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22页PPT
合集下载
临床常见药物中毒及解救ppt课件

1.基本药物 中等毒类:敌敌畏、乙硫磷等 低毒类:敌百虫、马拉硫磷等
2.中毒表现
M样:内脏平滑肌、腺体兴奋 N样:神经节及横纹肌兴奋 中枢症状:眩晕、精神恍惚
惊厥、昏迷等
.
19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机制 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
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
* M样作用症状 * N样作用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解救原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之为中毒。
.
3
概述
二、诊断原则
详尽询问病史 包括起病情况,有无接触毒物,最近患病及用
药情况,病前吃过哪些食物及吃后反应如何,有无 有毒动物咬刺史等。 体格检查
重点注意神志、精神状态、呼吸、血压、心律 和瞳孔等生命体征和一般临床表现。 毒物鉴定
对残留食物、毒物及容器、呕吐物、排泄物、 洗胃液或血液等进行毒物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和定 量检查),并根据毒物的中毒原理,再进行选择性 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三章 临床常见药物中毒及解救
.
1
提要
概述
杀虫农药中毒 灭鼠药中毒 镇静催眠药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抗癫痫药物中毒 其它物质中毒
.
2
§1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凡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并能在组织与器 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 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发生病理变 化的物质,称之为毒物。
(加速毒物分解) 抽搐:镇静剂
(3)对症治疗 流涎,分泌物多:阿托品 心血管损害严重:皮质激素
.
27
§3 灭鼠药中毒
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 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
.
28
一、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
2.中毒表现
M样:内脏平滑肌、腺体兴奋 N样:神经节及横纹肌兴奋 中枢症状:眩晕、精神恍惚
惊厥、昏迷等
.
19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机制 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使组织中乙酰胆碱过量蓄积,
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的临床表现 中毒症状
* M样作用症状 * N样作用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解救原则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毒物引起的疾病称之为中毒。
.
3
概述
二、诊断原则
详尽询问病史 包括起病情况,有无接触毒物,最近患病及用
药情况,病前吃过哪些食物及吃后反应如何,有无 有毒动物咬刺史等。 体格检查
重点注意神志、精神状态、呼吸、血压、心律 和瞳孔等生命体征和一般临床表现。 毒物鉴定
对残留食物、毒物及容器、呕吐物、排泄物、 洗胃液或血液等进行毒物化学分析(包括定性和定 量检查),并根据毒物的中毒原理,再进行选择性 的实验室检查。
第十三章 临床常见药物中毒及解救
.
1
提要
概述
杀虫农药中毒 灭鼠药中毒 镇静催眠药中毒 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 抗癫痫药物中毒 其它物质中毒
.
2
§1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凡能损害机体的组织与器官、并能在组织与器 官内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 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发生病理变 化的物质,称之为毒物。
(加速毒物分解) 抽搐:镇静剂
(3)对症治疗 流涎,分泌物多:阿托品 心血管损害严重:皮质激素
.
27
§3 灭鼠药中毒
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 有机氟类灭鼠药中毒
.
