学防制(1)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合理使用化学药品进行防制。
(2)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3)对防制效果进行跟踪监测,及时调整防制措施。
四、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防制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
3. 组织师生参加病媒生物防制培训,提高防制技能。
五、监督检查1.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各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病媒生物防制规定的行为,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是关系到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我校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制度,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精选5篇)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精选5篇)第一篇: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病媒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体,为保证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创造卫生、和谐的校园环境,阻断病媒生物的传播途径,特制订工作制度如下:1、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及“除四害”教育,积极参与除害防病工作。
2、学校保障经费投入,主动与爱卫会、防疫站教体局取得联系,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消杀工作,并备案存档。
3、定期投药消杀病媒生物,并提前采用有效方法告知师生。
4、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用药必须是上级指定用药,在指定场所购买。
5、投药区域覆盖到位,余药有专人保管,绝对不允许外流,出现问题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6、定期定时清运垃圾,疏通下水道,防止淤塞及四害滋生。
7、及时落实上级部门所安排布置的除“四害”工作及爱国卫生活动。
学校病媒防制领导小组2013年3月第二篇: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1、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与布置工作,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措施。
2、开展以春季灭鼠为主要内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宣传服务月活动,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的科普知识宣传。
3、认真做好春、秋二季全县统一灭鼠药饵安全投放工作,结合学校特点,增加暑期与春节二次灭鼠工作任务。
4、落实食堂夏季以灭蝇为突破口的爱国卫生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搞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铲除蚊、蝇生场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各项工作。
5、食堂、学校、服务部确定专人负责,落实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任务;学校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检查与督促。
6、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校园环境设施,保障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德燕宝小学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二O一三年九月第三篇: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制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病媒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体,为保证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创造卫生、和谐的办公环境,阻断病媒生物的传播途径,经讨论研究,特制订本制度:1、在职工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及其“四害”教育,积极参与除害防病工作。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1. 简介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学校环境中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蟑螂等)的有效防治和管理,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2. 职责和义务
- 校方应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 学校管理部门应配备专业人员,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策划、组织和执行。
- 学校职员和教工应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3. 工作流程
- 定期检查和监测:学校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的检查和监测,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
- 病媒生物防治措施:针对发现的病媒生物问题,学校应立即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清除孳生地、使用杀虫剂等。
- 培训和宣传:学校应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防治意识和能力。
4. 紧急处理
- 学校应制定紧急处理预案,应对突发的病媒生物问题,确保快速、有效地处理,保障师生的安全。
5. 监督和评估
- 学校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效果的达到。
6. 处罚和奖励
-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处罚和奖励机制,对于违反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行为予以处罚,对于积极参与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奖励。
以上是关于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简要介绍。
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措施应根据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对学校师生健康的危害,保障学校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组织1.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部门、班级明确责任人,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
三、防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 科学防治,安全高效。
3.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
四、防制内容1. 灭鼠:定期开展灭鼠活动,使用安全、环保的灭鼠剂,重点对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进行灭鼠。
2. 灭蚊: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清除积水,定期喷洒灭蚊药,重点防治蚊虫孳生地。
3. 灭蝇:加强食堂、垃圾处理等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喷洒灭蝇药,消灭蝇类孳生地。
4. 灭蟑螂:定期开展灭蟑螂活动,清除蟑螂藏匿地,使用安全、环保的灭蟑螂剂。
五、防制流程1. 日常巡查: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每日对校园进行巡查,发现病媒生物孳生地,及时采取措施。
2. 疫情报告:发现病媒生物疫情,立即上报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
3. 预防措施:根据病媒生物防制原则,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活动等。
4. 疫情处理:发生病媒生物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消毒、隔离、救治等工作。
5. 信息报告: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负责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情况。
六、责任追究1. 学校各部门、班级未按要求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导致病媒生物孳生、疫情发生,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办公室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导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到位,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及流程,确保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序开展,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病媒生物包括蚊子、苍蝇、蜱虫等,它们能够传播疟疾、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威胁。
学校是人员聚集的地方,为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教学安全,制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非常必要。
二、主要内容1. 预防措施学校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清洁干净;•处理好垃圾和污水,避免滋生病媒生物的条件;•安装防蚊设施,例如:纱窗、蚊帐等;•教育师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禁止在校内养狗,因为它们可能传播细菌,诱发疾病。
2. 防治措施如果发现病媒生物在学校内活动或繁殖,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发现蚊子和蜱虫等病媒生物,应采用环保的方法进行防治。
