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

合集下载

时事评论之马航事件

时事评论之马航事件

形势与政策实践论文(时事评论)题目:论马航事件学期:2013年至2014年第二学期班级:2013级物理学学生姓名:胡伟学号:201304014111指导教师:张立新完成时间:2014.4.7~2014.4.10时事评论之马航事件内容摘要:新华社发表文章称,马航事件中中国媒体表现“疲软”,背后既有“不知向何处挖”的混乱,又有“挖不到信息”的尴尬,中国媒体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有待改进,这值得反思。

文章称,新闻竞争的表象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马航事件再次凸显中国仍有很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尴尬事实。

关键词:舆论,悲痛、核心技术、反思。

正文:3月8日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发表声明,旗下MH370航班于当天凌晨2时40分失去联络。

这架原定飞往北京的波音777-200客机,载有239人,其中154个是中国人。

有多少亲人从此天各一方了,闻着伤心听者流泪,可想而知,家属的希望、绝望、企盼、悲恸、质疑、愤怒等情绪早已冲出云笑了。

在伤痛之余,我们透过马航事件,看到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守则,中国的核心新技术仍需努力,马航是否存在阴谋,马来政府的责任缺失感等等。

第一,我认为应该反思马航事件报道中的中国舆论场。

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在坚持真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新闻原则方面,是存在差距的。

在过去近20天里,不少对马方及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读,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扭曲了本意,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追求耸动性,迎合了情绪化传播,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后的正常信息修正,简单地地冠以“自相矛盾”或“刻意隐瞒”的评判,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导公共舆论,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正因为如此,在对事关生命的事态进展进行评判时,一定要以专业性、责任感作为出发点与原则。

其实如果熟悉国际社会通行的话语方式及文化价值背景,便能如当时除了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主流国际媒体和其受众一样,理解马方只不过是不愿意在太早的时候,轻易地否认任何生命尚存的可能,是出于审慎、负责,是基于早期搜救和信息分析工作的不明确性,更是出于对家属、对生命的尊重。

马来西亚航空MH370事件

马来西亚航空MH370事件

7. 飞机藏身巴基斯坦
媒体大亨默多克发推文说,“飞机或 许没有坠毁而是被偷了。可能像本拉登一 样藏在巴基斯坦北部”。 巴基斯坦政府断然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印巴交接地区是世界上军事监测最严密的 地方,不但有雷达,还有卫星和无人飞机。 躲过这些“眼睛”很难想象。
8. 机上搏斗
MH370从超高到超低、忽高忽低的飞 行轨迹,可能是飞机上曾发生搏斗的迹象。 虽然9.11后世界各国的民航加强了驾驶舱的 安全,但劫机者进入驾驶舱的可能性依然 不能排除。
5. 中国西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藏身在塔卡拉玛干沙漠里? “阴谋论”之一是飞机被中国新疆维吾 尔分离主义分子劫持。239名乘客中,153 名是中国人。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大不列颠 百科全书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 劫机者在沙漠中不愁找不到藏身之地。 但这个“阴谋”要得逞,也要穿过前 面提到的多国雷达网。
事件疑点
三、机长疑点重重
据每日邮报3月16日报道, 马航MH370的飞行机长查哈里 是马来西亚被监禁的反对党领导人安瓦尔· 易卜拉欣的忠实支持 者,在起飞几小时前他曾参加了安瓦尔· 易卜拉欣的司法听证会! 机长查哈里的妻女,近日接受警 方盘问时表示,客机失踪前,查哈里 精神状况欠佳。客机出事前数星期, 查哈里已不和她同孩子交谈,经常独 自留在设置了飞行模拟器的房间内, 她形容查哈里将自己“困在一个壳内”
9. 减压杀人
MH370曾飞到13716米的高度,远远超 过波音777的常规飞行高度。机舱可能因此 失去压力,这种情况下机舱里的氧气罩会 自动坠落供乘客使用,但供氧只能持续1215分钟。乘客会随后陷入昏迷直至死亡。 但无论是谁要这么做,除非有其它供氧 装置,自己也会绝气身亡。
10.重新现身发动恐怖袭击
事件疑点

