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梁设计

合集下载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过梁是指在建筑物的某一层楼之间设置的横梁,起到支撑和传递楼板荷载的作用。

为了保证过梁的安全可靠,需要遵循相关的设置规范。

以下是过梁设置规范的要求。

1. 设计标准:过梁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荷载情况和结构形式合理确定过梁的布置位置、尺寸和材料。

2. 过梁布置:过梁的位置应满足结构和功能的要求,避免对建筑物内部空间布局造成不利影响。

过梁的布置应均匀合理,尽量减少对楼板布置和使用的限制。

3. 过梁尺寸:过梁的高度、宽度和厚度应根据结构及荷载计算确定。

过梁的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使其能够承担楼板载荷并满足房屋使用的要求。

过梁的宽度和厚度应根据荷载大小、楼板面积和材料强度进行合理计算。

4. 过梁材料:过梁的材料应符合结构设计的要求,常用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荷载、使用要求和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过梁的强度和稳定性。

5. 过梁施工:过梁的施工应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

过梁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应合理安排。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过梁的支撑和安全,确保过梁设置的质量和稳定性。

6. 过梁验收:过梁的验收应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

验收人员应对过梁的尺寸、材料、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过梁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7. 过梁维护:过梁的维护应及时进行,定期巡视和检查过梁的状态和使用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

过梁的维护主要包括防水、防腐、防火和防震等方面,以确保过梁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总之,过梁设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施工规范、材料选用适当、质量可靠,以保证过梁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过梁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过梁的长期使用效果。

LG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LG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LG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与施工要点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过梁是混凝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桥梁、楼板等结构的荷载。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

一、设计要点1. 预留尺寸: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工程要求确定过梁的预留尺寸。

预留尺寸包括过梁的高度、宽度等参数,需要根据承载荷载和结构形式进行合理设计。

2. 钢筋布置:在过梁的设计中,合理布置钢筋是保证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

钢筋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同时考虑梁身和梁端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行细致的钢筋计算和布设。

3. 弯矩和剪力的考虑:过梁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弯矩和剪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弯矩和剪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根据结构形式和荷载情况,合理确定过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4.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规范进行选择,以满足过梁的承载和使用要求。

二、施工要点1. 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是关键的一步。

要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注意控制浇筑的速度和质量,避免出现空洞、波浪等缺陷。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均匀性。

2. 梁体连接:当过梁为连续梁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梁体的连接。

连接方式可以选择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等,要确保连接牢固、刚性良好,能够承受荷载和温度变形等影响。

3. 钢筋安装: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安装是一个重要环节。

钢筋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要注意保持钢筋的几何形状和正确的布置位置,同时保证钢筋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是一个需要控制的重要参数。

在施工中应根据环境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合理控制浇筑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5. 后期养护:施工完成后,对过梁进行适当的养护非常重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和墙梁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砖过梁
5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平拱过梁
6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砖砌弧拱过梁
7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梁的种类与构造
钢筋混凝土过梁
8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13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2 钢筋混凝土圈梁
圈梁的布置 1 单层房屋(檐口或窗顶标高处) 2 多层房屋(檐口标高、纵横墙、托
梁墙梁顶面) 3 基础圈梁(基础顶面)
14
第六章 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圈梁的构造 1 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 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 口上部增设相同截 面的附加圈梁。 2 钢筋混凝土圈 梁的宽度宜与墙厚 相同
挑梁的设计计算
针对挑梁可能发生的三种破坏形态, 在挑梁计算中应进行相应的验算或计算。
1 抗倾覆验算 2 局部受压验算 3 挑梁的配筋计算
21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挑梁的设计计算 抗倾覆验算
式中: Mr—挑梁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 Mov—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对计算倾覆
点产生的力矩;
22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过梁上的荷载 梁板荷载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 <l n 时,应计 算梁、板传来的荷载,如hw ≥ l n ,则可不计
梁、板的作用。
9
第六章过梁、圈梁、挑梁与墙梁
6.1 过梁设计
过梁上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原则与要点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原则与要点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原则与要点钢筋混凝土过梁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强,在许多建筑和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原则与要点,以帮助读者对该领域有更全面的了解。

一、材料选择与使用钢筋混凝土过梁设计中,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至关重要。

混凝土的强度和抗压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通常采用C30及以上级别的混凝土。

钢筋的选择应基于预计的荷载和应力情况。

设计师需要确保钢筋的强度满足承载要求,并注意避免锈蚀和疲劳损伤对结构的影响。

二、梁的几何形状与尺寸钢筋混凝土过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其承载力和刚度。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要求的荷载和梁的跨度来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高度。

对于长跨度的过梁,可以考虑采用T形截面或箱形截面,以增加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此外,梁的侧向支座和间距也需要合理设计,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荷载与承载能力计算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时,需要准确计算预期荷载和梁结构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和附加荷载等。

