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模块3】词语辨析解析版

模块3 词语辨析1-1【四川巴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面对文化传承创新这张有难度的时代考卷,我们不仅要善于做好选择题,敢于做好应用题,还要精于做好综合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她________个体心灵、________民族精神、________民众心智,________中华民族数千年坚毅前行。
A. 安顿振奋启迪引领B. 启迪引领安顿振奋C. 安顿引领振奋启迪D. 启迪安顿振奋引领【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
依次填入词语,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首先通读句子,读懂句意,然后分析所给四个词语,发现解答此题从词语搭配习惯入手最好,与“民族精神”最搭的词语应该是“振奋”,跟“民众心智”最搭的应该是“启迪”,根据这些判断,对照四个选项,符合的选项为A,然后把A选项词语带入句子通读,最后判定为A项。
1-2【广州广东】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
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
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
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_,好不热闹!1 / 21A.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迫不及待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迫在眉睫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迫不及待拍手称快【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中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题库

中考语文近义词辨析题库题目1: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在这个项目中表现出色,得到了大家的赞赏。
选项:A. 称赞 B. 表扬 C. 赞誉 D. 夸奖题目2: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总是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
选项:A. 洞察 B. 洞悉 C. 洞察力 D. 洞悉力题目3: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热爱大自然,经常去户外探险。
选项:A. 旅行 B. 旅游 C. 探险 D. 游历题目4: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工作勤奋,经常加班到深夜。
选项:A. 努力 B. 尽力 C. 勤奋 D. 尽力而为题目5: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善于与人沟通,能够迅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选项:A. 交际 B. 交流 C. 沟通 D. 交际能力题目6: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喜欢安静的环境,不喜欢喧闹的地方。
选项:A. 安静 B. 宁静 C. 寂静 D. 静谧题目7: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性格开朗,总是能够带给身边的人正能量。
选项:A. 积极 B. 乐观 C. 开朗 D. 积极向上题目8: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做事有条不紊,从不慌乱。
选项:A. 有条理 B. 有秩序 C. 有组织 D. 有条不紊题目9: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总是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选项:A. 负责 B. 责任感 C. 负责心 D. 负责任题目10: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热爱阅读,经常沉浸在书海中。
选项:A. 喜欢 B. 热爱 C. 喜欢阅读 D. 热爱阅读题目11: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原句:他善于观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选项:A. 观察 B. 观察力 C. 观察者 D. 观察家题目12:请根据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近义词填空。
【近义词】中考语文常考词语辨析总结

【近义词】中考语文常考词语辨析总结第一部分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第二部分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81. 成绩、成就【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学习工作中得到的令人高兴的收获”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成绩”多指“一般工作、学习的结果”,语意较轻,属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广,不论个人集体、大小好坏都可以使用。
“成就”指“具有创造性、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而卓越的成果”,语意比“成绩”重,属褒义词,但使用范围较“成绩”窄,一般用于集体事业,个人对国家或人类有重大贡献也可使用。
另外,“成就”还可作动词,是“完成(多指事业)”之意,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
而“成绩”无此用法。
如: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82. 鼓励、鼓舞【同】都是动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努力上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鼓励”:为并列式的合成词,是“激发、勉励”之意,其方式可以是精神上的,即思想、语言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适用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或组织,可用于别人对自己,也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鼓励”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或事。
“鼓舞”:是补充式的合成词,有“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的意思,其方式,仅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适用的对象除具体的人或组织外,还有事件、精神、言行、品德、目标等,主要用于别人对自己;“鼓舞”所带的宾语除了人或事外,还可以是“斗志”“士气”“人心”“决心”等抽象名词。
另外,“鼓舞”可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兴奋、振作”。
如: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83. 技巧、技术【同】都是名词,都“从事某种活动的专门的、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能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常见的近义词有“技能”、“技艺”、“技法”等。
【异】“技巧”:为陈述式的合成词,着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
