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行波管设计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行波管设计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的开题报告

行波管设计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行波管是一种高频电子管,主要用于微波频段的功率放大和信号放大。

行波管在军事通信、卫星通信、雷达、微波烘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行波管的性能直接影响着以上领域的应用效果,因此行波管设计的优化和改进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行波管设计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其高频性能和功率输出的提高,频带宽度的增加等。

因此,对行波管设计方法的改进和优化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论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行波管设计方法的改进和优化:1.优化行波管中电流分布的设定,以提高高频性能和功率输出。

通过优化电流分布,可以使行波管的高频增益得到提高,并提高功率输出。

2.修改行波管内部参数,改变电磁场的分布,以实现传输带宽的增加。

通过调整行波管内部参数,如线路的宽度、高度、长度等,可以改变电磁场的分布,从而优化行波管的传输带宽。

3.结合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对行波管的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利用ANSYS HFSS等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行波管的电磁场进行模拟分析,以此来实现行波管的性能优化和改进。

三、预期成果和展望通过本研究的改进和优化,预计可以提高行波管的高频性能,增强功率输出,并优化传输带宽。

为进一步推广行波管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同时,将先进计算机仿真方法结合行波管设计过程,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设计方法,提高了行波管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行波管的设计和优化,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为行波管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振动波在套管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振动波在套管介质中的传播规律研究
2014 年 第 43 卷 第 3 期 第 22 页 文章编号 : 1 001 3482 ( 201 4 ) 03 0022 04
石 油 矿 场 机 械 犗 犐 犔 犉 犐 犈 犔 犇 犈 犝 犐 犘犕犈 犖 犜 犙
: 2014 , 43 ( 3) 22 25

为拉普拉斯算子 , 犪/ 狓 +/ = θ。 该方程组的解为
2 2 2 2 2 2
) / 犝 =犝狀 狀 exp ( - 犻 犽 狓+ 犻 狋 + 犻 2) θ ω π 狊cos ( 狀 狊 烄 ) ) ( 犞= 犞狀 狀 exp ( - 犻 犽 狓+ 犻 狋 2) θ ω 狊sin ( 狀 狊 烅 ) ) 烆 犠 =犠狀 狀 exp ( - 犻 犽 狓+ 犻 狋 θ ω 狊cos ( 狀 狊 式中 : / 犽 rad s; 狀 为 周向 ω 为波的频率 , 狀 狊 为轴向波数 ; 模态 数 ; 环 向、 径向位移 犝狀 犞狀 犠狀 狊、 狊、 狊 分 别 为 轴 向、 幅值 。 当振动波在井液 — 套管 — 水泥环组成的系统中 如图 1b 所示 , 振动波的衰减主要是由井液 、 套 传播 ,
2 2 2 2 2 2 μ× - 1 - μ犪2 + 2 1 - μ× 犝 + 1 + μ 烄 犪2 2 + 1 - 犪 犞+ 2 2 2 ρ β 2 犈 2 2 狓 狓 狋 θ θ θ

] [
2 2 2]Fra bibliotek1- 2 3 犪 - 犪 + 2犪 μ× μ 2 犠 =0 狓 β 2 狓3 β 狓 θ
201 3 09 16 收稿日期 : 杨全枝 ( ) , 男, 山东威海人 , 硕士 , 主要从事油气井力学 、 信息与控制研究 , 1 986 E mail : sunsun_ 1212 @ 126 . com 。 作者简介 :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波导传输优化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波导传输优化技巧

物理实验技术中的波导传输优化技巧在物理实验中,波导传输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它可以用于引导电磁波的传输和控制。

在进行波导传输时,有许多优化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传输效率和信号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波导传输优化技巧。

一、波导传输介绍波导传输是利用波导结构来引导电磁波的传输和控制的技术。

波导结构可以是金属、光纤或者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导管。

波导结构中的电场、磁场和电流分布可以影响电磁波在其中的传输性能,因此寻找合适的波导结构并进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二、波导传输的优化技巧1. 材料选择在进行波导传输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导电率、磁导率以及折射率等参数会影响波导的传输性能。

