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刘中学安徽乡土地理统一测试题(附答案)
2012高考地理真题精校精析(安徽卷)

2012 ·安徽卷 (文综地理 )[2012 安·徽卷 ] 图 7 表示 2000-2010 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8 表示 2000 年、 2010 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构造。
达成23~25题。
图 7图 823.2000-2010 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整体奉上涨态势的主要原由是()①耕地面积增添②政策支持③农业劳动力增添④科技支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3.D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要素。
读图7 可知,与2000 年对比, 2010 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减少,所以①错误;跟着科技的发展和耕地的减少,农业劳动力只好减少,所以③错误;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政策的支持是粮食产量提升的最主要原由。
24.与 2000 年对比, 2010 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要素是()A.水源B.市场C.土壤 D. 机械化24.B [分析 ] 本题考察地区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要素。
市场的需求是决定农业种类和规模的最主要要素。
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化②检查作物散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追踪产品流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5.A [分析 ] 本题主要考察3S 技术的作用。
经过遥感,能够监测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等的变化,能够依据作物生长情况预计粮食产量,能够检查农作物的分布, GPS能够追踪产品的流向。
[2012 安·徽卷 ] 风经过丛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 9 表示四类不一样构造的丛林对风速的影响。
达成 26~27 题。
图 9①基层有灌木②基层有灌木③基层无灌④基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的阔叶密林木的针叶密林的针叶孤立林26.距地面 6 米之内,防风成效最好的丛林是()A.①B.②C.③D.④26.A [分析 ] 读图可知基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 6 米内风速最小 (小于 3 千米 / 小时 ),所以防风成效最好。
【高中地理】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人教课标版

安徽省省城名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夏至日在野外进行地貌考察所得到的一些点的海拔高度数据,并于12时16分(北京时间)测得当地最大太阳高度角为88.5°。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所示的地区有几条较大的沟谷()A.没有B.1条C.2条D.3条2.如果在该地区发展农业,做法最不可取...的是()A.兴修水利工程防治伏旱B.可以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模式C.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D.该地土壤适宜种植茶树3.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①热量不足②降水稀少③台风影响较小④交通不便⑤水土流失严重⑥人地矛盾突出A.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下图表示40°纬线上的光照状况,阴影部分代表黑夜。
回答4—5题。
4.此时北京时间及北京昼长分别为()A.1时40分14小时B.10时20分12小时C.2时20分14小时D.13时40分16小时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北移B.北京地方时17时太阳位于西南方C.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D.40°S某地地方时16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下图是济南市2011年8月某时期的天气状况,据图回答6—7题。
6.造成济南市此次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为()7.此次天气系统过境后,昼夜温差增大,这主要由于当地()A.受暖气团控制B.局部气候的调节作用C.大气保温作用弱D.受冷气团的控制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回答8—10题。
8.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冰川C.流水D.海浪9.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d B.b-c-d-a C.c-d-a-b D.d-a-b-c雨强为单位时间内落到单位面积上水的质量,下图为我国1991-2005年间一小时雨强分布和雨强出现频数图。
2012年高考安徽卷地理全卷

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2012年高考试题重绘试卷项目负责人:张明审核人:鲁爱华总顾问:杨剑感谢以下参与2012年高考试题插图重绘的54位老师的无私奉献。
(按姓氏拼音为序排列)白瑞生柴永辉陈竞宇崔世林丁帅董丽娥樊宗辉冯小杰傅茂坤郭华夏郭庆彬郭振宇过凯胡星荣惠红娜贾国强姜洪波姜烨蒋程程李军李树广李兴防李永才林启栋林王源刘兵刘延峰罗瑛马海波聂启迪聂绪臻潘貌貌邱杨兵沈洪健宋金花孙洪涛王瑞林王小林王智勇吴建中徐建华杨威杨雪玉张进勇张景明张坤张晓剑赵东宇赵守拙郑先健郑永胜仲在华朱爱华邹凯东本文档适用于非赢利性网站使用,转载时需保留本文档所有信息。
欢迎各位老师及各站点下载、转载、传播。
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推介负责人河北省卢龙县中学鲁爱华秘书长河北省迁安市第三中学张明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成立于2010年5月,由河北省卢龙中学鲁爱华老师策划、发起、主持。
旨在通过利用网络,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名校共享,开辟地理教育、教研新天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来打造中国质量名校、一线教师交流空间,“以交流促成长让优秀者更优秀!”百强名校高考地理研讨群自建立至今,已发展为三个群((群1:107655055;群2:86425402;群3:192728612))已经拥有200多成员,分别是来自30余个省区100多个城市的教研组长、一线教师,真正实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交流,实现了“全国”统一教研活动,使各位老师在交流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进步,在进步中增进友谊。
为进一步规范本群发展,20011年3月,由鲁爱老师倡导,张明老师负责统一管理,群内建立了个人有效联系方式、设有管理委员会、产品研发团队核心成员及研发团队主要成员,这意味着我群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
建群方初,限于人员的不足与空间发展有限,群内活动主要以群主题研讨活动为主,2010年一共组织了三次研讨,有两篇研讨记录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同时也被多家网络媒体收藏。
这说明“研讨式成果”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期刊认同感,能够揭示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与想法,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10年10月,鲁爱华老师受《地理教学》杂志辑编黄昌顺老师委托,组织编写了高考模拟试卷4套,开始了群活动第一次与期刊进行的合作与交流;2011年2月,鲁爱华老师提出二轮复习要构建“练-学-讲-练”的模式,并突出练的功能。
安徽乡土地理试题及答案

