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民族音乐
非洲各国的音乐传统

非洲各国的音乐传统非洲大陆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方,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音乐传统。
这些音乐传统反映了非洲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本文将介绍几个非洲国家的音乐传统,包括摩洛哥、埃及、尼日利亚和南非。
摩洛哥音乐传统摩洛哥的音乐传统源于伊斯兰和阿拉伯文化,同时受到柏柏尔人和其他非洲部落的影响。
摩洛哥的音乐以其卓越的技巧和独特的旋律而闻名。
其中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乐,它常常伴随着传统乐器如乐器包括乐器包括奥乐琴(oud)、南塔尔琴(santoor)和大提琴(viola)等。
摩洛哥音乐通常以合唱形式演唱,歌词以阿拉伯语或柏柏尔语为主。
埃及音乐传统埃及是阿拉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中心之一。
埃及音乐传统强调旋律和节奏的复杂性。
该地区最著名的乐器是阿拉伯鼓(darbuka)和弦乐器卡瓦拉(qanun)。
埃及音乐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声音的表达和感情的传递。
传统的埃及音乐形式包括阿拉伯古典音乐和法拉查舞曲(Baladi)。
这些音乐形式在埃及社交活动和庆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尼日利亚音乐传统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国家之一,也是非洲音乐的重要中心。
尼日利亚音乐传统丰富多样,融合了本土传统音乐和西方流行音乐元素。
尼日利亚的音乐风格包括高尔夫音乐(Juju music)、亚法盖音乐(Apala music)和哈伦音乐(Fuji music)等。
乐器包括鼓、木琴和铜管乐器等。
尼日利亚音乐通常以打击乐和口技为特色,节奏强烈而富有活力。
南非音乐传统南非是非洲音乐的另一个多元文化中心。
南非音乐传统凝聚了多个部落的音乐元素,包括祖鲁、科萨、特瓦纳和索托等。
南非的音乐以其独特的和声和合唱为特色,歌曲表达了社会问题、历史传统和个人经历。
特色乐器如口弦琴(mbira)、嘴琴(mouth bow)和丁格力鼓(dinggilt)被广泛使用。
此外,南非的舞蹈也是南非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和歌唱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传递文化和故事。
结论非洲各国的音乐传统丰富多样,反映了非洲大陆的多元文化和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外国民族音乐考查简答题(附完整答案)

外国民族音乐考查简答题(附完整答案)外国民族音乐考查试题(简答题部分)1、简要回答什么是民族音乐?答:广义上来说,民族音乐就是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对于中国而言,就是既包括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音乐,也包括近代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的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
狭义上来说,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的传统音乐。
对中国而言,包括民歌、歌曲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祭祀音乐、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
2、音乐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宗教、语言有哪些关联?答:民族乐器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音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围绕着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多种社会性关系与音乐的关联之中;以宗教观和宇宙观为背景的人们的意识和感觉与宗教有密切关系,在文化共同点方面也给音乐以各种各样的影响。
3、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九大区域,请指出是哪九大区域?答: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非、黑人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4、简要说明日本的雅乐所指哪些内容?答:狭义指,从中国和朝鲜传入的器乐合奏曲,日本称之为唐乐。
广义指,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也加入雅乐之中。
5、简要说明什么是日本的能乐?答:包括能和狂言,能是严肃的音乐剧,是音乐、舞蹈、戏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狂言是以滑稽为主的台词剧,音乐成分少,篇幅较短。
6、说出日本代表性的几种乐器?答:横笛、尺八、三味线、琵琶等7、简要说出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
答:(1)弹性的节拍和节奏;(2)五声音阶和五声性旋法;(3)渐变的音乐结构;(4)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
8、泰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乐艺能形式是什么?简要解释一下。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真题2017年上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真题2017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下图是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演出照,图中的哪一件乐器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______A.小提琴B.中提琴C.大提琴D.低音提琴正确答案:D[解析] 钢琴五重奏是一架钢琴和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图右侧为低音提琴,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
