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工作站

心电图工作站
心电图工作站

心电图工作站

临床最常用的检查之一,应用广泛。应用范围包括:

记录人体正常心脏的电活动,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帮助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的部位,诊断心脏扩大、肥厚,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判断人工心脏起搏状况。

产品示图:

产品介绍

CONTEC8000心电工作站具有十二导、三导同步心电图的采集、回放与自动分析诊断、频谱心电、高频心电、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心肌缺血、心率振荡、起搏心电、向量心电、时间向量、心室晚电位等分析功能,能及时准确的反映使用者的心脏运动情况,成为医生诊断的可靠依据。

主要特点

?采集模板清晰明了,采用即时采集、即时显示、即时保存的方式。加入即时分析QRS波形,计算心率、实时打印的功能,并具有基线滤波、

工频滤波、肌电滤波三种滤波方式。

?采用先进的心电分析算法,使计算机自动找点更加准确,得到可靠的心律失常自动识别分类,使分析报告和自动结论更具有参考价值。

?具有导联位置调整功能,解决由于基线漂移或波形幅值过高引起的波形重叠问题,并且具有导联位置自动排列功能。

?全新的冠心病定位诊断,对异常Q波的分析更加精细。

?QT离散度模板中,具有“色谱图”显示功能,并且高保真的显示12导心电波形,使您更加精准的调节各点的位置。

?心率变异性可支持长病历的分析和打印,分析时间选择方便,只需轻点鼠标左键即可。

?同时还可进行心率振荡、心肌缺血和起搏心电的分析。

?快捷的空间向量环回放功能使您更加清晰的回顾向量环的走势。

?“所见即所得”的打印预览和打印功能,遍布于软件中的各个模板,并支持A4、B5两种大小的纸张,方便您的使用。

?“快捷打印”功能可以帮您迅速的预览或打印全部的分析报告,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报告以多媒体格式(PDF格式、JPG格式、BMP 格式或者PNG格式)保存到电脑中,使日后的翻阅更加方便、直观。?采用高达1000Hz的采样频率,保证了心电波形不失真。采用高分辨率的显示和打印输出,完美表现波形细节。

?功能强大而且完善的病历库管理功能,使您可以方便的调出、查找、删除、修改、备份、恢复以及更新病历数据信息,并支持组合式条件查询功能。

?在系统设置中提供丰富的设置项目,对基本信息、软件运行、数据采集、波形分析、数据库管理、打印等过程进行符合您特殊要求的定制功能。

心电图基本讲解

本人在心电图室上班将近一年,心电图做了将近五千份,许多类型的心电图都见过,现在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分享。相信对大家有帮助。 不管任何原因引起的心室率(即QRS波的频率)明显减慢或RR间期延长,且有泵血不足的症状(晕厥、心绞痛等),均属危重,有条件要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 (一)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教材写得不详又不好,但临床上较常见。 文献示:病窦实际就是窦房结缺血、损伤、坏死致起搏细胞(P细胞)减少,心率减慢,严重的因供血不足出现晕厥等症状。 个人意见:只要窦缓<50次特别是有症状的均须考虑病窦的可能。阿托品试验阳性(后面讲)有助诊断。 病因大多因冠心病-右冠供血不足,或心肌炎心肌病损伤窦房结。因此病窦常发于冠心病病人。 (二)窦性停搏 “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发生”,作为国内内科学最权威著作(《内科学第7版》),如此含糊的“显著”令莘莘学子很愤怒!显著?就是几秒!?其他文献均未查及。已咨询我院心电图科。答:“P-P>2S,心率快时P-P>1.7s时算窦停。”(科内标准,不代表全国) 上图极佳,因为R-R间期最长也就2S左右,此患者未必有晕厥;但假若这个人窦停后交界区亦无逸搏心律(窦房结、房室结双结病变可致无交界逸搏),只能由心室代偿,出现

室性心率,但若心室都无冲动,那便是一条9S的直线,必死无疑。 (三)三度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1、二度II型: PP一直恒定,但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就这么简单。 2、三度(下图): 要用双规量,P波一直规律出现,QRS波也一直规律出现,二者无任何关系,即心房不能下传到心室。注:有时P波刚好落在QRS上而不能看清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页眉内容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8.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页脚内容1

