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四字词语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5个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精选5个有很⼤⼀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下来的,它代表了⼀个故事或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个微型的。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不欺暗室】故事的主⼈公:蘧伯⽟,字伯⽟,谥成⼦。
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卫辉)⼤夫。
封”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位。
【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欺:欺骗⾃⼰;暗室:⼈家看不见的地⽅。
在没有⼈看见的地⽅,也不做见不得⼈的事。
【不欺暗室】出⾃哪⾥?《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隋王世琛墓志》:“信⾏所履,不欺暗室。
”【不欺暗室】词语辨析:【不欺暗室读⾳】:bù qī àn shì【不欺暗室的】:暗室不欺【不欺暗室的】:光明磊落【不欺暗室⽤法】:动宾式;作谓语【不欺暗室】如何: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做不欺暗室的⼈。
2、有道是君⼦不欺暗室,⽽窈窕淑⼥,亦当⾃守矜严,如此看来,你这姓李的⼩⼦不是君⼦,你这⼩丫头更不算淑⼥。
3、洪⾦两⼈赶上了神农帮的队伍,纵然不舍,洪⾦还是快速地跃下马来,他是个正⼈君⼦,不欺暗室。
4、贯良这⼀丝冲动来得甚是突然,让他⼼中不由⾃责起来,要知贯良⾃⼩就学过,君⼦不欺暗室,更何况对⾯坐着的是⾃⼰的嫂嫂。
5、我⼆哥他是⼀个满腹经纶不欺暗室的⼈,跟他⽐起来我真是腹笥甚俭。
6、君⼦不欺暗室,若这时候在⽉⼉⾝上上下其⼿,林风会连⾃⼰都看不起⾃⼰的。
7、蓝⼤龙头请⾃重,我王朝⾏得端,坐得正,不欺暗室。
【不欺暗室】典故:蘧(qú)伯⽟,名瑗,字伯⽟,春秋时蒲国⼈,⽣活的时代和孔⼦⼤致相同。
他是卫灵公时著名的贤⼤夫,也是⼀位道德和操⾏都⾮常优秀的⼈。
“卫地多君⼦”,历来⼈们都将蘧伯⽟作为卫国君⼦的代表。
蘧伯⽟⾮常贤德,⼈们⼗分敬重他。
⼀次,卫灵公与夫⼈南⼦在宫中夜坐,先听到辚辚的车声,可车声到宫门时却消失了,过了⼀会⼉,辚辚的车声⼜响起来。
卫灵公就问夫⼈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是谁吗?”夫⼈说:“应该是蘧伯⽟。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

历史人物四字词语以下是一些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四字词语:1. 相煎何急:源自曹丕和曹植,形容关系紧张,互相迫害。
2.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谋划和决策,能够预见未来。
3. 笔下生花:源自李白,形容文笔优美,创作力强。
4. 胯下之辱:源自韩信,形容曾经遭受屈辱,后成功逆袭。
5. 家徒四壁:源自司马相如,形容家庭贫困,一无所有。
6. 焚书坑儒:源自秦始皇,形容摧残文化,钳制思想。
7. 囊萤映雪:源自车胤和孙康,形容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8. 赔了夫人又折兵:源自周瑜,形容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反而遭受了重大损失。
9. 路人皆知:源自司马昭,形容事情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
10.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源自项庄和刘邦,形容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别有用心。
11. 东施效颦:源自东施,形容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
12. 老骥伏枥:源自曹操,形容有雄心壮志的人,到了晚年仍然心怀壮志。
13. 有勇无谋:源自吕布,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谋略。
14. 阮囊羞涩:源自阮孚,形容经济拮据,手头拮据。
15. 枕戈待旦:源自刘琨,形容随时准备战斗,毫不松懈。
16. 奇货可居:源自吕不韦,形容囤积珍贵物品或人才,等待时机出售或使用。
17. 拔山盖世:源自项羽,形容力大无比,气势磅礴。
18. 侧目而视:源自苏秦,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轻蔑或不屑。
19. 庖丁解牛:源自庖丁,形容对事物了解透彻,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20. 近水楼台先得月:源自苏麟,形容占据有利位置或条件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或好处。
21. 凿壁偷光:源自匡衡,形容勤奋好学,不畏困难。
22. 刮目相看:源自吕蒙,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有了新的认识或评价。
23. 围魏救赵:源自孙膑,形容采取间接方法解决直接问题。
24. 一诺千金:源自季布,形容言出必行,守信用。
用四字成语评价历史人物

用四字成语评价历史人物【篝火狐鸣】韩信【指鹿为马】赵高【凿壁偷光】匡衡【纸上谈兵】赵括【世外桃源】陶源明【木牛流马】诸葛亮【草木皆兵】袁绍【黄袍加身】赵匡胤【乐不思蜀】阿斗【江郎才尽】江郎【妙笔生花】李白【焚书坑儒】秦始皇【洛阳纸贵】左思【暗渡陈仓】刘邦【请君入瓮】武则天【韦编三绝】孔子【讳疾忌医】扁鹊【闻鸡起舞】祖逖【约法三章】刘邦【百步穿杨】养由基比如:望梅止渴杨贵妃投笔从戎班超画龙点睛张僧繇完璧归赵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三顾茅庐刘备程门立雪杨时。
