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经典影视鉴赏》
中外影视鉴赏

管理学院 李洪宇
第一章
电影发展史
第一节
世界电影发展史
• 1、十九世纪30年代,电影开始了它的诞生 前的技术准备期,也叫做发明期 • 2、1896-1912年,电影从幼年期迅速成为 一种艺术 • 3、1913-1926年,无声电影走向成熟 • 4、1927-1945年,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走向 成熟 • 5、1946-1959年,电影艺术进入了重要的 发展时期 • 6、1960年至今,世界电影从突破创新中走 向多样化发展
三、蒙太奇的功用
•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 *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 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 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 *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 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 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 迪观众思考。 • *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 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 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 4.对比蒙太奇 类似文学中的对比描写,即通 过镜头或场面之间在内容(如贫与富、苦与 乐、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等)或形 式(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声音强弱、动静 等)的强烈对比,产生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 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和 思想。
• 理性蒙太奇 让· 米特里给理性蒙太奇下的定 义是:它是通过画面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通过 单纯的一环接一坏的连贯性叙事表情达意。 理性蒙太奇与连贯性叙事的区别在于,即使 它的画面属于实际经历过的事实,按这种蒙 太奇组合在一起的事实总是主观视像。这 类蒙本奇是苏联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爱森斯 坦创立,主要包含:
• 1、杂耍蒙太奇 爱森斯坦给杂耍蒙太奇的定义是: 杂耍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其间一切元素都是为了促 使把导演打算传达给观众的思想灌输到他们的意 识中,使观众进入引起这一思想的精神状况或心理 状态中, 以造成情感的冲击。这种手榕在内容上可 以随意选择,不受原剧情约束,促使造成最终能说明 主题的效果。 与表现蒙太奇相比,这是一种更注重 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为了表达某种抽象 的理性观念,往往硬摇进某些与剧情完全不相干的 镜头,譬如,影片《十月》中表现孟什维克代表居心 叵测的发言时,插入了弹竖琴的手的镜头,以说明其 "老调重弹,迷惑听众"。
《中外影视名作欣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外影视名作欣赏》——影评写作院系:艺术学院专业班级:艺设0805课程名称:中外影视名作欣赏指导老师:王远学号: 0811150428姓名: XXX《阿甘正传》情感分析Xxx【内容摘要】影片给我们讲述的是阿甘生命中的亲情爱情和友情。
他有个坚强又智慧的母亲,他是幸运的。
他对珍妮的痴情与忠诚,珍妮是个叛逆的孩子,但他却始终不离不弃,他是善良的。
他的朋友丹中尉和巴布是他在越战中结识的,在战场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他是忠诚的。
【关键词】阿甘情感精神前言阿甘的人生是富有戏剧性的,对于许多人来说他是不幸的,可正是这个不幸的人却能得到许多正常人都渴望得到的幸福。
而阿甘的幸福也正是来自他那颗善良的心。
一、阿甘母子之间的精神传承阿甘是幸运的,虽然他与别的正常的人相比似乎“输”在了起跑线上,先天的残疾,智商的不足等等,但是就是这些看似可以毁了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家庭的缺憾与不幸,反而使得他更加认真地对待自己,从而赢得了整个人生。
这一切的原因阿甘在学校的公车上就对珍妮说过了:“我妈妈经常说,笨有笨作为”。
阿甘的母亲也是幸运的,虽然她的家庭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成员--丈夫,虽然上天赐给了她一个残疾的儿子,然而正是因为这样,独自养育一个残疾的儿子反而使她更加得坚强与智慧,顽强地尽着一个母亲的职责,将生活的真理用简单的语言告诉阿甘,直到她收获了一个正直,善良且获得了荣誉的儿子。
