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2.6 水的作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PPT课件(149页)

风的吹蚀 流水的作用 流水的作用
03 研 讨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04 拓 展
风、水、 地震、火山
红色
黄色
蓝色
地球的结构
五年级 科学
1
2 目录
CONTENTS
3
4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01 聚 焦
弯曲的岩层
敦煌雅丹地貌
推测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球表面的 样子与地球的内 部构造有关。地 球的内部结构是 什么样的呢?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长白山天池
02 探 索
地壳
地幔(上、下)
外核 内核
地核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 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 分为几大类?
阅读教科书24 页 至 25 页 , 了 解 地壳的组成。
(二)观察我国地形 图,从局部认识陆地 的地形地貌。
(二)观察 我国地形图, 从局部认识 陆地的地形 地貌。
中国地形图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北纬32度线
我国主要有5种不同的地 形,如: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盆地。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03 研 讨
哪些现象或 证据说明地球内 部是运动的?
04 拓 展
塑料小盒(裁成两半) 泥土
保鲜膜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五年级 科学
1
2 目录
CONTENTS
3
4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03 研 讨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04 拓 展
风、水、 地震、火山
红色
黄色
蓝色
地球的结构
五年级 科学
1
2 目录
CONTENTS
3
4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01 聚 焦
弯曲的岩层
敦煌雅丹地貌
推测
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地球表面的 样子与地球的内 部构造有关。地 球的内部结构是 什么样的呢?
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长白山天池
02 探 索
地壳
地幔(上、下)
外核 内核
地核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 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 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 分为几大类?
阅读教科书24 页 至 25 页 , 了 解 地壳的组成。
(二)观察我国地形 图,从局部认识陆地 的地形地貌。
(二)观察 我国地形图, 从局部认识 陆地的地形 地貌。
中国地形图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逐级下降
北纬32度线
我国主要有5种不同的地 形,如: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盆地。
平原
高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03 研 讨
哪些现象或 证据说明地球内 部是运动的?
04 拓 展
塑料小盒(裁成两半) 泥土
保鲜膜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五年级 科学
1
2 目录
CONTENTS
3
4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水的作用》PPT课件精选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动态精品PPT课件
《水的作用》
观察这两幅图,是什么作用给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
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 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 使地形地貌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实验材料
实验要求
(1)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 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2)用喷壶喷洒小山丘的顶 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阅读下面资料,丰富我们对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降雨 水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
对地表的改变
思考
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改变特点的比较
地震和火山喷发
风
水
(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 丘发生的变化,并用图画描绘出实 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降雨 水
对地表的改变
降雨给地形地貌带来的变化
降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怎样的影响? 你能解释右图中沟壑的形成原因吗?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水的作用》
观察这两幅图,是什么作用给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
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 给地形地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 使地形地貌发生怎样的改变呢?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实验材料
实验要求
(1)制作小山丘模型,在土 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2)用喷壶喷洒小山丘的顶 部,观察“雨水”对小山丘的影响。
阅读下面资料,丰富我们对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降雨 水பைடு நூலகம்
河流
对地表的改变
思考
水在改变地形地貌的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比较,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改变特点的比较
地震和火山喷发
风
水
(3)比较“降雨”前后小山 丘发生的变化,并用图画描绘出实 验前后土壤的样子。
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降雨 水
对地表的改变
降雨给地形地貌带来的变化
降雨会对地形地貌产生怎样的影响? 你能解释右图中沟壑的形成原因吗?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这两段河流具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
