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常见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大总汇

A1、[哀怜•爱怜•爱恋]“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3、[按语•暗语]“按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作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
“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
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4、[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5、[按照•依照•遵照]都是介词。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依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款×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6、[爱好•嗜好]“爱好”是动词,多用于好的方面,如“他爱好音乐”。
“嗜好”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多用于不好的方面,如“嗜好赌博”。
题例:小李抽烟是不对的,但是有一个喜欢运动的。
(嗜好、爱好)7、[安置•安排•安顿•安放]“安置”多用于人,指使其工作、生活有着落,如“安置复员军人”,用于事物时意为摆放。
“安排”指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对人或事物有条理地分先后地加以处置,如“安排生活”。
“安顿”侧重指衣食起居安排妥当,如“安顿好孩子后她才顾得上吃口饭”。
“安放”只用于具体的事物,如“安放铺盖”。
题例:小龙工业区的建设正式启动了,昨天市领导开会讨论了工业区移民问题,并把小王等人在了供销社。
(安置)B1、[报怨•抱怨]“报怨”指报复怨恨,对所怨恨的人作出反应,如“发德报怨”如“这次恶性事件是由肇事者报怨引起的”。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A1.[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2.[爱好◇嗜好]“爱好”是动词,多用于好的方面,如“他爱好音乐”。
“嗜好”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多用于不好的方面,如“嗜好赌博”。
B3.[暴发◇爆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等;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质变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起义运动重大事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4.[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5.[病例◇病历]“病例”指某种疾病的例子,如“这种病例,我们已有成熟的医案”。
“病历”指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也叫病案,如“病人出院时,不要忘记带上病历”。
6.[不力◇不利]“不力”指不尽力,不得力,如“办事不力”。
“不利”指没有好处,不顺利,如“这个地形不利于我军而有利于敌军”。
7.[部署◇布置]“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物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多指上级安排任务,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
8.[不止◇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字或范围,如“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发生”。
“不只”不但,“不仅”常与“也”“且”呼应,表递进关系,如“不只生产发展了,生活也改善了。
”9.[毕竟◇到底]都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如“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毕竟是珍本”。
但“到底”还表示经一番曲折后才实现的情况,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
近义词辨析

近义词辨析1.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务)。
如:这一成果包含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
如:招待不周,请多包涵。
2. 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
如:山洪暴发、暴发户。
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如:战争爆发。
3.必需:动词,一定得有;不可缺少。
如:生活必需品。
必须:副词,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
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如:你必须解释清楚。
4.不力:不得力。
如:办事不力。
不利:①没有好处。
如:这样做,于人于己都不利。
②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5. 变换: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了另一种。
能带宾语。
如:变换队形、季节变换。
变幻:没有规律、难以揣测地变化。
如:变幻莫测。
6.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
如:我本意是为他好,他竟误解了。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
如:“匠”的本义是木匠。
7. 充分:大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条件充分。
充足:大多用于比较具体的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
8. 窜改:改动文字。
如:这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
如:篡改历史、篡改文件精神。
9. 遏制:侧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
如:遏制心中的怒火。
遏止:侧重于“止”,常用于战争、暴动等。
如:改革的大潮是无法遏止的。
10. 发明:创造一种新的事物。
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发现: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的自然现象或规律。
这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11. 法制:指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会秩序。
如:健全法制。
法治: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跟“人治”相区别)。
如:实行法治。
12. 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
搜集:侧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须到处寻找的事物。
