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基础知识大全
PLC基础知识大全

详细描述:梯形图编程对于复杂控制逻辑和数据处理能 力有限,对于大规模、高精度控制需求可能不够灵活。
指令表编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专业高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指令表编程是一种基于文本语言的编程方式, 通过编写指令序列实现控制逻辑,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 。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输入采样阶段
01
输入采样阶段是PLC在扫描工 作方式中的第一个阶段。
02
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会读取 所有输入信号的状态,并将这 些状态值存储在输入映像寄存 器中。
03
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是 PLC程序中处理输入信号的依 据,因此输入采样阶段是PLC 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程序执行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是PLC在扫描工作方式中 的第二个阶段。
电压。
PLC通常采用开关电源或线性电 源,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
电源的容量和稳定性对PLC的正 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合适 的电源对于PLC的性能和稳定性
至关重要。
外设接口
外设接口是PLC与其他智能设备或网络进行通信的接口。
通过外设接口,PLC可以与编程器、上位机监控系统以及其他PLC进行数 据交换和通信。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可读性强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指令表编程语言规范统一,易于阅读和理解, 方便多人协作和代码维护。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学习成本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指令表编程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原理和编程基础 ,学习曲线相对较陡峭,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Plc基础知识

Plc基础知识1、PLC的基本概念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是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是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制造的。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
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所以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2、PLC的基本结构PLC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如图所示:a. 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b、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C、电源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得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得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plc基础知识入门到精通

绪论
、定时、计数控制 、闭环过程控制 、冗余控制 、监控 、数字通信和联网控制
五、发展方向
、小型化方向:多功能、体积小、点数少;
、大型化方向:功能强、应用范围大、性能高、编 程软件多样化和高级化、标准化、构成形式的分散化 和集散化
六、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
本课程具体内容
预备知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继电器控制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绪论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 三菱可编程控制器 网络及通信 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其他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继电器控制技术
一、常用低压电器 二、基本控制线路
常用低压电器
、概述 电器的定义: 电器是根据外界信号(机械力、电动力和其它物 理量)自动或手动接通和断开电路,实现对电路或非电 对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元 件或设备。 电器的构成:
基本控制线路
() “正—反—停”控制
基本控制线路
、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问题
此 电 路 的 缺 点 为 何 ?
基本控制线路
改进后的电路
基本控制线路
() 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基本控制线路
()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基本控制线路
三种降压起动方式优缺点: ()串起动电阻起动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 动作可靠。缺点:消耗电能。适用场合:要求起动 平稳的中小容量电动机以及起动不频繁的场合。
()停电保持型辅助继电器 地址编号: ~,共点,其中 ~(共点)可通过
参数设定变为非停电保持型(即普通型)。
PLC基础知识(PLC入门必看)

PLC基础知识(PLC入门必看).txt18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
PLC基础知识(PLC入门必看)1 PLC的发展历程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
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
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最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
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
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2 PLC的构成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
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
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3 CPU的构成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
plc的基本知识点

plc的基本知识点一、PLC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 定义。
- 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它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
- 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2. 工作原理。
- 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将所有输入端的信号状态读入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存储起来。
在本扫描周期内,这个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不会改变,即使外部输入信号状态发生了变化。
- 程序执行阶段:PLC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对用户程序进行扫描,并根据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以及其他内部元件(如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等)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将运算结果写入到对应的输出映像寄存器中。
- 输出刷新阶段:在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将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状态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通过输出电路驱动外部负载。
二、PLC的硬件组成。
1. 中央处理单元(CPU)- 功能:是PLC的核心部分,它执行用户程序,进行数据处理、逻辑判断、数值运算等操作,同时还对PLC的内部工作进行协调和控制。
- 类型:不同品牌和型号的PLC,其CPU的性能和功能有所差异。
例如,有的CPU 处理速度快,能够处理复杂的控制算法;有的CPU集成了多种通信接口,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输入输出(I/O)接口。
- 输入接口: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按钮等)的信号。
常见的输入信号类型有数字量输入(如开关信号的通断)和模拟量输入(如温度、压力等连续变化的信号)。
输入接口电路通常具有光电隔离等功能,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 输出接口:用于将PLC的运算结果输出给外部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变频器等)。
输出接口也分为数字量输出(如控制继电器的吸合与断开)和模拟量输出(如输出0 - 10V或4 - 20mA的模拟信号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
电工:16个PLC入门基础知识,弄懂这些基本原理再谈学PLC吧!

