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材料简介
电磁波吸波材料

电磁波吸波材料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波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有效减少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人们研发出了一种特殊材料——电磁波吸波材料。
电磁波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材料。
它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减少电磁波的反射和传播,达到减少电磁波辐射的目的。
电磁波吸波材料通常由一种或多种特殊材料组成,如铁氧体、碳纤维、聚苯乙烯等。
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能够吸收不同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
当电磁波通过材料时,材料中的分子会受到电磁波的激发,产生热能。
随着热能的积累,材料的温度会逐渐升高,从而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
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吸波频率范围和吸波率。
吸波频率范围指的是材料能够有效吸收的电磁波频率范围,而吸波率则是指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
一般来说,吸波频率范围越广,吸波率越高,材料的吸波性能就越好。
电磁波吸波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无线通信领域,电磁波吸波材料可以用于制造手机、电视、无线网络设备等电子产品的外壳,以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在雷达技术领域,电磁波吸波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雷达天线罩,减少雷达信号的反射和干扰。
此外,电磁波吸波材料还可以用于电磁波防护、电磁波隐身等领域。
尽管电磁波吸波材料在减少电磁波辐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制备成本较高,制造过程复杂。
其次,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的来说,电磁波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电磁波辐射的材料。
随着无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波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电磁波吸波材料在电磁波防护、电磁波隐身等领域的更多应用,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
吸波导热材料

吸波导热材料
吸波导热材料是一种具有吸波和导热性能的材料,常用于电磁波屏蔽和热管理应用。
在电磁波屏蔽方面,吸波导热材料可以吸收入射的电磁波能量,减少反射和传播,从而降低电磁波的干扰和泄漏。
在热管理方面,吸波导热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将热量快速传导和分散,提高散热效率,保护电子器件的稳定工作。
吸波导热材料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吸波材料和导热材料。
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常用的材料有吸波涂料、吸波墙纸、吸波海绵等。
导热材料则具有高导热性能,常用的材料包括金属导热材料(如铝、铜)、陶瓷导热材料(如氧化铝、氧化硅)和聚合物导热材料。
吸波导热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设计,如复合材料、涂层、吸波层和导热层等,以实现吸波和导热的双重效果。
这些材料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
总而言之,吸波导热材料是一种结合了吸波和导热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磁波屏蔽和热管理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入射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
下面将对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应用进行整理。
一、吸波材料的现状:1.传统吸波材料:传统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吸波材料、碳基吸波材料和金属粉末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但存在成本高、重量大的缺点。
碳基吸波材料在低频和高频段有较好的吸波性能,但在中频段表现一般。
金属粉末吸波材料具有宽频带吸波特性,但其吸波效果受到金属粉末颗粒尺寸和分布的影响。
2.新型吸波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新型吸波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石墨烯、纳米颗粒、纳米线等材料的引入,使得吸波材料具备了更好的吸波性能和适应性。
此外,还有基于多孔介质和微波介质等新型吸波材料不断得到应用。
二、吸波材料的应用:1.电子和通信领域:吸波材料在电子和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吸波材料可以减少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在通信设施中,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因电磁波反射和散射引起的信号衰减和干扰,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雷达领域:吸波材料在雷达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吸波材料可以减少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和隐形性能。
吸波材料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雷达天线的吸波包覆、飞机和船只的外壳吸波涂层等。
3.医疗领域:吸波材料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应用。
