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文本单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观测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观测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观测
记录单
单元一:让我们认识科学
实验一:用手指感受温度
* 实验材料:冷、热水
实验二:水的“运动”
* 实验材料:水、酱油、醋、沙子、玻璃杯
单元二:物的组成与性质
实验三:用火柴棒燃烧观察物质变化
* 实验材料:火柴、试管、一些小木块、打火机
实验四:对物体颜色的认识
* 实验材料:多色泡沫板、手电筒
单元三:物理运动的描述
实验五:物体的弹性变形
* 实验材料:弹簧、手电筒、在原地跳跃的人
实验六:用细杆装置测量物体长度
* 实验材料:细杆、物体
单元四:光的传播与变化
实验七:利用棱镜分光
* 实验材料:手电筒、棱镜
实验八:光的反射
* 实验材料:镜子、手电筒
单元五: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实验九:种子的发芽
* 实验材料:黄瓜种子、盆栽、土壤
实验十:动植物的生长周期
* 实验材料:花卉、毛虫
以上就是本册教材的全部观测记录单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更好地认识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全册

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 小成员组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选择最合适的工具实验器材: 钉有三颗图钉、两颗铁钉、和两颗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钳工锤。

猜测:选用不同的工具,拔出三种东西所用的力和方便程度是不一样的。

实验过程: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剥线钳和钳工锤分别去取出木板上的图钉、铁钉、和木螺丝钉。

感觉取出三种钉子应用哪几种工具最简单、最方便、最省力。

然后做好记录。

(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分成四组做分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取图钉比较方便的是用小刀或剪刀来撬;取木螺钉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螺丝刀来撬;取钉子比较省力的工具是用羊角锤来撬;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器材:1盒杠杆尺、1盒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左边(阻力点)情况右边(用力点)情况用力情况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1、省力;2、费力;3、不省力也不费力实验过程:2222不省力也不费力2323不省力也不费力2214省力3223省力1422费力2332费力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天马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时间:小组成员:实验类型分组:()演示:()实验名称小杆秤的研究实验器材:自主小杆秤、钩码猜测: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实验过程:学生利用自制的小杆秤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我们会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验记录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试验记录单

第1课放大镜“比较不同的镜片”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探究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镜片的特点探究过程一、观察四种镜片的特点放大镜镜片放大镜镜片(一面贴纸)普通玻璃片近视眼镜片能否放大物体图像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侧面特点(可用简图表示)二、比较大小相同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的镜片用三种镜片观察课本封面图像并观察它们侧面的结构,按放大倍数从小到大分别画出镜片的侧面简图。

我的发现1.放大镜片的结构特点:镜片中间,边缘。

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2.放大镜的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自制组合凸透镜观察物体”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观察昆虫”记录表第组观察日期: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交流与讨论1.我们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观察不同的生物细胞”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交流与讨论1.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2.比较不同生物细胞的异同?第6课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年___月___日第7课微生物与健康“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实验记录单班级_______ 第___小组日期:___ 年___月 ___ 日。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
电池、漆包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实验步骤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缠绕圈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备注:电磁铁的磁力强度是由四种因素决定的。
实验结论
斜面越长越省力。
备注: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实验课题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研究
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器材
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实验步骤
1、学生准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实验目的
1正确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让学生探究滑轮的秘密。
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定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2、组装一个动滑轮,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3、组装一个滑轮组,挂上钩码,用测力计测出拉力
4、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课题
杠杆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1正确指出杠杆尺上的支点、力点、重点
2利用杠杆结构,改变力点或重点的距离,让学生探究杠杆的省力或省距离的秘密。
实验器材
简单机械实验箱、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杠杆,挂上钩码,确定支点、力点、重点。
2、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比较物重和拉力大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4、回到房间,将一支手电筒放在纸筒中,朝向天花板,关掉室内电灯,打开手电,于是野外观察到的星座就呈现在天花板上了。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野外看到的星星呈现在天花板上,非常美丽。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是引起四季变化的根本原因。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拷贝”星星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圆柱形的空纸筒、黑色纸、胶水或橡皮筋、手电筒、剪刀
实验过程
1、将一只空纸筒的底部剪去。
2、用黑纸另做一个圆筒盖,用胶水或橡皮筋将它固定在圆筒上。
3、到野外观察星空,把观察到的星星或星座用针“记录”在黑纸盖上,用针来回旋转使洞扩大。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鲜牛奶变成了味道鲜美的酸奶
实验结论:
1、鲜牛奶是怎样变成味道鲜美的酸奶的?
2、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探究食物发霉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了解食物发霉的条件和过程
实验器材
馒头、饭粒、塑料杯。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分对照组分别进行)
1、将馒头、饭粒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4、按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移动地球仪,观察在不同季节里,“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的变化。在移动地球仪的步骤中,应保持地轴始终指向同一方向。
5、重复第四步,再模拟地球公转3次,试用观察到的现象解释地球公转与四季形成的关系。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在春、夏、秋、冬四个位置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同。
米粒、葵花子、橡皮虫、泡沫塑料粒、硬纸剪的兔子或泥捏成的兔子、钳子、汤匙、镊子、起钉器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器材:
报纸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
制作过程:
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