马航事件

马航事件

关于赔偿

在以往的国际空难赔偿中,人们会发现中国乘客获得的赔偿有时 会远低于欧美国家乘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命不同价。此次空难赔 偿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张起淮认为,很有可能。"不同国家的赔偿 标准不同。即便都在美国起诉,赔偿的数额也会相差很大。" 关于赔偿数额,美国有四个主要依据:一、死者生前所缴纳的税 金;二、 死者生前的收入水平;三、死者所在地区的生活水平;四、 "余生收入法"。余生收入法是指死伤者的年收入(现有的和将来可预 期增加的)×预期寿命的年数(一般到60岁)-死伤者自己的开销和 税款。根据这些标准,死者生前所在地、收入、年龄的不同,所获得 的赔偿会有很大差距。
• • • •
不同点: ——飞机通信寻址与报告系统(ACARS)。法航班机通过该系统在4分钟内自动发 出了24条报告技术“事件” 的信息。马航班机上装有该系统,但马航方面尚未表示是否收到了该系统发出的 任何信息。 ——巡航段。两架飞机在失踪时都处在巡航状态,但是马航班机当时刚刚开始巡 航,这意味着机长很可能仍在控制飞机。而法航班机机长当时正在休息,一直至飞机 下坠前片刻才返回驾驶舱。 ——天气。马航航班行进路线上的天气条件似乎很好,法航航班则遭遇了强气流。 ——雷达。马航航班是在空中交通忙碌的区域失踪的,很可能受到了很好的监控, 因为它与几个国家的距离都很近。而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的法航航班是在大西洋坠 毁的,不在雷达探测范围内。 ——残骸回收。法航班机坠入了离海岸较远的很深的水域,从而使调查难上加难。 ——主管调查部门。
• •
• •
反思
• 到目前为止,关于马航MH370失联事件的报道,包括网络 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在坚持真 实客观理性的基本新闻原则方面,是存在差距的。对比中 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新闻媒体的成长、以及在现 代性社会中扮演的职能角色,存在明显滞后。 • 在过去近20天里,不少对马方及不同机构所披露信息的解 读,缺乏高度专业的、忠实其语境的翻译为基础,扭曲了 本意,放大了来自多方面的未经证实的噪音,追求耸动性, 迎合了情绪化传播,对于马方组织权威机构进行数据研判 后的正常信息修正,简单地地冠以“自相矛盾”或“刻意 隐瞒”的评判,甚至在生死等关键问题上片面地引导、误 导公共舆论,没能向公众理性呈现最客观真实的事态进展。

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

马航失联事件全解读

疑点五 假护照、副驾驶让事件更加扑朔迷 离??
根据前几天的调查,在此次飞机上发现多种假护照持有事 件,但已初步排除可能他们劫机的可能。 根据澳洲第九频道电视台11日报道,一名澳洲女孩爆料, 2011年十二月她搭乘马航航班时,机长及副驾驶邀请她与朋 友一起进入驾驶舱,并允许她们在飞行途中拍照,两名飞行 员全程都与她们嬉戏,甚至和她们合影,看手相。而当年的 副驾驶员就是此次航班的副驾驶。这也增加了劫持飞机的可 能性。
疑点四 失联家属表示“手机打的通, QQ 在线?”
• 在失联第二天的12时45分,马航面向失联者家属 的新一次发布会上,一家属称已4次拨通了哥哥的 号码,而他的哥哥就在这架航班上,“但是手机 无人接听,好像被挂断了。”但据中国移动方面的 专业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 带来的假象。 • 据外媒报道,飞机上还有三人的QQ号显示持续在 线。不过这点,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帐号有其他 人使用,设备自动保持登录状态都会造成这一情 况。而且iphone登录qq后关机,据分析,原因可 能是关机的时候,没有先全部关掉应用程序而是 直接关机造成的。

疑点三 马来西亚政府为何一再隐瞒真相
如果这是一起航班事故或者劫机事件,涉及到多国尤 其是154名中国乘客,马来西亚政府应该是第一时间 公布所有资料并且主动联合多国展开行动。北京航空 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起淮表示,按照民航相关规则, 如果机上人员发现空地联系中断或者通话出现问题, 30秒之后就应该检查飞机是否出现故障,3到5分钟, 就应该启动应急方案。如果地面发现与飞机的联系中 断15到20分钟,就实施启动应急方案,判断是否已出 现重大事故,“此次,马航在发现失联几个小时之后, 才对外宣布这一消息,无论在对乘客家属的告知义务 上,还是寻救义务上,都有问题。”还有家属质疑 “延迟报告,可能延误了最好的救援时机”。

初中作文素材:专家解读马航MH370未能呼救之谜

初中作文素材:专家解读马航MH370未能呼救之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作文素材:专家解读马航MH370未能呼救之谜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失踪的MH370为何没能在最后时刻发出求救信号?这是一个谜。

