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强迫症的认识
中医心理学如何诊断和治疗强迫症

中医心理学如何诊断和治疗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难以控制的想法(强迫思维)和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强迫行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中医心理学的视角下,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念。
中医心理学认为,强迫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情志方面,长期的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引发强迫症。
从脏腑功能来看,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失调也可能是强迫症的内在原因。
在诊断方面,中医心理学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差异。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具体内容、出现的频率、对生活的影响等。
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可能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
比如,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脉象等。
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是有内热;舌苔厚腻可能反映了脾胃运化失常;脉象弦细可能意味着肝郁气滞等。
此外,中医还会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饮食偏好、大小便状况等,以综合判断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例如,睡眠不佳、多梦易醒可能与心肾不交有关;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在治疗强迫症方面,中医心理学采取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策略。
中药治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比如,对于肝郁化火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则可能用归脾汤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针灸疗法也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神门、内关、太冲等,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情志疗法是中医心理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强调“以情胜情”,即利用一种情志去克制另一种情志。
例如,对于过度恐惧的患者,可以用喜悦的情绪来缓解恐惧。
医生还会通过劝说开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强迫症状。
详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详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冬季到了,此季节正是强迫症的高发季,因此近期有很多咨询患者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询问“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原来,这些咨询者只是听已通过“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治愈强迫症的康复者说这个方法不错。
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具体是怎么治疗强迫症的。
今天,我们就请张玑晴神强迫症康复中心的治疗专家来给我们详细讲解一下,什么是“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专家讲解,强迫症一种病因极其复杂且表现症状多样的一种精神疾病,因而治愈起来不容易。
现在最先进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在华侨医院康复的患者都是使用中药“张玑晴神”辅助心理治疗“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而成功治愈的。
今天在这里,就主要给大家单独解释一下“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音乐、饮食、经络、运动”等方面的调节从而达到对患者的心理治疗的。
一、运动疗法目的是调动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系统的调节。
进行有氧运动时机体释放的B一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可以缓解疼痛和焦虑的化学物质。
二、饮食疗法菠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镁,镁是一种能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的矿物质。
燕麦:有助摆脱焦虑。
燕麦中富含维生素B,而维生素B有助于平衡中枢神经系统,使你安静下来。
瓜子:富含可以消除火气的维生素B和镁,还能够令患者血糖平稳,所以有助于强迫症患者心情平静、远离愤怒。
香蕉:有助减少忧虑。
香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
香蕉所含的5-羟色胺比较高,所以适量食用香蕉非常有利于大脑神经的宁静和愉快。
如果人体内缺少5-羟色胺则容易让人产生狂燥和忧郁情绪。
三、音乐治疗轻松愉快、活跃情绪、丰富知识,有益于减轻对外界现实的疏远及陌生感,强迫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可以说目前都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药方能确保强迫症的康复。
强迫症患者在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的同时,治疗强迫症让专业医生针对不同症状开出不同的药方,调理身体达到康复的目的。
中医治选择强迫症的方法

中医治选择强迫症的方法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主要是以调理身体和心理为基础,综合运用中医药、针灸、推拿、气功等疗法。
以下是我对中医治疗强迫症的一些见解,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中医药治疗:1. 方剂治疗:中医以“药食同源”为基本理念,通过配伍不同草药制成方剂来调理身体状况。
