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地处国家级地级市之下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
与大城市相比,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多问题,限制了其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本文将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
1. 产业结构单一在绝大多数县域经济中,第一产业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传统农业产业和传统加工制造业长期占据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和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撑。
2. 技术水平低由于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产业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设备,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竞争。
3. 人才流失县域经济中的人才资源长期以来都面临着流失的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生活条件的差距,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到大城市发展,这导致了人才资源的大量损失。
4. 产业互补性差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县域经济中的产业之间缺乏互补性,很难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从而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二、思考1.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当前,县域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但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应当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对于传统产业,应当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3. 加强人才培养和留住人才县域经济需要发展,就需要人才的支撑。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留住更多的人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 促进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县域经济中的企业和产业应当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发展中提高整个经济的竞争力。
三、结语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开展的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
县域经济作为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县域经济在面对发展的压力和挑战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当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在许多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依然是主导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一旦农业遭遇自然灾害或市场需求变动,整个县域经济就会遭受重大影响。
2. 技术含量低许多县域经济中的产业仍停留在传统生产模式上,缺乏高新技术和创新能力。
这导致了产品陈旧化,市场竞争力不强。
3. 人才流失问题在许多县域经济中,缺乏吸引人才的机制和条件,导致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
这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1. 政策导向不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由于政策的不明确和统筹规划的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发展的不平衡。
2. 投入不足在县域经济中,由于资源和资金的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思考和建议1. 推进产业升级针对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升级。
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加大对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支持和激励,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引进高级人才来带动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高整体人才素质。
3. 完善政策环境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和经济激励,引导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 加大投入力度应该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支持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跨界合作,加强产业链的整合,提高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云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思路

为 了避免单 年经 济指标出现偏差 ,G P D 、人 均 G P D 、居 民消费 、人均居民消费都采用 5年的平均数
9 4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第2 3卷
1 2 产 业结构 地域差 异 明显 .
域产业 结构 差异 明显不 同。从表 4看 ,20 0 8年云 南 省 总 体 上 产 业 结 构 类 型 为 “ 三 一 ” 型 ,而 昆 明 二 市 、丽 江市 、普洱 市 、文 山州 、大 理州 、迪 庆 州 的 产 业结 构 为 “ 二 一 ” 型 ,保 山市 、西 双 版纳 州 、 三
( 部 、 中部 、西 部 )之 间 或 省级 行政 单元 之 间 的 东
量 ,但也不是选用越多越好 ,对于存在信息重叠的 经济 指标 ,选 用 多 了既繁 琐 又不 利 于分 析结 果 。 同
时认 为把常 被 当作 区域经 济 差异 状态 分析 指 标 的 固 定资产 投资 、地方 财政 支 出转 换 为 区域经 济差 异 的 原 因分 析指标 应更适 当 、理 性 些 。基 于云 南 省部 分 落后 边疆 州市 经济 数据 缺 乏 的实 际情 况 ,本 文 只选
第2 3卷 第 1 期 21 0 1年 2月
云 南 地 理 环 境 研 究
YUNNAN O GRAP C GE HI ENV RoNM E I NT REs EARCH
V 12 o . 3, No .1 Fb e .,2 1 01
云 南 省 区域 经 济 差 异 及 协 调 发 展 思 路
唐 益 ,骆华松 ,王丽红
( 南师范大学 旅游 - 云 9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 0 9 5 02)
摘 要 :改革 开放 以来 ,全国省市一级地域单元 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相互 间的经 济差异由扩大转而趋于 收敛 ,但 目前大 多数省市地域单元 内部的区域经济差 异较 大 ,并有逐步扩大的趋 势。在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和平衡发展 战略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云南各区县37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云南各区县37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是对各个县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等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的重要依据。
云南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特点。
本文将对云南各区县37多年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探究其发展态势和区域差异。
一、数据处理方法对于如此多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然后,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例如计算各种经济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波动率等,以及进行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等。
最后,我们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通过图表等形式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二、宏观经济指标数据概览云南各区县37多年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包括但不限于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生产总值等。
这些数据可以全面反映一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实力。
通过对这些指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各个县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和潜在问题。
三、数据分析指标比较在对云南各区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关键指标进行对比,例如GDP总量和人均GDP。
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哪些县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较高,哪些县区发展较为滞后。
此外,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县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生产总值等指标,以全面了解各个县区的发展现状。
四、区域差异分析云南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省份,各个县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通过宏观经济指标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这些差异。
例如,云南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水平往往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弱。
这种区域差异的存在可能与地理、资源和民族等因素有关,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五、数据可视化呈现为了更好地呈现云南各区县37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展示。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县域经济是指地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对于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许多县域经济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一、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 传统产业结构许多县域经济仍以传统产业为主,例如农业、轻工业等。
这些产业具有资源密集、劳动力密集的特点,容易受到市场变化和政策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技术进步,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失去竞争力,使得县域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2. 产业结构单一在许多县域经济中,单一产业或者部门支撑整个经济发展。
一旦这个产业或者部门发生问题,整个县域经济就会受到不小的冲击。
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县域经济缺乏韧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3. 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许多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技术、设备、管理水平不高。
这些都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并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4. 产业间协调性弱县域经济中的不同产业之间缺乏协调发展与合作,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产业的低效益。
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整体的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二、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及发展思考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针对传统产业结构的问题,县域经济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可以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2. 多元化发展产业为了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带来的风险,县域经济需要多元化的发展产业。
可以通过引进外来产业、加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产业出现问题,其他产业依然可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
3. 发展知识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知识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县域经济可以通过发展这些产业,提升自身的产业发展水平。
县域产业结构空间差异分析—以昆明市为例.