如:他多年来潜心于搜集文物。
13. 原形:原来的形状,指本来面目。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集锦,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一)A【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义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语义轻一些。
【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异: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截然不同。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前者偏重于守本分,不胡来;后者偏重在拘泥于旧的准则,不敢稍做变通。
【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任何遭遇不在意的意思。
异:前者多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仍能像往常一样对待(素:平常,往常);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的程序的意思。
异:前者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门类。
班:次序。
就:遵循);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为,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后者使用的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前者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世圆滑;后者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形容旅途艰苦;“风尘仆仆”重在突出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前者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含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多含贬义;后者偏重势力相等。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前者偏重在“半”,指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偏重在“浅”,指不深入(辄: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都有包办之意。
高中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下面是近义词辨析中最易出错的一些词,列举在一起,供大家在复习时使用。
(1)整个、全部 :一个整体的东西,才能说“整个”,如“整个学校”、“整个国家”。
由许多个体合成的东西,应该说“全部”,如“全部存款”、“全部书本”。
如果是人,就用“全体”,如“全体教师”。
下句该用“全部”。
为了照顾整个信件的投递速度,目前还不能直接送到驻地。
(2)确切、确实 :“确切”是“准确”、“恰当”的意思,如说“把蒋介石比作运输队长是非常确切的。
”下句该用“确实”。
确切做到师生互助。
(3)丰满、丰富: “丰满”一般地只用来形容有形体的东西。
下句该用“丰富”。
我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了。
(4)化验、检验 :用化学方法来检验,叫做“化验”,否则只能说“检验”。
下句该用“检验”。
以“血色素对照”化验,已经到了严重的贫血状态。
(5)保障、保证 :“保障”的意思是说对于已有的东西加以维护,使它不受损害。
“保证”是说担保完成一件工作或实现一种理想。
下面两句的“保障”都该换用“保证”。
A.你将保障黄河不出岔子;B.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术不断发展和繁荣。
(6)迎合、迎接 :“迎合”有“逢迎”、“讨好”的意思。
下句该用“迎接”。
改造自己来迎合这个伟大的时代。
(7)发展、增加:下句说“数量发展”,意思也不能算错,但是有点“小题大做“,用“增加”更合乎习惯。
教师用书的出版数量正在逐渐的发展。
(8)发明、发现:创造一种新的事叫“发明”。
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叫“发现”。
下面两句里的“发明”和“发现”用错了,应对调。
A.伯凯瑞发明铀的放射性,居里夫妇发明镭锭;B.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个发现了以茶为饮料。
(9)口号、标语:嘴里喊的叫“口号”,纸上写的叫“标语”。
下句该用“标语;。
会场上布满了有关抗击非典的口号。
(10)心理、心情:“心理”指人的想法,跟“情绪”的意思相近的是“心情”。
常见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3、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5、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的过程。
6、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7、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8、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9、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10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1、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1 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2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不过半200斤”。
12、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13、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4、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侧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15、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 认真,从不马虎”。
高考语文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

【导语】备考恰恰像马拉松赛跑⼀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称为胜利者,为了帮助⼤家坚持学习,⾼效备考,整理提供⾼考语⽂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快来看看吧! 1.爱好/嗜好 “嗜好”⼀般⽤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般多指环境或⼼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氛。
“宁静”是⾼于“安静”的⼀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种⼼情上的安宁,是⼈们追求的不受外界⼲扰的有质量的⽣活境界。
⽽“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或吵闹。