在治疗强迫症方面,可以选择具有平肝、理气、疏肝解郁作用的方剂,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逍遥散等。
2. 单味草药治疗:中医也将一些具有疏肝、宽胸、解郁作用的草药,如青皮、白芍、香附等进行单味或合味应用,以调理平衡人体的气血状况。
3. 中药饮片:将中药煮制成饮品来治疗强迫症的症状。
临床上常用的有柴胡汤、丹皮饮等,不同患者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中药饮品。
二、针灸推拿治疗:1. 针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调整气血流通,平衡阴阳,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内关、心脉、神门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2.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身体的特定部位,如背部、头部、手部等,以舒缓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焦虑状态,从而缓解强迫症的表现。
三、心理疏导和气功锻炼:1. 心理疏导:中医强调人的体、神、气、志、形的统一,治疗强迫症也需从心理疏导入手。
通过与患者沟通、倾听,了解患者的内心情绪状态,引导患者认识并排解内心的压力和冲突,减轻症状的出现。
2. 气功锻炼:中医认为通过调节呼吸、运用人体内部的能量,可以调整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
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气功锻炼方法,如腹式呼吸、领导导引术等,来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减轻强迫症的症状。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强迫症是综合运用中医药在身体、心理和精神层面进行调理的一种方法。
通过中医药治疗、针灸推拿和心理疏导等方式,调理人体的气血状况、平衡阴阳,帮助患者缓解焦虑、紧张情绪,减轻强迫症的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气功锻炼等自我调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缓解症状的发作。
然而,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疾病,中医治疗只是辅助性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结合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强迫症是由情志失调导致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主要为多虑而犹豫不决,因而产生强迫性的盲目多谋虑,但却得不出肯定的决断,或有反复的重复行为,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不寐等。
初期不易发觉,病程迁延,常见病机有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郁痰阻、气虚血瘀等。
属“郁病”范畴。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强迫症:(1)多虑而犹豫不决,多谋虑,难以决断;(2)重复行为,明知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3)上述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2.西医诊断: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强迫症的诊断。
F42 强迫症A.至少有2周时间在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B.强迫思维(思想、观念或表象)和强迫行为(动作)具有下述共同特征,必须全部符合:(1)病人承认它们起源于自已的内心,不是别人或外界影响所强加的。
(2)它们反复出现,令人不快,其中至少有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被病人视为毫无意义。
(3)病人试图抵制它们(不过,对长期存在的强迫思维或行为的抵制可以是微弱的)。
至少存在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病人未能成功地加以抵制。
(4)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实施不能给本人带来愉快(应与暂时摆脱紧张和焦虑区分开来)。
C.强迫思维或行为造成痛苦,或干扰病人的社会或个人功能,往往是由于耗费时间。
D.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强迫思维或行为不是由其它精神障碍所致,如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F20-F29)、心境[情感]障碍(F30-F39)。
(二)证候诊断1.肝郁化火证: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弦涩。
2.肝郁脾虚证:胸胁胀满,多疑善虑,喜太息,纳呆,消瘦,稍事活动便觉倦怠,脘痞嗳气,大便时溏时干,或咽中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强迫症经方治疗之新突破

强迫症经方治疗之新突破展开全文患者男27岁,重度强迫症!整天想世界上有没有神的问题,不敢去寺庙,不敢碰去过寺庙的人和物,只要有出殡之类的活动都避着走,若遇见此类事必需洗澡2小时以上,我经过好长时间的分析和交流,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狂!因为患者迫切希望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得由他自己控制,不希望有乱神怪力之类的事情左右他,既然不希望那为啥又要怕去寺庙,遇见出殡为啥要洗澡,这些你们可能理解不了,你们若能理解,直接可以当心理医生了呵呵,这是经方论坛心理上的东西,就不详细分析了,总之本例是跟患者的'狂'有关系!当然其病理基础是患者有强迫人格基础!那么什么原因导致狂呢?经过采集病史得知患者少年时由于生活习惯不良得了严重脊柱病,X片显示胸椎9到12节段后凸,畸形,棘突偏弯,颈腰椎严重突出,压迫神经!之后出现便血血色鲜红!(消化道出血)伴便秘,小腹硬压痛,小便量多,常失禁!最后逐渐就得强迫症,症状逐渐加重!经过我几天的分析得出结论!胸椎9到12和胃肠功能明显相关(胃肠神经有联系)胸椎毛病压迫神经进而影响胃肠功能至胃肠功能不全,胃粘膜病变至消化道出血,加上便秘,胃肠淤血不能排出,积在胃肠,毒素被吸收,影响神志,加上胸椎10,11段和应激有很大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抵当汤证(其人如狂,小便自利,下腹按之痛)!但抵挡汤证为标,根源为脊柱病变。
