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审核要点

合集下载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一、引言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和技术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是为了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保证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内容。

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1. 施工方法和工艺的选择审核时需关注施工方案中所选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合理。

施工方法应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工期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过程控制审核时需关注施工方案中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是否完善。

包括施工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三、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完整性1. 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准确性。

包括图纸中的尺寸、标注、符号、图例等是否清晰明确,能够准确传达施工要求。

2. 施工图纸的完整性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的完整性。

包括图纸中所包含的施工工序、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是否齐全,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四、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管理制度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 施工安全措施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

包括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五、施工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检查和验收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审核时需关注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是否到位。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质量记录、质量整改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和改进。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一、背景介绍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具体的施工组织方案,明确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施工机械设备等内容的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是为了确保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和可行性,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审核重点1. 施工工序安排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每个施工工序的具体内容、工期、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

审核时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工序之间是否存在冲突或重复,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 工期的合理性:每个工序的工期是否充足,是否能够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进度。

- 施工方法的科学性:施工方法是否符合工程的特点和要求,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种类、数量和规格。

审核时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的适用性:所选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施工工序的要求,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 设备的安全性: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 设备的经济性:设备的选择是否经济合理,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

3. 施工工艺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各个施工工序的具体施工工艺措施,包括施工工序的操作方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安全防护措施等。

审核时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工艺措施的合理性:工艺措施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 质量控制措施:工艺措施中是否包含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达标。

- 安全防护措施:工艺措施中是否包含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4. 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管理措施,包括施工人员的组织管理、施工材料的管理、施工现场的管理等。

审核时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管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明确了施工人员的组织结构、责任分工和管理方式,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过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引言概述: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中,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对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流程等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因此,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正文内容:1. 施工工序审核:1.1 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审核施工工序是否合理、科学,能否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1.2 施工工序的安全性:审核施工工序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3 施工工序的可行性:审核施工工序是否可行,是否需要额外的资源和设备支持。

2. 施工方法审核:2.1 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审核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能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2.2 施工方法的经济性:审核施工方法是否经济,是否能节约资源和成本。

2.3 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审核施工方法是否适应工程环境和条件。

3. 施工工艺审核:3.1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审核施工工艺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3.2 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审核施工工艺是否可行,是否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持。

3.3 施工工艺的安全性:审核施工工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 施工流程审核:4.1 施工流程的合理性:审核施工流程是否合理,能否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2 施工流程的协调性:审核施工流程是否协调,各施工环节是否衔接密切。

4.3 施工流程的可控性:审核施工流程是否可控,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施工安全审核:5.1 施工安全措施的完备性:审核施工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5.2 施工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审核施工安全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够预防事故发生。

5.3 施工安全措施的合规性:审核施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总结: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可以确保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行性。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前,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等进行的详细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是指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和评审,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重点内容。

一、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审核1. 施工方案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工程规模、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基本信息。

2. 施工方案的目标与要求:明确施工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

3. 施工方案的技术路线:评估施工方案的技术路线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4. 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评估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5. 施工方案的资源配置:评估施工方案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

6. 施工方案的风险评估:评估施工方案的风险性,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审核1. 施工工艺流程:评估施工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评估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是否明确、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的要求。

3. 施工工艺的施工工具和设备:评估施工工艺所需的施工工具和设备是否齐全、可靠,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工艺的施工人员:评估施工工艺所需的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是否能够胜任施工任务。

5. 施工工艺的施工环境:评估施工工艺所需的施工环境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三、施工组织的科学性审核1. 施工组织机构:评估施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组织的协调与配合:评估施工组织的协调与配合是否合理,各部门之间是否能够有效沟通和协作。

3. 施工组织的管理措施:评估施工组织的管理措施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组织的安全保障:评估施工组织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前,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编制出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一、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基本信息是否准确完整。

2. 工程规模、工期、投资等项目概况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二、施工方案1. 施工过程是否清晰明确,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