因此,选择具有合适参数的材料可以提高波导传输效率。

2. 结构设计波导结构的设计也是波导传输优化的重要环节。

波导的尺寸、形状和截面等参数会直接影响波导的传输性能。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实现更好的传输效果。

例如,对于光波导,通过调整波导的尺寸和形状,可以实现不同模式的传输和模式匹配,从而提高传输效率。

3. 损耗补偿在波导传输中,由于材料的损耗等因素,会造成能量的损耗。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损耗补偿的技巧。

例如,通过选择低损耗的材料、优化波导结构以减少耗散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损耗。

4. 抗干扰技术在进行波导传输时,由于外界干扰的存在,信号有可能会被干扰或衰减。

为了提高传输质量,可以采取一些抗干扰技术。

例如,在波导结构周围加入屏蔽层,或者使用差动传输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干扰。

5. 增强耦合和调制有些应用需要在波导中进行耦合或者调制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波导传输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优化波导端面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控制输入光的功率和波长等参数,可以实现更好的耦合效果和调制效果。

三、实验应用和挑战波导传输优化技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光通信领域,通过优化光波导传输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

在微电子器件中,通过优化波导结构和传输参数,可以实现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传感器。

浅析提升采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_2

浅析提升采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_2

浅析提升采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发布时间:2022-07-04T01:45:30.63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作者:张鹏[导读] 根据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及采油要求,张鹏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张渠采油作业区,陕西延安 745708摘要:根据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及采油要求,深入探讨采油工艺技术,可满足油田生产现场作业计划高效实施要求,在技术层面上为采油效果增强及目标实现中提供科学保障。

因此,在细化油田开发研究内容、改善采油状况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与之相关的工艺技术应用的关注度,确保采油作业开展有效性,丰富油田生产活动开展中所需的技术,避免引发采油问题。

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实现对采油工艺技术的科学应用,按期完成好油田生产计划。

关键词:油田开发;采油工艺;可持续发展 1 概述当油田处于开发阶段时,由于产能的大幅度降低,使得开发过程中的难度有所增加,需要在适用性良好的采油工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对剩余油的高效开采及利用。

同时,在实施油田中剩余油开采计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注水方法的引入及作用发挥,以便获得良好的采油成效,避免影响油田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除此之外,需要对人员的优化配置、釆油工艺技术应用效果评估及釆油过程严格把控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提升油田的产能及效益水平,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建设及长效发展要求。

2 提升采油采收率的关键技术 2.1 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在开展油田采油作业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获取良好的经济与生产效益,需要关注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

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可通过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全面提高采油生产区域的油流溶解能力,增强储层的渗透性,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好采油计划。

同时,通过对微生物采油工艺技术科学应用的思考,能够为油田高效开采目标的实现及岩石孔隙中结垢的清除等提供技术支持,满足油田生产企业发展中的效益最大化要求,避免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2.2 振动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油田开采中大泵提液难度系数较高、潜油电泵受到高温限制等问题,需要对振动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进行更多的考虑,利用振动波,全面提高采油效率。

波纹管机设计工艺性分析

波纹管机设计工艺性分析

波纹管机设计工艺性分析任务书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进行产品参观,学习和了解产品结构与功能。

2.拟定总体方案,做出对产品的解决途径。

3.运用设计原理设计波纹管机。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简述产品的发展趋势,论证本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

2.对产品进行总体描述,并画出整体装配图。

3设计图纸不少于2张4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份,字数不少于10000字。

3.主要参考文献1 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2 裴仁清,机电一体化原理,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3 朱龙银,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朱龙银,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进度安排波纹管机设计工艺性分析摘要:波纹成型机是生产波纹管的核心设备,生产出的波纹管已经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它是集机电液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技术设备。

