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是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B.电压表示数变大C.R1消耗的功率增大D.R2消耗的功率增大2.恒压电源的内阻可视为零,普通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

为判别一电源是哪种电源,某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并断开电键,设想通过观察电键闭合后的电流表作出判断。

此方案()A.无效。

因为无论是哪种电路,电流表示数都变大B.无效。

因为无论是哪种电路,电流表示数都变小C.有效。

若是恒压电源,电流表示数不变,若是普通电源,则电流表示数变大D.有效。

若是恒压电源,电流表示数不变,若是普通电源,则电流表示数变小3.铅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路中每通过1C电荷量,电源把2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蓄电池两极间的开路电压为2VC.蓄电池在1s内将2J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D.蓄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比一节干电池电动势为大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B.根据公式U=Ed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的距离成正比C.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D.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V;5.现有规格为“220V,36W”的排气扇,如图所示,排气扇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40Ω,当正常工作时,排气扇的( )A .通电电流计算式为220A 40I =B .输出功率计算式为2220(36)W 40P =-出 C .发热功率计算式为236()40W 220P =⨯热 D .电功率大于36W6.如图所示,灯泡1L 、2L 原来都正常发光,由于故障两灯突然熄灭,若故障只有一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电压表并联在ac 两端,示数为0,说明ac 间断路B .将电压表并联在cd 两端,有示数,说明cd 间完好C .将电压表并联在ad 两端,有示数;并联在ac 两端,示数为0,说明cd 间断路D .将电流表并联在ac 两端,示数为0,说明cd 间完好7.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R =(2t -400)Ω(t 的单位为K ,计算时t 只取数值),使用该热敏电阻测量温度大于t A 的温度值(t A =250K ),需首先把热敏电阻、电池、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如图所示,然后把装置放入标准温度箱内,保持温度箱内温度为t A ,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达到满偏,满偏处标注温度为t s ,提高标准温度箱内的温度,在电流表表盘上刻上相应温度,这就得到了一个简易温度计。

物理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化学化工学院-10-11下

物理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化学化工学院-10-11下

物理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化学化⼯学院-10-11下西南⼤学课程考核《物理化学》课程试题【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A 1.2×96500/n库伦B 3.6×96500/n库伦C 1.2×96500/n÷0.25库伦 D. 不能确定5. 在下列各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氯离⼦的活度a(Cl -)⽆关的是:(D)(A) Zn|ZnCl2(aq)|Cl2(p),Pt (B) Zn|ZnCl2(aq)|KCl(aq)|AgCl,Pt(C) Pt,H2(p1)|HCl(aq)|Cl2(p2),Pt (D) Ag,AgCl|KCl(aq)|Cl2(p),Pt6. ⼀定温度下,某反应的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成反⽐,则该反应是⼏级反应?(B)A ⼀级反应B ⼆级反应C 三级反应D 0级反应7. ⼀定体积的⽔,当聚成⼀个⼤⽔球或分散成许多⽔滴时,同温度下,两种状态相⽐,以下性质保持不变的有:(B )(A) 表⾯能(B) 表⾯张⼒(C) ⽐表⾯(D) 液⾯下的附加压⼒8. 关于甲烷和苯分⼦的点群, 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 T与C6h(B) T h与D6d(C) T d与D6h(D) T d与D6d9. ⾦刚⽯与⽯墨是碳的两种典型晶体, 关于其所属晶系与空间点阵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刚⽯:⽴⽅晶系, cF⽯墨:六⽅或三⽅晶系, hP或hR(B) ⾦刚⽯:六⽅晶系, hP⽯墨:⽴⽅晶系, cF(C) ⾦刚⽯:⽴⽅晶系, cP⽯墨:六⽅晶系, hR(D) ⾦刚⽯:⽴⽅晶系, cF⽯墨:三⽅晶系, hR10. 等径圆球有两种典型的密堆积:⽴⽅最密堆积与六⽅最密堆积, 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B )(A) ⽴⽅密堆积中可划出cF晶胞,六⽅密堆积中可划出hR晶胞.(B) 两种堆积⽅式的堆积系数都为23。

