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理念\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环境友好化学(Environally Friendly Chemistr qy)、清洁化学(Clean Chemistry)。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不再处理废物。
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理想的绿色技术应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品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过程。
化学工艺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原料、溶剂和催化剂。
绿色意识是人类追求自然完美的一种高级表现,它不把人看成大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作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员,追求的是人对大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色意识与环保不同,它们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环保意识"带有明显的被动状态,带有比较强的功利目的。
我们经常谈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多少疾病和多大经济损失等等,实际上还是把人放在与自然相对立的位置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们可以去治理和解决一些急迫的污染问题,但对于眼下不对人产生危害而仅仅对自然界产生危害的问题,反应就不那么积极了。
只有在以绿色意识为核心谈环保意识的时候,才会有正确持续的产物。
绿色意识的发展产物就是绿色科技,绿色科技的范围比绿色化学广得多。
所谓绿色科技是指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研究与环境兼容、不破坏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绿色科学和工程技术,它的目标在于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战略问题。
由于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大部分直接与化学反应、化工生产过程及它们的产物有关,因此绿色化学便自然而然地成为绿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以上观点,绿色化学又可定义为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研究和设计对环境负作用尽可能少,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和化工生产过程。
《绿色化学》期中考试答案

《绿色化学》期中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C ;2、A ;3、B ;4、B ;5、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 ABC;;2、CD CD;;3、ABD ABD;;4、BCD BCD;;5、AB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源头上、源头上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分子筛的基本结构单元:硅氧四面体 铝氧四面体铝氧四面体铝氧四面体 硅铝比硅铝比硅铝比3、杂多酸的优点:反应条件温和、活性高、选择型好、腐蚀轻微4、对酶进行固定化的方法:载体结合、对酶进行固定化的方法:载体结合 包埋包埋包埋 交联交联交联5、室温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主要包括:烷基季铵离子 烷基季磷离子烷基季磷离子烷基季磷离子 1,3 1,3二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二烷基取代的咪唑离子 N- N- N-取代吡啶离子取代吡啶离子取代吡啶离子6. 6. 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5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简述绿色的定义及主要特征(1)定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运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体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产生。
(2)绿色化学的主要特征: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强调原子经济性反应,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体现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与融合,目的是实现清洁生产;尽可能优先的使用催化技术;工艺条件尽可能温和,以减少能耗和提高安全性。
2、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防止废物;设计安全的化学品和产品;设计较小危险性的化学合成方法;使用可再生资源;使用催化剂,而不是化学计量试剂;避免使用化学衍生物;最大化原子经济性;使用安全的溶剂和反应条件;提高能量效率;设计使用后可降解的化学品和产品;防止污染的实时分析;最小化事故的可能性。
绿色化学题目

绿色化学题目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简要叙述绿色化学的概念、目标和实现途径。
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目标:降低或除去化学产品设计、制造、应用中有害物质的使用与产生,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对环境更加友好.它包括研究和寻找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轻化实现途径:(1)开发绿色实验。
如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代替KClO3分解法,实现了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
(2)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环境的污染,实验中有危害性气体产生时要加强尾气吸收,对实验产物尽可能再利用等。
(3)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使实验小型化、微型化。
(4)对于危险或反映条件苛刻,污染严重或仪器、试剂价格昂贵的实验,可采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等办法。
(5)妥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二、叙述绿色溶剂的概念、作用和主要分类,并对每一类绿色溶剂举出一个相关实例。
答:一般是指溶剂化学性质不稳定,可以为土壤生物或其他物质降解,半衰期短,很容易衰变成低毒、无毒的物质。
也称环境友好型溶剂。
在化工企业当中绿色溶剂一般指生物柴油、植物油,甲酯化植物油等。
水也可以广义的认为是绿色溶剂。
作用:可以替代传统的有机溶剂而且能够为反应分子提供新的分子环境,使反应的选择性转化率得到改变和提高,或使分离提纯等过程较容易进行,而溶剂本身是环境友好的主要分类:水:离子溶液:氯铝酸类,如超临界流体: scCO2,如,全氟碳流体是F,不是Fe三、概述绿色催化剂的定义及其包括的主要类型,并以两种绿色催化剂类型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作为实例,简要叙述绿色催化剂与传统催化剂的区别及优越性。
答:定义: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品的生产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产生环境污染和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平衡。
绿色化学与化工