2. 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是否合理可行。

3. 施工设备、材料、人力等资源是否合理配置。

4. 是否考虑了施工期间的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是否全面、清晰,包括施工组织机构、施工管理措施、施工进度计划等。

3. 施工组织设计是否考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是否设置了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2.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

3. 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包括火灾、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

五、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是否有关键工序和关键部位,是否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2. 施工材料的选择、验收和使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试验和验收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要求。

六、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进度计划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延期风险。

2. 是否制定了施工进度的监控和调整措施,以确保工期的顺利进行。

七、施工费用控制1. 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费用浪费的情况,是否提出了相应的费用控制措施。

2. 施工过程中的支付方式和支付节点是否合理。

八、施工环境保护1. 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风险,是否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 是否符合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要求。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通过制定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计划等,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工作。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质量可控,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以下是施工组织设计审核的要点:1. 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要审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包括施工工艺的选择与安排、施工流程的合理性、施工设备的配置与使用等。

要确保方案中的施工方法与技术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能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2. 施工计划的合理性施工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审核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包括施工工期的安排、施工任务的分解与配合关系、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要确保计划中的施工进度与工期要求相符,并能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3. 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关注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要对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工序的安排、施工方法的合理性等进行审查。

要确保施工工艺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并能够有效地组织施工过程。

4. 施工设备的适用性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要考虑施工设备的适用性。

要对施工设备的类型、数量、配置等进行审查。

要确保施工设备能够满足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关注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

要对施工人员的资质、经验、技术水平等进行审查。

要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能够胜任各项施工任务,并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6. 施工安全措施的完备性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时要重点审查施工安全措施的完备性。

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审查。

要确保施工安全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等,编制的一份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是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1.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审核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主要包括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施工机具的合理性等方面。

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工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够满足工程质量和安全要求;- 施工机具是否适合,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2. 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审核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主要包括施工工艺的科学性、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和施工流程的科学性等方面。

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工艺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施工技术是否先进,是否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施工流程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审核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主要包括施工工期的可行性、施工资源的可行性和施工条件的可行性等方面。

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工期是否合理,是否能够保证工程按时完工;- 施工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 施工条件是否具备,是否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审核施工方案的安全性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是否得到合理的考虑和安排。

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施工现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有安全管理措施。

5. 施工方案的质量审核施工方案的质量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质量等方面。

审核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施工工艺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施工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

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一、引言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和组织安排,以确保工程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安排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进度。

同时,施工组织设计还应考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要点1. 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的整体布局、施工方法和工序安排等内容。

审核时应重点关注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包括是否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是否能够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2. 安全措施的完善性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详细说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装备的配备等。

审核时应确保安全措施的完善性,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 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应合理安排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审核时应关注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包括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

4. 环境保护的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和废弃物处理等。

审核时应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 施工进度的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施工的起止时间和关键节点,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

审核时应关注施工进度的可行性,包括是否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延误和变动。

6. 质量控制的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

审核时应重点关注质量控制的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包括是否有相应的检测和验收程序。

7. 组织管理的合理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机构和责任分工。

审核时应关注组织管理的合理性,包括是否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人员。

8. 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浮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审核时应确保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和应对措施的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及审核要点一、对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组成内容及有效性的编制和审核一个比较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通常由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资源需求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信息管理、服务承诺等部分组成。

首先应对其组成内容进行符合性审查。

二、编制依据的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结合特定的工程内容进行编制。

编制依据通常可归纳为两大类。

第一类: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地方性法规、省市有关部门颁发的规范性文件。

第二类:施工图纸、招标文件及询标函件、施工合同。

只要注意按以上两方面的依据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的符合性、完整性才会得到较好地体现。

三、工程概况的编制和审核编制和审核工程概况,主要看其叙述得是否完整而准确是否体现工程的建筑结构特征,对其设计概况的理解,是否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四、施工部署的编制和审核1.组织机构的编制和审核:施工组织机构的组织体制是否清晰,管理人员的配置是否足够,对内对外组织流程是否确定,流程扭转部门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2.职责分工的编制和审核: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职责是否明确,其职责分工是否体现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和责权一致的原则,是否有利于快捷优质高效地工作,是否存在缺漏交叉。