安徽乡土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安徽位于中国的哪个地理区域?A. 东部沿海地区B. 西部高原地区C. 南部丘陵地区D. 中部平原地区答案:D2. 安徽的省会城市是?A. 合肥B. 芜湖C. 马鞍山D. 安庆答案:A3. 安徽的简称是什么?A. 皖B. 皖南C. 皖北D. 皖中答案:A4. 安徽的地形主要由哪几种类型组成?A. 平原、山地、丘陵B. 沙漠、高原、盆地C. 草原、山地、盆地D. 平原、高原、沙漠答案:A5. 安徽的气候类型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答案:A6. 安徽的著名景点黄山属于什么地貌?A. 喀斯特地貌B. 火山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蚀地貌答案:A7. 安徽的农业以什么为主?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土豆答案:A8. 安徽的哪个地方被誉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A. 宣城B. 合肥C. 芜湖D. 安庆答案:A9. 安徽的徽州文化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色?A. 徽派建筑B. 徽剧C. 徽菜D. 徽茶答案:D10. 安徽的哪条河流是长江的第二大支流?A. 淮河B. 汉江C. 赣江D. 湘江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安徽的行政区划包括____个地级市和____个县级行政单位。
答案:16;1052. 安徽的徽派建筑以____、____、____为特点。
答案:白墙、黑瓦、马头墙3. 安徽的徽剧是中国戏曲的四大剧种之一,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答案: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服饰华丽4. 安徽的徽菜以____、____、____为特点。
答案:口味清淡、色泽鲜明、讲究刀工5. 安徽的著名特产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宣纸、徽墨、歙砚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安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答案:安徽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下游,是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
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江苏、浙江,南接江西,西靠湖北,北濒河南,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安徽省2012届名校联考卷地理试卷

安徽省2012届名校联考卷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请将每小题最佳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下图所示为7月我国东南沿海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回答1——2小题1.若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等温线的数值相同,则影响着四处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海陆分布②地形因素③太阳辐射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图示时段内,沿丁—乙方向,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逐渐缩短 B.降水量逐渐减少C.日落的地方时逐渐推迟 D.树木生长量逐渐增加【答案】1、A 2、C【解析】1.由图可以得出影响四地等温线的原因是海陆分布、地形因素决定的。
2.C:由于经度差相差不大故C对,根据图此时处于7月份,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故白昼逐渐增长A错,降水量沿甲—乙—丙逐渐增多,故B错,由于纬度位置大致相同,树木生长量相差不大故D错。
7月份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随纬度增加昼长增长,日落的地方时随之推迟,C正确。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5题3.图中小河的流向为A、自东北流向西南B、自西北流向东南C、自东南流向西北D、自西南流向东北4.图中B处的海拔可能为A、85B、 95C、105D、1155.图中AC两地相对高度为A、20—40B、30—50C、40—60D、50—70【答案】3、B 4、C 5、C【解析】3.B根据图中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河流流向和等高线突出方向相反,故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4.根据图示中示坡线指向可以得出B处为地势突出,故外围等高线为100,因此,B的海拔高度在100—110之间,因此得出C.5.A地的相对高度在110—120之间,C处高度在60—70之间,故得出C.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记者罗沙余晓洁)继21日下潜到4027米后,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26日首次成功突破5000米,最大下潜深度5057米,连续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

