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疗法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供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理论课中所学内容对应的实验方法,增加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掌握临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进行运动疗法的实验教学,共包含10个项目,其中设计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9个。

二、教学内容:实验1运动疗法基本知识(设计性实验)实验目的:两人一组,模拟病人或治疗师;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选择不同的姿势体位进行模拟治疗练习;相互体验感受所选体位是否安全、舒适;观摩老师在进行运动治疗时为病人选择的体位姿势。

老师所选择的体位是否便于治疗师操作?观看运动治疗手法的教学光盘。

实验内容: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姿势和临床应用;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掌握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2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耐力训练适应证;掌握不同病种(中枢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肌力训练方法;熟悉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实验3 ROM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患者的ROM训练方法;熟悉ROM评定;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4 关节松动术(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5 平衡、协调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熟悉三级平衡的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

运动疗法学教学大纲--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疗法学教学大纲--运动人体科学

运动疗法学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和目的、课程衔接关系等)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种类、对象、基本理论、评定、治疗方法以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常见疾病的运动治疗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操作,使同学们掌握临床运动治疗的方法,并能做到熟练操作。

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运动疗法技术学是研究运动疗法技术的基本理论、常用的各种治疗技术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的科学,是康复医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理论教学,我们采取理论讲授为先导,PBL教学为主、模拟演示为辅,灵活借助多媒体、录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进度表,统一教学内容。

统一阅卷和评分标准;阅卷时流水作用,规范阅卷标准。

《运动疗法学》课程考试管理达到了规范化、标准化。

三、参考教材四、学时分配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运动疗法概论教学要求1.掌握运动疗法的概念和特点,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对人体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和制定方法。

3.熟悉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教学手段、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常规运动疗法技术第一节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教学要求1.掌握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类型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原则。

2.掌握上肢、下肢各关节被动运动技术。

3.熟悉关节的分类、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

4.熟悉上肢、下肢各关节辅助主动运动和主动运动技术。

5.了解关节的构成和关节活动范围。

6.了解上肢、下肢各关节的解剖及运动学概要。

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实验大纲-运动人体

运动疗法学课程实验(实训、见习)教学大纲一、内容简介(300字以内包括编写依据、学时和学分、教学内容和目的等)《运动疗法学》是研究和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交叉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和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和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依据《泰山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编写的。

目的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和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的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课程类别:运动人体科学本科必修课。

学时与学分:18学时。

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熟悉实验项目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具体程序;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形成规范的实验报告。

考核依据:实验报告考核办法: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按实验报告质量逐份评分(评分指标: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的明确性;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性;结果讨论的科学性),作为平时成绩进入课程总成绩。

三、参考教材四、学时、学分及各部分分配本课程总教学学时为XX学时,总学分为XX学分,其中理论授课学时为XX学时,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被动活动技术与方法实验目的:能够独立正确进行全身各关节被动活动操作实验步骤:1、讲解被动活动技术目的;2、取舒适放松体位,尽量充分暴露被动活动局部;3、正确固定被动活动关节的近端,支托被动活动关节的远端,缓慢、有节奏、轻柔地被动活动关节;4、讲解被动活动操作的注意事项;5、分别示范肩、肘、腕、肩胛骨、髋、膝、踝等关节被动活动操作技术;6、每2人一组分别扮演患者和治疗师进行实践操作。

《运动治疗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运动治疗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治疗学实验教学大纲(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适用)—、说明(一)课程定义:《运动治疗学》是研究和运用康复医学、体育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伤病的一门应用交又学科。

主要研究与康复医学有关的体育和训练的方法、手段、措施、组织、指导和监督等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应用各种体育活动动员人体各种后备潜能,增强代偿功能,促进伤患者和残障者在躯体功能上、精神上和职业技能上得到康复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9 年4月)编写的。

(三)日的任务:开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具有运动治疗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运动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能够根据健康状况和功能水平等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运动治疗处方,并指导和帮助伤病残者顺利完成康复体育锻炼的运动治疗专门人材。