例如,医学成像设备中的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干扰,提高图像质量;医用射频治疗中的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射频波的反射和散射,增强治疗效果。
4.军事领域:吸波材料在军事领域中是一种重要的隐身材料。
吸波材料可以减少战机、舰船等装备的雷达反射截面,提高敌方雷达探测的难度和战略优势。
吸波材料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隐身战机的外表面吸波涂层、导弹的吸波翼盒等。
综上所述,吸波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吸波材料的性能和适应性也在不断提高。
吸波材料简介.docx

绪论 (2)1吸波材科的吸波原理 (2)1. 1加与甩电路及损耗因子 (2)1.2材料的复介电常数与复磁导率 (4)1.2.1复介电常数 (4)1.2.2复磁导率 (5)2当前吸波材料的分类 (5)2.1按材料成型工艺和承载能力 (6)2.2按吸波原理 (6)2.3按材料的损耗机理 (6)2.4按研究时期 (6)3无机吸波剂简介 (6)3. 1铁系吸波剂 (6)3. 1. 1金属铁微粉 (6)3.1.2多晶铁纤维 (6)3. 1.3铁氧体 (6)3.2碳系吸波剂 (7)3. 2.1石墨、乙怏炭黑 (7)3. 2.2碳纤维 (7)3. 2-3碳纳米管 (7)3.3陶瓷系吸波剂 (7)3. 3.1碳化硅 (7)3.3.2碳化硅复合材料 (8)4有机物为主体吸波剂简介 (8)4.1导电高分子类吸波材料 (8)4 2视黄基席夫碱类吸波材料 (8)5其他吸波材料简介 (8)5.1等离子体吸波材料 (8)5.2手性吸波材料 (9)5.3智能化吸波材料 (9)6展望 (9)绪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碗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口益增大。
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 扰无法起飞而谋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T •作。
因此,治理电磁污 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一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人课题.此外, 在未来高技术、立体化战争中,武器装备随时面临着探测与反探测的严峻挑战。
提岛军事装备的战 术技能,隐身技术已经成为未來高技术战争的重耍研究课题。
吸波材料是隐少技术中的关键环廿, 将吸波材料引入隐巾技术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碇视。
本文以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为主线来阐 述吸波剂的研究进展。
1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卫1. 1 RC 与RL 电路及损耗因子吸波材料的物理机制是材料对电碗波实现有效吸收•电磁波能帚入射到介质屮被迅速衰减变成 其他形式的能其损耗机制在宏观上町通过简单的应;甩等效电路"以解释•对二端无源网络,复电 压0、复电流I 、复阻抗2分别为:U = [70e ;(wf+^u)> J =心訂(3t+p )2 =2 =也刀(九-®) / /0令阻HiZ = U Q /I Q ,电压与电流相位差<p = — 5,Z = Ze"电压分解示意图二端无源电路的电流、电压的矢彊分解示意图如图1所示,复阻抗与电压、电流的相位关系如表1 所示,二端电路的瞬时功率尸"人平均功率尸分别为:P(t) = I Q U Q COS (3t+(P) P = P(t)dt = costp = IU cos(p(1.4) 对纯电阻.<p = Q,P =IU = I 2U = U 2/R ;对纯电容或电感卩=±? P = 0,不吸收功率.式仃.4) 可写为 _ 一P =I L U 或 P = IU 丄 (1.5)其中:I” = Icos(p,U"=Ucos(p,I ”为仃功电流(损耗电流),Z7”为仃功电色,Z ± =lsin(p 为无功 电流:(/丄=几曲卩,为无功电压,仅Z “或U”对尸何贡献,式(1.5)中的P 叫无功功率(氏).有 功功率为(1.1) (1-2) (1.3)P 冇="〃或P 冇=U(1.6)二端电路复阻抗Z可写为Z = Ze J(p = Z (cos (p + jsin <p) = r + jx (1.7)令甲=TT/2—5 (其中6为损耗角),则由式(1.5) (1.6) (1.7)得P tanS =金=% < =仏丄=%丄=;⑴8)其中tan6为损耗因子。
吸波增热材料

吸波增热材料
吸波增热材料是一类具有吸波性能并能将吸收的电磁波转化为热能的材料。
这些材料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表现出吸波特性,通常应用于电磁波隐身技术、微波炉、雷达系统、通信设备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波增热材料:
1.吸波涂料:这种涂料通常包含导电或磁性的颗粒,能够在电磁波作用下将其转化为热能。
吸波涂料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隐身技术和民用领域的电磁波屏蔽。
2.吸波聚合物:吸波聚合物是一类含有导电或磁性填料的聚合物材料,能够在电磁波频率范围内吸收能量。
这些材料在雷达吸波、天线罩和电磁波隐身方面有应用。
3.金属基复合材料:包含导电的金属纤维或颗粒的复合材料,可以在微波频率范围内表现出显著的吸波性能。
这种材料在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有广泛应用。
4.磁性材料:具有磁性的材料可以用于吸收辐射。
铁氧体等磁性材料在低频和中频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吸波性能。
5.多孔材料:具有多孔结构的材料可以通过多次反射和吸收来减小电磁波的反射。
这种多孔结构的材料在各种频率范围内都有应用。
6.碳基材料:一些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表现出良好的电磁波吸波性能。
它们在微波、射频等频率范围内具有应用潜力。
这些吸波增热材料的选择取决于应用的具体要求,包括工作频率范围、厚度、重量、耐候性等方面的考虑。
吸波增热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电磁波控制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吸波材料

传统吸波材料
金属微粉:主要通过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吸收衰减电磁波, 主要包括金属铁粉、铁合金粉、羰基铁粉等。 抗氧化、抗酸碱能力差!介电常数大!而且密度大! 石墨:密度低,电阻是衰减电磁能的主要方式。 高温抗氧化性差!式
铁氧体:具有吸收率高、涂层薄和频带宽等优点。 密度大! 饱和磁化强度低!高温稳定性差!
