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强迫症
中医治疗强迫症

中医治疗强迫症一、心虚胆怯主证: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又无法摆脱,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动数或虚弦。
治疗时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选择茯苓、茯神、远志、人参、龙齿、石菖蒲可有治疗效果。
中医方中,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共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二、阴虚火旺主证: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如有从高处向下跳的想法,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严重者有潮热盗汗,或耳鸣,腰酸背痛,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疗时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三、气血两虚主证:强迫症状以强迫观念为主,迁延不愈,时作时止,病程较长,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中医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原则,选择太子参、山药、白术、生黄芪、麦冬、黄芪、黄精、鸡血藤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四、心阳不振主证:以强迫性动作为主,如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洗手等症。
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中医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
可用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大枣、桂枝、桂心、细辛、半夏、白芍、当归、麦冬进行治疗。
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桂心、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补血养心;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凑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之功。
五、水气凌心主证:强迫症状,无法自我控制,多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面滑。
治疗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选择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法半夏、泽泻、沉香、大腹皮、白芍、沉香、补骨脂、干姜等。
六、心血淤阻主证:强迫症状多表现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胸闷不适,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脉涩或结或代。
中医心理学如何诊断和治疗强迫症

中医心理学如何诊断和治疗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点是反复出现的、不必要的、难以控制的想法(强迫思维)和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强迫行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中医心理学的视角下,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理念。
中医心理学认为,强迫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情志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
情志方面,长期的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引发强迫症。
从脏腑功能来看,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失调也可能是强迫症的内在原因。
在诊断方面,中医心理学注重整体观察和个体差异。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具体内容、出现的频率、对生活的影响等。
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工作压力等可能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可以获取更多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信息。
比如,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脉象等。
面色苍白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面色潮红可能是有内热;舌苔厚腻可能反映了脾胃运化失常;脉象弦细可能意味着肝郁气滞等。
此外,中医还会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饮食偏好、大小便状况等,以综合判断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例如,睡眠不佳、多梦易醒可能与心肾不交有关;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在治疗强迫症方面,中医心理学采取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策略。
中药治疗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比如,对于肝郁化火型的患者,可能会使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解郁、清热泻火;对于心脾两虚型的患者,则可能用归脾汤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针灸疗法也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神门、内关、太冲等,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情志疗法是中医心理学的特色之一。
中医强调“以情胜情”,即利用一种情志去克制另一种情志。
例如,对于过度恐惧的患者,可以用喜悦的情绪来缓解恐惧。
医生还会通过劝说开导、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强迫症状。
