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稿(含患者版)心绞痛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

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到达心内科(0—10分钟)到达心内科(0—30分钟)医生的工作□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明确诊断,立即口服阿斯匹林及氯吡格雷(有禁忌除外)□开始常规治疗(参见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常规治疗)□持续吸氧、心电、血压监测等□完善相关检查,如三大常规、生化、心电图、胸片及超声心电图等□迅速危险分层,评估尽早血运重建治疗或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定急诊冠脉造影及血运重建(直接PCI)治疗方案的必要性及风险□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治疗”护士的工作□协助患者或其家属完成急诊挂号、交费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工作□静脉取血□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一级护理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病情危重者,签署病危(或病重)通知单□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病情危重者,签署病危(或病重)通知单时间到达心内科(0—60分钟)(手术日)住院第1-6天(手术日)医生的工作对需要进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的高危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和治疗措施□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行“急诊冠造和血运重建”治疗□术前服用足量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氯吡咯雷)□术前水化(肾功能不全者)□维持合适的血压、心率、心功能和重要脏器功能,能承受急诊造影及血运重建□完成常规术前医嘱(预防性抗菌素)□手术后将患者转入重症室继续治疗□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呼吸、药物反应等情况□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观察有无心电图变化;检查有无血色素下降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上级医师查房:危险性分层,评价手术必要性及风险,监护强度和治疗效果评估,制订下一步诊疗方案□吸氧□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监测等)□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预防手术并发症□预防感染(必要时)□完善相关检查□完成病历及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护士的工作□不稳定性心绞痛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术后管理□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术后管理时间住院第2-6天(手术日)住院第3-6天(手术日)医生的工作□继续监护□观察穿刺点及周围情况□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修订诊疗方案□继续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对于保守治疗患者,随时评价进行急诊血运重建的必要性,并强化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完成病历、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评估□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血运重建术(PCI)患者术后治疗□预防手术并发症□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继续完善相关检查护士的工作□配合医疗工作□生活与心理护理□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患者恢复期的康复和锻炼□配合稳定患者转至普通病房□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病情和危险性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二级预防教育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术后管理□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配合完成术前准备□配合术后管理时间住院第7-9天住院第5-14天(出院日)医生的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再次血运重建治疗评估□完成择期PCI□心功能再评价□治疗效果、预后和出院评估,确定是否可出院□继续完善相关检查如果患者可以出院:□通知出院处□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将“出院总结”交给患者□出院带药□定期复查□如果患者不能出院,请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护士的工作□疾病恢复期心理与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危险分层,指导并监督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与活动□二级预防教育□出院准备指导□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交费等事项□出院指导患者及家属的工作□配合医师、护士完成各项检查□有异常情况向医师护士反映□配合术后管理□办理出院手续□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患者满意度调查:您好,请根据您在本院接受治疗服务的过程和结果,结合您的感受,请在您认为合适的方格内打“√”。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的通知卫医管发〔2009〕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供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参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三日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参照本指导原则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章临床路径的组织管理第三条开展临床路径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

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指导评价小组的工作。

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应当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简称实施小组)。

第四条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管理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一)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二)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三)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四)审核临床路径文本;(五)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六)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第五条指导评价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指导评价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二)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四)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第六条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

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二)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文本;(三)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四)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临床路径】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
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路径
编码:J058疾病名称:冠心病心绞痛
适用对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拟行:内科药物治疗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预期住院天数:7-10天/实际住院天数:天
住院日数
第1-2天
第3-5天
第6-10天
日期
临床评估
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级
首程及入院记录
住院诊察
床位费
评估基本生命体征
护理级别:一至二级
住院诊察
床位费
归档实验室检查结果
术后基本生命体征评估
护理级别:二至三级
住院诊察
床位费
处置
必要时吸氧
测血压、测体温
测脉搏
静脉采血
静脉输
必要时吸氧
测血压、测体温
静脉输液
测体温
检查
必查:
血常规
尿常规
粪常规
电解质
肝功能
肾功能
血糖血脂
心肌酶谱
胸部正、侧位片(DR)
全导心电图
阿司匹林片或氯吡格雷片他汀
β受体阻滞剂
可选:
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
(基本药物)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与转化酶抑制
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
抗剂
必选:
硝酸酯类口服或注射剂
阿司匹林片或氯吡格雷
片β受体阻滞剂
可选: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ACEI或ARB
卫生材料
营养
排泄
活动
卧床休息
适当活动
适当活动
医疗卫教
给患者告知书并进行说明
给患者告知书并进行说明
护理及卫教
入院卫生教育;入院护理评估 患者检查指导;住院基础护理 饮食指导

