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项对点练:4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合集下载

2022语文专项对点练4实用类文本选择题的解法含解析

2022语文专项对点练4实用类文本选择题的解法含解析

专项对点练4 实用类文本选择题的解法(时间:25分钟分值: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材料一:“直播电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直播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或直播软件来推销相关产品,使受众了解产品各项性能,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的交易行为,可以统称为“直播电商"。

它既包括直播者为原有的电商企业利用直播推销产品,也包括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上直播者通过直播方式向其他平台的电商企业引流,还包括直播者在平台上有自建或者合作商户,直播者通过直播将受众吸引到其他非平台商户交易。

近年来,随着网购消费升级的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2016年开始,“直播+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网红流量的关注度、对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

预计未来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体验分享,商品的直观呈现,刷屏的评论,让消费者乐于下单。

因此,不少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购物模式。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云逛街、云购物"的热情高涨,更是助推了这种模式的演进。

(摘编自《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材料二:图12014-2019H1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规模【注】H1指前半年;网络零售占比指网络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图22017-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预测【注】E指预测。

(摘编自《2020-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运行大数据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材料三:直播带货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诱惑的“催化”外,线上替代线下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缩短了商品抵达用户的心理距离,带来了更便利、更新鲜、更快捷的消费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转化率,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显然,直播的特有功能,正在颠覆人们对于零售的既有印象,尤其是直播模式带来的市场下沉,是一个几乎双赢的思路探索.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叠加新一轮消费升级风口,“直播”无疑将会撬动更为巨大的市场,甚至会激发消费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

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对点练 10-4-2 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新课标)一轮复习对点练 10-4-2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

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

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

频征俚獠①有功,为.新州助防。

天合亦有材干,预在征伐。

安兴死,僧明复副其子子雄。

及交州土豪李贲反,逐刺史萧谘,谘奔广州,台遣子雄与高州刺史孙冏讨贲。

时春草已生,瘴疠②方起,子雄请.待秋讨之,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不听,萧谘又促.之,子雄等不得已,遂行。

至合浦,死者十六七,众并惮役溃散,禁之.不可,乃.引其余兵退还。

萧谘启子雄及冏与贼交通,逗留不进,梁武帝敕于广州赐死。

子雄弟子略、子烈并雄豪任侠,家属在南江。

天合谋于众曰:“卢公累代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见枉而死,不能为报,非丈夫也。

我弟僧明万人之敌,若围州城,召百姓,谁敢不从。

城破,斩二侯祭孙、卢,然后待台使至,束手诣廷尉,死犹胜生。

纵其不捷,亦无恨矣。

”众咸慷慨曰:“是愿也.,唯足下命之。

”乃与周文育等率众结盟,奉子雄弟子略为主,以攻刺史萧映。

子略顿.城南,天合顿城北,僧明、文育分据东西,吏人并应之.,一日之中,众至数万。

高祖时在高要,闻事起,率众来讨,大破之,杀天合,生擒僧明及文育等,高祖并释之,引.为主帅。

武帝征交址及讨元景仲,僧明、文育并有功。

侯景之乱,俱随武帝入援建邺。

(选自《南史》,有删节) 【注】①俚獠:岭南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包含着居住岭南语言不同的各少数民族。

②亦作“瘴厉”,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雄请.待秋讨之请:请求B.萧谘又促.之促:仓促C.子略顿.城南顿:驻扎D.引.为主帅引:举荐解析:促:催促。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众并惮役溃散,禁之.不可僧明、文育分据东西,吏人并应之.B.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是愿也.,唯足下命之夫战,勇气也.D.禁之不可,乃.引其余兵退还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解析:A.都是代词,前者代指“士兵”,后者代指“僧明、文育”。

2021高考语文一轮专练:4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Word版解析版

2021高考语文一轮专练:4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Word版解析版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时间:30分钟分值: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孔庆东教授对于大侠金庸仅仅被视为武侠小说家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他将其传奇的生命经历总结成“少年游侠、中年游艺、晚年游仙”的生命史探寻,而其“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的双笔格局,又会让金庸这个苍白的符号丰盈几许呢?金庸的主业本就是写武侠小说,所以对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分析,谈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是从“武功”的释义、武功的发展路径、金庸笔下武功的特点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确触碰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

