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共15页

合集下载

马航事件

马航事件

关于赔偿

在以往的国际空难赔偿中,人们会发现中国乘客获得的赔偿有时 会远低于欧美国家乘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命不同价。此次空难赔 偿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张起淮认为,很有可能。"不同国家的赔偿 标准不同。即便都在美国起诉,赔偿的数额也会相差很大。" 关于赔偿数额,美国有四个主要依据:一、死者生前所缴纳的税 金;二、 死者生前的收入水平;三、死者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四、 "余生收入法"。余生收入法是指死伤者的年收入(现有的和将来可预 期增加的)×预期寿命的年数(一般到60岁)-死伤者自己的开销和 税款。根据这些标准,死者生前所在地、收入、年龄的不同,所获得 的赔偿会有很大差距。
• • • •
不同点: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法航班机通过该系统在4分钟内自动发 出了24条报告技术“事件” 的信息。马航班机上装有该系统,但马航方面尚未表示是否收到了该系统发出的 任何信息。 ——巡航段。两架飞机在失踪时都处在巡航状态,但是马航班机当时刚刚开始巡 航,这意味着机长很可能仍在控制飞机。而法航班机机长当时正在休息,一直至飞机 下坠前片刻才返回驾驶舱。 ——天气。马航航班行进路线上的天气条件似乎很好,法航航班则遭遇了强气流。 ——雷达。马航航班是在空中交通忙碌的区域失踪的,很可能受到了很好的监控, 因为它与几个国家的距离都很近。而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法航航班是在大西洋坠 毁的,不在雷达探测范围内。 ——残骸回收。法航班机坠入了离海岸较远的很深的水域,从而使调查难上加难。 ——主管调查部门。
• •
• •
反思
• 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包括网络 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在坚持真 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新闻原则方面,是存在差距的。对比中 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新闻媒体的成长、以及在现 代性社会中扮演的职能角色,存在明显滞后。 • 在过去近20天里,不少对马方及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 读,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扭曲了 本意,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追求耸动性, 迎合了情绪化传播,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 后的正常信息修正,简单地地冠以“自相矛盾”或“刻意 隐瞒”的评判,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 导公共舆论,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

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

疑点五 假护照、副驾驶让事件更加扑朔迷 离??
根据前几天的调查,在此次飞机上发现多种假护照持有事 件,但已初步排除可能他们劫机的可能。 根据澳洲第九频道电视台11日报道,一名澳洲女孩爆料, 2011年十二月她搭乘马航航班时,机长及副驾驶邀请她与朋 友一起进入驾驶舱,并允许她们在飞行途中拍照,两名飞行 员全程都与她们嬉戏,甚至和她们合影,看手相。而当年的 副驾驶员就是此次航班的副驾驶。这也增加了劫持飞机的可 能性。
疑点四 失联家属表示“手机打的通, QQ 在线?”
• 在失联第二天的12时45分,马航面向失联者家属 的新一次发布会上,一家属称已4次拨通了哥哥的 号码,而他的哥哥就在这架航班上,“但是手机 无人接听,好像被挂断了。”但据中国移动方面的 专业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 带来的假象。 • 据外媒报道,飞机上还有三人的QQ号显示持续在 线。不过这点,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帐号有其他 人使用,设备自动保持登录状态都会造成这一情 况。而且iphone登录qq后关机,据分析,原因可 能是关机的时候,没有先全部关掉应用程序而是 直接关机造成的。

疑点三 马来西亚政府为何一再隐瞒真相
如果这是一起航班事故或者劫机事件,涉及到多国尤 其是154名中国乘客,马来西亚政府应该是第一时间 公布所有资料并且主动联合多国展开行动。北京航空 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起淮表示,按照民航相关规则, 如果机上人员发现空地联系中断或者通话出现问题, 30秒之后就应该检查飞机是否出现故障,3到5分钟, 就应该启动应急方案。如果地面发现与飞机的联系中 断15到20分钟,就实施启动应急方案,判断是否已出 现重大事故,“此次,马航在发现失联几个小时之后, 才对外宣布这一消息,无论在对乘客家属的告知义务 上,还是寻救义务上,都有问题。”还有家属质疑 “延迟报告,可能延误了最好的救援时机”。