图形工作站计算机配置

图形工作站计算机配置配套设备 序号名称品牌及型号单位数量 1 稳压器大功率、无触点60KV(三相)(深*宽*高 650*430*950) 台 1 2 功放 SNAK KB6688 具有高低音、话筒音量、总音量调节、双通道接收、 二路话筒输入、功率≥2*80W/8欧 个 1 3 音箱SNAK B601 功率≥80W/8欧个 2 4 无线话筒SNAK 218 包括U段无线话筒领夹个 1 5 有线话筒三鹰会议话筒个 2 6 学生桌子 桌子台面和立板用25MM灰板,机箱后面有门加锁,并带有 250*500MM的孔,用带通风孔的钢板盖住,立板有过线孔。其余 板用16MM灰板桌子材质必须是环保型的亚光浅灰三聚氰胺高密 度板1400㎜*600㎜*800㎜(长*宽*高)学生双人、机器压边(要 求在12小时内全封闭不通风的情况下不得有甲醛等的刺鼻异味 等散发,否则验收视为不合格产品)电脑所用的连接线均走暗格, 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定制。看附件(图和数据只做参考) 张30 7 教师桌1400㎜*600㎜*800㎜其他同学生桌,但要按学校定制张 2 8 方凳340㎜*230㎜*460㎜(长*宽*高)四柱为铁张63 9 防静电地板 双旗元钢防静电地板防火贴面/钢板0.6mm/厚壁方钢60*60(根 据实际使用量结算) 平方130 图形工作站计算机配置综合布线

局域网端口:4个(4) 10/100/1000——Mbps 自适应,Auto Uplink? RJ-45 端口 广域网端口:2个(2) 10/100/1000——Mbps自适应,Auto Uplink?RJ-45 端口连接至任何调制解调器,例如DSL或Cable 负载均衡或链路备份模式 状态数据包检测(SPI): ?防止拒绝服务(DoS)攻击 ?支持潜行模式(stealth mode) ?用户支持:无限制 关键字过滤: ?地址 ?服务(例如:FTP,SMTP,HTTP,RPL,SNMP,DNS,ICMP,NNTP, POP3,SSH, telnet 等等。) ?协议 ?Web URL 端口/服务阻塞 ?文件扩展(不包括:Java,URL,ActiveX)端口/服务隔离 IPsec VPN 25个(25)专用VPN 隧道 预共享密钥和RSA/DSS 特征的手动密钥及 IKE Security Association (SA)分配 ?具有预共享密钥特征

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

第一篇心电图与心电向量图记录分析技术 第一章心电图检测方法及正常心电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应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它反映了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和恢复过程的一系列变化.心电图机的作用是将微弱的心脏电流放大并记录,其种类较多,有单导心电图机、三导心电图机和12导联心电图机.目前临床多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其优点是可以同步采样、分析、测量、储存及传递等.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炎、某些电解质紊乱以及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均具有较大的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对不明原因的心悸、胸痛、心力衰竭、晕厥、昏迷、休克及某些部位的疼痛等也具有不同程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 第一节心电图检测及分析方法 一、心电图导联体系 引导心脏电流至心电图机的连接电路称为导联,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组成不同的导联.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已形成了由Einthoven始创而目前国际通用的导联体系,即常规12导联体系,包括3个双极肢体导联(Ⅰ、Ⅱ、Ⅲ)、3个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和6个胸前导联(V1~V6).常规心电图有诊断盲区,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某些附加导联. (一)常规12导联 1. 双极肢体导联反映两个肢体电极所在部位之间的电位差,由Einthoven最早创用,又称标准导联.①Ⅰ导联:左上肢电极(黄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红色)连接负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Ⅱ导联:左下肢电极(绿色)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右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Ⅲ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左上肢电极连接负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左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2. 单极加压肢体导联反映肢体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Wilson将左、右上肢和左下肢三个电极各通过一个5000Ω电阻,并将这3根导线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电位接近于零,又称为无干电极).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放在肢体上的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称为单极肢体导联.Goldberger进一步改进成在描记某一肢体单极导联心电图时,将该肢体与中心电端的联系截断,使原来较小的心电图波幅增大50%,即称为单极加压肢体导联.①aVR导联:右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右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②aVL导联:左上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上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③aVF导联:左下肢电极连接心电图机正极,当左下肢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3. 单极胸导联反映胸壁电极所在部位的电位变化.左、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导线各串联一个5000Ω电阻,并将三者连接起来组成中心电端与心电图机负极连接,胸壁探查电极与心电图机正极连接.①V1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②V2导联:电极置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③V3导联:电极置于V2与V4连线的中点;④V4导联:电极置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交点;⑤V5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前线与V4同一水平;⑥V6导联:电极置于左侧腋中线与V4同一水平.在成年妇女,V4、V5导联电极应放在胸壁乳房的下方.当V1~V6探查电极下的电位高于中心电端时描记出的波形向上,反之波形向下. 在某一导联中,正极与负极之间假想的连线,称为该导联的导联轴.6个肢体导联轴均在

