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2004物化试卷A
黑龙江省2004年中考化学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黑龙江省2004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化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6~20小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大米酿酒B.家庭自制冰块C.水受热沸腾D.用苹果榨果汁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3.下列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其中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冰红茶B.洗洁精C.牛奶D.蒸馏水4.人被蚊子、蜂等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疼痛。
这是因为被注入了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
此时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水B.肥皂水C.桔子汁D.米醋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常用水冲洗铁制品,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如向锁孔中加入少量的铅笔芯粉末,就易打开C.用硫酸铜作饮用水的消毒剂D.蒸馒头时,向发酵的面团中加入烧碱,可中和面团中产生的酸6.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
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4MnSO4+5CO2+11H2O。
其中R代表甲醛的化学式,试确定R为( )A.CH2O B.C2H4O2C.C2H4D.CHO27.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最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8.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化石燃料B.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C.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能源D.地下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可以为人类解除水危机,人类不必再为淡水缺乏而苦恼9.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是气体,都难溶于水B.都能与氧化铜反应C.都可由碳与氧气反应得到D.都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10.通过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蒸发掉一定量的水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酸、碱中一定都含氧元素D.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为36g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将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浓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13.同学们喜欢的油炸食品中,含有一种叫丙烯醛(化学式C2H4O)的有毒物质。
2004级材料专业物理化学考试试卷A-1

四、分析问答题: (每题 5 分,共 15 分)
得分 评阅人 1 指出下列各过程中, 物系的∆U、 ∆H、 ∆S、 ∆A、 中何者为零? ∆G (1) 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 (2) 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 (3) H2 和 Cl2 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 HCl; (4) 0℃、pθ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 (5)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
3 (8 分)气相反应 2NO2+ F2→ 2NO2F,当 2 mol NO2 和 3 mol F2 在 400 dm3 的反应釜中混合,已知 300 K 时, k = 38 dm3·mol-1·s-1,反应速率方程为: r = k[NO2][F2]。试计算反应 10 s 后 ,NO2 ,F2 ,NO2F 在反应釜中物质的量。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100 累分人 签名
题号 题分 得分
一二三四五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 在一个真空容器中,投入 CaCO3(s)加热分解达平衡,其独立组分 数为 。若投入 NH4HS(s)加热分解达平衡,则其独立组分数 为: 。 已知 Ba(OH)2,BaCl2 和 NH4Cl 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分别为 0.04576、 2 0.02406 和 0.01298S.m2.mol-1,则 NH4OH 溶液的 Λ∞ 为 S.m2.mol-1。 m 得分 评阅人 3 已知 ϕ θ (Cu/Cu2+)=0.337V, ϕ θ (Cu/Cu+)=0.521V,则 ϕ θ (Cu+/Cu2+)= 。 4 选择 “>”“<”“=” 、 、 中的一个填入下列空格。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压缩, ___ 0, ∆S ∆G ___ 0。 5 N2O5 在 25℃时分解反应的半衰期为 5.7h,且与 N2O5 的初始压力无关。在此反应完 成 90%所需时间为_____。 6 电动现象是溶胶粒子带电的最好证明,电动现象主要有 和 两种。 -3 -1 7 2A + B = 2C 已 知 反 应 某 一 瞬 间 , rA = 12.72 mol · dm · h , 则 rB = ,rC=___________________。 8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 CV, m =(3/2)R,温度由 T1 变到 T2 时,等压过程体系的熵变 ∆Sp 与等容过程熵变 ∆SV 之比是: 。 9 分解反应 A(s) = B(g) + 2C(g),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Kp 与离解压力 p 之间关系 为: 。 10 1 mol H2(为理想气体)由始态 298K、pθ 被绝热可逆地压缩 5dm3,那么终态温度 T2 与内能变化∆U 分别是 K和 kJ。