例如:利用草酸钙、红树植物、熏香等;•使用农药等化学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施药,并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大型灭鼠等综合防治,根据实际情况购买灭鼠用品,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措施。
3. 监测措施为了及时掌握学校内病媒生物的分布情况,学校应该加强监测措施:•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病媒生物调查,随时记录所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有必要可请专业的灭蚊公司和病媒生物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
三、责任分工为了保障学校内病媒生物防治措施的顺利实施,应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责任分工:•学校领导应负责制定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保障所需经费;•保卫部门应负责监督和管理学校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和污水;•各年级组、班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普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生要自觉保持卫生习惯,遵守病媒生物防治制度。
四、结尾通过建立健全的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和责任分工,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保障教学安全,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病媒生物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卫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校区、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适用于全校师生员工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病媒生物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四、工作职责1.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规划,组织实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2)组织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3)监督检查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4)及时处理病媒生物疫情,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2. 病媒生物防治办公室职责:(1)负责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定病媒生物防治方案;(2)负责病媒生物监测、信息报告、疫情处理等工作;(3)组织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宣传教育活动;(4)负责病媒生物防治药品、器械的采购、储存和使用。
五、防治措施1. 环境治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2. 鼠害防治:定期投放鼠药、设置鼠夹,对校园内鼠害重点区域进行防治。
3. 蚊蝇防治:加强校园绿化带、积水区域的清理,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蚊蝇孳生地。
4. 蟑螂防治:定期检查、清理校园内蟑螂孳生地,采用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
5. 其他病媒生物防治:针对其他病媒生物,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六、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对病媒生物防治的认识。
2.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渠道,普及病媒生物防治知识。
七、监督检查1.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病媒生物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学校病媒生物控制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媒生物防制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病媒生物种类本制度所指的病媒生物包括老鼠、蚊子、苍蝇、蟑螂、跳蚤、蜱、螨、臭虫等,其中老鼠、蚊子、苍蝇、蟑螂为“四害”。
三、病媒生物防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2. 综合治理,科学防制: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科学防制病媒生物。
3. 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明确各级责任,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罚。
四、病媒生物防制措施1. 环境治理(1)校园内绿化带、花坛、草坪等区域定期清理,保持整洁。
(2)加强校园排水系统管理,确保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3)及时清理废弃物品,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场所。
2. 物理防制(1)对校园门窗、管道、缝隙等处进行封闭,防止病媒生物进入。
(2)在校园内设置捕鼠笼、粘鼠板等捕鼠设施。
(3)对校园内废弃的杂物、垃圾等进行清除,减少病媒生物的孳生场所。
3. 化学防制(1)在病媒生物孳生区域,按照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2)定期对校园内公共设施、垃圾桶等进行消毒处理。
4. 生物防制(1)引入捕食性昆虫、鸟类等生物,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五、责任分工1. 校长负责全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监督检查。
2.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化学防制和生物防制等。
3. 各部门、班级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班级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定期检查、汇报工作情况。
4. 全体师生员工应积极参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六、监督与考核1. 学校设立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和考核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病媒生物防治管
理制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下沙中学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病媒生物的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为了有效地做好病媒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病媒生物防治,配备专用的计算机、电话、等通讯工具。
第五条、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接受上级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由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病媒生物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
第七条、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病媒生物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疫情报告制度
第八条、设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负责本校的
疫情报告工作。
第九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章发生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条、发现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在学校病媒生物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对校区的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校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
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三)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救治,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请求上级医院会诊、支援或转诊。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所需药品、器材的采购、供应及生活保障。
第十二条、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统一要求,实施建议学校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三条、建立疫情信息员报告制度,每天向爱卫会报告前一天的疫情,由爱卫会负责统计上报。
第五章预防
第十四条、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体检。
做好新生入学的健康
教育工作。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以季节性病媒生物为重点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五条、在病媒生物流行季节,对各班班长进行一定的培训,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
第十六条、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为学生实施计划免疫,应接种率达100%。
第十七条、对食堂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定期检查。
第十八条、对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和定期消毒进行监督,并建立相应制度,定期检查。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