反射系数
当Г=0,即无反射时,则材料阻抗匹配最好。
吸波性能的评价
主要参数:
电阻率(ρ) 复介电常数(ε):ε=ε'-ε" ε' — 材料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变量; ε" — 在外电场作用时,材料电偶矩产生移动引起的损耗; 复磁导率(μ):μ=μ'-μ" μ' — 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磁化程度的变量; μ" — 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材料磁偶矩产生移动引起的损 耗。 介质损耗正切值(tanδ):tanδE =ε" /ε',tanδM=μ"/μ' 反射损失(R) :表征吸波材料对于金属平板反射的大小。
磁损耗
薄 ︑ 轻 ︑ 宽 ︑ 强
发展趋势
兼容化
复合化
智能化
宽频带吸波
多材料复合
智能型材料
涡流损耗:同时兼具电阻损耗和磁损耗。 剩余损耗:除了涡流和磁滞损耗以外的其他所有损耗。 * 低频和弱磁场中,剩余损耗主要是磁后效损耗,且与频 率无关。 * 高频下,剩余损耗主要包括尺寸共振、畴壁共振、自然 共振等引起的损耗。
阻抗匹配
自由空间
材料
自由空间
反射
Zin— 材料归一化阻抗; εr— 材料复介电常数,εr= ε'- iε"; μ r— 材料复磁导率,μ r= μ ' – iμ "; d — 吸收层厚度; c — 光速; f —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频率。
吸波材料简介

吸波材料简介1、定义所谓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
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
2、吸波原理分类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电阻型损耗,此类吸收机制和材料的导电率有关的电阻性损耗,即导电率越大,载流子引起的宏观电流(包括电场变化引起的电流以及磁场变化引起的涡流)越大,从而有利于电磁能转化成为热能。
其二,电介质损耗,它是一类和电极有关的介质损耗吸收机制,即通过介质反复极化产生的“摩擦”作用将电磁能转化成热能耗散掉。
电介质极化过程包括:电子云位移极化,极性介质电矩转向极化,电铁体电畴转向极化以及壁位移等。
其三,磁损耗,此类吸收机制是一类和铁磁性介质的动态磁化过程有关的磁损耗,此类损耗可以细化为:磁滞损耗,旋磁涡流、阻尼损耗以及磁后效效应等,其主要来源是和磁滞机制相似的磁畴转向、磁畴壁位移以及磁畴自然共振等。
此外,最新的纳米材料微波损耗机制是如今吸波材料分析的一大热点。
3、材料种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
吸波材料按材料分类主要分为:铁氧体吸波材料,是利用磁性材料的高频下损耗和磁导率的散射来吸收电磁波的能力。
金属超微粉吸波材料,金属材料因居里点高(770K)而耐高温,Ms可达铁氧体的3-4倍,金属自然共振频率比铁氧体高得多,有更好的吸收性能,但是块状金属吸波材料会受到金属趋肤效应的限制。
随着金属或合金的粒度减小,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逐步增加,反射性能逐渐减弱。
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包括Fe、Ni、Co其合金纤维,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导电率。
纳米吸波材料,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100nm时,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粒子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变大,不同能级跃迁就可以吸收不同波段的能量,与聚氨乙烯混合组成复合吸收体,就可以对毫米波、远红外、近红外有很强的吸收,可谓是宽频带吸波材料。
吸波材料应用频段

吸波材料应用频段一、吸波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其应用在电磁波吸收、防护、隐身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吸波材料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殊结构或组分,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从而减少或消除电磁波的反射和传输。
二、吸波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根据吸波材料的成分和工作机制,可以将其分为电磁波吸收材料、阻抗匹配材料和多层复合材料等几类。
其中,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通过吸收电磁波能量将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阻抗匹配材料将电磁波从一种介质传输到另一种介质时,通过匹配两种介质的电学性能来减少反射。