阿甘的母亲就象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平凡又伟大,可以说她性格中的要素构成了阿甘的性格中的大部分,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母子之间优秀的精神传承造就了后来的阿甘,这在影片中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阿甘的口头禅:“我妈妈经常说...”。
阿甘从母亲那里学会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也继承了母亲坚毅的性格,他教条式的对母亲的话的背诵与贯彻,丝毫不让人感到生硬晦涩,更多的则是对阿甘母亲的赞叹与感动。
阿甘是个低智的人,学不会技巧式的小聪明却可以掌握对待人生的大智慧,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人们苦苦追求的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反讽式的再一次表达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继承方式,同时其又正是美国民族精神的本身。
中外影视欣赏大纲剖析

《中外影视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133014 课程学时: 33 课程学分: 3开课学期:适用专业:选修课一、教学目标:中外影视欣赏课,通过对中外影视名著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在学习了解影视艺术的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同时,提高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指导人生;学会对影视艺术的鉴赏与评价,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历史、认识现实,增长知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教育学专业的方向选修课程,主要学习影视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外影视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作品,懂得影视艺术基本特性,了解景与镜头的分类和功能、声音与色彩的意义和作用、蒙太奇的原理和功能等影视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影视创作中的编、导、演,培养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
并且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剧作品片段的观摩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一些基本的影视艺术规范,培养学生对影视艺术的兴趣和对视觉文化的感受性。
三、预修课程:五、讲授内容第一章世界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电影的诞生和发展,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的探索,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出现;掌握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向现代电影美学观的转变,欧洲产生三大电影运动,世界各国的电影创作。
教学难点和重点苏联蒙太奇学派,蒙太奇思维;现代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新德国电影运动。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影诞生期一、光影理论的发现二、电影原理的发明三、活动电影的问世第二节电影成长期一、世界电影史上的两大传统1.卢米埃尔与写实主义传统2.梅里爱与技术主义传统二、格里菲斯的原始综合1.格里菲斯的主要贡献2.格里菲斯的电影具有两大特点3.格里菲斯的两部巨片三、美国的喜剧电影1.喜剧片的代表人物2.卓别林电影的特色四、苏联的蒙太奇学派1.苏联的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2.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3.《战舰波将金号》4.普多夫金五、欧美的其他流派1.英国的勃列顿(布赖顿)学派2.德国表现主义3.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第三节电影成熟期一、有声电影和彩色片的问世二、美国电影的鼎盛1.制片厂制2.类型电影3.美国电影中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类型片(1)西部片(2)喜剧片(3)歌舞片(4)犯罪片(5)类型片之外的优秀影片4.