3.黯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也⽤来指“⼼⾥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
“岸然”指“严肃的样⼦”。
4.把戏/伎俩 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来指花招,蒙蔽⼈的⼿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段(贬义重)。
5.轻率/草率 ⼆者都有随便的意思。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
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下⼯作,就回家了。
6.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如:⼤禹治⽔的故事,⼀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
如:祖辈留传下来的秘⽅。
7.颁布/公布 “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
“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告,团体的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家知道。
8.截⽌/截⾄ “截⽌”指(到⼀定期限)停⽌,如“报名在昨天已截⽌”。
“截⾄”指截⽌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期截⾄下个⽉底”。
9.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洪暴发”。
后者强调爆炸性,如“⽕⼭爆发”“爆发⾰命”“爆发⼒”。
第二节常见近义词辨析

第二节常见近义词辨析1. 包含——包涵辨析:“包含”,包容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如“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包含着殷切的希望”;“包涵”,请人原谅的礼貌用语,如“招待不周,多多包涵”。
2. 本义——本意辨析:“本义”,文字学用语,和引申义相对应,如“天的本义指头”;“本意”,原始的想法,最初的出发点,如“我的本意是为公司留住人才”。
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强调本意往往是因为本意未被认识或理解。
3. 必须——必需辨析: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必须”强调的是“一定得要”,非做不可,有强制、命令的口气,如“你必须一起去”;“必需”强调的是“一定得有”,少了不行,如“这是孩子必需的生活用品”。
前者和动词搭配,后者和名词搭配。
4. 不齿——不耻辨析:“不齿”,不愿提及,不与为伍,在感情上表示极大的蔑视,如“一味逢迎的做法为人所不齿”。
“不耻”的意义与之相反,是不以为耻,如“要真正学一点东西一定要做到不耻下问”。
5.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辨析:然,正确的意思。
“不以为然”,即对别人的意见持否定态度,不以为是正确的,含轻视意,如“他对班长的意见不以为然”,“他嘴上虽然没有说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是不当一回事,不放在心上,如“他对医生的劝告不以为意”。
前者是不同意,后者是不重视。
6. 不孚众望——不负众望辨析:孚,使人信服。
“不孚众望”即和众人的期望不相称,无法使人信服。
负,辜负、违背。
“不负重望”即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
前者是失望,后者是喝彩,两词的意义正好相反。
7. 沉醉——沉湎辨析:两者都指沉于酒。
“沉醉”是中性词,强调的是醉态,比喻享受的程度,如“沉醉于眼前的美景”;“沉湎”是贬义词,多用于形容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沉湎于网络游戏”。
8. 出身——出生辨析:“出身”的“身”是指身份,它和一种特定的背景相联系,如“他出身于工人家庭”,“他是教师出身”;“出生”的“生”是指诞生,即胎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的过程,如“他出生于上海”,“他一出生便给全家带来了欢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近义词辨析1.安定--安宁--安谧--安静--平静--清静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
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
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2.安顿--安放--安置--安排安顿:安稳。
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
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3.懊悔--懊恼--懊丧都是形容词,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懊丧: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因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4.沮丧--颓丧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
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5.傲慢--高傲--骄傲都是形容词,都有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贬义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如: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6.把持--操纵--控制都有按自己的意图掌握住、支配。
把持:是贬义词,指公开独占权位。
对象常是政权、权力、职位以及地区、单位等。
操纵:中性词。
指掌管、使用机器等。
引申指用不正当手段暗中支配、控制人或社会性的较重大的事物。
控制:中性词。
只指不让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
对象常是速度、数字、交通、生产以及思想、感情等。
7.把握--掌握都是动词。
用自己能力,把某种事物抓住、控制住。
对象可以是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把握,对象多是具体事物。
有时作“有”的宾语,表示对事情能做得到或做得好的信心、力量或根据,是名词。
如:有把握。
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
对象多指抽象事物,如政策、命运、方法、知识、技术、专业、语言、情况等。
8.颁布--公布都是动词。
公开发布。
对象多是宪法、纲领、法律、法令、条例等。
颁布:着重指向下颁发。
颁布者一般是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
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等。
公布:着重指向公众发布。
公布者除了高级领导机关或成员外,还可以是一般机关单位、团体。
公布的内容,除了法令等以外,还可以是方案、草案、名单、账目、成绩、结果、数字、事实等。
9.包含--包括--包罗--包涵都是动词。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
包含:指“内里含有”。
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容含有。
包括:着重指“总括”。
