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参考埃及金字塔_长春版

合集下载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埃及金字塔》资料金字塔(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埃及金字塔》资料金字塔(精品)

《埃及金字塔见闻》金字塔金字塔在埃及、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

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

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最为集中。

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

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

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

在哈佛拉金字塔前,还有一尊狮身人面像守卫着法老们的陵墓。

三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在埃及首都开罗郊外的吉萨,有一座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

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

在1888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另说:1880年竣工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米)。

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现长220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00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最大的重达160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

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这座金字塔除了以其规模的巨大而令人惊叹以外,还以其高度的建筑技巧而得名。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埃及金字塔优秀学案(精品)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埃及金字塔优秀学案(精品)

《埃及金字塔》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二、学习过程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部同学。

1.读一读。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3)指名读课文。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举世闻名摩天大厦曝晒矗立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结晶木撬3.给带点的字注音。

埋葬()曝晒()大厦()锥形()一堆()砌塔()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建筑物。

她们(),()。

()这就是()的埃及金字塔。

(2)金字塔是()的坟墓。

(3)金字塔是()的象征,也是古埃及()的结晶。

5.以一个事物作为介绍对象写一篇习作,尽量用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用设问、打比方等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2)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2)
哪个地方让你看到了金字塔的精巧?
(“几千年”)在这几千年的岁月中,沙漠中的金字塔可能会遭遇到什么?(风雨的侵蚀、冰雹的敲打、黄沙的打磨)就这样,埃及的金字塔默默地承受着一切,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000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引读:这些……)
8.正因为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
第三板块:再读课文,理清脉络(9分钟)
1.(1)地理位置、概貌
(2)金字塔的由来、特点
(3)金字塔的建造情形
(4)金字塔的意义
2.一(1)
二(2-3)
三(4-5)
四(6)
3.课文具体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和结构的特点以及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赞扬了古代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第四板块:学习一段(9分钟)
预设:
(1)“平整”
(2)“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3)“几千年”
三、品析文本第四、五节,感悟智慧(8分钟)
1.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
出示学习单:
读课文第四节和第五节,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画面。
小组里交流画面
2.他们首先解决了什么难题?(对呀,2.5吨重的巨石是怎样从遥远的地方运过来的呢?)谁来读一读书中的话?(学生读)
第二板块:学习第3段(22分钟)
任务驱动:
出示学习单: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
这句话中哪两个①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②板书:宏伟、精巧
任务驱动:
出示学习单:
①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作者介绍金字塔宏伟壮观的句子。
出示:

【语文】长春版六年级语文长春上册8.埃及金字塔(说课稿)

【语文】长春版六年级语文长春上册8.埃及金字塔(说课稿)

埃及金字塔一、说教材《埃及的金字塔》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同《科罗拉多大峡谷》《音乐之城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

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其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

整篇课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

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3、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埃及金字塔工程的“宏伟”和“精巧”以及科学的修建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1、质疑激趣法:浓厚的兴趣是阅读教学最有效的催化剂。

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课文题目最想了解什么”这一话题,这样让学生自主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愿望。

在教学科学建造部分时,又以“这样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巧妙质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急于探究。

2、直观演示法: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有效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地再现了金字塔建造的过程,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埃及人民的非凡智慧。

三、说学法1、读中感悟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烦琐地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学生理解金字塔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力求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行为。

2、合作探究法。

卓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理解科学建造部分时,我让学生组内合作探究搬石砌塔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为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1)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1)

《埃及的金字塔》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巨大、结构精致的特点。

2.凭借详尽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奋与智慧。

3.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外观巨大、结构精致的特点。

2.凭借详尽语言文字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奋与智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通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语言描述等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预习导航:1.认真临写《习字册》中的句子。

2.读读课文,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想想它在文中的作用。

3.默写词语。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埃及的金字塔,感受它的无穷魅力。

师:(课件演示图片)看到这一组图片,你能用书中的词语告诉老师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生:(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一)精读二、三自然段,感受金字塔的“巨大”和“精致”。

1.自读课文,思考: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划出文中写金字塔巨大的句子,用“~~”划出写金字塔精致的句子。

生:“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衡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巨大)“这些石块磨得很平展,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严紧,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利害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精致)师:请同学们读读所划的句子,体会体会。

是:为了详尽地表现金字塔的巨大、精致,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举例。

2.学生交流展示自学成果生1: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衡每块重2.5吨。

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 ▎长春版

埃及的金字塔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词,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

3、走进文本,细细咀嚼,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4、继续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并选择几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

继续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好处,并选择几种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今天,我们一起到遥远的埃及,去领略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吧!2、置身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的沙漠中,会看到一座座这样的建筑物,它们是——生:埃及的金字塔(揭题)3、齐读课题。

4、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是如何向我们介绍金字塔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1、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让我们来看这课的生词。