2004高考化学真题

2004高考化学真题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如下:1.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它的物质的性质及溶解度与下列哪一个物质相似?A. NaOHB. CaCl2C. Na2CO3D. HCl2. 化合物甲是一种气体,化学式为CaOCl2,它的制备方法中可能涉及的化学反应是:A. Ca(OH)2 + 2C - CaC2 + 2H2OB. HCl + NaOH - NaCl + H2OC.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D. NaN3 - Na + 1½N2↑3. 含超滑垫材料主要由碳原子组成,其中原子种类为:A. CB. ClC. NaD. S4. 模型解释化合物中分子运动和在溶液中成分的显示方式时,其中的“键”表示:A. 键构成分子的基本部分B. 键决定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C. 键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D. 键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5. 下列测定H2SO4浓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 酸度计测定B. 银盐比色法C. 滴定法D. 研究结晶形态6. 葡萄糖(-)浸泡于优质含铁的红瓷系器皿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器皿中液体变红,理人应该下列哪一种材料中出现杂质:A. 啤酒B. 纯净水C. 酒精D. 原味豆奶7. 为获得高纯的硫酸,我们可以按以下哪项操作:A. 氧化硫酸甲烷B. 电解氢氧化钠浓溶液C. 电解铝矾溶液D. 氧化过量的二氧化硫8. 下列不同物质的阳离子一般是:A. 硝酸盐B. 烧碱C. 硫酸铵D. 碳酸钠9. 碳酸钠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的原因是:A. CO2是氧化剂B. SO32-是氧化剂C. H2SO3是氧化剂D. CO32-是还原剂10. 下列反应中,还原剂是:A. HClB. FeCl3C. 二甲基苯胺D. H2SO411. 下列化合物中,不是配位化合物的是:A. [Fe(H2O)6]3+B. K4[Fe(CN)6]C. [Cu(NH3)4]SO4D. [Ni(CO)4]12. 气体氨是由钢瓶中从化学实验室制取时,溶于烧碱溶液中,否认时发出刺鼻气味,这是事项是由于周围烧碱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A. CO2是氧化剂B. Ca3(PO43)2是氧化剂C. NH2OH是氧化剂D. HCl是氧化剂13. 某人在工斯特恆开放空间Ql中食用原汁橙汁,会使汁中出现大量气泡的实物是:A. 轻质B. 碘C. 布鲁斯蓝D. 酸铬酸钠14. 四硫化碳沸点为46.4℃在室温下的沸点可传递是:A. 四硫化碳是C-H键的具体范围B. 四硫化碳时常室温下凝聚流动物体C. 四硫化碳除外它是固态物质,还包含气态物质D. 四硫化碳是固态物质,不可能存在气态物质15. 对化合物X3Y8制取试验中,其中的反应可能用下列哪项代替:A. 灰水减少金属以获得X是值得的B. 石膏浓度较高C. 二氧化硫直接分解D. 小麦直接应选折叠聚焦技术16. 25 mL 0. 100mol / L 的硫酸钠溶液需要多少硫酸氢钠滴定液到配平:S2O3\(^{2-}\) + 2H+ → S(\O\)-3 + S所用的滴定液的浓度为0.100M。
2004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4年高考物理试题大全目录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 (2)2004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 (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4理综试题物理部分(青海、甘肃) (1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1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3)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34)2004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 (40)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48)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 (57)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老课程) (65)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14.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
E 经α衰变成为F ,再经β衰变成为G ,再经α衰变成为H 。
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另一系列衰变如下: 已知P 是F 的同位素,则A .Q 是G 的同位素,R 是H 的同位素B .R 是E 的同位素,S 是F 的同位素C .R 是G 的同位素,S 是H 的同位素D .Q 是E 的同位素,R 是F 的同位素15.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