(C) 在两种堆积⽅式中, 球数与正⼋⾯体空隙数的⽐例为1:2。

(D) 在两种堆积⽅式中, 球数与正四⾯体空隙数的⽐例为1:1。

物理化学试卷(A)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2006.6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8题16分)1.101.325kPa ,-5℃时,H 2O(s)−−→H 2O(l),其体系熵变: ()(A)Δfus S 体系>0(B)Δfus S 体系<0(C)Δfus S 体系≤0(D)Δfus S 体系=0 2.有关化学势与物质流动方向的关系中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重结晶制取纯盐过程中,析出的纯盐的化学势与母液中该盐的化学势相等(B )糖溶于水过程中,固体糖的化学势大于溶液中糖的化学势(C )自然界中,风总是从化学势高的地域吹向化学势低的地域(D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化学势高的高地流向化学势低的低地3.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A)简单反应(B)单分子反应(C)复杂反应(D)上述都有可能4.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吸附力来源于范德华力,其吸附一般不具有选择性(B)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C)吸附热较小(D)吸附速度较小5.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A)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B)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C)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D)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6.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高度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A 杯高于B 杯(B)A 杯等于B 杯(C)A 杯低于B 杯(D)视温度而定7.若298K 时,8.834p K =$,则当p (NO 2)=1kPa,p (N 2O 4)=10kPa 时,反应将:() (A )向生成N 2O 4方向进行(B )向生成NO 2方向进行(C )反应恰好达到平衡(D )不能判断其进行的方向8.物质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k 1B ,A k 2C ,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温度无关,若E 1>E 2,则有:()(A)k 1>k 2(B)k 2>k 1 (C)k 2=k 1(D)无法比较k 1,k 2的大小二、填空题(共3题9分)1.在下列反应历程中(P 是最终产物,C 是活性中间物) A+B k 1C(1)C k2A+B(2)Ck3P(3)如果k2>>k3,则生成P的速率方程d[P]/d t= 。

《第十二章 热力学定律》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十二章 热力学定律》试卷及答案_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沪科版_2024-2025学年

《第十二章热力学定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A、ΔE = W + QB、ΔE = Q - WC、ΔE = W - QD、ΔE = Q + W2、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升高,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体积一定减小B、体积一定增大C、压强一定增大D、密度一定增大3、一个绝热容器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将容器分为两部分,两部分的气体都可以视为理想气体。

初始时,左侧气体的温度高于右侧气体的温度。

若活塞能够自由移动,则最终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将如何变化?A、左侧气体温度升高,右侧气体温度降低B、左侧气体温度降低,右侧气体温度升高C、两部分气体温度不变D、两部分气体温度相等4、在开口容器中,气体上方有适量的空气。

如果使容器温度升高,不考虑外界对容器的任何非体积功,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气体对空气做的功为零B、气体的内能不变C、气体的温度降低D、气体吸收的热量不再发生变化5、一个理想气体等温膨胀时 _______ 。

A. 内能不变B. 内能增加C. 内能减少D. 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同时增大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并完全转化为功的过程中 _______ 。

A. 热机的效率为100%B. 热机的效率不能达到100%C. 热机的效率必须大于50%D. 热机的效率取决于热源的温度7、一个物体从温度为T1的热源吸收热量Q,然后将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外做功为W。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该物体的内能变化ΔU可表示为:A、ΔU = Q - WB、ΔU = Q + WC、ΔU = W - QD、ΔU = Q + W/T1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B、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上海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检测(答案解析)

上海第一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检测(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126481]如图是某锂电池外壳上的文字说明,由此可知()⨯⨯-⋅BL528M 700mA h标准3.7V锂离子电池充电限制电压:4.2V执行标准:GB/T18287-2000待机时间:48h警告:切勿投入火中!!!序号:×××× 只能使用指定充电器Li-ion电池制造厂商: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工业大厦A.该电池通过1C的电量时,非静电力做功3.7JB.两块此种型号电池串联使用的电动势为8.4VC.该电池的额定工作电流一定为700mAD.该电池完全放电将有10584J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0分)[ID:1264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的方向B.根据公式U=Ed可知,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的距离成正比C.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D.在某电池的电路中每通过2C的电荷量,电池提供的电能是4J,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是0.5V;3.(0分)[ID:126460]如图所示,直线OC为某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总随着总电流I变化的图线,曲线OBC为同一直流电源内部的热功率P r随电流I的变化图线,若A、B对应的横坐标为2A,则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源电动势为3V,内阻为1ΩB.线段AB表示的功率为4WC.电流为2A时,外电路电阻为0.5ΩD.电流为3A时,外电路电阻为04.(0分)[ID:126459]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是金属热电阻(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L为小灯泡。