28
一、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
中毒概述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毒物

四、毒物的分类
(一)按毒物的毒理作用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酚类。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无机磷和某些毒蕈。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的抑制而引起,也可由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2、非酶作用:有些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与生物体大
分子共价结合而损害DNA、RNA或改变蛋白质性质。 (四)毒物的致敏、致癌、诱变、致畸作用
1、致敏作用 2、致癌作用 3、致畸作用:在母体妊娠的一定阶段,服用某种物质, 其后代可产生畸形。 4、诱变作用
(五)毒物的中毒量和致死量
第六章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
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只能以 引起中毒的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别。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 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因中毒致死者称 为中毒死。
6、如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应了解有无错用药物或用 药过量,有无误信民间流传单方、偏方服用有毒的中草 药情况。
7、如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多人同时发生,且有较 高死亡率,其危害影响较大。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中毒 原因,澄清事故的性质及责任。
8、了解中毒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在中毒死亡事件发 生前后死者亲属有无反常表现,以及有无其他因果关系。
中毒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一)按毒物的毒理作用
1、腐蚀毒:对所接触机体局部有强烈腐蚀作用的毒物,
如强酸、强碱、酚类。
2、实质毒:吸收后引起实质脏器病理损害的毒物,
如砷、汞、铅等重金属,无机磷和某些毒蕈。
3、酶系毒:抑制特异酶系的毒物, 如有机磷、氰化物等。
4、血液毒:引起血液变化的毒物, 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以及某些蛇毒。
的抑制而引起,也可由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 2、非酶作用:有些毒物或其活性代谢产物与生物体大
分子共价结合而损害DNA、RNA或改变蛋白质性质。 (四)毒物的致敏、致癌、诱变、致畸作用
1、致敏作用 2、致癌作用 3、致畸作用:在母体妊娠的一定阶段,服用某种物质, 其后代可产生畸形。 4、诱变作用
(五)毒物的中毒量和致死量
第六章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一、毒物和中毒的概念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给
予时,可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 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毒物和非毒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而只能以 引起中毒的剂量大小相对地加以区别。
中毒(poisoning)是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 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因中毒致死者称 为中毒死。
6、如疑为医源性药物中毒,应了解有无错用药物或用 药过量,有无误信民间流传单方、偏方服用有毒的中草 药情况。
7、如为急性职业中毒,特别是多人同时发生,且有较 高死亡率,其危害影响较大。应会同有关部门查明中毒 原因,澄清事故的性质及责任。
8、了解中毒者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在中毒死亡事件发 生前后死者亲属有无反常表现,以及有无其他因果关系。
中毒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
中毒

脑运动受累,出现共济失调现象。重度中毒时延髓血管运
动中枢和呼吸中枢抑制,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呼吸中枢 麻痹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乙醇中毒血液浓度为 100mg/100ml ,致死血浓度在
400~500mg/100ml 。有潜在疾病或其他毒物协同作用时, 酒精的致死量会减小。
2.尸检所见
颜面潮红,眼睑水肿,全身各器官充血、水肿及点、
四、农药中毒
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
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有剧毒类的甲拌磷(3911)、内吸 磷(1059)、双硫磷(1605)等;高毒类的久效磷、甲胺磷、 敌敌畏等;中毒类的乐果、敌百虫等和低毒类的杀虫畏、 马拉硫磷(4049)等。
1.中毒机制及症状
性中毒之间)和慢性中毒(3个月)。
五、中毒的死亡方式 1. 自杀中毒
2. 他杀中毒
3.意外中毒
4. 其他可能涉及法医学鉴定的中毒:药物滥用、食品污染、
水源污染、空气污染、职业性接触毒物。
第二节 常见毒物中毒
