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设计说明一、设计构思我们的图书馆主要运用了形状和大小等两个方面的渐变,将基本形大小和形状的渐变在图书馆各个平面,立面以及广场中体现出来,给读者以特殊的视觉享受。

二、项目概况本项目为九江学院主图书馆设计,图书馆南面蝶湖,背靠望庐楼,东临志敏路,西接山谷大道,总用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三、设计要求整体要求:1、造型独特,创意且简洁明快。

2、内部空间布置合理,创造舒适宜人的阅览空间。

3、充分考虑外部空间的利用和图书馆的整体感。

规范要求:占地面积:约10000㎡容积率:2.0以下建筑密度:0.4以下建筑高度:20m以下(5层以下)绿化率:30%以上四、总平面设计(场地设计)图书馆场地大体为长方形,为满足两股主要人流,图书馆在南面和北面各开一个门。

场地的设计主要是对南面和北面留出的大片场地的设计。

图书馆南北入口前均设计成圆形广场,通过曲线分,将剩余地块分割成由小到大的几块,并在内部设计有大小渐变的喷泉,亭子,花池等景观节点。

此外,东面临路空余部分设计成停车场。

五、平面设计一层平面一层以四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四个角设计成逐渐往内缩小的嵌套形空间,主要用于藏书和阅览,剩余空间用于入口和辅助用房设计。

总体来看,一层的主要空间特点就是层层会聚缩小和嵌套的环形空间。

二层平面二层以六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通过大小的渐变将二层设计成紧靠外墙的独立相连的大小不同的空间和由小到大的连贯空间两种空间形式,空间布置不同的阅览室,给人以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享受。

三层平面三层以八边形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三层八边形设计成分离式的独立空间,在图书馆开敞的大空间内,能一眼尽观各个分离的房间,由大到小的房间无疑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

同时,与外墙分离的房间,又给了处在外面大空间的读者以在室内又若置身室外的错觉。

此外,与外墙分离的独立空间,又提供读者更多的休闲和观赏室外景观的平台。

四层平面四层以椭圆为基本形来进行空间设计。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对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和促进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的建议和范例。

一、进入区域进入图书馆的区域是读者的第一印象。

宜采用明亮的照明和简洁的设计风格,打造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

可以在该区域放置信息服务台,方便读者咨询相关问题和获取资讯。

二、阅览区阅览区是读者学习和阅读的核心区域。

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

比如,可以设置静谧的研究区、交流的讨论区以及多媒体资源区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座位和阅读桌,确保读者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座椅。

三、借阅区借阅区是读者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的关键区域,需要方便、快捷的布局。

可以设计自助借阅机,提供快速借阅服务,节约读者的时间。

此外,应合理划分图书分类的区域,使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书籍。

四、数字资源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区成为必备的功能区域。

可以设立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书籍、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查询和下载服务。

此外,可以设置电子设备借用区,供读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五、学习讨论区图书馆也是学术交流和学习研究的场所,应该有学术讨论区。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室,提供学术研究小组讨论的场所。

此外,可以开放空间,供学生自由交流和合作学习。

六、视听区图书馆还可以设置视听区,为读者提供观看学术视频、演讲和讲座的场所。

可以采用独立的音响设备和舒适的座位,营造一个适合视听交流的空间。

七、儿童区图书馆也应该为儿童提供学习和阅读的环境,可以设置专门的儿童区。

可以以亲子阅读为主题,设置适合儿童的书籍和家长陪伴的区域,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休闲区图书馆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

可以设计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阅读灯光,供读者休息和阅读。

同时,可以放置室内绿植,增加室内的氧气和舒适度。

九、多功能厅图书馆还可以设计多功能厅,用于举办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和文化活动。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

图书馆设计规范图书馆是一个提供阅读、学习和研究资源的场所,设计规范是确保图书馆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舒适、高效的环境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些图书馆设计方面的规范和建议。

一、空间布局1. 入口设计:图书馆的入口应具备明确的标识,便于用户找到。

入口区域应光线充足,宽敞明亮,设有接待台以提供咨询服务,并方便用户办理借书等手续。

2. 阅览区布局:阅览区应根据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借阅区、阅读区、自习区等。

每个区域应有合适的座位数量和布局,以保证用户获得舒适的阅读环境。

3. 空间分区:图书馆的不同功能区域应有明确的分区,并设置明显的标识,方便用户使用。

各个区域之间应合理连接,便于用户自由流动。

二、家具与设备1. 书架和书柜:书架和书柜应具备稳固性,以保证放置书籍的安全性。

书架高度适中,用户能够方便地取书并放回。

书柜间隔宽度应根据图书尺寸进行合理设置,以充分利用空间。

2. 座椅和桌子:座椅和桌子应舒适,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便于用户长时间阅读和学习。