2012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安徽乡土地理复习试题(含答案)1.安徽省从纬度上看,地处半球 , 纬度地区。
从海陆位置看,属于省份,与长江三角洲相接,距海。
2.安徽省简称。
全省划分为个省辖市(原并入合肥市)。
通常称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为,为皖南。
行政中心是。
3.全省人口总数居全国第8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迅速。
20世纪70年代实行以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人口基数,每年净增人口仍然,人口形势十分严峻。
人口密度远全国平均水平。
淮北平原、长江沿岸平原人口密度。
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人口密度。
全国劳务大省。
少数民族,人口数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口城镇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开始;人口受教育状况显著。
4.平原、山地、丘陵相间的地形。
北部为;中部为和;南部为和。
全省最高峰:(黄山主峰)。
5.地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为:四季分明,明显,温和,夏雨集中。
淮河以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淮河以南为(温度带)(干湿地区)地区。
降水分布特点:南北,山地,平原和丘陵地区。
旱涝灾旱频繁,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危害最大。
其中尤为突出。
6.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横贯安徽北部,自西南向西北横贯安徽,有“八百里皖江”之称,南部的,属钱塘江水系。
安徽省最大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有“皖中明珠”之称。
7.过渡性的植被和土壤: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从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征,自北向南依次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
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地植被呈分布。
土壤呈现自北向南过渡的明显特点,淮北地区主要为,江淮地区为黄棕壤和黄褐土,皖南为黄壤和。
在江淮和皖南地区有大片肥沃的水稻土。
8.农业大省:形成了淮北的、长江流域的和、淮北和沿江的、和的林、茶等优势产业带9.五大优势矿产:煤炭:储量居华东地区首位,集中分布在。
铁矿:分布遍及全省,以、当涂、繁昌、庐江等地最为集中。
铜矿:主要分布在沿江的、池州、怀宁、庐江等地。
2012年高考真题——地理(安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图1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2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
完成23~25题。
23.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①耕地面积增加②政策支持③农业劳动力增加④科技支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C.土壤D.机械化2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①监测耕地变化②调查作物分布③估测粮食产量④跟踪产品流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
完成26~27题。
①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②下层有灌木的阔叶密林③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密林④下层无灌木的针叶孤立林26.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①B .②C .③D .④27.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A .①B .②C .③D .④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28~29题。
年份 “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 价格(美元/m 3)水量 (亿m 3) 价格 (美元/m 3) 水量 (亿m 3) 19910.10 10.12 0.148.15 19120.04 2.34 0.06 1.97 19930 0 19940.04 2.72 0.06 2.0928.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9.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下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2012年中考地理真题(含答案)