金庸者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疑是答案之一种。

而在家国情怀、侠肝义胆之外,著者认为金庸其实是书写爱情的圣手,无论是至死吟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葬身火海的李莫愁,还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顽童,生死关头,也会情不自禁叨念“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著者以他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与对文本的深挚读解,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等经典文本间游走穿行,将“情”之一字横拆竖解,建构起了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不由得让读者诸君在深细咂摸间反复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摘编自唐娒嘉《叙述者金庸与作者金庸》) 材料二: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

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

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题型01 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一)(答题模板)-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1 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一)(答题模板)-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题型01 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一)◎试题考查要求:1.考查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是指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它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的现实生活的关注等。

(2)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来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探究式解读。

(3)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及自己见解的提出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2.命题特点(1)开放性,往往针对文本内容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不设唯一性答案,鼓励考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探索和思辨的精神。

(2)综合性,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调动生活经验和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探索。

(3)拓展性,问题的探索不仅仅限于文本内容,常常要求考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命题角度(1)文本研讨类。

这类试题研讨的话题答案指向比较明确,考生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提炼相关要点作答。

(2)个性解读类。

这种题型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其实也不允许考生脱离文本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要与文本不即不离。

(3)知识积淀类。

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但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答案组织得好不好往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

(4)联系现实类。

这种题型命题人要求考生联系现实结合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探究。

(5)技巧分析类。

要求考生就作者行文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有的还要问作者这样的表达技巧给你的写作启示。

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I主观试题有以下方面的考查点:①给文中重要概念下定义或理解重要词语含义和作用;②归纳、概括、分析文本内容要点;③分析文本行文脉络;④对文本主要思想和基本倾向的评价(个性化阅读);⑤论证分析方面;⑥分析主要信息的作用;⑦语言特色,⑧梳理异同点等;本节主要研究前四个要点。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五 对点练案24 精准分析文意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五 对点练案24 精准分析文意

对点练案24精准分析文意一、名句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出人人都要修养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唐代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

(3)鸿雁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文化内涵丰富。

“鸿雁”一词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张永明,字钟诚,乌程人。

嘉靖十四年进士。

除芜湖知县。

献皇后梓宫南祔,所过繁费不赀。

永明垩江岸佛舍为殿,供器饰箔金,财用大省。

寻擢南京刑科给事中。

寇入大同,山西总督樊继祖,巡抚史道、陈讲等不能御,永明偕同官论其罪。

已,又劾兵部尚书张瓒黩货误国,又劾大学士严嵩及子世蕃贪污状。

已,又劾兵部尚书戴金为御史巡盐时,增余盐羡银,阻坏边计。

疏虽不尽行,中外惮之。

出为江西参议。

累迁云南副使,山西左布政使。

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伊王典楧恣横,永明发其恶,后竟伏辜。

四十年迁刑部右侍郎。

未上,改吏部,进左。

寻拜刑部尚书。

居数月,改左都御史。

条上饬厉抚按六事。

御史黄廷聘按浙归,道湘潭,慢知县陈安。

安发其装,得所携金银货币。

廷聘皇恐谢,乃还之。

永明闻,劾罢廷聘。

浙江参政刘应箕先为廷聘论罢,见廷聘败,摭其阴事自辨。

永明恶之,劾应箕,亦斥。

故事,京官考满,自翰林外皆报名都察院,修庭谒礼。

后吏部郎恃权,张濂废报名,陆光祖废庭谒。

永明榜令遵故事,列仪节奏闻,诏诸司遵守。

郎中罗良当考满,先诣永明邸,约免报名庭谒乃过院。

永明怒,疏言:“此礼行百年,非臣所能损益。

良轻薄无状,当罢。

又卿贰大臣考满,诣吏部与堂官相见讫,即诣四司门揖,司官辄南面答揖,亦非礼,当改正。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对点聚焦练4对散文特定手法、用意的分析(含解析)