2. 下面谱例出自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其中两乐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模进C.变奏D.重复正确答案:A[解析] 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旋律的第二行是对第一行的上行五度模进。
模进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它们的乐节、乐汇等做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
B项模仿指的是相同的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声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或再依次出现音乐材料的不同部分,便形成了前后呼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C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项重复是指把某一音乐材料(原型)原封不动地反复一次或多次。
3. 下面谱例表现的是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时的情景,适合此段音乐的速度标记是______。
A.AdagioB.LentorgoD.Allegro正确答案:D[解析] A项为柔板,每分钟56拍,速度较慢;B项为慢板,每分钟52拍,比柔板还要慢;C项为广板,每分钟46拍,速度最慢;D项为快板,每分钟132拍,速度比较欢快。
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的情景与快板节奏更符合。
4.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琴歌,其中“三叠”的意思是______。
A.有三段歌词B.有三件乐器C.有三个乐章D.变化重复三次正确答案:D[解析] 琴曲《阳关三叠》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创作而成的。
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巴基斯坦民歌春之歌教案

巴基斯坦民歌春之歌教案一、教材分析: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和力量,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名家艺人无不为春的色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机所打动,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艺术作品。
春天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也写不完的诗篇。
春天,永远是艺术家眼中永恒的主题。
《春之歌》通过对春日的抒情,让学生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认识春天,赞美春天的同时,懂得珍惜大好时光,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去感受春天,学会用歌唱、演奏、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形式去赞美、描绘春天,共同分享春天带来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技能目标:通过对诗词歌赋、舞蹈、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
2、情感目标:感受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绘画、演奏、舞蹈、制作等去讴歌赞美春天,从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讴歌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三、教学重点:1、歌曲的表演及情感的体验。
2、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艺术是相通的。
教学用具: 多媒体软件、钢琴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有意在室中布置几盆花,学生随钢琴曲《春之歌》进入教室,按半圆形位置坐好。
(设计意图:舒缓、柔和、优美的钢琴曲《春之歌》,加上几盆含苞欲放的花给学生带来的絮絮春意,引发出他们对春天思索的兴趣。
)二、导入:1、春天来了,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2、学生配乐朗诵《春天来了》,学生自选头饰表演舞蹈剧:《春天来了》春天到了,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燕子飞来了,在枝头上高唱,小狗也出来了,小兔子也出来了,花儿开了,柳枝吐出了嫩芽,泥土散发出芳香。
蝴蝶、蜜蜂跳着欢快的舞蹈。
瞧,小朋友们也跑来了。
他们手拉着手,欢呼着,跳跃着,歌唱着美丽的春天。
(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学生舞蹈)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我们是求知、憧憬的季节,春天是我们,我们是春天,春天和我们永远是伙伴!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春天的旋律,踏着青春的脚步,去拥抱春天,歌唱春天吧!(设计意图:通过舞蹈剧《春天来了》创造一种欢快、愉悦、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世界民族音乐文化

日本四大琵琶流派:
萨摩琵琶
盲僧琵琶
蹈、音乐和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戏剧艺术形式
日本民谣
风格样式: 八木节—固定节拍 ,分节歌形式,音域较窄, 集体歌唱 ,
多为鼓和三味线伴奏
追分—散拍子,音域宽广,装饰音丰富,抒情性,独唱形式,
多为尺八伴奏
内容上: 宗教民谣 视频欣赏: 世俗民谣《樱花》
视频欣赏:蒙古长调《金色圣山》
呼 麦 呼麦
《蒙古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 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 “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 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 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 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 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아리랑 아리랑 아라리요 아리랑 고개를 넘어간다. 나를 버리고 가시는 님은 십리도 못가서 발병난다.
