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老照片
山东名人

孟子,名柯,战国时邹人(今山 东邹县)。 董永,东汉千乘(今山东高青 东南)人。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 家,军事家。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 南县南)人。生于公元181年4月14 日,卒于公元234年8月28日,享年54岁。
王羲之,字逸少,西晋末年 (约公元307年)出生于琅琊 (今山东临沂)。 李清照(公元1084-1151 ),号易
扁鹊,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又
号卢医。姓秦,名越人,齐国 渤海卢(今山东省长清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他 一生周游四方,为百姓治病, 刻苦钻研医术,积累了丰富的 医疗实践经验,为我国古代医 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山东
东明,一说河南商丘,一说安徽 蒙城),曾为蒙漆园吏。和孟子 同时,比孟子略晚一点。约生于 公元前355年(周显王十四年), 卒于公元前进275年(周赧王四 十年)。庄子家境贫穷,曾居住 陋巷,以织屦为生。
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的 女词人。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 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 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山东素称“孔孟之乡, 礼仪之邦”,历史上出 现过一大批对中华文化 乃至世界文化产生影响 的历史文化名人。
孙武(约前551—?),伟大的军 事理论家,字长卿,齐国乐安 (今山东惠民)人。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 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音 乐家,儒家学说创始者。 名丘, 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
民国名人老照片(三)北洋总理肖像照

民国名人老照片(三)北洋总理肖像照作者:臧伟强来源:《收藏/拍卖》 2014年第4期文、图:臧伟强民国肇造,各种力量相继登上历史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
除了总统的更迭,北洋内阁总理的变换频繁,也是历史风云变动的反映。
一张张老照片收藏的背后,诉说的是既精彩又无奈的岁月旧事。
“民国第一内阁”国务总理1912 年3 月,按《临时约法》的规定,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推荐唐绍仪(1862 - 1938,广东珠海人)为首任国务总理人选,并组织第一届内阁。
唐绍仪为袁世凯多年契友,曾任前清奉天巡抚、邮传部尚书,但他在以清廷全权代表身份进行南北合议时,却与谈判对手伍廷芳等南方革命党往还融洽,组阁前又由蔡元培、黄兴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因而,本属袁系的唐绍仪也博得南方党人的认可。
1912 年4 月1 日,北京政府首届内阁成立。
阁员中,除唐绍仪之外,蔡元培、王宠惠、宋教仁、陈其美(王正廷代理),均为同盟会籍,属南派;赵秉钧、段祺瑞、刘冠雄,为袁世凯亲信,属北派,至于熊希龄、陆徵祥(前期在国外,后期归国)、施肇基,虽非袁的嫡系,但也暂归北派。
国务会议上,北派力主“总统制”,南派力争“责任内阁制”,反对总统全权制的唐绍仪自恃与总统有旧谊,便对诸多事务擅自做主。
5 月,唐绍仪经袁世凯、孙中山同意,直接向利率优惠的比利时华比银行借款一百万英镑。
此举招致“四国银行团”对北京政府的不满,袁世凯则将责任推向唐绍仪,舆论、议员更是百般斥责这位“亡国总理”。
面向袁的漠然态度,懊丧至极的唐绍仪只好亲往四国驻北京公使馆赔礼道歉。
此刻,他已洞悉袁对自己的不信任。
因执意表达国务总理的权力,唐绍仪遂招致袁世凯忌恨。
于是,袁授意内务总长赵秉钧、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对唐予以抵制。