一、乙醇中毒 1. 中毒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当乙醇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时,皮质下中枢、脊髓及小
2.常见毒品类型
(1)阿片类:包括吗啡、海洛因、可待因、美沙酮等。
(2)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可卡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等。
(3)大麻:包括印度大麻、大麻醇等。
(4)致幻剂:如二乙麦角酰胺(LSD)等。 (5)毒品的替代药、添加剂和溶解剂:如盐酸二氢埃托啡。 3.吸毒的方式 口服、咀嚼和吮吸、吸入;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上一般是按毒物的来源、用途、毒作用机制进行混合分
类。
常见的毒物分9类: 1.腐蚀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 改革产品剂型;
➢ 控制熔铅温度或用自动控制温度感应电热 炉加热以降低铅烟析出;
➢ 加强局部抽风、排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1页
造粒机,铅酸蓄电池生产中制造铅粉球磨机前道设备。能 替换人工浇、冲制铅粒,机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运行可靠,生产效率高。整机由熔铅炉,输铅冷却系统 ,造粒机三部分组成。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7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8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9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20页
贵州铜仁工矿区汞污染
土法炼汞污染
粮食 0.484mg/kg (0.112—1.72) 为卫生标准24倍
蔬菜 0.486mg/kg
为卫生标准48.6倍
汞无机化合物: • 如硝酸汞(Hg(NO3)2、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 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 汞(Hg(CN)2)等,用于汞化合物合成,或作为催化剂、颜料、涂料等; • 有作为药品,口服、过量吸入其粉尘及皮肤涂布时均可引发中毒。
➢ 白血病。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7页
(四)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 其它
➢ 皮肤:脱脂而干燥、脱屑、皲裂,过敏性湿 疹。
➢ 生殖系统: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 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高。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8页
(六)治疗与处理
1. 急性中毒
❖ 快速脱离现场,清洗污染部位。 ❖ 无特效解毒剂,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醛酸和 维生素C,忌用肾上腺素。
➢ 控制熔铅温度或用自动控制温度感应电热 炉加热以降低铅烟析出;
➢ 加强局部抽风、排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1页
造粒机,铅酸蓄电池生产中制造铅粉球磨机前道设备。能 替换人工浇、冲制铅粒,机构合理,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运行可靠,生产效率高。整机由熔铅炉,输铅冷却系统 ,造粒机三部分组成。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7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8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19页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20页
贵州铜仁工矿区汞污染
土法炼汞污染
粮食 0.484mg/kg (0.112—1.72) 为卫生标准24倍
蔬菜 0.486mg/kg
为卫生标准48.6倍
汞无机化合物: • 如硝酸汞(Hg(NO3)2、升汞(HgCl2)、甘汞(HgCl)、溴化汞(HgBr2)、 砷酸汞(HgAsO4)、硫化汞(HgS)、硫酸汞(HgSO4)、氧化汞(HgO)、氰化 汞(Hg(CN)2)等,用于汞化合物合成,或作为催化剂、颜料、涂料等; • 有作为药品,口服、过量吸入其粉尘及皮肤涂布时均可引发中毒。
➢ 白血病。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7页
(四)临床表现
2. 慢性中毒
❖ 其它
➢ 皮肤:脱脂而干燥、脱屑、皲裂,过敏性湿 疹。
➢ 生殖系统: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 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高。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知识概述
第38页
(六)治疗与处理
1. 急性中毒
❖ 快速脱离现场,清洗污染部位。 ❖ 无特效解毒剂,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醛酸和 维生素C,忌用肾上腺素。
中毒 PPT课件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
毒物的理化性质 进入途径及进入量 机体状况和耐受性 环境因素
中毒机制
局部刺激、腐蚀:强酸强碱 缺氧:CO 硫化氢 氰化物 麻醉:有机溶剂 麻醉剂 干扰细胞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四氯化碳, 受体竞争:阿托品, 抑制酶的活性:有机磷
急性中毒临床表现
毒物主要在肝脏代谢