医院心电网络方案-前期

――――――医院 心电、电生理网络系统方案 纳龙科技有限公司 800-8582-141 400-0592-818 二○一二年四月

一、心电信息管理系统意义 信息化建设对各大医院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并且随着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普及,临床信息化正在成为医院信息化的新热点。管理信息系统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临床信息系统以病人为中心。临床信息系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把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信息集成,从而真正实现医院对病人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做到对病人的关怀。 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心电图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是医院建立完整电子病历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与影像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和化验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心电图的全院数字化管理,既可以减少病人划价交费,减少等候时间,从而极大地方便病人就诊,也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医院的心电图资料无法有效保存的问题;既可以通过有效的分工提高技师和心电医生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医生通过和历史心电图对比,更好的观察病情和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水平;既可以实时了解仪器使用状态提高医院收益,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把全医院的静息心电图机数据,动态心电图数据,运动平板心电图数据,以及在救护车中移动的心电图数据统一纳入医院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中,在医院的信息管理平台上,心电图检查完全实现在网上申请、收费、预约和登记,实时在线诊断,网上传输报告及远程会诊等,使全医院的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数据的储存,心电图诊断和心电图报告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纸化集中管理。 1.1在医院建立心电电生理网络系统的应用价值 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将心电图机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计算机组成网络。在病人做心电图检查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检查报告进行自动存储、打印及数据统计查询等,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减少了管理漏洞,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网上查询和浏览检查报告,个个终端均可自动打印心电图报告,大大方便了医生和病人,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

2021年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征 欧阳光明(2021.03.07)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6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

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7.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8.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典型心电图讲解

快速判断心电图技巧 1,正常心电图:不用说了,它有可能是把那几个波和导联都斩一段下来,每一个波给你3个周期,分成几行给你看,要注意正常心电图应与窦缓窦速区别:当看见QRS波还有P波,T波都正常的时候不要立即确定是正常心电图,要注意看相邻P波之间的距离,如果>0.20S诊断窦缓;如果<0.12S诊断窦速。 2,左心室肥大:先看整个心电图有没有1/2字样,如V5的R波>2.5MV或伴有ST-T 改变,V5大于5格,也是上下纵的5格+左偏 3,右心室肥大:排除正常逆钟向转位情况下,只要看V1大于2格,是上下纵的2格+右偏 4,心房颤动,所有的P--P,Q--Q,R--R,S--S,T--T都没规律,也就是乱七八糟,看V1,R波是不是不匀称,绝对不等,无P波,QRS波正常。 心室颤动:室颤就不用说了很典型,谁也能认识,但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有些考官比较缺德给你出一个里面即有室速也有室扑还有室颤,遇到这样的,你一定要答室颤。(要答严重的) 5,窦性心动过缓:每个心动周期都大于5个格(是左右横的格) 6,窦性心动过速:每个心动周期都小于3个格(是左右的格),与阵发性室上速相比有P波 7,房性期前收缩: 看P波是否都一样,PP间距逐渐缩短,然后又突然较长,再次逐渐缩短。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注意:这个波的pQRSt形状是正常的,只是提前罢了),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 但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v1呈M型波,QRS也可以增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有 P'(大多代偿不完全) 8,室性期前收缩: 总体看起来比较凌乱,层次不齐,无P波。前面几个正常的波,接着一个波提前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注意:这时候R波变宽),接下去又是正常的波,T与主波相反 (大多代偿完全) 9,典型心肌缺血:V456的ST段下移,上抬:v12>0.3mv v3>0.5mv v45>0.1mv,记住ST-T下移或T波倒置(人低着头或者倒着走路) 10,急性心肌梗死:Q波增宽+ST段弓背向上抬高,注意:前壁看V123456;前壁看V456;下壁看Ⅱ,Ⅲ,aVF

心电图怎么看详解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心电图怎么看详解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 心电图怎么看大多数人只知道心电图是一张有着密密麻麻格子的纸,纸上面有着一些不规则的曲线。除了少数医生专家,很少有人能看懂心电图的,这怎么办呢下面就教教大家怎么看心电图。要想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先要了解心电图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的意义。 心电图怎么看: 1、心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所以想要知道心电图怎么看,首要的是知道这些格子代表的意义。这些方格中每一条细竖线相隔1mm,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1mm,它们围成了1mm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5mm,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 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25mm/s,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1mV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10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而每个大格就表示,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1mV。 2、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的波形。包括P波、QRS波群、T波和(无)u波。了解这些波形及其所代表的意义,是教你怎么看心电图的第二步。 P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P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aVR导联外,P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多不超过,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 波高度不应超过。正常的P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