荷载计算应综合考虑梁结构的各个部分,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布和计算。

同时,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和钢筋的承载能力,确保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剪力与弯矩的计算与加固在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中,剪力和弯矩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合理的剪力与弯矩计算可以确保梁结构在受力时不会发生破坏或过度变形。

钢筋的分布和排布需要根据梁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荷载分布进行合理设计。

在需要加固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加固钢筋或纤维增强材料等加强结构的抗剪和抗弯能力。

五、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不仅需要关注结构计算和尺寸设计,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材料质量。

在施工中,需要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钢筋布置准确,并进行预应力张拉或挤压等过程。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采取必要的检测和测试手段确保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原则与要点包括材料选择与使用、梁的几何形状与尺寸、荷载与承载能力的计算、剪力与弯矩的计算与加固、以及施工过程与质量控制。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
过梁设置规范要求是什么
1、当墙体的上方有设置门或者是窗户的洞口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在门或者是窗户的洞口上方设置一根横梁,这根横梁就是所谓的“过梁”。

为了确保门窗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门窗过梁的时候,一般都需要根据相关的设置规范要求进行设置。

2、设计师一般都会在施工图纸上列出门窗过梁的尺寸,一般都会根据门窗的洞口宽度的范围来分别给出过梁的高度和宽度、支座长度、钢筋的配筋情况等等,其中梁宽一般都是和墙面宽度是一样的。

3、假如门窗的洞口宽度低于1000毫米的话,那么过梁的高度就应该是120毫米,而支座长度则应该是240毫米。

假如门窗的洞口宽度是在1000毫米到1500毫米之间的话,那么过梁的高度应该是180毫米,而支座长度则应该是240毫米。

4、假如门窗的洞口宽度是在1500毫米到2000毫米之间的话,那么过梁的高度应该是240毫米,而支座长度则应该是240毫米。

假如门窗的洞口宽度是在2000毫米到2500毫米之间的话,那么过梁的高度应该是240毫米,而支座长度则应该是240毫米。

5、假如门窗的洞口宽度是在2500毫米到3000毫米之间的话,那么过梁的高度应该是300毫米,而支座长度则应该是360毫米。

门窗过梁的具体设置尺寸一般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图纸来进行施工,从而避免出现问题。

钢筋混凝土过梁设计流程及要点

钢筋混凝土过梁设计流程及要点

钢筋混凝土过梁设计流程及要点钢筋混凝土过梁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工程中,如桥梁、高层建筑、地铁站等。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流程及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工艺的实施。

一、概述钢筋混凝土过梁是将预制的梁体运送至需要搭建的位置,然后通过吊装、安装固定等方式完成梁体的连接和安装的工艺。

此工艺相比传统浇筑的方式,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可控、环境污染少等优势。

二、设计流程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设计流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 结构设计在进行过梁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整体的结构设计。

这包括桥梁的荷载计算、梁体截面的确定、支座类型的选择等。

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和预算限制,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 梁体设计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梁体设计是整个过梁工艺中关键的一步。

设计人员需要确定梁体的几何尺寸、钢筋配筋等。

这涉及到梁体的强度计算和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以确保梁体能够承受预期的荷载,并满足设计要求。

3. 运输设计在进行梁体的过梁工艺之前,需要对梁体的运输设计进行详细规划。

这包括运输车辆的选择、路线的确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梁体的尺寸、重量以及现场道路的限制,以确保梁体的安全运输和顺利装配。

4. 吊装设计过梁工艺中的吊装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梁体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设计人员需要确定吊装点的位置、吊车的类型、吊装设备的配备等。

同时,还需进行吊装过程中的力学计算,以确保吊装过程中梁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安装固定设计梁体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安装固定的设计。

这包括支座的设计和固定方式的确定。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梁体与支座的配合性,以及梁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热胀冷缩等因素,确保梁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设计要点除了设计流程外,设计人员还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建立完善的设计文档设计人员在进行过梁设计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设计文档,包括设计计算书、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

这些文档不仅有助于沟通和交流,还方便后续工序的执行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方法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但在地震作用下也存在一定的脆弱性。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震性能,设计和加固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方法,旨在为工程师和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一、抗震设计原则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抗震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1. 建立合理的承载力与刚度设计体系,以减小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2. 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等;3. 采用适当的抗震措施,如设立剪力墙、斜撑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韧性;4. 根据地震烈度等级要求,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如减震设备、层间位移控制等;5. 进行全过程的结构分析和验算,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二、抗震设计方法1. 强度设计法强度设计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抗震设计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合理的结构尺寸和截面形式,使结构在地震荷载下达到足够的强度。

强度设计法要求结构在一定的设防地震作用下,各构件的受力状态和满足强度要求。

2. 刚度设计法刚度设计是通过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抗侧力能力,在地震作用下减小结构的变形和位移。