据张国淦所撰《辛亥以后的袁世凯》,赵秉钧从未出席过国务会议,刘冠雄则经常缺席,有关公务他们直接向袁汇报;军界要事,则完全由袁与段祺瑞、王士珍商定;至于外事活动,外交次长蔡廷干按袁的旨意行事,总理唐绍仪、总长陆徵祥更是往往不知。
民国名人老照片(三)北洋总理肖像照

熊希龄与“人才内阁”1913年深秋某日,熊希龄(1870-1937)、梁启超等所谓“第一流人才内阁”(亦称“名流内阁”、“人才内阁”)主要成员与日本友人合影于北京。
1.熊希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2.梁启超,司法总长;3.汪大燮,教育总长;4.朱启钤,内务总长;5.章宗祥,大理院院长;6.梁士诒,总统府秘书长;7.曹汝霖,外交部次长;8.或为众议院议员张伯烈;9.或为财政部次长张弧;10.叶恭绰,交通部次长;11.李盛铎,参政院参政;12.涩泽荣一,系日本实业界巨匠,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
至于前排右一戴眼镜者,疑为袁世凯秘书夏寿田。
其时,陆军总长段祺瑞、海军总长刘冠雄、外交总长孙宝琦、农商总长张謇、交通总长周自齐,均未参加拍照。
北京临时政府“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成立,取决于进步党人的努力。
民国初年,鉴于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强大势力,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拨款一百六十万元给海外归来的梁启超,委托他组织成立进步党,与国民党抗争。
7月12日,李烈钧在湖口宣布独立,反袁“二次革命”爆发。
7月23日,进步党发表通电,支持袁世凯镇压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
9月11日,以进步党人为主的“第一流人才内阁”宣告成立,五位进步党名流阁员分别是,熊希龄,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梁启超,司法总长;汪大燮,教育总长;张謇,农商总长;周自齐,交通总长(周挂名进步党,实为袁世凯亲信,但“素性敦厚”)。
熊、梁等进步党人入阁的本意是,在拥袁的前提下,大力改良政治,将袁引上宪政轨道。
而袁请熊做总理,旨在借助进步党的力量打压国民党,通过进步党在国会拥戴自己早日当上正式的大总统,最后达到解散国会的目的,而并非真想给“第一流人才”以充分的活动空间,外交、内务、陆军、海军等要津部门,均由袁的心腹掌管(其间,袁以孙宝琦换掉陆征祥任外长,即未与熊商量而直接任命)。
因此,袁氏对“第一流人才”的诸多主张,采取消极对待,甚至予以抵制。
1914年2月12日,袁世凯准免熊希龄国务总理本职,20日准免梁启超、汪大燮司法及教育总长本职(张謇、周自齐留任)。
张贤亮:老照片

张贤亮:老照片张贤亮:老照片我与祖父、父亲三代人的合影,是1996年访问台湾时我姑母给我的。
这张照片大约摄于我十二岁在南京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1949年随她到了台湾。
照片前左的中年人是我父亲。
在大陆,我的家庭照片早已在一次次政治运动中一批批地暗中毁掉了。
仅剩下一张我进劳改队都保存着的我父亲的单人相片,我在一篇散文中记述过:1971年“一打三反”运动在农场展开的第一天早晨,对我采取“突然袭击”,要把我再次关进“土牢”的时候,我乘看守不注意,从装我全部“财产”的一个破纸箱里抽出来偷偷地揣进衬衣,然后把它塞进一条水沟的泥底了。
倘若当时被搜出来,那可是一份确凿的“资产阶级孝子贤孙”的证据,对“右派分子”兼“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我,凭这张照片就可以立即逮捕判决的。
这次从姑母那里,总算我又有了父亲的遗像。
1971年那天早晨,我们这些“犯人”的工作是脱土坯。
不知用这个“脱”字是否对,方言音是“tuo”,动词,“脱土坯”就是把搅拌了草秸的胶状泥浆捣进木模使它成型,晒干后当做砖盖房子,那土坏房就是被称为“干打垒”的了。
为了就近取材,劳动场地设在水沟边,这样,把沟底的泥捞出来拌上草秸便可以捣进模子了。
多少年后,我又一次到这条小水沟边凭吊。
小沟早已干涸,成了公路旁的路沟,长满丛丛杂草。
指向天空的根根芦苇,抽出白色羽毛般的长穗,像一条条招魂的灵幡在风中摇曳。