卫计委图文报告工作站参数

卫计委图文报告工作站参数 以下产品各需四套 2、软件 CT/MR/DR医学影像工作站,针对DICOM和非DICOM CT/MR/DR设备的影像诊工作站,集登记、图像传输或采集、阅片、报告于一体,并提供数据管理、统计、备份等功能。软件完全符合DICOM3.0国际标准,可轻松接入PACS系统,为将来系统的升级做好初步准备。 CT/MR/DR医学影像工作站操作方便、界面美观、全中文人性化程序设计、稳定性好、集图像传输或视频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图像测量、报告存储及打印等功能于一体,易学易用,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地位。医院以较小投资,进入信息化诊断存储以及医务管理的新时代,是医院影像科室的最佳选择。 数字传输 ●支持DICOM 3.0标准图像格式的接收、存储,支持JEPG(有损/无损)压缩的图像显示;(标准) 远程医疗 ★可升级位远程诊断工作站,把图像和病例上传到服务器,会诊专家做好报告再回传。(支持视频聊天)数据库 ★同时支持SQLserver,甲骨文,Firebird企业级数据库。 图像处理与测量 具有强大丰富的图像处理功能:缩放、移动、漫游、伪彩、负像显示、旋转、增强、镜像、电影回放、窗宽窗位调节、ROI调窗、MPR、MIP、SSD功能;提供CT值、长度、角度、面积、心胸比值等数据的测量;

提供多种标注功能:提供直线、矩形、圆形、椭圆形、箭头、曲线、多边形等多种标注方式,同时提供长度,周长、面积测量; 具有图像的导入、导出功能,可以方便地将图像导出保存为DICOM DIR,DICOM(原始图像),BMP,JPG 格式。 ★支持多张DR图像拼接 图像管理 ●遵循国际DICOM标准,SATA硬盘或阵列大容量存储。 ●针对三甲医院病人就诊量和高级大型设备设计,比如64排、128排CT机器,软件稳定高效。 诊断报告 ●可打印图文并茂报告。 ●可导存为BMP、JPG。 ★医学影像工作站软件可以自由设计各种各样的报告样式; ★所见即所得模式,提供专家词库,并可增加、修改、删除 ●支持任意大小的纸张打印,如:A4、B5、A5、16K等等; 胶片打印 ●可以支持市场上的各种品牌胶片打印机; ●最大预设9*9排版,并可自定义排版方式,可拼接、合并排版;可对图像进行放大、缩小、漫游等打印排版操作。 ★直接支持喷墨和激光胶片打印, 病历查询 可进行任意项目搭配的组合查询,查询结果可以打印成报表。 统计分析 ●所有病人项目(姓名、性别、年龄、病种、费用)都可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可以打印成报表,完全抛弃烦琐的手工统计工作; ●工作量统计功能。 ●统计:包括阳性率、疾病分布等统计子项; ●统计结果输出到打印机打印。 备份与恢复软件 ●数据备份与管理:采用在线、在线已缓存、离线等多种状态标示图像状态; ●支持光盘刻录功能,可插入光驱后自动调阅影像,方便教学等应用; ★能连接县域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并实时上下传输。 参数要求中★必须符合,负责做废标处理。 3、激光打印机 多功能黑白激光一体机、打印/复印/扫描、A4、鼓粉分离、打印速度20ppm、分辨率、1200dpi,600×600dpi、首页打印时间、<10秒,复印速度、20cpm、复印分辨率、600×600dpi、连续复印、1-50000页 4、干式激光胶片相机 一、胶片技术参数要求: ★1、医用干式激光成像胶片(采用聚脂片基为支持体,单面涂有卤化银感光乳剂); 2、直接用于干式激光相机成像,无需添加洗影药液或其它打印材料。 3、有效期≥12个月; 4、功能:通过最优化影像控制,为CT,MIR,DR和其它影像设备提供锐利、清晰的影像; 5、胶片规格(英寸):14×17、11 ×14、10X12、8X10。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尼士DS-250 24 h动态血压仪记录动态血压,同时采用GE Mars 5000型系列及Mars PC系列闪光卡Holter记录盒,3通道及12通道连续24 h记录动态心电图,GE Mars系列软件分析,经人机对话编辑确保准确。监测236例(男156例,女80例)有临床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找出症状与血压及心脏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出现症状时心电图改变与血压波动有关联。结论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有利于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压及心脏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临床价值 近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得到应用和重视,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对于了解心电图改变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2月同时监测成功的236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36例中男156例,女80例;年龄48~79岁,平均67.4岁。均为Ⅰ~Ⅱ级高血压病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需确诊者,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1.2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GE Mars 5000型系列及Mars PC系列闪光卡Holter 记录盒,3通道及12通道连续24 h记录,GE Mars系列软件分析,经人机对话编辑确保准确。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是:以J点后80 ms测量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持续1 min以上;ST段恢复后1 min以上再次下降≥0.1 mV为再次发作[1]。与心电图有关联的标准是:血压升降变化时间段内心电图出现ST段呈缺血型改变、心律失常发生或增多(大于每小时平均数值的30%为增多)为有关联。 1.3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日本尼士DS-250 24 h动态血压仪。将袖带缚于左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 cm,其松紧以刚能容纳2横指为适度。监测时间为24 h,每次监测间隔时间为30 min,白天与夜间一致。7:00~19:59为白天,20:00~6:59为夜间。24 h应获得48个血压监测值,大于80%即获得39个血压监测值为有效监测。血压波动>其时间(白天或夜间)平均值15%时,观察同时间段的心电图变化。 1.4其他要求患者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内的生活日记,以便分析症状、心电图和血压之间的联系。 2结果 1)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为89.58%~100%,平均为90.63%,大于80%均为