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 a 、b 、c 处释放(初速为0),用t 1、、、t 2、、t 3 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 所用的时间,则A .t 1 <t 2 <t 3B .t 1、>、t 2、>t 3C .t 3 > t 1、>t 2、D .t 1=、t 2、=t 316.若以μ表示水的摩尔质量,υ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N A 为阿佛加德罗常数,m 、Δ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下面是四个关系式: ① N A =υρm ② ρ= μ N A Δ③ m = μ N A ④ Δ= υN A 其中A .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③和④都是正确的D .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17.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图1是t =1s 时的波形图,图2是波中某振动质元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振动图线(两图用同一时间起点),则图2可能是图1中哪个质元的振动图线?A .x=0处的质元B .x=1m 处的质元C .x=2m 处的质元D . x=3m 处的质元β α β β α α F EG H S R Q P t/s1 2 3 4 5 6y/m图2x/m 01 2 34 5 6y/m 图118.图中电阻R 1、R 2、R 3的阻值相等,电池的内阻不计。
200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中国化学会200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2004年9月12日 9:00 - 12:00共计3小时)●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
草稿纸在最后一页。
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4分) 2004年2月2日,俄国杜布纳实验室宣布用核反应得到了两种新元素X 和Y 。
X 是用高能48Ca 撞击Am 24395靶得到的。
经过100微秒,X 发生α-衰变,得到Y 。
然后Y连续发生4次α-衰变,转变为质量数为268的第105号元素Db 的同位素。
以X 和Y 的原子序数为新元素的代号(左上角标注该核素的质量数),写出上述合成新元素X 和Y 的核反应方程式。
答案: Am 24395+ 4820Ca = 288115+3n (2分)不写3n 不得分。
答291115不得分。
288115 = 284113 + 4He (2分) 质量数错误不得分。
4He 也可用符号α。
(答下式不计分:284113-44He = 268105或268105Db )(蓝色为答案,红色为注释,注释语不计分,下同)第2题(4分)2004年7月德俄两国化学家共同宣布,在高压下氮气会发生聚合得到高聚氮, 这种高聚氮的N-N 键的键能为160 kJ/mol (N 2的键能为942 kJ/mol),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在这种晶体中,每个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按键型分类时,属于 晶体。
这种固体的可能潜在应用是 ,这是因为: 。
答案: 3 原子晶体 炸药(或高能材料) 高聚氮分解成N 2释放大量能量。
(各1分)第3题(6分)某实验测出人类呼吸中各种气体的分压/Pa 如下表所示:气体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79274 7584821328 15463 40 3732667 62653-1 请将各种气体的分子式填入上表。
2004年福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A .B .C .D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Ba-137一、(本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此项的标号填在括号内:1.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钙、镁、锌、硒”是指 (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元素2.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档案材料要用碳黑墨水笔填写B .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C .50mL 水和50mL 酒精混合后,得到l00mL 酒精溶液D .没有密封的饼干在空气中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4.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时,发生的反应为 C+H 2O 高温 CO+H 2,该反应属于 ( )A .化合反应B .置换反应C .分解反应D .复分解反应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氧化铜还原的是 ( )A .CB .COC .H 2D .CO 26.下列图示中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取用药品B .给液体加热C . 倾倒液体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闻气体的气味B 观察气体的颜色C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D 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8.可用于清洗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 )A .水B .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稀硫酸9.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要节约用水。