座椅和桌子的数量应足够,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3. 照明设备:图书馆应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图书馆内明亮的灯光环境,以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三、电子设备和网络1. 电子检索系统: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电子检索系统,使用户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图书和文献资料。

2. 电子阅览区:图书馆应设立电子阅览区,提供电脑、打印机等设备,方便用户进行电子资源的阅读和打印。

3. 网络连接:图书馆应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连接,以便用户使用电子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研究。

四、环境设计1. 噪音控制:在图书馆内应采取措施控制噪音,如使用隔音材料、设置静音区域等,以提供安静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2. 空气质量控制:图书馆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并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确保用户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3. 艺术装饰:图书馆的空间应注重艺术装饰,如展示艺术作品和书籍展示区等,以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

五、无障碍设施1. 无障碍通道:图书馆应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人士进出图书馆,并确保通道宽度足够宽敞。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院图书馆改扩建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业主提供的工程基地的地形图和规划设计条件1.1.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与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房屋建筑部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2 工程概况◆ 1.2.1. 本方案位于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之内(长沙校区西园),北侧与玉兰路相望,东侧为教学楼,南侧规划中的综合实验楼,西侧为办公楼。

西园图书馆改扩建建设项目,是在旧址上将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并拆除毗邻的办公楼建筑用以扩建部分场馆,新老建筑需有机结合,拟新建图书馆为一座9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7492.8㎡,其中新建面积11120㎡,保留面积6372.8㎡。

◆ 1.2.2. 设计宗旨:◆通过对工程自身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的设计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合理方便的功能流线,形成丰富而有序的空间感和良好的形体视觉效果,使本工程成为校园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智能化学习阅览大楼。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内一个具有良好景观视野且宜人的学习、阅览场所。

摆脱图书馆惯有的单调沉闷的氛围。

另外新老建筑的有效结合也是本次设计要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设计,对校园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使图书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超前性,其造型新颖别致,个性开朗而温馨,大气却又不失雅致。

◆在满足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经济适用双收益。

第二章总平面及建筑设计一、概述本项目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建设项目,其鲜明的地域环境在城市规划、校园规划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本项目将成为校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区位分析●位置重要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图书馆将成为具有多功能空间、优良景观空间和交往空间的校园建筑新名片,将进一步推动校园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场所,其设计理念不仅要满足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还要营造出舒适、宁静的氛围,促进人们的思考和交流。

以下是一些图书馆设计理念:1. 空间布局合理: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借阅区、阅览区、儿童区等。

每个区域的大小和位置需要根据读者需求和使用频率进行设计,使得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需要的资源和设施。

2. 自然光线利用: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是图书馆设计的重要原则。

大窗户和天窗能够让光线充分进入室内,不仅提高了照明效果,还能够给读者创造一个明亮、愉悦的环境。

同时,设计师还要考虑防止阳光直射,避免给读者造成眩光和不适。

3. 舒适的座椅和工作区域:为了保证读者的舒适度,图书馆的座椅应该具有合适的高低和宽度,背部也要提供适当的支撑。

此外,还需要提供一些专门的工作区域,如单人桌、小组讨论区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4. 多功能空间设计: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书籍的场所,还应该具备多样化的功能。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设计师可以考虑在图书馆内设置自习室、会议室、展览区等,使得读者能够在学习、交流和参与活动方面有更多的选择。

5. 绿色环保:图书馆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采用节能的照明系统、可再生的建筑材料等,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在图书馆周围设置花园或休闲区域,提供给读者一个与自然亲近的空间。

6. 技术设施齐全: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的设计也要紧跟时代的脚步,提供先进的技术设施。

例如,配置高速网络、电子书籍和数字资源,使得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和阅读资料。

7. 人性化的服务:图书馆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因此,设计师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合理安排书架和资源,设计易于找到的导航系统,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等,让读者在图书馆内感到舒适、愉快。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设计理念应该是满足读者需求、营造舒适环境、提供多功能服务并注重环保和技术的发展。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

室内设计之高校图书馆实例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习环境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对其室内设计进行实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该高校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力求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二、空间布局该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充分考虑了读者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读区和自习区三个部分。

借阅区设有借书台、书架和检索终端,方便读者借阅图书;阅读区设有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供读者阅读和学习;自习区则设有独立的隔间和电脑桌,方便学生自习和上网查阅资料。