人的肉体被消灭了,灵魂飞散了,印有躯体模样的那张被叫做“照片”的纸,被深埋在泥土中最终也化为泥土,也许还变成了“干打垒”的一部分,也许已与我后来住的“干打垒”的土房融为一体。
这么说,父亲的阴魂始终没有离开我。
长久地立在路边,似乎听见周围响起某种宗教在安葬仪式中吟诵的如怨如诉的祷文:泥土归泥土,魂魄归魂魄!台湾的姑母翻箱倒柜地将我们祖孙三代的合影找出来给我。
我曾在我选集的扉页上发表过,如今我一直把这张照片置于我的案头。
前一阵子,被称为“老照片”的旧时代的摄影作品忽然流行起来,和“重复建设”一样,不少出版社竞相重复出版,还有什么“红镜头”、“金镜头”、“黑镜头”之分。
ppt素材

TEXT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TITLE
1. Content 2. Content 3. Content 4. Content 5. Content
TITLE
1. Content 2. Content 3. Content 4. Content 5. Content
TITLE
1. Content 2. Content 3. Content 4. Content 5. Content
58
eProcurement
Corporate Exchanges
Business to Business Commerce
3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2001
2002
2003
2004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ITLE
1.CONTENTS Click to add text 2.CONTENTS Click to add text 3.CONTENTS Click to add text
名人 明星 娱乐圈 老照片

1984年伟仔和华仔剃头拍《鹿鼎记》。
26年后,两人已经不再随便光头,但依旧大打动作,一个拍了《一代宗《新少林寺》……据说,当年华仔以在台湾不懂买大路货为由,成功约到喻可欣,并成为情侣——理由再不充分也能约到女孩,是有发哥、校长在,刘德华就舒服的做他的华仔。
这是老麦当年组的局:《江湖情》在娱乐圈,发仔有了第一段圈内感情,女友叫查宁。
但十几天后,两人就分手了。
时为1976年。
围观是人类的本能。
1983年,大会堂婚姻注册处围了2万多人,只因为发仔结婚了…这是周润发和余安安当年的新房,有着中国传统的喜庆。
但并不是什么两人世界,发仔孝顺,要求和母亲一起同1992年3月,张国荣来到北京学习京剧,同时,他还努力迅速减肥(再想想黎明那个胖梅兰芳,唉),成果明为了一部新戏——《霸王别姬》。
那时候的北京还有点冷,但不影响他的好心情,因此,有了他戴着眼镜在北京留的影…西毒和北丐,轻功再好,进山里,还是坐车方便。
81年,关之琳进军娱乐圈,丽的电视(如今亚视)以比无线早半天接触的优势,签下之之。
图为之之在《大将是她极为罕见的民族装扮。
八十年代初的泳装是这样子滴。
电视节目要求,关之琳、叶玉萍众艺人只好清凉上阵。
这就是著名的“二楼后座”,BEYOND的band房。
这间房间做出来众多广为传唱的音乐。
尽管内地粤语不通,但人,只要喜欢音乐,没几个不听过、甚至能跟着哼唱的。
黄霑原名黄湛森。
1941年广州出生,有八兄弟姊妹,他排行第六。
8岁随父母移民香港。
看这位“不文霑”年轻的烂黄霑父亲安排儿子就读自己学系的喇沙书院。
而黄霑在学校却和李小龙大打出手,结果当然是被打得伤痕累累。
小龙哥的嫂子林燕妮爱得如痴如狂……88年除夕夜,黄霑找来金庸证婚,“迎娶”林燕妮。
黄霑当众跪下求婚,成一时佳话。
李嘉欣当时也在现场,那霑干儿子,而当时李嘉欣还是倪震女朋友……黄霑做演员没得过什么奖,但对影坛却是贡献良多,90年凭《笑傲江湖》获最佳电影配乐,其后91年和00年鸿》及《梁祝》再获该项殊荣。
民国名人

老照片关露上海滩最有名的三个女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丁玲与张爱玲。
翻译过高尔基的《海燕》、《邓肯自传》等许多日后广为人知的优秀作品,面对日寇的侵略,她大声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这样的爱国诗词曾经为她赢得了“民族之妻”的称号。
在接受单线联系打入日伪76号魔窟卧底后,背负了43年汉奸的骂名,在平反后带着一生的疲惫和自由的灵魂仰药自尽。
•陆小曼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
1915年就读法国圣心学堂,她18岁就精通英文和法文。