济发展作为参照系来进行研究 ,将区域 自身 的经 济总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动分解为 3 个分量[ 7, 6] - 既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 量; 进而 对研究 区产业结 构 的空 间差 异进行 分 析 ,评价研究区经济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 8
12 偏 离—— 份 额分析 法 的数 学模 型 .
作者简介 :杨艳俊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 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骆华松 , 通讯作者 ,云南师范 大学旅 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方 向: 人文地理与区域经济研究。刘韬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 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地理信息系统。李雯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喀斯特地貌与水 土保持 。
二 (= , n j 1 …,) 2 Ii 啦t j=
。 工j J, i0
() 1
区域所在上级区 j 产业部 门[ , 内的变化率 0t ]
为:
收稿 日期 :2 l—1. 3 o1 o-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基金项 目 ( 目编号 :4010 ,4810 ) 项 1 10 060 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目编号 iN E 一 O 0O ) 7 项 C T 1 一 98 o
一
82 —
第3 ( 期 总第 21 ) 2期
2 1 3月 02年
工 业技 术经 济
0 n ut a e fId sr l dmoo i l e ̄ ris i T l ̄e e o e aE a
N . C, o3(,mg,N .9 ) e o9 1
Ma .O 2 r2 l
R= j
区域 i 在经历 了时间[ , 之后[ 0t ] 引,经济总量 和结构已发生变化。设基期 年区域 i 的经济总规 ; t i[]  ̄ J , ,终期年 的为b 同时,依照一定 的 b0 i 原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 n 个产业部 门,分别 以
关于昆明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

关于昆明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以下是关于昆明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简要概述,仅供参考:标题:昆明行政区划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与国内其他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昆明的工业经济规模和占比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水平的建议。
一、昆明工业发展现状目前,昆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4%。
这表明昆明工业经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昆明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不足。
同时,昆明周边的工业资源分散,缺乏集聚效应。
与经济总量相当的沈阳相比,昆明的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为16.7%,远低于沈阳的25%。
二、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政区划调整成为一种必要的策略。
通过整合昆明及周边地区的工业资源,可以形成更大的工业集聚效应。
例如,嵩明和宜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基地,而玉溪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方面有所布局。
这三地的合并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进而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三、区划调整的具体措施1. 撤县设区:将嵩明、宜良撤县设区,更好地融入昆明市的发展。
2. 玉溪划入:将玉溪市划入昆明市管辖,充分利用玉溪的新兴产业布局优势。
3. 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产业向调整后的区域集聚,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4. 吸引投资: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本和技术进入,促进昆明工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四、预期效果行政区划调整后,预计将带来以下积极影响:1. 产业结构优化: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2. 工业经济提升: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昆明的工业经济水平。
3. 城市竞争力增强: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提升昆明的城市竞争力。
4. 产业链完善:整合三地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云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摘要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将对云南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云南的农业、旅游、矿产资源等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1. 云南农业发展现状云南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发展。
农业一直是云南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导致农业规模相对较小。