图穷匕现荆轲闻鸡起舞祖逖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纸上谈兵赵括将功补过钱缪草菅人命贾谊鞠躬尽瘁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得陇望蜀岑彭卧薪尝胆勾践兔死狗烹勾践不学无术霍光髀肉复生刘备后患无穷刘备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虎踞龙盘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才占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超群绝伦关羽一身是胆赵云坚壁清野荀彧如嚼鸡肋杨修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势如破竹杜预车载斗量赵咨断头将军严颜兵贵神速郭嘉出言不逊张合大器晚成崔琰负重致远庞统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毛遂自荐毛遂三顾茅庐刘备庸人自扰陆象先负荆请罪廉颇讳疾忌医蔡桓公七步成诗曹植煮豆燃萁曹植文思泉涌曹植手不释卷曹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司马昭入木三分王羲之口蜜剑腹李林甫马革裹尸马援四面楚歌项羽闻鸡起舞祖逖乐不思蜀刘禅孺子可教留侯周郎顾曲周渝图穷匕现荆轲横行无忌郭圯一挥而就苏轼一鼓作气曹刿偃旗息鼓赵云养虎为患项羽养精蓄锐孙权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
现举几个人物说明。
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
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中国⽂化源远流长,博⼤精深,成语即是我国⽂化遗产中的⼀颗璀璨的明珠。
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下⾯是⼩编给⼤家收集的20个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希望⼤家能够喜欢。
与历史⼈物有关的成语20个 1.⼀⿎作⽓ [释义]⼀⿎:第⼀次击⿎;作:振作;⽓:⼠⽓。
作战时第⼀次敲⿎可以⿎起战⼠的锐⽓。
⽐喻趁劲⾜时⼀下⼦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年》:“夫战;勇⽓也;⼀⿎作⽓;再⽽衰;三⽽竭。
”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近义]⼀⽓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败如⽔⼀败涂地偃旗息⿎。
[⽤法]含褒义。
⼀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都在今⼭东省境)。
当时齐国强⼤,鲁国弱⼩,双⽅实⼒悬殊。
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败。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关系。
曹刿既⾮武将,也⾮⽂⾂,但深通兵法。
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见庄公。
他的亲友邻⼈劝他:“国家⼤事,⾃有那些天天吃⾁的⼤官管着,你何必瞎操⼼?”曹刿说:“那些⼤官⽬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 曹刿见了庄公,⾸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
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
在长勺的地⽅,齐、鲁两军相遇。
双⽅列成阵势,战⽃即将开始。
只见齐军⼤擂战⿎,准备进兵。
庄公也准备擂⿎迎击。
曹刿阻⽌道:“等⼀等。
”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擂了⼀通⿎。
这样齐军擂⿎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
直到齐军三通⿎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响,下令冲杀,⼠兵们⼀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
齐军⼤败,狼狈⽽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阻⽌,并下车细看地⾯齐军兵车轮迹,⼜攀上车前横⽊,注意暸望敌军退⾛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
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四字词语
1. 卧薪尝胆: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讲述的是春秋时期越国君主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后,为了复国而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故事。
2. 围魏救赵: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
3. 负荆请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的故事,后用来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
4. 完璧归赵:同样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5. 指鹿为马: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权篡位,为了试探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