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型桥,并画出图形。

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

4、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

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随之改变。

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电磁铁四个。

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时间:2016年12月6日
时间:2016年11月29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将同样的纸折成“V”、“U”、“T”、“L”、“工”等不同的形状,然后按照上一次实验的方法分别在纸上放上铁垫圈,填写好下面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表,并做好分析的准备。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形状
抗弯曲能力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纸梁的厚度
(以粘在一起的张数计算)
1
2
4
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预测
实测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
实验器材:
实验用的大小相同的纸若干张、铁垫圈、胶水、包装箱瓦楞纸板
猜测:
改变纸的形状,其抵抗弯曲的能力也会随之而改变
实验过程:
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实验器材:
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不同的大轮、1个小轮、1个轴
猜测:
轮轴越大越省力。
实验过程: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然后改变轮在做实验。
(用1、2、3、4表示坡度由小到大)
直接提升物体的力(N)
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N)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XXX教学资源提供了一份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其中包括了三个实验:研究杠杆的秘密、研究轮轴作用、定滑轮作用实验。

每个实验都有实验名称、实验器材、猜测、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五个部分。

在研究杠杆的秘密实验中,使用了杠杆尺和钩码,猜测杠杆是否省力跟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左边(阻力点)和右边(用力点)的情况和钩码距离支点的格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原理。

在研究轮轴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和轴。

通过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观察轮上挂钩码的个数,来研究轮轴作用。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轴上钩码的个数、轮上钩码的个数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轮轴作用的原理。

在定滑轮作用实验中,使用了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滑轮和测力计。

通过在定滑轮上挂绳子和钩码,观察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再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包括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和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定滑轮的作用原理。

总的来说,这份实验报告单提供了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原理。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

班级。

时间:实验类型:实验名称: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的实验实验器材:三节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有关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的数量制作过程:制作电池数分别为1节、2节、3节的电源三个。

分别用不同的电源接通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不变:电磁铁、大头针、电磁铁与大头针的距离、使用的线圈。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电池的数量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排序1节2节3节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表,我们发现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电磁铁的磁力也随之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
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轮轴的秘密
实验目的
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
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实验结论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报告(7)
实验内容
7斜面的作用
实验目的
认识斜面的省力原理。
实验器材
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
实验人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实验内容
找拱形
实验目的
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器材
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等
实验步骤
⒈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⒊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实验现象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实验内容
6滑轮组
实验目的
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
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实验内容
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
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
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
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
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
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平放还是立放。
实验现象
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实验结论
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0 )
实验内容
形状和抗弯曲能力
实验目的
了解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其抗弯曲能力。
实验器材
硬纸条、砝码、瓦楞纸等
实验现象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
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
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实验步骤
1、将一块木板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
2、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把重物拉上去。
实验现象
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
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
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实验现象
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实验结论
自行车运用了轮轴、斜面、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9 )
实验内容
1抵抗弯曲
实验目的
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垫圈、竹片、尺子
实验步骤
学生预备两个文具盒,中间放一张硬纸条,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2、把这张硬纸条弯折成“V”、“L”、“U”、“T”或“工”字形后,再看看能承受得起几个砝码?
实验现象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实验结论
把“一字形”材料弯折成其它形状后可以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结论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实验结论
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8)
实验内容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实验目的
研究自行车上的机械原理
实验器材
自行车
实验步骤
对链条和齿轮的研究
实验时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1)
实验内容
拱形的力量
实验目的
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厚书几本、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
实验步骤
拱形承受压测试。
2、 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现象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