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简短内容大全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简短内容大全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简短内容大全:
1、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
2、国家公祭日祭奠谁
国家公祭日以“南京大屠杀”定名,但是祭奠对象不仅仅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
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明确公祭对象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被杀戮的同胞。
2014年国家公祭网列出七类遇难者供海内外网民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
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

勿忘国耻缅怀先烈手抄报内容以下是 6 条符合要求的手抄报内容:1. 咱可不能忘记国耻啊!想想当年日本侵略咱国家的时候,那百姓遭了多大罪呀!就像那暗无天日的黑夜,看不到一点希望。
但咱的先烈们不怕啊,他们勇敢地冲上去,跟敌人拼命。
像狼牙山五壮士,他们多英勇啊!为了掩护大部队,把敌人引到绝路,最后跳下悬崖,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啊!咱能不记住他们吗?2. 你说我们能不缅怀先烈吗?他们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一切啊!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只为了不暴露目标,这得有多大的毅力呀。
这就好比是在火海里坚守的钢铁巨人,让人敬佩万分!我们难道不该时刻怀念他们吗?3. 大家伙儿想想,国耻怎能忘啊!当年那南京大屠杀,死了那么多同胞,那场景简直惨不忍睹啊!就跟那地狱一般恐怖。
可是杨靖宇将军,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和敌人战斗,最后壮烈牺牲。
这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吗?给我们指引着方向,我们必须要记住他们啊!4. 我们怎么能忘了国耻呀!那被侵略的日子,老百姓们天天生活在恐惧中。
但那些先烈们,像董存瑞,舍生炸碉堡,为了胜利毫不犹豫。
这就像是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的天空。
我们能不好好缅怀他们吗?5. 大家别忘了国耻啊!想那过去的苦难,真让人痛心疾首。
然而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这是怎样的一种壮举呀!就好像是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
我们不去缅怀他们,说得过去吗?6. 哎呀呀,国耻绝对不能忘啊!当年的种种悲惨,让人悲愤啊!赵一曼在狱中遭受那么多折磨,还是那么坚定。
就如同那寒风中傲立的红梅。
我们必须永远铭记这些先烈们啊!我的观点结论:国耻不能忘,先烈们的付出应永远被铭记和缅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手抄报的内容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手抄报的内容
一、勿忘国耻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但在我们的历史上,有着一段令我们痛心的国耻。
那是在1937年,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长达八年的残酷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和损失。
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东北三省的沦陷……这些历史事件都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然而,正是这些国耻,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更加坚定地走好未来的路。
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二、爱我中华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始终热爱我们的国家。
中国拥有着广阔的领土、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我们有着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最为自豪的财富。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我们要珍视祖国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华文
化的魅力。
三、奋发向前
面对未来,我们要积极向前,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要以史为鉴,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让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呼吁:勿忘国耻,爱我中华!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文字内容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
1、《写在国家公祭日》
庄辉
人寰惨绝大屠城,血洗秦淮罪恶生。
遍地横尸哀不断,冲天大火愤难平。
狂魔震醒雄狮怒,捷报呼传暴寇惊。
盛世不应忘国恨,中华公祭诉衷情。
2、《鹧鸪天国家公祭日愤笔三章》
刘成宏
每忆金陵恨不休,万人坑里尽添仇。
道光败国山河破,太后丧家血泪流。
狮共振,虎同酬。
五星挥动九垓修。
兵锋闪处阴霾散,尽扫狼烟谱壮猷。
3、《满江红·国家公祭日用岳武穆韵》
范剑克
雾锁金陵,江河水、怒涛未歇。
声声急,长空警报,低昂愤烈。
暴虐无逾日本鬼,忧伤怕见秦淮月。
祭冤魂挥泪忆屠城,深悲切。
民族耻,何曾雪。
家国恨,何曾灭。
好男儿最痛金瓯残缺。
但愿早圆中国梦,却胜大放东瀛血。
赋狂歌一唱大刀环,飞丹阙。
国家公祭日简单手抄报内容

国家公祭日简单手抄报内容国家公祭日简单手抄报内容国家公祭日简单手抄报内容篇1海像湛蓝的画布,风像颜料,在海上晕起了层层波澜,海面是平静的蓝天,蓝天是不平静的海面,和平鸽三两成群,骄傲地显摆着自己洁白的羽翼后,飞向远方。
然而不久后,轰鸣声在耳边肆意横行,战火燃烧了它们的羽翼,将碧海蓝天化作灰烬,它们成为了困在痛苦深渊中的囚鸟。
操场上的孩子你追我赶,用汗水浇灌着成长;草地上笑声断断续续,悦耳的乐曲飘向远方;课室里,老师滔滔不绝,粉笔在黑板上翩翩起舞,舞出个个有棱有角的字体,孩子们目不转睛,或思考,或讨论,或跃跃欲试。
战争却如尖刀,将美好击破,爆炸声如雷贯耳,如病毒肆虐全城,到处是断壁残垣,尸横遍野,血腥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万家灯火温暖漆黑的夜,饭香乘风扬满全城,欢笑声此起彼伏。
