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结构

合集下载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植物学实验四 不同生态类型叶片的结构 PPT

栅栏组织和海 达,叶肉细胞 海绵组织的分 达,海绵组织
绵 组 织 。 栅 栏 间 形 成 大 的 气 化。
发达,叶绿体
组 织 高 度 发 达 ,腔 。 只 在 上 表
较大。
常具有几层细 皮内侧分布有
胞,上下表皮 栅栏组织,海 内 方 均 有 分 布 。绵 组 织 比 栅 栏
组织略大。
网状脉,叶脉 平行脉,有三 平行脉,叶脉 网状脉,叶脉
维 韧皮部 管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上表皮)(4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孔下室 副卫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
气孔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棉花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二、禾本科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细胞、泡状细胞, 体,上表皮细
上下表皮细胞大 胞比下表皮细
小基本一致。
胞大。
角质膜
有较厚的角质膜 和蜡被层。
无此结构。
有较厚的角质膜。
有较薄的角质 膜。
气孔器 毛状体
下表皮多个气孔 同时下陷,气孔 限定在气孔窝内。
上表皮分布有气 孔器,下表皮无
表皮毛发达,气 孔窝内可见表皮 毛。下表皮表皮 毛丰富,上表皮 表皮毛稀少。
角质膜 表皮细胞 栅栏组织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下表皮)(40X)
气孔下室 气孔器 气孔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海桐叶片横切制片(示叶肉)(10X)
一、双子叶植物叶片基本结构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3、叶脉
网状叶脉
平行叶脉
叶脉
输导组织
叶 脉
导管 —— 输送水分和溶解在水中
叶脉 (死细胞) 的无机盐
输导 作用
筛管 —— 输送有机物
(活细胞)
观察:你知道怎样培养韭黄吗? 叶绿素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形成
韭菜
有光
韭黄
无光
结构 表皮
表 细胞
叶 皮 保卫 细胞
特点
功能
排列紧密(无叶绿体)无色透明,外 透光,防止水分散失,
死细胞构成 活细胞构成
输送水分和溶解在水中 的无机盐
输送有机物
识图
上表皮
叶脉 叶肉
气孔
下表皮
保卫细胞 气孔
表皮细胞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保卫细胞
—— 半月形,内有叶绿 体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 隙叫气孔(气体交换,水 分散失的门户)
气孔
表皮细胞 保卫细胞
气孔张开
气孔关闭
2、叶肉:营养组织
栅栏组织
——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 形,排列较整齐,里面的叶绿 体较多(有利于吸收光进行光 合作用)。
海绵组织
——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 规则,排列较疏松(有利于气 体在叶内自由移动),里面的 叶绿体较少。
叶片的结构
叶的结构
虽然叶片的形态多种多样,但是 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大致相同的, 都是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
1、表皮:(保护组织)
上表皮
下表皮 气孔
表皮
(上下表皮)
表皮细胞
——排列紧密(无叶绿体)无色 透明,外壁有角质层(透光有利 于光合作用,不易透水防止过多 地水分散失,主要起保护作用。)
壁有角质层。

叶子的结构

叶子的结构

叶子一般是由叶片、叶柄和托叶这三个部分组成。

1、叶片: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个部分组成。

叶片是植物制造养料的重要器官,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重要场所;2、叶柄:叶柄是叶片和茎连接的部分,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作用;3、托叶:它的功能各异,比如豌豆的托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酸枣的托叶可以变成刺。

1、叶片
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个部分组成。

叶片是植物制造养料的重要器官,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重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则是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植物生长所需要能量的过程。

2、叶柄
叶柄是叶片和茎连接的部分,其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与茎相连,叶柄十分的细小,但是功能十分强大。

叶柄的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作用,叶柄内部有维管束,是茎叶之间水分和养分输送的主要通道,月饼一般呈圆柱形或者是稍微扁平的形状。

3、托叶
托叶着生在叶柄和茎的连接处,分别位于两侧,它的形态和功能,根据植物有不同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豌豆的托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酸枣的托叶可以变成刺,更多植物的托叶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脱落。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细胞,叶脉。

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一般由一层细胞组成.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般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叶肉是叶片最发达、最重要的组织,由含有许多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在有背腹之分的两面叶中、叶肉组织分为栅拦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 其中单子叶的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与一般被子植物基本相同.但表皮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细胞,气孔的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在保卫细胞外侧还有副卫细胞.在叶肉方面,没有明显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为等面叶. 只有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不是的,像是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表皮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但是有大液泡. 不是的叶绿体内含有叶绿素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也是绿色的,所以叫叶绿素但它也会衰老,死去所以到秋天叶子变黄,那是叶黄素增多,叶绿素减少。