绿色化学与化工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 “新化学婴儿”。
它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内容广泛。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一、现代化学发展面临挑战: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数与化学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环境问题都归结为化学的原因,显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锐减、沙尘暴和煤的燃烧等。
这当然与化学没有树立好自己的品牌有关系,在最早的化学工艺流程里面,根本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因此很多化学工艺都是会带来环境污染的。
现在,有些人把化学和化工当成了污染源。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结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有些化妆品厂家也反复强调本产品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事实上,这些是对化学的偏见、监测、分析和治理环境的却恰恰是化学家。
2、绿色化学产生背景:1. 环境危机 2. 能源危机。
环境保护运动呼唤绿色化学: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成灾(PH 值<5.6的雨水就称为酸雨)5、森林锐减6、土地沙漠化7、大气污染8、淡水资源污染9、海洋污染 10、垃圾围城——最严重的城市病这些问题等着这绿色化学的解决。
3、绿色化学的特点:①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②从经济观点看,绿色化学为我们提供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③从环境观点看,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新科学和新技术方法。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1。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指的就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2。
双十二规则前十二条原则:(1)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3)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与生产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是低毒或无毒的。
(4)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
(5)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如有可能就不用辅助物质(溶剂、分离试剂等),必须用时也要用无毒的.(6)有节能效益的设计:化工过程的能耗必须节省,并且要考虑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如有可能,合成方法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7)使用再生资源作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不是使用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耗尽的原料.(8)减少运用衍生物:如有可能,减少或避免运用生成衍生物的步骤(如用封闭基因、保护/脱保护、暂时修饰的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这些步骤要用外加试剂并且可能产生废弃物。
(9)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性)优于计量反应试剂。
(10)设计可降解产物:化学产物应当设计成为在使用之后能降解成为无毒害的降解产物而不残存于环境之中。
(11)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要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使其可及时现场分析,并且能够在有害物质生成之前就予以控制。
(12)采用本身安全、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在化学过程中,选用的物质以及该物质使用的形态、都必须能防止或减少隐藏的意外(包括泄露、爆炸与火灾)事故发生.后十二规则:(1)鉴别与量化副产物(2)报道转化率、选择性与生产率(3)建立整个工艺的物料衡算(4)测定催化剂、溶剂在空气与废水中的损失(5)研究基础的热化学(6)估算传热与传质的极限(7)请化学或工艺工程师咨询(8)考虑全过程中选择化学品与工艺的效益(9)促进开发并应用可持续性量度(10)量化和减用辅料与其他投入(11)了解何种操作是安全的,并与减废要求保持一致(12)监控、报道并减少实验室废物的排放3。
中考化学 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版)

第 1 页 共 8 页中考化学 回归课本基础知识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1869年,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在源头上消除污染,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 的方向发展。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的变化。
电灯发光、风力发电、石油分馏属于变化。
物质的燃烧,物质变质、煤的干馏属于变化。
2.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稳定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属于 性质。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属于 性质。
3.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是未充分燃烧产生的 ;吹灭蜡烛,出现大量白烟是 。
4.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 、水蒸气比空气中的 ,氧气比空气,呼出的气体主要是。
5.用量筒量量取液体时,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视线应与保持水平。
6.如何证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的操作方法:,证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操作方法:。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1.空气成分中,按 计算,含量最多是 ,约占 %;其次是 ,约占 %。
稀有气体约占 ;二氧化碳约占。
氧气质量分数约占空气的21%,对吗? 。
氧气有可燃性,对吗?。
2.稀有气体包括 、 、 、氪、氙,氡。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 ,所以用作霓虹灯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 ,可用作反应的保护气(不般不用作食品保护气)。
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反应对吗? 。
3.氧气可用于气焊的原因是,氮气可以作保护气或食品防腐的原因是。
用于磁悬浮列车制造低温环境,医疗麻醉的气体是。
4.空气质量指数计入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 、、可吸入颗粒物(PM 10)、 (PM 2.5)和 臭氧 等。
是否包括CO 2。
是否包括N 2。
5.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叫,原理:先降温将空气转化为液态,利用液氮和液氧的 不同,进行分离。
此过程属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6.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注意事项:(1)因为氧气,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故可用向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
绿色化学简介

绿色化学简介张鹏伟(西北大学化学系05级化学基地班西安 710069)摘要:绿色化学将从本质上解决环境问题,是21实世纪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对绿色化学的发展做了简要叙述,从原料、催化剂、溶剂等方面简介了近年来绿色化学的研究方向及进展。
关键词:绿色化学研究方向环境治理一、引言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是人们为了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而针对化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它与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学,材料学等学科紧密联系,共同为解决人类环境问题而发挥其决定性作用。
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定、生态环境等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顾环境治理的历史,从20世纪中叶的“稀释废物来防治环境污染”,到后期的“管制与控制”时代,而在九十年代初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源头控制”,即从源头防止废物的生成。
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
1995年美国环保在全美化学学会年会上对绿色化学进行了简述,即“被设计成减低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使用或产生的化学过程和化学产品”,美国政府还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1999年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成为化学科学的前沿。
至此,全世界掀起了绿色化学的研究热潮。
二、核心内容绿色化学它对化学反应的基本要求是:(一)、淘汰有毒原材料,尽量使用可再生材料,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逐渐摆脱对石油、煤等矿产资源的依赖。
(二)、原子经济性。
尽可能是参加反应的原子的都进入终端产物,这不但防止了污染,而且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注: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摩尔质量/反应物的总摩尔质量)*100%)(三)、合成中尽量不使用和产生有毒害物质。
(四)、寻找最佳转换反应和良性循环,使用高选择性催化剂,实现“零排放”,降低副产物,使整个过程只有原料和能量的输出,而产出只有产品。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第一章A、绿色化学的定义、目标及特点绿色化学的定义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它是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化学品的使用和产生。
也就是降低或消除在化学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的有害物质。
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
绿色化学的目标: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降低维持人类生活水平及科技进步所需化学产品与过程所使用与产生的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的特点:理想的绿色化学技术应该是: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工艺过程使用无害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
B、原子经济性与产品收率原子经济性与产品收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从传统宏观量上来看化学反应,后者则从原子水平上来看化学反应。
若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率或收率很高,但反应分子中的原子很少进入最终产品中,即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很差,则意味着该反应会排出大量的废弃物。
因此,仅仅用反应的产率或收率来衡量一个反应是否理想显然是不充分的。
要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只有通过实现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才能达到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零排放”的要求。
所以,应使用产率和原子经济性两个概念作为评估一个化学工艺过程的标准。
C、评价化学工程的方法绿色化学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最大限度使用可更新原料或可再生的原料产品尽量保持其功效,将毒性降至最小能量使用最小并考虑对经济及环境的影响1.4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1.污染防止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
2.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所使用的所有原料都转化到最终产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