右心室肥厚-基础心电图讲解

; 体表心电图(ECG)通常用于诊断心房和心室肌异常,包括心肌肥厚、缺血、梗死和炎症(心肌炎 / 心包炎)。 心肌肥厚 右心室肥厚 左心室的重量远大于右心室。因此,QRS 波主要反映左心室肌的除极。由于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发生除极,但通常看不到右心室的除极。然而,当右室肌重量明显增加时(例如右心室肥厚, RVH),也可有右心室除极的表现。可根据体表心电图诊断右心室肥厚。与左心室肥厚相同,尽管体表心电图上没有右心室肥厚的依据,也不能排除右心室肥厚(图 2)。 V 1 ~V 2 导联高大的 R 波(右室除极所致,右心室肥厚引起)和Ⅰ、 V 5 ~V 6 导联较深的 S 波(最晚激动的心室部分,右室肥厚所导致的从左至右除极)。电轴通常右偏。箭头所示为心室激动的朝向。左心室激动起始于室间隔,其以左

至右朝向扩布。随后是左室早期激动是以右至左朝向扩布。然而,因右室肥厚所 ; 致,心室激动的终末部分是左向右。 右心室肥厚的诊断标准包括: V 1 导联 R 波振幅> 7mm(国内标准>10mm),RV1+S V5>1.2mV V 1 导联 R/S 比值> 1。 V 5 (或 V 6 )导联 S/R 比值> 1(重度、极度顺钟向转位)。 aVR呈qR、QR或R型,R波>0.5mV且R/Q>1 其他心电图改变也有助于诊断: 电轴右偏(≥ +110°)。 右心室壁激动时间延长,其时间>0.03s 右心房肥大(或异常),被称为肺性 P 波。是指 P 波较窄,且在肢体导联高尖(Ⅱ导联的高度> 2.5mm)、V 1 导联直立为主(通常见于 V 2 导联)。 V 1 ~V 3 导联相关的 ST-T 波改变。与左心室肥厚相同, ST-T 波改变代表右心室心内膜下慢性缺血。 然而,必须考虑并排除引起 V 1 导联高大 R 波的其他原因,才可诊断右心室肥厚。这些包括后壁心肌梗死(通常合并下壁心梗)、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PR 间期缩短、宽大 QRS 波及δ波)、肥厚型心肌病(室间隔肥厚伴部分导联明显间隔 Q 波)、移行提前(逆钟向转位)、 Duchenne 肌营养不良(后侧壁梗死图形)、右位心( V 1 ~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电轴右偏,Ⅰ导联 P 波倒置)、导联错接(V 1 、V 2 和 V 3 导联)、记录右侧的导联(V 1 ~V 6 导联 R 波反向递增)以及正常变异。