说明文阅读-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说明文阅读-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

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

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

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

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

二次雷达所获取的信息与一次雷达获得的飞机位置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了最终在地面管制人员终端上所显示的综合信息,并通过该信息与飞机保持联系。

⑷飞机除了通过无线电通信系统、地面管制雷达这两种途径与地面保持联系外,还会通过ACARS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ACARS系统是地面监控飞机飞行状态最重要的手段,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随时了解飞机的引擎、高度、航向等数据。

⑸如果一架飞机甚高频无线电呼叫不到,一次雷达扫描不到,二次雷达问询不回答,甚至ACARS系统也被关闭,那么这架飞机便与地面管制系统彻底失联了。

⑹从技术角度来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与现有主要依靠地面雷达的空管技术难以掌握飞机实际位置有很大关系。

而被誉为下一代空管技术的 ADS-B航空管制技术其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研发出来,迟迟未能推广开来并不是因为技术原因,而是由于需要对目前所有航空管制系统的地面和空中设备进行更新,所有航空管制员和飞行员都需要重新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 幕后真相令人震惊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 幕后真相令人震惊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幕后真相令人震惊世上本有巧合,但巧合一旦多了或者不该巧合的事情被巧合到一起了的时候,也许就成了一种刻意的安排了。

当持续了几个月的泰国乱局至今仍不能发挥他们所期待的“中心开花”的作用,而中国却自始至终置身事外的时候,有人已经坐不住了。

于是,他们需要在暹罗湾的上空掀起一场更大的“血风腥雨”,用中国人的血肉来祭他们手里那把邪恶的“达摩克里斯剑”,让全世界感受到这把剑所释放出来的“寒气”并慑于其淫威。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北京的MH370突然失去联系的事件发生后,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非常混乱。

而“混乱”自然有其原因与不同的目的。

有媒体称这一事件的发生“不可思议”,也许“不可思议”四个字最恰当的概括了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失联”这两个字可能更加符合涉入这一事件的各方的当前需要。

“失联”只是描述目前失事客机的“目前状态”:去向不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马来西亚航空波音777客机失联事件越南人员绘制的马航客机失踪区域图既然“去向不明”,那么查证去向就成了涉事各方的当务之急,这样有利于避免草率地得出某种结论。

其实,“马航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各种看似偶然的“巧合”生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下面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一事件中的有关要素,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从而得出“偶然之中”蕴含的“必然”:一、失事飞机类型: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波音777-200。

于是乎,美国因此成为“涉事国”,波音公司也因此获得对此事件的“调查权”,并且可以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适时发布或者调整他们的“调查结果”。

“巧合因素”:有消息称,失联的这架马航波音777飞机,曾于2012年8月9日在浦东机场与东方航空MU583航班(机型A340-600)在道口发生剐蹭,左转时右机翼尖蹭断。

“巧合因素”的指引效果:1、除了给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科普(从此知道什么叫“金属疲劳”这一专业术语)之外,也给了波音公司甚至涉事各方提供了最后调查结果的一种可能选项。

马航MH370调查报告 整个国际社会都可以访问该报告

马航MH370调查报告 整个国际社会都可以访问该报告

马航MH370调查报告整个国际社会都可以访问该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杨得志炮轰南阳关于马航MH370消失的事件,到现在依然还是在调查中的。

今天,马来西亚将发布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

在这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失事3年多后的今天,围绕MH370航班关于马航MH370消失的事件,到现在依然还是在调查中的。