(浙江专用)高三语文复习专题十对点聚焦练4对散文特定手法、用意的分析(含解析)

对点聚焦练4 对散文特定手法、用意的分析一、(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0分)寒雀王太生世上本没有怕寒的雀,只是怕寒的人看鸟冷。

冬天看雀,雀在光秃秃的枝头,枝头寒意嗖嗖,北风四起,雀的羽毛在风中凌乱,树下看雀的人,不禁紧了紧身子,打了个哆嗦。

人觉得冷,看雀便是寒雀。

此时,冬天的食物比起春天和夏天要少得多。

其实雀快乐着呢,远处有老熟的红果球,沙棘火把果,还有圆黑的樟树果,尤其是沙棘果,津甜润喉,啄一口,果浆四溅。

寒雀比之春雀和夏雀,要悠闲得多。

春雀忙着衔泥筑新巢,还要付房贷首付,夏雀忙着哺新雏,还要带孩子学走路。

寒雀不慌不忙,它正像一个农人过冬闲,倒背着手在田埂上走走。

(1)冬天看雀,便想到春天和夏天的雀,是暖雀,就像一个囊中羞涩的人,看有钱人是暖雀,看自己是寒雀。

一个失意潦倒的人,觉得自己是寒雀,看那些得意的人,是暖雀。

寒雀和暖雀,至少在心灵体验和心理视觉上有区别。

冬日无事,坐在南窗下,闲翻古人画的寒雀图。

宋人崔白柔软的绢纸上,蹦跳着一群雀,在隆冬黄昏的古木上嬉栖投宿:左三雀,已然憩息安妥,处于静态;右二雀,乍来迟到,呼朋引伴,寒枝乱颤;中间四雀,呼应上下左右,串联气脉。

雀之灵动,在其向背、俯仰、正侧、伸缩、飞栖。

宿鸣中的寒雀在冬日傍晚栖落荒枝,恰似在外旅行的人,投宿一处价格便宜的小旅店。

崔白,字子西,生卒年月无从考量,出生于安徽濠梁,宫廷画家,活跃于熙宁、元丰时期,颇得皇帝优待,气质更接近不受拘束的文人。

画雀人也是一只雀?猜其人生处境,不知是寒雀,还是暖雀?其实,寒雀在文人眼里,饶有情趣。

遥想八百多年前,一个冬日早晨,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寂寞空庭,成百上千麻雀,翩翩飞下,唧唧喳喳地站在诗人的梅树枝上作客,像是在互相交谈。

一时间,群雀好像预先约好似的齐声喧哗,嘈杂的声音几乎要击穿人的耳膜,突然又被什么惊扰,它们“呼啦”一声,四散飞去,庭院内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

高中散文阅读技巧题型一:概括内容要点1.认真阅读全文,确定答题区间。

2.对相关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提取关键信息。

3.分点作答,语言简洁、准确。

题型二:理解词句含义1.理解词语含义-考虑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2.理解句子含义-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

-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理解其深层意思。

-联系上下文,从句子所在段落、文章主旨等方面综合考虑。

题型三:分析表现手法1.明确常见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

2.指出文中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法。

3.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该表现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如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突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题型四:赏析语言特色1.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精妙之处。

2.从修辞手法角度,指出使用的修辞并说明其效果。

3.从句式角度,如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等,分析其节奏和表达效果。

4.从语言风格角度,判断是豪放、婉约、质朴、华丽、诙谐等,并结合文本说明。

题型五:探究主旨情感1.综合分析文章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等。

2.关注作者在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

3.结合作者的经历、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题型六:作用类题目(如段落作用、标题作用等)1.内容方面-概括段落或标题所涉及的内容。

-思考其对表现人物、主题等的作用。

2.结构方面-开头段:引出下文、设置悬念、奠定基调等。

-中间段:承上启下、过渡、补充等。

-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深化主题等。

3.表达效果方面-考虑对读者的吸引力、感染力等。

题型七:人物形象分析1.从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入手,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

2.关注间接描写,如通过他人的反应、评价来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境对人物性格和命运有一定的影响。