穴位针灸可解除强迫症患者痛苦

穴位针灸可解除强迫症患者痛苦
忙于洗手不惜抓破皮肤、难以自控甚至意欲选择自杀……,强迫症给患者带去的不仅是生理上的苦痛,更是心理上难以言表的痛苦。
当然,面对这种疾病,我们也并非无计可施。
穴位针灸就是可以帮助患者解除强迫症痛苦的一种有效方法。
临床上曾有专家对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组后进行治疗,以观察穴位针灸在缓解强迫症痛苦方面的效用。
治疗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2例)和西药组(28例)。
针刺组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治疗。
主穴选取内关、水沟、三阴交,加华佗夹脊穴(1~12胸椎棘突下旁开0.5寸)。
具体操作方法是,水沟斜向鼻中隔刺0.5~0.8寸,施雀啄泻法,患者流泪为度;三阴交与胫骨成45度角斜刺1.5寸,提插捻转补法;内关直刺1~1.5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提插捻转泻法;华佗夹脊穴斜向脊柱刺入1.5寸,捻转平补平泻法。
所有穴位均施术1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与此同时,治疗者嘱西药组患者每日服用氯丙咪嗪。
开始治疗时服用50mg,每次25mg,每日2次。
随后,依病情发展加至有效剂量(每次25~50mg,每日3次)。
经过八周的治疗,针刺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无显着差异,患者的强迫症痛苦均明显减轻。
但针刺组基本无副反应,而西药组有2例患者出现服药后轻微副反应。
可见,穴位针灸在解除强迫症痛苦和治疗强迫患者方面要优于西药。
当然,精神健康网专家也提示说,虽然应用针灸可以缓解肢体上的强迫,但其像西药一样,是无法解除患者心理上的病因的。
因此,在开展这种生理治疗的同时最好辅以心理治疗。
详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详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冬季到了,此季节正是强迫症的高发季,因此近期有很多咨询患者拨打我们的咨询热线询问“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原来,这些咨询者只是听已通过“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治愈强迫症的康复者说这个方法不错。
但是他们不了解“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具体是怎么治疗强迫症的。
今天,我们就请张玑晴神强迫症康复中心的治疗专家来给我们详细讲解一下,什么是“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专家讲解,强迫症一种病因极其复杂且表现症状多样的一种精神疾病,因而治愈起来不容易。
现在最先进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加“心理治疗”,在华侨医院康复的患者都是使用中药“张玑晴神”辅助心理治疗“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而成功治愈的。
今天在这里,就主要给大家单独解释一下“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
“中医多因素干预疗法”是通过对患者进行“音乐、饮食、经络、运动”等方面的调节从而达到对患者的心理治疗的。
一、运动疗法目的是调动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各系统的调节。
进行有氧运动时机体释放的B一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的可以缓解疼痛和焦虑的化学物质。
二、饮食疗法菠菜: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镁,镁是一种能使人头脑和身体放松的矿物质。
燕麦:有助摆脱焦虑。
燕麦中富含维生素B,而维生素B有助于平衡中枢神经系统,使你安静下来。
瓜子:富含可以消除火气的维生素B和镁,还能够令患者血糖平稳,所以有助于强迫症患者心情平静、远离愤怒。
香蕉:有助减少忧虑。
香蕉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生物碱的物质,可以振奋精神和提高信心。
香蕉所含的5-羟色胺比较高,所以适量食用香蕉非常有利于大脑神经的宁静和愉快。
如果人体内缺少5-羟色胺则容易让人产生狂燥和忧郁情绪。
三、音乐治疗轻松愉快、活跃情绪、丰富知识,有益于减轻对外界现实的疏远及陌生感,强迫症的病因非常复杂,可以说目前都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药方能确保强迫症的康复。
强迫症患者在进行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的同时,治疗强迫症让专业医生针对不同症状开出不同的药方,调理身体达到康复的目的。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

郁病(强迫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强迫症是由情志失调导致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主要为多虑而犹豫不决,因而产生强迫性的盲目多谋虑,但却得不出肯定的决断,或有反复的重复行为,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不寐等。
初期不易发觉,病程迁延,常见病机有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郁痰阻、气虚血瘀等。
属“郁病”范畴。
符合下列任何一条,均可诊断为强迫症:(1)多虑而犹豫不决,多谋虑,难以决断;(2)重复行为,明知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3)上述两种状态同时存在。
2.西医诊断: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强迫症的诊断。
F42 强迫症A.至少有2周时间在大多数日子里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
B.强迫思维(思想、观念或表象)和强迫行为(动作)具有下述共同特征,必须全部符合:(1)病人承认它们起源于自已的内心,不是别人或外界影响所强加的。
(2)它们反复出现,令人不快,其中至少有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被病人视为毫无意义。
(3)病人试图抵制它们(不过,对长期存在的强迫思维或行为的抵制可以是微弱的)。
至少存在一种强迫思维或行为,病人未能成功地加以抵制。
(4)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实施不能给本人带来愉快(应与暂时摆脱紧张和焦虑区分开来)。
C.强迫思维或行为造成痛苦,或干扰病人的社会或个人功能,往往是由于耗费时间。