好莱坞神童奥逊·威尔斯的电影三、苏联电影的发展1.苏联电影业在30年代有了空前发展2.40年代以后的电影第四节电影发展期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特征(1)集中反映战后意大利的社会现实和民族悲剧(2)影片具有高度的真实性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主要作品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影响二、法国新浪潮运动1.法国新浪潮运动特征2.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主要作品3.法国新浪潮运动的局限及影响三、新德国电影运动1.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特征2.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四、多元化的当代电影1.战争题材的影片(1)美国的战争片(2)苏联的战争片2.政治电影3.伦理电影(1)苏联的伦理电影(2)美国的伦理电影4.美国的娱乐片5.现代派电影第二章中国电影简史教学目的的和要求:了解中国的早期电影,左翼电影,抗战电影,十七年电影,新时期以来的电影,港台电影。
中外影视赏析

本学期欣赏的影片
科幻系列: 猩球崛起》 阿凡达》 2012》 科幻系列:《猩球崛起》 《阿凡达》 《2012》 人物传记: 孔子》 阿育王》《花木兰》 》《花木兰 人物传记:《孔子》 《阿育王》《花木兰》 平民人生: 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立春》 平民人生:《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立春》 》《立春 英雄传奇: 十月围城》 赤壁》《勇敢的心》 》《勇敢的心 英雄传奇:《十月围城》 《赤壁》《勇敢的心》 经典爱情: 乱世佳人》《失恋33天》《甜蜜蜜》 经典爱情:《乱世佳人》《失恋33天》《甜蜜蜜》 》《失恋33 甜蜜蜜
授课方式
选择古今中外最经典、 选择古今中外最经典、最富有代表性的影 视作品如《猩球崛起》 阿凡达》 视作品如《猩球崛起》 、《阿凡达》 《阿育 王》、 《乱世佳人》、《花样年华》《喜宴》、 乱世佳人》 花样年华》《喜宴》 》《喜宴 孔子》 小鞋子》 《美丽人生》 、《孔子》、《小鞋子》、《安 美丽人生》 卡列尼娜》 娜·卡列尼娜》等供学生欣赏。采取教师讲授和 卡列尼娜 等供学生欣赏。 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评析影视文本, 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评析影视文本,探究其突 破外影视赏析》
主讲: 主讲:滕朝军
教师介绍
滕朝军, 滕朝军,男,2005年毕业于福建华侨大学文 2005年毕业于福建华侨大学文 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 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影视文学的教学 与研究工作。 与研究工作。
课程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对影视的 了解,扩大大学生的审美视域, 了解,扩大大学生的审美视域,提高大学生的影 视鉴赏和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大学生影视评论 视鉴赏和分析能力, 的写作能力。 的写作能力。
本学期欣赏的电影
另类情感: 喜宴》《霸王别姬》 另类情感:《喜宴》《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 青涩恋情: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生死朗读》 青涩恋情:《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生死朗读》 》《生死朗读 童真世界: 小鞋子》《美丽人生》 童真世界:《小鞋子》《美丽人生》 》《美丽人生 喜剧天地: 办公室的故事》 表姐你好啊》 喜剧天地:《办公室的故事》 《表姐你好啊》
《中外影视名作赏析》封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外影视名作欣赏》——影评论文写作院系:艺术学院专业班级:艺设0904课程名称:中外影视名作欣赏指导老师:文立磊学号:姓名:《拯救大兵瑞恩》赏析----从角度分析摘要:中国宋代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与西方荷兰霍贝玛的风景画《密德哈尼斯的村道》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西方描绘自然的作品。
本文着重从绘画空间的角度分析这两幅作品,绘画空间,一般来说被认为是物与物之间,物与四周及环境或包含于物之内的距离间隔和区域。
也就是艺术家通过线条、笔墨、明暗、色彩、以及透视、构图等造型手法,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创造出二维、三维或多维的空间视觉效果。