本文针对生产的要求,提出了设计题目。

并对该机进行工艺性分析。

研究方案主要是对五个部分进行说明。

分别为整体设备与工艺结构部分、传动系统、成型部分、液压与气动部分、电控部分的说明。

整体设备玉工艺结构部分主要介绍它采用的材料尺寸形成的结构及它运转时的形态。

传动系统及液压与气动部分的设计要求。

成型部分的设计参数。

电控部分介绍在生产产品时用于电动控制的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最后绘制出装配图。

关键词:波纹管机,工艺分析Corrugated pipe design manufacturability analysi sAbstract:Corrugated molding machine is the core of the corrugated pipe production equipment, production of corrugated pip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al fields。

Research pla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energy transfer, the use of geari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method to complete the designIn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corrugated pipe forming, this paper gives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schematic diagram,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actuators is determined. Calculate flow rate of the whole hydraulic system, and according to the flow rate and pressure of the hydraulic valve typ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he tank and various auxiliary components selection, calculated the power of each system, selecting gea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of transmission ratio, finally choose the right parts.This design has been used in production, and achieved good effect.Key words: Corrugated pipe machine、Process analysis目录1 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1.1.1国内波纹管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2)1.1.2波纹管成型机简介 (3)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4)1.3 基础知识介绍 (4)1.3.1 机械设计简介 (4)1.3.2 机械设计步骤 (5)1.3.3 机械设计准则 (7)1.3.4 AutoCAD简介 (8)2整体设备与结构 (9)2.1 波纹管机床特点 (9)2.2 波纹管机机架设计与要求 (9)2.3波纹管机导轨设计 (12)2.4波纹管机各参数的确定 (13)3 传动系统 (18)3.1传动系统的特点 (18)3.2传动系统的设计与要求 (18)4 波纹管的成型设计 (20)4.1波纹管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20)4.2波纹管的设计与要求 (22)5 液压与气动 (24)5.1液压系统的特点 (24)5.2液压系统的设计及要求 (24)5.3气动系统的特点 (25)5.4气动系统的设计及要求 (25)6 电控设计 (28)6.1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形式及特点 (28)6.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要求 (29)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振动采油选择激振参数的新方法

振动采油选择激振参数的新方法

振动采油选择激振参数的新方法
于海力
【期刊名称】《世界地震工程》
【年(卷),期】1998(14)2
【摘要】在我国各油田应用的人工地震增油技术中,所用的起振器的激振力是随
激振频率以恒定方式变化的,最佳激励参数的选择不太方便。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利用具有常力扫频和定频变力功能的起振器,大大方便了最佳激振参数的选择。

【总页数】4页(P70-73)
【关键词】人工地震动;恒力扫频;油田;振动采油;激振参数
【作者】于海力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5.9;P315.9
【相关文献】
1.振动电机激振的振动筛运动分析及主参数设计 [J], 张永林;王章海
2.激振摆参数振动的实验研究 [J], 王影;孔维姝;胡林;史彤阳
3.一种主动液压激振系统振动信号的试验模态参数识别 [J], 禹定臣;张慧贤;苗灵霞
4.激振摆参数振动中非稳定区运动特性的探讨 [J], 史彤阳;孔维姝;胡林;王影
5.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参数识别及桥梁涡激振动预测 [J], 陈平;陈强草;华旭刚;温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理法采油新技术

物理法采油新技术

常用物理法采油技术方法和原理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就开始了物理法采油技术的研究,先后发展了振动采油和声波超声波采油技术,在现场应用并获得了理想效果;20世纪80至90年代国内形成了物理法采油技术研究的高潮,对振动、声波超声波、水力脉冲、电脉冲等物理作用对原油和地层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研制开发了声波超声波采油、水力脉冲解堵及高能气体压裂等一系列的物理法采油技术及设备。

其中,以下几种设备在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1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综合混气水排和声波两者的优点,用于解除地层堵塞,发声器结构如图1所示。