氧化 还原 水解 结合 绝大多数毒物经过肝脏代谢, 其毒性下降。 如大分子变成小分子;脂溶性 变成水溶性, 仅少数毒性增强 如对硫磷— 对氧磷
毒物排泄的途径
肾脏(绝大多数) 肠道 呼吸道:气体 挥发性毒物 皮肤、汗腺、唾液腺、乳腺、 胆道等 胃
2.按性质分: 自杀性:安定、农药等 事故性:工厂气体泄露等,误服 环境污染:工厂有害气体或废水排放 犯罪性:摇头丸、白粉等,投毒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吸 收) 经胃肠道进入:口服毒物 经呼吸道吸入:挥发性气体或烟 尘 毒物,如CO,氯气 经皮肤吸收:脂溶性毒物如有机 磷农药 直接进入血液:注射毒品,毒蛇 咬伤
酚钠
心动过缓 血压上升 血压下降
洋地黄、夹竹桃、拟胆碱药等 血管收缩药、烟碱、有机磷等 亚硝酸盐、硝酸酯类、氯丙嗪
闪击样昏厥或死亡 极高浓度硫化氢、CO、 苯、氰化物等
泌尿系统
尿路刺激症状及血尿
农药杀虫脒及氟乐灵、磺胺药等
尿色异常
蓝:亚甲蓝 绿:麝香草酚 橘黄:氟乐灵 黄:可引起肝损、黄疸的毒物、呋喃类药物 棕→黑:笨胺染料、苯酚、亚硝酸盐 樱红→棕红:安替匹林、可引起血尿及溶血药物
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见于乙醇、 毒蕈、对乙酰氨基酚、四氯化碳等 中毒; 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见于砷化物、 甲苯、汞、乙二醇及鱼胆等中毒; 窒息性、刺激性毒物中毒可产生低 氧血症; 甲醇、乙醇、阿司匹林中毒出现代 谢性酸中毒;
中毒总论(内科学)

肼类(含异烟肼)中毒|] 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中毒 甲醇中毒 莨菪类药物中毒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中毒 有机氟农药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地高辛类药物中毒 肉毒、蛇毒、蜘蛛毒等中毒
急救医学
2、五官
瞳孔扩大、瞳孔缩小 变色异常、视力减退 听力减退 嗅觉减退 齿龈黑线 唾液分泌增加(流涎)或减少
急救医学
3、神经系统
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谵妄/惊厥、 意识障碍 、肌肉纤维颤动 、瘫痪
神经衰弱综合征 急性中毒性脑病(脑水肿、谵妄综合征) 急性中毒性精神障碍 急性中毒性脊髓病 急性神经肌接头病 急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部分出现迟发性急救脑医病学
中毒总论
目的要求
掌握:
中毒、毒物、毒性及分级的概念; 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急性中毒现场急救。
了解:急性中毒的机制
毒物的吸收、代谢和排出。
急救医学
一、中毒的基本概念:
▪ 中毒 (poisoning) ▪ 毒物 (toxicant) ▪ 毒物的分类 ▪ 毒物的毒性 (toxicity)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急救医学
静脉曲张、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 穿孔、惊厥病人、严重呼吸循环 功能不全。
急救医学
3.3.导泻、灌肠:
导泻:清除进入肠道的毒物常用硫酸镁 或甘露醇导泻
灌肠:1%温肥皂水灌肠 全肠灌洗(肠道净化):1-2h/4-6L
急救医学
4. 减少胃肠道毒物吸收
▪ 吸附剂:成人用活性炭(50~100g)悬液,口服或通 过胃管注入 ,百草枯用白陶土
毒物的分布取决于其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和对 各组织成分的亲和力。
影响毒物分布的因素有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 合力、毒物与组织的亲和力、毒物对体内 某些屏障的透过能力、毒物的理化性质。
毒物、毒性和毒作用一.毒物及其分类1.毒物(Poison)-在课件.ppt

该物质为毒物。在人类生活环境中,存在的这
类物质称为环境有害物质。
2021/4/9
2
2021/4/9
农用化学品 工业化学品 化工产品 药物及医用化学品 食品添加剂 日用化学品 各种环境污染物 生物霉菌毒素 化学致癌物 军事毒物等
3
毒物发生效应取决于机体吸收后分布全身, 最后在靶器官中达到一定剂量与该器官相互 作用后,才出现毒性效应。常将这一过程划 分为三个时相: 接触相(exposure phase) 毒物动力相(toxicologytic phase) 毒效相(toxic effect phase)
际情况做出估计,包括可能接触的人群范围,
可能受损害的人数和程度。 ⑷对
xenobiotics在实际接触的情况下可能对人群
健康损害的程度作出估计,并用定量与概念将
其表示。
2021/4/9
15
四、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
化学物质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既有损 害作用又有非损害作用,但其毒性的具体表 现是损害作用。研究损害作用并阐明作用机 制是毒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但在许多情况 下,区别损害作用和非损害作用比较困难, 尤其在临床表现出现之前更是如此。一般认 为,损害作用与非损害作用之间有以下区别 。
化学毒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可能在于:
⑴物种和细胞学差异:
⑵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生物转化过
程的差异:
⑶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
⑷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
力的差异:
2021/4/9
6
在毒理学研究中,不同阶段的试验可用于 观察化学物质的不同毒作用或毒性终点(endpoint)。如急性毒性试验以受试物引起的机体 死亡为毒性终点指标;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 以受试物造成的生理、生化、代谢等过程的异 常改变为毒性终点指标;而遗传毒理学试验则 以受试物导致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畸形 、肿瘤形成等为毒性终点。因许多毒性终点之 间无法类比,故化学物质的毒性分级标准以终 点为基础,如急性毒性根据LD50分级,致畸 物则根据致畸指数分级。