2012年中考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1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35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μ饽康拇鸢副旰牛?span lang=EN-US>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4.考试结束,由监考教师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15分)读图1,完成,1—2题1.当地球运行到甲处时,日期大约在CA.6月22日前后B.9月23日前后C.3月21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2.此时太阳直射在D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北极圈D.赤道小明邀请美国中学生杰克暑假来某地(116E、40N)参加地理夏令营活动,读图2,完成3—4题。
3.该地大致位于图中BA.甲地附近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D.丁地附近4.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A.北温带B.热带C.南温带D.北寒带读图3“我国东部地球某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点中,地处山脊的是BA.①B.②C.③D.④6.图中A、B两地相比CA. A地位于B地的西北方向B. A地坡度比B地陡C. A地年降水量可能多于B地D.A地海拔高于B地7.小明要外出旅行,下列哪种天气适合C下表是世界某区域人口资料,据表回答8—9题。
8.该区域最可能位于BA.非洲北部B.欧洲西部C.北美洲北部D.亚州南部9.该区域的主要人种是A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黄种人与黑种人读图5,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D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人类活动D.地形11.图中③区域生态环境脆弱。
为实现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A.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C.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D.引进良种畜禽,实行天然放牧12.关于图中A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A.中下游地区结冰期长B.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C.上中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D.是我国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13.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台湾的部分资料,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与台湾无关的是DA.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B.盛产香蕉、菠萝等水果C.森林覆盖率高,树种丰富D.东部地区人口稠密14.根据图6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南方地多水少B.北方地多水少C.南方地少水少D.北方地少水多15.我国某地区民居多高脚竹楼,那里丛林遮天蔽日,林中常见“孔雀开屏、大象戏水”的趣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刘中学安徽乡土地理统一测试题(含答
案)
一、选择题:
1、安徽地跨三大流域,下列流域没有经过安徽的是()
A、长江
B、黄河
C、淮河
D、钱塘江
2、下列铁路,没有经过安徽的是()
A、陇海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京广线
3、下列省份中,不与安徽接壤的是()
A、河南省
B、江西省
C、湖南省
D、浙江省
4、合肥市电话区号是()
A、0550
B、0551
C、0559
D、0566
5、安徽总人口居全国第()
A、8
B、6
C、5
D、3
6、下列少数民族中,不在安徽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行列的是()
A、畲族
B、壮族
C、藏族
D、满族
7、大别山区盘结于三省边界,下列不属于这“三省”的是()
A、皖
B、豫
C、赣
D、鄂
8、安徽省有全国最大的灌区,它是()
A、淠史杭
B、江淮运河
C、巢湖
D、太平湖
9、主要产地不在安徽的茶叶是()
A、黄山毛峰
B、太平猴魁
C、祁红
D、普洱
10、安徽省主要能源是()
A、煤炭
B、石油
C、水电
D、天然气
11、安徽有“古铜都”之称的是()
A、铜陵
B、淮南
C、合肥
D、马鞍山
12、安徽省著名的“钢城”是()
A、铜陵
B、淮南
C、合肥
D、马鞍山
13、“奇瑞”汽车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品牌轿车,总部设在()
A、合肥市
B、芜湖市
C、马鞍山市
D、滁州市
14、()是安徽省内属于国家一类空港口岸。
A、芜湖、蚌埠
B、安庆、淮南
C、合肥、黄山
D、合肥、芜湖
15、()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黄梅戏
B、庐剧
C、徽剧
D、凤阳花鼓
二、填空题:
1、安徽省纬度位置位于
2、2011年安徽省行政区化做了调整,市并入合肥。
3、安徽省人口形势十分严峻,其特点是。
4、合肥市位于安徽省地形区。
5、安徽省行政区化调整后,湖成为合肥市的内湖。
6、安徽省危害最大、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这种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地区是。
7、每年六、七月间江淮地区阴雨绵绵,此时正值黄梅成熟季节,故称
为。
8、中国农村改革的“发祥地”是安徽省的。
9、被称为豆腐故乡的安徽城市是。
10、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安徽省的著名旅游景点。
11、安徽省行政中心合肥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简称。
12、合肥市地处我国东南部,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于气候。
13、合肥市市树是;市花是、。
14、被称为安徽第一街的是合肥市的。
15、合肥市正在兴建的新的国际机场是。
16、合肥市远近闻名的水乡古镇是肥西县的。
17、安徽省省鸟是。
18、安徽省地方戏曲艺术中,已经成为唱响全国、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
是。
19、安徽省“两淮”能源基地通过众多的将原煤转化为电能输送到全国统一电网。
20、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基地有、等,知名汽车品牌
有、、、等。
三、综合题:
21、阅读“安徽交通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图中A、B是两条铁路线,A是,B是;
②图中C、D是两条河流,C是,D是;
③图中E、F是山,E是;F是;
④图中G是湖;
⑤图中H是城市,名称是。
⑥长江流经安徽的一段称为“”,沿江地带有五个中心城市,自东向西依次是:
、、、、,被称为“”城市群。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C
4、B
5、A
6、C
7、C
8、A
9、D 10、A 11、A 12、D 13、B 14、C 15、C
二、填空题:
1、北半球中低纬度
2、巢湖
3、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4、江淮丘陵
5、巢湖
6、旱涝、淮河流域
7、梅雨
8、凤阳县小岗村
9、淮南
10、黄山
11、庐
12、亚热带季风气候
13、广玉兰;石榴、桂花
14、长江中路
15、新桥机场
16、三河镇
17、灰喜鹊
18、黄梅戏
19、坑口电站
20、合肥、芜湖;奇瑞、JAC、昌河、华菱重卡
21、①陇海线、京九线;②淮河、长江;③黄山、九华山;④巢湖;⑤合肥市⑥八百里皖江;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马芜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