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
【中考语文易错近义词】近5年中考语文易错易混词汇总,初三的小伙伴看过来!

【中考语文易错近义词】近5年中考语文易错易混词汇总,初三的小伙伴看过来!于老师说今天于老师给大家总结下近5年中考语文常见的易错易混词,希望大家一一对照,不要出错。
中考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查漏补缺的过程,希望大家在这一年的学习中,能不断飞速成长。
▼第一部分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近义词】中考语文常考词语辨析总结

【近义词】中考语文常考词语辨析总结第一部分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第二部分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
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
初中常见近义词辨析

初中常见近义词辨析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2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3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4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5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6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7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8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11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12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3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15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16妨害: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1. 鉴赏、欣赏、观赏【同】都是动词,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共同的语素“赏”有“欣赏、赞赏”之意,都可以指通过视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异】“鉴赏”含有“鉴定”的意思,指“鉴定和欣赏”的意思,多用于艺术品、文物等,适用范围较小,多用于书面语。
例:开放古老的房屋供旅游者鉴赏。
“欣赏”表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的意思,既能指视觉的享受,又能指听觉、味觉、嗅觉或精神上的享受,适用范围较大,其对象可以是具体可见的事物(如欣赏雕塑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欣赏音乐),一切美好的事物以及值得赞美的事物都能用,兼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欣赏”还有“认为好,喜欢”的意思,如:他很欣赏这种高原般粗犷的风格。
而“鉴赏”没有这层意义。
“观赏”指“观看、欣赏”的意思,一般用于风景、场面、艺术表演和艺术品。
此外,“鉴赏”附加语素“家”构成名词“鉴赏家”,“观赏”附加语素“者”构成名词“观赏者”,而“欣赏”则无此附加情况。
2. 宽敞、宽广【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面积宽大的意思。
【异】“宽敞”侧重在立体空间的宽绰,表示“宽阔、宽大”的意思,多形容土地、院子、房屋等,适用范围较小。
“宽广”侧重在平面面积的广大,表示“面积或范围大”的意思,可形容土地、水面、道路等具体事物,也可以形容领域、范围、胸怀、眼界、知识面等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大。
3. 雄伟、宏伟【同】都是形容词,都有“雄壮、伟大”的意思。
【异】“雄伟”侧重于雄壮,多用于有气势的自然景物、建筑物等;也可用于气魄、事业等抽象事物,例:气势雄伟;还有“魁梧、魁伟”的意思,例:身材雄伟。
“宏伟”侧重于宏大,多用于抽象事物,例:气势宏伟;也可用于建筑、结构等具体事物,指“(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
4. 精美、优美【同】都是形容词,都有“美丽、美好”的意思。
【异】“精美”侧重在人工制品外表精致美观,表示“精致美好”的意思,多形容建筑物、艺术品、装饰品、食品等。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第三组)49个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81. 成绩、成就【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学习工作中得到的令人高兴的收获”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成绩”多指“一般工作、学习的结果”,语意较轻,属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广,不论个人集体、大小好坏都可以使用。
“成就”指“具有创造性、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而卓越的成果”,语意比“成绩”重,属褒义词,但使用范围较“成绩”窄,一般用于集体事业,个人对国家或人类有重大贡献也可使用。
另外,“成就”还可作动词,是“完成(多指事业)”之意,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
而“成绩”无此用法。
如: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82. 鼓励、鼓舞【同】都是动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努力上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鼓励”:为并列式的合成词,是“激发、勉励”之意,其方式可以是精神上的,即思想、语言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适用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或组织,可用于别人对自己,也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鼓励”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或事。