三、色彩搭配该高校图书馆的色彩搭配非常和谐,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和冷色调,营造出舒适、安静的学习氛围。

同时,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很好的视觉引导作用,引导读者进入不同的功能区域。

四、照明设计该高校图书馆的照明设计非常人性化,充分考虑了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配合使用。

在白天,图书馆充分利用自然光,减少了人工光的用量;在夜晚,则通过柔和的灯光为读者打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家具选择该高校图书馆的家具选择非常考究,选用了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桌椅和书架,保证了读者的舒适度和便捷性。

同时,家具的材质和颜色也与整个设计风格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

六、绿化设计为了给读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绿化设计。

在图书馆内部摆放了大量的绿植和花卉,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够净化空气和缓解读者的疲劳感。

七、智能化设计该高校图书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计,配备了自助借还书机、检索终端和智能化安全系统等设备,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读者的使用体验。

同时,图书馆还提供了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条件,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查阅资料和学习。

八、总结该高校图书馆的室内设计非常成功,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和习惯,营造出了一个舒适、便捷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由5层空间构成,首层主要设计区域:校史馆,办证、收费、咨询、借还书、采编室、目录检索、文学书库;二层主要设计区域:自然科学书库,社科书库,公共过道及公共学习区域;三层主要设计区域:外文书库、社科书库,公共过道及公共学习区域;四层主要设计区域:样本书库、期刊书库,公共过道及公共学习区域;五层主要设计区域:办公区域、休息庭院、电子阅览区域。
图书馆南北大厅连接通道地面条形铺砖指引导向作用明确。办证、收费、咨询、借还书处背景墙延续建筑外立面的条形码,运用黑、白、灰明度不同的混泥土材质,整体大方、古朴自然。二层“Z”字形建筑结构往下的导视牌能满足南北厅不同方向的视线,人性化和功能化融为一体。利用中厅二层楼梯的平台下方空间设计一个目录检索区,服务于不同使用者查阅资料。为满足建筑结构的柱网形式、中空大厅的照明需要,使用了学术步行街的景观灯柱,同时也明确了公共通道的方向性和区域性。一至四层共有六个书库,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在书库入口的背景墙设计体现了不同书库的特色和文化内涵。二至四层过道的公共过道区域取消栏杆形式,设计公共学习空间,既满足安全功能和美观功能,又满足更多的学生阅读和自习的一个交流空间。
Library north-south hall connection pathway floor shop sticks oriented functions clear guidance brick. Rush, charges, consulting, borrowing books place setting wall continue building facade bar code, using black, white, ash is lightness different mixes clay materials, integral and easy, simple natural. 2 "Z" glyph structure downwards conductivity can meet on south hall CARD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humanization and functionalization sight harmony. Using the platform floor atrium space below stair design a directory retrieval area, service to different user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column grid building structure forms, hollow hall lighting needs, the use of the academic walk street landscape lamp, also made clear the direction and regional public channel. One to four layers there are six stacks, design below the premise of contented function, the setting wall of entrance in stacks design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tacks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Two to four layers of corridor public corridor area cancel baluster form, design public study space, satisfy safety function and aesthetic function, and satisfy the more students reading and self-study of a communication space.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一、项目概况在建中的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是未来南京财经大学的主要校区,学生规模为15000人。

目前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以确保今年九月份进驻新生。

根据总体规划和财经大学的发展需要,二期工程设计现已招投标,拟建的图书馆处于二期工程的中心位置,是校区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设计依据1.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及其相关资料。

2.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规定:“民用建筑通则”、“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

三、总体目标1.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

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

2. 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结合地形,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3.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反映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

4. 形象标志性,反映南京悠久历史文脉,反映时代特色营造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四、设计构思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应承担怎样的职能,在商品经济年代一座经济类大学应如何取向,图书馆应面对怎样的挑战,是本方案设计中思考的问题。

从基地环境特征与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形象定位,共同构成了本方案构思的出发点。

图书馆建成后将成为财大校园的中心建筑,具有标志性的地位。

而今天,商品经济大潮下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应以何种态度面对学术,面对这样一座图书馆?经济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然而,同样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

今天,城市景观中充斥着的夸张炫技、令人目眩的建筑样式,绝不应出现在一座高等学府的学术核心地带。

深色给人以稳重深沉的印象,使人联想起本质与事物的内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一、项目概况在建中的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是未来南京财经大学的主要校区,学生规模为15000人。

目前一期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以确保今年九月份进驻新生。

根据总体规划和财经大学的发展需要,二期工程设计现已招投标,拟建的图书馆处于二期工程的中心位置,是校区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设计依据1.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任务书及其相关资料。

