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_制度(广义

导论一、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制度(广义、狭义);政治制度、特征二、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国体和政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色;中国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80年8月18日讲话;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和十五大。
(大致情况);中国政治制度未来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内容:十六大;五方面创新。
第一章宪法制度一、宪法与宪政:宪法的概念与特征(国家的根本大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的分类(形式上的;实质上的);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宪政的概念;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二、我国宪法的创制、实施与监督制度:宪法创制(宪法制定、宪法修改和宪法解释)宪法实施(含义;基本方式);宪法监督(监督机关;监督内容;监督的主要方式及结果;监督制度的完善)。
三、宪法规定的中国政治的主要原则和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主要原则(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基本制度(国家性质;国家形式;国家机构;国家象征);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四、宪法规定的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义务、概念;基本权利(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特定人的权利);基本义务;“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第二章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一、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及其权限: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党组;一般派出机构;纪律检查机关。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基本路线。
三、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唯一的执政党;领导地位的具体体现。
四、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和意义;《中国共产党党章》具体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五、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组织和领导立法、执法;领导军队;领导和管理干部;组织和动员社会(主要形式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特点李萌一、基本概念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它包括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方面的涵义。
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战国时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例如:战国末期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商鞅变法中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正式建立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集权的九卿制、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和体现地主阶级意志的《秦律》。
中央集权化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司法监察、军事管理和思想文化等诸方面。
这些措施既加强了皇帝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这样就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正式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从而导致了王国问题的出现,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特征亳州一中谭伟弘236800著名史学家白钢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特征有三: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一、君主专制主义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⑴帝位终身制与皇统世袭制。
秦王赢政创立专制主义的皇帝制度,在其后的两千多年间,为历代帝王所师承。
帝位终身制,就是帝王一旦登基,便终身为皇帝,没有任何的限制。
它贯穿着宗法家长制的原则,体现了皇权的不可让渡性。
皇统世袭制,就是把帝位视作皇帝一家一姓的私产,父子相传。
其特点是直截了当地以法延传继承,他姓弗替,表明皇权的不可外移性。
⑵皇权没有约束,皇权不受监督。
秦始皇确立了“命为制,令为诏”、“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专制主义原则,集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
二、中央集权制。
所谓中央集权制,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
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可言,必须严格地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
主要表现在:⑴“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郡国、郡县无立法权。
⑵郡县制地方官员的除授、迁转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行政长官必须向中央政府负责。
⑶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发展趋势而言,地方政府在司法、财政、军事诸方面,均无自主权,必须受制于中央政府。
⑷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
三、官僚政治中国的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派生物。
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在于:⑴官为君设,从而赋予官僚政治以浓厚的人治色彩。
⑵中国的官僚政治虽然有一套完善的考选官僚的制度,但是,无论是从考选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方式与程序上看,都体现了它的封闭性特征。
⑶“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官位不能世袭,官员不能把职位传给亲属,胥吏职位同样不能世袭,但却通过种种办法使得其职位实际上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赋予官僚政治以腐败性。
【真题演练】例1(2013年山东文综11)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解析】题目考查对历史趋势的的总体理解,从汉到元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国家行政权力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在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排除B,元朝宰相位高权重,直到明朝末年宰相才被废除,排除C,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从秦朝就开始被打破了,排除D,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汉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时期对地方的行政,经济,兵权都收归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所以A正确。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专制性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专制为主要特点。
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和权威,例如中国古代的皇帝。
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和决策权。
2. 五等分封制: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采用五等分封制。
这是一种将国家领土划分为五等级的封地制度,各级封地分别由王公、侯伯、子男和庶民拥有和管理。
这种制度有助于维持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等级和秩序。
3. 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注重道德和伦理,提倡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种思想对政治制度的运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礼制、家族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建立。
4. 仁政理念: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强调仁政理念,即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
统治者被期望以仁德为本,为人民谋求最大的利益。
这种理念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考试选拔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可以晋升官员,并进入政府体系。
这种制度注重才能和学业成绩,为政府选拔有才能的人才提供了机会。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专制性质为主要特点,同时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仁政理念和考试选拔制度。
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显著优势作者:王寿林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03期[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三个层次所组成,具有领导与执政相统一、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选举与协商相补充、效率与公平相统筹、活力与秩序相协调的基本特征。
其显著优势表现在: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政党合作共事、社会发展进步、人民幸福美满。
这些优势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得到了生动诠释,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植根中国社会、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充满生机活力的政治制度。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层次结构;基本特征;显著优势[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599(2020)03-0041-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原理与中国政治实践相结合,总结世界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正反经验,借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优秀成果和人类政治文明优秀成果,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生动实践,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曾经积贫积弱、百业待兴的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社会主义中国,从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层次结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政治制度设计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1]按照这种区分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所组成。
不同层面的政治制度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共同构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政治制度体系。
(一)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政治制度体系中,根本政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上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的下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重要政治制度的上位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的下位制度,上位政治制度统领和制约下位政治制度,下位政治制度支撑和服从上位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特点
1.以皇权为核心,权利高度集中。
2.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宗法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结合)。
3.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人治高于法治。
4.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公天下于私天下相结合。
5.制度创新与继承结合。
6.皇权不断加大,相权不断被削弱,有相对专制,到有限专制,最后到绝对专制。
7.外儒内法,礼法并用。
礼高法低,德主刑辅。
8.强调流程式分工。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和加强一直在推动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每一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的加强,都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重要发展,最终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立作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也发展到了自身的最高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知识点汇总学习历史时,要掌握好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根据时间轴将重要的历史事件记忆清楚,另一个则是根据不同版块将知识加以归纳。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超全汇总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震鬻黧蒸鬻蘩黧蘸鬃慧荔黧黧|鬻震麓黼瓣瓣鬟瓣瓣纛熏黧瓣鬻鬻嚣鬻鬻鬈鋈鬻Ili羹鬻黼燃箨黎黼燃瓣麟黼璧麟黧瓣纛纛蠢避瀚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田克勤内容提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包括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民族区域自治制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内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是要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扩大公民的有序参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关键词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特点优势田克勤,东北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教授130117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一)人民民主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主要纲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但当时的党还不具备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解决中国政权问题的水平,只是照搬了俄共(布)的做法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党的“二大”在坚持党的最高纲领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显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