3.施工平面图设计的编制和审核。

施工平面图是施工现场布置的依据,需将新建筑物按一定的比例标注图中,然后在各区域布置若干工作和生活设施。

要充分注意与其主要建筑物配套设施位置的预留。

在实际平面图布置中,将配套设施位置漏掉的现象并非鲜见,因此应注意其标注周全性的编制和审核。

4.编制和审核临时设施设置的合理性。

应注意以下三方面审核:一是材料放置场地的布置应尽量避免二次搬运,以及前后工序之间的相互干扰;二是材料放置位置还应与施工工艺相配合;三是不同施工阶段的设备与堆放地会有不同的要求,应有相应的调整部署。

5.编制和审核临时用水、电设计的可行性:临时用水、电的设计,主要对其审核现场实际的需求量,使之一方面能满足工程需要,一方面能在设计安全幅度以内,以免出现安全与质量事故。

6.施工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办公、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现场场地、道路、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和文明施工的要求。

①首先审查其中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施工,布置位置是否严格执行有关安全防火的规定;②其次审查其道路是否畅通、排污、排水、防火措施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③最后审查其是否按照当地有关部门对场地硬化、防尘、防噪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文明施工标准的要求。

五、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1.编制和审核主要项目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施工方法是施工方案的核心。

对其审核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主要施工项目选择是否正确。

在实际审核中,可以发现没有因地制宜对主要项目做出甄别和选择,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通病之一,因此,主要施工项目的正确选择应是施工方案审核的首要任务。

二是施工工法是否条件允许、方法可行。

三是施工方法是否与建安成本和施工措施费保持一致施工组织设计并非只是技术文件,它也是经济文件。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所提出的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其是否成立的判定标准之一就是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已有相应内容。

因此,应注意保持两者的一致。

这一点是审核业务中所见较多的问题,需额外注意。

2.审核是否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及其可行性。

降低成本无非是工艺成本与组织成本两个方面。

对此,结合样板引路进行节约挖潜是一个有效手段。

样板引路是指先做好样板工程,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因此,最有可能在样本工程中,引进新技术、改造旧工艺,同时优化组织结构。

在技术费、机械设备费、工具费、劳动力费用、间接费的节约上作文章,据此计算出经济效果,以加以评价、决策。

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由点及面加以推广,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目的。

此外,降低成本应以不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为前提、这一点也是施工单位易忽略之处、应注意纠偏。

3.审查其是否有冬期、雨期等节性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可行,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满足季节性施工要求,保证质量和安全。

六、质量保证体系的编制和审核该部分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者带有创造性的工作,从中可看出施工单位的基本素质,因此,应重视这一部分的审核工作。

在审核中,应具体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完善。

应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PDCA”循环是否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如下6个方面:原材料的进场验收、报审制度是否完善;工序检查制度是否完善;隐蔽工程验收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

分项分部工程的验收移交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竣工验收移交与报审制度是否完善;工程档案资料的保管与移交制度是否完善。

二是特殊项目的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完备。

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以及有技术疑难点的项目。

七、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和审核总进度计划不仅关系到施工方自身的各类计划,如劳动力计划、施工机械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等的制定,也关系到甲供材料计划以及其他指定分包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与制定,故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审核要点如下:1.审核施工段划分的合理性。

施工段包括一定内容的施工过程,它是进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位。

各段段的内容多少、粗细程度,应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2.审核施工顺序的合理性。

施工顺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艺顺序:是指由施工的技术规律所构成的各分项工程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关系:对工艺顺序的审核要科学合理,既要注意传统原则顺序,又要注意新材料使用所带来的变化;二是组织顺序:是指由劳动力、机械、材料和构配件等资源在组织上的先后安排而形成的各分项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对组织顺序的审核既要注意流水段划分是否合理,也要注意流水方向是否合理。