心绞痛临床路径

心绞痛临床路径

编号:冠心病(心绞痛)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表患者姓名:患者年龄:住院号:病房床号:入院时间:纳入路径时间:实际住院天数: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填表说明:一、执行路径方案见《冠心病心绞痛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执行方案》二、*关于必选、可选:必选:所有的患者都必选,如因为特殊原因未选,则为变异,变异必须在记录栏内记录;可选:含义有2:1、有的患者需要选择,有的不需要选择,因此对于患者群而言是可选;2、对于某个具体的患者而言,如糖尿病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就是“可选”当中的必选项,如果未选,属于变异;如果不是糖尿病患者,这项检查属于可查可不查,就属于“可选项”,不属于变异。

冠心病心绞痛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表项目入院第1天(第一个24小时)目标病史调查筛选检查初步诊断选择治疗方案病史调查发病情况:必选项*:口本次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口心绞痛症状特点,口发病时是否伴心慌心悸,口有无气促,口治疗情况,口病情演变情况(稳定,好转,进展),口其他:心功能情况。

危险因素调查:必须记录:口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

口个人史:饮酒,吸烟,静息为主的生活方式,家族史辅助检查必(急)查:口血常规口血脂六项口电解质口凝血四项口心肌酶+肌钙蛋白口18导联ECG 口胸片口心脏彩超可选查:口尿、大便常规口肝肾功能口运动平板心电图口ECG(动、静态)口胸部CT评估必选:口心绞痛分级:口心绞痛危险分层口心功能分级:可选:病情进展时重新评分:入院后小时符合急诊再灌注治疗条件[3]转入绿色通道临床路径诊断西医拟诊:必选:口稳定型心绞痛口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选:口心律失常口心功能不全中医诊断:必选:□胸痹心痛□真心痛中医辨证:必选:□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其他证型:护理必选:□1级护理□2级护理□其他:饮食营养筛选:可选:口低盐口低脂口糖尿病饮食口普食监测可选:□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24小时尿量□24小时入量一般处理可选:口心绞痛监控口血压管理口血糖管理口血脂管理口健康宣教戒烟口运动口其他中医治疗必选:口心血瘀阻证 ---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口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其他证型:中成药:□通心络胶囊□银杏酮酯滴丸□心血宁胶囊针剂:□疏血通□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川芎嗪□血塞通□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可选:□耳穴压豆□热奄包热敷胸部□艾灸膻中穴□芪味散贴敷神阙穴西医治疗必选:口抗血小板口抗凝口扩冠口调脂口控制心室率口逆转心肌重构口其他特殊治疗可选:口溶栓治疗口急诊支架术口急诊搭桥手术会诊可选:口其他相关科室项目入院第2—3天目标评估治疗或检查结果进行必要的深入检查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分析检查结果必(急)查:口血常规口血脂六项口电解质口凝血四项口心肌酶+肌钙蛋白口18导联ECG 口胸片口心脏彩超可选查:口尿、大便常规口肝肾功能口运动平板心电图口ECG(动、静态)口胸部CT评估必选:口心绞痛分级口心绞痛危险分层口心功能分级可选:病情进展时重新评分:入院后小时制定方案必选:口非手术治疗口急诊支架术口急诊搭桥手术饮食营养筛选:可选:口低盐口低脂口糖尿病饮食口普食护理必选:□1级护理□2级护理□其他:监测可选:□心电图□血压□中心静脉压□出入量一般治疗可选:口心绞痛监控口血压管理口血糖管理口血脂管理口健康宣教戒烟口运动口其他中医治疗必选:口心血瘀阻证 ---血府逐瘀汤加减口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口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其他证型:中成药:□通心络胶囊□银杏酮酯滴丸□心血宁胶囊针剂:□疏血通□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川芎嗪□血塞通□参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康艾注射液□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可选:□耳穴压豆□热奄包热敷胸部□艾灸膻中穴□芪味散贴敷神阙穴西医治疗必选:口抗血小板口抗凝口扩冠口调脂口控制心室率口逆转心肌重构口其他特殊治疗可选:口溶栓治疗口急诊支架术口急诊搭桥手术会诊可选:口其他相关科室康复可选:口运动康复口心理调适健康教育必选:口二级预防变异记录监察主管护士:护长:目标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制定方案口据检查结果,制定治疗计划,如需行冠脉造影检查进入冠心病介入治疗。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加强国际交流, 分享治疗经验
和技术
开展国际合作 研究,提高治
疗效果
引进国际先进 技术和设备, 提升治疗水平
参与国际学术 会议和培训, 提高医生专业
水平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
缺点
手术风险: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的 手术风险,如血管损伤、血栓形 成等
费用较高:介入治疗费用相对较 高,可能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术后并发症:介入治疗后可能会 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 血管再狭窄等
技术要求高:介入治疗需要较高 的技术水平,对医生的技术要求 较高
适用范围和限制因素
添加标题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技术,将药物或器械直接输送 到病变部位,进行局部治疗。
添加标题
介入治疗方法: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球 囊扩张等。
介入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介 入治疗,减轻 或消除不稳定 性心绞痛的症 状,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意义:介入治 疗是一种微创 手术,可以减 少手术创伤, 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成功
术后护理与康复
术后观察:密 切观察患者生 命体征,如血
压、心率等
药物治疗:遵 医嘱使用抗凝、 抗血小板、降
脂等药物
饮食指导:低 盐、低脂、高 纤维饮食,避 免刺激性食物
运动康复:在 医生指导下进 行适当的运动, 如散步、慢跑 等,以促进血 液循环和心肺
功能恢复。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实 施效果
适用范围:适 用于不稳定性 心绞痛患者, 尤其是急性心
肌梗死患者
优点:可以快 速缓解症状, 降低死亡率和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路径-演示文稿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路径-演示文稿
临床路径包含内容
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 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二)诊断依据 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 2.心电图表现:胸痛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九)术后住院恢复3-5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观察患者心肌缺血等不适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2.继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情况。
(十)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血流动力学稳定。 3.心肌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4.无其他需要继续住院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路径
教学目标
熟悉何谓临床路径 掌握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路径 了解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路径表单
临床路径
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 从2010年起,中国50家医院将推行仿照工业流水线设计的“临床路径管理”,112个病种有了“标准流程图”,可望实现“同病同治”。 到2011年底将累计制定3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为7-10天。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进入路径标准