阿里郎 阿里郎 阿里郎 呦 我的郎君翻山越岭路途遥远 你真无情啊 把我扔下 出了门
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
阿里郎 阿里郎 阿里郎 呦 我的郎君翻山越岭路途遥远
春天黑夜里满天星辰 我们的离别情话千言难尽
有空去朝鲜半岛看一看
日本 视频欣赏:随着音乐看日本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被称为“日出之国”,由北 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4000个小岛组成,面积 37.78万平方公里。信奉道教和佛教。
尺 八
三味线
日 本 筝
正仓院所藏紫檀木画四弦琵琶
三味线演奏
尺八演奏
太 鼓 演 奏
欣赏:萨摩琵琶乐
亚洲行政划分
• 东亚 朝鲜 韩国 日本 • 西亚 土耳其 伊朗 伊拉克 沙特阿拉伯 亚美尼亚
外国民族音乐课件

新西兰的音乐文化同样融合了原住民和欧洲移民的元素。毛利人的传统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和复杂的节奏著称, 常常用于庆祝节日、举行仪式和表达情感。同时,新西兰的欧洲移民也带来了自己的音乐传统,包括苏格兰和爱 尔兰的民间音乐等。
太平洋岛屿民族音乐
01 02 03
波利尼西亚音乐
波利尼西亚地区的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歌唱和舞蹈著称。 其中,夏威夷的呼啦舞和塔希提岛的民间歌舞是最具代表 性的表演形式之一。这些音乐通常使用简单的乐器伴奏, 如木鼓、竹笛等,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
南欧地区民族音乐
01 02
民间歌曲与舞蹈
南欧地区的民间歌曲和舞蹈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如意大利的塔兰泰拉、 西班牙的弗拉明戈等,这些歌曲和舞蹈反映了南欧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
民族乐器
南欧地区的民族乐器也独具特色,如意大利的曼陀林、西班牙的吉他等 ,这些乐器在演奏时能够表现出南欧音乐独特的韵味。
03
音乐风格
国际经验借鉴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理念和方法,如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评选等。
跨界合作与创新
鼓励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古典 音乐等跨界合作,创新演绎方式 和表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
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及建议
加强立法保护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法律保 障和政策支持。
代表乐器
南美地区的代表乐器包括吉他、手风琴、鼓等,这些乐器 在南美民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节与活动
南美地区有许多著名的音乐节和活动,如巴西圣保罗音乐 节、阿根廷探戈音乐节等,这些活动展示了南美民族音乐 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06
大洋洲地区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复习提纲

东亚P23日本音乐体裁:雅乐、声明、能乐(包括能与狂言)、歌舞伎、冲绳音乐P35 日本乐器:琵琶乐(盲僧琵琶、平家琵琶、萨摩琵琶、筑前琵琶)、筝、三味线、尺八(P39)P40 朝鲜音乐体裁:雅乐(正乐)、民俗音乐、宗教音乐P44 朝鲜乐器:玄琴、伽倻琴、大笒P46 蒙古音乐形式:浩林呼麦、长调、短调P47 蒙古乐器:马头琴(红书16)东南亚P77 泰国音乐体裁:康、拉坤、南旺舞、蜡烛舞(P96,红书76)、假面剧“康”(P97,红书75)泰国乐器:鳄鱼琴(P99,红书74)、P80 老挝:摩拉姆、木偶戏=P82 缅甸音乐体裁:约塔呀、木偶戏(人和木偶互相模仿)、木偶舞(P102)、缅甸特色乐器:桑高克、帕特旺、弯琴(P105,红书61)、围鼓和围锣(红书62)P85 越南音乐体裁:水上木偶戏(P107)越南乐器:独弦琴、竹排琴(P108)P88 马来西亚乐器:萨佩P90 印度尼西亚音乐体裁:甘美兰(红书77)、克恰克(红书85)P94 菲律宾乐器:库林当、竹皮弦琴、鼻笛、散竹琴(巴林兵)、口弦,119有详细介绍南亚P130 印度乐器:维纳(红书32)、西塔尔琴、坦布拉、塔布拉、不丹加、萨朗吉(红书33)P131 印度音乐体裁:拉格(拉嘎)、塔拉、德鲁帕德(红书36)P139 尼泊尔音乐体裁:丐讷、达卖(红书P55)P135 巴基斯坦音乐体裁:夸瓦里歌唱P141 不丹音乐体裁:夏布塔、恰姆不丹乐器:却克西亚、中亚、北非P163 伊朗乐器:桑图尔P165 