出示第一组词语:埃及坟墓轮廓角锥形宏伟一吨矗立砌合摩天大厦曝晒(1)读准词语字音,指读①角锥形是怎样的形状?课文介绍得很清楚,谁来说说?(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

)②你能选择其中的词语介绍一下金字塔吗?③指出“厦”“曝”的两种读音。

(2)齐读第二组词语: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①指读,这组词都是来形容(金字塔的)②想想怎样读才能把这些词语读好?③出示图。

你觉得它怎么样(高大、宏伟、气势磅礴)。

看看画面,再来读,感觉肯定不一样——(指导朗读)2、整体感知(1)大家字词掌握的不错,通过预习,你了解到课文介绍了金字塔的哪些知识?课文具体介绍了什么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2)根据交流出示: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3)这是一句——(过渡句),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课文的前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板书:宏伟精巧)后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板书:建造)读书时我们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关键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方法,感知特点1、那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请把描写“宏伟”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精巧”的句子用“~~~”划出。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_长春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埃及金字塔_长春版

埃及金字塔教学目标:1. 认识11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 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 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七大奇迹吗?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幻灯片:1.中国一万里长城2.美国一大峡谷3.加拿大一尼亚加拉瀑布4.埃及一金字塔5.高棉一吴哥窟6.印度一泰姬马哈陵7.意大利一比萨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埃及金字塔,领略其雄伟、神秘的独特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 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3. 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大胆质疑1. (出示金字塔图片)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令人倍感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2. 学生大胆质疑。

3. 师生一起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1. 读熟课文;2. 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1. 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幻灯片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⑴“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呢?⑵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世界古代建筑中占有的地位呢?把它用“____________ ”画出来。

最新-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三篇 精品

最新-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三篇 精品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埃及金字塔》教学教案三篇文中运用了数字说明法、举例说明法和对比说明法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条理十分清楚。

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⒋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⒉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七大奇迹吗?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出示幻灯片1中国—万里长城2美国—大峡谷3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4埃及—金字塔5高棉—吴哥窟6印度—泰姬马哈陵7意大利—比萨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埃及金字塔,领略其雄伟、神秘的独特风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1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找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⒉检查自学效果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⒈默读课文,想一想各自然段说了什么?⒉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介绍了有关金字塔的哪些内容?⒊给课文分段。

四、激发兴趣,大胆质疑⒈出示金字塔图片让我们再来看看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建造起来的令人倍感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呢?⒉学生大胆质疑。

⒊师生一起整理质疑问题。

五、作业⒈读熟课文;⒉收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资料。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复习导入⒈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幻灯片出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⑴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能了解到什么呢?⑵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这样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在世界古代建筑中占有的地位呢?把它用画出来。

第2自然段第1句话。

二、深入研读,感受奇迹默读课文,边读边找一找从哪些语句中能够感受到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结构的精细呢?用画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说明]本板块安排了三篇课文、一个表达和一个综合学习活动。

“异域”在这里指外国,这一板块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外国的一些风光、风土人情等,所以安排的三篇课文都是介绍外国景观的,而且是一组说明性的记叙文。

《埃及金字塔》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位置和形状、作用、名字的来历和几个著名的金字塔的构造以及这些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音乐之城维也纳》向我们介绍了维也纳这座城市,十分生动地告诉我们音乐的神圣和维也纳以及人们平凡的生活已经融为了一体,它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名副其实的音乐城。

《科罗拉多大峡谷》向我们介绍的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

它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凯巴布高原上,为举世无双的大自然杰作。

通过这几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建筑、民俗等特点的同时,学习记叙说明的表达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

安排的表达内容《美丽的大自然》也和本板块文章密切结合,选择一处景物来写,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把身边最美的景物和景物中蕴涵的民风民俗介绍给大家。

综合学习活动《世界遗产探秘》是帮助学生对本板块学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拓展。

在这一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知道我们本板块学习的内容分别属于哪种。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分成小组,分工合作,分别查找中国的和其他国家的世界遗产,在查找和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感受自然和人类的伟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4—1埃及金字塔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位置和形状,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首;金字塔的作用、名字的来历和几个著名的金字塔的构造以及这些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文中运用了数字说明法、举例说明法和对比说明法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条理十分清楚。

第1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位置和形状。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是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

第2自然段介绍了金字塔列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而且保存完好。

第3自然段介绍了金字塔的作用和其名字的由来。

第4至第7自然段对比写了三座最著名的金字塔。

采用了举例说明事物的方法、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对比说明事物的方法,让我们从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感受金字塔的庄严和雄伟、不可思议的高度的科技水平与精湛的建筑艺术。

第8、第9自然段介绍了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第10自然段写了金字塔的雄伟和神秘,吸引着科学家、学者、探险家,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然后再进一步去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大胆质疑,这样可以更深入地学懂文章。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展开丰富的联想,感受金字塔的雄伟壮丽和神秘莫测,从而产生对勤劳智慧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学习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金字塔的图片和相关资料。