23、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

23、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

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

一、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应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TCD编码:BNX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ICD-IO编码:I20.902),且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995年)。

(2)西医诊断: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痛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瘀血痹阻证(2)痰浊壅塞证(3)阴寒凝滞证(4)气阴两虚证(5)气虚血瘀证(6) 阳气虚衰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2008)。

l.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且心绞痛分级为Ⅲ级或Ⅳ级者。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 Ⅲ级或Ⅳ级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症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

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
2、配合床上大小便
3、淋浴,更换衣服
1、取下义齿、发夹、眼镜、首饰及贵重物品
2、不可以化妆以免影响医生的观察
3、平卧位,如穿刺处是下肢则平伸24小时,如右上肢穿刺则右上肢制动6小时72小时内勿负重
4、术后饮水3000毫升
1、穿刺处不宜热敷
2、禁止负重
住院第五--十天
第十一天(出院)
监测
测量体温、脉搏、呼吸
指导患者进水果、蔬菜及含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香蕉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
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处理
变异
是否,原因:
变异
无有,原因: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日期
住院第五--十天(手术后第二--七天)

月日
护理路径
执行时间
签名
执行
医嘱
执行PTCA术后护理常规
I级护理。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遵医嘱应用药物
遵医嘱用药,详细交代用药方法、注意事项、不可自行突然停药、该药及增减药量。随身携带扩血管药物。
坚持体能锻炼,劳逸结合,循序渐进,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嘱咐患者2周、4周后门诊复查,不适随诊。
处理
变异
是否,原因:
变异
无有,原因:
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护理路径(病友篇)
护理与健康指导
监测:T℃P次/分
R次/分BP mmHg
给予患者间断吸氧1-2L/MIN
注意休息适当下床活动。
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普通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多食蔬菜水果。
巡视病房患者睡眠情况。
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绞痛临床路径
(2017年版)
一、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心绞痛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符合心绞痛的诊断
(三)进入路径标准。

符合诊断依据(二),需行冠脉造影检查
(四)标准住院日。

14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便隐血、凝血功能;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CRP、AA+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三项、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分析、心肺五项、肿瘤标记物、甲乙丙肝、HIV、TP;
(3)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试验(负荷心电图)、腹部B超、头颅+胸部CT;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甲状腺功能、糖化血红蛋白、上消化道钡餐、胃镜、24小时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颈部血管超声、眼底检查、IMR、SPECT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估病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八)手术日。

入院后1-7天。

(九)术后恢复。

3天
(十)出院标准。

无胸闷、胸痛发作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二、临床路径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心绞痛;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版临床路径告知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_心绞痛;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