(四)课程类别: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本科必修课°(五)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二、教学内容、形式与时数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运动治疗概述一、运动治疗的概念和特点知识点:运动治疗、运动疗法的特点二、运动治疗的生理作用知识点:疾病发生、治疗原则、运动治疗的生理作用三、运动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知识点:运动治疗的适应症、绝对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四、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及运动处方知识点: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运动处方和概念、种类、主要内容第二章关节活动技术知识点:被动运动的定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CPM的临床应用。

第三章肌肉牵伸技术知识点:关节挛缩的分类;肌肉牵伸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肌肉牵拉的方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四章关节松动技术知识点:关节强直的概念;关节松动术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关节松动术的手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第五章肌力训练技术知识点:肌力下降的原因;增强肌力技术的概念、治疗作用、适应症及禁忌症;增强肌力技术的方法、操作技术及临床应用。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

传统康复方法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传统康复学�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课程号�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72�48学时理论课+24学时实践课�学分�4二、目的及要求传统康复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康复医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能够掌握现代康复的知识之外�还能够熟悉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现代康复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掌握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干预方法�以及中医康复方法在常见的疾病康复中的运用�让同学能够熟悉和了解传统康复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以下划线等方式注明重点、难点�详见附件�其中中医基础总论及中医诊断总论两部分由任课老师准备资料。

四、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传统康复方法学》�主编:陈立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五、主要参考资料六、成绩评定期末考核�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为70:30附录�中医基础总论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了解阴阳及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精气血精液的基本概念�分类�了解生成来源�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

3、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组成及概念�了解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4、熟悉病因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病因中的六淫治病特点�了解内伤的组成和七情的治病特点。

二、教学内容1�阴阳学说理论、五行学说理论、脏象理论、2�精、气、血、精液。

3�病因的概念与分类�六淫、七情及内伤的组成与致病特点。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四、教学时数�3学时。

五、教习比例3�0中医诊断学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望、闻、问、切各种诊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其操作方法�2、掌握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辨证思维方法�简单了解临床典型病例分析�3、了解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基本理论和经络辨证的基本特点。

文体疗法学教学大纲

文体疗法学教学大纲

《文体疗法学》教学大纲(供高职高专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使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文体疗法学》课程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必选课。

文体疗法学是康复医学与体育学和娱乐活动相互融合交叉的一个学科,主要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和娱乐项目作为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文体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任务:本课程作为康复治疗学中对PT和OT的补充和延续。

理论方面16学时:主要通过讲述文体疗法的概述、文体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运动素质训练、文体疗法的评价和运动处方、常见疾病损伤的治疗原则、文体疗法的注意事项、文体疗法的训练方法、竞赛规则、医学和功能分级。

实践12学时:主要有轮椅训练、制定运动处方、制定游戏活动方案、组织联欢会等活动。

理论加上大量的实践内容,让同学们掌握康复与娱乐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学会评定患者功能、心理方面的障碍,制定相应的文体疗法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并能纠正训练时存在的错误以及提醒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高职高专学校面向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素质高、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文体疗法学学的教学目标为:掌握文体疗法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原则、文体疗法的评估和运动处方的制定、常见疾病的文体疗法、轮椅处方的制定及训练;熟悉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素质的训练、常见病的文体治疗训练方法;了解文体疗法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文体治疗评价与运动处方制定。

2.熟悉文体疗法的常见训练方法。

3.了解文体疗法的作用、运用以及注意事项。

【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文体疗法评价患者。

2.运用文体疗法对常见疾病进行运动处方制定。

3.能够对患者实施文体治疗、指导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以及告知注意事项。

4.病案分析时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运动疗法学》实验教学大纲(供运动人体科学本科专业使用)前言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是按照按照纪树荣主编的《运动疗法技术学》设计,200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教材。

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理论课中所学内容对应的实验方法,增加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掌握临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及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进行运动疗法的实验教学,共包含10个项目,其中设计性实验1个、综合性实验9个。