3.审核施工进度计划的均衡性。

施工初期不主动抓紧,势必导致最后阶段会被动赶工,并且越到施工后期,越要进行如收尾、细部处理、设备调试、使用前的准备等慢工出细活的施工活动。

因此,为实现施工进度计划总体的均衡性,采取前紧后松是明智之举。

4.审核施工进度计划表述的科学性。

横道图能反映出流水施工的组织过程,而网络图则能反映出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故应两者皆有,各取所长。

5.审核是否有与总进度计划相配套的细部实施计划。

没有细部实施计划的总进度计划等于是没有进度计划。

在实际审核中把握3点:一是细部实施计划应分工协作完成。

二是应有在周例会中进行进度计划的检讨制度。

三是应有每天收工时的计划实施检查制度。

6.审核是否有进度控制的应变措施及其可行性。

一般来讲,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外部原因。

包括政府批文与许可证的办理滞后,施工图矛盾较多,工程变更频繁,工程款支付不及时,甲方供材料供货迟缓,总包或甲方分包的配合不力,监理的检查、验收行动较慢、所给予的配合不力等。

对这类原因,主要是对外协调问题。

这包括应有明确的供监理与甲方审批通过的进度报表制度,应有对总包与监理的进度控制意见的反馈纠偏制度以及对来自外部原因所造成的进度滞后的索赔意识。

二内部原因。

包括项目部管理架构不健全,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欠佳,项目部的组织与技术措施不力,分包单位的管理架构线路不清,管理人员兼职多、变动大,分包给予的配合不力,工人劳动积极性较低、劳动力数量不够或技能欠佳,资金周转不灵,施工机具或设备欠缺,物资供应不及时,多次收到整改通知书,检查验收难过关等。

对这类原因,主要是自检纠偏问题。

应采取在每日收工碰头会与项目部内部例会上分析成因、查漏补缺等反应调整措施。

八、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和审核1.审核施工机械的准备,是否编制了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需注意:一是施工机械的数量、性能、进场时间要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需求,同时施工机械的选择要达到适度的性价比;二是应有施工机械进场计划表。

2.审核所需材料准备,审核是否编制了材料进场计划。

需注意:一是材料进场时间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需求。

对加工产品、成品是否根据进场计划制定出配套的订货加工计划;二是材料的计划数量、品种是否与商务标或合同中的工程量相符合;三是是否有工程材料进场计划表。

3.审核劳动力准备是否编制了劳动力计划。

要注意:一是各工种劳动力配置是否齐全,小工、大工(技术工)搭配合理;二是各工种劳动力数量及进场时间是否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三是是否有劳动力进场计划表。

九、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编制和审核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的审核。

首先应具备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其次要有组织措施,质量管理制度措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施工试验、样板确认及技术资料管理措施。

注意审核所制定的以上措施是否与本工程特点、难点相符合,是否具有针对性。

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的审核。

审核工期目标是否与合同文件的约定相一致,是否有与总进度计划相配套的实施计划,是否有保证施工进度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经济措施,是否有进度控制的应变措施。

3.安全生产管理、文明施工管理的审核。

安全生产管理首先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内容应完善,责任到人。

应有管理方针、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消防保卫管理措施和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等内容。

文明施工管理部分应有现场文明施工总体要求,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和生活区文明施工管理相应的措施,在编制和审核此部分内容时还要看是否符合当地的有关规定要求。

十、安全文明措施的编制和审核1.审核安全文明保证体系是否完善。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措施。

审核的内容包括:预防自然灾害,如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防护措施;高空与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防火防爆措施;针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用电和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工人宿舍与食堂的卫生防护措施;安全文明档案资料的保管与移交措施。

二是组织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2.审核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是否与其费用相吻合。

在经济标与合同中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往往较为笼统与含糊,其对应的细化项目只体现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因此,两者是否吻合,需细加核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