多层复合材料则是通过多层次的结构来实现吸波效果。
吸波材料具有以下特点:1. 宽波段工作能力:吸波材料的应用频段通常是比较广泛的,能够覆盖从低频到高频的电磁波。
2. 高吸收能力:吸波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电磁波能量,减少或消除反射和传输。
3. 耐腐蚀性能:吸波材料通常需要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是必需的。
4. 结构可调性:吸波材料的结构和组分可以进行调整和设计,以满足不同频段和不同形状的需求。
三、吸波材料的应用领域1. 通信领域:吸波材料可用于电磁波隔离、降低通信干扰和提高通信质量。
2. 雷达系统: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回波信号,吸波材料可降低回波信号的干扰,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
3. 航空航天领域:吸波材料可以用于飞机的隐身涂层,减少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提高飞行安全性。
4. 电子设备:吸波材料可以用于电子设备的EMC(电磁兼容性)设计,减少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5. 医学领域:吸波材料可用于医学图像和诊断设备中,减少信号的干扰和背景噪声,提高图像和信号的质量。
四、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吸波材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发展的趋势:1. 多功能化:吸波材料逐渐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除具备吸收电磁波的功能外,还能具备导电、导热、防腐蚀等功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波材料简介1、定义所谓吸波材料,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的一类材料。
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质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
2、吸波原理分类吸波材料的损耗机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电阻型损耗,此类吸收机制和材料的导电率有关的电阻性损耗,即导电率越大,载流子引起的宏观电流(包括电场变化引起的电流以及磁场变化引起的涡流)越大,从而有利于电磁能转化成为热能。
其二,电介质损耗,它是一类和电极有关的介质损耗吸收机制,即通过介质反复极化产生的“摩擦”作用将电磁能转化成热能耗散掉。
电介质极化过程包括:电子云位移极化,极性介质电矩转向极化,电铁体电畴转向极化以及壁位移等。
其三,磁损耗,此类吸收机制是一类和铁磁性介质的动态磁化过程有关的磁损耗,此类损耗可以细化为:磁滞损耗,旋磁涡流、阻尼损耗以及磁后效效应等,其主要来源是和磁滞机制相似的磁畴转向、磁畴壁位移以及磁畴自然共振等。
此外,最新的纳米材料微波损耗机制是如今吸波材料分析的一大热点。
3、材料种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机场,飞机航班因电磁波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
因此,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
吸波材料按材料分类主要分为:铁氧体吸波材料,是利用磁性材料的高频下损耗和磁导率的散射来吸收电磁波的能力。
金属超微粉吸波材料,金属材料因居里点高(770K)而耐高温,Ms可达铁氧体的3-4倍,金属自然共振频率比铁氧体高得多,有更好的吸收性能,但是块状金属吸波材料会受到金属趋肤效应的限制。
随着金属或合金的粒度减小,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逐步增加,反射性能逐渐减弱。
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包括Fe、Ni、Co其合金纤维,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导电率。
纳米吸波材料,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100nm时,粒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发生巨大的变化,粒子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变大,不同能级跃迁就可以吸收不同波段的能量,与聚氨乙烯混合组成复合吸收体,就可以对毫米波、远红外、近红外有很强的吸收,可谓是宽频带吸波材料。
