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指导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和常见思想感情总结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和常见思想感情总结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和常见思想感情总结
1
一、答题技巧解析
题型
题目关键词
方法步骤
解答模式
分析人物形象
形象
①区分形象类型
②注意人物的塑造方法——诗歌表达技巧(描写)
③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④分析意义、原因;知人论世
总分总
①写什么:概括内容,形象(身份+性格、气质特点+行为)
②怎么写:分析场景特点、表达技巧
③不畏权贵
咏史怀古诗
怀古伤今,描绘昔盛今衰之景(刘禹锡《石头城》)
怀人伤己,怀才不遇(杜甫《蜀相》)
赠友送别诗
①留念、思念
②劝勉,祝福
③别时依依不舍,别后孤寂,惆怅、落寞
羁旅思乡诗
原因: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漂泊异地、谋求仕途、被贬赴任途中、游历名山大川、探访亲友
①羁旅之苦:孤独、凄凉、思乡(张继《枫桥夜泊》,马致远《秋思》)
名句赏析型
名句、某一联
情、景、意
(三者皆说或侧重一面)
①明确具体景物形象
②再现景物形象(优美翻译)
③概括特点
④总结思想感情
语言特色型
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品味整体
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准确点明特点
②具体分析如何体现
③指出情感
表达技巧题
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构思之妙、怎样抒发
①明确手法
②分析效果及作用
③为什么写:概括特征、社会意义及作者思想情感
分析意象、物象
①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②结合作者经历分析意义
③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感情
①找出并概括主要物象
②总结特点、评价感情色彩
③结合诗人经历谈思想情感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攻略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攻略
[答]此诗的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词,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人肠”抒了离情又不直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示例:
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3)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启示和思考,并指出为什么。
示例:
问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中二 、 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答技巧高考语文这门科目会涉及到各种题型,其中诗词歌赋题就是考生比较难以掌握的一种题。

这类题型解答,不仅需要解释诗词,诗句所包含的感情考生要需要表达出来。

那这类题型的解答技巧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一、读标题,抓关键信息诗词歌赋这类题标题是很重要的,毕竟标题当中一般都包含关键信息,对于解题很有帮助。

有的是包含了时间、地点,有的也蕴含某种情感。

例如《秋思》这首诗当中,就表达一种惆怅的思想感情。

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中,就包含了时间,以及内容送别。

如果考生答题的时候,抓到了这些关键信息,答题的方向也会更加的准确。

因此,考生答题一定要仔细的分析标题,不要错过得分点。

二、仔细的品一品注释诗词当中一般是少不了注释的,而注释的作用就是让考生更好的理解整首诗。

具体来说,注释一方面是为了解释难点,另一方面就是交代诗词的历史背景。

考生答题的时候就不能放过这些答题的细节,要去细细的品读注释。

说不定结合注释分析诗词,考生会更清楚诗词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三、分析作者的经历和写作风格作者写的每首诗都是有感而作的,其中会有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自身的经历。

因而,考生在评析诗词的时候,就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风格来分析整首诗。

例如,杜甫自身经历过贬官,他做的诗也会有仕途不畅,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再结合他的风格是沉郁顿挫的,考生答题的时候就有明确的方向了。

而其他的诗人,例如李清照是属于婉约派的,因而她的风格就是曲折委婉的。

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只要分清每个诗人的写作风格,了解他们的经历,答题就简单了。

四、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的时候,不仅对于关键句要去分析,对于每一句的意思和情感也要去分析,也就是全面分析,仔细分析整首诗。

一般首尾句都是起到抒情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的,中间的诗句大部分是描写内容。

考生站在整体上分析每一句,就能理解全诗的意思了。

以上,就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型的解答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 选择题解题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诗歌鉴赏 选择题解题
高考诗歌鉴赏
破解选择难题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命题 角度和设误角度。 2、探究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3、提高诗歌鉴赏选择题的得分能力。
题型的变化: 由两道主观题变为选择题(4选1)+主观题 考查侧重点的变化:
由单纯的考查鉴赏能力到注重在理解的基 础上的鉴赏。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 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 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 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 项 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作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 分析正确 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
步骤三: 题干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两项,综合比较选综合比较项,得出
比较 综合
答案CD。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 1、鉴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 2、赏析语言—炼字、炼句、诗眼、风格 3、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结构技巧 4、理解思想内容—背景、题材、主旨 5、把握情感态度—作者及其情感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分析正确
B项”每被老元偷格律”中“老元”即元稹,“偷” 分析正确 是学习、模仿之意。
C项称李绅为“短李”既是“朋友之间的戏言,也表 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
项现了李、白二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鉴赏指导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鉴赏指导

2020年⾼考语⽂复习现代诗歌鉴赏指导2020年⾼考语⽂复习现代诗歌鉴赏指导⼀、考情分析⾸批⾼考改⾰地区⼭东省组织的2020新⾼考模拟考试中,增设了⼀篇现代诗歌阅读题。

考纲上提到过现代诗歌鉴赏,考纲规定:“了解⼩说、散⽂、诗歌、戏剧等⽂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法”,这⾥的诗歌特指现代诗歌。

但因考试基本不涉及,以⾄于很多同学进⼊“学的不考、考不学”的认识误区。

这次模拟给教和学敲响了警钟。

本次模拟考共设置了两个四选⼀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6、7⼩题(单选题)每⼩题3分,第8⼩题4分,第9⼩题6分。