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 淘米水用来浇花B 开发利用地下水C 使用节水龙头D 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10.只用一种试剂一次性就可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 )A .硫酸铜溶液B .硫酸锌溶液C .硝酸银溶液D .稀盐酸11.鱼胆养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4年高考理综全国Ⅱ卷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适合湖南、湖北、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原子量;C 17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35.5 K 39Ca 40Fe566.在pH =l 含+2Ba 离子的溶液中,还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2AlOB .-ClOC .-ClD .-24SO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川匝序排列的是A .Na 2CO 3 NaHCO 3 NaCl NH 4ClB .Na 2CO 3 NaHCO 3 NH 4Cl NaClC .(NH 4)2SO 4 NH 4Cl NaNO 3 Na 2SD .NH 4Cl (NH 4)2SO 4 Na 2S NaNO 38.已知(l ))g (O 21)g (H 22+ =H 2O (g ) △H 1=a kJ·1mol -(2))g (O )g (H 222+ =2H 2O (g ) △H 2=b kJ·1mol -(3))g (O 21)g (H 22+=H 2O (l ) △H 3=c kJ·1mol -(4))g (O )g (H 222+ =2H 2O (l ) △H 4=d kJ·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 . a <c <0B .b >d >0C .2a =b <0D .2c =d >09.将0.l mol·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一定相等11.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A .x = 2,y =2B .x = 2,y =4C .x = 3,y =6D .2=3,y =8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是A .C 2H 2B .CS 2C .NH 3D .C 6H 61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A .MnO 2 CuO FeOB .(NH 4)2SO 4 K 2SO 4 NH 4ClC .AgNO 3 KNO 3 Na 2CO 3D .Na 2CO 3 NaHCO 3 K 2CO3参考答案:6.C 7.C 8.C 9.D 10.B 11.B 12.C 13.D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10题,共174分。
四川大学 物化试题2004

四川大学下期工科物理化学考试试题A卷一、选择题:1.对复杂反应中的中间物应用近似稳态法的条件是(A)中间物不活泼,浓度很大且浓度变化很大。
(B)中间物不活泼,浓度很小且浓度变化很小。
(C)中间物很活泼,浓度很小且浓度变化很小。
(D)中间物很活泼,浓度很大且浓度变化很大。
2.表观速率方程中的反应级数是一个实验结果,它的取值(A)只能是正数。
(B)只能是负数。
(C)只能是小数。
(D)可能是任何值。
3.利用微分法确定反应级数的依据是(A)在不同时刻,系统的反应速率不同。
(B)反应级数不随反应物初浓度改变。
(C)反应速率不随反应时间改变。
(D)在不同时刻,系统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反应物浓度的幂函数之比。
4.在室温和无催化剂存在时,N2和H2可视为不起反应的。
今在一容器中任意充入N2,H2和NH3三种气体,则该物系中物种数S和组分数C将是(A)S=3,C=1(B)S=3,C=2(C)S=3,C=3(D)S=2,C=35.在抽空密闭容器中加热NH4Cl(s),有一部分分解成NH3(g)和HCl(g),当物系建立平衡时,其组分数C和自由度F是(A)C=1,F=1(B)C=2,F=2(C)C=3,F=3(D)C=2,F=16.在克拉配龙方程dp/dT=⊿H/T⊿V中(A)⊿H和⊿V的符号可相同或不同。
(B)⊿H和⊿V的符号必定是相同的。
(C)⊿H和⊿V的符号必定是不同的。
(D)⊿H和⊿V的数值必定相等。
7.当克拉配龙-克劳修斯方程应用于液相转变为气相时,则(A)p必随T的升高而减小。
(B)p不随T的升高而变(C)p必随T的升高而变大。
(D)p随T的升高可变大或减小。
8.在-20℃,101.325KPa条件下,1mol水结冰,则系统,环境和总熵变为(A)⊿S(系)<0,⊿S(环)<0,⊿S(总)<0。
(B)⊿S(系)>0,⊿S(环)>0,⊿S(总)>0。
(C)⊿S(系)<0,⊿S(环)>0,⊿S(总)<0。
(D)⊿S(系)<0,⊿S(环)>0,⊿S(总)>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化学2004《物理化学》考试试卷A 2006.5 2.系统经不可逆循环过程,则有:( )
A . △S 系统=0,△S 隔>0 B. △S 系统>0,△S 隔>0
C . △S 系统=0,△S 环<0 D. △S 系统=0,△S 隔<0
3.在25℃时,A 和B 两种气体在同一溶剂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且k A =2k B ,当A 和B 压力相同时,在该溶液中A 和B 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 c A =c
B B . c A =2c B
C . 2c A =c B
D . 不确定
4.A 和B 能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
已知在T 时P A *=2 P B *, 当A 和B 的二元液体 中x A =0.5时,与其平衡的气相中A 的摩尔分数是:( )
A . 1
B . 3/4
C . 2/3
D . 1/2
5.已知718K Ag 2O(s)的分解压力为20.9743Mpa ,则此时分解反应Ag 2O(s)=2Ag(s)+1/2O 2(g)的△rG θm 为:( )
A. -9.865kJ/mol
B. -15.96kJ/mol
C. -19.73kJ/mol
D. -31.83kJ/mol