陆小曼继续她是个画家,师从刘海栗、陈半丁、贺天健等名家,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1920年和王庚结婚,1925年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同年参加了中国女子书画会,1941年在上海开个人画展。
林黛原名程月如。
在香港莱顿书院及新亚书院肄业。
1950年入长城影片公司。
1952年转入永华影业公司,因主演根据沈从文小说《边城》改编的影片《翠翠》而成名。
后主演歌舞片《千娇百媚》和文艺片《不了情》,蝉联第八届、第九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并获第十三届亚洲影展特别纪念奖,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戏剧系为荣誉生。
后下嫁龙承勋,诞下一子,事业爱情两得意……可惜最终是开煤气及仰药自杀,返魂无术,终年29岁。
林黛死讯传出后,震惊全球华人社会,出殡之日,万人空巷,令人叹息。
林黛照片继续江青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首要分子。
原名李云鹤。
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做过电影演员。
后恢复党籍,改名江青。
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
煽动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国大动乱。
1991年5月14日自杀身亡。
秦怡金焰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女演员。
原名秦德和。
上海人。
1938年上海中华职业学校肄业后去武汉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当时与白杨、舒绣文、张瑞芳一起被称为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的“四大名旦”。
金焰号金德麟,朝鲜人,1910年4月8日生于韩国首尔。
岁月遗珍——民国名人老照片(四)

赏鉴APPRECIATION文、图:臧伟强岁月遗珍——民国名人老照片(四)蔡元培与“临时教育会议”北京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教育部总长蔡元培,与出席全国临时教育会议的代表们在开幕式后合影,1912年7月10日(会议延至8月10日闭幕),北京。
此照,实集民初中国教育界一时之选。
蔡元培在开幕式上恳切地指出:“本次会议,关系重大,当为全国教育改革之起点”、“本次议案至多,望诸君将重要者提前开议,又每案之中,应先摘出要点详细讨论,其它无关宏旨者,不妨姑且略之”(见1912年《临时教育会议开幕词》)。
在此,他精辟地阐述了教育方针在民国与君主时代的不同之处。
在会上,一系列改革封建教育理念的措施以议案形式表决通过。
须知,蔡元培是在辞教育总长职尚未批准前出席并主持此次临时教育会议。
此前的7月2日,他连同王宠惠、宋教仁、王正廷四位同盟会阁员,因不满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继国务总理唐绍仪离职后,面见袁氏执意辞职,袁予以慰留。
因此,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除了讨论教育方针等问题,还涉及到蔡元培辞职事项,会议要求他予以说明。
据《蔡元培自述》,蔡谈了他对内阁制度的看法,说明由于唐内阁分为同盟会派与非同盟会派,党派不同,政见便难以取得一致,接着又解释了总理唐绍仪辞职,而同盟会阁员坚持负连带责任辞职,是以国家为前提,绝非“闹党见”。
拍此照后第五日,蔡元培辞教育总长职获准。
蔡氏自3月21日任此职,至7月14日获准辞职,时间不足四整月。
7月26日,教育部次长范源廉继任总长。
令蔡元培深以为憾的是,此半年来被他当作“全国教改起点”而全力统筹的会议,他本人却不能终其事,开会首日他所提出的废除“在校尊孔读经”议案虽通过,也随其去职而夭折,而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教育思想,竟没被认可。
其主因,均为顽固守旧派对蔡的“以美育代宗教”主张予以反对所致。