后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这些四字词语都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述,传递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一直被人们广泛应用和传承。
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这80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

八十个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成语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
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
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

与古代人物相关的成语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
很多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事件。
那么下面这些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都知道吗?1、一饭千金——韩信典故: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困苦。
他常常回去钓鱼,运气不好的时候能够靠着皮切成的鱼果腹,运气高时就就可以饿着肚子。
在韩信钓鱼的地方有位洗衣服的老婆婆,她经常拎些饭菜给韩信,韩信非常感激她。
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想到了曾给与他救济的老婆婆,便掏出一千两黄金去投资回报她。
释义:比喻厚报对自己有恩的人。
2、东山再起——谢安典故:东晋政治家谢安出身士族,是个十分有才干的人。
但他宁可隐居于东山,也不愿意做官。
有人曾举荐谢安做官,结果不到一个月他就不想干了。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又出来做官,出任要职。
释义:指隐退后再次担任公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再次失势。
3、纸上谈兵——赵括典故: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到兵事去父亲也难不倒他。
后来他接任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可以按照兵书上的理论制订登陆作战计划,不懂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四面楚歌——项羽典故:汉高祖刘邦在攻打西楚霸王项羽时,将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
此时项羽的士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有了。
夜里四周围住项羽军队的汉兵唱起了楚国的民歌。
项羽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楚地了么?为何他军队中的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羽打算突围逃走,最终在乌江畔自刎。
释义:比喻陷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5、投笔从戎——班超典故:东汉时期军事家、史学家班超年少时常常替官府抄书,以此去养家。
班超直面这样的生活曾丢下笔感慨:“我若没更好的志向,也必须像是傅介子、张骞立功封侯,怎能长期在笔砚间忙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
班超就对他们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封了侯。
释义:拿走笔回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6、暗渡陈仓——韩信典故:汉高祖刘邦从汉中发兵必须攻取项羽的时候,大将军韩信故意明修栈道,蒙蔽对方,暗中取道截击陈仓,取得胜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四字词语
(附历史人物)
图穷匕现荆轲闻鸡起舞祖逖
入木三分王羲之杀妻求将吴起
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纸上谈兵赵括
将功补过钱缪草菅人命贾谊
鞠躬尽瘁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
不知所云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
得陇望蜀岑彭卧薪尝胆勾践
兔死狗烹勾践不学无术霍光
髀肉复生刘备后患无穷刘备
虎踞龙盘诸葛亮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集思广益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
才占八斗曹植七步之才曹植
超群绝伦关羽一身是胆赵云
坚壁清野荀彧如嚼鸡肋杨修
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势如破竹杜预
车载斗量赵咨断头将军严颜
兵贵神速郭嘉出言不逊张郃
大器晚成崔琰负重致远庞统
刮目相看吕蒙吴下阿蒙吕蒙
毛遂自荐毛遂三顾茅庐刘备
庸人自扰陆象先负荆请罪廉颇
讳疾忌医蔡桓公七步成诗曹植
煮豆燃萁曹植文思泉涌曹植
手不释卷曹丕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见司马昭入木三分王羲之口蜜剑腹李林甫
马革裹尸马援四面楚歌项羽
闻鸡起舞祖逖乐不思蜀刘禅
孺子可教留侯周郎顾曲周渝
图穷匕现荆轲横行无忌郭圯
一挥而就苏轼一鼓作气曹刿
偃旗息鼓赵云养虎为患项羽
养精蓄锐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