最新无人机数据处理图形工作站硬件配置报价表201501A1

编号配置项 方案1 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 方案6 小于500个14MP图片 14332-S1AG9614364-S15T4ARG9613764-S15T4ARG9713764-S15T4BRG9823564-S15T8ARG97235128-S15T8BRG986核4.3Ghz/32GB/GTX960/1TBSSD/24”高清液晶 6核4.3Ghz/64GB/GTX960/512GBSSD+3T B 高速盘/24”高清液晶8核3.7Ghz/64GB/GTX970/512GBSSD+3T B 高速盘/24”高清液晶8核3.7Ghz/64GB/GTX980/512GBSSD+7T B 高速盘/28”4K 液晶16核3.5Ghz/64GB/GTX970/512SSD+7TB 高速盘/24”高清液晶16核3.5Ghz/128GB/GTX980/512SSD+14TB 高速盘/28”4k 液晶1.1CPU intel 至尊处理器intel 至尊处理器intel 至尊处理器intel 至尊处理器双Xeon E5 2667v3双Xeon E5 2667v3 (6核 4.3Ghz/15MB)(6核 4.3Ghz/15MB)(8核 3.7Ghz/20MB)(8核 3.7Ghz/20MB)(16核3.5Ghz/20MB)(16核3.5Ghz/20MB)1.2内存 32GB(4*8GB )DDR4 2133 REG ECC 64GB(4*16GB ) DDR42133 REG ECC 64GB(4*16GB )DDR4 2133 REG ECC 64GB(4*16GB ) DDR42133 REG ECC 64GB(4*16GB ) DDR42133 REG ECC 128GB(8*16GB ) DDR4 2133 REG ECC 1.3图卡Nvidia GTX960 2GB Nvidia GTX960 2GB Nvidia GTX970 4GB Nvidia GTX980 4GB Nvidia GTX970 4GB Nvidia GTX980 4GB 1.4系统盘1TB SSD 512GB SSD 512GB SSD 512GB SSD 512GB SSD 512GB SSD 1.5数据盘无3TB Pcie-SATA高速盘3TB Pcie-SATA高速盘6TB Pcie-SATA高速盘7TB Pcie-SATA高速盘14TB Pcie-SATA高速盘1.7平台1.8硬盘位1.9扩展槽1.10后侧端口1.11显示器24“高清图显24“高清图显24“高清图显28”-4K图显24“高清图显28”-4K图显1.12操作系统 2.1CPU 计算2.2内存带宽峰值133GB/s 2.3像素填充率40.57GPs 40.57GPs 3 3.6GPs 72.06GPs 33.6GPs 72.06GPs 显存带宽112GBs 112GBs 224.32GBs 224.32GBs 224.32GBs 224.32GBs 2.4单精度浮点 2.31TFlops 2.31TFlops 3.94TFlops 4.61TFlops 3.94TFlops 4.61TFlops 双精度浮点 1.15TFlops 1.15TFlops 1.75TFlops 2.31TFlops 1.75TFlops 2.31TFlops 2.5硬盘端口读写:550MB/s、2.6分辨率1920*10801920*10801920*10803840*21601920*10803840*2160 售价 ¥39,000.00¥47,500.00¥57,000.00¥69,990.00¥99,990.00¥118,000.00 西安坤隆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事业部 峰值66.66GB/s 读带宽:5.8GB/s,写带宽:4GB/s,缓存2GB 3 整机优化 :(1)高性能系统优化 (2) CPU+GPU混合计算模式 (3)高速数据读写与安全防护技术 2个Intel千兆口/10个USB3.0/2个USB2.0/7声道 2个Intel千兆口/6个USB3.0/2个USB2.0/7声道(1)支持windows XP/7/8/2008R2/2012 ,(2)支持Linux全系列 (3)支持Windows实时操作系统2.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每秒2064亿次(206GFlops)每秒2368亿次(236.8GFlops)每秒4480亿次(448GFlops)主要配置1. 配置规格塔式(DVD刻录机,900w,静音级)/104 键盘+1000dpi光电鼠标(USB口)塔机架式(DVD刻录机,1200w,静音级)2个PCIe 16X 3.0/3个PCIe x8 3.0/1个PCIe x4 2.0/2个PCIe 16X 3.0/4个PCIe x8 3.08*3.5"+5.25"4*3.5"+2*5.25"UltraLAB 极速图形工作站报价 简介:本配置方案定位于无人机数据高速处理,配备最先进的高速计算和高速硬盘读写架构,满足实时图像处理需求计算规模 500~1000个14MP图片之间 超过1000个14MP图片 机型UltraLAB H600 UltraLAB H470

动态心电图简介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 动态心电图仪 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动态心电图仪器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动态监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如动态血压、动态脑电、动态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现今,Holter的全新诠释应包括: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等多种参数。

以往诊治的局限或失误提醒人们,无论是预防、治疗疾病,还是判断疾病预后者需要充分证据。但人类疾病往往是继发或同时并存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发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心衰等,而多数降压药物又会对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可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高血压(Hypertension)与心脏病(Heart Disease)之间DCG有着广泛的因果联系。同步多参数Holter可有助于我们准确甄别出原发病灶与继发改变。 由于Holter是个英文名字,不好理解,但是记录仪是背在身上的,很多人就把它形象的称其为“背包”。 动态心电图可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化方法之一。 动态心电图临床使用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