吸波结构复合材料,吸波结构复合材料是把吸波材料与树脂泡沫胶纤维混合成刚性结构材料,最常用的是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复合材料。
等离子体吸波材料,等离子体隐身材料吸收频带宽(3MHz-300GHz),又不需要改变飞行器的外形,价格便宜,维修方便,有极高的潜在应用价值,已成为未来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
另一种分类方法吸波材料有:聚氨酯吸波材料(BPUFA)、无纺布吸波材料(BPHPB)、铁氧体吸波材料、电磁兼容性(EMC)专用吸波材料等等。
电磁辐射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
研究证实,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最佳,它具有吸收频段高、吸收率高、匹配厚度薄等特点。
将这种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可吸收泄露的电磁辐射,能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从低磁导向高磁导方向传播的规律,利用高磁导率铁氧体引导电磁波,通过共振,大量吸收电磁波的辐射能量,再通过耦合把电磁波的能量转变成热能。
3、形状尖劈形:微波暗室采用的吸收体常做成尖劈形(金子塔形状),主要由聚氨酯泡沫型、无纺布难燃型、硅酸盐板金属膜组装型等。
着频率的降低(波长增长),吸收体长度也大大增加,普通尖劈形吸收体有近似关系式L/λ≈1,所以在100MHz时,尖劈长度达3000mm,不但在工艺上难以实现,而且微波暗室有效可用空间也大为减少。
尖劈形吸波材料单层平板形:国外最早研制成的吸收体就是单层平板形,后来制成的吸收体都是直接贴在金属屏蔽层上,其厚度薄、重量轻,但工作频率范围较窄。
双层或多层平板形:这种吸收体可在很宽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工作,且可制成任意形状。
如日本NEC公司将铁氧体和金属短纤维均匀分散在合适的有机高分子树脂中制成复合材料,工作频带可拓宽40%~50%。
其缺点是厚度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涂层形:在飞行器表面只能用涂层型吸收材料,为展宽频率带,一般都采用复合材料的涂层。
如锂镉铁氧体涂层厚度为2.5mm~5mm时,在厘米波段,可衰减8.5dB;尖晶石铁氧体涂层厚度为2.5mm时,在9GHz可衰减24dB;铁氧体加氯丁橡胶涂层厚度为1.7mm~2.5mm时,在5GHz~10GHz衰减达30dB左右。
结构形:将吸收材料掺入工程塑料使其既具有吸收特性,又具有载荷能力,这是吸收材料发展的一个方向。
如今,为进一步提高吸收材料的性能,国外还发展了几种形状组合的复杂型吸收体。
如日本采用该类吸收体制成的微波暗室,其性能为:136MHz,25dB;300MHz,30dB;500MHz,40dB;1GHz~40GHz,45dB。
4、工程应用在日益重要的隐身和电磁兼容(EMC)技术中,电磁波吸收材料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已成为现代军事中电子对抗的法宝和“秘密武器”,其工程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4.1隐身技术在飞机、导弹、坦克、舰艇、仓库等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上面涂复吸收材料,就可以吸收侦察电波、衰减反射信号,从而突破敌方雷达的防区,这是反雷达侦察的一种有力手段,减少武器系统遭受红外制导导弹和激光武器袭击的一种方法。
如美国B-1战略轰炸机由于涂复了吸收材料,其有效反射截面仅为B -52轰炸机的1/50;在0H-6和AH-1G型眼镜蛇直升机发动机的整流罩上涂复吸收材料后可使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减弱90%左右。
此外,电磁波吸收材料还可用来隐蔽着落灯等机场导航设备及其它地面设备、舰船桅杆、甲板、潜艇的潜望镜支架和通气管道等设备。
4.2改善整机电磁兼容性能飞机机身对电磁波反射产生的假信号,可能导致高灵敏机载雷达假截获或假跟踪;一驾飞机或一艘舰船上的几部雷达同时工作时,雷达收发天线间的串扰有时十分严重,机上或舰上自带的干扰机也会干扰自带的雷达或通信设备……。
为减少诸如此类的干扰,国外常用吸收材料优良的磁屏蔽来提高雷达或通信设备的性能。
4.3RFID天线抗金属隔离应用此应用主要是利用一类高磁道率,低损耗型吸波材料的高磁道率特性;使用时,将吸波片插入13.56MHz回形天线和金属基板之间, 增加感生磁场通过吸波材料本身,减少通过金属板的几率,从而减少感生涡流在金属板中产生,进而减少感生磁场的损耗,同时,因为吸波片的插入,实测的寄生电容也会减少,频率偏移减少,与读卡器的共振频率相一致,从而改善读卡距离,当然改善程度取决于吸波材料特性的优良程度。
4.4安全保护由于高功率雷达、通信机、微波加热等设备的应用,防止电磁辐射或泄漏、保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是一个全新而复杂的课题,吸收材料就可达到这一目的。
另外,如今的家用电器普遍存在电磁辐射问题,通过合理使用吸收材料及其元器件也可有效地加以抑制。