其次,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缺乏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此外,市场信息不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
不过,随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云南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相信未来农业发展会有更好的前景。
2. 云南旅游业发展现状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为优势,云南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云南旅游业也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平衡,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环境破坏。
同时,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旅游设施和交通建设亟需改善。
加强旅游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环境将是未来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3. 云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的边陲地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云南矿产资源的开发得到了重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
尤其是锡、铅、锌、锂等有色金属以及煤炭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加。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矿产资源的开采集中度高,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因此,云南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 云南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云南的行业发展中,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云南地理位置优越,具备与东盟国家合作的独特优势。
其次,政府鼓励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云南的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云南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云南行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三 >二 >一 。
2.1 产业结构模式相同在空间分布上趋于集中
在 4 种产业结 构模式中 , 昆明市 各县 (区) 域的产业结构模式主要为 :二 >三 >一型 , 2005 年二 >三 >一型 有 6 个 县 (区) 域 , 到 2009 年
后 , 为 7 个 县 (区) 域 (见表 1);在空 间分 布 上 , 2005 年二 >三 >一型主要集中在西南部 (安
类 型 一 >三 >二 二 >三 >一
三 >一 >二 三 >二 >一
表 1 2005 ~ 2009 年昆明市各县 (区) 域产业结构变化表
2005 年
2009 年
禄劝县
五华区 、 呈贡县 、 晋宁 县 、 富 民县 、 安宁 市 、 嵩明县
五华区 、 呈贡县 、 晋宁县 、 富民县 、 安宁 市 、 嵩明 县 、 东川区
∑K j, tBj , t
W = j=1 n
,
U
=
j=1 n
∑Bj , t
∑Kj , 0Bj , t
j=1
j =1
n
∑Bj , 0
j=1
由以上公式可知 , 若 Gi 越大 , L 大于 1 , 区
域增长快于所在上级区域 ;若 Pi 越大 , W 大于 1 ,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好 , 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大 ;Di 较大 , U 大于 1 , 区域内各产业 部门总的 增长势头大 , 具有较强竞争力 。
1.3 数据处理与数据来源
笔者以 2005 年为基期年 , 2009 年为终期年 , 利用 《云南省统计年鉴》 中昆明市 5 区 、 8 县 、 1 市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第一 、 二 、 三 产业
1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1.1 偏离 ———份额分析法 偏离 ———份 额分析 模型 首 先是 由 CREAMER
(1943)[ 1] 提 出 的 , 之 后 经过 DUN 、 Perloff 、 Lampard 、 Muth[ 2] 等人相 继总结并 逐步完善 而成 。 偏 离 ———份额分析法在区域科学 、 地里学等中得到 广泛应用[ 3] , 是注重实效的研究方法[ 4] 。该方法 主要是 把区 域经济 的变化 看作 为一 个动 态的过 程[ 5] , 并将其区域所在的大区或者整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作为参照系来进行研究 , 将区域自身的经 济总量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动分解为 3 个分量[ 6-7] ,
既份额分量 、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 、 竞争力偏离分
量 ;进 而对研 究区 产业 结构 的空间 差异 进行 分 析[ 8] , 评价研究区经济结构优劣和竞争力强弱 。
1.2 偏离 ———份额分析法的数学模型 区域 i 在经历了时间[ 0 , t] 之后[ 9] , 经济总量
〔关键词〕 昆明市县域 产业结构 空间差异 偏离 ——— 份额分析 DOI :10 .3969/ j .issn .1004-910X.2012 .03.011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县域作为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 , 其经济发 展水平能体现一个地区综合实力 ;产业结构演变 则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云南位于西南边陲 , 经济 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经济 、 文 化 、 交通中心 , 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辐射 、 带动作 用 ;昆明市县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 产业结构空 间的差异性对昆明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本 文利用偏离 ———份额分析模型 , 以昆明市县域尺 度为研究对象 , 并试图找出昆明市县域产业结构 空间差异 , 提出解决建议 , 对促进昆明市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b′ij
