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___________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B.研发催化剂将还原为甲醇有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C.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固态干冰升华为是吸热反应D.升温能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反应速率增大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B.在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已知,则D.已知中和热,则3.借助盐酸与溶液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玻璃搅拌器量筒B.为了保证完全被中和,采用稍过量的溶液C.若用同浓度的醋酸溶液代替盐酸进行上述实验,计算所得反应热偏大D.溶液混合后,直至温度长时间不再改变时,测量并记录反应后体系的温度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有关下列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H~1C~12O~162CO ()2CO g 890kJ/mol 4222CH (g)2O (g)CO (g)2H O(g)H 890kJ /mol+=+∆=-21molSO 20.5molO 79.2kJ 2232SO (g)O (g)2SO (g)H 158.4kJ /mol+∆=-A2221C(s)O (g)CO (g)H akJ /mol,C(s)O (g)CO(g)ΔH bkJ /mol 2+=∆=+==a<bΔH 57.3kJ /mol =-24242H SO (aq)Ba(OH)(aq)BaSO (s)2H O(l)H 114.6kJ /mol+=+∆=-NaOH NaOH H ∆()()()X g +2Y g 3Z g AabcdA.依据图a 可判断逆反应B.在图b 中,虚线只可表示加入催化剂C.图c 可表示增大Z 的浓度D.图d 可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5.三氯氧钒主要用作溶剂、烯烃聚合的催化剂。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8小题,总分54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氢气 B. 石油 C. 煤 D.天然气2.(3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B.放热反应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能量就能发生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3.(3分)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A. H+H=H2B.H+Cl=HCl C.I2→I+I D.S+O2=SO24.(3分)在一定条件下,某容器内充入N2和H2合成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最后降为零。

C.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相等。

D.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加。

5.(3分)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化学平衡时,18O存在于()A.只存在于O2 中B.只存在于O2 、SO2中C.只存在于SO3 、SO2D.SO3 、SO2、O2都存在6.(3分)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不变的容器里发生反应2SO2+O22SO3,下列说法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SO2 的消耗速率与生成速率相同。

B.SO2 的消耗速率与O2生成速率相同C.SO2 的消耗速率与SO3生成速率相同。

D.SO3生成速率与O2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7.(3分)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能量一定高于MB.Y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8.(3分)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硫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9.(3分)能正确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2H2(g)+O2(g)=2H2O(l) △H=-571.6KJ/molB.CH4(g)+2O2(g)=2H2O(g)+CO2(g) △H=-802.3KJ/molC.2CO(g)+O2(g)=2CO2(g) △H=-566KJ/mol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0.(3分)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11.(3分)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1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酒精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平衡常数,判断下列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4.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确定下列化合物的类型。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

...(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式,计算化合物的摩尔浓度。

3.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电子排布,确定下列元素的名称。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请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例子。

3. 请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此处省略其他简答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

2.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

3.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平衡数据,计算平衡常数。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进行硫酸铜溶液的制备实验,并说明实验的注意事项。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论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并给出具体的例子。

七、附加题(每题5分,共5分)1. 请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现象,推测可能的化学反应机理。

考试结束,请各位考生交卷。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试卷示例,具体题目和分值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而定。

)。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选择题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B. 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C. 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 K2闭合,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4.48L气体【答案】B【解析】试题K1闭合,构成原电池,铁棒是负极,发生铁的吸氧腐蚀,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 - 2e﹣= Fe2﹣,故A错误;K1闭合,构成原电池,石墨棒是正极,正极反应为,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增大,故B错误;K2闭合,构成电解池,铁棒做阴极,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K2闭合,构成电解池,属于惰性电极电解食盐水,两极分别生成氢气、氯气,电路中通过0.4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8.96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故D错误。

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系物B. 的系统命名是2-甲基-1-丙醇C. 相同压强下的沸点:乙醇>乙二醇>丙烷D.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甘油>苯酚>1-氯丁烷【答案】D【解析】A. 同系物必须满足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个CH2这两个条件;B. 根据系统命名法,分子内含羟基,则命名为某醇;C. 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D. 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进行分析;A. 中的官能团分别是酚羟基与醇羟基,其结构不同,故不属于同系物,故A项错误;B. 根据系统命名法,分子命名为2-丁醇,故B项错误;C. 相同状况下,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沸点越高,则乙醇、乙二醇和丙烷的沸点从大到小为:乙二醇>乙醇>丙烷,故C项错误;D. 有机物分子结构中羟基百分含量越高,其越易溶于水,则甘油、苯酚和1-氯丁烷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为:甘油>苯酚>1-氯丁烷,故D项正确;答案选D。

选择题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苯、油脂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 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 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答案】C【解析】A.含有碳碳双键的油脂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A错误;B.甲烷和Cl2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乙烯和Br2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二者反应类型不同,选项B错误;C.蔗糖和麦芽糖是二糖,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选项C正确;D、乙酸能与NaOH反应,而乙醇与NaOH不反应,选项D错误。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6小题,总分44分)1.(2分)将小块生石灰投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发生剧烈反应。