今天,马来西亚将发布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最终调查报告。

在这架载有239人的航班失事3年多后的今天,围绕MH370航班的谜团,会否随着一份最终报告的公布而结束?高度关注。

当地时间2016年9月5日,莫桑比克马普托市,莫桑比克民航局Joao deAbreu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3片疑似马航MH370航班的碎片。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陆兆福20日称,马来西亚将在7月30日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布报告。

据报道,陆兆福称,7月30日,调查人员将向MH370航班机上人员的家属,就这份报告进行。

这会将在马来西亚交通部闭门进行。

过后,将举行新闻发布会。

陆兆福说,“调查人员记录下的每一个字”都被录入在这份报告中,马拉西亚注重报告的透明度,“它将被完整的提交”,不经任何编辑,没有添加或删除。

陆兆福还表示,这份报告将被放到互联网上,会把报告的硬拷贝分发给机上人员的家属,以及经过认证的等,“整个国际社会都可以访问该报告”。

月3日,在的联邦议会大厦,副总理特拉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马航MH370航班搜寻行动的最新进展。

当天公布搜寻MH370航班的最新进展报告。

研究显示,目前搜寻的12万平方公里区域的南端是最有可能找到飞机的区域。

2014年3月8日凌晨,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的马航MH370航班波在雷达屏幕上消失。

这架客机原定从吉隆坡前往,却在起飞约40分钟后与塔台失联。

此前一直猜测,客机在印度洋南部坠毁;但经过多轮搜救行动仍未确定坠机地点。

MH370近17个月后,印度洋法属留尼旺岛海滩出现疑似客机机翼残骸及破烂行李;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等地也寻获来自MH370的残骸。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2014年4月1日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聘请国外危机公关专家(凯旋公 关)来处理失联航班MH370的善后工作。
凯旋公关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首席
执行官 David Gallagher谈到:“大约在 MH370失联一周后,马航管理层就聘请
了凯旋公关,寻求公关传播建议和媒体 支持。”
3,利用社会化媒体炒作赔偿标准区别,加强公众对于赔偿标准的重视。一般来 说,出于对遇难者家属的同情和人道主义关注,公众期待将会偏向较高的参照点, 然而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比较特殊,公众又会对马航的态度表示怀疑。因此,公 众对于定量责任的概念,会被强化集中在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之间。
4,马航提出高于最高参照标准的赔偿方案,即预先制定好的赔偿数额(假设为 500万)。由于公众对于定量责任的预期已被强化集中在之前设定的区间内,马 航高于最高参照标准的赔偿数额将会被公众普遍认定为“有诚意的”。
第三阶段,公关重点将会放在重塑马航形象的问题上。
第四阶段,也就是MH370事件的后续处理。包括飞机搜寻, 打捞,交还遇难者遗体,黑匣子信息等。
策划实施
➢第一阶段
1,投放“启动赔偿程序”的消息,引发公众和媒体对于赔偿的第一阶段关注。
2,投放参照标准信息,以国内航空公司赔偿标准和国际航空公司赔偿标准作为 参照区间,树立公众对于赔偿定量的概念,并合理控制公众期待。(假设,国内 航空公司的赔偿数额为每人20万元,国际航空公司赔偿数额为每人200万元)
8时左右,马航发布航班失联官方消息。 11时,马航公布乘客名单。马航VP接受CNN访问表示, 本次航班配有7小时航油,他们相信到目前为止,飞机航 油已经耗尽。马航目前对飞机位置完全没有头绪。 8日下午,马航召开发布会,却比预定时间推迟两小时。 发布会仅持续仅5分钟,发布的仍是“失去联系”的消息, 也未给记者提问机会。主持人离场时现场一片骚动,场外 则一片混乱。

航空史上的今天3.16失踪马航航线完整路线图地图首次公布

航空史上的今天3.16失踪马航航线完整路线图地图首次公布

航空史上的今天3.16失踪马航航线完整路线图地图⾸次公布历史上的今天,2014年3⽉16⽇失踪马航航线完整路线图地图⾸次公布。

2014年3⽉8⽇00:42航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计划06:30在北京降落。