电工:16个PLC入门基础知识,弄懂这些基本原理再谈学PLC吧!从事电力作业的人员都知道,工业生产和科技的发展都离不开PLC的自动化控制,PLC可以广义的理解为:集中的继电器延伸控制柜,实际的生产应用中,PLC大大的节省了工业控制的成本,加强了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控制,想要学好PLC,首先PLC的基础需要扎实。
1,从PLC的组成来看,除CPU,存储器及通信接口外,与工业现场直接有关的还有哪些接口?并说明其主要功能。
(1)输入接口: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并通过光电耦合器件和输入电路驱动内部电路接通或断开。
(2)输出接口:程序的执行结果通过输出接口的光电耦合器件和输出组件(继电器、晶闸管、晶体管)输出,控制外部负载的接通或断开。
2、PLC的基本单元由哪几个部份组成?各起什么作用?(1)CPU:PLC的核心部件,指挥PLC进行各种工作。
如接受用户程序和数据、诊断、执行执行程序等;(2)存储器:存储系统和用户的程序和数据;(3)I/O接口:PLC与工业生产现场被控对象之间的连接部件,用来接受被控设备的信号和输出程序的执行结果;(4)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与监视器、打印机等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交换;(5)电源。
3、PLC开关量输出接口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晶闸管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只能带交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晶体管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只能带直流负载,响应速度快,动作频率高;继电器输出型:一般情况下,可带交、直流负载,但其响应时间长,动作频率低。
4、按结构型式分,PLC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整体式:将CPU、电源、I/O部件都集中在一个机箱内,结构紧凑、价格低,一般小型PLC采用这种结构;(2)模块式:将PLC的各个部分分成若干个单独的模块,可根据需要选配不同模块组成一个系统,具有配置灵活、方便扩展和维修的特点,一般中、大型PLC采用这种结构。
模块式PLC由框架或基板和各种模块组成,模块装在框架或基板的插座上。
plc基础知识

plc基础知识PLC基础知识(一)PLC指的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比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PLC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可靠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设备等众多领域中,PLC被广泛应用。
1. PLC的基本组成PLC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输入模块、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出模块和编程设备。
其中,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各种信号,例如传感器信号;中央处理器是PLC的大脑,用于判断输入信号状态并控制输出设备;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编写的程序和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控制输出设备,例如电机、液压和气动执行机构等;编程设备用于编写和修改PLC程序。
2. 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输入信号的状态来判断输出信号的状态。
当输入信号满足一定的逻辑条件时,中央处理器会根据用户编写的程序控制输出模块输出相应的信号。
PLC输入信号一般为数字信号,包括开关量、计数器、计时器等。
开关量指的是只有两种状态(开/闭)的信号,如开关状态、按钮状态等;计数器是一种输入信号,用于产生数值输出,表示一定时间内某一事件的出现次数,例如计数器在生产线上用于计数已经通过的产品数;计时器也是一种输入信号,用于产生时间输出,例如在生产线上用于控制某一步骤的持续时间。
3. PLC的应用领域PLC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交通运输、楼宇自控、空气调节、能源与环境等。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PLC可以用于控制整个生产线,通过检测控制整个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在楼宇自控领域中,PLC可以用于控制建筑物内的灯光、温度、空调等设备,提高舒适度,降低能源消耗。
4. PLC的优势和不足PLC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控制系统,其优势在于:1) 稳定性:PLC具备稳定性高、抗干扰性强、故障率低、寿命长等特点。
2) 灵活性:PLC可以编写和修改程序,可以灵活的应对各类控制要求。
3) 扩展性:PLC具备可扩展性高等特点,可以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升级。
plc基础知识入门