其好友、时任教育部科长的周树人在7月12日日记中叹道:“闻临时教育会议删美育,可怜!可怜!”1.蔡元培(教育部总长),2.范源廉(教育部次长),3.张伯苓(天津南开学校校长),4.王邵廉(天津北洋大学堂总教习),5.邵章(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校长),6.汤尔和(正在创办北京医学专门学校),7.黄炎培(江苏省教育司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
原名程月如。在香港萊頓書 院及新亞書院肄業。1950年入長 城影片公司。1952年轉入永華影 業公司,因主演根據沈從文小說 《邊城》改編的影片《翠翠》而 成名。後主演歌舞片《千嬌百媚》 和文藝片《不了情》,蟬聯第八 屆、第九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 獎,並獲第十三屆亞洲影展特別 紀念獎,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戲 劇系為榮譽生。後下嫁龍承勳, 誕下一子,事業愛情兩得意……
梅娘
現代女作家,1920年生於符拉 迪沃斯托克,長於長春一個仕 宦大家庭。本名孫嘉瑞,另有 敏子、孫敏子、柳青娘、青娘、 落霞等筆名,早年喪母,梅娘 諧「沒娘」之音。 1942年北帄的馬德增書店和上 海的宇宙風書店聯合發起「讀 者最喜愛的女作家」評選活動, 梅娘與張愛玲雙雙奪魁,從此 有「南玲北梅」之譽。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 京時,居北京石頭胡同為 妓,曾與部分德國軍官有 過接觸,也曾改換男裝到 皇家園林西苑(今中南海) 遊玩。 1903年在北京因涉嫌虐 待帅妓致死而入獄,解返 蘇州後出獄再至上海。
賽金花(中年)
鄭蘋如(王佳芝原型) 中日混血。為上海名媛,當年上 海第一大畫報「良友畫報」曾將 其作為封面女郎。
上海淪陷後,秘密加入中統,利 用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混跡於日 偽人員當中,獲取情報。後參與 暗殺日偽特務頭子丁默村,而暴 露身份,被捕,一口咬定為情所 困,雇兇殺人,成為當年上海灘 重大花邊新聞之一。
1940年2月,被秘密處決於滬西 中山路旁的一片荒地,連中3槍, 時年23歲。
小鳳以
她曾是名動公卿的名 妓,曾幫助共和名將蔡鍔 將軍逃離袁世凱的囚禁, 更因為與蔡鍔的那段至死 不渝的愛情而被人傳頌, 上世紀八十年代,這段愛 情被拍成名叫《知音》的 電影。
老 照 片
關露
上海灘最有名的三個女 作家之一,另外兩個是丁玲與 張愛玲。翻譯過高爾基的《海 燕》、《鄧肯自傳》等許多日 後廣為人知的優秀作品,面對 日寇的侵略,她大聲疾呼: 「寧為祖國戰鬥死,不做民族 未亡人!」這樣的愛國詩詞曾 經為她贏得了「民族之妻」的 稱號。在接受單線聯繫打入日 偽76號魔窟臥底後,背負了43 年漢奸的駡名,在帄反後帶著 一生的疲憊和自由的靈魂仰藥 自盡。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 轉移途中,在福建省長汀縣水口鎮 被宋希濓的國軍第三十六師向賢矩 部逮捕,6月18日,在長汀中山公 園執行槍決。
胡適
陳立夫
蔡鍔
張靈甫(1903~1947)
原名鐘麟,字靈甫,西安城郊 東大村人,1925年考入黃埔軍 校第四期步兵科,1926年加入 西北軍,參加北伐,歷任排長、 連長、營長、團長。 1939年3月,參加南昌會戰, 右腿中炮彈負重傷,不顧醫生 再治療一月可以痊愈的勸阻提 前歸隊,帶傷參加長沙會戰, 從此留下殘疾,被稱為「跛腿 將軍」。 後任國民革命軍整編74師中將 師長,於國共內戰期間的「孟 良崮戰役」中全軍覆沒、自殺 殉國。在臺灣的忠烈祠,張靈 甫是烈士第一人。
蘇青
中國作家,小說家、散 文家、劇作家。海派女 作家的代表人物。「上 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 家」 。與張愛玲「珠聯 璧合」 ,紅極一時。
李麗華
李麗華出身梨園 世家,父母是京 劇名伶李桂芳與 張少泉。有影壇 長春樹之稱。
張愛玲
海派作家,現代文學史上重要 作家,原籍河北豐潤。1921年生 於上海。張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 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 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 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 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邵洵美(1906~1968) 原名邵雲龍。 民國時期著名作家、 出版家、翻譯家、詩人。 「新月派」代表人物 之一,獅吼社、中國 筆會的成員。 與作家劉吶鷗、 穆時英同為 「都市現代派」代 表作家。 浙江餘姚人。
