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
高考语文易混淆近义词辨析

常见“近义词”辨析复习资料【体力◇体魄】“体力”指活动时所付出的力量。
“体魄”指身体和精力。
【体统◇体面】“体统”指体制、格局、规矩等。
如:有失体统。
“体面”除指“体统”,还指光荣、好看。
如:不体面的事。
【体察◇体验◇体会◇体味】“体察”重在“察”,观察了解。
如:体察民情。
“体验”重在“验”,亲身认识、经历。
如:体验生活。
“体会”重在“会”,会心领悟。
如:体会文件精神。
“体味”重在“味”,品味揣摩。
如:体味人生苦乐。
【体现◇表现】“体现”侧重某种性质或现象在事物上具体显现。
如:体现劳保制度的优越性。
“表现”侧重人的思想感情或事物的内在情况显现出来。
如:表现人物的个性。
“表现”还指故意显示自己,带有贬义。
如:爱表现。
【体制◇机制】“体制”指组织制度,是静态的。
如:学校体制。
“机制”指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动态的。
如:市场机制。
【填补◇弥补】“填补”侧重指补空缺;常与“空白”“空缺”“名额”“亏空”等词搭配。
“弥补”侧重指补损失;常与“损失”“缺陷”“过失”等词搭配。
【调节◇调剂】“调节”侧重数量或程度上的变化,用于水量、风力、温度、气候、物价等。
“调剂”侧重多少或忙闲的适当搭配,用于人员、力量、物资、精神等。
【调解◇调停】“调解”重在“解”,化解纠纷。
用于一般或重大事件。
如:调解邻里纠纷。
“调停”重在“停”,使争端停止。
多用于重大事件。
如:军事调停。
【调皮◇顽皮】都指爱玩爱闹,不听劝导。
“调皮”还指不驯顺;不易对付;耍小聪明,做事不老实。
如: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
【挑拨◇挑唆】“挑拨”侧重搬弄是非,引起双方的争执。
“挑唆”侧重唆使跟别人闹纠纷。
【听从◇服从】“听从”侧重接受并按照去做,可用于人、组织或动物。
“服从”不仅指听从,还指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只用于人或组织。
【停留◇滞留◇停顿◇停滞】“停留”指暂时停止前进;用于人时有主动意味。
如:稍作停留。
“滞留”指停留不动;有被动意味。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词辨析

高考常见易混近义词辨析爱护爱惜爱护:侧重“护”,使不受损害。
如:爱护树木。
爱惜:侧重“惜”,珍惜,不浪费。
如:对象多指群体。
如:安抚伤员。
安详慈祥慈爱安详:侧重外表平静,动作从容不迫,不受年龄限制。
慈祥:侧重外表的神态,指老人。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怜爱。
按照依照遵照按照:指根据、依照。
依照: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多用于法律条文。
遵照:侧重遵从,表示尊敬。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
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翱翔飞翔盘旋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有赞美意味。
飞翔:泛指飞。
盘旋:环绕着飞,还指徘徊、逗留。
把持操纵把持:指独占、独揽,往往是公开的。
如:把持朝政。
操纵:指支配、控制,多是幕后行为。
如:操纵市场。
败坏破坏损坏“败坏”的对象多是风俗、传统、名誉、法纪等抽象事物。
“破坏”的对象既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名誉、友谊、团结、秩序、条约等抽象事物。
“败坏”还作形容词。
如:道德败坏。
“损坏”的对象一般是古迹、建筑、公物等实物。
拜会拜见拜谒“拜会”一般用于外交场合。
“拜见”指拜访会见上级、长辈或有威望的人。
“拜谒”只用于拜访高级首长和著名人士;书面语。
如:拜谒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拜谒”还用于瞻仰陵墓、碑碣。
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
如:囊括全部金牌。
包含包涵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指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证:着重于用事实或行动担保做到。
保护庇护袒护维护保护:侧重“保”,保卫,护卫,使免受损害。
庇护:重在“庇”,包庇不好的。
如:庇护罪犯。
袒护:重在“袒”,偏袒有错的一方,处事不公正。
如:孩子如果犯了错,就决不能袒护。
维护:重在“维”,维持原样而不受损害。
如:维护合法权益;维护线路。
抱负理想志向抱负:指远大的志向。
高考近义词辨析(常考)

高考近义词辨析备考集锦近义词的辨析是高考词语运用的主要内容,因为词义相近,差别细微,所以辨析起来就显得困难,近义词的辨析要“存同求异”,两个词的“同”一定多于“异”,所以要在“异”上下功夫,这样就能辨别出它们的细微差别。
下面是近义词辨析中最易出错的一些词,列举在一起,供大家在复习时使用。
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
(战争、火山)暴发:常用来指洪水、疾病流行;突然发家。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妨害:有害于事物的发展。
(程度重)肤浅:学识浅,理解不深。
浮浅:浅薄。
反映:把客观情况或意见、态度告诉上级。
反应:事情发生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扶养:用于法律关系。
(父子、夫妻等)抚养:爱护并养育。
工夫:指占用的时间;空吸的时间。
功夫:本领、造诣。
主要指耗费的精力。
贯穿:穿过、联通。
(较具体的事物)贯串: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
精练:文章、讲话没有多余的词语。
(也作“精炼”)简练:说话、写文章简洁,精当。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
欣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
(行为、动作)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的观察。
聆听:(书)听。
倾听:细心的听取。
谛听:仔细听。
消失:事物逐渐减小以至没有。
消逝:随时间而去不复存在(声音、云雾、时间)。
消释:疑虑、嫌隙、痛哭、恐惧等消失解除。