9 OUT Y1 15 AND X6
10 MRD
16 OUT Y3
11 AND X4 17 END
基本逻辑指令
PLS、PLF:脉冲输出指令 0 LD
X5
1 PLS M10
2 LD
X6
3 PLF M11
4 END
基本逻辑指令
SET、RST:强迫置位与复位指令
基本逻辑指令
4、内部信息与器件状态处理指令(2) LDP、ANDP、ORP 指令
SET Y1 电机M1 起动
T1
T1
K20
X1 X1按下状态
X1
向S25 转移
S25
S21
SET Y2 电机M2 起动
T2
T2
K30 X1 X1按下状态
X1
向S24 转移
S24
S22
SET Y3 电机M3 起动
X1 停止
S23 T3
S24
RST Y3 电机M3 停止
T3 K30 RST Y2 电机M2 停止
Y22可以编程
步进梯形图和步进指令
3、栈指令的位置: 4、状态的转移方法:
步进梯形图和步进指令
5、在不同的步进段,允许有重号的输出(注意: 状态号不能重复使用);在不相邻的步进段,允许 使用同一地址编号的定时器(注意:在相邻的步进 段不能使用)。
多流程步进控制
1.选择分支与汇合
多流程步进控制
T3 K30 X5 X7
Y14
基本逻辑指令
3、内部信息与器件状态处理指令(1)
指令助记符 MPS(Push) MRD(Read) MPP(Pop) PLS PLF SET RST(Reset)
操作数 无 无 无 Y、M(特殊M除外) Y、M(特殊M除外) Y、M、S Y、M、S、D、T、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具体内容
预备知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继电器控制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绪论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 三菱FX-2N可编程控制器 PLC网络及通信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其他可编程控制器简介
继电器控制技术
一、常用低压电器 二、基本控制线路
常用低压电器
1、概述 电器的定义: 电器是根据外界信号(机械力、电动力和其它物理 量)自动或手动接通和断开电路,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 象的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变换和调节用的元件 或设备。 电器的构成:
基本控制线路
4、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1)反接制动控制线路
问题
此 电 路 的 缺 点 何 在 ?
基本控制线路
改进后的电路
基本控制线路
(2)能耗制动控制线路
基本控制线路
两种制动方式优缺点的比较:
反接制动优点:制动效果好,其缺点是能量损耗大, 在制动过程中有冲击,对转动部件有害,故用于不太 经常起制动的设备。
1—动触头 2—静触头 3—衔铁 4—弹簧 5— 线圈 6—铁心 7—垫毡 8—触头弹簧 9—灭 弧罩 10—触头压力弹簧
3. 符号
常用低压电器
3、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某种输入信号的变化来接通或断 开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和保护的电器。其输入量 可以是电压、电流等电气量,也可以是温度、时间、 速度、压力等非电气量。
(1)电磁机构
衔铁
铁心
线圈
常用低压电器
(2) 触头系统 触头的结构形式
桥式触头
指形触头
2、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用于接通和断开(交、直流)负荷电流 的电磁式自动切换电器,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电焊 机、电容器组等大容量设备,具有低压释放的保护
常用低压电器
功能,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 (1) 结构
问题
此 电 路 的 缺 点 为 何 ?
基本控制线路
改进后的电路
基本控制线路
(2) 星形—三角形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基本控制线路
(3)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基本控制线路
三种降压起动方式优缺点: (1)串起动电阻起动的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 动作可靠。缺点:消耗电能。适用场合:要求起动 平稳的中小容量电动机以及起动不频繁的场合。
常闭触点的静 触点 6、7—触 点接线柱
常用低压电器
2)符号
(3)行程开关
基本控制线路
1、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1)长动控制
基本控制线路
(2)点动控制
基本控制线路
2、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1) “正—停—反”控制
基本控制线路
(2) “正—反—停”控制
基本控制线路
3、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 (1) 定子串电阻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一、PLC的由来 二、PLC的特点 PLC出现后受到普遍重视,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它有一系列受用户欢迎的特点。主要是:
1、可靠性高;
PLC绪论
2、编程简单、易于掌握; 3、组合灵活、使用方便; 4、功能强、通用性好; 5、开发周期短、成功率高;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三、分类
1、按结构形式:整体式、模块式
(1)结构
1—底座 2—反力弹簧 3、 4—调节螺钉 5—非磁性垫 片 6—衔铁 7—铁心 8—极 靴 9—电磁线圈 10—触点系 统
常用低压电器
(2)、种类: 1)电流继电器 2)电压继电器 3)中间继电器 4)时间继电器 5)热继电器 6)速度继电器
(3) 符号(中间继电器):
常用低压电器
4、其它常用电器 (1)低压断路器
PLC基础知识大全
PLC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 业控制设备。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使 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内外已广泛应 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 化的支柱产品。作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牢固掌 握PLC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才能适 应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型化方向:功能强、应用范围大、性能高、
编程软件多样化和高级化、标准化、构成形式的分散 化和集散化
六、PLC控制系统与其他控制系统的比较 1、与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比较
(1)控制逻辑:硬接线;软接线
PLC绪论
(2)工作方式:受约状态;周期扫描
(3)控制速度:机械式;电子式 (6)设计与施工:周期长且困难;周期短、方便 (7)可靠性:差;高 (8)价格:便宜;昂贵
能耗制动优点:能量损耗少,在制动时磁场静止 不动,不会产生有害的反转,制动停车准确,制动 过程平稳。缺点是需要整流电路,制动速度也较反 接制动慢些。所以,能耗制动适用于电动机容量较 大,要求制动平稳和起动频繁的场合。
PLC绪论
PLC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使 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内外已广泛应 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方面,并已成为实现工业自动 化的支柱产品。作为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牢固掌 握PLC及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技术,才能适 应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按I/O点数和存储容量:小型(256点、8K步)、 中型(20 48点、32K步)、大型(2048点以上、32K步以 上)
3、按功能:低档机、中档机、高档机
四、应用
1、开关量逻辑控制
PLC绪论
2、定时、计数控制 3、闭环过程控制 4、冗余控制 5、监控 6、数字通信和联网控制 五、发展方向
1、小型化方向:多功能、体积小、点数少;
(2)自耦变压器起动的优点:对电网电流冲击小, 功率损耗小。缺点:价格较贵,体积较大,且是按 照非连续工作制设计制造的,不允许频繁操作。
(3)Y-△起动的优点:定子绕组星形接法时,起 动电压为直接采用三角形接法时的1/√3,起动电流 为1/3,因而起动电流特性好。缺点:起动转矩也相 应下降为三角形接法的1/3,转矩特性差。此线路适 合轻载或空载的场合。
1—热脱扣器的整 定按钮 2—手动脱 扣按钮 3—脱扣弹 簧 4—手动合闸机 构 5—合闸联杆 6—热脱扣器 7— 锁钩 8—电磁脱扣 器 9—脱扣联杆 10、 11—动、静触点12、 13—弹簧 14—发 热元件 15—电磁 脱扣弹簧 16—调 节按钮
常用低压电器
(2) 控制按钮 1)结构
1—按钮帽 2— 复位弹簧 3—动 触点 4—常开触 点的静触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