特别是最新信息显示,这架飞机在飞行途中可能折返。

按照操作程序,飞机不管因何种原因改变航向,都必须马上与地面取得联系。

那么,有什么原因可能导致MH370在出事后不能及时向地面通报情况呢?财新记者就此采访了民航业内多位资深空管员,试图根据公开信息推测这架飞机的最后时刻。

截至3月10日上午10点,马来西亚航空MH370已与地面失去联系超过55个小时,但搜救人员仍未找到飞机和机上乘客,最新的消息显示,搜救人员在越南海域发现了可疑的油迹,有别于普通商船。

越南、美国、中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一起参加了搜救工作。

该航班由波音777-200机型执飞,于3月8日凌晨0点41分由吉隆坡起飞前往北京,原计划于北京时间当日早晨6点30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但自凌晨2点40分起,航班就与地面失去联系。

执飞该航班的是马航资深飞行员。

《华尔街日报》引述行业专家的话称,马来西亚航空“安全记录卓越”。

马航近20年来未出现死亡事故,历的伤亡事故出现在1977年。

马来西亚民航局总监阿扎鲁丁( Datuk Azharuddin Abdul Rahman)在3月9日称,马来西亚皇家空军雷达显示,失联的马航MH370客机航班在飞行途中有折返可能。

在失联55个小时之后,机上乘客生还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但该航班失联过程仍疑点重重。

多位空管员接受财新记者采访,解析了航班与空管联系和过程与规范,并探讨飞行员是否有机会发出求救信号,以及导致飞机不能发出信号的各种可能原因。

1、一架航班在正常飞行时,通过什么途径与空管保持联系?驾驶舱配有无线电、应答机和发射器等设备,与地方保持联系,这种联系始终要保持“随叫随到”的畅通状态。

飞行员随时叫管制员,管制员随时叫飞行员,但并不是你来我往的呼叫,而是在巡航过程中,几分钟或者十几分钟没有通话就会呼叫,对方需立即反应。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 幕后真相令人震惊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 幕后真相令人震惊

马航事件7大不可思议幕后真相令人震惊世上本有巧合,但巧合一旦多了或者不该巧合的事情被巧合到一起了的时候,也许就成了一种刻意的安排了。

当持续了几个月的泰国乱局至今仍不能发挥他们所期待的“中心开花”的作用,而中国却自始至终置身事外的时候,有人已经坐不住了。

于是,他们需要在暹罗湾的上空掀起一场更大的“血风腥雨”,用中国人的血肉来祭他们手里那把邪恶的“达摩克里斯剑”,让全世界感受到这把剑所释放出来的“寒气”并慑于其淫威。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飞北京的MH370突然失去联系的事件发生后,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而来,非常混乱。

而“混乱”自然有其原因与不同的目的。

有媒体称这一事件的发生“不可思议”,也许“不可思议”四个字最恰当的概括了这一事件背后的复杂性。

“失联”这两个字可能更加符合涉入这一事件的各方的当前需要。

“失联”只是描述目前失事客机的“目前状态”:去向不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马来西亚航空波音777客机失联事件越南人员绘制的马航客机失踪区域图既然“去向不明”,那么查证去向就成了涉事各方的当务之急,这样有利于避免草率地得出某种结论。

其实,“马航事件”的复杂性在于各种看似偶然的“巧合”生成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下面我们不妨梳理一下这一事件中的有关要素,或许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从而得出“偶然之中”蕴含的“必然”:一、失事飞机类型: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波音777-200。

于是乎,美国因此成为“涉事国”,波音公司也因此获得对此事件的“调查权”,并且可以根据“事件的进展”情况适时发布或者调整他们的“调查结果”。

“巧合因素”:有消息称,失联的这架马航波音777飞机,曾于2012年8月9日在浦东机场与东方航空MU583航班(机型A340-600)在道口发生剐蹭,左转时右机翼尖蹭断。

“巧合因素”的指引效果:1、除了给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科普(从此知道什么叫“金属疲劳”这一专业术语)之外,也给了波音公司甚至涉事各方提供了最后调查结果的一种可能选项。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马航MH370失联事件