2.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总体规划。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范、规定:“民用建筑通则”、“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

三、总体目标1.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内涵变化。

高等教育的内涵,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的发展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转化。

2. 以生态环境意识为指导,行为环境和形象环境有机结合,尊重自然,结合地形,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的校园环境。

3. 以信息时代特征为指导,反映信息教育和教学智能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科研教学环境。

4. 形象标志性,反映南京悠久历史文脉,反映时代特色营造个性化的学院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

四、设计构思二十一世纪的大学应承担怎样的职能,在商品经济年代一座经济类大学应如何取向,图书馆应面对怎样的挑战,是本方案设计中思考的问题。

从基地环境特征与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形象定位,共同构成了本方案构思的出发点。

图书馆建成后将成为财大校园的中心建筑,具有标志性的地位。

而今天,商品经济大潮下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应以何种态度面对学术,面对这样一座图书馆?经济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然而,同样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

今天,城市景观中充斥着的夸张炫技、令人目眩的建筑样式,绝不应出现在一座高等学府的学术核心地带。

深色给人以稳重深沉的印象,使人联想起本质与事物的内核。

而图书馆处于校区主轴线的尽端,北倚山峦叠嶂,前面是开阔的中心广场和延伸的轴线大道,距离成为观看图书馆建筑的主导因素之一。

因此,图书馆采用了有强烈雕塑感的实体形态,而避免了形体的琐碎变化,而左端结合顶层报告厅的空间特点,屋顶微微上扬,既呼应了山体的起伏,又成为教学楼空间序列的一个收头。

(一)功能布局1.功能分布主要功能区块围绕入口中庭、大面积阅览室、及主要书库、报告厅等设置在西侧,东侧以辅助空间、办公、研究为主,底层设置自修教室、读者餐厅、及书库、管理用房等。

二层设置主入口大厅(含电脑目录检索),展示陈列及中、外图书阅览。

三层设置期刊阅览、网络阅览、自修教室等。

四层设置教师阅览、样本过刊、工具书阅览及研究区域。

五层设置报告厅、音乐欣赏厅、多媒体视听室及办公管理区域,在东侧考虑报告厅层高较高,通过设置办公区域夹层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2.交通流线体系通过分开设置办公、读者学术报告及内部书库流线,保证了众多复杂的交通流线互不干扰,各司其职。

读者主要从二层平台进入目录大厅,再分至各个阅览室。

在书库一侧设置车行入口,设置货梯一部,可以保证书本进出图书馆,同时内部办公人员也使用这一出口。

考虑到五层报告厅结构合理,便集中人流可能对阅鉴区形成一定程度的干扰,因此在底层设置独立的报告厅出入口,直接乘电梯到达五楼学术报告区。

而平时各层也可使用这一电梯。

通过较均匀地分布交通核及疏散楼梯体系,保证了高效、安全的交通及消防疏散体系。

室外交通体系人车分流,车行由西北角进入,在近建筑处形成小的回车及停车广场,保证中心广场的步行使用,在建筑底层局部架空设置自行车停放。

(二)空间特色建筑内部空间丰富多彩,通过独特的室内空间创造通透和趣味性的效果,入口处二层和四层高的室内中庭及通透的视觉效果,营造出别具特色的主入口空间,建筑内的天井、内院体系既造成了室内外空间的穿插、渗透,又解决了自然采光和通风的问题。

在报告厅部分采用天桥进入的形式,创造出光影变化丰富和具戏剧性的空间效果。

五、图书馆各层主要空间面积明细表底层面积:4570m2其中:辅助书库1000 m2采编典藏中心380 m2计算机中心190 m2中央空调控制中心210 m2配电中心205 m2物业管理中心110 m2消防水控中心180 m2安全监控中心90 m2总值班室50 m2报告厅门厅130 m2读者餐厅230 m2自修教室880 m2+650 m2二层面积:5320 m2其中:中文图书阅览室2590 m2外文图书阅览室480 m2书店190 m2贵宾室90 m2展厅190 m2 2小型陈列室110 m2三层面积:5130 m2其中:中外文期刊阅览室2590 m2电子阅览室190 m2网络阅览室300 m2+480 m2自修教室650 m2四层面积:4850 m2其中:教师阅览室1000 m2过刊阅览室460 m2工具书阅览室310 m2样本书阅览室870 m2粮食情报中心210 m2检索课教室280 m2信息咨询中心210 m2研究区1250 m2五层面积:5910 m2其中:报告厅840 m2+520 m2+310 m2音乐欣赏厅780 m2多媒体视听室200 m2+380 m2光盘制作室190 m2声像库120 m2会议室210 m2办公区(含夹层)1150 m2总建筑面积:25780 m2第二章结构一、自然概况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的抗震类别为丙类,场地类别为Ⅱ类。

