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航失联事件的感想
航班坠毁后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一、引言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从吉隆坡飞往北京,机上共有239人。
然而,这架航班在起飞后不久便与地面失去联系,至今下落不明。
这起航班坠毁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让人们对生命的无常和安全的重视程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为一名关注此事的普通人,我在此分享我在航班坠毁后的感悟心得体会。
二、生命的脆弱航班坠毁事件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
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239个家庭还在为他们的亲人祈祷,然而,短短的几个小时后,这些亲人便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这让我不禁想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
1. 生命的短暂: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生命的短暂。
我们无法预测自己能活多久,也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2. 生命的脆弱:航班坠毁事件让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自己的安全,关爱他人的生命。
三、安全意识的提高航班坠毁事件让我们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出行安全。
1. 交通安全:在驾驶车辆或行走时,我们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出行安全:在旅行时,我们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路况等信息,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确保出行安全。
3. 防范意识:在生活中,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陷入危险境地。
例如,不轻信陌生人的诱惑,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等。
四、珍惜亲情、友情航班坠毁事件让我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
在灾难面前,亲人和朋友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以下是我对亲情和友情的感悟:1. 亲情:家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学会关爱家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2. 友情:朋友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伴侣。
在困难时刻,朋友会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因此,我们要珍惜友情,关心朋友,共同成长。
马航客机失联人员工作总结

马航客机失联人员工作总结
马航客机失联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数百人的生命在一瞬间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
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我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在这场悲剧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搜救工作的人员,他们在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海域
条件下,毫不畏惧地投入到搜救行动中。
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勇敢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对人性的善良和坚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们要总结搜救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在这次失联事件中,我们发现了
一些搜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例如通讯设备的不完善、搜救人员的培训不足等。
我们需要认真总结这些问题,加强相关设备和人员的培训,以提高搜救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我们要对失联人员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和哀悼。
他们的离去让我们
深感痛心,我们会尽全力为他们寻找答案,让他们的亲人可以在心灵上得到一些慰藉和安慰。
总之,马航客机失联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我们不会气馁,我们会
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搜救工作,为保障航空安全作出更大的努力。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坚强。
关于马航思想汇报