D.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强迫思维或行为不是由其它精神障碍所致,如精神分裂症及相关障碍(F20-F29)、心境[情感]障碍(F30-F39)。
(二)证候诊断1.肝郁化火证: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苔薄黄,脉沉弦涩。
2.肝郁脾虚证:胸胁胀满,多疑善虑,喜太息,纳呆,消瘦,稍事活动便觉倦怠,脘痞嗳气,大便时溏时干,或咽中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或弦滑。
强迫症经方治疗之新突破

强迫症经方治疗之新突破展开全文患者男27岁,重度强迫症!整天想世界上有没有神的问题,不敢去寺庙,不敢碰去过寺庙的人和物,只要有出殡之类的活动都避着走,若遇见此类事必需洗澡2小时以上,我经过好长时间的分析和交流,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狂!因为患者迫切希望世界上一切事情都得由他自己控制,不希望有乱神怪力之类的事情左右他,既然不希望那为啥又要怕去寺庙,遇见出殡为啥要洗澡,这些你们可能理解不了,你们若能理解,直接可以当心理医生了呵呵,这是经方论坛心理上的东西,就不详细分析了,总之本例是跟患者的'狂'有关系!当然其病理基础是患者有强迫人格基础!那么什么原因导致狂呢?经过采集病史得知患者少年时由于生活习惯不良得了严重脊柱病,X片显示胸椎9到12节段后凸,畸形,棘突偏弯,颈腰椎严重突出,压迫神经!之后出现便血血色鲜红!(消化道出血)伴便秘,小腹硬压痛,小便量多,常失禁!最后逐渐就得强迫症,症状逐渐加重!经过我几天的分析得出结论!胸椎9到12和胃肠功能明显相关(胃肠神经有联系)胸椎毛病压迫神经进而影响胃肠功能至胃肠功能不全,胃粘膜病变至消化道出血,加上便秘,胃肠淤血不能排出,积在胃肠,毒素被吸收,影响神志,加上胸椎10,11段和应激有很大关系,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抵当汤证(其人如狂,小便自利,下腹按之痛)!但抵挡汤证为标,根源为脊柱病变。
按之其背肌僵硬,无弹性,腰背异常酸胀,弯腰疼痛,此为葛根汤证,这才是病根!由于患者胆小无法针灸,所以只好纯用中药治疗!于是本人处方葛根汤合抵当汤加减,葛根30克,白芍30克,赤芍30克,防风15克(代麻黄),桂枝15克,大黄10克,桃仁10克,水蛭10克,地鳖虫15克(芒虫无货),白芨10克,三七9克,龙骨30克,母励30克,百合30克,生地30克!川芎60克,6剂患者诉想通了世界上若真有神,那人人平等,我只要普通人不控制我就行了!以前服用过柴胡加龙母汤,安神,解郁,镇静之类的全无效!西医西药无效,心理咨询暂时有效。
中医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中医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中医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在不自主地产生强迫性的想法和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中医理论中,强迫症属于“痴呆”范畴,是由于心神失常、脏腑失调所致。
中医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艾灸等综合疗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针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质特点,中医药师会采用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常用的中药包括益气安神、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等药方,以调整患者的脏腑功能和平衡阴阳。
中药治疗强迫症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如焦虑、抑郁、失眠等,进行个体化的药物处方,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强迫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帮助患者理解和改变强迫症的强迫性思维和行为。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催眠疗法等。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调整患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和应对问题的方式;暴露疗法则是让患者逐渐面对他们的恐惧和焦虑,以减轻他们对这些情绪的恐惧,从而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催眠疗法则是通过催眠让患者进入放松状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减少强迫行为的发生。
心理治疗是中医治疗强迫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并逐步克服强迫症的症状。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强迫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根据中医理论,强迫症是由于心神失常、脏腑失调所致,而针灸能够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衡气血,帮助恢复患者的心神平衡。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神舟、大椎、心俞等,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和恐惧情绪,减少强迫性思维和行为。
4. 艾灸疗法艾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燃烧艾条产生的热力和药效,刺激患者的穴位和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和平衡气血。
在治疗强迫症时,艾灸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调和气血,缓解强迫的症状。
中医心理学如何通过情志调理改善强迫症状

中医心理学如何通过情志调理改善强迫症状在现代社会中,强迫症已成为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中医心理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善强迫症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中医心理学如何通过情志调理来帮助患者缓解和改善强迫症状。
中医认为,情志是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情绪反应,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
情志失调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往往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情志失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强迫症的表现和特点。