当大家仍沉浸在家庭的欢乐中,危险悄然而至,侵略者如同魔鬼般,无情地杀戮着,扫荡每家每户,夺走了温馨,留下一片死寂,黑暗同化了周围一切,温暖不再。
漆黑的夜中,只剩下了婴孩的几声绝望的哭喊。
战火纷飞时,人民也陷入了绝望,饥饿与死亡的种子在人间播种,在战争的照应下,生根发芽。
粮食被洗劫一空,耕地变成了荒地,禽类被抢光。
原本白白胖胖的孩童,瘦得如竹子一般,仿佛风一吹就会倒下,在这种情况下,还得被侵略者当作出气筒,随意打骂;妇女们面黄肌瘦,没有一点气力,面对侵略者的禽兽般的施暴,毫无反抗之力;那些保家卫国的男人们,被抓了起来,或是被活埋、被当做枪靶、或被当作活体实验的实验体,惨无人道。
被战争笼罩的人民如同囚鸟。
囚鸟哭泣,哭泣战争的无情夺走了他们的幸福;囚鸟苦诉,苦诉战争的残酷夺走了他们的未来;囚鸟渴望,渴望能够成为飞向蓝天的和平鸽……国家公祭日简单手抄报内容篇2“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铿锵有力的声音被风儿带着,扩散着。
咦?这是在干嘛?原来,今天是公祭日,我们五三班和五五班“派出”一百个人,在这个风儿徐徐的晴天来到烈士陵园,为为了中华振兴而牺牲的烈士们送上由衷地问候与不尽的感激。
国家公祭日资料简短

国家公祭日资料简短1.国家公祭日是指国家为纪念历史事件或英勇牺牲人民的特定日子而设立的公众纪念日。
2.国家公祭日通常设有各种纪念活动,如悼念仪式、献花、默哀等。
3.国家公祭日是国家表达对历史事件或英勇牺牲人民的尊重和怀念的方式。
4.国家公祭日有助于保持历史记忆、激发民族精神和团结民众。
5.国家公祭日的设立要符合立法程序,需要经过国家组织、宣布和实施。
6.有些国家的公祭日是固定日期,如中国的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日),而有些国家的公祭日是动态设定的。
7.公祭日不仅是纪念过去的事件,也是警示未来的重要机制。
8.国家公祭日能够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9.公祭日是国家和人民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刻反思、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刻。
10.一些国家的公祭日活动还包括教育活动、展览、纪念碑建设等多种形式。
11.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必须尊重历史真相,防止历史被篡改和捏造。
12.公祭日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纪念,也是社会各界参与的重要活动。
13.公祭日的设立有助于突出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14.公祭日能够激发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5.一些国家的公祭日还与相关的教育课程、教材和纪念活动相衔接。
16.公祭日是纪念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的重要时刻。
17.公祭日可以让人们反思历史悲剧,并且激励他们为创造更好未来而努力。
18.公祭日的庄重和严肃氛围可以帮助人们铭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19.国家公祭日是国家形象宣传的重要方式之一。
20.公祭日的设立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21.国家公祭日是指国家为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而设立的全国性公众纪念日。
22.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旨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励民族团结和奋发进取。
23.国家公祭日能够让人们深刻反思历史事件对国家和人民的深远影响,增强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记忆。
24.国家公祭日一般会设立相关的纪念活动和仪式,如升国旗、瞻仰遗址、悼念仪式等。
【优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为每年的12月13日。
在这个难以忘却的日子里,让我们深切哀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杀戮的死难同胞,让这段不屈抗争的历史,成为我们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捍卫和平的强大意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请看就业指导网为您搜集整理的《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以正义的名字】“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
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
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立法形式,确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13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
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
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
历史之殇,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
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
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
77载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
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
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手抄报内容大全

南京⼤屠杀国家公祭⽇⼿抄报内容⼤全 【南京⼤屠杀国家公祭⽇内容:国家公祭⽇的设⽴有五⼤意义】 ⼗⼆届全国⼈⼤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设⽴南京⼤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决定草案》。
今年12⽉13⽇是中国⾸个南京⼤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南京⼤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仪式将正式升格到国家的法律性层⾯。
国家公祭⽇的设⽴有五⼤意义: 其⼀,沉重打击⽇本右翼试图歪曲、抹杀历史的企图。
⾃安倍政权上台后,发表⼀系列否认⽇本侵略历史的⾔论,说什么“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定论”。
