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德育活动记录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律》德育学科教研活动记录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法律》德育学科教研活动记录活动总结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品德与法律》德育学科教研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法律意识。
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学生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其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活动一:法律知识竞赛在本次法律知识竞赛中,我们组织了小组比赛形式,让学生们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参与。
通过问题的解答和讨论,学生们增加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比赛过程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活动二:品德课堂角色扮演在品德课堂中,我们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通过扮演不同的身份体验与法律相关的情境。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和关注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活动三:观看法庭审判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法律的实践,我们组织了观看法庭审判的活动。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法庭上的案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的运作和司法过程。
这样的经历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对法律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活动四:法律讲座我们邀请了专业律师来学校给学生们进行法律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和知识。
学生们通过参与讨论和提问,积极参与到讲座中,增加了对法律的了解和认识。
活动成果评估通过对以上活动的观察和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在德育学科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表现出了更加积极负责的态度。
此外,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后续计划为了巩固和持续发展学生们的品德和法律意识,我们计划继续开展相关的德育学科教研活动。
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提升其品德素养以及对法律的理解能力。
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品德与法律》德育学科教研活动,学生们在德育方面有了显著的进步。
他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我们将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们的品德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2)

小学德育活动记录1. 活动名称: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时间:2021年5月10日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活动内容:1.举行开学典礼,讲解学校行为规范和校园文明礼仪。
2.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
3.在课堂上开展礼仪教育讲座,教授学生基本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4.安排学生进行道德模范展示,以激励他们树立良好的品德榜样。
5.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细节,如整理书桌、保持环境整洁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效果:通过此次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他们学会了尊重师长、友善待人、遵守公共秩序等基本的社会礼仪。
课堂纪律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学生们还积极参与道德模范展示活动,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 活动名称:环保意识培养活动时间:2021年6月5日活动目的:通过开展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活动内容:1.在班级组织环保主题班会,播放相关环保短片,并讨论如何节约用水、节能和减少塑料污染等问题。
2.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让他们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并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在班级进行环保主题画展,鼓励学生用画笔表达对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4.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展示垃圾分类的正确方法,教育学生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5.在学校周边进行环境整治活动,组织学生清理垃圾、整理花坛等,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效果:此次环保意识培养活动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节约用水、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等良好的环保习惯。
他们还积极参与了环保主题画展和环境整治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整个校园环境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学生对于保护身边的环境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3. 活动名称: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时间:2021年7月15日活动目的:通过学习成果展示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小学德育活动记录活动一:健康知识讲座时间:2024年10月15日上午9:00-10:00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与人员:全校小学生活动内容:这次活动是由学校邀请了一位专业的医生前来给小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医生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向学生们讲解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知识,包括手卫生、口腔卫生、膳食均衡等方面。
医生采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保持身体的健康。
活动效果:这次讲座不仅让小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健康知识,还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们在活动后积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勤洗手、勤刷牙,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学生们也向家长传授了讲座中学到的健康知识,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并积极配合学生进行健康生活的培养。
活动二:道德小讲堂时间:2024年11月3日下午2:00-3:00地点:各班级参与人员:全校小学生活动内容:这次活动是由各班级的班主任组织并进行。
班主任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关于道德方面的内容,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团结合作等方面。
班主任通过故事、生动的例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道德的重要性和应该具备的品质。
活动效果: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明白了道德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
很多学生在活动后更加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需要,积极帮助同学。
同时,学生们对于不诚实、自私等不道德行为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好地遵守和坚守道德底线。
活动三:爱心义卖时间:2024年12月12日上午9:00-11:00地点:学校操场参与人员:全校小学生、家长活动内容:这次活动是由学校德育部门组织并进行。
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义卖摊位,学生们可以自愿参与并自己做一些手工艺品、糕点等进行义卖。
同时,学校也鼓励家长们参与其中,为各个摊位提供支持。
所得的收入将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学生。
活动效果:这次义卖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让学生们明白了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小学德育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德育组于2021年X月X日开展了主题为“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构建和谐校园”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交流分享等形式,提升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德育工作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 加强德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4. 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有力保障。
三、活动内容1. 集体研讨:围绕“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德育组全体教师展开热烈讨论。
2. 交流分享:各年级组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德育工作经验和心得。
3. 专家讲座:邀请德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提升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4. 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德育案例,借鉴先进经验。
5. 总结提升: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明确下一步德育工作重点。
四、活动过程1. 集体研讨活动开始,德育组长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标,强调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后,全体教师围绕“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例如,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创新德育活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等。
2. 交流分享各年级组教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德育工作经验和心得。
例如,一年级组教师分享了如何开展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三年级组教师分享了如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五年级组教师分享了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专家讲座德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了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德育工作方法、德育工作创新等方面。
小学生德育活动记录

小学生德育活动记录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养和加强小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为了帮助小学生发展其道德品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德育活动。
以下记录了其中几个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一、文明礼仪活动为了让小学生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学校开展了多个文明礼仪活动。
其中之一是礼仪工作坊。
在这个工作坊上,学生们学习到了如何向其他人问候、介绍自己和使用客套话等礼仪基本知识。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小学生们积极参与,增强了他们对礼仪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绘画比赛,要求学生以“我的文明提案”为主题进行创作。
通过画画的方式,小学生们表达了对于校园文明的关注和改进建议。
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加强了学生们对文明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二、互助合作活动培养小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团队合作活动。
其中一个活动是“拼图合作”。
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获得一副拼图。
小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合理分配时间和任务,完成拼图的拼接。
这个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们培养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有效沟通能力。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植树活动。
小学生们一起到附近的公园,帮助种植树苗。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植树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培养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亲自参与植树活动,小学生们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三、志愿者活动在小学生的德育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也非常重要。
为此,学校组织了一些志愿者活动。
其中之一是参观养老院。
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附近的养老院探望并陪伴老人们。
通过与老人们的交流,小学生们学到了尊敬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也更加了解了老人的生活和需求。
此外,学校还组织了一次毛巾捐赠活动。
小学生们自愿捐赠自己的部分洗脸毛巾,并将其送给山区的贫困儿童。
通过这个活动,小学生们学会了分享和帮助他人,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心和同理心。
通过这一系列德育活动,小学生们受益良多。
他们不仅增强了自己的道德素养,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一年级德育活动