申明:郑重说明。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收集:使聚集在一起。
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
(不易得到的东西)典雅:优美而不粗俗。
高雅:高尚而不粗俗。
弥补:常与缺陷、损失、弱点搭配。
填补:常与空白、亏空、缺额搭配。
细心:用心细密。
悉心:用尽所有的精力(多指研究)威信:声威和信誉。
(侧重信誉)威望:声誉和名望。
(侧重名望)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法程)违拗: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和长辈的主意)违犯:违背和触犯(法规)。
【中考语文易错近义词】近5年中考语文易错易混词汇总,初三的小伙伴看过来!

【中考语文易错近义词】近5年中考语文易错易混词汇总,初三的小伙伴看过来!于老师说今天于老师给大家总结下近5年中考语文常见的易错易混词,希望大家一一对照,不要出错。
中考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查漏补缺的过程,希望大家在这一年的学习中,能不断飞速成长。
▼第一部分1、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
“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
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
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
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
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
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
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
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
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
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
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
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
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
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
近义词(词语)辨析的口诀(易错词语辨析)

近义词(词语)辨析的口诀(易错词语辨析)新高考新素材2011-04-27 08485cc149a20100qlo7近义词(词语)辨析的口诀(易错词语辨析)常见易混词辨析口诀本领能耐用功夫,时间时候用工夫;无序改变用变幻,由此变彼用变换;陈述意愿用反映,引起评论用反应;总括一切用凡是,所有事情用凡事;同意提议用附议,再次讨论用复议;客观情况用现实,目前现在用现时;由此造成用以致,延伸扩大用以至;校对改正用校正,指教改正用教正;具体条文用制订,大政方针用制定;原来意图用本意,本来意义用本义;开始使用用启用,重新任用用起用;具体财物用物资,客观事物用物质;支配管辖用权力,享受权益用权利;总加数量用总和,综合起来用总合;衡量检查用考查,实地观察用考察;彼此响应用相应,互相衬托用相映;超过限度用过度,转入下段用过渡;付诸执行用施行,尝试办理用试行;边线分界用界线,事物性质用界限;独到见解用创见,创立建造用创建;和平条约用和约,简单合同用合约;非常急速用急遽,变化迅速用急剧;查实证明用认证,证人证据用人证;全军首领用统帅,统辖率领用统率;欢乐兴奋用欢欣,喜爱心精神智慧用神智,知觉理智用神志;配合适当用协调,和谐统一用谐调;法律条文用法制,依法治国用法治;精微语言用微言;隐晦批评用微词想念思念用眷念;留恋不走用眷恋。
反复强调用申明;公开表态用声明。
同一比较用越发;不同比较用更加专门技术用技能;技巧手艺用技艺。
改变看法用刮目;畏惧害怕用侧目;考虑决定用裁决;法律判决用裁定。
调查案情用查访;观察了解用察访。
流行习惯用风气;高尚风气用风尚。
人地相同用一起;时间相同用一齐;提出主张用建议;提出批评用意见。
说人坏话用毁谤;无中生有用诽谤。
有利作用用效力;速度成效用效率。
主观忍耐用坚苦;客观环境用艰苦。
内部含有用包含;请人原谅用包涵。
互相衔接用联接;结在一起用联结。
不公待遇用委屈;事情底细用委曲。
不当谋取用牟取;设法取得用谋取。
易错近义词辨析大全

近义词辨析1、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使用‚依照‛多,如‚依照刑法第×款第×条‛。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2、[包含〃包涵]包含——里边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3、 [必须〃必需]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能愿动词。
如:学习必须刻苦。
②表示加强命令语气,副词。
如:你必须离去。
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动词。
如:煤和铁是工业所必需的原料。
4、 [辨明〃辩明]辨明——辨别清楚。
如:辨明方向/辨明是非。
辩明——分辩清楚;辩论清楚。
如:这场论争已辩明事理。
5、 [变换〃变幻]变换——只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如_变换位臵/适应季节的变换。
变幻——是事物的形式或内容不规则的或奇异的变化,不能带宾语。
如:风云变幻/情绪变幻无常。
6、 [不和〃不合]不和——不和睦,侧重于关系处理得不好。
如:夫妻不和/家庭不和。
不合——合不来,侧重于性情不相投,不能相处。
如:我俩脾气不合。
7、 [必然〃必定〃一定]这三个词都表示肯定,都含有‚非……不可‛之意,表示对判断、推理的肯定,都经常作状语。
区别是:‚必然‛‚必定‛表示客观事物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趋势或结果,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