则当温度下降时()A.R1两端的电压减小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路端电压变小D.小灯泡L变亮5.(0分)[ID:126434]如图所示是一实验电路图。

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路端电压变小C.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6.(0分)[ID:12643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和L2都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各部分的电压是U ab=6V,U bd=0V,U ad=6V,由此可断定()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B.L1的灯丝烧断了C.L2的灯丝烧断了D.滑动变阻器R断路7.(0分)[ID:126429]如图,是一实验电路图,在滑动触头由a端滑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路端电压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D.电路的总电阻变大8.(0分)[ID:126422]药物生产车间需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范围,尽量保证较小的温度波动。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1章 物质的pVT 关系和热性质习 题 解 答1. 两只容积相等的烧瓶装有氮气,烧瓶之间有细管相通。

若两只烧瓶都浸在100℃的沸水中,瓶内气体的压力为0.06MPa 。

若一只烧瓶浸在0℃的冰水混合物中,另一只仍然浸在沸水中,试求瓶内气体的压力。

解: 21n n n +=2212112RT V p RT V p RT V p +=⋅2111121222112p T p T T p T T T T =+⎛⎝⎜⎞⎠⎟=+ ∴112222p T T T p ⋅+=MPa0.0507=MPa 06.02)15.273100()15.2730(15.2730⎥⎦⎤⎢⎣⎡××++++=2. 测定大气压力的气压计,其简单构造为: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插入水银槽内,玻璃管中未被水银充满的空间是真空,水银槽通大气,则水银柱的压力即等于大气压力。

有一气压计,因为空气漏入玻璃管内,所以不能正确读出大气压力:在实际压力为102.00kPa 时,读出的压力为100.66kPa ,此时气压计玻璃管中未被水银充满的部分的长度为25mm 。

如果气压计读数为99.32kPa ,则未被水银充满部分的长度为35mm ,试求此时实际压力是多少。

设两次测定时温度相同,且玻璃管截面积相同。

解:对玻璃管中的空气,p V p V 2211=kPa 0.96=kPa )66.10000.102(35251212−×==p V V p ∴ 大气压力 = kPa 28.100kPa )96.032.99(=+·28· 思考题和习题解答3. 让20℃、20 dm 3的空气在101325 Pa 下缓慢通过盛有30℃溴苯液体的饱和器,经测定从饱和器中带出0.950 g 溴苯,试计算30℃时溴苯的饱和蒸气压。

设空气通过溴苯之后即被溴苯蒸气所饱和;又设饱和器前后的压力差可以略去不计。

(溴苯Br H C 56的摩尔质量为1mol g 0.157−⋅)解:n pV RT 131013252010831452027315==×××+⎡⎣⎢⎤⎦⎥−().(.) mol =0.832 mol n m M 209501570==..mol =0.00605mol p py p n n n 22212101325732==+=×= Pa 0.006050.832+0.00605 Pa4. 试用范德华方程计算1000 g CH 4在0℃、40.5 MPa 时的体积(可用p 对V 作图求解)。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2007-2008 物理化学(Ⅱ) A卷附标准答案

第 2页 共 2页北民族大学试卷(答案)课程代码:13100342 课程:物理化学(Ⅱ) (A 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2 ) ⑴增加 ⑵减小 ⑶先减小后增大 ⑷先增大后减小2.用对消法(补偿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主要为了 ( 3 ) ⑴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⑵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⑶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⑷简单易行3.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表示此反应是 ( 2 ) ⑴正向进行 ⑵逆向进行 ⑶不可能进行 ⑷反应方向不确定4.电解时,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 ( 4 ) ⑴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⑵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⑶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者 ⑷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者5.有关基元反应的描述在下列诸说法中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3 ) ⑴基元反应的级数一定是整数 ⑵基元反应进行时无中间产物,一步完成⑶基元反应不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⑷基元反应一定符合质量作用定律6.反应1A B k −−→(Ⅰ),2A D k −−→ (Ⅱ) ,已知反应Ⅰ的活化能E 1大于反应Ⅱ的活化能E 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B 和D 比例 ( 2 )⑴提高反应温度 ⑵延长反应时间 ⑶加入适当催化剂 ⑷降低反应温度 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 ( 1 ) ⑴一般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 ⑵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⑶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 ⑷反应级数大于或小于反应分子数8.通常表面活性物质就是指当加入液体后 ( 4 ) ⑴能降低液体表面张力 ⑵能增加液体表面张力⑶不影响液体表面张力 ⑷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9.丁铎尔效应是发生了光的什么结果? ( 1 ) ⑴散射 ⑵反射 ⑶折射 ⑷透射10.对于有过量的KI 存在的AgI 溶胶,下列电解质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4 ) ⑴NaCl ⑵ K 3[Fe (CN )6] ⑶MgSO 4 ⑷FeCl 3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一个在定温、定压下,不做非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来说,△G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2.在任意条件下,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1_3.2025版 3A 新高考版化学 练习册含答案(12)