按之其背肌僵硬,无弹性,腰背异常酸胀,弯腰疼痛,此为葛根汤证,这才是病根!由于患者胆小无法针灸,所以只好纯用中药治疗!于是本人处方葛根汤合抵当汤加减,葛根30克,白芍30克,赤芍30克,防风15克(代麻黄),桂枝15克,大黄10克,桃仁10克,水蛭10克,地鳖虫15克(芒虫无货),白芨10克,三七9克,龙骨30克,母励30克,百合30克,生地30克!川芎60克,6剂患者诉想通了世界上若真有神,那人人平等,我只要普通人不控制我就行了!以前服用过柴胡加龙母汤,安神,解郁,镇静之类的全无效!西医西药无效,心理咨询暂时有效。
中医精神心理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精神心理疾病的辨证与治疗中医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它不仅注重对症治疗,更重视整体调理,以达到身心俱愈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精神心理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方法。
一、精神心理疾病的定义与分类精神心理疾病是指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异常的疾病。
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和表现,可以将其分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不同类型。
二、中医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认识中医认为,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脏腑失调密切相关。
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时,中医不仅要调整患者的情绪状态,更要调理其脏腑功能,改善全身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中医辨证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方法1. 情志调理:中医认为,情志是脏腑的外在表现,情志失调易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因此,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时,中医首先要调理患者的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消极情绪的困扰。
2.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对精神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当归、川芎等,可以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康复。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通过调理经络气血,舒缓身心,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畅通,调整脏腑功能,对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四、中医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注意事项1.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在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时,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引导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中医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辨证与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通过全面调理身体的脏腑功能和恢复情志的平衡,可以有效地缓解和治疗各种精神心理疾病,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中医对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康复。
从中医角度看强迫症的发病原因

主证:强迫症壮以强迫观念为主,迁延不愈,时作时止,病程较长,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4、心阳不振
主证:以强迫性动作为主,如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洗手等症。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5、水气凌心
主证:强迫症状,无法自我控制,多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面滑。
从中医角度看强迫症的发病原因
1、心虚胆怯
主证: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又无法摆脱,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动数或虚弦。
2、阴虚火旺
主证: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如有从高处向下跳的想法,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严重者有潮热盗汗,或耳鸣,腰酸背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6、心血淤阻
主证:强迫症状多表现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或代。
强迫症的中医疗法

强迫症的中医疗法引言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也称为强迫性障碍。
它主要表现为不可控制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困扰。
中医学认为,强迫症是由于心理、脏腑、气血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所致。
本文将介绍强迫症的中医疗法,并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病因中医理论认为,强迫症的病因主要与情志有关。
情志因素包括长期的心理压力、情感冲突、恐惧等,可以导致脏腑失调,进而引发强迫症。
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也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生有关。
病机中医认为,强迫症的病机主要包括心神失常、脑络不利、气机郁滞等。
心神失常是指心神紊乱、不宁静,导致思维和行为紊乱。
脑络不利是指脑部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强迫症症状的出现。
气机郁滞是指气机不畅,导致情绪积郁,引发或加重强迫症状。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强迫症主要从辨证入手,根据患者的具体症候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1. 心神失常型强迫症症状表现为思维不宁、精神紧张、焦虑多疑等。