喷射流体经收缩喷嘴加速,在喷嘴前形成周期J险变化的压力场,在压力场内放置一谐振腔形成周期变化的压力系统,形成大小振幅交替的声波超声波。

\图1环腔式流体声波发生器声波产生的交变力作用于卡堵颗粒、声波对地层的疲劳损害、声波的空化作用、热作用、乳化作用共同作用于近井地带地层与流体,恢复增大地层渗透率。

声波振幅与频率决定着解堵效果,喷嘴直径、喷距、谐振腔直径与深度以及喷射压力是影响产生声波频率与振幅的特性参数。

对于不同的堵塞类型,调整参数组合来达到最好的解堵效果。

目前,己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并形成了几个特性参数不同的序列,用于各种井况的现场施工。

2自激振荡增油器自激振荡增油器是依靠油管自激产生振动作用于油层的一种解堵增产设备。

井下自激振动增油管柱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泵工作过程中,液柱载荷在油管与抽油杆之间转移,导致周期性收缩。

因此,环形空间的高压流体周期性冲击振动片产生低频水力脉冲,长期作用于油层,解除油层堵塞,提高油井产量。

图2振动管柱结构示意图自激波对堵塞颗粒的交变力、自激波产生的附加压力梯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毛细孔道附面层变薄、贾敏效应减弱等效应共同作用解除地层堵塞、增大产层渗透率。

振动片的数目、排列方式、直径与类型等特性参数以及油层深度、抽油泵工作参数等都会影响到低频水力脉冲波的振幅与频率,从而影响到解堵效果。

超声波在石油化工中的研究进展

超声波在石油化工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 词 : 超 声波 ; 石 油化工 ; 研 究进展
得以保证 。
3 . 2从 防垢 与除垢 的角 度 作为 现阶段 较为新兴 的交 叉学科 , 超 声波以 自身能够 使化 在 以往 的实践过 程 中发现 , 对石油化 工 中的设备 应用化 学 学 反应加 速 的特征 被广 泛应 用于 石油 化工 领域 中 。对超 声波 药剂 可以起 到防垢 除垢 的作用 , 但往 往会 出现 设备 被腐蚀 的现 化学 效应 的研究 以 L o o mi s 与R i c h a r d s 为领 先人物 , 使许 多科学 象 。基于此 现状 , 相 关人士开 始将超 声波防垢 装置 设置于石 油
家开 始关注如 何促进 其应用效 果的发挥 。因此 , 对超声波 在石 化工 的加热 炉 中 , 发现 其防垢 除垢的效 果极 为 良好 。也有学 者 油化 工中的研 究进展分析 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对 超声 波 作用下 的 水样 利用 电镜 进 行观 察 , 发 现水 中 卜 5 0 u n r
. 3从超声波破乳的角度 声 波的 机械 作 用 、 热学 作 用 、 空 化 作用 以 及化 学 作用 等 方面 。 3 对原 油破 乳利 用超 声波 时 , 需 确保 气候 条件 较 为温 和 , 使 其 中机械 作 用主要 指介 质 质点在 超 声波作 用下 发生 伸张 或压 便 可实 现高油水 分离率 以及 缩导 致压 力发生变化 , 此时便产 生 了机 械效应 。在热 学作用 方 其能够 与破乳 剂发生协调 融效 应 , 面, 介 质在 超声 波传 播时 会进 行不 断的 吸收 , 使 自身温 度逐 渐 破 乳剂用 量的 降低 。尤其 在混 合原油破 乳 中利 用超 声波作用 , 脱水率也 明显 升高 , 而且 这种 现象会随 超声波 振动 的频 率变化 表现 出不 同的 可 发现破 乳脱水 速度在超 声波 作用下速 度极快 , 而且 通过水 中细菌 含量与 油含量的 降低也 能使脱水 水 质 特征 。在空 化学作 用方面 , 声场 的作 用会使液 体 中微 气泡发 生 上升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5-03-11作者简介:马玉天(1962-),男,黑龙江海林人,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从事采油工程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0-3754(2005)04-0059-03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马玉天1,2,林畅松2,王晓东2,杨会东2(11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430074;21吉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吉林松原 138003)摘要:人工地震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地层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原油采收率。