而‚必然‛和‚偶然‛对举,‚必然‛是形容词,有时作名词用,表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它还可以作定语,如‚必然规律‛。
‚必定‛是副词,常用于主观的分析、肯定,如‚他每次进城,必定来我这里坐坐‛。
‚一定‛可以表示对客观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也可以表示人们的意志和愿望,或表示一种命令的语气;还可以作形容词,表示特定或相当的意思,如‚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8、[本来〃原来]‚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如‚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解析中考语文易错题系列如何区分近义词的用法与意义

解析中考语文易错题系列如何区分近义词的用法与意义近义词在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正确区分近义词的用法与意义是中考语文考试中一个常见的难题。
学生们常常容易混淆近义词,导致答题错误。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近义词入手,分析它们的用法和意义,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区分近义词,提高语文考试的得分。
一、怀抱与拥抱怀抱和拥抱是两个常见的近义词,它们都表示一种表达情感的动作。
然而,在语义上,这两个词有所不同。
怀抱通常用来描述紧紧地抱住或拥抱某物的情景,强调感情的深厚和亲密。
而拥抱则更侧重于身体的接触,表示一种热情洋溢的拥抱动作。
例如,在句子中,“他怀抱着孩子,悲伤地哭了起来。
”中,“怀抱”强调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孩子的深厚情感;而在句子“他兴奋地拥抱着好友,表示祝贺。
”中,“拥抱”则强调了主人公的兴奋和热情。
因此,通过对怀抱和拥抱的用法和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怀抱更加强调感情深厚,而拥抱则更加强调身体接触。
二、阻止与禁止阻止和禁止是两个常见的近义词,它们都表示制止或不让某人做某事。
然而,在用法和意义上,这两个词又有一些区别。
阻止通常指的是用行动或言语力量阻止某人做某事,强调的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来阻碍对方的行动。
而禁止则强调的是一种法律、规定或者道义上的限制,表示某种行为是严格禁止的。
比如,在句子中,“警察用手举起,阻止了行人过马路。
”中,“阻止”强调了警察用具体的行动制止行人过马路;而在句子“法律禁止未成年人饮酒。
”中,“禁止”则强调了法律对未成年人饮酒的法定限制。
因此,通过对阻止和禁止的用法和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阻止更加强调用具体手段阻止对方的行动,而禁止则强调一种法律、规定或者道义上的限制。
三、痛苦与悲伤痛苦和悲伤是两个常见的近义词,它们都表示一种负面情感的状态。
然而,在语义上,这两个词有所不同。
痛苦通常表示一种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剧烈疼痛,强调的是一种剧烈的痛苦感。
而悲伤则更侧重于精神上的痛苦和伤心,表示一种因为失去或不如意而引起的忧伤情感。
高考语文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

【导语】备考恰恰像马拉松赛跑⼀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能称为胜利者,为了帮助⼤家坚持学习,⾼效备考,整理提供⾼考语⽂50组易错易混近义词辨析,快来看看吧! 1.爱好/嗜好 “嗜好”⼀般⽤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 都指没有声⾳,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宁静”重在平和,⼀般多指环境或⼼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氛。
“宁静”是⾼于“安静”的⼀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种⼼情上的安宁,是⼈们追求的不受外界⼲扰的有质量的⽣活境界。
⽽“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或吵闹。
3.黯然/岸然 “黯然”指“阴暗的样⼦”,也⽤来指“⼼⾥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
“岸然”指“严肃的样⼦”。
4.把戏/伎俩 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来指花招,蒙蔽⼈的⼿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段(贬义重)。
5.轻率/草率 ⼆者都有随便的意思。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
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下⼯作,就回家了。
6.流传/留传 “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如:⼤禹治⽔的故事,⼀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
如:祖辈留传下来的秘⽅。
7.颁布/公布 “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
“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告,团体的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家知道。
8.截⽌/截⾄ “截⽌”指(到⼀定期限)停⽌,如“报名在昨天已截⽌”。
“截⾄”指截⽌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期截⾄下个⽉底”。
9.暴发/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洪暴发”。
后者强调爆炸性,如“⽕⼭爆发”“爆发⾰命”“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错近义词辨析1000个说明:1、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音序编排;2、若无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音素编排。