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监测 心电图是麻醉、手术期间及ICU中常用的监测项目,可监测心率和心律,发现和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估计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药物治疗的效果。 第一节心电图监测的方法 一、心电图监测仪器 二、心电导联及其选择 (一)种类 1.心电监测系统和心电图监测仪 2.动态心电图监测仪 3.遥控心电图监测仪 2.动态心电图监测仪(Holter心电图监测仪 3.遥控心电图监测仪 该仪器不需用导线与心电监测仪相连,方法简便,遥控半径一般为30m,中心台也可同时监测多位病人。 (二)使用时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ECG 熟悉操作方法。 设置HR报警上下限,病人在麻醉前或进入ICU时,应作一次ECG记录,供对照和保存 2.造成ECG伪差的原因 3.消除伪差和防止干扰 应采取以下各项措施: ①一次性使用电极,可按需用电极膏, ②接紧各种接头,使传导良好; ③暂时拔除各种电器插头; ④接好ECG监测仪的地线 二、心电导联及其选择 手术室及ICU内使用的ECG导联有3只电极、4只电极、5只电极三种。 ECG监测的导联有以下几种: (一)标准肢体导联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三)胸前导联 (四)改良胸前导联 (五)CB5导联 (六)食管心电图导联 (七)气管心电图导联 (八)心内心电图导联 (九)希氏束心电图 (一)标准肢体导联 I导联为左上肢(+)→右上肢(—); Ⅱ导联为左下肢(+)→右上肢(一); Ⅲ导联为左下肢(+)→左上肢(一)。 Ⅱ导联的轴线与P波向量平行,极易辨认P波,不仅可以监测心律失常,而且能发现左心室下壁的心肌缺血。

(二)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L、aVR, aVF分别代表左上肢、右上肢和左下肢的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F最易检测左心室下壁的心肌缺血 (三)胸前导联 有V1、V2、V3、V4、V5、V6等6个胸前导联。 (四)改良胸前导联(CM导联) CM导联在手术中应用不影响胸腹手术切口消毒,具有许多优点。 CM:常用于识别心律失常,CM5、CM6是监测左室壁心肌缺血的最好导联。 (五)CB5导联 1.正极放在V5位置,负极位于右背肩胛部。 2.CB5导联可显示较大P波,容易发现心律失常,QRS综合波和ST段与V5相似,有助于诊断左室侧壁心肌缺血。 (六)食管心电图导联 (七)气管心电图导联 (八)心内心电图导联 (九)希氏束(His bundle) 第二节临床应用 心电图主要反映心脏的电活动,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 心肌梗死、心肌受损、供血不足、药物和电解质紊乱都可引起不同的心电图变化,因此,心电图监测应作为麻醉和手术期间的常规监测, 心电图的应用范围 (一)术前ECG检查 (二)术中ECG监测 (三)术后恢复期和ICU中ECG监测 (四)心肺复苏期间ECG监测 (一)术前ECG检查 术前ECG检查可发现以下病变: ①心率和心律; ②缺血性心脏病; ③心脏扩大; ④心脏传导阻滞; ⑤电解质和药物影响; ⑥心包疾病。 (二)术中ECG监测 1、ECG是麻醉期间病人的基本生命监测项目,对发现麻醉和术中心血管功能异常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2、疼痛、浅麻醉、缺氧早期和血容量不足可致心动过速; 3、深麻醉和内脏牵拉、胆心反射或眼心反射都可引起心动过缓; 4、二氧化碳潴留易诱发心律失常。 (三)术后恢复期和ICU中ECG监测 危重病人从手术室运送至麻醉恢复室或ICU途中,应监测ECG,以便发现异常,并予以及时处理。 麻醉恢复期和术后ICU中ECG监测可及时发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四)心肺复苏期间ECG监测