但是由于地表软土层使振动能衰减太大,致使传输到油层的能量相对很弱,因而该项技术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

利用波导管技术可以有效地克服能量传输过程的损失,增强对油层的作用强度。

本文通过对振动波在波导管内传输过程的计算和分析,研究波导管的最佳传输频率、共振频率与井深及波导管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解决了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优化设计问题,为振动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采油;振动;波导管;波动方程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1 问题的提出振动采油具有增产效果好、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在国内外很多油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3]。

前苏联北高加索克拉斯诺达尔城已衰竭的Abuai 油田用20t 的地面可控震源进行振动处理油层,油层埋藏深度1200m 、油层厚度10m,含水90%~92%,震源距生产井水平距离250m,振动频率为2~60H z ,每天处理20m i n ,处理后采出液含水降低到75%~80%。

一年后进行同样的处理仍获得相似的效果。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10~20H z 附近处理效果最好。

1991年在吉尔吉斯T chang irtash 油田用几台50k W 震源进行地面人工振动处理油层,油层埋藏深度410~540m,油层厚度517~615m,含水90%,在两个试验区分别进行一个月和两周的的处理,并配合注气,第一试验区含水下降了25%~30%;第二试验区日产油增加了116倍,含水下降了20%~25%。

国内大港、辽河、新疆克拉玛依等油田20世纪90年代初也开始了人工震动采油研究和试验,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

吉林油田1991年在扶余东十一站和新立油田进行振动采油试验,东十一区油层埋深379~470m,综合含水63%,平均日产油0137t 。

进行2个周期的振动处理,累计处理时间225h ,震动波及半径400m,覆盖17口油井,两个周期含水分别下降了1015%和712%。

新立油田9-18井区油藏埋深1110~1293m,油层厚度1715m,渗透率20@10-3L m 2,两个周期208h 的试验,共增产原油1207t 。

由于振动能量在地表层衰减损失太大,对地层的处理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设想。

为了克服地表软土层的影响,使振动能尽可能多的传输到油层部位,前苏联技术人员提出了波导管振动采油技术,即在报废井或停产井下入波导管,波导管在井口与震源连接,在井底油层部位与换能器相连,使地面震源的能量通过波导管传输到井下油层部位的换能器。

由于波导管的能量传输效率远高于地层,解决了能量损失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对地层的处理效果。

1988年俄罗斯在依格木尔塔什油田用电磁锤激励方法进行振动处理油层试验,增产效果显著,综合含水由5518%下降到4310%,日增油由2165t 上升到3172,t 有效期达2个月。

他们采用的波导管振动采油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震源的振动方式是冲击式的,用脉冲波对地层进行处理,一方面能量损失大,另一方面瞬时激震力很大,对设备和邻近地带环境都有一定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这里提出采用连续振动震源的波导管震动处理油层的工艺原理,并根据波导管的物理机械性能提出振动频率的优选设计方法。

2 波导管振动问题的解析211 波动方程建立如图1所示,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主要由震源、波导管和井口扶正器组成。

设波导管顶部振源位置为坐标原点,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用变量x 表示,考虑波导管的自重,则在上述坐标系下波导管的振动方程为52U 5t2-YS Q 52U5x 2=g (1)#59#第24卷第4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1G 1O 1D 1D 1 2005年8月式中U)))波导管任一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m;Q)))波导管线密度,kg/m;g)))重力加速度,m/s2;S)))波导管截面积,m2;Y)))波导管扬氏模量,N/m2。

212边界条件的确定波导管上端x=0处受振源对波导管施加的周期外力YS5U5x x=0=F0sin X t(2)波导管下端x=L处被固定,由重力压缩引起偏离平衡位置,其大小为Ux=0=-12YSQ g L2(3)式中L)))波导管长度,m。