强迫症患者常常会出现反复的、不必要的想法、冲动或行为,例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锁、过度清洁等。
这些行为和想法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患者感到无法控制,内心充满了焦虑和痛苦。
从中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过度的强迫行为和思维可能与肝气郁结、心火亢盛、心脾两虚等有关。
肝气郁结是强迫症常见的中医病机之一。
在生活中,长期的压力、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不舒,气郁不畅。
肝气郁结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容易焦虑、烦躁易怒。
对于这类患者,中医心理学强调通过调理情志来疏解肝气。
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烦恼和忧虑,帮助他们释放压抑的情绪。
同时,建议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登山等,接触大自然,以舒展身心。
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茶、佛手柑等。
心火亢盛也是导致强迫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心火亢盛的人通常表现为心烦失眠、口舌生疮、急躁易怒。
对于这类患者,中医心理学主张通过情志调理来清心降火。
比如,引导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过度的兴奋和激动。
可以建议患者练习书法、绘画等安静的活动,以平心静气。
在睡眠方面,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
此外,饮食上可多吃一些清心降火的食物,如莲子心、苦瓜等。
心脾两虚的患者在强迫症患者中也较为常见。
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心悸失眠、神疲乏力、思虑过度。
中医心理学认为,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需要通过情志调理来养心健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强迫症
*导读:强迫症这种令人痛苦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地治疗可能会引发各种症状,如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
那么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哪些呢?不同类型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下面就来介绍下中医治疗强迫症。
……
强迫症这种令人痛苦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地治疗可能会引发各种症状,如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等。
那么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哪些呢?不同类型的强迫症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下面就来介绍下中医治疗强迫症。
阴虚火旺型强迫症主证: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同时有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耳鸣或腰酸背痛情况。
治疗时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气血两虚强迫症主证:强迫观念为主,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症状。
中医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原则,选择太子参、山药、白术、生黄芪、麦冬、黄芪、黄精、鸡血藤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心虚胆怯强迫症患者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同时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等症状。
治疗时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选择茯苓、茯神、远志、人参、龙齿、石菖蒲可有治疗效果。
中医方中,人参
益气,龙齿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共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水气凌心型强迫症患者身上反映的多为强迫性念头,伴心悸、渴不欲饮、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肿、形寒肢冷,伴有眩晕、舌淡苔滑、脉弦滑或沉细面滑。
治疗要以“温阳、化饮、利水”为原则,选择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法半夏、泽泻、沉香、大腹皮、白芍、沉香、补骨脂、干姜等。
心阳不振强迫症以强迫性动作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胸闷气短情况,中医治疗时宜补阳之不足。
可用党参、黄芪、茯苓、炙甘草、大枣、桂枝、桂心、细辛、半夏、白芍、当归、麦冬进行治疗。
方中党参、黄芪、炙甘草补气;桂枝、桂心、茯苓、半夏健脾化痰;当归、麦冬、白芍补血养心;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凑温心阳、补心血、健脾安神之功。
如果强迫性症状多为强迫性行为,并伴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情况,可诊断为痰火扰心型强迫症。
治疗应以“清心豁痰、镇心涤痰、清肝泻火”为原则。
生铁落、天门冬、麦门冬、胆星、连翘心、钩藤、远志、石菖蒲、玄参、朱茯神、丹参、大黄、黄芩、黄连、知母等中药可对症选择施治。
以上是强迫症的中医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强迫症患者平时应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各种抑郁和火气的积压,祝所有强迫症患者早日康复。
以上是本文章的全部内容,要了解更多可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欢迎光临我们官方微信进行查询,随时随地获取最权威的疾病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