2014年4月1日马来西亚航空(Malaysia Airlines)聘请国外危机公关专家(凯旋公 关)来处理失联航班MH370的善后工作。
凯旋公关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首席
执行官 David Gallagher谈到:“大约在 MH370失联一周后,马航管理层就聘请
了凯旋公关,寻求公关传播建议和媒体 支持。”
3,利用社会化媒体炒作赔偿标准区别,加强公众对于赔偿标准的重视。一般来 说,出于对遇难者家属的同情和人道主义关注,公众期待将会偏向较高的参照点, 然而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比较特殊,公众又会对马航的态度表示怀疑。因此,公 众对于定量责任的概念,会被强化集中在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之间。
4,马航提出高于最高参照标准的赔偿方案,即预先制定好的赔偿数额(假设为 500万)。由于公众对于定量责任的预期已被强化集中在之前设定的区间内,马 航高于最高参照标准的赔偿数额将会被公众普遍认定为“有诚意的”。
第三阶段,公关重点将会放在重塑马航形象的问题上。
第四阶段,也就是MH370事件的后续处理。包括飞机搜寻, 打捞,交还遇难者遗体,黑匣子信息等。
策划实施
➢第一阶段
1,投放“启动赔偿程序”的消息,引发公众和媒体对于赔偿的第一阶段关注。
2,投放参照标准信息,以国内航空公司赔偿标准和国际航空公司赔偿标准作为 参照区间,树立公众对于赔偿定量的概念,并合理控制公众期待。(假设,国内 航空公司的赔偿数额为每人20万元,国际航空公司赔偿数额为每人200万元)
8时左右,马航发布航班失联官方消息。 11时,马航公布乘客名单。马航VP接受CNN访问表示, 本次航班配有7小时航油,他们相信到目前为止,飞机航 油已经耗尽。马航目前对飞机位置完全没有头绪。 8日下午,马航召开发布会,却比预定时间推迟两小时。 发布会仅持续仅5分钟,发布的仍是“失去联系”的消息, 也未给记者提问机会。主持人离场时现场一片骚动,场外 则一片混乱。

民航案例事故

民航案例事故

民航案例事故民航案例事故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飞机损坏以及其他严重后果。

民航案例事故通常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人为错误、技术故障、恶劣天气等。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民航案例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一、美国空军运输机坠毁。

2018年5月2日,一架美国空军C-130J运输机在美国乔治亚州坠毁,造成9人死亡。

事故调查发现,飞机在执行空投训练任务时,机组人员未能正确评估飞行条件和飞机性能,导致飞机在低空时失速坠毁。

这起事故的教训在于机组人员应该严格遵守飞行规程,正确评估飞行环境,确保飞行安全。

二、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踪。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在飞往北京途中失踪,机上239人全部遇难。

经过长时间的搜索,飞机残骸最终在印度洋被发现。

调查显示,飞机可能是因为机械故障或人为干扰而失事。

这起事故引起了全球对飞行器定位和通信系统的关注,也提醒了航空公司加强对机组人员的背景调查和安全培训。

三、中国东方航空MU5735坠毁。

2020年5月22日,中国东方航空MU5735航班在执行重庆至南京的航班任务时坠毁,机上共有132人。

事故调查发现,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气流干扰,导致飞机失速坠毁。

这起事故提醒了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在执行降落任务时要密切关注气象情况,采取有效的飞行措施,确保飞机安全降落。

以上几个案例充分说明了民航案例事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民航事故往往不是单一原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减少民航事故的发生,航空公司和机组人员需要严格执行飞行规程,加强飞行安全意识,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飞行任务的安全顺利完成。

在飞行器技术方面,应该不断提升飞行器的自动化水平,改进飞行控制系统,提高飞行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飞行器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安全飞行。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飞行器的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飞机的飞行状态良好、性能稳定。