关于马航思想汇报思想汇报2思想汇报敬爱的党组织:如今我作为一名积极入党分子,学会了关注时事,反思自己,思考人生,在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的同时使内心也为之成长。
首先我一直在关注的是令人揪心的马航失联事件,然后是就“301事件”一点自己的感悟,以及最重要的就是最新召开的两会了!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航失联了。
一架载有239个生命的航班失联了,而且至今未找到其踪影。
这说明了什么?该航班可能是在空中瞬间解体,抑或飞机遇到了未查明的不可抗力?随着事态的发展,网友们的猜测质疑也不断涌起。
有人说今年特别流行爸爸去哪儿?时间去哪儿?现在可好了,成了马航去哪儿?也有人说美国的侦察机现在也成哑巴了,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密的隐情或者一种有目的的计划?毕竟为了政治经济利益恐怖分子什么都做得出来。
而就在马航失联的同时,我国也紧急调动了近十颗卫星用以救援!我不禁感叹于祖国的强大,作为一个平民,我亦感觉无比自豪!政府关心人民,人民也会更加爱戴政府。
在微信上,我常常看见网友正在讨论要不要出行,是否乘飞机。
在危机时刻,常人都有放大风险的本能,更何况这起“失联”如此诡异和超乎想象。
这也不禁让我感叹于“301事件”,自从那一天起,全国网友像是刮起了一道仇视新疆人的风,我不禁叹息,总是能听见有人问为什么新疆人要攻击昆明人?首先这定义都错了好不好!!新疆人有两千多万人,47个名族啊!接着便用一个新疆人代替了这两千多万人那不是显失公平了吗?其次,这次事件是恐怖分子所引发的,怎么能把所有的罪都摊到新疆人头上呢?仔细想想,昆明,一个四季如春的城市,人人都过着非常安逸舒适的生活,警惕性不那么高,于恐怖分子是一个安保工作没有那么严密,容易下手的地方。
恐怖分子的目的就是要造成一定的影响力,引起大家的关注,很明显,这次他们得手了。
在形式如此严峻的当下,国人应当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彼此相亲相爱才对呀!而不是对某个地域的民众歧视了之,这样反而让恐怖分子得逞!大家都是中国人!处理民族矛盾国家自有办法,我们不能仅仅听信一家之言和盲目跟风而不加以思考!这不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所表现的出来的不假思索!今年“两会”第一天,雾霾散去,北京难得好天气,网民调侃“因为全国最能吹的都来北京了”。
【议论文】我对MH370失联原因猜想_600字

【议论文】我对MH370失联原因猜想_600字自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失踪以来,各种谣言、猜测、证据和报道一直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七年来,MH370的失踪原因一直没有被彻底搞清楚,给失踪的乘客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无尽的心痛。
在我看来,MH370迷失于印度洋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MH370可能是遭到了恐怖分子的袭击。
这个假说被各种民间和专业组织相信。
马来西亚是一个宗教多样、文化多元化的国家,也是穆斯林國家之一。
恐怖组织可能为了宣扬其极端主义、破坏稳定和安定,从而攻击MH370。
事实上,我们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看到了许多恐怖主义攻击,包括在美国、欧洲和中东地区。
恐怖组织可能使用了一种高科技的手段让MH370失去了所有的通讯与联系。
他们可能在机上装有炸弹,在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都毁灭了。
其次,MH370可能是发生了技术故障。
这种可能性的原因是因为机械故障时不可能再向塔台发出信息,最终导致失踪。
问题在于MH370可能遭受了电子死亡,也有人猜测航班可能遭受了空中停机现象,导致所有的通讯与信息都失效了,这导致了飞机的迷失。
虽然这个可能性是最常见的失联原因,但事实上它并没有被完全确认。
最后,马航MH370可能遭遇了人为盗窃事件。
这种推测正以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被证实。
根据许多专家的分析和技术人员对飞机和航线的研究,MH370可能不能在无人背景下漂流。
为了更好地进行偷盗行为,可能会得到外部的支持和帮助,负责盗窃的人或组织可能知道如何使飞机消失,以便更难找到飞机,这导致了MH370的迷失。
总之,在MH370失踪事件的七年里,我们已看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从技术故障到恐怖袭击到人为盗窃。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考虑这个问题,并尝试理解这种可怕事件的复杂性。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为失踪的乘客及其家属寻求答案,带给他们一些安慰和希望。
马航教资作文

马航教资作文马航,这个曾经轰动世界的名字,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关于生命、关于教育、关于未来的思考,而这对于教资作文来说,也有着独特的启示意义。
我记得马航事件刚爆出来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新闻里铺天盖地都是关于马航的消息,人们在电视前、电脑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能把那失踪的飞机给盯出来似的。
这就好比我们在教育中遇到一个突发的重大问题,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聚焦过来。
比如说突然发现某个教学方式存在很大漏洞,那整个教育界都会像对待马航事件一样,紧张兮兮地想要找到解决办法。
也许有人会说,马航和教资作文能有啥关系呢?这关系可大了去了。
你想啊,教资作文往往需要我们阐述对教育现象或者教育理念的看法。