基本风压值为0.35kN/m2,考虑主体结构为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风压乘重现期修正系数1.2后取整为0.45kN/m2。

二、上部结构选型用一条抗震缝将上部分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每个结构单元均为正交柱网,平面、立面规整。

两个结构单元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

楼面、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大跨采用预应力技术。

三、地基基础参照相邻南师大新校区暂定天然地基,采用扩展式独立柱基。

第三章给水排水一、设计依据1.南京经济学院仙林校区图书馆设计招标书;2.建筑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3.有关设计规范。

二、给水设计1.水源由校区内给水管网供给。

2.用水量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00m3/d,包括生活饮用水及绿化用水。

3.给水系统由于整个学校为变频调速供水,所以本工程由校园给水管网直接供水。

三、排水设计1.污水量最高日污水量约85m3/d。

2.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

雨水采用内落水排水,污水采用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

3.室外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园雨水管中,污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校园污水管进入学校污水处理设施。

4.卫生洁具选用合资企业产品。

四、消防给水设计1.本建筑为藏书量超过100万册的多层图书馆,需设置消火栓消防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消防用水量消火栓消防:室内15L/s,室外30L/s。

3.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两路进水管从邻近的行政楼(高层)消火栓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接入。

4.除卫生间、厕所、设备间、楼梯间和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其他部位均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两路进水管从邻近的行政楼(高层)自动喷洒水泵出水管上接入。

5.在建筑物四周设置室外消火栓或利用市政已有的消火栓,作为室外消防给水或水泵接合器取水的接口装置。

在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上设1个消防水泵接合器,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上设置2个消防水泵接合器。

第四章暖通本图书馆工程中多功能报告厅、阅览室、前厅、休息厅、采编检索、办公室等要求设置集中空调系统。

一、空调室内设计参数注:特种软体材料储存据工艺要求。

二、空调通风系统1.本大楼中多功能厅、阅览区、大厅、展厅等采用低速风管空调系统。

采编、办公、研究室、小会议室和宿舍等采用风机盘管机组加新风系统进行空调。

人员众多处如多功能厅、大阅览室另设机械排风系统进行通风换气。

特藏库设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空调通风系统按功能分区划分,以便分区管理和控制。

2.通风系统书库设除湿通风系统,公共卫生间设机械排风系统。

三、空调冷热负荷及水系统1.空调冷热负荷初估空调冷负荷约3195k W(275万k c a l/h),热负荷约2235kW(190万kcal/h)。

拟选风冷热泵机组,放置在屋面层上,视环境条件设置隔声措施。

2.空调水系统大楼内空调水管为两管制,同程式布置。

必要时各路水管上设压力平衡阀以改善水力工况。

四、防火防排烟1.各空调通风系统按防火分区划分,进、出空调机房的送、回风管上及风管穿越不同防火分隔物处均设防火阀或防火调节阀。

2.室内内走道及中庭按规范要求设排烟系统。

3.管道保温材料采用不燃材料。

第五章电气一、供电本工程初估用电量约为2500kV A,按一级负荷设计。

请学校安排二回路10kV独立电源。

变电所亦设在一层,采用二台1250kV A干式变压器的组合变电所型式。

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

变电所内设补偿电容器柜,进行功率因数集中补偿。

二、配电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放射式或树干式配电方式。

采用塑料绝缘铜芯电线或电缆穿管暗敷设方式。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TN-S接地形式。

三、照明各工作场所的照度设计值要求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选定,灯具选型原则以实用为主,兼顾美观要求,光源以荧光灯为主。

四、有线电视电视信号来自校内有线电视网,终端数约5个。

五、电话及计算机网络本楼约需100门电话,线路接自学校交换机房。

楼内设置计算机网络,楼内支线采用六类8芯对绞线,干线采用光纤。

终端数暂定为250点。

上述两个系统拟采用综合布线系统,约350点。

六、音响音乐欣赏厅和报告厅内设独立使用的扩声装置。

全楼有线广播与消防应急广播合用一套设备。

七、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本建筑为多层一类建筑物,属一级保护对象,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采用总体保护方式。

探测器数量约为400个。

八、安全监视重要机房及书库等处设防盗报警器及门磁开关,约50点。

主要出入口设安全监视摄像机,约15台。

借阅出口设电子防窃装置。

九、防雷与接地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本工程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计,屋顶设接闪器,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

综合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