二、教学内容:实验1运动疗法基本知识(设计性实验)实验目的:两人一组,模拟病人或治疗师;根据病变部位和治疗要求,选择不同的姿势体位进行模拟治疗练习;相互体验感受所选体位是否安全、舒适;观摩老师在进行运动治疗时为病人选择的体位姿势。

老师所选择的体位是否便于治疗师操作?观看运动治疗手法的教学光盘。

实验内容:掌握运动疗法的基本姿势和临床应用;掌握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掌握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

实验2 肌力训练、耐力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耐力训练适应证;掌握不同病种(中枢神经损伤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肌力训练方法;熟悉肌力训练和肌耐力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实验3 ROM训练(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患者的ROM训练方法;熟悉ROM评定;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4 关节松动术(综合性实验)实验目的: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熟悉理论知识。

实验5 平衡、协调训练(综合性实验)观看录像、结合病例观摩老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模拟练习。

实验内容: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平衡能力训练方法;掌握不同病种(如截瘫、偏瘫、供济失调)患者的协调能力训练方法;熟悉三级平衡的训练方法;熟悉理论知识。

文体疗法学教学设计

文体疗法学教学设计

文体疗法学教学设计简介文体疗法学是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旨在通过文学、艺术和运动等形式来帮助个体达到心理调节和身体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文体疗法学的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文体疗法学的基本概念;2.掌握文体疗法学的常用技术和方法;3.了解文体疗法在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4.能够运用文体疗法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什么是文体疗法学?2.文体疗法学的起源和发展;3.文体疗法学与心理治疗的区别和联系;4.常用的文体疗法技术和方法。

第二部分:实践体验1.文学阅读:让学生阅读一篇心理医生撰写的文章,让学生思考和表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2.艺术创作:让学生尝试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进行表达,以缓解压力和情绪;3.运动锻炼:让学生参加一些简单的运动活动,如瑜伽、慢跑等,来减轻紧张和焦虑。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一些文体疗法成功应用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应对自己的问题。

教学方法1.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示文体疗法学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2.视频讲解:使用短视频来讲解文体疗法中的关键概念和技术;3.互动问答:在课堂上开启互动问答环节,以鼓励学生深入思考、研究和讨论;4.应用探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自身技能来解决问题,以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互动答疑等环节中的表现来评价其积极性和参与度;2.组内调研:设计小组调研任务,让学生深入调查文体疗法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3.个人报告:让学生在期末完成个人文体疗法学报告,以展示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文体疗法是一种全新的疗法方式,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身心健康和情感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文体疗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自己实现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体疗法学》教学大纲(供高职高专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使用)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性质:《文体疗法学》课程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必选课。

文体疗法学是康复医学与体育学和娱乐活动相互融合交叉的一个学科,主要采用体育运动项目和娱乐项目作为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疗法。

文体疗法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体现自身价值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任务:本课程作为康复治疗学中对PT和OT的补充和延续。

理论方面16学时:主要通过讲述文体疗法的概述、文体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基本原则、运动训练方法、运动素质训练、文体疗法的评价和运动处方、常见疾病损伤的治疗原则、文体疗法的注意事项、文体疗法的训练方法、竞赛规则、医学和功能分级。

实践12学时:主要有轮椅训练、制定运动处方、制定游戏活动方案、组织联欢会等活动。

理论加上大量的实践内容,让同学们掌握康复与娱乐方面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

学会评定患者功能、心理方面的障碍,制定相应的文体疗法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并能纠正训练时存在的错误以及提醒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二、课程教学目标根据高职高专学校面向农村和城镇社区培养素质高、掌握实用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文体疗法学学的教学目标为:掌握文体疗法的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原则、文体疗法的评估和运动处方的制定、常见疾病的文体疗法、轮椅处方的制定及训练;熟悉运动训练方法和运动素质的训练、常见病的文体治疗训练方法;了解文体疗法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的文体治疗评价与运动处方制定。