治疗应以平和心神、安抚情绪为主。
方药推荐•安神定志丸: 该方具有安神定志、定惊安风的作用,适用于心神不宁、健忘失眠、多疑疑虑的患者。
•青龙汤: 主要用于血热扰动心神、神志不宁、烦躁嗔怒、多疑疑虑等症候的患者。
2. 脑络不利型强迫症症状表现为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
治疗应以通畅脑络、益气养血为主。
方药推荐•维络通脉汤: 主要用于脑络不畅、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
•归脾汤: 主要用于气血不足、神疲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候的患者。
3. 气机郁滞型强迫症症状表现为内脏不适、胸闷、情绪不稳等。
治疗应以疏肝理气、舒缓情绪为主。
方药推荐•舒肝汤: 该方具有疏肝理气、舒缓情绪的作用,适用于肝郁气滞、情绪不稳的患者。
•柴胡泻肝汤: 主要用于肝气郁结、胸闷胁痛、情绪不稳等症候的患者。
调节方法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强调调节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来辅助治疗强迫症。
1. 饮食调节合理饮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对强迫症的认识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即强迫性神经症,就是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与/或强迫动作仪式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自身的观念与行为有悖于正常但不能自控,无法摆脱,并因此感到焦虑与痛苦。
在临床上,强迫症一直被认为就是一种少见病。
在亚洲强迫症终生患者病率相对较低,约为0、5%~0、9%,而我国为0、3‰(1982)。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及检出率的增加,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强迫症的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前后。
青少年强迫症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约2∶1。
成年人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以脑力劳动者多见。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①六淫外侵:在六淫之中与精神障碍有关的主要就是风、暑、火3种。
《内经至真要大论》有“诸燥狂越皆属于火”的理论。
《千金方》亦有“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瘕”之说。
②七情过伤:祖国医学非常重视七情过伤学说。
若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超越了一定的限度,则会导致疾病
的发生。
如突然遭受剧烈的精神刺激,或某种情志活动持续过久,超过了人体生理所能调节的限度,就会导致人体阴阳、气血失调,引起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过怒伤肝、悲忧伤肺”。
《古书医言》也有“忧悲焦心,疾乃成积”的记载。
③痰迷心窍:中医素有“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思虑伤
脾或肝气乘脾,脾虚则生痰,痰气上逆,迷蒙心窍,可致精神疾病
的发生。
④劳逸失调:过劳则伤气耗精,过逸则气血壅滞。
劳逸无度,则气血难以充养五脏。
五脏精气不足则五脏所藏之精不安,正如《灵枢本神篇》有“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五脏所藏之神不同,损及何脏,乃见何证。
此外,瘀血、饮食、外伤、乱投药石、遗传胎病等亦常引起本病的发生。
1、2 病机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中谋虑、决断就是由肝与胆主管的。
《内经》云“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热病者手足燥,不得安卧”。
若肝盛、胆盛,则表现为多虑而犹豫不决,因而产生强迫性的盲目多谋虑,但却得不出肯定的决断的表现,即所谓的强迫性思维与强迫性行为。
但肝、胆、肾俱虚亦可对正常事物、环境产生不可理解的恐惧感,如《内经》中所言:“肝虚则善恐,如人将捕之”、“肾在志为恐,肾虚则恐惧不安”。
从而与强迫症的发生相关。
此外,脑主神志,对五脏
皆有统帅作用,如《本草备要》中提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医林改错》更从解剖出发强调“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
由此可见,强迫症多与脑、肝、胆、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强迫症初
期不易发觉,病程迁延,故强迫症患者就诊时往往以虚证或虚实夹杂者为多见。
2疾病治疗
2、1 心理疗法中医又称“意疗”。
它往往能收到比药物治疗强
迫症更好的效果。
可采用情志相胜疗法,就就是有意识地采用另一种情志活动去控制、调节因某种情志刺激而引起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有“怒伤肝,悲胜怒”的论述。
此外,可采用移精变气法,又称祝由,《素问移精变气论》有“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即通过祝说发病缘由,转移患者的精神,而达到调整病人气机,治愈疾病的方法。
2、4 综合疗法以中药为主配合心理疗法进行治疗。
中医素有“怪病责之痰”之说。
故此症属于中医范畴的“奇痰、怪痰”。
中药采用平虑解迫安神剂随证加减,则时配合思想疏导,对其治疗上的进步予以及时的鼓励与肯定。
3 小结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强迫症的发病率有所增高。
而运用中医治疗强迫症取得了一定进展。
其优势在于,首先治疗方法多样,不仅有中药处方还包括针灸、食疗、验方、心理疗法等方法,同时还可以综合运用以上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治疗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
其次,应用中医治疗方法毒副作用小,而且不容易造成药物源性的损害。
但中医对强迫症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首先理论体系不够完善,缺少系统的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其次病例少,治疗方案的重复性差。
再次对治疗本病的实验研究较少,缺乏可行性。
综上所述,发扬中医治疗强迫症上的优点,加强实验研究以及理论与临床的结合,必将有其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