“鼓舞”:是补充式的合成词,有“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的意思,其方式,仅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适用的对象除具体的人或组织外,还有事件、精神、言行、品德、目标等,主要用于别人对自己;“鼓舞”所带的宾语除了人或事外,还可以是“斗志”“士气”“人心”“决心”等抽象名词。
另外,“鼓舞”可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兴奋、振作”。
如: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83. 技巧、技术【同】都是名词,都“从事某种活动的专门的、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能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常见的近义词有“技能”、“技艺”、“技法”等。
【异】“技巧”:为陈述式的合成词,着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
技:技能、本领。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三)

初中语文-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三)保存:都是动词。
存留下来,不使改变。
有时可换用。
如李白的诗保存(留)下来的有九百多首、这座城市还保留(存)着一些古代建筑。
保存:着重于存,跟亡(无)相对,使继续存在,不使失去。
保留:着重于留,跟去相对,不去掉,不使离开原体。
保留还有两个意义:①暂时搁置,如不同意见暂时~,下次再讨论;②不公开拿出来,如教师毫不~地教学生。
这跟保存有区别。
保护:都是动词。
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
保护:着重于护: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
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
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保卫:着重于卫:尽力防守住,使得到安全,不受侵犯。
手段多指用武力或强大的力量。
对象多是重大的抽象的事物,或者是重要人物、众人。
捍卫:着重于卫:抵御各种外来势力,确保安全,比保卫语义重。
色彩较庄重。
对象不能是人。
保障:(1)动词,确保。
有时可换用,如用生命保障(保证)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2)名词。
起确保作用的事物。
保障①作动词时,除了可以作于确保义以外,最常见的是用于保护义。
它的宾主不常是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常是名词及其短语,如生命、成果、财产、民主、权利等。
②作名词时,有形象色彩,指象屏障一样的起保护作用的东西。
保证:①作动词时,除了用于确保义以外,还常用于担保做到义。
它的宾语不常是名词(时间、质量)及其短语。
②作名词时,指起担保作用的条件。
宝贵:都是形容词。
极有价值,很贵重,象珍宝似的。
可以形容某些抽象的和具体的事物,如时间、书籍、礼物、资料等。
宝贵除了可以形容某些具体东西以外,最常见的是形象抽象事物,如生命、经验、意见、贡献、遗产、财富等。
珍贵:指宝贵、稀少、珍奇。
可形容某些抽象的事物(如友谊等),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东西,如纪念品、文物等。
饱满:都是形容词。
充实、充足、足够。
饱满常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精力、感情、情绪充足。
有时形容风力充足,如风力饱满,船就象生了翅膀一样。
丰满:常用于形容人体胖得匀称好看,有时形容鸟的羽毛齐全好看。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推荐文档

初中语文近义词辨析大全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哺养:喂养,使长大。
抚养:抚育、照料并教养。
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长年积雪”、“长年劳作”。
常年:终年、常期,如“常年坚持体育活动”。
平常年份,如“常年产量200斤”。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稳健”、“为人~”。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如“~ 认真,从不马虎”。
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伺候[ci.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窜改: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历史、理论、政策等。
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法制:名词,法律制度。
法治:名词或动词,依法终古治国的思想、方法妨害: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
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初中语文:常考近义词辨析汇总

初中语⽂:常考近义词辨析汇总说明:1. 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序编排2. 若⽆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素编排。
3. 若⽆相同⾳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素编排。
A1. 安置/安顿安置:着重指使⼯作、⽣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事⼯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1. 包含/包涵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 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意提到表⽰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不以为耻。
3. 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喻义相对。
本意:⼼⾥本来的想法、⽬的。
4. 必须/必需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定要”。
必需:动词,“⼀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 编辑/编撰/编篓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整理加⼯。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的著作)。