总之,民航事故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飞行器制造商和相关管理部门都需要共同努力,加强飞行安全管理,不断提升飞行安全水平,确保民航运输的安全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腾云
李白
马腾驾祥云, 航行阔海郡。 失于蓬莱阁, 踪迹无处寻。
临川一中国际班 梅昊文
守望MH370
• 原定0点41分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起 飞,6点30分抵达北京的一架波音777 客机,却在起飞不久后与地面失联, 至今全无踪迹。机上共载有239人,其 中包含12名机组人员。227名乘客来自 14个不同国家,其中有154名中国人。 目前,航班仍然失联。中国、马来西
疑点四 失联家属表示“手机打的通,
QQ 在线?”
• 在失联第二天的12时45分,马航面向失联者家属 的新一次发布会上,一家属称已4次拨通了哥哥的 号码,而他的哥哥就在这架航班上,“但是手机 无人接听,好像被挂断了。”但据中国移动方面的 专业人士分析,这很可能是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 带来的假象。
• 据外媒报道,飞机上还有三人的QQ号显示持续在 线。不过这点,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帐号有其他 人使用,设备自动保持登录状态都会造成这一情 况。而且iphone登录qq后关机,据分析,原因可 能是关机的时候,没有先全部关掉应用程序而是 直接关机造成的。
让我们共同守望MH370,为所有乘客祈福
我3岁,马来西亚国籍,飞行时长18365小时, 1981年加入马航,被称为马来西亚“王牌飞行员”
疑点六 至今马航初步确定为恐怖劫机?
• 根据马航和马来西亚军方共同表明,飞机在失联后仍飞行 多个小时,并飞往印度洋的安达曼群岛。一位权威媒体声 称飞机被人蓄意操控。
• 美国广播公司援引两位美国官员,依据飞机两套系统的 “失声”时间判断,马航飞机可能并非一场灾难而下落不 明,根据卫星显示两套通信渠道被“系统性关闭”,即可 能为人为关闭的可能。
疑点五 如为恐怖劫机机长难逃嫌疑?
• 揭秘马航失联机长,与恐怖分子同期就读航校。 • 经过推断,既然马航飞机疑为恐怖劫机,那么机组人员自
然需要慎重审查,因为能自主关闭雷达且能驾驶飞机偏离 航道的人,必然对波音型号飞机极为了解,甚至了如指掌。 而按其分析,机长作为有经验而有老练的马来西亚王牌飞 行员,不仅与恐怖分子同期就读航校,而且在家中发现多 个航空模型、机场降落模型等可疑物品,所以存在马航机 师亲自参与了劫持飞机的可能。
• 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客机,从8日凌晨在胡志 明管制区同管制部门失去通讯联络,同时失去雷 达信号,这一情形十分罕见。Flightradar24(国际 著名飞行应用)的数据显示,MH370失踪前最后 一次高度为0,而倒数第二次数据为FL350(正常 飞行高度),飞机信号属于突然间终断的。飞机 上应答机无信号,要么是飞行员自主关闭应答机, 要么是应答机故障或者飞机断电。
亚、越南、美国等多国投入搜救中。 让我们一同守望MH370,为所有乘客 祈福。
但是,现在距知真相还需努力调查
这有六个疑点尚待观察
疑点一 马航飞机怎么会突然失联?
• 民航客机在执行飞行任务时,飞机上的应答机会 发射信号。升空后,地面的二次雷达可通过应答 机发射的信号搜索到这架飞机。MH370航班在 2:41分与地面失去联系时,地面二次雷达无法截 获应答机信号,从而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疑点三 马来西亚政府为何一再隐瞒真相
如果这是一起航班事故或者劫机事件,涉及到多国尤 其是154名中国乘客,马来西亚政府应该是第一时间 公布所有资料并且主动联合多国展开行动。北京航空 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起淮表示,按照民航相关规则, 如果机上人员发现空地联系中断或者通话出现问题, 30秒之后就应该检查飞机是否出现故障,3到5分钟, 就应该启动应急方案。如果地面发现与飞机的联系中 断15到20分钟,就实施启动应急方案,判断是否已出 现重大事故,“此次,马航在发现失联几个小时之后, 才对外宣布这一消息,无论在对乘客家属的告知义务 上,还是寻救义务上,都有问题。”还有家属质疑 “延迟报告,可能延误了最好的救援时机”。
疑点二 为何飞机一直没有发出求救信号?
• 恐怖爆炸、飞机机械爆炸、极端天气这三种原因可能性 比较大
• 国际级功勋试飞员、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表示: 有四 种可能性。第一个是气象原因引发的飞机突然坠毁,比如 雷暴和晴空湍流,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就是飞行员操 作失误导致飞机堕入不可控状态。从目前情况看,这个可 能性不是很大。第三种就是飞机出现极为严重的破损或爆 炸,比如发动机爆炸、油路爆炸等等,这种可能性是存在 的。第四个是遭遇了恐怖袭击。但是如果是恐怖袭击的话, 这个模式可能也是引爆炸弹,而不是胁迫。因为胁迫机组, 机组与地面联系不可能会突然消失,机上人员肯定会有反 应,比如通过呼救频道呼救等方法来求救。从目前看,恐 怖爆炸或者说飞机机械爆炸以及天气,这三种原因可能性 比较大。
疑点五 假护照、副驾驶让事件更加扑朔迷 离??
根据前几天的调查,在此次飞机上发现多种假护照持有事 件,但已初步排除可能他们劫机的可能。
根据澳洲第九频道电视台11日报道,一名澳洲女孩爆料, 2011年十二月她搭乘马航航班时,机长及副驾驶邀请她与朋 友一起进入驾驶舱,并允许她们在飞行途中拍照,两名飞行 员全程都与她们嬉戏,甚至和她们合影,看手相。而当年的 副驾驶员就是此次航班的副驾驶。这也增加了劫持飞机的可 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