213初始条件的确定当t=0时,波导管上各点由于自重引起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是Ut=0=-12YSQ g x2(4)214波动方程的求解首先令U(x,t)=V(x,t)+U(x)(5)其中U(x)=-12YSQ g x2(6)则波动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化为52V 5t2-YSQ52V5x2=0(7)边界条件x=0处5V5x x=0=F0YSsi n X t(8)x=L处V|x=L=0(9)初始条件t=0时V|t=0=0(10)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式(7),可得到解的形式是V(x,t)=(C(A sin K t+B co s K t)(11)式中,A、B为任意常数由初始条件当t=0时,由于V=0,所以必须有B=0,则方程解的形式变为V(x,t)=(M si nK QSYx+N co sK QSYx)si n K t式中,M和N也是任意常数,由边界条件确定。

当x=0时,由边界条件(8)得5V5x x=0=MK QSYcosK QSY@x sin K t x=0=F0YSsin X t如果等式成立必须有K=X,M=F0X SY Q当x=L时,由式(9)有V(x,t)=F0X SY Qsi n XQSYx+N cos X QSYxx=Lsin K t=0即F0X SY Qsin XQSYL+N co s XQSYL=0(12)由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不能同时为0,所以式(12)成立有两种可能情况:第一种情况sin XQSYL=0,且N=0即X=n PLSYQ(13)式中,n为正整数(n=0,1,2,3,,,)。

式(13)是第一种振动情况下对振动频率的限制条件。

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频率范围的振动才有意义。

这时方程的解是U(x,t)=-Q g x22SY+F0X SY Qsin@n P xLsin X t(14)第二种情况N X0;cos XQSYL X0则必须有X15) #60#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P1G1O1D1D1第24卷第4期由式(12)可得N=-F0X SY Qtg XQSYL式(15)是第二种振动情况下,对振动频率的限制条件。

这时方程的解为U(x,t)=-Q g x22SY+F0XSY Q@sin XQSYx-tg XQSYL cos XQSYx si n X t(16)3方程解的分析和应用311方程解的物理意义由式(16)可以看出方程解U(x,t)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重力引起波导管各部分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与时间变量无关,与距原点距离的平方成正比,负号表示每一质点的位移与坐标轴的方向相反,反映由导管自重产生的压缩。

第二部分为弹性力引起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各质点的振幅与质点位置有关,由两部分组成,表示入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的结果。

312振动频率对能量传输效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波导管内即有入射波又有反射波,当震源振动频率趋近于X=n PLSYQ时,反射波逐渐减小,当振动频率和上述值相等时,反射波完全消失,震源的振动能全部耦和给换能器,所以说式(14)是式(16)的一种特殊情况,表示震源的最佳工作频率。

当振动频率为式(15)表示的频率时,本文所论述的振动问题无解,实质上这是处于共振状态,说明震源在这种振动频率下工作会破坏我们所要求的边界条件,其结果会对振动设备产生负作用,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

所以,一定要避免震源在这种频率下工作。

由于式(14)中的n可取任意正整数,所以震源的最佳振动频率的取值不是唯一的,在已知油藏最佳振动频率时,应使震源的振动频率与其尽量保持一致。

前苏联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频率为10~20H z时,对油层的处理效果最好。

这里用278d厚壁钻杆作为波导管计算扶余油田和新木油田的振动工艺参数优选结果见表1、表2。

4几点认识(1)现场试验表明波导管振动采油技术是完全可表1扶余油田振动频率计算结果L=350m n=0n=1n=2n=3最佳频率/H z71431418622129禁止频率/H z317211115181582610表2新木油田振动频率计算结果L=800m n=0n=1n=2n=3n=4n=5n=6最佳频率/H z3125615091751310161251915禁止频率/H z11634188811311138141631718821113行的,既适于普通油藏,也适于稠油油藏。

对于低渗透、低丰度油田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在油藏埋深1200m,含水90%以内的油田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2)波导管作用范围大,振动时间可根据需要随意设置,可一井作用,多井受效。