急性中毒-概述

2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毒物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表现 为肢体瘫痪、肌纤维颤动等。如铅中毒所致脑神经麻 痹,砷中毒所致多发性神经炎。
(七)泌尿系统症状
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的有肾中毒伴肾小管坏死(如升汞、四氯化碳、 氨基甙类抗生素、毒蕈等中毒),休克引起的肾缺血 以及肾小管阻塞(如砷化氢中毒、磺胺结晶等)。 (八)血液系统 有些毒物可加速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见于 砷化氢、苯胺、硝基苯等中毒) 有的可导致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阿司匹林、氯霉 素、氢氯噻嗪、抗肿瘤药物中毒)或使血液凝固障碍 (肝素、双香豆素、水杨酸类、蛇毒等中毒)而引起 出血,有的还可使白细胞减少。 (九)发热 见于抗胆碱药、二硝基酚、棉酚等中毒
沉淀剂: 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 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 生理盐水与硝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银。
(3)导泻: 常用25%硫酸钠30~60ml或50%硫酸镁40~80ml; 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的吸收;
严重脱水及口服强腐蚀性毒物者禁止导泻; 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或昏迷病人及磷化锌和有机磷 中毒晚期患者不宜使用硫酸镁,因其若吸收过多,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4)灌肠: 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 上,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巴比妥类、 颠茄类、阿片类)中毒。 (5)合理应用吸附剂: 吸附剂是指一类可吸附毒物以减少毒物吸收的物质, 其主要作用为氧化、中和或沉淀毒物。 常用活性炭和万能解毒剂(活性炭2份、鞣酸1份、氧 化镁1份,即2∶1∶1),洗胃后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 利尿 对于经由肾脏排泄的毒物,加强利尿可促进毒物排 出。 措施包括:
(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1 吸入性中毒的急救 脱离中毒环境,搬至上风或侧风方向,使其呼吸 新鲜空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 舌后坠。
(七)泌尿系统症状
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的有肾中毒伴肾小管坏死(如升汞、四氯化碳、 氨基甙类抗生素、毒蕈等中毒),休克引起的肾缺血 以及肾小管阻塞(如砷化氢中毒、磺胺结晶等)。 (八)血液系统 有些毒物可加速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见于 砷化氢、苯胺、硝基苯等中毒) 有的可导致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阿司匹林、氯霉 素、氢氯噻嗪、抗肿瘤药物中毒)或使血液凝固障碍 (肝素、双香豆素、水杨酸类、蛇毒等中毒)而引起 出血,有的还可使白细胞减少。 (九)发热 见于抗胆碱药、二硝基酚、棉酚等中毒
沉淀剂: 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 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 生理盐水与硝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银。
(3)导泻: 常用25%硫酸钠30~60ml或50%硫酸镁40~80ml; 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的吸收;
严重脱水及口服强腐蚀性毒物者禁止导泻; 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或昏迷病人及磷化锌和有机磷 中毒晚期患者不宜使用硫酸镁,因其若吸收过多,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4)灌肠: 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 上,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如巴比妥类、 颠茄类、阿片类)中毒。 (5)合理应用吸附剂: 吸附剂是指一类可吸附毒物以减少毒物吸收的物质, 其主要作用为氧化、中和或沉淀毒物。 常用活性炭和万能解毒剂(活性炭2份、鞣酸1份、氧 化镁1份,即2∶1∶1),洗胃后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 利尿 对于经由肾脏排泄的毒物,加强利尿可促进毒物排 出。 措施包括:
(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1 吸入性中毒的急救 脱离中毒环境,搬至上风或侧风方向,使其呼吸 新鲜空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 舌后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毒概述一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中毒的概念毒物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