典型心电图详细讲解

一、心率的测量 测量心率时,只需测量一个RR(或PP)间期的秒数,然后被60除即可求出。例如RR间距为0.8S,则心率为60/0.8=75次/分。还可采用查表法或使用专门的心率尺直接读出相应的心率数。心律明显不齐时,一般采取数个心动周期的平均数值进行测算。 二、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应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浅为准。测量QRS波群、J 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统一采用QRS超始部水平作为参考水平。如果QRS 起始部为一斜段(例如受心房复极波影响,预激等情况),应以QRS波起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形的深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下缘垂直地测量到波的底端。 三、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心电图测量规定:测量P波和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终点以及从最早QRS 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QRS波终点医学教育网;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单导联心电图仪记录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的P 波及QRS波进行测量;PR间期应选择12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导联进行测量;QT间期测量应取12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一般规定,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至波形终点的内缘。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4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 V3:V2与V4连线中点 V5:左腋前线平V4 V6:左腋中线平V4 V7:左腋后线平V4 V8:左肩胛线平V4 V9:左脊旁线平V4 V3R-V5R:与左侧V3-V5对称,一般作V3R、V4R的,很少作V5R。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1.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状态外正内负 除极(depolarization)状态外负内正电源前电穴后电极对向电源-向上波形 复极(repolarization)电源后电穴前电极对向电源-向下波形 心电综合向量原则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P波:心房的除极过程 P-R段(P-Q段):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最新资料推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及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是利用特殊仪器连续采集 24(甚至 48~72) 小时人体心电活动信息的无创性心电检查方法,由 Norman J Holter 氏首创并在 1961 年率先应用于临床。 其独特的优势在于记录时间长,能反映活动状态的心电变化,从而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作短暂静态记录的不足。 目前已成为心脏血管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不可缺或的重要手段,并在广大基层医院逐渐得到普及应用。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长程性:常规心电图检查过程一般 2~3 分钟,只能记录即刻短暂的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连续 24 小时记录受检者全日的心电活动信息,因而能显著提高偶发性、短阵性心律失常和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故动态心电图又称长程心电图。 动态性: 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受检者须静卧,其心电图反映的是静息状态的心电活动。 动态心电图 24 小时全程记录患者工作、休息、进食、睡眠以至大小便等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 1 / 4

动态心电图也由此得名。 关联性: 动态心电图仪具有自动计时系统,可以准确记录和报告任何心电变化的发生、持续及终止时间。 结合患者按时记录的当日活动事项及有关反应,可以明确患者活动、症状及用药等与其心电变化之间的关系。 定位性: 常规心电图常规采用 12 个导联,能较全面地探测心脏不同部位的情况。 目前的动态心电图多为 2~3 个导联同步记录,只能反映心脏的局部情况,在病变定位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图形质量: 常规心电图由于是静态短暂记录,干扰因素少,呈现图形质量较好。 而动态心电图容易受体位、活动、情绪等影响而造成心电图形失真,医生在评阅分析时需注意识辨。 动态心电图的主要临床应用用于捕获偶发、短阵的心电异常: 临床上有些患者时常会出现心悸、胸闷、胸痛、头晕或晕厥等疑似心血管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 往往是查无实据,以致不能确定诊断。 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第4节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 AECG)是指长时间连续记录的体表心电图,1961年由美国Norman J. Holter发明问世,迄今临床中仍广泛将其称为“Holter”。它能长时程连续、动态记录心电图,更易获得一过性心电变化(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有助于明确症状与心电图改变和生活状态的关系,能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做出定量分析,明确发生规律,指导治疗、估测预后。 一、动态心电图系统的基本构成 动态心电图系统包括记录器、电极、导联线和回放分析系统。记录器是核心部分,是通过导联线与受检者相连的、随身携带的心电信息采集和存储设备。随着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记录器的记录介质从盒式磁带发展为电子硬盘、闪存卡和电子优盘。由于闪光卡存储器的体积小,耗电低,具有记忆功能,克服了断电后数据丢失的缺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记录器。业内人士认为电子优盘存储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回放分析系统采用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或心电工作站通过专用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浏览分析所记录的心电图形。 二、动态心电图的导联系统 监测导联由单道、3导联发展到了12导联同步实时监测。 1. 双极导联目前在国内普遍应用的是模拟常规导联的双极导联,常用模拟导联的解剖定位见表7-4-1,最常用的是同步记录CM1、CM5和MaVF三个导联。 表7-4-1 动态心电图双极导联位置 导联正极负极 模拟V1(CM1)右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V2(CM2)左第四肋间胸骨旁2.5cm处右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V5(CM5)左第五肋间腋前线左锁骨下窝中1/3处 模拟aVF(MaVF)左腋前线肋缘左锁骨下窝内1/3处 注:无干电极在右锁骨下窝外1/3处,或右胸第五肋间腋前线或胸骨下段中部。 2. Mason-Linkar导联随着记录器存储能力提高,同步记录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临床中应用逐渐增加。为连续记录患者日常活动时的心电图,10个记录电极集中在前胸,将常规体表心电图记录电极中的3个肢体电极和接地电极移至躯干部与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