4.结合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概括其性格特点和品质。

题型八: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营造特定的氛围,如欢快、悲伤、紧张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 对点练案15 理解赏析词句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三 对点练案15 理解赏析词句

对点练案15理解赏析词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永不庸俗王安忆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城市,鲁迅先生生活与终年的地方。

他和许广平先生在这里建设了他的大家庭之外的小家庭,生下了海婴。

他们一家几经迁移,最终定居在虹口区山阴路,一条规模甚大的新式里弄里的一幢房子,身前身后,簇拥着无数同样格式的房型,里面的中等人家,以及他们为柴米油盐所忙碌的生计。

鲁迅先生病中,夜里,要许广平先生开了灯,看来看去看看的,就是这里,被烟火气熏暖的四壁墙。

先生,一个思想者,在这温饱的市民群里,却将他思想的力度磨砺得更为尖锐、强大,在务实与短见的风气里,不免会走向孤愤。

可正是这孤愤,在这庸常人生的头顶上,开拓了一片高远广阔的精神天空。

先生在夜里,病中,开了灯,看来看去看看的,一定不只是这四壁墙。

他的目光,穿透出去,抵到这暗夜中水泥世界的何处?我们平凡的眼睛,真的是追不上的。

1936年6月23日,鲁迅先生逝世前大约四个月的时间,先生已是“连拿一张纸的力量也没有”,由他口授,许广平先生笔录的《〈苏联版画集〉序》中,有这样几句:“这一个月来,每天发热,发热中也有时记起了版画。

我觉得这些作者,没有一个是潇洒,飘逸,伶俐,玲珑的。

他们个个如广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时简直显得笨重..……”在那个市民阶层兴起,报业发达,大小副刊充斥了轻佻的花边文字,“蔷薇蔷薇处处开”的摩登年代,先生颂扬的是“如广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时简直显得笨重..……”这样沉重与深刻的品质。

这品质的由来其实是一个义务,担当人类的不平、苦痛,开凿未来。

这也是先生自承于肩、终其一生的文和行所实践的。

在这利己的享乐的都市空气中,这声音自然是孤愤的了。

可是,倘若没有先生,忙碌的衣食生计中没有先生的这一份思想的劳作,这城市会是如何的面貌?那挤挨着水泥块垒,因而阴影憧憧,然后又被风月蒙上一层微明的不夜天,先生的“笨重..”的思想,投下巨大的黑暗,将悉数琐碎笼罩住,于是,一些狗肚鸡肠的哭笑偃止了声色,收拢与集合起,增积体积与重量,化为蜕变的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时间:30分钟分值:3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9分)材料一:孔庆东教授对于大侠金庸仅仅被视为武侠小说家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他将其传奇的生命经历总结成“少年游侠、中年游艺、晚年游仙”的生命史探寻,而其“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论”的双笔格局,又会让金庸这个苍白的符号丰盈几许呢?金庸的主业本就是写武侠小说,所以对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分析,谈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是从“武功”的释义、武功的发展路径、金庸笔下武功的特点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确触碰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

金庸者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疑是答案之一种。

而在家国情怀、侠肝义胆之外,著者认为金庸其实是书写爱情的圣手,无论是至死吟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葬身火海的李莫愁,还是“天涯思君不可忘”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顽童,生死关头,也会情不自禁叨念“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著者以他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与对文本的深挚读解,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等经典文本间游走穿行,将“情”之一字横拆竖解,建构起了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不由得让读者诸君在深细咂摸间反复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摘编自唐娒嘉《叙述者金庸与作者金庸》)材料二: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

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

《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

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

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金庸武侠小说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义”。

“义”是中国侠士之魂,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是金庸小说最富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

他所写的“义”,并不是无原则的哥儿们义气,而是与“正义”相联系,或者以“正义”为基础的。

更为可贵的是,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予“义”以新的内涵,把“义”提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高度。

金庸笔下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自己生命的人。

(摘编自《金庸: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材料三:金庸武侠小说的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

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

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

这种观念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

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

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

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

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

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

金庸武侠小说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

而更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

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被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