土耳其音乐体裁:乌尊哈瓦、克利克哈瓦、苏菲舞、肚皮舞(红书112,116)土耳其乐器:萨斯、塔乌尔、唢呐、呐伊(红书108)P170 阿拉伯地区:玛卡姆(红书114)P174 苏联的西亚、中亚诸国音乐体裁:玛卡姆、多声民歌P187哈萨克斯坦:冬不拉(红书88)、柯布兹非洲音乐P102 黑人非洲乐器:拉梅拉丰欧洲音乐P229 英国传统舞蹈:剑舞、摩里斯舞、乡村舞、社交舞英国乐器:苏格兰风笛、爱尔兰风笛(P246有详细介绍,红书164)P230 爱尔兰乐器:竖琴(P249有详解)P233 希腊乐器:里拉琴(红书157)、拉乌德、桑多里、佐尔纳、单簧管(红书156)P234 瑞士音乐形式:约德尔歌唱瑞士乐器:阿尔卑斯长号P238 罗马尼亚音乐体裁:哭丧歌、独唱抒情曲(多纳依,红书147)、排箫(红书148)P242 俄罗斯音乐体裁:壮士歌俄罗斯乐器:三角琴、古斯里琴、多姆拉琴P253 西班牙音乐形式:弗朗明哥(红书171)拉丁美洲P310 阿根廷音乐体裁:探戈(红书189),班多钮风琴(红书190)P314 巴西音乐形式:桑巴、乔罗P342 古巴音乐:伦巴(红书198)、颂(红书P198,202)北美洲红书212:黑人灵歌、爵士乐(红书215)、大洋洲P363 口弦、裂缝鼓。
世界民族音乐解释和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雅乐(广义):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了从亚洲大陆输入的唐乐和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术歌曲。
这类歌曲(包括催马乐,朗咏,披讲)。
且雅乐是给神听的,演奏全是男子。
2,能乐——武士阶级的音乐。
象征剧:表演者戴着象征人,鬼,神的面具。
以唱,念,做来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的性格。
狂言:滑稽剧,讲人的故事。
猿乐:日本歌舞杂技的总称。
3,庶民音乐——以歌舞伎为代表的三味线音乐。
1,集乐,舞,唱,念,做,打和哑剧,脸谱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的喜剧艺术,是最能代表日本民族心态和美学趣味的庶民戏剧。
4,拉格:来自梵文,意为“感染人的心灵”是一种旋律的框架和曲式框架,每一种拉格都有它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演奏特定的时间段落并表达麽一种特定的情绪,拉格的演奏演唱是以即兴为特征的。
5,塔拉:印度音乐另一支柱,是印度人对节奏节拍的总称.塔拉是一个基本计数时间,一个周期,要通过分割产生再计分计数,时间才是实际的节拍单位.6,洽瓦利(qawwali)(巴基斯坦):是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徒独特的宗教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包含了在北印度音乐文化范围内,是古典音乐要素与民俗音乐要素兼而有之的中间性音乐,称为准古典音乐,其流传中心地是巴基斯坦,意为祝词.7,船歌(孟加拉):一般由掌舵船夫演唱,内容广泛,带有寓意,节奏较自由,音域不宽,没有太大跳跃,习惯把音阶中第七个音阶降低半音,旋律婉转曲折,其典型乐句是唱腔在一个音上延长,经过短小装饰音转折后在同一个长音上结束。
8,保乌尔(孟加拉):音域较广,演唱情绪慷慨激昂,具有鲜明,纯粹的民歌风格,曲调,节奏都源于孟加拉深厚的音乐文化传统。
9,甘美兰(印尼):这个词是爪哇语,主要指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可以用来繁殖一切合奏音乐,此外还只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它是由许多音色不同的音响层次和几条相互独立的旋律线组合而成,各种节奏错落有致,是一首长,大的乐曲,旋律似乎固定不变,不断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基斯坦民族音乐——巴基斯坦音乐细分【摘要】: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地处南亚次大陆地带,东与印度比邻,西与伊朗接壤,南面是印度洋,东北面可通往中国的新疆,西北和阿富汗相连。
在乌尔都的语系中,“巴基斯坦”这个源自波斯语的名字的意思其实是“圣洁的土地”或者“清真之国”的意思。
巴基斯坦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可细分为: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部落音乐、巴基斯坦古典音乐。
【关键词】:南亚;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正文】: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地处南亚次大陆地带,东与印度比邻,西与伊朗接壤,南面是印度洋,东北面可通往中国的新疆,西北和阿富汗相连。
在乌尔都的语系中,“巴基斯坦”这个源自波斯语的名字的意思其实是“圣洁的土地”或者“清真之国”的意思。
