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籍之意象组合

合集下载

(精品)2018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点题及高分秘诀

(精品)2018年中考语文考场作文点题及高分秘诀

感恩是腊梅。每当寒风凛冽之时,白花凋残, 惟有腊梅,风越大,它便开得越艳。就像,对于 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有些人的感恩之心就 像寒冬里的白花,凋残了。而有些人的感恩之心 却像腊梅那样越开越艳。《天龙八部》里的萧峰 的爸爸萧远一辈子都处心积虑地要杀死慕荣博, 以报杀妻之仇。可是当慕荣博倒在他面前的时候, 他却发现,正是这个仇人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力量, 仇人死去仿佛天塌了,他也没有了人生目标。所 以,感恩那些曾伤害过我们的人吧!是他们磨练 了我们的心智。感恩那些曾鞭打过我们的人吧! 是他们强化了我们斗志。感恩那些曾嘲笑过我们 的人吧!是他们坚强了我们的信念。感恩是腊梅, 它告诉我们不仅要学会感恩,更要学会感恩我们 的“仇人”。
(七上《走一步,再走一步》9页)
2、那位朋友再来我这里时,一定请他看看这篇 小文,我将对他说:“现在你该理解我的心情 了吧!”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 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 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八下《我的第一本 书》27页) 3、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 《第一次真好》
二要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即标题和开头 结尾,然后作文的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在段 尾分别点题。必要之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 段。


有人说,感恩是鞋,穿上它,我们才 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健步如飞。而我觉得, 感恩更像是生命中那一朵朵不谢的花。因 为感恩,所以我们的生命变得五彩斑斓。 感恩是牡丹。人人都知道牡丹的惊艳, 可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地沉下心来领略其中 的美。就像人人都知道我们的父母给了我 们无私的爱,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地学会了 感恩这至亲的亲人。
中考考场作文点题及高分秘诀
初三语文备课组 2018.10.22

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笈之话题作文

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笈之话题作文

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笈之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能否在众多试卷中脱颖而出,要归结于写作前的构思过程。

构思,是指作者审题、立意、选材等系列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要力求新颖、独特、巧妙。

中考作文要想表现深邃的内涵,要想表现得与众不同,就更要在构思上下工夫。

一、巧拟标题展示个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在考场上,一个亮丽夺目的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

所以,要闯过中考作文关,拟题好坏举足轻重。

总的说来,话题作文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做到准确、醒目、新颖、富有诗意。

一个好的标题,有这样几点要求:。

2018年中考语文写作应试技巧18方法及满分作文汇总

2018年中考语文写作应试技巧18方法及满分作文汇总

中考语文写作应试技巧18方法及满分作文汇总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初中生一般不提倡写议论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

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

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凤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

2018届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二 考场作文高分技法复习

2018届中考语文 第四部分 写作 专题二 考场作文高分技法复习
2.审清关键词的内涵。有些题目,其关键词有比喻 义。审题时就要学会由“实”而“虚”,写作时才能做 到紧扣题目。
K12教育资料
2
3.审清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 出现在题目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这往往 却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4.审清文字较长或句式较复杂的题目的内在关 系。这类题目往往有着因果、条件等内在联系,审 题时必须辨别清楚。
K12教育资料
6
1.材料的“准”和“好” (1)典型、新颖的材料,典型是指所选材料具有广泛 的代表性、极大的说服力和表现力。新颖是指他人所未曾 用过的、表现出强烈时代气息的材料。 (2)精妙组合材料。有些看似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 事,只要组合得精妙,同样能给人以新鲜感,从而表现深 刻的主题。
2.选材“妙法” (1)对举比较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 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把统治者和老 百姓一奢一惨进行对照,鲜明地揭露了唐代贫富悬殊的社 会现实,令人愤懑不平。这种把互相对立或互相矛盾的事 物对举的选材方法就是对举比较法。