01:2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管控区失去联系,且并未收到失踪飞机的求救信号。

MH370航班上载有227名乘客(其中中国⼤陆153⼈,中国台湾1⼈),机组⼈员12名。

失踪马航航线完整路线图地图2014年3⽉15⽇晚间,⼀位马来西亚空军军官根据军⽅所掌握的雷达数据信息,还原了MH370从吉隆坡起飞,⾄进⼊安达曼海最终消失前的完整路线图。

他同时披露,这架飞机的操控者熟知马来西亚与周边地区的地理信息,以及民⽤、军事雷达部署情况。

2014年10⽉10⽇,澳⼤利亚交通安全局发布的关于马航MH370的中期报告确认,MH370航班可能因为燃油耗尽在印度洋上⽅低速盘旋后最终坠⼊海⾯。

2015年1⽉29⽇,马来西亚民航局宣布,马航MH370航班失事,并推定机上所有239名乘客和机组⼈员已遇难。

历史上的今天,1926年3⽉16⽇罗伯特·⼽达德发射了世界上第⼀枚液体⽕箭。

罗伯特·⼽达德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他从1909年开始进⾏⽕箭动⼒学⽅⾯的理论研究,三年后点燃了⼀枚放在真空玻璃容器内的固体燃料⽕箭,证明⽕箭在真空中能够⼯作。

罗伯特·⼽达德1926年成功地进⾏了世界第⼀次液体⽕箭发动机的飞⾏。

在马萨诸塞州的奥本,冰雪覆盖的草原上,⼽达德发射了⼈类历史上第⼀枚液体⽕箭。

⽕箭长约3.4⽶,发射时重量为4.6公⽄,空重为2.6公⽄。

飞⾏延续了约2.5秒,最⼤⾼度为12.5⽶,飞⾏距离为56⽶。

罗伯特·⼽达德站在射击控制板⼀旁,从他的发射控制室观察发射地点1935年发射的⼀枚液体⽕箭第⼀次超过了声速;此外,还获得⽕箭飞⾏器变轨装置和⽤多级⽕箭增⼤发射⾼度的专利,并研制了⽕箭发动机燃料泵、⾃冷式⽕箭发动机和其他部件。

马航事件公关案例分析

马航事件公关案例分析

马航事件公关案例分析一、事件概况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北京。

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马来西亚当地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

马航已经启动救援和联络机制寻找该飞机。

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

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其中成人152人,和1名1岁婴儿,中国台湾1人)。

失去联络的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2014年3月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宣布,马航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二、马航的公关分析马航在航联失联五小时后发出第一份声明,确定MH370航班失联。

3月11号,马航公布MH370上的239名乘客的名单和实际乘机人数,这239名乘客来自中国美国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

3月15日马来西亚召开新闻发布会,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表示,失联航班可能在一个或两个走廊型地区之间,一个是飞向泰国北部的航道,一个是南印度洋航道。

针对这一事件,马航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包括请专门的公关公司来做危机公共。

虽然马航对MH370失联这一事件的公共做的中规中矩,但确掩盖不了它危机公关的失败。

毕竟公关效果不是依靠所做的事是否符合公关的步骤来衡量,而是要解决问题,解决品牌的危机,这是公关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马航公关失败的几大因素:1、没能及时公布飞机失事事实。

关于飞机失踪的消息在3月8日早晨就被媒体广泛报道,传的沸沸扬扬,在焦急中等待的人们这时候最希望得到来自马航的官方报导。

而马航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迅速对此做出回应,直等到下午才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此事做出说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危机公关的“黄金四小时”已经远远缩短了,而马航分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其次,航空公司对飞机上的乘客的基本信息应该是很清楚的,而马航却迟迟没有对飞机上的乘客信息进行公布,[键入文字]直到3月11号,马航才正式公布乘客的名单和国籍,这对于等待中的家人来说无疑是最煎熬的祷告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