一年级(8)班德育活动记录时间:第一周地点:本班教室主持人:班主任参加人:全体同学活动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一)家庭文明礼仪主持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观看历史故事:“孔融让梨”“黄香诚心敬父母”(12分钟)放录音主持人: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学生自由发言主持人:现在我们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那么我们就把我们的同学们当成我们的兄弟姐妹吧!(二)校园文明礼仪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
你知道有那些文明礼貌用语吗?知识抢答:答对的会有小小的奖励!看来我们的同学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学会了许多的文明用语,你们真棒!主持人:你知道校园礼仪都有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主持人:规范的校园礼仪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请欣赏几位同学表演的几种最基本的礼仪形式。
学生表演校园礼仪:正确的走姿、正确的站姿、正确的坐姿、早上同学见面问好、课上举手回答问题主持人:这是我们常用的校园礼仪,对于我们小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请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主持人:刚才我们共同朗诵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歌”那下面我又要来考考大家了1、升旗是应该怎样做?2、上课时应该怎样做?3、上操时应该怎样做?4、集合时要怎样做?主持人:看来大家通过这次班会都收获了文明之果,希望你们能把礼貌用语挂嘴边,团结友爱记心间。
下面请看儿歌表演:儿歌:集体小天地,大家在一起,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谢谢你同学,不用谢,别客气,你我同进步,团结友爱记心里。
齐说:你我同进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记心里。
三、活动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即将加入少先队的学生,我们要做到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起;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小学生德育活动记录

小学生德育活动记录活动一:参观博物馆时间:2021年10月10日地点:XX博物馆参与人员:XX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小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培养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自我修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内容:•9:00-9:30:集合、签到和分组•9:30-10:00:博物馆讲解员给学生介绍博物馆的概况和重要展品•10:00-11:30:小组分别参观不同展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观内容,并进行记录和自主思考•11:30-12:00:小组展示和交流,每个小组选出代表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展品•12:00-13:00:午餐时间•13:00-14:00:参观剩余展厅,学生可以自行探索,并在活动手册上写下他们的心得和感想•14:00-14:30:集合并离开博物馆活动收获:通过参观博物馆,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们通过亲自观察和体验,增加了艺术修养和历史素养,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活动二:志愿者活动时间:2021年11月15日地点:XX社区参与人员:XX小学四年级全体学生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活动内容:•8:30-9:00:集合、签到和活动宣讲•9:00-10:00: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整治工作,如扫地、垃圾清理等•10:00-11:00:参观社区爱心图书馆,了解志愿者的工作方式和社区关爱活动•11:00-12:00:参与亲子互动活动,与社区居民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交流•12:00-13:00:午餐时间•13:00-14:30:孩子们针对社区环境整治和活动体验进行小结和反思,并进行简单的心得分享•14:30-15:00:集合并离开社区活动收获: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温情和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小学班级德育活动记录资料

小学班级德育活动记录资料德育活动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以下是对一次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详细记录资料。
时间:2022年5月10日地点:XX小学一年级一班活动主题:感恩之旅活动内容与目的:本次德育活动的主题是“感恩之旅”,旨在培养学生对家人、老师、同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
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1. 班主任提前与家长取得联系,告知活动内容与时间,征求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2. 班级组织委员收集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老师、同学的感恩话语,并进行整理和展示的准备。
二、活动启动1. 班主任介绍活动主题,向学生解释感恩的意义,并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2. 学生们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感恩的理解和对家人、老师、同学的感谢之情。
三、亲情之旅1. 学生们与家长一同进行一次“亲情之旅”。
他们将带领家长一起游览学校,参观教室、图书馆、操场等地方,并向家人分享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 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家人对他们学习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加深了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四、师生情谊之旅1. 学生们前往学校附近的养老院,与老人们互动交流。
2. 学生们为老人们献上自己画的小卡片与手工制作的小礼物,并与老人们一起合影。
3. 学生们与老人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在学校的成长经历,展现出良好的品质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4. 学校也为老人们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让老人们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与关爱。
五、友爱之旅1. 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制定了一份“友爱守则”,并签订了承诺书。
2. 学生们参与了一系列的友谊互动游戏,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学生们在游戏中表现出了互助、体谅、尊重和友爱的品质,进一步培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活动总结与反思1. 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总结,并鼓励他们写下对本次活动的感受与收获。
2.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他们更加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并愿意将感恩之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德育活动记录
(一)学校礼仪教育
A、校园内礼仪
1、上学时,学生注意路上安全。
2、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3、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4、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B、教室内礼仪:
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
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C、集会时的礼节:
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
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1、升旗。
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少先队员行队礼)
2、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立在台上时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
接受奖状、奖品时,先行鞠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用双手接,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后贴放胸前。
下台时脚步稳重。
3、领导到场或是退场,由主持人统一指挥全体学生起立,鼓掌欢迎或欢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