K12教育资料
5
(4)思维要创新。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 定式,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 创见,给人以启迪。但是,创新绝不是漫无边际地胡 思乱想,标新立异地胡编乱造,只有入情入理,才能 让人眼前一亮。
技法三:选材
所谓组织材料,就是我们在写文章前,要把准备在
这篇文章里写的材料理出头绪,计划好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才会层次清楚,有条有理。
(2)层层铺垫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写作 文应避免平铺直叙,直来直去。记叙文中固然要交代清楚 事情的来龙去脉,但同时要讲究技巧,层层铺垫,设置悬 念,增强行文的韵致,使其可读性强,耐人寻味。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分享:运用意象组合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分享:运用意象组合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分享:运用意象组合考前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

复习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过去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下文为您准备了中考总分值作文写作技巧的内容:【技法揭秘】〝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

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

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

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一】横向组合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

如中考总分值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

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

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

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

〞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最新-2018高考语文作文高效训练十八招二生成诗歌的意象素材 精品

最新-2018高考语文作文高效训练十八招二生成诗歌的意象素材 精品

2018高考作文高效训练18招之二:生成诗歌的意象[训练目的]以诗歌意象选择和生成为突破口进行诗歌创作[复习指导]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

诗歌创作总是从捕捉“意象”入手,围绕着“意象”的安排和经营完成创作全过程的。

诗人或因物生情,或移情于物,使得外在物象成为思想、情感的“凝结点”,从而诞生出诗歌的意象。

意象的生成,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继承传统意象和独创现代意象是较常用的两种手法。

生成诗歌意象,可以继承传统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许多物象,比如春华秋实、日月星辰等,本是无情无知的客观物象,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符号化了的“客观物象”和“象征意蕴”的有机结合体。

这些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传统意象”。

从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任何人都不可能白手起家,都必须对前辈留下的宝贵遗产进行继承、发展和突破,在“传统意象”这一点上同样也不例外。

从广义上说,许多“传统意象”都不会过时,重要的是我们能运用自己的诗心慧眼,在“传统意象”固有的“象征意蕴”上,灌注新鲜的时代气息,融入崭新的审美趣味,赋予我们独立的思考、独特的感情。

比如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是古典诗歌中寄寓愁心、抒写愁情的“传统意象”,唐代李商隐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璟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词句。

戴望舒《雨巷》借鉴并改造了这一“传统意象”,从丁香的愁心发展为“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赋予丁香新的社会心理内涵,给予丁香人的形象容颜,从而和“雨巷”、“我”等意象构成了《雨巷》美好而朦胧的意境。

生成诗歌意象,还可以独创现代意象。

可以这样说,衡量一个诗人对诗歌世界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的程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有没有创造出独特的意象,他是否拥有独特的意象群。

王维的诗歌境界清新、洁净、恬淡、和谐,这一诗情、画境和禅意浑融无间的艺术境界,大多是由空山、明月、清泉、翠竹、莲花等一系列带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构成的。

2018年中考作文满分技巧归纳【十篇】

2018年中考作文满分技巧归纳【十篇】

【导语】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中考想写出优秀的满分作文可以看看给大家归纳的写作技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1、第一人称叙事法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

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

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

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

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运用意象组合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运用意象组合

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运用意象组合出guo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运用意象组合,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的更新!【技法揭秘】“意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物象(自然意象)或事象(社会意象)。

它既包括借以寄托情思的春草、秋风、落叶、红梅等自然之物,也包括用来寄托情思的社会事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文学情节和历史事实等社会意象。

意象组合,就是缘于表达统一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本不太相关的,寄托了情感意趣的典型人物、事件、实物或景物片段,构成一组画面,实现无缝链接、组合成文的构思技巧。

这种“拼盘”式的组合,绝非是对事例、景物材料这些“形”的简单叠加,而是在文章主题下的有机整合。

运用意向组合的方法能让作文呈现板块式结构,从而使作文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思路流畅,适宜考场上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很容易达到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的对一类文的“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等要求。