叶片结构和强度计算

叶片结构和强度计算
基于损伤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
考虑多种损伤机制(如蠕变、腐蚀等)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损伤演化模型进行预测。 该方法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疲劳问题。
提高疲劳寿命措施探讨
表面强化处理
采用喷丸、滚压等表面强化技术,提高叶 片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和硬度,增强抗疲劳
性能。
A 优化叶片结构
通过改进叶片的形状、厚度分布、 材料选择等,降低应力集中,提高
叶片结构和强度 计算
目录
• 叶片结构概述 • 叶片强度计算原理 • 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 • 叶片强度试验与评估 • 叶片疲劳寿命预测与提高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叶片结构概述
叶片基本结构
叶片根部
叶片尖部
与轮毂连接的部分,承受较大的弯矩 和扭矩。
叶片的末端,形状较薄,主要承受气 动载荷。
叶片主体
05
叶片疲劳寿命预测与提高 措施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介绍
基于S-N曲线的疲劳寿命预测
利用材料的S-N曲线,结合叶片的应力分布和载荷历程,进行疲劳寿命预测。该方法适用 于高周疲劳问题。
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
通过分析裂纹的扩展速率和剩余强度,预测叶片的疲劳寿命。该方法适用于低周疲劳和裂 纹扩展问题。
叶片制造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
将复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 手工涂抹在模具上,经过固化、
脱模等工序后得到叶片。
注射成型工艺
将复合材料注入到模具中,通 过加热和压力使其固化成型, 得到叶片。
压制成型工艺
将预浸料按照叶片形状和尺寸裁 剪后,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经 过加热和压力使其固化成型。
其他工艺
如缠绕成型、拉挤成型等,根 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
03
叶片结构设计与优化

叶的构造

叶的构造

叶的构造一、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一)叶柄的构造: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三部分组成。

叶柄横切面呈半月形,外围一层组织是表皮,表皮以内是皮层薄壁组织,其中有厚角组织,是叶柄的主要机械组织。

维管束呈半圆形分散排列在皮层薄壁组织中。

每个维管束和茎的维管束结构相似。

木质部在向茎的一面,韧皮部在背茎的一面,二者之间有一层形成层,只有短期的活动。

(二)叶片的构造: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

1.表皮:表皮是覆盖在叶片外表的保护组织,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通常只有一层活细胞组成,不含有叶绿体,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

表皮外还常覆有角质层,以防止水分过度蒸腾。

一般上表皮的角质层较厚,下表皮的较薄。

在叶的表皮细胞间分布着大量的气孔。

通常上下表皮都有,但下表皮气孔较多。

沉水植物叶的表皮无气孔,而浮生水面的叶,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气孔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组成,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即为气孔。

气孔与保卫细胞合称为气孔器。

有些植物如甘薯等还具有副卫细胞。

保卫细胞是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缺水时则气孔关闭、从而控制水分蒸腾和气体交换。

一些植物在叶尖或叶缘常有排水结构,称为水孔。

它的保卫细胞没有关闭能力,缝隙下方有疏松的贮水薄壁组织,与叶脉末端的细胞相连,以排出叶肉多余水分。

2.叶肉: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由同化薄壁组织组成,一般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是由1~4层圆柱形的细胞组成,通常在上表皮的下方,细胞排列如栅栏状,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海绵组织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细胞组成,在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细胞排列疏松,叶绿体含量少,细胞之间有较大的细胞间隙与气孔构成叶内的通气系统,有利于气体交换。

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成为异面叶(二面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之分的称为等面叶,如蓝桉、夹竹桃、垂柳。

有些植物的叶仅有海绵组织,如水生植物。

3.叶脉:是分布在叶肉中的维管束,纵横交错成网状排列。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叶的解剖结构ppt课件

精品课件
8
A.玉米叶维管束
B.小麦叶维管束
精品课件
9
3. 裸子植物叶的结构
松针叶横切面
1.表皮 2.气孔 3.皮下层 4.内皮层 5.韧皮部 6.木质部 7.转输组织 8.树脂道 9.叶肉细胞
精品课件
10
表皮及皮下层: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壁厚,并强烈木质 化,外壁具很厚的角质层。表皮上气孔下陷。皮下层 是一至数层纤维状的硬化薄壁细胞。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的分化。叶肉细胞特化, 每个细胞的壁均向内折陷,形成了许多不规则的皱褶。 细胞内有多数的粒状叶绿体。还有树脂道。
内皮层:叶肉细胞最里层的一层细胞,细胞壁较厚,并 具有栓质化加厚,明显地具有凯氏带。
精品课件
11
转输组织:内皮层之内,由三种类型的细胞构成:
①管胞状细胞:无内含物的死细胞,壁稍厚并轻微木质 化,壁上有具缘纹孔。
叶肉:明显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注意两种组 织细胞特点及排列方式的区别。
叶脉:主脉(中脉)具有较大的维管束,木质部在近轴面, 韧皮部在远轴面。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具有厚角组织 和机械组织,其中维管束下方的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较 发达,这是棉叶中脉下面向外突出的原因。在叶脉的薄 壁细胞中,有溶生型腺体。
精品课件
18
实验六 叶的解剖结构
叶是植物的重要光合器官。叶片是叶的主体,由表 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是叶的保护组织,具 气孔和表皮毛的分化。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是光合 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的形态和结构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最为 明显,如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叶、阳地和阴地植物的 叶,在形态结构上各自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适应特征。
②活的薄壁细胞:在生活后期常见充满鞣质。