刚度设计法要求结构的刚度足够大,以保证结构的初始刚度和抗侧力性能。

3. 韧性设计法韧性设计是通过采用合适的截面形式和布置钢筋,来增加结构的延性和韧性。

韧性设计法要求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即在地震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变形,从而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

三、加固方法1. 钢筋混凝土套筒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套筒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通过在现有梁的四周增加一层混凝土套筒,以增加梁的截面面积和强度。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梁的承载力和刚度,增强其抗震性能。

2. 碳纤维布加固法碳纤维布加固法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通过在梁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使其与梁形成一体化结构,以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6.1
第5章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圈梁
圈梁作用 圈梁设置 构造要求
6.1
第5章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墙梁
由支承墙体的钢筋混凝土梁及其上计算高度范围内墙体所组 成的能共同工作的组合构件称为墙梁。其中的钢筋混凝土梁 称为托梁。
墙梁按支承情况分:简支墙梁、连续墙梁 、框支墙梁 按墙梁承受荷载分:承重墙梁、自承重墙梁。
6.1
第5章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3) 挑梁本身的承载力验算 挑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与最大剪力设计值Vmax:
式中:Vo—挑梁的荷载设计值在挑梁墙外边缘处截面产生的 剪力。
4) 挑梁的构造要求 挑梁的设计除应符合规范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1/2的钢筋面积伸入梁尾端,且
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3时,应按高度为ln/3墙 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2)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ln/2时,应 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hw≥ln/2时,应按高 度为ln/2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
6.1
第5章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a)
(b)
6.1
6.1
第5章 砌体结构墙体中过梁、墙梁、挑梁
3.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承载力应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
过梁的弯矩按简支梁计算,计算跨度取(ln+a)和1.05ln二 的较小值,其中a为过梁在支座上的支承长度。在验算过梁 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时,可不考虑上部荷载的影响,即
取ψ=0。由于过梁与其上砌体共同工作,构成刚度很大的组
过梁是砌体结构门窗洞口上常用的构件
钢筋混凝土过梁 砖砌过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梁设计
过梁设计(GL-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本文简称《砌体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钢筋:d - HPB300; D - HRB335; E - HRB400; F - RRB400; G - HRB500; P - HRBF335; Q -
HRBF400; R - HRBF500
-----------------------------------------------------------------------
1 已知条件及计算要求:
(1)已知条件:
l n = 1.800m;h w = 7.300m
b w = 0.240m;D l = 0.240m
q bk = 10.00kN/m;g bk = 14.00kN/m
混凝土:C30;f c = 14.3N/mm2
纵筋:HRB400;f y = 360N/mm2
箍筋:HRB400;f yv = 360N/mm2
墙体材料:烧结普通砖
砌体强度等级:MU10;砂浆强度等级:M5;抗压强度:f = 1.50MPa
矩形截面:b×h = 240×350
γB = 25kN/m3;γM = 20kN/m3;γW = 19kN/m3
γG(恒控) = 1.35;γG(活控) = 1.20;γQ =
1.40;γL = 1.00;ψc = 0.70
(2)计算要求:
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
2 荷载与内力计算:
(1)荷载计算:
过梁自重:q l = 2.48kN/m
考虑楼板荷载和墙体自重。

墙体计算高度:hw0 = 0.600m
墙体自重:q w = 2.74kN/m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q G =
7.04kN/m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基本组合:q Q =
6.25kN/m
最不利的基本组合:q = 7.04kN/m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l0 = 1.890m
控制截面最大弯矩:M max = 1/8ql02 =
3.14kN.m
控制截面最大剪力:V max = 1/2ql n = 6.33kN
-------------------------------------------------------
3 截面B: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按单筋计算。

(1)下部主筋:
M max = 3.14kN.m
h0 = 315mm,ξ=x/h0=0.009 < ξb=0.518
As=ξa1f c bh0/f y=28mm2ρ=0.03% < ρ=0.20% 按构造配筋As=168mm2
min
实配:2E12(226mm2ρ=0.27%)
(2)上部负筋:
构造:2E12(226mm2ρ=0.27%)
-------------------------------------------------------
4 截面A: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截面验算:
V=6.33kN < 0.250βc f c bh0=270.27kN 截面满足
(2)箍筋:
V max = 6.33kN
Asv/s=-611.49mm2/m ρsv=-0.25% < ρ
=0.10% 按构造配筋Av/s=229mm2/m
svmin
实配:E8@300双肢(335mm2/m ρ
=0.14%)
sv
-------------------------------------------------------
5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N l = ql0/2 = 6.65kN
A0 = (D l + b w)b w = (240+240)×240 = 115200mm2
a0 = 10sqrt(h/f) = 153mm
A l = a0b w = 153×240 = 36661mm2
γ= 1 + 0.35sqrt(A0/A l - 1) = 1.51 ≥γmax = 1.25,取γ= 1.25
N l = 6.65kN ≤ηγfA l = 68.74kN,满足。

-------------------------------------------------------
EN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