邵洵美與妻子盛佩玉
冼(ㄕㄥˇ)星海
(1905/6/13~1945/10/ 30)
曾用名黃訓、孔宇,
秦怡
金焰
第七屆中國十大女傑,女演員。 原名秦德和。上海人。 1938年上海中華職業學校肄業 後去武漢參加抗日宣傳活動。 當時與白楊、舒繡文、張瑞芳 一起被稱為抗戰大後方重慶影 劇舞臺上的「四大名旦」。
金焰
號金德麟,朝鮮人,1910年4月8日生於韓國首爾。父親因參加朝鮮民族獨立 運動而受通緝,於1921年舉家遷至中國,定居通化並加入中國國籍。其富有 青春活力的氣質與樸實自然的純真表演交織一體,清新迷人,很快擁有大批 觀眾,特別是成為青年學生觀眾癡迷的偶像。1934年,在一家電影刊物組織 的觀眾評選中,獲「電影皇帝」殊榮。
1916年8月,孫中山、宋慶齡遊 杭州,赴秋瑾墓憑弔,孫說:
「光復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 會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 而『秋風秋雨愁煞人』之句,則 傳誦不忘。」
李香蘭
原名山口淑子。 20世紀三四十年 代中國著名女歌 手,是日本人, 但畢竟和中國淵 源頗深。
川島芳子
原名愛新覺羅· 顯玗,又 名金壁輝。清朝末年肅親王 的第14位女兒。
•
陸小曼
近代女畫家, 江蘇武進人。1915年 就讀法國聖心學堂, 她18歲就精通英文和 法文。
陸小曼(續)
她是個畫家,師 從劉海栗、陳半丁、 賀天健等名家,父親 陸定原是財政部的賦 稅司司長,1920年和 王庚結婚,1925年離婚。 1926年與徐志摩結婚, 同年參加了中國女子 書畫會,1941年在上 海開個人畫展。
1995年張愛玲逝世於美國洛杉 磯寓所,終年七十五歲。 張愛玲與胡蘭成,一個是當時上 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 政府的要員。在亂世之中,他們的 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後的分 手,都堪稱是一場「傳奇」。
上官雲珠與女兒姚姚
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 家,1968年跳樓自殺。 (文革時期受造反派折磨 過度,身心疲憊於是自殺) 唉~
1933年離異。
1950年與杒月笙結為夫婦
孟小冬
趙一曼
東北抗日聯軍 第三軍二團政委
張可
翻譯家、戲劇學者, 1919年出生于蘇州一 世家,其伯祖父是民 國初年曾任大總統府 秘書長的張一麐,
祖父張一鵬曾任蔡鍔 秘書。父親張偉如留 美學化學歸國,與蔡 元培之子蔡無忌共事 於上海商檢局。 王元化(余秋雨的老 師)的妻子。
可惜最終是開煤氣及仰藥自殺, 返魂無術,終年29歲。林黛死訊 傳出後,震驚全球華人社會,出 殯之日,萬人空巷,令人歎息。
林黛
江青
文化大革命期間,林 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首 要分子。原名李雲鶴。 1934年在上海被國民黨政 府逮捕,獲釋後以藍蘋為 藝名做過電影演員。後恢 復黨籍,改名江青。1938 年與毛澤東結婚。煽動打 倒一切的極「左」思潮, 進行篡奪黨和國家最高權 力的陰謀活動,造成10年 之久的全國大動亂。1991 年5月14日自殺身亡。
周璇十七歲
中國早期電影著名女演員、民國時期著名歌唱家
周璇
馬鈺 70餘年前的北大校花, 魯迅曾經暗戀的對象。
阮玲玉
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阮鳳根。在30年代的中國影壇上,她以重拍次數最 少而成為導演們樂於與之合作的演員;又以使觀眾「每片必看」而成為最 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
1935年3月8日,20世紀30年代默片時代最優秀的女演員之 一、25歲的阮玲玉自殺了。 她自殺的那天晚上穿著旗袍,她的 旗袍上寫滿了一句話:「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 。」
蔣緯國
穆旦夫婦
穆旦 (1918~1977), 原名查良錚,著 名愛國主義詩人、 翻譯家。
顧維鈞
民國第一個外交家
白崇禧(右)
汪精衛 (中)