3、若无相同音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音素编排。
A1、安置安顿安置: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1、包含包涵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意提到,表示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面;不以为耻。
3、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必需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6、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8、申辩声辩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声辩:公开辩解。
9、个别各别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甄别鉴别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鉴别辨别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用范围较小,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
12、不力不利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不止不只不止: 表示数量茫围超出。
不只:常同“还有”、“甚至”等连用,表示递进关系。
14、不至[不至于] 不致[不致于]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如“决不致犯错误”。
C1、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2、善于擅长都指某方面有特长。
“善于”的宾语通常不能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擅长”则可以,如“擅长水墨、丹青”。
3、成绩成就成绩:指工作或学习的收获;成就:指事业上的成绩。
后者词义比前者重,往往指重大的收获,适用范围较窄。
4、出身出生出身:人的早期经历或身份,如“出身于干部家庭”。
出生:生下来,側重于自然属性,如“~ ~ 于20世纪初”。
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和人际交往,“~ ~稳健”、“为人~ ~”;处事:指处理事务。
如“~ ~ 认真,从不马虎”。
6、创建创见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D1、宏大洪大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2、大义大意大义:大道理.如"微言大义".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3、大事大势大肆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大事∶①重大的事件;重要的事情②总的形势③大力从事;大规模从事大肆:毫无顾忌地,多指做坏事。
4、淡薄淡泊淡薄:①不浓厚(雾逐渐淡薄了);②因淡忘而印象模糊(印象淡薄了);③清贫(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红楼梦》)④冷淡,不亲密(感情淡薄。
淡泊:①对于名利淡漠,不看重;②家道清贫(家私产业,仍是祖宗流传的,甚是淡泊。
——《梼杌闲评―明珠缘》)5、对于对同:都是介词。
对和对于都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在一般情况下,二者可以通用,凡男能用对于的地方均能改为对。
例如:他对(对于)工作很负责。
异:第一,当”对”含有对待,向等意味时,对不能换成对于;第二,当”对”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时,不能换成“对于”;“对”多用于口头语体;“对于”的色彩庄重些,更适合书面语体。
E1、既而继而既而:时间副词,着重指前后两件事发生的时间相隔不久,一般单用。
继而:关联副词,前后两事紧紧相连常,与“始而”、“先是”搭配。
2、恩惠恩赐恩惠:是名词,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赐:是动词,泛指因怜悯而施舍。
F1、发奋发愤发奋:振作起来,奋发;同“发愤”发愤:决心努力2、伏法服法伏法:依法处以死刑。
服法:认罪。
(“伏罪”、“服罪”是同义词)3、伏帖服帖伏贴伏帖:①心里舒服;②顺从。
服帖:①顺从;②妥当,常用AABB式重叠。
伏贴:紧贴在上面,动词。
如“~ ~在他身上”。
辨析:表示顺从、驯服时,服帖、伏帖通用。
但表示舒坦时用伏帖,表示妥当时用服帖,如“把事情办~ ~”。
4、暴发爆发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5、法治法制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用“法治”;指有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制”。
如“实行法治”和“健全法制。
6.反映反应反映:①反射;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②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③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如此之快”。
7、妨害妨碍妨害:使受损害。
如“妨害健康”、“妨害要表达的义理”。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如“妨碍交通”、“妨碍政策的实施”8.防备防范防备:为应付攻击或避免伤害预先作好准备。
防范:戒备;防备。
9、功夫工夫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也指武术。
比如:这幅字功夫很深。
工夫:一般用来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没闲工夫”,“我上小学那工夫”,都不能写成“功夫”。