=bi
j,
0·B B0
j
,
0
(j =1 , 2 …, n)
(3)
这样 , 在[ 0 , t] 时段内区域 i 第 j 产业部门的
增长量 Gij 可以分解为 Nij 、 Pij 、 Dij 3 个分量 , 其表
达式为 :
Gij =N ij +Pij +Di j
(4)
Nij =b′ij·Rj
(5)
产业部门增长相对于上级区域标准所产生的偏差 ,
此值愈大 , 该产业结构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率
愈大 。
Dij =bij , 0·(rij -Rj)
(7)
Dij为竞争力 分量 , 指区域 i 第 j 产业部门增
长速度与上级区域相应部门增长速度引起的偏差 ,
此值越大 , 该产业部门竞争力越大 , 对该区域经
— 83 —
第 3 期(总第 221 期) 2012 年 3 月
工业技术经济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No.3(General , No.221) Mar.2012
宁市 、 呈贡县 、 晋宁县)及中部 (五华区 、 富民 县 、 嵩 明县), 2009 年之后 , 在空 间分布上增加 了东北部的东川区 。 2005 年三 >二 >一型有 4 个 县 (区)域 , 到 2009 年之 后 只 有 3 个 县 (区) 域 ;2005 年 在空 间分 布上 呈现 出 , 以 中部 偏南 (盘龙区 、 西山区 、 官渡区) 为主及东北部的东川 区 , 到 2009 年之后三 >二 >一型产业结构模式仅
为:
收稿日期 :2011 — 10 — 3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41071100 , 4086100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编号 :NCET-10-0908)。 作者简介 :杨艳俊 ,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 骆华松 , 通讯作者 , 云南师范
经济总规模量 , 以Bj , 0 、 Bj , t 表示上级区 域基期年 和终期年第 j 个产业部门的规模 。 则有 :
区域 i 第 j 个产业部门在[ 0 , t] 时段内的变化
率为 :
rij
=b ij,
t -bij , 0 bij , 0
(j =1 , 2 … , n)
(1)
区域所在上级区 j 产业部门[ 0 , t] 内的变化率
〔摘 要〕 利用偏离 ——— 份额分析模型对昆明市各县 (区) 域 GDP 及第一 、 二 、 三 产业数据进 行分 析 , 结果表明 :昆明市各县 (区) 域具有相似产业结构模式的县 (区) 域趋于集中 ;昆明市各县 (区) 域 经济增长中第三产业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盘龙区 、 官渡区 、 西山区 、 宜良县 、 石林县 , 第二产业对 经济 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五华区 、 东川区 、 安宁市 、 呈贡县 、 晋宁县 、 富民县 、 嵩明县 , 第一 、 第 三产 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的有禄劝县 、 寻甸县 ;昆明市各县 (区) 域经济发展可分为发展绝对 优势 区 、 发展优势区 、 发展平衡区 、 发展劣势区 4 种类型 , 本文对不同发展类型 , 提出了发展建议 。
0 0
,
Kj ,
t
=bBijj,,
t t
为
i
区域
j
部门在基期
与终期占同期所在上级区域相应部门的比重 , 则 i
区域对于所在上级区域的相对增长率为 :
bt L =bB0t =W·U
B0 W , U 分别为结构效果指数和区域竞争效果
指数 , 其分解如下 :
n
∑Kj , 0 ·Bj , t
j=1
n
n
∑K j, 0 · Bj , 0
Bj,
t -Bj, Bj , 0
0
-
∑n
j =1
b ij,
0
Bj,t
-Bj , 0 B0
(10)
∑ ∑ n
n
Di = bij , 0(rij -Rj)=bi , t -
j=1
j=1
bij , 0
Bj , t Bj , 0
(11)
Gi =bi , t -bi , 0
(12)
若K j , 0
=bBijj,,
3 偏离 ———份额模型结果与分析
3.1 昆明市各县(区)域 GDP 偏离 ———份额分析 利用偏离 ———份额分析模型对昆明市 14 个县
(区)域 2005 ~ 2009 年期间各县 (区)域 GDP 及 三次产业产值进 行了增长分量 、 产业结构分量 、 竞争力分量 、 总偏移量测算 , 得出表 2 中的数据 。
产值 , 以县 (区) 域为研究区 , 云南省作为上级
区域 , 通过偏离 ———份额分析模型对昆明市各县
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
在对数据选取时 , 笔者考虑到研究区与所选
上级区域数据进行有效对接 , 故选择了偏离 ———
份额分析模型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产
值。
2 昆明市 县域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在昆明市各县 (区)域产业结构特征分析中 ,
寻甸县 、 石林县 、 宜良县
寻 甸县 、 石 林县 、 宜 良县 、 禄 劝县
盘龙区 、 西山区 、 官渡区 、 东川区
盘 龙区 、 西 山区 、 官 渡区
2.2 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比例较大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 2005 年以第二产业为主
导的产业结构有 6 个县 (区)域 , 占总县 (区) 域 42.86 %, 到 2009 年之后 ,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的产业结构模式增加到 7 个县 (区)域 , 占总县 (区)域的 50 %, 且有上升的空间 , 说明昆明市 各县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
Nij为区域增长份额 , 指 j 产业部门所在上级
区域总量按比例分配 , 区域 i 的 j 产业部门规模发 生的变化 , 也就是区域标准化的产业部门如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