马航事件中那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就可以类比到教育中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尊重。
每个学生就像马航上的乘客,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潜力。
我们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不好或者调皮捣蛋,就像放弃寻找马航那样放弃他。
我曾经在实习的时候,就遇到过这么一个“小麻烦”。
班上有个小男孩,特别好动,上课老是坐不住,成绩也不理想。
刚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想放弃他,就像很多人在马航失踪很久之后,开始失去信心一样。
但是后来我想,这怎么行呢?这孩子就像一颗还没被发现闪光点的星星。
于是我开始尝试各种方法去引导他,给他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慢慢地,他就像一朵被阳光照耀后盛开的小花,开始有了进步。
这就和寻找马航一样,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希望的。
马航虽然是一场悲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反射出许多值得我们在教资作文中探讨的东西。
无论是对生命的态度,还是对希望的坚守,亦或是资源的合理分配,都给我们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能在教资作文里把这些思考化作精彩的文字,就像从马航的悲伤中汲取积极的力量一样。
马航教资作文马航事件,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这件事就像一团迷雾,萦绕在人们心头,久久不散。
MU5735感受作文

MU5735感受作文篇一2022年3月21日东航MU5735航班132名人员已全部遇难,其实关于这个消息并非意料之外,只是我们很多人难以接受罢了。
在灾难面前,我们很多时候都希望有奇迹,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中溺水的人,却寄希望一根稻草可以救起自己一样。
从3月21日看到MU5735飞机失事,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布任何一条消息,其实内心早已经百感交集了。
作为一名经常出差经常坐飞机的培训师,对这样的事件和报道是极为敏感的。
一、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年,我坐的座位上方的一个阅读灯坏掉了,然后我让空姐帮忙看看怎么回事儿,结果空姐鼓捣半天也没鼓捣出来,最后回复我说:“先生,我们这个飞机年头有点久了,难免有点小问题,估计阅读灯是坏掉了,还好,只要飞机没坏就行。
”我倒是没有说什么,因为飞机坐多了,早就没有那股新鲜劲了,对于空姐的服务,说实话有些还行有些也不怎么敢恭维。
我虽然没说什么,这个时候,我旁边的乘客站起来了,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他瞪着空姐,大声喊道:“你怎么说话的,你到底会不会说话?什么叫做只要飞机没坏就行!”当时,马航MH730刚刚失联不久。
每个人都不愿意接受坏消息,当然更加不愿意坏消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有些人对有些敏感字样是比较忌讳的,虽然理性告诉我们说,飞机依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在《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中,作者这样写到,每天全世界死于交通事故的人要远远高于空难,所以当送朋友去飞机场坐飞机,然后说“保重”的那个人才是真正要保重的人,他遇到车祸的概率要远远高于坐飞机的那个人。
二、关于各种观点MU5735飞机坠毁事件被曝光之后,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
我看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种观点,更多的人其实是叹息,感慨,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也有人说:我从来就不坐飞机,貌似不坐飞机也是一种安全的保证,对此观点我是不认同的。
就像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问到大家的那样:人生中有两天最重要,一天是我们来到世界上的那一天,另外一天是哪一天?然后就有很多同学说:离开世界的那一天。
马航失联七周年:寻找真相的漫漫长路观后感

马航失联七周年:寻找真相的漫漫长路观后感马航失联七周年:寻找真相的漫漫长路观后感这是一个仅仅发生了七年的事件,但它对于乘客家属、调查人员以及世界各地的民众来说,却似乎已经过去了一个漫长的世纪。
马航MH370的失踪事件成为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空难谜团,也是当今世界最令人痛心的事件之一。
回顾这七年间的搜索与调查过程,我们可以感受到寻找真相的道路是何等的艰辛与曲折。
从一开始,海上、空中、卫星等多方面的搜索行动都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导致调查人员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后来,根据数据分析和各种线索,调查团队逐渐确定了一条飞行路径,但这依然只是一个猜测。
直到现在,我们对于这架失联飞机的具体下落仍然一无所知。
在历经了多次的转变和不同国家的参与之后,天鸿方程式终于成为了解决MH370谜团的最后一道救命锁。
它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新系统,通过海底声呐探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对无人潜航器的海洋底部搜索进行高效率、高精度的协同规划和导航。