一段时间后,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烫手,这个实验事实说明该反应( )A.是放热反应B.是吸热反应C.反应过程中热能转化为化学能D.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可以通过多种形式释放或吸收能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越多说明反应速率越快3.(2分)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是( )①温度②压强③催化剂④浓度⑤反应物本身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 B.⑤C.①④D.①②③④4.(2分)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均为0.1 mol·L-1盐酸和硫酸分别与2 mol·L-1氨水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相同B.0.1 mol·L-1盐酸与相同条件下的镁粉和铝粉反应,前者速率快C.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的含义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是0.8 mol·L-1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越明显5.(2分)用纯净的Ca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制CO2,实验过程记录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OE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B .EF 段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C .随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应是FG 段D .OG 段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逐渐增快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aHCO 3的电离方程式为233NaHCO Na H CO -++++═B .HClO 是弱酸,但NaClO 是强电解质C .KClO 3和SO 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 3和SO 3为电解质D .BaSO 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 4是弱电解质7.(2分)在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石蕊变蓝的溶液:K +、Na +、-2AlO 、OH -B .加入铝粉产生气体的溶液:Cu 2+、Mg 2+、-3HCO 、Cl -C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K +、Fe 2+、2-4SO 、-3NOD .含有1 mol ·L -1 Al 3+的溶液:H +、Fe 3+、-3NO 、-3HCO8.(2分)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高二化学(答案在最后)试卷说明:试卷分值100,考试时间90分钟,I卷为选择题,共22个小题,II卷为主观题,包括第23至第27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B11C12N14O16Cu64I卷一.选择题(共22个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的题号处............)1.下列变化过程只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碘升华B.金刚石熔化C.金属钠熔融D.氯化钠溶于水【答案】B【解析】【详解】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A错误;B.金刚石中碳碳之间是共价键,融化的时候,需要破坏共价键,B正确;C.金属钠属于金属晶体,融化的时候破坏的是金属键,C错误;D.氯化钠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溶于水时破坏的是离子键,D错误;故选B。

2.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

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实验步骤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图中加热溶解,便于分离泥沙,故A正确;B.冷却结晶可析出苯甲酸晶体,故B正确;C.重结晶实验中不涉及萃取、分液,故C错误;D.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需要趁热过滤,防止损失,故D正确;故选:C。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醛类—CHOB.羧酸—COOHC.酚类—OH D.CH 3OCH 3酮类—O—【答案】B【解析】【详解】A .属于酯类,官能团为-COO-,A 错误;B .属于羧酸,官能团为-COOH ,B 正确;C .属于醇类,官能团为-OH ,C 错误;D .CH 3OCH 3属于醚类,官能团为醚键:-O-(与氧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为碳原子),D 错误;故选B 。

4.下列物质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A.乙烷B.丙烷C.邻二甲苯D.对二甲苯【答案】A【解析】【详解】A .乙烷只有一种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一种,A 符合题意;B .丙烷有2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取代产物有2种,B 不符合题意;C .邻二甲苯有3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同结构,C 不符合题意;D .对二甲苯有2种不同位置的H 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2种不同结构,D 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A 。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半年期中考试化学考试完整版(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

2022至2023年年高二下半年期中考试化学考试完整版(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

选择题下列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第一电离能:BN>S>P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CH4,故C错误;Be、B、C、N位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Be>B>C>N,故D错误。

选择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B.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能量最低原则C.表示的原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答案】D【解析】试题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均相同,都是3个,A错误;B.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知,3p轨道最多排6个电子,则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B错误;C.根据洪特规则可知表示的原子能量没有处于最低状态,应该是,C错误;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D正确,答案选D。

选择题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I1I2I3I4……R7401 5007 70010 500……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 R的最高正价为+3价B.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C.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 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答案】B【解析】从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可以看出,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都较小,可失去2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2价,即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应为第IIA族元素。

A.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的最高正价为+2价,A错误;B.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B正确;C.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C错误;D.短周期元素R元素可能是第IIA的Mg或Be,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

选择题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过氧化氢的结构式:H—O—O—HB. 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 CO2的比例模型:D. Cl-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试题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为H-O-O-H,A正确;B、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正确;C、二氧化碳是直线形结构,则该模型不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C错误;D、氯离子的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8,示意图正确,D正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附后)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

1.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的溶液:、、、B. 含有的溶液:、、、C.澄清透明溶液中:、、、D.含有的溶液:、、、2.水的电离平衡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温度B. 图中五点间的关系:C. 点A、B、C均是纯水的电离情况D.时,将的硫酸溶液与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恒温恒压下达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增大B. 和反应的中和热,则稀和反应生成的反应热C. 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D. ;,若a、b反应放热,则4.1,丁二烯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分两步:第一步进攻1,丁二烯生成碳正离子;第二步进攻碳正离子完成1,加成或1,加成。