10、分辩分辨分辩:辩白、解释,如“不由分辩”、“不和你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G1、感奋感愤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奋发。
感愤:有所感触而奋慨。
2、窜改篡改窜改:指文字上的改动,即对文本、文件、成语、古籍等的改动;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曲解原意。
3、世故事故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事故:原泛指事情,现在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
4、关注关心关注:关心重视关心:①留意,注意;②关怀,挂念。
5、贯穿、贯串贯穿:穿过,连通;贯串:从头到尾把事物连在一起。
6、陈规成规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如“陈规陋习”。
成规:现行或行之已久的规则、方法,如“墨守成规”。
7、国事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
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用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8、度过渡过度过:用于指时间,如“度过假期”。
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
9、过度过渡过度:形容词,超过适当限度,过分。
过渡: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阶段,发展变化到另一阶段。
“过渡句”决不能用“度”字。
H1、厉害利害厉害:形容词。
①难以应付或忍受;②剧烈、凶猛。
如:头痛得厉害。
利害:名词。
利益与害处。
如: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2、会合汇合会合:着重于人相会聚拢。
汇合:常比喻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3、化装化妆化装: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着重指衣着;化妆: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着重指头部、手部。
4、弛缓迟缓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如“~ ~地迈着步子”。
5、涣然焕然涣然:消散、消失。
如“涣然冰释”。
焕然:光彩焕发。
如“光彩焕然”。
6、惶惶遑遑煌煌惶惶:惊恐不安,如“人心惶惶”、“惶惶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遑遑:匆忙不安定,如“遑遑无所依归”。
煌煌:光彩夺目、盛大醒目,如“煌煌数百万言”、“灯光煌煌”。
7、醇厚淳厚醇厚:口味纯正浓厚,亦用于人的品质或风俗,此时同“淳厚”。
淳厚[纯厚]:只指品质风俗质朴敦厚。
8、伺候侍候伺候[cìhou]: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9、而后、尔后:而后:以后,然后,表示在某事之后。
尔后:从此以后,此后。
“尔”有指代义,相当于“这”“此”。
J1、艰苦坚苦艰苦(艰苦卓绝):艰难困苦,适用于环境、生活、岁月等客观条件。
坚苦(坚苦卓绝):坚毅刻苦,适用于主观精神、工作作风等。
2、坚忍坚韧坚忍:坚持而不动摇;坚韧:顽强而有韧性3、简洁简截简捷简洁:说话作文简单明白,侧重于没有废话。
简截:说话作文直了当,不拐弯抹角。
简捷:①同“简截”;②行动、方法、手续简便快捷。
4、检查检察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审查检举。
6、创建创见创建:动词,创立。
创见:名词,独到的见解。
7、误解曲解误解:①理解得不对;②错误的理解。
曲解:①不顾客观事实或歪曲原意,作错误的解释;②稍稍消解。
8、截止截至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只是“截止”强调了“停止”。
比如展览会的闭幕日期,也就是它的“截止”日期;但若中间已统计有多少人参观,就只能写“截至”到某日,参观人数多少。
9、界限界线都指不同性质事物的分界,比如“是非界限”,写哪个都行。
但若是具体地区的分界,就只能用“界线”。
10、精美精致精美:侧重于美好、漂亮,适用范围较大,可以用来形容器物、建筑或工艺品。
精致:侧重于别致、新奇,使用范围相对较小,主要用于精工细作、精巧新奇的东西。
11、精当精辟精当:侧重于“当”,精确恰当。
精辟:不仅含有精确恰当的意思,而且强调深刻透彻。
K1、看中看重看中:经过观察,感到满意,不能加很字。
看重:看得起,看得很重要,可以说成很看重。
2、考察考查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深入研究。
考查:衡量检查;3、刻画刻划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创作写成“刻划”可不算错,一般都应写“刻画”。
L1、竖立树立竖立:物体垂直接触地面;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2、盈利营利盈利:中性, 获取利润。
营利:贬义,谋取私利。
3、收罗搜罗收罗:指广泛收集,对象一般是人才、材料等。
搜罗:强调“搜”,指到处寻找,有时包括一定程度的选择,对象多是史料、人才、作品等。
M1、面市面世面市:指一般商品上市;面世:呈现于世间;问世。
指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如新产品、新著作)与消费者、读者见面。
2、捉摸琢磨捉摸:猜测,预料。
如:这位老人精神很好,但脾气越来越古怪,令人难以~。
琢磨:思索,考虑。
如:仔细~一下应对措施。
3、暧昧暗昧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
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
4、周密严密周密:着重指周到、完备,没有疏忽,多用于思维、制定及实施计划等。
严密:着重指严实、紧密没有漏动,多用于防范、结构、组织、体系等。
5、声明申明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真相,也可指声明的文告;申明:则指郑重说明,比“声明”更正式,常用于重大立场、理由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