从前巴基斯坦的首都在卡拉奇,而后到现在巴基斯坦将首都设在伊斯兰堡。
在政治上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它同时也是世界第25大经济体。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经济改革改善巴基斯坦的经济前景,加快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部门有着明显的突破。
音乐在巴基斯坦非常风靡,多样的乐风从传统音乐(如Qawwali)到与西方音乐融合的巴基斯坦音乐。
在历史上巴基斯坦与印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在音乐上巴基斯坦其实与印度也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如果你自认为巴基斯坦音乐只与印度音乐有联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居住在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信德、俾路支、帕坦等民族的音乐。
其音乐文化与印度关系密切,同时,也受到了伊朗和阿富的影响。
由于宗教信仰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各民族在音乐上也都各具特点。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的民间音乐是与北印度的民间音乐比较接近的。
旁遮普的民间音乐常见的民间歌曲有即兴性的,比如像是:“玛希雅”、“博利”,也有各种叙事性的歌曲,比如像是:“希尔-伦杰赫”等。
在这些歌曲里,它们不仅仅被人们传唱,它们也是当地主要的舞蹈类歌曲,它们的主要特点为曲调不断的反复。
而在巴基斯坦,信德的民间歌曲,它主要形式被当地人们称作“卡菲”的歌曲形式,“卡菲”内容多半是通过信德的民间神话故事,以此来表现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的教义。
在“卡菲”中,歌词又大多取材于18世纪上半叶的信德诗人S.阿卜杜尔·拉迪夫的诗歌。
而且“卡菲”的曲调以印度古典拉格以及当地民歌为它的基础,“卡菲”也是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完美结合体。
我们时常在看“卡菲”的表演过程中,经常都会即兴地插入一些节奏自由的演奏或者是演唱之类的。
而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的民间音乐则广泛受到波斯以及波斯周边音乐的影响,而且影响较深, 在“俾路支”中,它的主要的形式有歌颂爱情的爱情歌曲“利库”、有叙述现实的叙事歌曲“达斯特纳络”,也有赞美婚礼的歌曲“哈洛,哈洛”等。
而这些歌曲一般都是词句短小,但是节奏却极其自由的,曲调上也经常是反复无常,同时这些也常由流浪的职业艺人演唱。
在俾路支和信德还有一种广为流行的婚礼歌曲“沙达曼”。
而居住在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的帕坦族最重要的民间歌曲是“恰拜特”,“恰拜特”是以四行诗的形式来赞美伟大的爱情或着歌颂豪迈的英雄,在演唱方式上,“恰拜特”是由两位歌手轮流进行吟唱,但是有时在场听“恰拜特”的人也会跟着节奏重复吟唱,更为特殊的一点是,“恰拜特”这种歌曲在巴基斯坦仅仅只限于男性歌唱者演唱,女性是绝对不可以唱出来的。
另外,在巴基斯坦,有着另一种流行的舞曲,当地人叫它“卡塔克”。
巴基斯坦的传统音乐和专业创作遵循印度音乐的理论体系。
常用的拉格(拉格指印度古典音乐的两个基本因素之一,是印度音乐中的"音型"框架,具有音阶意义,演奏者在数十种不同的"拉格"中,选择由5个音或7个音组成的"拉格".代表一定的情绪,如季节、时辰、下雨、早晨、黄昏等。
【此来源百度百科】)有“拜拉维”、“卡菲”、“克默杰”和“比拉费尔”等。
主要的艺术歌曲体裁有“卡瓦利”、“恰亚尔”和“特帕”等。
而在这么多的艺术歌曲题材中,“卡瓦利”是目前在巴基斯坦最为盛行的一种歌曲体裁,“卡瓦利”也是广播、电视以及音乐会的重要曲目。
而在这些歌曲中,它们选用的歌词大多是由2行诗歌组成或者4行的诗歌组成,它们的音乐结构也大多是分节歌式。
在这类歌曲中,它们的演唱者大多是家传的职业音乐家。
器乐曲通常源自声乐曲,往往是一系列短小的动机或者是音调的不断的反复而成的。
在巴基斯坦的音乐中,他们常用到的乐器有膜鸣乐器比如:多拉克、多尔、米尔登格;在体鸣乐器中主要有:小铜铃、孔格鲁;气鸣乐器:沙赫奈伊、比恩(蛇笛);弦鸣乐器:沙林达、萨伦吉、拉巴卜、埃克塔拉、西塔尔等。
其中大部分源自印度和阿拉伯,主要用作声乐伴奏,其中节奏性乐器占重要地位。
近年来,以电影歌曲为主的流行音乐也在巴基斯坦广泛流传。
这些流行音乐较多地受到了西方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
在巴基斯坦,宗教音乐占了巴基斯坦音乐的很大一个比例。
最重要的是“恰瓦里”。
这也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伊斯兰教中苏菲派的一种以声乐为主的音乐体裁。