1_3.2025版 3A 新高考版化学 练习册含答案(12)

1_3.2025版 3A 新高考版化学练习册含答案(12)专题九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五年高考考点过关练考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20天津,10,3分)理论研究表明,在101 kPa和298 K下,HCN(g)HNC(g)异构化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CN比HNC稳定B.该异构化反应的ΔH=+59.3 kJ·mol-1C.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反应热答案 D2.(2020浙江1月选考,22,2分)在一定温度下,某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其反应过程对应的能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a为逆反应活化能,E a'为正反应活化能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E a'-E aC.所有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高于或等于所有分子的平均能量D.温度升高,逆反应速率加快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加快幅度,使平衡逆移答案 D3.(2023北京,13,3分)一种分解氯化铵实现产物分离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其中b、d 代表MgO或Mg(OH)Cl中的一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分别是HCl、NH3B.d既可以是MgO,也可以是Mg(OH)ClC.已知MgCl2为副产物,则通入水蒸气可减少MgCl2的产生D.等压条件下,反应①、②的反应热之和,小于氯化铵直接分解的反应热答案 C考点2 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4.(2023海南,7,2分)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2H4(g)+3O2(g) 2CO2(g)+2H2O(g) ΔH=-1 411 kJ·mol-1B.C2H6(g) C2H4(g)+H2(g) ΔH=-137 kJ·mol-1C.H2O(l) O2(g)+H2(g) ΔH=+285.8 kJ·mol-1O2(g) 2CO2(g)+3H2O(l) ΔH=-1 559.8 kJ·mol-1D.C2H6(g)+72答案 D5.(2020北京,12,3分)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B.1 mol C(石墨)和1 mol CO分别在足量O2中燃烧,全部转化为CO2,前者放热多C.C(石墨)+CO2(g) 2CO(g) ΔH=ΔH1-ΔH2D.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答案 C6.(2022重庆,13,3分)“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模拟试卷A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除了被吸附气体的气压须适当之外,下列因素中哪个对气体在固体表面发生多层吸附起主要影响 ( )(A) 气体须是理想气体(B) 固体表面要完全均匀(C) 气体温度须接近正常沸点(D) 固体应是多孔的2. 2 分气相中的大小相邻液泡相碰, 两泡将发生的变化是: ( )(A) 大泡变大, 小泡变小 (B) 大泡变小, 小泡变大(C) 大泡、小泡均不变 (D) 两泡将分离开3. 2 分若气体 A 在催化剂上的吸附活化能E a不随覆盖度变化, 则其吸附速率服从下列那种方程式 ( ) (A) Langmuir速率方程式 (B) Elovich 速率方程式(C) Kwan 速率方程式 (D) 以上 A、B、C 皆可4. 2 分单组分气-液平衡体系,在孤立条件下,界面 A 发生了 d A > 0 的微小变化, 体系相应的熵变 d S变化为: ( ) (A) d S > 0 (B) d S = 0(C) d S < 0 (D) 不能确定5. 2 分二元溶液及其溶剂的比表面自由能分别为和0,已知溶液的表面超量2< 0,则与0之间的关系符合以下哪种 ( )(A) > 0(B) = 0(C) < 0(D) 不能确定6. 2 分已知某溶液溶于水后,溶液表面张力与活度a的关系为:= 0- Aln(1 + b a),其中0为纯水表面张力,A、b 为常数,则此溶液中溶质的表面过剩与活度a的关系为: ( )(A) = - A a / RT(1+b a)(B) = - Ab a / RT(1+b a)(C) = Ab a / RT(1+b a)(D) = - b a / RT(1+b a)7. 2 分已知 1000 K 时,界面张力如下:( Al2O3(s)-g ) = 1 N·m-1,( Ag(l)-g )= N·m-1, ( Ag(l)-Al2O3(s) )= N·m-1。