技:技能、本领。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1. 履行、执行【同】都是动词,都有按规定去做的意思。
【异】“履行”侧重指按事先约定的或规定的去实行,表示“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的做的事)”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搭配对象较少,对象常是带约束性的事物,或双方或多方约定的,如条约、契约、协定、协议、合同、诺言、义务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而较多用于书面语。
“执行”侧重指按规定去实行,带有强制性,表示“实施;实行(政策、法律、计划、命令、判决中规定的事项)”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大,适用对象萧广,常是上级规定必须做的事情,如命令、任务、法令、判决、纲领、政策、路线、方针、计划、决议、原则、纪律等,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2. 嘲笑、讥笑、讪笑【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因看不起而取笑别人”的意思,都含贬义。
近义词有“嘲讽”“嗤笑”“讥讽”“讥刺”等。
【异】“嘲笑”意思是“用言辞笑话对方”,有“戏弄”的意味,侧重于“对对方言行的否定”,语意较轻,适用范围广,既可用于别人,也可用于自己。
常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讥笑”有“讥讽和嘲笑”之意,侧重于“讽刺、挖苦”,在感情色彩上更带有轻蔑意味,语意比“嘲笑”更为尖刻,适用范围比“嘲笑”窄些,它只能用于对方,常见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讪笑”就是“讥笑”之意,侧重于“戏弄”,适用范围比“嘲笑”“讥笑”窄,仅用于书面语。
3. 美丽、漂亮【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人或物好看,令人赏心悦目”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多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有“好看”“俊俏”“潇洒”“秀丽”“美观”等。
【异】“美丽”着重指“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之意,修辞的对象常常是女性、风光、景物等。
“漂亮”着重指“好看、美观;出色”的意思,修辞的对象男女均可,还可用于动物、服饰、用具、建筑物等。
另外,“美丽”有“美好、高尚”的意思,而“漂亮”没有;“漂亮”有“表面好看但不能兑现的东西”之意,而“美丽”没有。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49个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总14页)页内文档均可自由编辑,此页仅为封面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81. 成绩、成就【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学习工作中得到的令人高兴的收获”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成绩”多指“一般工作、学习的结果”,语意较轻,属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广,不论个人集体、大小好坏都可以使用。
“成就”指“具有创造性、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而卓越的成果”,语意比“成绩”重,属褒义词,但使用范围较“成绩”窄,一般用于集体事业,个人对国家或人类有重大贡献也可使用。
另外,“成就”还可作动词,是“完成(多指事业)”之意,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
而“成绩”无此用法。
如: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82. 鼓励、鼓舞【同】都是动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努力上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鼓励”:为并列式的合成词,是“激发、勉励”之意,其方式可以是精神上的,即思想、语言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适用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或组织,可用于别人对自己,也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鼓励”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或事。
“鼓舞”:是补充式的合成词,有“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的意思,其方式,仅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适用的对象除具体的人或组织外,还有事件、精神、言行、品德、目标等,主要用于别人对自己;“鼓舞”所带的宾语除了人或事外,还可以是“斗志”“士气”“人心”“决心”等抽象名词。
另外,“鼓舞”可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兴奋、振作”。
如: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83. 技巧、技术【同】都是名词,都“从事某种活动的专门的、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能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常见的近义词有“技能”、“技艺”、“技法”等。
【异】“技巧”:为陈述式的合成词,着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
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辨析举隅

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辨析举隅作者:王旗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06期“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比一般意义上的近义词范围更小,意思更接近,更容易错用,因此成为高考、中考试题中一个经常性的考点。
对常用的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加以辨析,了解掌握其细微差别,有助于精准使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正确理解思想情感。
一、何为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所谓“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指的是读音相同(相近)而写法不同的近义词。
比如考查—考察、度过—渡过、出身—出生等,它们和广义的近义词如生日—诞辰、滑稽—幽默、犹豫—迟疑”等是有一些区别的。
它们既同音(近音)又近义,只是“异形”而已,是一种“特殊近义词”。
而广义近义词除了“近义”之外,读音和写法都不同。
因此,从词语形、音、义三要素的相同性来说,“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只是广义近义词的一部分,范围更小些。
二、辨析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的重要性这些年的高考试题,全国卷和省市卷都有一个考点,就是辨析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
比如:①“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止、截至)九月中旬,已完成全年施工计划的90%。
”②“菜籽油能抑制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除,因此,它对(防止、防治)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例句①应选“截至”。