河流给地形地貌带来的改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第6课 水的作用

A.风的侵蚀 B.水的侵蚀
C.地震
D.重力侵蚀
4.黄河两岸的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比长江两岸大,原因可 能是黄河两岸( D ) A.植被稀少 B.土地坡度大 C.降雨较多 D.以上都有关系
5.在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时,在小山丘的顶部撒 上一些红色沙子是为了( B ) A.使小山丘更结实 B.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使小山丘更美观
第6课 水的作用
一、知识速记 1.雨点降落在 地面 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2.地球上的水在 陆地 、 海洋 及 大气 之间不断循环。 3.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 水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 雨水 和众多的 河流 都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4.当河水流速快时, 侵蚀 作用为主;当河水流速慢时, 沉积 作用为主。
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 下游河床堆满了细沙。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奔腾的河水会击碎岩石,只有 大石头能沉在河底,较小的石块会随流水运动。河流中的石 块会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形成鹅卵石、细沙等。 中游:水流变慢,鹅卵石沉积在河床上,细沙继续随水流动。 下游:水流变得缓慢,细沙也不能随水流动,沉积在下游河床。
6.下列有关降雨对土地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降雨时,地面有了水流,会将岩屑和土粒冲到河里 B.降雨过后,水泥路面保持原样,因此地形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C.降雨越大,地面水流速度越快,土壤颗粒被带走得越多 D.降雨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四、简答题。 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平原,其
二、重点实验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一、填空题。 1.通过探究发现,雨水对土地具有 侵蚀 2.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主要是河水的 沉积
作用。 作用ຫໍສະໝຸດ 造成的。3. 土壤 和 细沙 容易被雨水冲走,是因为它们
新版(2021)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6水的作用(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PPT课件

07:57
‹#›
1.在雨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 C )很容易被径流
带走。 A.大石块 B.植被 C.粘土和细沙
07:57
‹#›
2.冲积平原是由( A.风力侵蚀 B.泥沙沉积 C.海水冲刷
B )形成的。
07:57
‹#›
五年级上册 精品课件
科学达人
倾力之作
07:57
‹#›
07:57
‹#›
07:57
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中的微粒,雨水 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 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侵 蚀使地表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从左图中可以看到,斜 坡上留下了许多细沟这些细沟是雨水漫过地表汇集在一 起,侵蚀斜坡土地形成的切沟,多切沟的雨水汇聚并冲刷又 形成一条水平的大冲沟。雨水的流动带走了土壤,改变了 地形地貌。
‹#›
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07:56
‹#›
07:56
‹#›
07:56
‹#›
07:56
‹#›
实验结论:雨水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 地形发生变化。
07:56
流水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做模拟实验,研究降雨时形成的水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
用沙子和泥土堆成 一个土堆,观察在同样 的“降雨量”下,土堆 的不同位置受到水流冲 刷影响的情形。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降雨对地形的改变 河流对地形的改变
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降落的雨水和 众多的河流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 改变呢?
07:56
‹#›
07:56
‹#›
新教科版2021-2022五年级科学上册《水的作用》说课展示课件

2.模拟自然现象,建构科学概念。
2.模拟自然现象,建构科学概念。
本次实验的记录采用拍照和录像的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 能够留住“实验痕迹”并反复观看,不仅便于学生收集证据,而且在论 证环节方便学生的交流——基于证据解释现象。
器材选择
器材选择
为学生准备一次性手套,保证实验的卫生安全。
2.模拟自然现象,建构科学概念。
水槽:河流上游
泥土:河岸
中间挖出河道
平缓部分:河流下游 地势平缓的地区
现场直播
当河水流下时 ,河岸会有什 么变化? 平缓地区又会 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非常明 显,可以直观的看到 河道变深、变宽,下 游砂石堆积的形成, 印证了学生的分析是 否正确。
3.提供有结构资料,自主探究成因。
3.提供有结构资料,自主探究成因。 “资料库” 阅读资料
水的作用
一、教学背景
《水的作用》一课是五年级上 册《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 第六课。
一、教学背景
引发地形地貌变化的外在因素
降雨、河流
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 但他们并不清楚作为地表流水, 降雨、河流是改变地形地貌的。
模拟 实验
观察 图片
阅读 资料
观看 视频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模拟降雨实验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 成了许多不同地形地貌。
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黄河入海口沙洲
二、设计思路:
01 02 03
1.以班级记录单为线索,聚焦研究问题。
“大单元” 结构
弯曲的岩层
地震 山喷发
1.以班级记录单为线索,聚焦研究问题。
2.6 水的作用 课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A. 梯田
B. 森林
C. 陡峻的山坡
一
二
三
四
基础过关练
4. 杭州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江水退潮时,可以看到江岸
两边都是泥沙类细颗粒物, 人们称它为滩涂。钱塘江两
岸的滩涂是由( C )形成的。
A. 江水冲刷