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屠杀。
⽇本⼴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尚树今年2⽉3⽇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在南京⼤屠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屠杀的⾔论甚嚣尘上。
你到⽇本访问,经常可以看到有⼈在街头散发传单,告诉你,南京⼤屠杀是谎⾔、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诬陷。
说实在的,⼀个民族不怕犯错误、甚⾄犯罪,但最怕⽆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
南京⼤屠杀是⽇本侵略者对中国⼈民犯下的滔天罪⾏,铁证如⼭,《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本兵完全像⼀群被放纵的野蛮⼈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三⼈为⼀⼩集团在全市游荡,实⾏杀⼈、抢劫、放⽕”,终⾄在⼤街⼩巷都横陈被害者的⼫体。
“江边流⽔尽为之⾚,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不填满⼫体”。
据1946年2⽉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军集体⼤屠杀28案,19万⼈,零散屠杀 858案,15万⼈。
⽇军在南京进⾏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
除了当时法庭的判决之外,还有侵华⽇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军官的记录为直接物证,以及中国幸存者的⾎泪控诉,还有例如《拉贝》、《魏特琳⽇记》等国际⼈⼠提供的证⾔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记录下的南京⼤屠杀长度达105分钟的电影胶⽚为证,这些⽆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本侵略者犯下的惨绝⼈寰的暴⾏,⽇本想赖是赖不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
国家公祭日是哪一天?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到场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
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以上,多则10多万人。
国家公祭日手抄报资料: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确定9月3日为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设立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值此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安倍政权的仇华倾向日益显著之际,由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当其时。
自安倍政权上台后,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的中日争执不断升级,从而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安倍政权将中国视为“假想敌”,发表了一系列“中国威胁论”,在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展开攻势,大幅度增加防务费用,并且发表一系列否认日本侵略历史的言论,说什么“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
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
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今年2月3日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甚嚣尘上。
每当从日本传来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时,我国外交部都会及时予以回应,但对方往往不予理会;近几年的12月 13日,南京各界都会集中在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前举行公祭,但因为是地方性纪念行为,其影响尚不能跨越国界。
现在,全国人大将12月13日这天法定为国家公祭日,到时,国家领导人将与全国各地民众一道公祭死难者,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死难同胞,同时正告日本当局,企图借否认侵略历史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伎俩注定落空,其影响必将波及国内外。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堪比世界各地设立的二战纪念日和公祭日,包括联合国2005 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这些纪念日的最大价值就是让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不忘历史,敬畏生命,珍视和平。
我们早该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了,这不仅是为了回击日本当局的需要,也是为了教育本国公民的需要。
由于某种原因,自1949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名词极少被各方面提起,说起南京和大屠杀,只知道雨花台,不知有南京大屠杀。
及至 1982年,在日本篡改教科书的刺激下,中国学者才想到“要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研究”。
然后,才有1985年建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该馆馆长朱成山曾感慨:“没有日本否定历史,还没有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国人常以“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的名言告诫自己,要正视历史,但如果我们自身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健忘或有意抹杀历史呢?
现在,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其设立不仅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永远记得30多万死难同胞,也表明我们冲破了观念的束缚,具有了还原抗战历史真相的勇气和胸怀,彰显了前所未有的开明、大度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