设备可重复利用,产出投入比高,经济效益好。

(3)波导管对机械波的传输有一定的限制,当波导管的几何尺寸和物理机械性能一定时,它所能传输的机械波的频率是一定的。

其它频率波的传输效率都很低,大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消耗在波导管内。

所以必须根据换能器在井底的位置和所选波导管的材质确定地面振源的振动频率,或根据油藏工程需要确定振动频率后,再根据振动频率选择波导管的几何及物性参数。

(4)波导管振动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已经解决了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的工作参数优化设计的问题,同时也找到了共振频率的范围,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意外事故发生,实现防患于未然的安全设计。

(5)本文的计算过程没考虑井内液体摩阻的影响,一是为了计算简单,结果清晰,容易说明问题;二是据有关文献报道,震击式震源的波导管采油技术的能量损失不超过10%,采用连续振动振源要远比震击式震源的能量传输效率高。

参考文献:[1]刘兵1弹性波提高采收率方法综述[J]1世界石油工业,1995,2(2):35-401[2]王忠茂1振动采油技术[M]1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3]梁昆淼1数学物理方法[M]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1编辑:何先华#61# 2005年8月马玉天等:波导管振动采油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w it h h i g h o i-l w ater v iscosity ratio,and it i s d ifficu lt to have stable pr oducti o n.In o r der to i m prove the deve lop-m ent results o f conven ti o na l w ater i n j e ction,profile con-tro lw ater shu-t off techno logy,wh ich is based on rebu i-l di n g o f geolog ic m odels and research on distri b ution r u les of re m ai n i n g o i,l has been developed to keep stab le pro-ducti o n for15years.This kind of techn i q ue,na m ely, w ater control and o il sti m u lation techn i q ue focusi n g on o-vera ll che m ical profile control i n sandstone,and lateral s w eeping overall profile contr o l techn i q ue i n layer con-glo m erate area,have played a key ro le in keeping relative stable production fro m lo w w ater cut stage to high w ater cut stage.K ey w ords:M enggu li n o ilfie l d;profile control and w ater shut-of;f overa ll pr o file con tro;l geo log ic m ode;l distribu-ti o n of re m ai n i n g o ilA rtic le ID:1000-3754(2005)04-0059-03R esearch on P aram eter Opti m ization Design f or W avegui d e V ibration Produc tion TechnologyMA Yu-tian,et al.(Ch i n a Geology U niversity,W u-han430074,China)Abst ract:Artificia l se is m ic production techn ique can e-f ficiently i m prove flo w i n g characteristics of for m ation fluids and t h en i m prove oil recovery factor.The energy trans m i-t ted to oil layers is re latively w eak due to t h e g reat attenua-ti o n of v i b rati o n energy caused by surface soft so i.l So, t h is techn i q ue is no t popu larized i n large scale.W ith the app lication o f w aveguide technique,the energy loss dur-i n g trans m issi o n can be effectively avo i d ed and the func-ti o na l i n tensity to o il layers can be streng thened.Based on calcu lation and analysis o f v i b rati o n w ave duri n g its trans m issi o n in w avegu i d e,th i s paper has stud i e d t h e re-lation bet w een op ti m al trans m ission frequency,sy m pathe-t ic v i b rati o n frequency,and w e ll dep t h and physica-l m 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 aveguide.H ence,the prob le m of opti m izati o n design fo r w aveguide v i b ration producti o n techno l o gy can be so lved.Th is paper can provide the de-ve lopm ent of I O R t h rough v ibration w ith technical gu i d e. K ey w ords:o il pr oducti o n;v i b ration;w avegu ide;w ave equationA rtic le ID:1000-3754(2005)04-0062-02F reeze P rotection and A nt-i clogging Techni q ue f or H ydrate in GasW ellsN I X ing-yu,et al.