2.熟悉文体疗法的常见训练方法。

3.了解文体疗法的作用、运用以及注意事项。

【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文体疗法评价患者。

2.运用文体疗法对常见疾病进行运动处方制定。

3.能够对患者实施文体治疗、指导并纠正存在的问题以及告知注意事项。

4.病案分析时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康复教育的宣传能力、一定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1.结合本课程,大力加强卫生观念和全心全意思想的教育。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3.加强择业观念教育,培养学生献身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良好精神。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概述【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文体疗法、体育、娱乐的定义。

2.熟悉文体疗法的内容。

3.了解体育、娱乐的起源与发展4.了解康复体育的发展及现状。

【能力教学目标】1. 熟悉概念、对文体疗法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体疗法概述1. 讲述文体疗法的定义、内容。

第二节体育、娱乐的概念1. 讲述体育的起源与发展、体育手段的分类、康复体育的发展和现状2. 讲述娱乐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娱乐活动的内容。

第二章文体疗法的作用、特点和基本原则【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文体疗法的治疗作用。

2.掌握文体疗法的特点。

3.掌握文体疗法与OT、PT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熟悉文体疗法训练的基本原则。

【能力教学目标】1.能够记住并阐述文体疗法的治疗作用及特点2.能够阐述文体疗法与OT、PT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体疗法的作用1. 重点讲述文体疗法的六大作用第二节文体疗法的特点1. 讲述文体疗法的特点以及文体疗法与PT、OT的相同及不同点。

第三节文体疗法训练的基本原则1. 讲述文体疗法训练时应遵循的七项基本原则第三章运动训练方法【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训练方法的概念。

2.熟悉运动训练方法的各种分类方法。

3.熟悉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

4.掌握讲解法与示范法、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以及运动训练中对错误动作的预防与纠正【能力教学目标】1.有一定的能力运用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的。

2.能够评价并改良一项运动所包含的运动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训练方法的概述1. 讲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运动训练方法的分类1.讲述常用的运动训练方法分类。

2.讲述运动训练方法的其他分类方式。

第三节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1. 讲述运动训练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2. 主要讲述基本方法中的讲解法与示范法、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以及运动训练中对错误动作的预防与纠正。

第四章运动素质训练【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素质训练、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基本概念。

2.掌握提高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基本方法。

3.熟悉力量素质训练、耐力素质训练、速度素质训练、柔韧素质训练、灵敏素质训练的提高机制。

4.了解力量素质、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的其他方法。

【能力教学目标】1.熟悉各项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与关键。

2.能一定能力制定治疗方案或是个人的健身方案。

3.能够实施治疗并改正治疗方案。

【教学内容】第一节运动素质训练的概述1. 讲述运动素质的概念。

第二节力量素质的训练1.讲述力量的定义及种类。

2.讲述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基本要求。

3.重点讲述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与耐力力量的训练。

第三节耐力素质的训练1.讲述耐力素质的定义及分类。

2.讲述耐力素质训练的主要手段与基本要求。

3.重点讲述有氧耐力、乳酸供能无氧耐力训练、非乳酸供能无氧耐力训练。

第四节速度素质的训练1. 讲述力速度的定义及种类。

2.讲述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基本要求。

3.重点讲述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的训练第五节柔韧素质的训练1. 讲述柔韧素质的定义及种类。

2.讲述柔韧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基本要求。

3. 讲述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方式以及具体的训练方法。

第六节灵敏素质的训练1. 讲述灵敏的定义及种类。

2. 讲述力量素质训练的主要方法及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文体疗法评价和运动处方【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文体疗法的评价流程。

2.熟悉文体疗法评价的内容3.掌握运动处方的概念及包含的内容【能力教学目标】1.有一定独立评定患者的能力2.能够针对某项疾病制定相应运动处方。

【教学内容】第一节文体疗法评价1.重点讲述文体疗法的评价流程2.讲述文体疗法需要评价的内容。

第二节运动处方1. 重点讲述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的目的、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的频度、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第六章常见疾病损伤治疗原则【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COPD的运动处方。

2.熟悉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COPD的发病机制以及疾病本身与残存功能之间的联系。

3.了解除这六种以外的其他常见疾病的文体治疗方法。

4.熟悉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肥胖症、冠心病、COPD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疾病与功能的联系。