“截至”指(工作开展、数据统计等)到某一时间点,这之后工作、数据等仍会变化。
“截止”指到某一时间点、某一期限就停止了,不再延时,因而结果不会再有变化。
就例句来讲,到9月中旬,港口建设并没有完成全年施工任务,更没有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任务,怎么能停止呢?可见,辨析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做到正确理解、精准使用,对准确表达意思、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十分重要。
三、常用同音(近音)异形近义词辨析举隅【必须必需】“必须”重在强调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后面跟的是较抽象的东西,如“学习必须刻苦努力”,“手术之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中考语文近义词辨析精讲精练试题

一、备课策略:近义词辨析题在中高考中经常出现,但因为近义词“易混难辨”,学生答题时往往分辨不清,不知如何下手,所以该题得分不高。
其实,做近义词辨析题,除了平时做题积累,识记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之外,答题技巧也是得出正确答案的一个重要渠道。
我们以下面几组近义词为例阐述之。
易混近义词往往由两个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是相同的,一个语素是不同的,两个近义词的不同点就是出现在这两个不同的语素上。
例如:渡过、度过,必须、必需,篡改、窜改,侦查、侦察,消逝、消失,沟通、勾通,抱怨、报怨,取缔、取消,而且、反而,只要、只有。
区别不同语素,大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从字形上去区分例如:渡过、度过,这一组近义词,我们只要区分出“渡”与“度”的不同,两个近义词就不易混淆了。
从字形上看,“渡”跟水有关系,主要用于过江河湖海,可引申为“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而“度”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
2.从词性上去区分例如:必须、必需,这一组近义词,前者是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是动词,作谓语,使用对象一般是物品、物资、人力、资金等。
3.从词语涉及的对象上去区分例如:篡改、窜改,前者涉及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后者涉及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
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上去区分例如:侦察、侦查,前者用于军事,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进行的活动;后者用于公安、检察等司法部门,指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
5.从词语的侧重点上去分析例如:消失、消逝,前者侧重于事物或现象从有到无这个结果,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后者侧重于事物或现象过去了或不见了,这个过程历时可长可短。
6.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去区分例如:沟通、勾通,前者指双方互相通连,是中性词;后者指暗中串通和勾结,是贬义词。
7.从词语的轻重色彩上去区分例如:抱怨、报怨,前者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的不对,埋怨,词义较轻;后者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词义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1. 鉴赏、欣赏、观赏【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
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上的享受,适用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
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
“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
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2. 宽敞、宽广【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围较小。
“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围较大。
3. 雄伟、宏伟【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
“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4. 精美、优美【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异】“精美”侧重在人工制品外表精致美观,表示“精致美好”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艺术品、装饰品、食品等。
“优美”侧重在好看或好听,表示“美好、美妙”的意思,多形容景物、动作、姿态、语言、声音等。
5. 气候、气象【同】都是名词,都可以表示大气的状态和现象,都是专业术语,都用于书面语。
【异】“气候”指地区较大、时间较长的气象情况,指“一定地区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例: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气候”还可以用来比喻“动向或情势”,也可以比喻“结果或成就”,(例:政治气候)。
“气象”没有这些意思。
“气象”没有地域、时间限制,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刮风、闪电、结霜、下雪等;还可以指“情景、情况”的意思,多用于社会现象,一般不用于自然景观;“气象”还有“气派、气势”的意思;也可以指“气象学”。
而“气候”没有这些意思。
6. 损害、侵害【同】都是动词,都有“使受危害损失”的意思,可用作谓语,都兼用口语和书面语。
【异】“损害”侧重在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蒙受损失,语意较轻,表示“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和抽象的事物,适用围最大。
常与“利益”、“健康”、“身体”等词语搭配,其反义词是“爱护”“保护”“维护”。
“侵害”侧重指有害物(如害虫、病毒等)侵入而使受到损失,是“侵入而损害”的意思;也有“用暴力或非法手段损害”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地区或生物机体等,适用围较小,语意较重,常与“人体”“牲畜”“庄稼”等词语搭配。
其反义词是“保护”。
7. 称赞、赞誉【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赞”,即“称颂、赞扬”之意,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一般充当谓语、宾语等成分。
【异】“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使用围广,其对象可以是人又可以是物,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赞誉”着重“赞美并颂扬”,赞美的程度比“称赞”深,但使用围比“称赞”窄,其对象多是物,如“技巧”、“文章”等,多用于书面语。
8. 景物、景致、景色【同】都是名词,都指人们看到的景象,对象通常是山水、花木、建筑物以及自然现象(如雨、云、雾)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在句子中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异】“景物”着重于具体的物,可以指供观赏的,如山石亭台、山川河流,也可以指不供观赏的自然物,如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多着眼于物体。