有了这个系统的助力,我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找到MH370的残骸,为乘客家属和整个世界带来答案和平静。
然而,七年的时间已经让乘客家属们煎熬不堪。
每当马航MH370的七周年纪念日到来时,他们的心情总是无比沉重。
他们为亲人去世的事实感到悲伤,同时也为无法得到真相和交待感到愤慨。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线索,关注着每一次的搜索行动,但结果却总是无果而终。
面对点滴的希望破灭,他们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七年来,我一直在关注着MH370的调查进展,也为乘客家属感到心痛。
他们面临着生活的重担,同时还要应对舆论的说三道四,承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与质疑。
但是,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要求寻找真相。
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公告死亡”的说法,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们无法相信亲人就此消失。
这份坚持与信念,使得我们对于真相的追寻从未停止。
七年来,全球各地共进行了数十次的搜索行动,千方百计地寻找MH370的踪迹。
同时,调查人员不断分析着各种数据和线索,试图还原这个谜一般的事件。
马航事件评论

马航事件评论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声明,其旗下MH379航班于当天凌晨2点40分失去联络。
这架原定于飞往北京的波音777-200客机,载有239人,其中154个人是中国人。
有多少亲人从此天各一方了,闻者伤心听者泪,可想而知,家属的希望、绝望、企盼、悲恸、质疑、愤怒等情绪早已冲出云霄了。
在伤痛之余,我们透过马航事件,看到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守则,中国的核心新技术任需努力,马航是否存在阴谋,马来政府的责任感缺失等等。
我觉得应该反思马航事件报道的中国舆论场。
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在坚持真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新闻原则方面,存在差距,在过去的近20天里,不少对马方机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读,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扭曲了本意,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追求耸动性,迎合了情绪化传播,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后的正常信息修正,简单的以自相矛盾的批判,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导公众舆论,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马航失联事件的感想
2014年3月8日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声明,旗下MH370航班于当天凌晨2时40分失去联络。
这架原定飞往北京的波音777-200客机,载有239人,其中154个是中国人。
有多少亲人从此天各一方了,闻着伤心听者流泪,可想而知,家属的希望、绝望、企盼、悲恸、质疑、愤怒等情绪早已冲出云笑了。
在伤痛之余,我们透过马航事件,看到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守则,中国的核心新技术仍需努力,马航是否存在阴谋,马来政府的责任缺失感等等。
第一,我认为应该反思马航事件报道中的中国舆论场。
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在坚持真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新闻原则方面,是存在差距的。
在过去近20天里,不少对马方及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读,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扭曲了本意,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追求耸动性,迎合了情绪化传播,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后的正常信息修正,简单地地冠以“自相矛盾”或“刻意隐瞒”的评判,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导公共舆论,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正因为如此,在对事关生命的事态进展进行评判时,一定要以专业性、责任感作为出发点与原则。
其实如果熟悉国际社会通行的话语方式及文化价值背景,便能如当时除了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主流国际媒体和其受众一样,理解马方只不过是不愿意在太早的时候,轻易地否认任何生命尚存的可能,是出于审慎、负责,是基于早期搜救和信息分析工作的不明确性,更是出于对家属、对生命的尊重。
这种原本严谨的做法,可以在最后悲剧被证实时,不会更深彻地伤害了被重燃起希望的家属。
对于24日晚马方确认飞机在南印度洋坠海的时机、依据等的质疑,以及悲情性地呼吁抵制马拉西亚(旅游、经贸合作等)的舆论,主流网络和传统媒体,更多地在迎合民众的情感宣泄甚至民粹民族主义情绪,理性冷静的声音甚微。