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龙其林《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 ★1.(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题)用通俗文学的文学定性来评价金庸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答案]我认为不合理,原因如下:①金庸小说表现出金庸对仁侠、义气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解与兴寄,在站位立意上高于一般通俗文学。

②金庸小说展现的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在艺术品位上是一般通俗文学所无可比拟的。

③金庸在小说中的侠肝义胆、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等精神品格,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在文化价值上远超一般通俗文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庆东教授认为以写武侠小说为主业的金庸大侠不是武侠小说家,而是书写爱情的圣手。

B.作为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一支典型的通俗文学代表。

C.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不应该太保守,太苛刻,不应该受盖棺定论思维习惯的影响。

D.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是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影响广泛。

C[A项,文中并没有说“金庸大侠不是武侠小说家”。

B项,这只是“在批评者看来”。

D项,“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应该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非金庸。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要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武功”的释义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

B.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和对文本的深挚读解,使得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值得让读者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C.金庸被写入文学史,但是一直都有人对他质疑与批评,不过他的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认可。

D.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让金庸武侠小说被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B[因果关系不当,表达对象与陈述内容之间关系错位。

]4.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

”B.“《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C.“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

”B[这句话是“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的论据。

] 5.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4分)[答案]①采用总分结构的形式进行论证,用分论点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②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相结合,提出论点后,进行论证,层次清晰。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12分)材料一:《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影视专家表示,《流浪地球》作为一部硬科幻电影,打造了中国式科幻片的基本样貌,不论是危机事件、科学架构还是特效制作,都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准。

除了完成度较高的影片制作,《流浪地球》的主题立意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要素。

影评人李星文说,影片讲述了中国人拯救地球的故事,观众的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对影片感觉很亲切,保证了影片不仅在大城市受欢迎,也能很好地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观影群体中。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起飞”的作品,《流浪地球》仍有不成熟的地方。

“影片在人文表达方面有所欠缺,角色行为有时冲动大于理性。

”李星文说,但是要肯定《流浪地球》的突破与创新,它标志着科幻片的类型在中国电影界第一次成型,培养了观众的审美情趣,期待日后的科幻片能够在科幻表达和人文表达方面双线并进。

材料二:喜剧片和动画片历来是春节的常客,今年春节档仍然是延续了喜剧加动画的格局。

动画片《小猪佩奇过大年》《熊出没·原始时代》和喜剧片《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覆盖了各年龄段的观影群体,达到了过年“合家欢”的效果。

春节档的喜剧电影汇聚了多位擅长喜剧制作的导演或演员,上映前备受关注。

但是上映后的票房全都高开低走,没有出现以往喜剧电影在春节档一骑绝尘的局面。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电影和观影群体是互促发展的,好的电影提升观众观影品位,有品位的观众促进电影质量提升。

近年来,中国喜剧电影飞速发展,观众对喜剧片的审美品位也越来越高,单纯地叠加笑料难以俘获人心,观众追捧的喜剧电影要有能引起共鸣的主题,还要有原创性的笑料。

(材料一、二摘编自《2019春节档电影盘点》,人民网2019年2月11日) 材料三:近5年春节档电影平均票价对比时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平均票价(元) 39.2 36.5 35.7 37.7 44.85从2019年春节档市场数据来看,今年春节档票房高达58.4亿元,票房较去年保持上升势头:观影人次达到1.3亿,较去年的1.44亿人次有所下滑。

排片增加的情况下,观影人次却是下滑的,总票房高的同时意味着平均票价的上涨。

(摘编自《2019年春节票价上涨:你实现“电影票自由”了吗?》) 材料四:事实上,在正月初一,《流浪地球》的单日票房仅列第4位,排在《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之后。

但正月初三开始,《流浪地球》成为当日票房冠军,并在此后一直领跑。

而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全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也显示,《流浪地球》以85.6分获档期满意度冠军,这再次证明了影片最终要靠口碑取胜。

根据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全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2019年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3分,获“满意”评价,这是自2015年开展调查以来春节档中的最高分,同时也是全部27个调查档期的第二名。

以《流浪地球》的成功逆袭为代表,2019年春节档既充分验证了“质量为王”这一市场铁律,也为业界追求高质量带来了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