4.5微波暗室由吸收体装饰的壁面构成的空间称为微波暗室。
在暗室内可形成等效无反射的自由空间(无噪音区),从四周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要比直射电磁能量小得多,并可忽略不计。
微波暗室主要用于雷达或通信天线、导弹、飞机、飞船、卫星等特性阻抗和耦合度的测量、宇航员用背肩式天线方向图的测量以及宇宙飞船的安装、测试和调整等,这既可消除外界杂波干扰和提高测量精度与效率(室内可全天候工作),还可保守秘密。
5、主要从业公司以下是通过百度搜索查到的相关从业公司:深圳市华创磁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9年,厂房面积约1200平方,公司有完整的生产、检测体系,能够从源头开始控制产品质量。
华创磁业以国内某知名军工研究所为依托,联合168所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开发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系列吸波材料、隔磁片、噪声抑制片等柔性软磁材料。
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GPS、无线充电器、RFID、NFC手机支付等领域。
有效解决了这些领域所面临的吸波降噪、EMC、隔磁、抗金属干扰、防辐射、提高充电效率等问题。
南京紫台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下属企业。
“紫台”二字是紫金山天文台的缩写。
是国内最早从事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生产的企业。
技术人员是紫金山天文台从事天线、测试研究的科研人员是从事吸收材料研制、测试、生产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早在78、79年在国内首先用开孔、优质的聚氨脂泡沫做成各种高度角锥状的吸波材料(简称尖劈吸波材料),与美国进口材料比对测试,达到同样的电性能。
但当时的工艺上与美国材料尚有差距。
当时国内只有纸质角锥、橡胶角锥和塑料壳体角锥这三种形式的吸波材料,聚氨脂泡沫角锥电性能明显优于上述三种形式的吸波5-10db。
再历经15年的努力,我们不断改进工艺,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
我们于1985年通过由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中科院南京分院联合主持的鉴定。
经十人专家组在与美国材料相同高度、相同形状的同等条件下反复的比对测试,一致认为本材料的电性能和工艺水平均达到或接近美国埃墨森、卡明公司80年代中期同类产品水平。
当时仅作为一项技术成果并未生产销售, 当时由于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任务重,又无生产场地及批量生产设备,仅少量做一些为本单位科研任务所用,一直未生产销售。
直到1992年,改革开放深入科研单位,鼓励科研单位办公司,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故我们于1992年才开始建厂(南京紫天微波吸收材料厂2006改制南京紫台微波吸收材料有限公司)年生产销售这一产品,企业在中国微波吸收材料的鼻祖肖汉流高级工程师的带领下逐年扩大规模。
目前工厂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到二千万产值。
本企业生产各类系列微波吸收材料,应用范围从低频30MHz到高频110GHz.材料又分为平板型和角锥型两种,平板型材料的厚度可从3mm-100mm,而角锥型材料可从10cm到2m品包括室内暗室用的材料,室外用的防水材料,并可生产暗室配套使用的全部材料:拐角、边墙、过度段材料、通风口材料、地面走道材料。
我们还可提供各种铁氧体组合吸波材料,使全电波暗室、半电波暗室的建造材料完善无缺。
荆州市东信磁业有限公司(隶属于荆州市白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是从事吸波材料研制、开发、生产的专业厂家。
现有员工1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9人。
公司的主要产品有:1.高频、超高频橡塑复合吸波材料;2.抗金属材料:可复合于13.56MHz的电子标签上,保证标签不受金属材料的干扰;应用于手机刷卡:防止磁卡与手机之间的消磁;还可以用于汽车专用的读卡器上:保证读卡成功。
2000年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革成立了荆州市东信磁业有限公司,同年5月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在国内率先研发了第二代吸波材料------《高频、超高频宽带吸波材料》,该种吸波材料适用于高频率的较宽频段(0.3GHz—40GHz)的电磁波的吸收,且致密性好,抗真空、不脱粉、阻燃,极大地扩展了其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