虽然还没有找到飞机残骸,但基于谨慎分析计算的结果,出于对家属、公众急切关注的理解,必须依据理性与常识,将最终得出的飞机坠海无人幸免的逻辑性结论,尽快公之于众。
对于一些更夸张的阴谋论,一方面,像凤凰网这样的主流网媒,通过其独家视频采访、新闻客户端、新闻评论等组合报道,指出了即使遭遇恐怖主义劫机,政府也有很多方式,包括派遣战斗机挟持、拦截、迫降等手段,而绝无可能在没有重大威胁的情况下,轻易做出击落载有两百多生命的客机的指令。
但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上,越耸动的传言、标题,反而借助人际传播的情绪化倾向,得到了迅速广泛的传播。
这是未来的传播将持续面临的挑战。
第二,我认为中国还需继续发展核心技术。
新闻背后的国力较量,失联客机是马来西亚的,乘客最多的是中国人,而掌握信息最多的看来是美国,海洋、天空、太空,飞机、雷达、卫星,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搜寻中,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层出不穷。
虽然中国的科技实力在搜救中也有充分体现:我国调动了21颗卫星参与搜寻,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事发当天就开展疑似位置遥感监测工作。
当中国发布高分一号卫星在印度洋南部海域观测到新的疑似漂浮物时,在珀斯的中国记者甚至被外媒记者围堵,打探消息。
3月24日,中国军机在搜索区域发现疑似碎片目标。
这事件真正的问题是实力问题--新闻竞争的表象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失联客机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发动机生产厂商是英国罗罗公司,发送电子脉冲信号的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其主要部件由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提供,而接收信号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总部位于伦敦。
相比享有“匿名消息源”的美英媒体,当中国记者费尽周折联系上的波音公司和罗罗公司,这些公司在面对中国记者的追问却三缄其口。
对西方媒体而言,获取这些本国机构的信息,实质上是“本土作战”。
同理,当中国卫星、中国军机有所斩获时,主动权也自然转到中国媒体手上。
“危机事件,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一位西雅图航空领域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希望这次事件让中国能有个基本判断。
”虽然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有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马航370事件再次凸显这个尴尬事实。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承认差距、密切跟踪、迎头赶上,走自主创新道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
知耻而后勇,或许是这一事件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第三,我个人觉得马来西亚对此事件处理欠佳。
马航客机从被宣布失联到坠毁在牵动全球人的神经的同时也将马来政府拉入全球瞩目的聚光灯下,充分显现出经济与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合作形成的强大合力,也充分暴露出马来政府在此次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蹩脚、荒谬与无耻。
为什么这么说,理由如下:首先,马来家长式的强势政府与不透明的政治体制致使马航事件相关信息的对外纰漏被延缓甚至被封锁。
外界始终被动在听马来政府打太极般的措辞,却从未获得信息获取的主动权,马来政府也自始至终拒绝相关讯问。
马来政府对马航客机的描述从“失联”到“折返”,从“劫机”到“坠毁”;失联时间从“凌晨2点40分”变为“8点11分”;搜救领域从“越南海域”到“马六甲海峡”最后到“南印度洋”;甚至堂而皇之毫无愧色的“承认信息敏感未全部透露”。
马来西亚政府的种种支支吾吾、倒三颠四的说辞令遇难者的家属出离愤怒,也令密切事件的关注事件进展的人们唾弃。
其次,马来西亚政府迫于国内政治压力,为补救形象对马航事件的态度自始至终表现出的沉默、否认与敷衍,耽误了搜救时间,浪费了搜救资源,也给乘客家属带来莫大伤害。
马来政府为应对国内反对派的声势需要掩盖劣迹以捍卫执政权力。
马航客机的失联和失联后所发生的种种乱象,让执政以来因经济发展迅猛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马来政府措手不及妄图掩人耳目掩盖丑陋。
但这起事故是一个国际事件,涉及到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239名乘客,马来政府的此种做法显然如跳梁小丑,最终在国际政坛中丧失公信,尽失人心。
在网上看到一个调侃的端子,如果马航上面那154人是美国人,马来西亚早就上军事法庭了,如果马航上面那154人是俄罗斯人,马来西亚早就被夷平了。
当然,在调侃之余,我们在为深深失事的人感到遗憾和悲痛之后,我们还要深刻反思中国现在面临的严重挑战,希望以后中国的媒体以后好好改进改进,中国的核心技术再上一层高楼,那样类似马航事件就不会再发生。
总之,在当今世界,我们要从此次马航事件中吸取教训,明确与西方强势媒体的差距所在,在转变思维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大力锻造专业化媒体,提升自身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反应与报道能力,只有这样我们随机应变,更好的处理好各种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