“景致”着重指风景。
景:风景;致:情致。
意义围较小,一般指好的风景,尤其是别致的、有情趣的风景。
是褒义词。
“景色”一般指有特色的风景,意义围更小,多着眼于色彩。
9. 忘记、忘却【同】都是动词,都是补充式的合成词,都表示“不记得”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
近义词有“忘怀、忘掉、遗忘”等。
【异】“忘记”有两个义项:①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
②应该做的或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
词义较轻,但使用围广;通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忘却”强调过去记得的东西从记忆中失掉、忘记。
词义较重,但适用围较窄,仅用于书面语。
10. 顽固、顽强【同】都是形容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坚持某种信念不易改变、不易动摇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谓语、状语等成分,可用于口语,也可用于书面语。
常见的近义词有“坚强、刚强、固执”等,应注意区别它们彼此间的细微差别,以便达到准确运用。
【异】“顽强”多指意志、精神等坚强、强硬;属中性词,现多用于褒义;语意较轻,适用围广。
“顽固”多指思想、态度方面强固有力,但重于力图守住旧的一套、反对新事物或坚持反动立场,是贬义词,语意比“顽强”重,但适用围较窄。
11. 居然、猛然、竟然【同】都是副词,都是附加的合成词,都表示“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一般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在句子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多充当状语成分;常见于书面语。
【异】“居然”:着重指“出乎意料、竟然”之意,语气略重,常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偶尔用于主语的前面,起修饰作用。
“猛然”着重指“忽然”“骤然”之意,除具有动作变化的迅速、快、急以外,还具有力量巨大与来势凶猛的意思。
“竟然”也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的意思,多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
12. 简直、几乎【同】都是副词,都含有“差不多”的意思,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不过二者语气轻重及词语意义等方面有所不同。
【异】“简直”是单纯词,表示“完全如此”之意,带夸或强调语气,强调相差无几或几乎相同,接近完全等于。
“几乎”是附加的合成词,有两个义项:①表示十分接近;②表示差点儿。
强调的语气轻些,表示相差微小,适用围比“简直”广。
13. 珍藏、珍爱【同】都可作动词,都有认为有价值而特别看重的意思。
【异】“珍藏”侧重在珍视保藏,表示“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的意思,其对象多为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友谊、感情等抽象事物。
“珍藏”还有名词的意义和用法,指“收藏的珍贵物品”,而“珍爱”没有这样的意义和用法。
“珍爱”侧重在保护、爱惜,表示“重视爱惜”的意思,其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
14.慢慢、渐渐【同】都有缓慢、速度低的意思,都可以作状语。
【异】“慢慢”是形容词,侧重在动作前后的速度没有什么变化,指“走路、做事行动迟缓,费时多,速度低”;“渐渐”是副词,侧重指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间的推移而缓慢进行,速度前后有变,表示“程度或数量逐步缓慢增减”。
15. 理想、幻想【同】都可作名词,都可指对未来的想象,都可以充当主语中心语和宾语中心语。
【异】“理想”侧重在合理、有根据,指“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有庄重的色彩,常用于积极的方面,是褒义词;还可以做形容词,指“符合希望的,令人满意的”。
“幻想”侧重在虚构、虚幻,指“超越现实或凭空虚构的想象”,可用于消极的方面,也可用于积极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方面,是中性词;还可以作动词,有“超越现实的想象”的意思,即指“以社会或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16. 仍旧、依然【同】都是副词,都可以表示某中情况保持不变的意思。
【异】“仍旧”强调跟从前一样,表示情况继续不变,或者虽有间隙或变化,之后又恢复原状;还可以做动词,有“照旧”的意思;“依然”侧重表示不论情况怎样变化,事物或情况都没有变化;也可以作动词,表示“跟原来一样”的意思。
17. 悼念、纪念【同】都是动词,都有对人表示怀念的意思,都可带宾语。
【异】“悼念”只限于对死去的人表示怀念,指“怀念死者,表示哀痛”的意思。
适用围较小。
“纪念”侧重在对过去的人或事表示怀念,指“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的意思,适用围较大;还有名词的一样和用法:一是指“用来表示纪念的(物品)”,如“纪念碑”;二是指“纪念品”,如“这照片给你留作纪念吧”。
18. 屹立、耸立【同】都是动词,都有直立的意思,都可用于建筑物或山峰。
【异】“屹立”即又高又稳的站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的立着”,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上的威武、稳重;可用于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可用于人。
“耸立”即向上突起地站立,指“高高地直立”,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的突出;一般不用于人,如果要用,也需加比喻词和喻体,如“像……一样耸立”。
19. 嘱托、嘱咐【同】都是动词,指将自己的愿望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照着去做;都是中性词;都有书面语色彩;都能作谓语。
【异】“嘱咐”侧重于劝勉、告戒、叮嘱,告诉被嘱咐的人应该做什么,希望被叮嘱的人避恶趋善,避害趋利;语意较轻,适用于晚辈、平辈、友人,围较小。
“嘱托”侧重于委托别人帮自己做好某事,或实现某一心愿;寄托了嘱托者的殷切期望与信赖之情,语意较重;嘱托的对象可以是晚辈、平辈、长辈;常作谓语和定语,常带双宾语。
20. 颓废、颓丧、颓唐【同】都是形容词,都有萎靡消沉的意思,都常用于书面语。
【异】“颓废”侧重于思想意志消沉;语意较重;可用于形容个人或群体的思想、人生观、意志、生活、穿着打扮以及文学艺术等。
“颓丧”侧重于情绪低落;语意较轻;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情绪、神志、神情。
“颓唐”侧重在精神不振,情绪消极;只用于形容个人的精神、举止、境况等。
21. 琐屑suǒxiè、琐碎【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细小繁多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都能重叠成AABB式;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异】“琐屑”侧重在事情很小、很零碎;书面语色彩很重;多用于消极方面。
例: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琐碎”侧重在事情或头绪很多;多用于消极方面。
22. 迟疑、踌躇chóuchú、犹豫【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拿不定主意。
【异】“迟疑”侧重于从时间角度来说,指该拿定主意的时候拿不定主意,不果断,侧重在时间上的耽搁;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可与“不定”、“不决”等连用;不能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