2.能够制定相应疾病的运动处方。

3.能够实施治疗方案并改良运动处方。

4.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训练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第一节脊髓损伤文体疗法1.讲述脊髓损伤的概念以及损伤平面与文体活动之间的联系。

2.分节段讲述治疗原则和训练项目。

3.讲述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医学和功能分级第二节脑血管意外文体疗法1.讲述脑血管意外康复治疗概述。

2.重点讲述脑血管意外的治疗原则及训练注意事项。

第七节糖尿病文体疗法1.讲述糖尿病的概念与相关临床知识。

2.讲述糖尿病的危害、体育娱乐活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3.重点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第八节肥胖症文体疗法1.讲述肥胖症的定义、危害以及肥胖的诊断标准。

2.讲述体育、娱乐活动对肥胖症的作用。

3.重点讲述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第九节冠心病文体疗法1.讲述全世界冠心病的状况。

2.讲述体育、娱乐活动改善心脏功能的机制。

3.重点讲述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第十节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文体疗法1.讲述COPD与肺康复。

2.讲述体育活动对COPD的作用。

3.重点讲述COPD的运动处方与注意事项第七章文体疗法注意事项【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的相关内容。

2.了解对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预防方法【能力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一些客观检查看管病人并监测患者的运动负荷。

2.能够独自提醒患者训练时的注意事项并纠正。

【教学内容】第二节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1. 重点讲述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中主观感觉与客观检查。

第四节训练中问题的应对方法1.讲述训练中的组织方法。

2.讲述对训练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与预防方法。

第八章训练方法、竞赛规则和医学功能分级【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轮椅的选择方法与轮椅处方的制定2.熟悉常用的轮椅训练方法。

3.熟悉常用的传统体育疗法。

4.掌握八段锦的歌诀与练习方法。

5.了解常见体育活动的训练方法、竞赛规则和医学功能分级。

【能力教学目标】1.能够为患者制定相应的轮椅处方。

2.能够指导患者的轮椅训练。

3.能够简单演示防治颈肩痛、防治腰背痛、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与八段锦。

【教学内容】第二节轮椅训练6.讲述轮椅训练的意义以及轮椅的选择方法。

7.重点讲述轮椅处方。

8.讲述轮椅的常用训练方法。

第四节中国传统体育疗法1.讲述防治颈肩痛、防治腰背痛、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

2.讲述八段锦的作用及练习方法。

四、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根据本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与要求,列表如下:实践教学名称时数实践教学内容轮椅训练及传统体育疗法 4轮椅各部分的名称、轮椅处方的内容、轮椅的操作、训练方法的演示、防治颈肩痛、防治腰背痛、防治臀腿痛的练功法的演示与学习、八段锦的演示与学习游戏活动 4 头次课时若干人分为一组,抽签选择一项体育娱乐活动,做好相关PPT,活动当天上台向大家演示该项运动的训练方法、竞赛规则和医学功能分级。

并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该项活动。

联欢会的举办 4 第一次上课时即告知同学们最后一次实践课是让同学们组织一场联欢会。

报名表内容的确定、活动项目的选择、活动项目的编排、现场的组织、奖励办法的确定都让学生自己策划。

五、教学时数分配按章教学计划的规定,《文体疗法学》共28学时数,供中医学专业使用,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12学时。

各章节学时分配列表如下,供参考,可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六、使用说明1. 本大纲是分局专科层次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立的业务范围和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人物和内容,公供专科层次康复治疗学专业使用,亦可供其他专业参考使用。

2. 本大纲教学目标分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份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凡属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均为教学重点,应努力通过课堂教授和运用教具、考试等多种手段,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能力培养目标尤为重要,应通过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力求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达到能和会的要求;素质教育目标同样重要,应在教学和实践中使学生达到本门课程的基本素质要求。

3. 本大纲规定的疾病种类,与康复治疗学专业考试大纲规定疾病相吻合,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影像等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学挂图;条件许可者,可选择合适典型病例或模拟患者在课堂内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