叶的基本结构

叶的基本结构

叶的基本结构叶是植物体中的重要器官,其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叶的基本结构入手,详细介绍叶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一、叶的基本结构1. 叶片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通常呈扁平形状,由上皮组织、栅栏组织和基质组织三部分构成。

上皮组织位于叶片表面,有保护和蒸腾作用;栅栏组织为叶片主要的光合作用区域,其中含有大量叶绿素;基质组织则为支持和储存物质提供条件。

2. 叶柄叶柄连接着叶片和茎,起着支持、传递水分和养分等作用。

其内部包含导管束和韧皮层等组织。

3. 叶鞘叶鞘是连接着茎和叶柄的部分,通常呈管状或环状。

其内部有导管束和韧皮层等组织,并能够保护茎与叶柄之间的连接处。

二、各个部分的详细介绍1. 叶片(1)上皮组织:上皮组织通常为单层细胞,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叶片表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

同时,上皮组织还能够吸收和反射光线,起到保护叶绿素的作用。

(2)栅栏组织:栅栏组织是叶片主要的光合作用区域,其中含有大量叶绿素。

其结构特点是由许多长条形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相互平行排列,并且与叶片表面垂直。

这种排列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阳光照射面积,并提高光合效率。

(3)基质组织:基质组织为支持和储存物质提供条件。

其中含有大量气孔和导管束等结构,能够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此外,基质组织还能够储存淀粉等物质,在光合作用不足时提供能量。

2. 叶柄(1)导管束:导管束是叶柄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传递水分和养分。

导管束通常由两种细胞组成:木质部和韧皮层。

木质部主要负责传递水分和矿物质,而韧皮层则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2)韧皮层:韧皮层是叶柄的外部组织,其主要作用是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韧皮层通常由纤维组成,能够承受一定的张力和压力。