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加成产物比1,加成产物稳定B. 与相比,时1,丁二烯的转化率减小C. 从升至,1,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小于其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D. 升高温度时,反应产物中1,加成产物所占比例减少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高能高容量电池,某高铁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极电势高于N极电势B. 电池工作时,电子移动方向:C. N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区中的浓度增大6.可逆反应: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图像如图乙所示。

现有下列叙述:①②③④⑤⑥⑦甲图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⑧图乙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则以上所述各项正确的组合为( )A. ②④⑤⑦B. ②④⑥⑧C. ②③⑤⑦D. ②③⑥⑧7.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ClO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时,用pH试纸测的HClO溶液的pH为4②HClO水溶液中含有HClO分子和、③溶液恰好与溶液完全反应④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⑤用HCl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⑥NaClO溶液显碱性A. ①②⑥B. ②⑥C. ①③④D. ②④⑤8.一种清洁、低成本的三步法氯碱工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 2(g)+CO 2(g) ΔH=-373.2 kJ ·mol -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下划线处表示燃烧热 的是( )A.NH 3(g)+45O 2(g)NO(g)+46H 2O(g);ΔH =-a kJ ·mol -1 B.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ΔH =-b kJ ·mol -1 C.2CO(g)+O 2(g)2CO 2(g); ΔH =-c kJ ·mol -1D.CH 3CH 2OH(l)+21O 2(g)CH 3CHO(l)+H 2O(l);ΔH =-d kJ ·mol -14、将浓度为0.1 mol ·L -1 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B .K a (HF) C.c F -c H +D.c H +c HF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 .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 ΔH =+185.57 kJ/mol 能自发进行, 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 发性的判据D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 和1 mol B 发生反应2A(g)+B(g)3C(g)+D(s),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1.2 mol ·L -1。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改变起始物质的物质的量,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仍为1.2 mol ·L -1的是( ) A .4 mol A +2 mol B B .3 mol C +1 mol D +1 mol BC .3 mol C +0.5 molD D .1.6 mol A +0.8 mol B +0.6 mol C +0.6 mol D7、某温度下,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为醋酸稀释时的变化曲线B.a、b、c三点溶液的pH大小顺序为a>b>cC.a点的K W值比b点的K W值大D.b点水电离的H+物质的量浓度小于c点水电离的H+物质的量浓度8、反应N2O4(g)2NO2(g) ΔH=57 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B、C两点的反应速率:B=CC.A、C两点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9、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 A(g)b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1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在一定温度下4X(g)3Y(g)+Z(g),达到平衡时,有30%的X发生分解,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是( )A.3.4 mol B.4 mol C.2.8 mol D.1.2 mol11、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12、可逆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平衡后,若升温,平衡右移B.化学方程式中n>e+fC.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则C%增大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13、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L CO和20 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 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 D.平衡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414、室温下向10 mL 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 .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c OH -不变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亦增大D .再加入10 mL pH =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 =715、已知T ℃时,K W =1×10-13。

将pH =11的NaOH 溶液a L 与pH =1的H 2SO 4溶液b L 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 ℃<25 ℃ B .a /b =9/2C .pH =11的NaOH 溶液和pH =1的H 2SO 4溶液中H 2O 的电离程度相当D .T ℃时,0.1 mol/L CH 3COOH 溶液的pH =116、25℃、101 kPa 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 、285.8 kJ/mol890.3 kJ/mol 、2800 kJ/mol ,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s)+12O 2(g)=CO(g) △H = ―393.5 kJ/molB .2H 2(g)+O 2(g)=2H 2O(l) △H = +571.6 kJ/molC .CH 4(g)+2O 2(g)=CO 2(g)+2H 2O(g) △H = ―890.3 kJ/molD .C 6H 12O 6(s) +6O 2(g)=6CO 2(g)+6H 2O(l) △H =―2800 kJ/mol 1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 2(g)+CO 2(g) ΔH =-373.2 kJ ·mol -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1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g) + 12O 2(g) = H 2O(g) △H = —241.8kJ /mol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 .吸热88kJB . 吸热2.44KJC .放热44kJD . 吸热44KJ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12分)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

反应为: C(s)+H 2O(g)CO(g)+H 2(g);ΔH =131.3 kJ ·mol -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 .1 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 —O 键c.v正(CO)=v逆(H2O) d.c(CO)=c(H2)(2)将不同量的CO和水蒸气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实验组温度/℃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H2O CO H2CO1 6502 4 1.6 2.4 52 900 1 2 0.4 1.6 33 900 A b c d t①实验1中以v(C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 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

a.升高温度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从体系中分离出来d.再充入1 mol CO2和2 mol H220、(12分)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正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t1 min后,改变下列某一条件,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有________。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B.保持容器总体积不变,通入少量稀有气体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3)T℃时,在相同容积的1 L容器中,起始充入a mol A、b mol B和0.2 mol C于容器中,达到平衡后B的体积分数与t1时B的体积分数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