B. 江水侵蚀
C. 泥沙沉积
一
二
三
四
基础过关练
5. 在旅途中,天天看到一条河流(如下图)水流湍急,流经 弯道, 往东流去,河流( B)侵蚀比较严重,( )沉积比 较多。 A. 弯道里圈,弯道外圈 B. 弯道外圈,弯道里圈 C. 弯道外圈,弯道中间
一
二
三
四
基础过关练
2. 在做“雨水如何侵蚀土地”的模拟实验时,为了便于 观察,可以在土壤表面撒上有颜色的___沙__子____。浇的 水量越多,土壤表面的黏土和细沙向下移动的速度 ___越__快____。
一
二
三
四
实验探究练 三、典典利用土壤做了“模拟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实验。
他先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斜坡,再在斜坡中间挖 一条宽、深都约为1 厘米的“河道”(如图所示)。然后 在塑料瓶中装满水并将水从“河道”上端慢慢倒入 “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 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础过关练
2. 右图为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陆地上的水蒸发后凝结成水,只能回到陆地,不能回 到海洋
B. 海洋中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 会变 成降雨回到地面
C. 地球上的水会在陆地、海洋、
大气间不断循环
一
二
三
四
基础过关练
3. 下列地形中,( C )更容易被侵蚀。
2.6水的作用 课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2. “降雨”前,小山丘的顶部比较圆,有颜色的沙子大多数在顶部。 “降雨”后,小山丘上出现了 小沟 ,一些有颜色的沙子运动到
了 山脚下 。
3. 比较“降雨”前后小山丘的变化,说明 降雨能侵蚀土壤 。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四、 如图所示为地球表面水的循环过程,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降,水中的泥沙沉积下来,经过漫长岁月,最终形成了长江三角洲 。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3. 下列关于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
B. 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
C. 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土壤容易被侵蚀
4. 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A )。
A. 弱
B. 强
C. 无法判断
5. 对地表改变的快慢程度,与水的作用相似的是( C )。
A. 地震
B. 火山喷发
C. 风的作用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6. 如右图所示为“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作用”的实验,观察到的现
象是( C )。
A. 河流A段水流速度缓慢,侵蚀不严重
B. 河流B段水流速度快,大量泥沙在此处沉积
C. 河流C段水流速度缓慢,大量泥沙在此处沉积
7.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 C )。
一
二
三
四
返回目录
1. 水从地表进入空中的途径有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的 水汽蒸发 以
及 植物蒸腾 。
2.6水的作用训练课件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B.水对土地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
C.地球上的水会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 4.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主要是由于( A )形成的。
A.水的作用
B.人类的作用
C.风的作用
5.下列有关降雨对土地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1.河道被水侵蚀后,最可能形成的现象是( C )。
A.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无颗粒沉积 B.b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C.a区域明显变深,c区域有颗粒沉积 2.经过长期变化,在c区域通常会形成平原地形。c区域沉积的成分 主要是( B )。
A.鹅卵石
B.细沙
3.当河流流速较快时,容易产生时,容易产生 沉积 作用。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6课时 水的作用
一、选择题。 1.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河水挟带泥沙的能 力会( B )。
A.逐渐变强
B.逐渐变弱
C.保持不变
2.某科学兴趣小组探究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如图所示)的形成原 因,下列分析中,最合理的是( B )。 A.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凹岸主要 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 B.凸岸主要受到河水的沉积作用,凹岸主要 受到河水的侵蚀作用 C.最初的地形就是这样,和河流的作用无关 点拨:区分弯曲河流的凹凸岸时,河流向陆地凹进的那一岸就是河 流的凹岸;陆地向河流凸出的那一岸就是凸岸。凹岸流水速度快, 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流水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
二、填空题。 1.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挟带的泥沙会 大量堆积下 来 ,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 叫 三角洲 。 2.河水的流速越快,会击碎岩石和土壤,在温度和风力的参与下, 磨削、溶蚀河底和 河岸 ,加深和拓宽 河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拓 展
内力作用 (地震、火山喷发)
能量来源:地球本身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形成山脉与盆地,使地表变 得凹凸不平。
外力作用 (风、水)
能量来源: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破坏地表,把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 处堆积起来,使地表趋于平缓。
有植被
无植被
水的作用
五年级 科学
1
2 目录
CONTENTS
3
4
聚焦 探索 研讨 拓展
01 聚 焦
风的作用
02 探 索
用什么模拟什么?
彩沙
泥土
自制喷壶
降雨前 地面的样子 我们的发现:
降雨中
降雨后
提示:先观察“降雨”前山丘的样子并记录下来,便于对 比观察“降雨”后山丘的变化,发现降雨对土地的影响。
“降雨”前
“降雨”中
“降雨”后
基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 象,尝试对图片中雨水对土 地的改变进行解释。
黄河第一湾--乾
降雨会对地表产生 怎样的影响?根据你的 认识解释右图中沟壑的 形成。
水在改变地表 样貌的过程中扮演 了怎样的角色?与地 震、火山喷发、风 的作用比较,有什 么相同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