3. 叶鞘(1)导管束:叶鞘内部也含有导管束,其结构与叶柄类似。

导管束通常由两种细胞组成:木质部和韧皮层。

其中,木质部主要起着传递水分和养分的作用,而韧皮层则起着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片结构
(一)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 (二)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 (三)松针叶的结构
1
(一)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
叶片是叶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植物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表皮 叶片 叶肉
叶脉
2
上表皮
叶肉
叶脉
丁香叶片的横切结构
下表皮
3
上表皮 下表皮 叶肉
叶脉
4
1、表皮 epidermis
表皮是叶的保护结构,它由 表皮细胞,气孔器,排水器,表皮毛,腺毛
23
水稻叶表皮的结构 24
(2)气孔器
由一对保卫细胞和一 对副卫细胞组成。
保卫细胞为哑铃状,两
端膨大,壁薄,中部胞 壁特别增厚。
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
薄壁的两端膨大,互相
撑开,于是气孔开放;
缺水时,两端萎软,气
孔就闭合。
副卫 细胞
保卫 细胞
气孔
25
26
★(3)泡状细胞
(运动细胞)
禾本科植物叶片 的上表皮,位于相邻 两叶脉之间的几个大 型的呈扇形排列的薄 壁细胞,其长轴与叶 脉平行,与叶片的运
海绵组织光合作用能力弱于栅栏组织。海绵组织
常不规则,并有短臂突出而互相连接如网,胞间隙 很大,在气孔内方,形成较大的气孔下室。
17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女贞叶片横切结构 18
3、叶脉 vein
叶脉是分布于叶肉组织中的维管
束的总称,呈网状,起到支持和 输导的作用。
主要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等组成。
来自叶柄中的维管组织等直接发育 成主脉。主脉上的各级分枝称侧脉。 即: 主脉-->侧脉-->支脉-->细脉
相交,类似栅栏状,细胞内叶绿体相对小而多。
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数和特点随植物种类而不同。栅栏组
织的作用既可充分利用强光照,又可减少强光伤害。
栅栏组织
Ligustrum 女贞叶 16
(2)海绵组织(spony tissue)
在背腹型叶中,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
之间,其细胞形态、大小不相同,细胞内叶绿体相 对较少而大,细胞间隙大,通气能力强。
叶脉分布在叶肉组织中,呈网状,
起支持和输导作用。
19
A、 主脉和大的侧脉常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其中 木质部向茎面,韧皮部在背茎面。粗大的中脉中,在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还可有形成层存在,不过形成层 活动时间很短,只产生极少量的次生组织。
B、在叶脉的周围是厚壁组织,或在叶脉的上下方形成 机械组织。
C、 叶脉越细,结构越简单。
丁香叶片的
20
21
(二)禾本科植物的叶片结构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 同样由表皮、叶肉和叶 脉三部分组成。
1、表皮 epidermis 由表皮细胞、气孔
器和泡状细胞有规律地 排列而成。
22
(1)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由长细胞和两种短细胞组成。 短细胞有硅细胞和栓细胞两种。 硅细胞向外突出如齿或成刚毛,使表皮坚硬而粗糙。
表皮细胞的下面,1层紧密排列的类似表皮的细胞的组 织;
(3)气孔
凹陷,在角质膜处形成孔外室,副卫细胞与下皮层相 连,保卫细胞位于副卫细胞下方,具有孔下室。
39
40
41
2、叶肉
叶肉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内陷,细胞横
切面呈现“M”或”H”型。
在叶肉组织中具有树脂道。 叶肉组织和维管束之间存在内皮层。
由1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内皮层细胞中 含有少量叶绿体。
42
43
3、叶脉
叶脉由1或2根维管束组成不分支。
维管束的数量是松属分为2个亚属关键特征,即单维管束亚 属(如华山松)和双维管束亚属(如马尾松)。
维管束中,木质部和韧皮部为内外排列。
韧皮部靠近松针的游离面,横切面上为弧形,木质部靠近 松针的接合面。
32
(1)玉米、甘蔗等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结构
维管束鞘由单层薄壁细胞构
成。
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叶
绿体。在显微结构上,这些
叶绿体比叶肉细胞所含的大,
没有或仅有少量基粒,但其
积累淀粉的能力却超过叶肉
细胞中的叶绿体。
维管束鞘与外侧紧密眦连的
一圈叶肉细胞组成“ 花环形”
维管束鞘
结构。
33
34
(2)小麦、水稻等C3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结构
(鳞)等组成。
5
6
(1)表皮细胞
叶片的表皮细胞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扁 平的生活细胞,一般不具叶绿体。侧壁凹凸不 齐,彼此紧密嵌合,在横切面上则呈长方形或 方形,外壁较厚并角质化,具角质膜。
表皮有保护植物不受细菌、真菌侵害的作用, 同时角质膜还具较强的折光性,可防止过度日 照引起的损害。
7
8
(2)气孔器
维管束鞘由两层细胞构成。 外层细胞的体积较大,壁薄,细胞中的叶绿体比叶肉
细胞的少; 内层细胞的壁厚,不含叶绿体。
维管束鞘
35
维 管 束
36
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点
C3植物
C4植物
37
(三)松叶的结构
针叶 旱生状态 单根或多根一束
38
1、表皮
(1)表皮细胞
1层,表皮细胞外角质膜发达。
(2)下皮层
腺鳞
腺毛 14
2、叶肉(mesophyll)
根据叶肉组织有无分化,叶片分为:
★异面叶(背腹型叶):叶肉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一般上部为栅栏组织,下部为海绵组织。
★等面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
等面叶
异面叶
15
(1)栅栏组织(palisade tissue)
近上表皮一侧的叶肉细胞呈长柱状,并与上表皮垂直
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器由两个肾形的细胞围合而 成,这两个细胞称保卫细胞,其间的间隙称气孔。
有些植物在保卫细胞之外,还有较整齐的副卫细胞 (如甘薯)。
9
气孔
10
11
12
(3)排水器和吐水作用
A、排水器
分布在叶的端部和叶缘处。它由水 孔和通水组织构成。水孔与气孔相似, 但它没有自动调节开闭的作用。
B、吐水作用
由于蒸腾作用微弱,根
部吸入的水分,从排水器溢出, 集成液滴,出现在叶尖或叶缘
植物的吐水现象
处,这种现象为吐水作用。一
般发生在夜间或清晨温暖湿润
的条件下。叶尖和叶缘上有水
滴出现,可作为根系正常活动
的一种标志。
13
(4)表皮毛、腺毛等
表皮毛为表皮的附属物,形态各异,功能不同。 腺鳞、腺毛均为外分泌结构,它们具有分泌功能。
动有关又称运动细胞。
泡状细胞
27
28
29
2、叶肉 没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为等面叶。
叶肉细胞具有“峰、腰、谷、环”的结构。
叶肉
叶肉细胞
30
水稻叶横切及叶肉细胞
31
3、叶脉
叶脉内的维管束为外韧有限维管束,木质部位
于叶脉的近轴面,韧皮部位于远轴面。 但其维管束鞘有两种类型: 玉米、甘蔗、高粱等C4植物叶片中的维管束鞘 小麦、水稻等C3植物叶片中的维管束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