【中考兵法】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

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

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

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

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

”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

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作文满分秘籍之意象组合
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中考兵法】
用意象组合法构思成文,常有三种组合手段:
一、横向组合
就是组合特定主题下的几幅画面为几个素材,各片段间是平行的并列关系。

如中考满分作文《秋来了》,首段先用秋来了,梦醒了,心碎了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接着传神而简洁地描写秋风秋雨秋景,用一首首凄美的诗篇便从诗人心中涌起过渡,然后分别用梧桐细雨冷清秋巴山夜雨话别情浔阳江头琵琶行作小标题,引出
李清照、李商隐、白居易这几位文学史上的悲情人物,用诗意的语言化用他们相关的诗词意境,表达自己对秋的独特感悟。

最后用忧伤的笔调作结,照应开头:秋风起,秋雨浓,梧桐芭蕉夜雨声。

秋意老,愁丝层层,几曲秋声,哀怨几重。

秋来了,带来无限的哀思,留下无数凄美的诗篇。

采用这样总分总的横向结构,条理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给人深刻印象。

二、纵向组合
就是组合不同时期或不同阶段中的几幅画面或若干意象,各片段间是鱼贯式的层递关系。

如中考满分作文《你的热情,让我记住了你》,考生先在开头解释了题目的你为何物:你,就是那热情蓬勃明媚灿烂的阳光!然后分别用幼时,你如风童年,你如水青春,你是天三个独句段落引出自己在三个不同人生阶段对阳光的不同感受,这样一气呵成之后,自然地在结尾用想象和抒情点明题旨沐浴在你的热情蓬勃下,我感受着母爱般的温暖,洋溢着生命的激情我仿佛感觉到我的双臂变成了美丽的翅膀,在你的引领下,我飞向了广阔的天空,飞得很高很高去创造属于我自己的美好未来,描绘属于
整个社会的绚丽蓝图。

又如一篇《环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作文就分别用风吹草低大漠孤烟断肠天涯作小标题,从原诗句意境过渡到今天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令人震撼。

这种结构省去了各部分过渡的语句,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会让疲惫的阅卷老师赏心悦目。

三、对比组合
就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事物、人物、事件或自然现象安排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从而产生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

如《阿行与阿动的故事》,就把阿行与阿动二人来往的6封简短书信分成三组,既表明了故事的发展,又进行了对比:在同一专业、不包分配的起跑线上,阿动到深圳打工,从一般工人做到技术员、厂部经理,而阿行拒绝阿动的相邀,先是在家无所事事,等待父亲找工作,后是安于现状,用非所学,无所成就。

文中虽未作评论,而主旨尽显,紧扣行动的话题作文命题。

另外,为了结构上的美观,意象的组合还要注意呈现的方式。

首先,除了对比组合可以用两个片段外,一篇作文采用三个或四个片段为宜。

每一个片段并不需要描写得太详细,太冗长,不必把画面的来龙去脉、前后经过交代清楚,只需抓住画面的本质特征或典型细节,寥寥勾画,略加点染,给读者展现出一幅幅画面就行了。

也许单幅画面表达的意思比较含糊单调;但一幅幅意义相关的画面、素材组合在一起就可以构造出一种意象,表达出一个明确的主题。

其次,各片段可用精心设计的小标题、转换地点、数字序号等标示,达到形散神聚、聚零为整的目的。

这样的小标题宜用词语或短句形式,句式一致,体现行文脉络和逻辑顺序。

例如,《行走在江南》采用小桥流水人家的小标题,展现了江南的独特风韵,《爱的传递》用红叶?琴;红叶?情红叶?恩的小标题依次诠释了高山流水霸王别姬叶落归根的情意,突出了主旨。

其三,如果素材较多,也可以不用小标题,只在主体部分
的各段开头设置排比型的中心句,领起段落,组合素材,用排比段的形式和富有文采的表达来结构全篇。

这种结构能使行文势若悬河,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充实感。

总之,意象组合是一种易于掌握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法,加强训练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