第6⼩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7⼩题考查对艺术特⾊的理解,第8⼩题考查炼字,第9⼩题考查⼈称,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

诗歌的考查能⼒主要侧重在内容理解和⼿法运⽤上,同学们在复习时应有意识的加强训练,结合积累的关于⽂学类⽂本及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灵活应对各类题型,弥补这⽅⾯的短板。

下⾯我们结合原题,了解现代诗歌考查的重点内容以及明确未来复习的⽅向。

阅读下⾯的诗歌,完成6~9题。

刈⽲⼥之歌⾟笛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A.“⼤城外是⼭/⼭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公的出⾝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写刈⽲⼥收获时的⼼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镶⼑下/也吹过我的头⼱”,写刈⽲⼥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与⾃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我看不见⾃⼰”,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在⾯对原野时的渺⼩感。

【答案】D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A.诗歌前四⾏,从“⼤城”“⼭”转向“⽔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黄的穗⼦在风⾥摇/在⾬⾥⽣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的表现⼿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通感的修辞⼿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愉悦的⼼情。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公式方法总结精选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公式方法总结精选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公式方法总结精选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公式方法总结精选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对人生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可以改变命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从而获得良好的人生发展。

实际上,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自然需要付出努力。

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些关于2020高考的知识点归纳,方便大家学习。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方法和技巧语文古诗词鉴赏评价万能模板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提问方式: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解题方法: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内容及思想感情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整体阅读指导

• 5.融身诗境,引发共鸣 • 所谓融身诗境,就是沉浸在诗歌给我们造成的整体的情绪感受里。
在诗歌鉴赏中,鉴赏者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的形象思维体悟了意境,并能融 身其中,引发共鸣,这就是真正读懂了诗歌。
• 6.紧扣原诗,排除干扰
• 对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分析,必须结合原诗歌的具体内容来进行, 千万不能空泛而谈。如果是选择题则要紧扣原诗词内容进行判断选 择。选择题选项常设置干扰性的选项。如句意理解方面:误解多义 字、对象错位、偷换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无中生有、牵强 附会、任意拔高等;表达技巧方面:张冠李戴、主观臆断等。在平 时要多加练习并及时总结答题规律。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题 2018 型
题型
4选1(选不正确一项)
考查内容 诗意理解 技巧判断 诗意理解 形象分析 诗意理解 形象分析
简 答 题
题干要求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 意?请简要分析。(6 分)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 “酒”,各有什么作 用?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6分)
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 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 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 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 3.抓点带面,把握主旨
• 鉴赏诗歌,要重视诗歌中的“情感语”,即诗歌标题或正文中直接 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 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愁、寂)。许多诗歌中 不仅交代诗歌所咏对象和事件,还常以“怨、愤、哀、喜、别”等 词语点明全诗感情基调和写作目的。高考所选诗歌大多具有篇末点 题的特点,后半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揭示诗歌的主旨, 因此把握诗歌主旨的捷径就是深入探究诗歌中末尾一、两句的含意。
• (1)读标题:看诗歌标题,圈出题眼(某一词语)。有的标题实际上就 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暗示了该诗的感情基调。由标题可初步 判定诗歌的题材。

2020年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2020年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

高考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和答题技巧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象。
题 ② “寄”交代了写作目的(怀念远方的人) ③ 暗示了情感基调(思念及由思念而生的其它情
愫)以及题材类别(怀人诗)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表达了作者
表明情感
方 为什么要读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法 1、概括诗歌内容。
一 2、交代写作缘由。

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

4、交代诗歌类型,表明诗歌体裁。

5、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背景、事件、主旨等。
练习:
方 法
邯郸冬至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词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 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作品丰富,有《剑南诗
法 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 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陆游具有多方面文
二 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

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 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
读 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标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
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方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一诗,仅从标
法 题上看,交代了哪些内容?

【注】苗发、司空曙:都是作者的诗友。
读 ① “竹窗闻风”交代了写作缘起和本诗的主要描写
2020年高考诗歌鉴赏总复习
考纲要求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情感
歌古 鉴代 赏诗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树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④北宋诗重义理。
者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知作者,知人论世
方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
法 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
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达的心境。
拓展训练:
方 阅读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

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

“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
二 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
读 作
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
者 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
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
之心……
方 练习: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表问达:作这者首对诗洞表庭达美了景作的者喜爱什,么表感现情作?者虽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题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思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咏素蝶诗》——
方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 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法 《鹊桥仙·七夕》—— 一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
知人:

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 屈 原
法 二
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 陶渊明 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 王 维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 李 白

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 杜 甫

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 刘禹锡

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 白居易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 杜 牧
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 李商隐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如何读懂一首诗
诗歌题目
可知的信息

旅夜抒怀(杜甫)
表明时间、背景


琵琶行 (白居易)
表明诗歌体裁

咏柳 (贺知章)
表明写作对象 暗示写作手法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概括写作内容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
揭示地点 诗歌类别
书愤 征人怨 春夜喜雨
论世: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方 上时代的烙印。 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
法 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 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
二 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读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作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题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
“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2、生活经历

人 论
3、风格流派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
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 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个“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
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

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陆游毕 生致力于抗金和收复失地,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
者 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
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
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拓展训练:

阅读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