则 1000 K 时,液态银滴在 Al2O3(s) 表面上的接触角是: ( )(A) ° (B) °(C) ° (D) °8. 2 分水平仪中有一个椭球形的液泡,长短半轴分别为和,已知水的表面张力为·m-1,液泡的附加压力为:()(A) 18Pa (B) 33Pa (C)48Pa (D) 66Pa9. 2 分汞不湿润玻璃,其密度 = ×104 kg·m-3,水湿润玻璃,密度 =×103 kg·m-3,汞在内径为 1×10-4 m 的玻璃管内下降h1,在直径为 1×10-3 m的玻璃管内下降h2;水在直径为 1×10-4 m 的玻璃管内上升h3,在直径为 1×10-3 m的玻璃管内上升h4,令h1/h2= A,h3/h4= B,则有: ( )(A) A > B(B) A < B(C) A = B(D) 不能确定A与B的关系*. 2 分用同一支滴管滴下水的滴数和滴相同体积苯的滴数哪个多 ( )(A) 水的多(B) 苯的多(C) 一样多 (D) 随温度而改变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11. 2 分室温时,水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毛细管中,将上升到高度h,如将毛细管折断至h/2处,水将沿壁升至 _______ 处,此时管中水面的曲率半径将 _________ 。

12. 2 分液态汞的表面张力= N·m-1 + ×10-3 N·m-1·K-1·T - ×10-7 N·m-1·K-2·T2在 400 K 时,汞的(U/A)T, V = 。

13. 2 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

14. 2 分一般说来,物理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 ___________ ,化学吸附的吸附量随温度增高而 ____________ 。

15. 2 分300 K 时,水的表面张力= N·m-1,密度为×103 kg·m-3。

在该温度下,一个球形水滴的饱和蒸气压是相同温度平面水饱和蒸气压的 2 倍,这个小水滴的半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2 分界面吉布斯自由能和界面张力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17. 2 分从吸附的角度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 _____________ ,一个良好的催化剂应是 ___________ 。

18. 2 分在 298 K 时,正丁醇水溶液表面张力对正丁醇浓度作图,其斜率为N ·m -1·mol -1·kg ,正丁醇在浓度为 mol ·kg -1时的表面超额 为: 。

19. 2 分T = 298 K 时, 水-空气表面张力 = ×10-2 N ·m -1,( / T )p , A = - ×10-4 N ·m -1·K -1。

在T ,p $ 时,可逆地增加 2 cm 2表面, 对体系所作的功 W =___________, 熵变S =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 共 5题 40分 ) 20. 10 分某一体系的吸附等温线可表达为经验式 = A p n。

是固体表面在吸附气体的平 衡压力p 下的覆盖度, A 和 n 均为经验常数。

在两个温度下测定其经验常数值见表。

试计算 = 和 = 时的等量吸附焓变H a , 并解释所得结果。

T / K A B400 42021. 10 分200℃时, 测定氧在某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 当氧的平衡压力为p $ 及10×p $时, 每克催化剂吸附氧的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 cm 3 和 cm 3。

设该吸附作用服从兰缪尔公式。

试计算当氧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氧的平衡分压为若干22. 10 分在 298 K, 小水滴的蒸气压是平面水蒸气压的 倍, 求液滴半径 纯水蒸气的过 饱和度达 时才能凝聚出上述大小的液滴, 求每滴水中含 H 2O 分子数目 已知这时纯水的 0 为 ×10-2 J ·m -2。

23. 5 分甲醇用浮石银作催化剂氧化脱氢制甲醛时,原料甲醇每小时进料量为×103 m 3,每小时生成含甲醛%、甲醇%的水溶液3400 m 3。

该溶液密度为1095 kg ·m -3,试计算浮石银催化剂对生成甲醛反应的选择性,已知甲醇密度为 kg ·m -3,甲醇浓度为%。

24. 5 分25℃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N ·m -1)与活度的关系如下: = 求活度为 的溶液的表面超量。