文章就从《溪山行旅图》与《密德哈尼斯的村道》绘画空间表现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两个大的方面来探究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溪山行旅图,密德哈尼斯的村道,绘画空间在艺术发展史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
例如同样是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绘画,在中国通常称为山水画, 而在西方则称为风景画, 这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不同的认识。
其中中国宋代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与西方荷兰霍贝玛的风景画德哈尼斯的村道》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中西方描绘自然的作品。
一,主题在艺术发展史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
例如同样是反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绘画,在中国通常称为山水画, 而在西方则称为风景画, 这两种不同的绘画形式就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不同摘要至少50字最多300字关键词至少2个最多 5个正文至少1200字《拯救大兵瑞恩》赏析(鉴赏评析评议美学价值)----宋体三号加粗居中摘要:关键词:黑体小四摘要的内容,关键词内容楷体小四行距固定值 20磅正文空两格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 20磅。
中外影视赏析作业

《中外影视鉴赏》课第一次作业民族师范学院化学系化学教育(双语)班姓名:拉毛杰学号:201324114351:《斗牛》影评抗日题材的电影一直都是中国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管虎的《斗牛》在相同题材的电影中则显得别具一格。
在电影中,离奇怪诞的叙事历程和滑稽悖谬的事件命题,人的动物化和动物的人化,同时否定现实和批判人性。
人和牛在超越抗战的意识形态中不可思议的存活了下来有人认为它堪称是人兽版的《鬼子来了》,而在我看来,《斗牛》在黑色幽默和揭示人性丑陋之余,也同样展现了许多温情。
故事展开于一纸契约,这张纸将猥琐、滑稽、可笑的牛二和温顺、巨大的荷兰八路牛连结在了一起,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分开。
他们一起熬过了日本兵的袭击,也迎来了饥饿的同胞和土匪。
善良的牛二帮助大规模流亡的难民,挤奶一直挤到了滴血的程度,可是难民们没有任何感恩的意思,反而想要吃掉他们口中“像娘”一般的奶牛,牛二愤怒的喊出了:“你娘喂你奶你也吃她啊!”,他不懂为什么帮助了难民却要断送自己的幸福。
同样,土匪的出现也显得十分可笑,无知的土匪闹哄哄的要求黄牛和外国奶牛交配。
在这样一个以生存为最高目标的环境中,人畜的生命同等的低贱,电影表现出了对人类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一个社会形态下总会产生不同的矛盾意识与碰撞,难民与土匪都是饥饿的一群,身体的也是心灵的,他们匮乏于身心却又无法摆脱。
我想导演的终极目标是试图通过这些来控诉天灾人祸对人性的摧残。
当人最终战胜自己的弱点,使人性的光辉更加灿烂之时,人的胜利才显得更加珍贵。
相比于难民与土匪,牛二的存在则充满了温情。
仅仅因为一纸契约,他便可以冒死去救牛,将自己的生命与牛绑在一起,将奶牛视为自己的精神伴侣,将兑现承诺视为存活的重要动力,这样的朴素与诚实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
当看到日本兵拿出家庭合照时,手拿砍刀的牛二动摇了,他也深深思念着他的家人,可是战争却摧毁了一切,最终善良的牛二没有杀掉那个日本兵,反而将他安置在了牛背上一起逃命。
中外经典影片赏析 共30页PPT资料

如果你仅仅把IMDb当作一个电影和电子游戏的数据库,那你就 错了。IMDb还提供每日更新的电影、电视新闻,以及为不同电影活 动,比如奥斯卡奖推出的特别报道。同时,IMDb官方站点上的论坛 也十分活跃,除每个数据库条目都有留言板之外,还有关于多种多样 的主题的各种综合讨论版。
IMDB含义
IMDb全称:Internet Movie Database(互联网电影数据 库),是一个关于电影、电影演员、电视节目、电视明星、 电子游戏和电影制作小组的在线数据库。它是目前全球互联 网中最大的一个电影资料库,里面包括了几乎所有的电影, 以及1982年以后的电视剧集。
截至2019年1月29日,IMDb共收录了916,271部作品资 料以及2,258,922名人物资料。
按理说,故事到此就应结束了,但这场打赌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却引起了人们很 大的兴趣。麦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出示那条录有奔马形象的照片带。一次,有人 无意识地快速牵动那条照片带,结果眼前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各张照片中那些静止 的马叠成一匹运动的马,它竟然“活”起来了!