(二)教学过程1.识字与写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损”“沧”是平舌音,“矗”是翘舌音,“垠”是整体认读音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巍、矗”笔画较多,注意加强指导。

“墓”和“幕”“慕”“暮”容易混淆,要注意加以区别。

2.朗读指导这是一篇记叙性的说明文,朗读时要做到流畅清晰。

本文中多处采用了数字说明法,在朗读时对这些数字要加以强调,可以稍作重读,从而突出这些数字的说明作用,更能表现出金字塔历史的古老和建筑奇迹。

3.阅读教学(1)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然后分清层次具体学习。

先默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看看课文从几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

(2)抓住重点段落展开丰富联想,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课文的第4~7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结构,数字准确而具体,比较形象直观,要让学生反复诵读,想想透过这些具体的数字能看到些什么。

第4~7自然段有着丰富翔实的数字,大小金字塔的对比,具体而生动,让学生在这些具体的描绘中感受金字塔的伟大,创造金字塔的人更伟大。

从而感受这座建筑的伟大和神奇,产生和作者相同的疑问:这样宏伟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3)研读第8、第9两个自然段,根据课文的描写去体会当时建造这些庞然大物的人们耗费的时间和物力,感受法老这些统治者们生活的奢华,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4)讨论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看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埃及,来到金字塔,吸引他们的究竟是什么?(5)总结全文,整体感受课文,让学生说说学习课文后,对金字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这一问题要引导学生侧重就金字塔设计的科学、施工时的巧妙、劳动人民的智慧、种种神秘的传说,以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进行讨论。

4.活动提示(1)思考与交流课文介绍了金字塔的位置和形状,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首,金字塔的作用、其名字的来历和几个著名的金字塔的构造,以及这些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这五个方面内容,运用了数字、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从其工程的浩大、结构的精细,经历数千年完好无损、不可思议的高度的科技水平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以及建筑方法都显示出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拓展与运用这部分练习要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并能根据要求整理资料。

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曾经看见过的令人惊叹的建筑,可以指导学生说说自己家乡有名的建筑,也可以说说自己在外地,尤其是看到过的著名的古建筑,还可以是从照片、电影、电视或网上看到的令人惊叹的现代建筑。

要抓住这个建筑的特点,学习尝试着用上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积累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下面给出这些词语的解释,仅供参考。

巍然屹立:形容山或建筑物十分雄伟,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匠心独具:独特而巧妙的心思。

风雨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

浑然一体:形容完整不可分割。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耸立:高高地直立。

精湛:精深。

媲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坟墓: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矗立:高耸地立着。

在这个练习里要求学生会用“匠心独具”“巍然屹立”和“精湛”这三个词语说话。

“匠心独具”通常是指建筑、艺术等设计上有自己独特而巧妙的构思,“精湛”则是指技术、技艺比较精深纯熟,“巍然屹立”通常用来形容山或建筑物的,也常用来形容人的伟大精神和力量不可动摇。

这个练习是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主要方法,并尝试着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事物。

(4)小链接主要是指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认真仔细地阅读文章,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掌握阅读说明文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5.课时安排:建议3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对于金字塔,学生能听说一些,好多学生更关注金字塔的未解之谜。

教师要先做好资料查找的工作,能给予学生更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丰富的图片资料,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查找相关资料,锻炼自己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金字塔的未解之谜,引导学生积极去探索,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相关资料1.埃及金字塔建造时间:一种公认的说法是大约公元前2700~公元前2500年。

2.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

3.法老是古埃及的国王,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

法老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巨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有人说金字塔是外星人造出来的,事实究竟怎样?相传,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无论王公大臣还是老百姓死后,都被葬入一种用泥砖建成的长方形的坟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马斯塔巴”。

后来,有个聪明的年轻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给埃及法老左塞王设计坟墓时,发明了一种新的建筑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块来代替泥砖,并不断修改修建陵墓的设计方案,最终建成一个六级的梯形金字塔——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雏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

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伊姆荷太普设计的塔式陵墓是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石质陵墓。

左塞王之后的埃及法老纷纷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为自己修建坟墓,从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

由于金字塔起源于古王国时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时期内,因此,埃及的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古代埃及的法老们为什么要将坟墓修成角锥体的形式,即修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呢?原来,在最早的时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备将马斯塔巴作为死后的永久性住所的。

后来,大约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时候,埃及人产生了国王死后要成为神,他的灵魂要升天的观念。

在后来发现的《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

”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同时,角锥体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对太阳神的崇拜,因为古代埃及太阳神“拉”的标志是太阳光芒。

金字塔象征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

因为,当你站在通往基座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线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像洒向大地的太阳光芒。

《金字塔铭文》中有这样的话:“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犹如拉的眼睛一样。

”后来古代埃及人对方尖碑的崇拜也有这样的意义,因为方尖碑也表示太阳的光芒。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

这座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

但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

第11页/共1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