6. 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 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义。
8. 申辩/声辩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声辩:公开辩解。
9. 个别/各别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 甄别/鉴别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 鉴别/辨别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范围较⼩,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12. 不⼒/不利不⼒:不尽⼒。
如“措施不⼒”。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 不⽌/不只不⽌:表⽰数量茫围超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81. 成绩、成就【同】都是并列式的合成词,都有“学习工作中得到的令人高兴的收获”的意思,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成绩”多指“一般工作、学习的结果”,语意较轻,属中性词,使用范围较广,不论个人集体、大小好坏都可以使用。
“成就”指“具有创造性、具有社会意义的重大而卓越的成果”,语意比“成绩”重,属褒义词,但使用范围较“成绩”窄,一般用于集体事业,个人对国家或人类有重大贡献也可使用。
另外,“成就”还可作动词,是“完成(多指事业)”之意,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
而“成绩”无此用法。
如: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82. 鼓励、鼓舞【同】都是动词,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努力上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异】“鼓励”:为并列式的合成词,是“激发、勉励”之意,其方式可以是精神上的,即思想、语言上的激励,也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适用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人或组织,可用于别人对自己,也可用于自己对别人、自己对自己;“鼓励”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或事。
“鼓舞”:是补充式的合成词,有“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的意思,其方式,仅表现为精神上的激励;适用的对象除具体的人或组织外,还有事件、精神、言行、品德、目标等,主要用于别人对自己;“鼓舞”所带的宾语除了人或事外,还可以是“斗志”“士气”“人心”“决心”等抽象名词。
另外,“鼓舞”可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兴奋、振作”。
如: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83. 技巧、技术【同】都是名词,都“从事某种活动的专门的、有效的经验、方法和能力”的意思,都是褒义词,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
常见的近义词有“技能”、“技艺”、“技法”等。
【异】“技巧”:为陈述式的合成词,着重指“表现在艺术、工艺、体育等方面巧妙的技能”。
技:技能、本领。
巧:思维敏捷,技术高明。
“技巧”意义范围窄,侧重于方法和能力的巧妙,其使用范围也窄,侧重于专门的、成熟的、巧妙的技能和动作。
如:徐悲鸿画马的技巧相当高超。
“技术”:是并列式的合成词,着重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广泛指其他方面的技巧”,其意义范围广,侧重于方法和能力。
84. 伤心、悲伤【同】都是形容词,都有“心里难过”的意思,都含贬义,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
常见的近义词有:“痛心”、“悲哀”、“悲痛”等。
【异】“伤心”:为支配式的合成词,意思是“由于遭受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语意较轻,使用范围较广,多用于口语。
如:他不想再回忆起那段伤心的往事。
(作定语)“悲伤”:是并列式的合成词,是“伤心难过”的意思,语意较“伤心”重,使用范围略窄,多用于书面语。
如:那时候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作谓语)85. 似乎、好像【同】都是副词,都表示不十分肯定的语气。
【异】“似乎”不能表示比喻,多用于书面语。
如:这似乎能办得到。
“好像”主要表示委婉否定语气和表示比喻,多用于口语。
如:小洁看起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86. 凝视、注视【同】都是动词,都可以指专著地看,都可以用于人。
【异】“凝视”侧重于用眼睛实地去看,多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表示“聚精会神地看”的意思,用于物时,其对象多为具体的、静止的东西。
如:他默默地凝视着照片上微笑着的母亲。
“注视”侧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有时也指从侧面观察或暗中关注,表示“注意地看”的意思,用于物时,其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
如:他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87. 软弱、柔弱【同】都是形容词,都有“不强“的意思。
【异】“软弱”侧重于不坚强,胆小怕事,没有能耐,表示“不坚强、不强大”的意思,常用于形容身体、性情、心灵、意志、态度、思想等具体和抽象的事物,适用范围较大,其反义词是“坚强”、“刚强”、“强硬”。
“柔弱”侧重于不强壮,表示“软弱”的意思,只能用于形容身体,其反义词是“强壮”、“强健”。
88. 震撼、震惊【同】都是动词,都可表示“不平静”的意思。
【异】“震撼”侧重在人心不平静,表示“思想上、心理上不平静”的意思,常用于人,如:我恰巧看到了街头那令人震撼的一幕。
也可表示“震动、摇撼”的意思,可用于具体事物,如: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
“震撼”适用范围较广。
“震惊”侧重在情绪过分激动,表示“大吃一惊”的意思,多用于人,也可以表示“使……大吃一惊”的意思,适用范围较小。
如:震惊世界。
89. 耸立、挺立、矗立、屹立【同】都是动词,都有“直立”的意思,都可用于建筑物或山峰。
【异】“耸立”向上突起的站立,指“高高地直立”,形容规模、形象的突出。
如: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外一边。