生物学家马莱从这里得到启迪。他试图用照片来研究动物的动作形态。当然,首 先得解决连续摄影的方法问题,因为麦布里奇的那种摄影方式太麻烦了,不够实用。马 莱是个聪明人,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在1888年制造出一种轻便的“固定底片连 续摄影机”,这就是现代摄影机的鼻祖了。从此之后,许多发明家将眼光投向了电影摄 影机的研制上。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馆”第一次用 自己发明的放映摄影兼用机放映了《火车到站》影片,标志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外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第 一 章 电 影 基 本 概 念
第二节 电影的性质 • 6、科技性
• 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只有技术手段达到 一定的阶段后,电影才具备存在和实现的可能
第一章 电影基本概念
第三节 电影的功能 • 1、再现功能
• 电影是记录声像,传播信息与感情的艺术样式,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与社会现实生活的 各个方面联系更为直接和紧密。 • 逼真性是电影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电影再现 功能的基础
第 一 章 电 影 基 本 概 念
第二节 电影的性质
• 2、心理基础
• 主要指电影接受的心理基础,即影像接受的心 理基础。
第 一 章 电 影 基 本 概 念
第二节 电影的性质
• 3、综合性
• 综合性是电影的重要特性 • 电影同时具有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与属 性,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展示空间,同时在空 间的变换中表现时间。 • 电影吸收,融合了传统艺术中绘画,雕塑,建 筑,音乐,文学,戏剧等多种门类的不同元素 于一身,形成自身的全新属性。 • 电影作为传播媒介和艺术活动所具有的综合性 的重要体现
第 一 章 电 影 基 本 概 念
第四节 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 3、电影与电视
• 电影与电视在多重特征、影像手段、视听融合、 反映现实、认识教育、提供审美体验等方面具 有明显的相似性和共同点 • 电影的胶片光感与电视的磁带摄入不同 • 电影的银幕与电视的屏幕不同 • 电影的影院是公共性、封闭性的观看方式;与 家庭收视行为的个人化、开放化不同 • 电影的审美经验是超越性的
第 一 章 电 影 基 本 概 念
第四节 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联系 • 2、电影与音乐
• 音乐作为一种听觉元素,起着抒发情绪情感, 烘托画面氛围等作用 • 电影音乐成为电影产业催生出的一种独立的文 化品 • 音乐在电影的某些局部当中有了居于主导的可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敌后女特工》的女性阐释
从前法国女性地位低落,二战期间虽有不少女性与男性并肩从事反抗活动,但是她们的事迹向来甚少为人所知。
导演尚-保罗·沙洛美拍摄此片,用意即在向这些幕后的无名女英雄致敬。
《超级女特工》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从前法国女性地位低落,二战期间虽有不少女性与男性并肩从事反抗活动,但是她们的事迹向来甚少为人所知。
导演尚-保罗·沙洛美拍摄此片,用意即在向这些幕后的无名女英雄致敬。
在电影中,路易丝是一个受过训练的狙击手,珍原为妓女,因为杀人而被判死刑。
苏西是舞女,曾与德国纳粹黑衫队的一名军官订婚。
嘉艾尔来自布列塔尼,笃信天主教,也是出色的化学专家。
玛丽亚是意大利犹太人,全家都被抓进集中营,在任务中负责情报通信。
几位姑娘的完美配合,顺利救出地质学家,在面对任务临时改变,无法回国时,她们挣扎过,却被逼留下。
应该说这里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考验。
影片里很多这样的片段让我们直视人性,反思现在。
苏西被派和她的旧情人海因德克见面时,不忍开枪,反遭被杀;露薏丝肚子里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最后没有了,在最后时刻亲眼看着自己的至亲死去;另外一位忠实的基督徒嘉艾尔最后以干净纯洁之身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是珍妮这一角色,一开始她便是卑微的死囚,仅仅是因为她杀了她的皮条客,她参加任务的交换条件是自由。
她势力,她贪心,她爱钱,她胆小,她不负责任,她尝试逃跑,她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女人。
但是她有一颗最柔软的心,她知道路易斯怀孕之后会关切的询问,她倾听苏西要见纳粹军官时的伤心欲绝,她在路易斯被捕后继续完成任务,她看到苏西的死亡之后冲动的想杀掉目标,她在解救路易斯之后抚摸路易斯的肚子,她是成功完成任务之前的最后一个牺牲品。
她那么卑微却那么坚决,她本来可以选择活下去,但是她却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那条路应该是叫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但是她却义无反顾。
她只是那个妓女,死囚。
但她也是天使,英雄。
经历了战争的惨酷与悲哀,使无数的女性变得伟大,她们用脆弱的肩头扛起了人类的解放事业,用她们的智慧和睿智换来了人类的和平.她们不应该被忘记! 谨以本文,表达对这些伟大女性的崇高致意!