四、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 25. 10 分若一固体溶于某溶剂形成理想稀溶液,试导出半径为r 的固体饱和浓度c r 与颗粒大小有如下关系:r 02lnc M RT c r γρ=其中c 0为大块固体的饱和浓度,为固-液界面张力,M 为固体的摩尔质量,为固体的密度。

26. 5 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分为哪三类 请各举一例。

微小尘粒落入过饱和盐溶液时, 立即有晶体析出。

由此说明盐-尘粒的界面张力盐-尘与尘-液的界面张力尘-液何者较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1. 2 分[答] (C)2. 2 分[答] (A)3. 2 分[答] (A)4. 2 分[答] (C)5. 2 分[答] (A) (/a)T > 06. 2 分[答] (C) (/a)T = - Ab/(1 + b a)7. 2 分[答] (D)8. 2 分[答] (B) (2分)9. 2 分[答] (C)*. 2 分[答] (B)二、填空题 ( 共 9题 18分 )11. 2 分[答] 管端,变大。

12. 2 分[答] d U = T d S - p d V + d A(U/A)T, V = T (S/A)T, V + = -T( /T)A, V += J·m-213. 2 分[答] 两亲性 (2分)[答] 降低;先增加,后降低15. 2 分[答] R' = ×10-9 m16. 2 分[答] 量纲和数值相同;物理意义和单位不同。

17. 2 分[答] 化学吸附的强度;中等强度的化学吸附。

18. 2 分[答] ×10-6 mol·m-219. 2 分[答] W = - d A = ×10-6 JS = ×10-3 J·K-1三、计算题 ( 共 5题 40分 )20. 10 分[答] 由题给条件计算不同温度下, 各个下吸附气体的平衡压力值(见表) (4分)由式 ln(p2/ p1)= (H a/ R)(1/T2-1/T1), 求H a= 时H a= kJ·mol-1= 时H a= kJ·mol-1 (4分) 随增加, H a减小, 表明吸附总是首先发生在活性最大的位置上, 然后再依次分)p(400 K)/kPap(420 K)/kPa21. 10 分[答] 兰缪尔公式 1/V = (1 / V m b)×(1/p) + 1/V m根据题意可联立方程(1) 1/ = (1/ V m b)×(1/1) + 1/V m(2) 1/ = (1/ V m b)×(1/10) + 1/V m解方程组得 1/V m= cm-3, 1/b= $,当V=( 1/2)V m时, 解得p=1/b = $22. 10 分[答] RT ln( p/ p0)= 2M/ (R’) (4分)R’= ×10-9 m, N= (4 / 3) ( R’)3L / M = 148 (各3分)23. 5 分[答] 21223222 CH OH O HCHO H O H+→++x=⨯⨯⨯-⨯⨯⨯⨯⨯⨯=0995251079323400007851095251079320995100%852%33........ y =⨯⨯⨯⨯⨯⨯⨯=3400036710952510793209953032100%7387%3..../.s yx ==867%. (5分)24. 5 分[答] d /d a =-×10-4+2××10-4a (2分)2=-a /(RT )×d /d a =×10-8 mol ·m -2(3分)四、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 25. 10 分[答] 溶液中半径为r 的固体颗粒所受压力为 0s 'p p p =+,s ls 2p r γ-=(2分)溶解平衡时:(s)(l)lncRT c μμμ==+ (2分)m(s)ln (s)(s)(s)T T c RT V p p ∂μμ∂∂∂⎧⎫⎡⎤-⎡⎤⎪⎪⎣⎦==⎨⎬⎢⎥⎣⎦⎪⎪⎩⎭()r 0ln 'm m 0ln dln (s)d (s)(s)'c p c p RT c V p V p p ==-⎰⎰s l m r 02(s)lnV c RT c r γ-= (4分)而V M m (s)=ρs lr 02ln M cRT c r γρ-= (2分)26. 5 分[答] (1) 阴离子型, 如羧酸盐 R-COONa (2分) (2) 阳离子型, 如伯胺盐 R-NH 2·H Cl (2分) (3) 两性型, 如氨基酸型 R-NHCH 2-COOH (1分)27. 5 分[答] 设尘-液界面为A 1, 盐在尘上析出后, 得尘-盐界面为A 1, 盐液界面为A 2, 析出过程的 G <0, 即G =盐-液A 2+盐-尘A 1-尘-液A 1< 0 (2分)尘-液 > 盐-液A 2/A 1+盐-尘所以 尘-液 >盐北-尘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