“挺立”笔直而突出的站立,即“直立”的意思,常用于形容形象的挺拔出众。
如:那两排高大的白杨树昂然挺立在狂风中。
“矗立”又直又高地站立,指“高耸地立着”,形容规模、形象的高大。
如:电视发射塔像擎天柱一样矗立在山顶上。
“屹立”又高又稳地站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站立着”,常用于形容规模、形象的威武、稳重。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屹立”可比喻“坚定不可动摇”;“矗立”比喻“崇高、伟大”;“挺立”可引申为“英勇不屈”,如:哨兵挺立在山冈上。
三者都可用于人。
而“耸立”一般不用于人,如果要用,要比喻词和喻体,说成“像……一样耸立”。
90. 怨恨、埋怨【同】都是动词,都用来表示“对人或事物的不满”。
【异】“怨恨”着重指“因强烈不满而仇恨”,语意较重。
如: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埋怨”着重指不满,含有责备、责怪的意味,语意较轻。
如:这件事不要埋怨他们了,你想想自己吧!91. 安定、稳定【同】都能作动词、形容词,都含有“使动乱的状态达到平静安稳”的意思。
【异】“安定”指时局、秩序、生活等正常、平静,没有骚扰。
它多与“职业”、“局面”、“心神”、“年代”、“生活”等词语搭配。
如: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稳定”指形式、物价、秩序等平稳安定、没有变动。
它与“情绪”、“局势”、“物价”等词语搭配。
如: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建构和谐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92. 观察、考察【同】都是动词,都有“实地查看、调查”的意思。
【异】“观察”着重在了解、认识,指细致地查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从运用对象上看,它多指地形、地势、问题、情况等方面的查看。
如:医生观察了病人的病情。
“考察”着重在探索、研究上,指实地观察调查或深刻观察了解。
从程度上看,比“观察”更加细致、更加深刻、也更加全面。
从运用对象看,多指实地的、大规模的调查,或者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检验。
如:科学家考察了南极的气象变化。
93. 繁荣、富强【同】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兴盛”的意思。
【异】“繁荣”指社会、经济、文化等蓬勃发展、兴盛。
从意义上看,它着重于蓬勃兴盛;从运用对象上看,凡属能蓬勃发展的事业,都可以用“繁荣”。
“富强”指国家物产丰富,力量强大。
从意义上看,它着重于物产丰、财产富、力量强;从运用对象上看,多形容国家、民族的富裕强大。
94. 深信、坚信【同】都是动词,都有“十分相信”的意思。
【异】“深信”:含“深”,侧重在相信的程度深,表示“非常相信”的意思。
如: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坚信”:含“坚”,侧重在相信的态度坚定不移,表示“坚决相信”的意思。
如:我坚信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
“坚信”多用于发展变化中的事物,“深信”不限于此。
95. 性情、性格【同】都是名词,都可以指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异】“性情”侧重指习性、脾气、心理素质,表示“性格”的意思,能用于人和动物,如:“松鼠是一种性情温和的小动物。
”常与“温和”、“凶残”、“暴躁”、“刚烈”等词语搭配。
“性格”侧重指人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的风格特点,指“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英勇、刚强、懦弱、粗暴等”,仅用于人,适用范围较小,常与“刚强”、“坚强”、“软弱”、“开朗”等词语搭配。
【同】都是动词,都有“因过分爱好而陶醉”的意思。
【异】“沉醉”侧重在陶醉程度深,指“大醉”,多用于比喻沉浸jìn在某种境界或感情中。
如:我刚才一直沉醉在美妙的古典音乐当中。
“迷醉”侧重指因对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迷恋,表示“迷恋、陶醉、沉迷”的意思。
如:我走到一株盛开的娑罗花树下,一阵幽雅的清香,使人迷醉。
97. 灿烂、绚烂、烂漫【同】都是形容词,都表示光彩鲜明夺目的样子,都是褒义词,多用于书面语。
【异】“灿烂”:强调光彩耀眼,多用于修饰成就、业绩、历史、文明、文化等抽象事物,也可用于修饰很光亮或光彩美好的具体东西,如:“星光、霞光、彩霞、笑容”等;常与“光辉”连用,组成固定短语“光辉灿烂”;使用范围很广。
如: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绚烂”:强调光彩华丽,绚:色彩华丽。
常用来修饰鲜花、灯光等具体物体。
如:百花园中的玫瑰绚烂多姿。
“烂漫”:有两个义项: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
常与“天真”连用,组成固定短语“天真烂漫”。
使用范围较广。
如:她那种抢先说话的脾气,顽皮的举动,处处显露出天真烂漫的神态。
98. 鞭策、鞭挞、督促【同】都能作形容词,都含有“促使别人去做、并达到一定目的”的意思,都是中性词。
【异】“鞭策”的“鞭”和“策”原指驱使牛马等的用具,后有“督促”的意思,指严格监督,严格要求自己,多以比较完美而典型的人和事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从而逐步上进。
使用范围较窄,仅用于书面语。
如: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来信,一条条真挚中肯的意见,既有对我们版面设置的解读,也有对我们价格方面的建议,是鼓励也是鞭策。
“鞭挞”:意思是“鞭打”,比喻抨pēng击。
“鞭”:鞭打;“挞”:用鞭子、棍子打人。
使用范围比“鞭策”广些,也只用于书面语。
如:诗人鞭挞的是黑暗,而无限追求的却是光明。
“督促”:是“监督、催促”之意,指对订好的计划监督贯彻,对布置好的工作监督执行,特别是上级领导根据具体任务,督促检查、促进质量按标准完成。
使用范围比“鞭策”和“鞭挞”都大得多,既可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
如:上级主管部门对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督促检查。
【同】都是动词,都可以带宾语,都有“去会见……”的意思。
【异】“访问”是“专程探访,了解情况”的意思,访问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国家、城市、乡村、工矿企业等。
如:从明天开始,市长将先后访问德国、法国和瑞典的贸易伙伴城市。
“拜访”主要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而前往探望,拜访的对象多是亲友或知名人物,其地位在拜访者之上或者是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