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辨析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穷

这两个字都有“景况不好”的意思。“贫”的反义词是“富”,指缺乏衣、食、财。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彭端淑《为学》)。“穷”的反义词是“通”或“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穷”除了上述义外,还作“尽”讲,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

疾、病

“疾”,常指一般的生病。如“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疾”也表示快,这个意义今天仍用,如“大声疾呼”。“病”,生病,常指病得很重。如“(君之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出处同前)。

饥、饿

“饥”指一般的肚子饿,与“饱”相对。如“饥渴而顿踣”(柳宗元《捕蛇者说》)。“饿”指严重的饥饿,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如“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盗、窃

“窃”是指“盗窃”,偷东西。如“窃货日益”(《苟子·修身》)。“盗”相当于今天的“贼”;古书中的“盗”,多是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的奴隶或农民的称呼。如“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旧唐书·黄巢传》)。“窃”除指“偷”以外,还表示“偷偷地,暗中”,如“窃载与之齐”(《史记·孙膑列传》)。

荫、蔽

二者都有“遮住”义,但是范围大小差别很大。“荫”只能从上遮住,而且指遮住阳光。如“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欧阳修《醉翁亭记》)。而“蔽”遮的范围更大,可以从前后左右遮住,也可以从上遮住。如“项伯亦以身翼蔽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诽、谤

这两个词与“讥”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诽”是背地里议论、嘀咕,如“不诱于誉,不恐于诽”(《荀子·非十二子》)。“谤”一般指公开地指责。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而“讥”则是微言讽刺。

购、买

“购”是指重赏征求。如“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旧唐书·褚遂良传》)。“买”指拿钱换东西。古代“购”和“买”不是同义词,“购”的东西往往不是商品,跟“买”的性质不相同。

商、贾(gǔ)——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白虎通·商贾》:“行曰商,止曰贾。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周礼·地宫·司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布。”郑玄注:“居卖物曰贾。”《说文》:“贾,坐售卖也。”由于所指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门、户——这两个词都指房屋的出入口,但所指对象有异:《说文》:“门,闻也。从二户,象形。”“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玉篇》:“门,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户,所以出入也。一扉曰户,两扉曰门。”由上述材料可知,“门”和“户”的差别是:“门”是两扇的,“在区域”,即大门;“户”是一扇的,“在堂房”,即房门。书、籍——这两个词都是指“书本”。但“书”偏重于文字内容,“籍”偏重于簿册档案。《说文解字·叙》:“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正字通》:“凡载籍谓之书。”《说文》:“籍,簿书也。”《释名》:“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作动词用时,“书”强调“书写”,“籍”强调“登记”。

府、库——这两个词都指收藏物品的库房,但“府”指收藏文书财物的库房,“库”指收藏兵车武器的库房。《说文》:“府,文书藏也。”“库,兵车藏也。”《尚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孔颖达疏云:“府者,藏财之处。”《礼记·曲礼下》:“在库言库。”郑玄注云:“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吕氏春秋·分职》:“叶公入,乃发太府之货(财物)与众,出高库之兵(武器)以赋民。”句中“府”、“库”的差异十分清楚。哭、泣、号、啼——这四个词都指“哭”,但是其方式状态不同。“哭”指有声的哭,《说文》:“哭,哀声也。”《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史记·高祖本纪》:“汉王闻之,袒而大哭。”“泣”一般指无声或低声的哭,《说文》:“泣,无声出涕曰泣。”段玉裁注:“‘哭’下曰:‘哀声也。’其出涕不待言,其无声出涕者为泣。此哭、泣之别也。”“号”的本义是高声呼叫,引申指带着言词诉说的呼号,《汉书·刘向传》:“而

号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颜师古注:“号,谓哭而且言也。”《颜氏家训·风操》:“礼以哭有言者为号。”《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啼”指放声大哭,悲痛之声甚于“哭”,《庄子·骈拇》:“枝于手者,龁之则啼。”(“枝于手”指大拇指旁歧生一指,成六指;“龁”是“咬”、“咬掉”之义。)

观、察、看、望——这四个词都有“看”义,但“看”的方式不同。“观”指有目的地细看,《说文》:“观,谛视也。”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谷梁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韩愈《答刘正夫书》:“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察”指翻来覆去细细审看,力图看出究竟,《说文》:“察,覆也。从宀、祭。”徐锴《说文系传》:“察,覆审也。从宀,祭声。”段玉裁注:“从宀者,取覆而审之;从祭为声,亦取祭必详察之意。”《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的本义是以手加额遮目而望,《说文》:“看,睎也。从手下目。”桂馥《说文义证》:“《九经字样》:‘凡物见不审,则手遮目看之,故看从手下目。’”徐锴《说文系传》:“以手翳目而望也。”“望”指向高处、远处看,《释名·释姿容》:“望,茫也,远视茫茫也。”《玉篇》:“望,远视也。”《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执、秉、操、持、握——这几个词都表示用手拿,但“拿”的特点不同。

“执”的本义是拘捕罪人,引申为“拿”,强调把东西拿紧握牢,勿使丢失。如:《左传·成公十六年》:“文子执戈逐之。”《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秉”的本义是“禾束”,“从又持禾”会意,引申为“拿”,它的特点是只表示用手拿,不强调是否拿得紧,如《诗经·邶风·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龠指舞龠,三尺长、六个孔的管状乐器;“翟”指作舞具的山鸡羽毛。)“操”的本义是“把持”,即用手抓住,其特点是强调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由此引申出“操纵”、“驾驭”之义,重在“稳”、“熟”,《庄子·达生》:“津人操舟若神。”“持”所表示的“拿”义,强调托扶、保持不变,如《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庄子·渔父》:“左手据膝,右手持颐(托着下巴)。”其引申义“掌管”,仍强调“维护”、“保持”,如《乐府诗集·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一胜一丈夫。”“握”的词义特征,是强调把较小的东西握在手掌之中,如《诗经·小雅·小宛》:“握粟出卜,自何能谷。”郑玄笺:“持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楚辞·九章·抽思》:“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粟”、“瑜”均是小物,故用“握”字。眷、顾——这两个词都有“回头看”的意思,但程度不同。“顾”指一般性的回头看,《说文》:“顾,还视也。”《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矣。”毛亨传:“回首曰顾。”“眷”指深深地回头看,《说文》:“眷,顾也。”段玉裁注:“顾者,还视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于侧而已,眷则至于反。”《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周、比——这两个词都有“与人亲密”之义,但“周”是褒义词,“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