林斤瀾夫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朱自清、羅家倫等
徐志摩
梁實秋
胡宗南
張自忠
葉劍英
孫立人
瞿秋白
(1899/1/29~1935/6/18)
原名雙(或霜、爽),號熊伯(或 雄魄),生於江蘇常州。 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 他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 人(1927年7月~1928年7月,1930 年9月~1931年1月)。
樂蒂(奚重儀)
臺灣電影「金馬獎」 的第二屆影后
樂蒂
蔣介石 與 宋美齡 結婚照
抗戰期間,
宋美齡為士兵縫衣服
宋氏三姐妹
20年代。
左起宋慶齡、 宋靄齡、宋美齡
郁達夫和王映霞
絕代佳人——夏夢
原名楊蒙,江蘇蘇州人,生於 上海。外形豔而不媚,貞靜帄 和,嫻雅大方,兼之身材高挑, 有「上帝的傑作」之美譽,是 香港公認的西施。 金庸說:「西施怎樣美麗,誰 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 才名不虛傳。 」 李翰祥也說:「夏夢是中國電 影有史以來最漂亮的女演員, 氣質不凡,令人沉醉。 」
祖籍廣東番禺, 出生於澳門, 是中國近代作曲家、 鋼琴家, 於1939年所作的 《黃河大合唱》 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
程硯秋-鶯鶯
梅兰芳-紅娘
尚小雲-張生
尚小雲
梅蘭芳
梅蘭芳
荀慧生
荀慧生
荀、尚合影
李世芳 張君秋
程硯秋(中)
周恩來
張學良
汪精衛
宋教仁
林彪一家
孫文、孫科
沈從文
蔣介石 日本陸軍學校就讀時
蔣介石
蔣介石和蔣經國
蔣緯國
在東吳大學就讀經濟系。 1936年,中德合作期間赴 德擔任蔣百里訪問德國時的 少尉侍從官,次年在德國入 伍,進入德國陸軍慕尼黑官 校;畢業後於德國軍中服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曾參與 對波蘭發動的閃電戰。 1939年,因德日意軸心國 之聯盟而離德返回中國參加 抗日戰爭和之後的國共內戰。 長期於國軍中任職,於 1946年開始進入裝甲部隊 (戰車第一團)。退休前官階 至上將。
冰心
人稱「世紀老人」,原名為 謝婉瑩,筆名為冰心 。現代 著名詩人,翻譯家,作家, 兒童文學家,崇尚「愛的哲 學」,母愛,童真,自然是 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 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 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
三毛
1943年3月26日生於重慶。帅年時期 的三毛就表現對書本的愛好,五年級 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 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 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 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堅實的 基礎。 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 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 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 修上有很大助益。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 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 者。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 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 者。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 48歲。人們認為三毛死得怪異、突然, 她沒有理由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