其歌词内容主要是神秘思想的题材[1],如赞颂伊斯兰教的上帝--安拉或者是安拉的使者穆汗默德以及其他圣人,也有一些反映世俗爱情的内容[2]。
所使用的语言以乌尔都语为主,其规律是押头韵和尾韵[3]。
一般于星期四晚在清真寺或苏菲派修炼的地方演唱(星期五是伊斯兰教的礼拜日)。
其特点是重要的曲调和内容反复出现[4](印度的“拉格”手法)。
“恰瓦里”一般由3到10人表演,主要伴奏乐器是簧风琴和单面鼓[5]。
簧风琴演奏时用左手推拉右部的风箱,右手按键。
单面鼓通常成对使用。
表演队坐的位置为:A,领唱(1人);B,伴唱(2人);C,簧风琴演奏家及歌唱家(2人);D,鼓手(1人);E,合唱队(4人)。
[6]这一类中还有,“罕萨僧侣的入定仪式及器乐序曲”,这种音乐是节日或仪式中少不了的。
其演奏的巴里科乐队使用三种乐器:双簧管苏奈、一对铜鼓达玛、双面大鼓达当。
器乐序曲中从左向右依次苏奈、达玛和达当。
序曲后僧侣出场,观众随之狂欢起来。
在入定仪式中,僧侣如醉如痴地倾听着双簧管的乐音,以及真主派他传递的预言。
他伸展双臂,无控制地舞着,最后虚弱地倒下,起到了在仪式中的作用。
[7]除了占人口多数的伊斯兰教外,还有六百万之众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8]和人数较少的锡克教、祆教徒、大同教、阿玛迪教等也都有各自的音乐。
巴基斯坦人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14世纪时代,伊斯兰教著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自己的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中就这样记载着:“一天他率领30人前往某地,携带了两名歌手,他们是兄弟二人,便把他们带上,他们演唱一回,另两个人演唱一回” [9]。
这一句话证明了巴基斯坦民歌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厚重的基础。
巴基斯坦民歌十分丰富,几乎渗透到生活甚至是生产的各个方面,巴基斯坦民歌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1喜庆歌:巴基斯坦人在婚嫁、生子、节日、丰收庆典等喜庆时刻都要载歌载舞进行各种表演,以此来表示欢庆。
在订婚仪式时巴基斯坦人会吟唱“芒哈歌”;而在订婚仪式完成之后他们又会唱“鼓歌”;结婚前男方要送来化妆品并且被要求唱“杰提歌”;而结婚的前两天新娘要进行“纹手仪式”并且吟唱“迈哈迪”;在结婚当日他们也不能闲着,要给新娘沐浴、化妆、穿衣并唱“沐浴歌、化妆歌、穿衣歌”。
同样新郎家也要唱这些歌;新郎骑马前去迎娶新娘要唱“上马歌”;婚礼中有“取笑歌”、“婚约歌”;签完婚约后,小姨子会端着甜点喂姐夫吃并唱“接盖歌”;送新娘上轿时唱“送别歌”;新娘进村时,村口迎接的人要唱“卡门歌” [10]。
这样还不算完,等到新娘到了新郎家中,巴基斯坦人也还有许多的程序要做。
总而言之,在巴基斯坦的婚礼上婚礼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相应的歌曲。
○2)劳动歌:巴基斯坦是一个农业型的国家,大多数的巴基斯坦人主要从事农业,而且有着跟古代中国一样的风格的男主外女主内区分,于是在巴基斯坦的农村,妇女们就产生了纺织歌、磨米歌和摇篮曲等。
在男人们中产生牧羊歌、播歌种、收割歌、造房歌、丰收歌、圈圈舞等。
在劳动之余,他们也经常喜欢以音乐自娱。
如:男人们喜欢月夜聚集于村外,妇女们常在炎热的午后家中集体唱情歌、逗趣歌。
[11]○3英雄歌:比如巴基斯坦西北边省的普什图人的《恰尔巴伊塔》之类的歌曲类型。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样,英雄类型的歌曲是由两个歌者轮流歌唱,或所有在场人进行重复,用四行诗不断地交替演唱。
演唱场所是男人们聚集的地方,歌曲内容为赞美爱情或英雄或伊斯兰教预言家和圣徒。
伴奏的乐器有拉巴布、双面鼓多拉克和手鼓达夫。
[12]巴基斯坦的音乐文化远非如此简单,在此不再多论,期待以后有更加深刻的论文表述巴基斯坦的音乐。
参考文献:[1][2]唐孟生、孔菊兰. 《巴基斯坦文化与社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9月版:P282[3][10]孔菊兰.巴基斯坦民间文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P194、169[4][5]杜亚雄. 《巴基斯坦的传统音乐》[Z].音乐周报/2007-1-24,第007版[6][7]武建军《巴基斯坦的音乐和舞蹈》J]. 中国音乐, 1994(2)[8]伊夫提哈尔.H.马里克著、张文涛译. 《巴基斯坦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年8月版:P20[9]马金鹏译. 《伊本.白图泰游记》[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P451[11][12]赵佳梓. 《亚洲音乐----巴基斯坦》[J].音乐爱好者,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