着眼在数量、范围上列举各部分或其中一部分。
对象不限于抽象的事物。
包罗:着重指网罗很多或一切,着眼于广大的范围、众多的事物。
包涵:原谅、宽恕。
10.保持--维持都是动词。
使事物继续存在下去,保住不变。
保持:着重指使持续不变,时间延续较长,对象是水土、水平、传统、荣誉、警惕、联系等。
维持:指有一定限度地或暂时维护,使不改变原样和现状。
对象是秩序、现状、生活、生命、治安等。
11.保存--保留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保留,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保留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12.保卫--捍卫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13.宝贵--珍贵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14.饱满--丰满都是形容词。
表示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15.暴发--爆发都是动词。
突然猛烈的发生。
有时通用。
如“我极力压住感情的爆发(暴发)”。
暴发:暴发使用范围较窄,常用于洪水,有时指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与“户”字连用,或突然兴起。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本义是弹药爆炸。
比喻“象弹药一样突然、迅猛地发生”。
使用范围较广,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16.残酷--残忍残酷:着重指冷酷无情。
多形容敌人的行为。
有时形容生活、环境、斗争、战争、战斗等,这时着重指环境恶劣、无情。
残忍:着重指心肠狠毒、忍心。
多形容敌人的本性及行为。
17.抱怨--埋怨抱怨:都是动词。
因不满而责怪别人。
抱怨责怪的程度较重。
用于人时少用于自己对自己。
埋怨:责怪的程度较轻。
除用于人外,可用于事物。
18.卑鄙--卑劣卑鄙:都是言行恶劣,不道德。
卑鄙比“卑劣”的程度轻,如卑鄙无耻。
卑劣:卑劣比“卑鄙”程度重,即卑鄙而恶劣。
19.比赛--竞赛同为动词。
互相比上下,比高低,比胜负的活动。
比赛:比赛常用于文艺、体育、娱乐等方面。
可以带宾语。
竞赛:指竞争,力争优胜。
常用于生产劳动、经济建设、军事等方面。
不能带宾语。
20.必须--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作状语,后面可以跟上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也可以作于主语前面。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21.庇护--袒护同为动词。
偏向,掩护。
庇护:指包庇,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掩护。
语义较重。
袒护:指偏袒、偏向,是出于私心或偏爱而无原则地保护、支持一方面。
语义较轻。
22.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23.摈弃--抛弃--放弃同为动词。
丢掉不要。
摈弃:指很坚决地排除、扔掉,语义较重。
对象以抽象的事物居多,如思想、观点、文化遗产中的糟粕等。
一般用于书面语体。
抛弃:坚决扔掉。
语义较“摈弃”轻。
对象除抽象的事物外,还常是具体事物和人。
放弃:不要,不再保留。
对象常是抽象事物(如主张、权利、机会等)和具体事物(如阵地、财产等)。
24. 不免--难免--未免同由于某原因而导致不如意的结果。
常换用,如“脱离实际,难免(不免)要犯错误”。
不免:指免不了。
后面只跟肯定形式。
副词,一般作状语。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意思未变。
形容词,除作状语以外,还可以作谓语(常放在“是……的”中间)。
未免:指人对过分的事情不以为然,委婉地给以否定的评价。
如“这样说未免太简单了”。
25.部署--布置同为动词。
指安排人力、任务、活动、事情等。
部署:一般指有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
布置:多指具体安排、配置。
布置还指在某个场所摆设、陈列东西。
26.不至--不致--不止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不止:表示数量范围超出“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27.草率--轻率同为形容词。
形容做事的态度缺乏思考,粗心大意。
草率:着重指在过短的时间里草草地了事,不细致、粗枝大叶。
可以说“~从事”。
轻率:着重指不慎重,随随便便。
常形容说话、行动、对人的态度。
28.诧异--惊讶--惊诧--惊奇--惊异同为形容词。
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
有时可换用。
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
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
惊诧: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
但是程度比“诧异”等词都重。
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
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奇”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
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异”字,觉得异乎寻常。
程度比“惊奇”重。
29.场合--场所同为名词。
人们活动的处所或地点。
有时可换用,如“在公共场合(场所)要遵守秩序”。
场合,只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活动的处所。
常说“公开场合”、“正式场合”、“外交场合”等。
场所:只指具体的处所或地点,也可以是人们活动的,也可以不是人们活动的。
30,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31.常常--时常--经常同为副词。
屡次发生地,反复进行地。
常常,多半是强调次数多。
时常:不象“常常”那样强调次数多,指有一些时候常发生。
经常:有时指“常常”、“时常”,因此用“常常”、“时常”的地方,多可以换用“经常”;有时还指接连地、有规律地,强调一贯性,常说“经常不断”;还可作形容词:日常地、非临时性的,如“经常的工作”、“经常费用”等。
32.陈规--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33.撤消--取缔--取消同为动词。
废除、去掉某种组织等。
撤消:有时写作“撤销”,多指用命令撤掉;有时表示正撤回、取消。
对象常是机构、单位、职务、决议、命令、处分、制度、意见等。
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极少的情况下也可例外,如“他撤消了自己的意见”。
取缔:是强行除掉,用权力、法令禁止和限制。
一般用于政府对不合法的言论、活动、书刊等。
取消:泛指废除、去掉,不一定是通过命令,也不一定是强制的,也不限于上级对下级。
色彩不如“撤消”郑重,多用于一般场合,对象较广,可以是办法、建议、资格、权力、限制等。
34.陈列--陈设同为动词。
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陈列:着重指一定条理排列、展出,供人参观。
对象常是模型、纪念品、文物、展览品等。
带有郑重色彩。
陈设:着重指按一定审美观点摆设、布置、供人观看、欣赏。
对象是家庭用品等,不带郑重色彩。
35.成果--结果--效果同为名词。
好的成效、好的结局。
成果:只指好的结果,常用“大、小、伟大、丰硕、巨大”等词来形容。
范围较窄,一般指人们长期辛勤工作的收获。
结果:中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