《入殓师》---正视死亡,尊重死亡
在东方文化中,由于死与生相对,葬礼等的话题其实是一个禁忌,死亡更多地带有黑暗,消极的意味。
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前就为自己买下墓地,而这一切在东方文化中都是鲜见的。
小林第一次处理完尸体后,对妻子肉体的摸索也是为了表现其对死亡所带来的冰冷感觉的恐惧,他迫切地需要感受生命的热度,以帮助他逃离那些阴暗的情绪。
正如片中余贵美子所饰演的那名女职员所言,无论棺材做得有多么华丽,睡在里面的感觉其实也一样,何况死者根本一无所知。
葬礼表面上是送别亡者,象征其走向下一程的仪式。
但其实,这一切更多地都是为生者而做,它给了生者最后尽孝,表达爱或赎罪的机会,生者在举办葬礼时所挑选的形式用具等,其实都是跟从自己意愿。
正如片中开头的第一位死者,最终选择哪一种性别的化妆,也是由他父母所决定。
《入殓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打破东方文化“不知生,焉知死”,绝口不提死亡对人带来的影响的惯例。
关于生死的题材与表现方法是很多,但《入殓师》在主题处理的手法上,切入点主要在生者面对亲人离别时的情绪反映,通过此来引申出人们的生死观。
以它的中心来看,它强调的是一个对“死亡”的接受过程。
《入殓师》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尊严还给死者以及生者如何通过这最后的优雅仪式与死者和解。
死亡,通过入殓师的出色工作,变得不再可怕,它与生命成为连续的整体。
我一向认为,生命之所以充满意义,就是因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
反过来说,如果每个个体生命都趋向无限,整个人类就是一群永恒荒谬的爬虫。
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刺激着我们去热爱美好事物。
因此,应该正视死亡,尊重死亡。
《平民窟的百万富翁》
影片从开头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切入主题.整部片子都在主人翁:杰玛的回忆中完成.从杰玛的回忆中,透露出来的世界观,宗教冲突,感情伦理一切都来的那么真实,顺其自然.似乎,我们就觉得,那是发生在触手可及的身边.
《平民窟的百万富翁》讲述了印度孟买一位卑微的服务生Jamal参加了一个“谁想成为百万富翁”式的电视问答节目,结果这个没受过教育的下层贱民竟然赢得了十亿卢比。
他自然要被人怀疑作弊,电视台制片人也没钱付款,于是串通警察把他扔进了监狱。
故事围绕着服务生与辩护律师的会晤展开,通过这个没受过教育的贱民小人物的超戏剧性回忆,揭示出印度下层社会遭遇的种种不公与面临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变化,描绘出各阶层人民的众生相。
主人公Jamal面对命运从未低头,再无情的打压、歧视、羞辱、危险,都不能阻止他对美好信念的不渝追求;但有意思的是,这样沉重的主题并不以悲剧的形式直接表现,许多细节,比如小Jamal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明星签名,鼻子一捏跳进粪坑;Jamal与孤儿Latika为了报复哥哥Salim的大嚷大叫,趁半夜把最辣的辣椒揪碎扔进熟睡中Salim的内裤;Jamal与Salim跑到泰姬陵,一边冒充导游诈骗美国游客,一边偷游客们的鞋子到集市上摆小摊卖钱等等,都是充满了活泼童趣与透明光彩的。
真正悲惨的,是这些细节背后的社会大环境。
这些纯真的小孩子越是活得顽强,活得阳光,就越凸显出政府的无能,法制的不公与底层人民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
影片涉及了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孟买的极度贫富分化,有城中贫民窟的肮脏可怖,有宗教信仰矛盾屠杀,有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有人面兽心的“善人”,也有看似暴虐的“坏人”;有近乎神话般的超现实爱情,有貌似理所当然的暴力犯罪,甚至结尾还有印度电影不可或缺的集体歌舞表演。
而对我个人来说,影片最令人难忘的是Jamal与Salim童年时代居住的贫民窟和他们成为孤儿后生活的大垃圾堆。
我很喜欢杰玛赢得大奖之后,全印度的观众为之庆祝欢腾的场面,杰玛赢得的是金钱吗?并不完全是。
那些观众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杰玛是一个童话,是他们一个梦想的寄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