(N o11O il Production Co mpany of Daq i n g O ilfield Co m pany Ltd.,Daq i n g163111,Ch-i na)Abst ract: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kind o f techn i q ue to contro l hydrate i n gas w ells w ith t h e application of do w n-hole choke.Th is techn i q ue w as developed due to the proble m s ex isted i n Daqi n g p lacanticline,such as lo w producti o n of gas w e lls,diffi c u lty i n carrying w ater,li q-u i d storage in bo tto m ho le,and so on.The fie l d tests proved it w as effective.This m ethod can so l v e the prob-le m caused by wa ter storage,i m prove production e fficien-cy i n gas we lls,increase te m pera t u re atw ellhead and de-crease energy loss caused by gas storage.K ey words:choke applicati o n;hydrate;contro lA rticle I D:1000-3754(2005)04-0064-03A pplication ofM ultidisc i p li n aryM ethods in Opti m iza-tion of Geologic D esign for Horizont alW e lls i n Thin O il Layers and F ie l d GeosteeringJI Sheng-zhu,et al.(Geosc i e nce D epart m en t o f Zhe jiang University,H ang zhou310064,Ch i n a)A bstract:Accord i n g to current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 m ai n ed reserves in Putaohua o il layers,the b l o ck to be drilled for horizontalw ells has been selected. The reservo ir characteristics o f t h e b l o ck have been de-scribed through m u 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 ethods,such as se is m ic i n ter pretati o n,geo log ic mode li n g,num erica l ana l o g,etc.During we ll dr illi n g,L WD m on itoring de-v ice,co mprehensi v e logg i n g dev ice,cutting logg i n g, se is m ic i n terpretati o n,geo log ic mode ls,and m any other techn ica lm easure m ents had been used f o r rea-l ti m e m on-i toring and co m prehensi v e analysis.W hat had been done helped geosteeri n g,and the putti n g for w ar d of drilling track.The horizontal w ells drilled i n u ltra thin si n g le sand layer w ith the t h ickness o f l e ss than2m,and t h e penetration rate for sandstone w as higher.A fter putti n g i n to production,the pr oduction o f horizontal w e ll w as3 ti m es that o f vertical w el.l The esti m ated i n dexes of t h e p lan w ere obta i n ed w ith good econo m ic benefits.The success o f drilli n g ho rizonta lw e lls can be a ne w w ay fo r the effective develop m ent in Pu taohua o il layers w ith l o w abundance.K ey words:ho rizon tal w el;l se is m ic interpretation;geo-log ic m ode li n g;L WD m on itoring device;geo l o g ic desi g n; geosteeringA rticle I D:1000-3754(2005)04-0067-02R 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Slidi n g Sleeve Ball Injec-tion D iverter P ipe Str i n g i n Horizont alW ells L I Sheng-li(O il Production Engineeri n g Research I nstitute of Daqing O ilfield Co m pany Ltd.,D aqing 163453,China)A bstract:Based on m atri x aci d izi n g i n long horizonta l section i n horizonta l w ells,th is paper established the pri n c i p les and app licab ility o f t h e d i v erter techno l o gy o f sliding sleeve ball injecti o n p i p e stri n g.The laboratory d-i verter ana l o g tests proved t h at the average throttli n g vo-l um e w as m ore than50%,and ac i d izi n g could be done w ith subsecti o n.The pulli n g and r unning of pipe string w as safe and there w as back wash i n g channe.l Duri n g one tri p operation the p i p e stri n g needn t'to be pu lled.The op-erati o n w as si m ilar to the recovery of coiled tub i n g,so, the surface equip m ent could be m ost used to i n crease the d ischarge capacity of ac i d izing operati o n.Co m paring w ith co iled tub i n g operation,t h is technology cou l d shorten the operati o n ti m e by2days and decli n e the operati o n cost by á6@104~12@104.K ey w ords:horizontal w ells;subsection ac i d izing;slid-ing sl e eve ball i n j e ction p i p e stri n gVo l124No14Petr o leum G eo l o gy&O ilfie l d Developm ent in Daqing Aug1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