6.反应2NO+O 2=2NO 2的△rH m <0,当此反应达到平衡时,若要使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可以:( )
A. 升温加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加压
D. 降温降压
7.某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为dc B /dt=(1/2)(k A1c A 2- k A2c B )-k 2c B
则该反应为:( )
A . 2A 21kA kA
B −→−2
k C
B .2A −→−1kA B 22
-k k C
C .2A −→−1kA B B+C −→−2k D
D .2A 21kA kA 2B −→−2
k C
班级
考号
班级
考号
姓名 考号
姓
名
景德镇
8.肥皂溶液的表面张力为6×10-3N·m-1,用此溶液吹一个半径为2×10-2m的肥皂泡,则泡内的附加压力△p为:()
A.0.6Pa B.1.2Pa C.2.0Pa D.1.0Pa
9.电泳实验中观察到胶粒向阴极移动,此现象表明:()
A.胶粒带正电B.胶核表面带正电
C.胶团扩散层带正的净电荷D.电势相对溶液本体为负值。
10.固体物质与极性介质(如水溶液)接触后,在相间出现双电层所产生动ζ电势是指:()
A.滑动面处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B.固体表面与本体溶液之间的电势差
C.紧密层与扩散层之间的电势差
1、1mol理想气体从300k,200Kpa绝热向真空膨胀至100Kpa,则此过程的△U 0,△H
0,△T 0,△V 0。
2、真实气体在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3、已知CO2的临界温度为30.98℃,临界压力为7.375Mpa。
当该气体的对比参数T r=1.1,P r=0.75时,从压缩因子图上查的此对应状态下的Z=0.77,则此气体的V m= m3/mol。
4、反应C2H4(g)+H2O(l)=C2H5OH(aq)的△rGθm(298K)=-12.34KJ/mol,若在平衡条件进行反应的△rG m= KJ/mol。
5、在石灰窑中,分解反应CaCO3(s)=CaO(s)+CO2(g)已达平衡,则该系统的组分数C= ,相数P= ,自由度数= 。
6、工作在500K和200K两热源间的卡诺机的效率是______。
7、电解池中负极为, 正极为,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________向阴极区迁移,_________向阳极区迁移。
8、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反应掉¾所需的时间是反应掉½所需时间的2倍,则反应是级反应。
9、用同一电导池测得浓度为0.01mol·dm-3的A溶液和浓度为0.1mol·dm-3的B溶度的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Λm,A/Λm,B= 。
10、溶胶与溶液的区别是。
1.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只有当标准平衡常数改变时,平衡才会移动。
( )
2.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P B ,可见压力具有加和性,应属于广度性质。
( ) 3.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 ) 4.熵增加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
( ) 5.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 )
6.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所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小于90°。
( )
7.物理吸附是多分子层吸附。
( )
8.催化剂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
( )
9.只有在比表面很大时才能明显地看到表面现象,所以系统表面增大是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 )
10.对于一般服从阿累尼乌斯方程的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升高温度有利于生成更多的产物。
( )
1. 1mol 273K ,200Kpa 的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反抗恒定的外压100Kpa 绝热膨胀至平衡,求该过程的W,Q,△U,△H,△S.已知O 2在298.15K 时的标准熵为205.03J •mol -1•K -1,C v,m =20.785 J •mol -1•K -1。
(8分)
班级
考号
班级
考号
姓名 考号
姓
名
景德镇
2. A 和B 两种纯液体可形成理想混合物,在90℃,容积为15dm 3的真空容器中加入0.3molA
和0.5molB 并达到气液两相平衡。
已知平衡时系统的压力为106Kpa ,液相中x B =0.50。
假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容器中液相所占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计算两种纯液体在90℃时的饱和蒸汽压。
(10分)
3. 已知 H 2(g)+½O 2(g) ⇌ H 2O(l) Δr G m Ө (298K)= -237.233kJ ·mol -1
H 2O(l) ⇌ H ++OH - Δr G m Ө (298K)=79.705 kJ ·mol -1
试求298K 时电池Pt ∣H 2(p Ө)∣H +¦¦OH -∣O 2(p Ө)∣Pt 的标准电池电动势。
(7分)
4、实验测的反应A(g)+B(s)→2C(g)在300-600K 之间的标准平衡常数K θ与温度的关系为:
lnK θ= -5100/T + 8.20。
若450K ,总压力为200KPa 下达到平衡,则C 的分压为多少?并求
该反应在450K 时的Δr G θm ,Δr H θm ,Δr S θm 。
(10分)
A —
B 二元凝聚系统相图示意如下:
1. 标出各相区的稳定相态; (3.5分)
2. 熔融液从a 点出发冷却,经a→b→b′→b″ 再到c 点。
试画出该过程的步冷曲线,并描
述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化情况。
(4.5分)
3. E 点的自由度数是多少?写出该点的相平衡关系。
(4分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