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历史 上册第一学期秋 (期终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2018-2019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一天的生活”的生活体验活动。
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 使用骨针缝制衣服B. 烧烤食物C. 制作磨制石器D.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2.“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这是某部纪录片的解说词。
历史上,我们祖先能够最先吃到米饭的是()A. 半坡人B. 河姆渡人C. 元谋人D. 北京人3.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的追求。
下列我国古代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4.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包括()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5.《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①周天子权威下降,无力控制诸侯。
②诸侯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向天子纳贡。
③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取代周天子地位。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某校七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在编写历史短剧《诸子百家论治国》时,为扮演孟子的学生设计的台词应是()A.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B.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 天法道,道法自然7.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公元纪年,公元纪年把每100年叫做一个“世纪”。
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
据此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时间上应该表述为()A. 公元前3世纪初B. 公元前3世纪末C. 公元前2世纪初D. 公元前2世纪末8.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半学期期中考试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哪位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夏朝的建立B. 商朝的建立C. 周朝的建立D. 秦朝的建立答案:C4. 哪位人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B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分裂的朝代?A. 魏晋南北朝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A6. 哪位人物发明了指南针?A. 墨子B. 张衡C. 沈括D. 毕昇答案:C7.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8. 哪位人物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A. 洪秀全B. 孙中山C. 康有为D. 严复答案:A9.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答案:C10. 哪位人物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A. 孙中山B. 康有为C. 严复D. 陈独秀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______。
答案:咸阳3.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______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答案:三次4. 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大都市。
答案:长安5. 唐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新的都城。
答案:洛阳6. 宋朝时期,______成为了最大的商业城市。
答案:杭州7. 明朝时期,______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答案:北京8. 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答案:《南京条约》9. 甲午战争后,中国签订了______条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C.已经会用火烧烤食物和长时间保存火种D.能够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并过群居生活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③3.我国古代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农耕文明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4.《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蚩尤时期 C.北京人时期 D.半坡氏族时期5.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①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6.归纳总结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手段。
请问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最主要的是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B.开国君主是一代明君C.王朝末代君主昏庸残暴D.少数民族入侵7.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8.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9.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A.齐桓公B.晋文公C.周平王D.楚庄王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10.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
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1.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

历史科目上册期中考试:初中七年级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指南针B. 印刷术C. 火药D. 造纸术答案:B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明朝C. 清朝D. 宋朝答案:C3.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B4. 以下哪个是丝绸之路的起点?A. 西安B. 成都C. 长沙D. 南京答案:A5. 下列哪个朝代统一了中国?A. 战国时期B. 春秋时期C. 汉朝D. 隋朝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科举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级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是在皇帝面前进行的考试,通过后可以成为官员。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长城。
答案:长城是中国古代修建的防御工程,用于抵御外族入侵。
长城修建始于战国时期,不同朝代陆续修建了不同部分的长城。
最著名的是明代修建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古代长城的代表。
长城由砖、石等材料建成,全长约21,196公里。
三、论述题请简要论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西方国家。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玛瑙等商品也传到了中国。
这种贸易交流促进了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佛教、道教等思想传到了西方,西方的宗教、艺术等也传到了中国。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辽宁省新民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新民市初中阶段性学业水平测试与诊断七年级历史(试卷满分70分)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到下面的表格内,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65年的五一劳动节下午,考古队来到一个山沟里寻找化石。
下午5时许,发现了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人类门齿,经专家鉴定,这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由此判断考古队寻找化石的地方是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半坡村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2、《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
假如你参与拍摄半坡原始居民的饮食时,他们的餐桌上可以出现的食物有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和蔬菜B.主食是米饭,副食有鱼和蔬菜C.主食是麦,副食有肉和蔬菜D.主食是玉米,副食有鱼、肉和蔬菜3、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在世界上我国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4、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B.神话传说C.采集、狩猎的游牧方式D.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5、民主选举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在《礼记》中就记载了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这主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A.北京人时期B.山顶洞人时期C.半坡氏族时期D.尧舜禹时期6、祭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每年的清明节,为了纪念人文初祖,数万华夏子孙汇聚在“天下第一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规模宏大的公祭典礼。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尧、舜、禹B.汉武帝C.秦始皇D.黄帝、炎帝7、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8、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时训练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课时训练题及答案基础训练1.(2013山东泰安中考)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这一名句。
此名句出自( )2.(2012山东淄博中考)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3.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见解。
在治理国家方面,道家的主张是( )A.以“礼”治国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能力提升训练1.下边漫画体现了哪一位思想家的观点( )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2.学习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本班任课老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②数学钱老师明确尊卑等级,实行“礼治”,颇有道家风范③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做法④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孔子对弟子们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观点是谁提出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本书中?战国时期,谁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说?模拟训练1.(2018湖南岳阳平江钟洞学区期中)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大变革的出现C.频繁的争霸战争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2.(2017福建莆田八中期中)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几百所。
2018-2019学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相应处。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项叙述,与右侧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会使用火C.使用磨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2.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A.洞穴 B.干栏式房屋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3.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
该大战是()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桂陵之战4.“他是一位终结者,又是一位开拓者。
在他这里,我国部落联盟局面结束,早期国家产生。
”他是A.炎帝B.黄帝C.尧D.禹5.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征?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6.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建立于7.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好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务好办丧事。
此事说明东周初年A.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C.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D.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8.《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齐桓公称霸 B.楚庄王称霸 C.晋文公称霸 D.勾践称霸【七年级历史试题共6页】第1页 9题图 10题图9.如上图是《战国七雄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A.秦、楚、齐、燕B.齐、楚、秦、燕C.燕、齐、秦、楚D.燕、齐、楚、秦10.上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它是:A.郑国渠 B.灵渠C.六辅渠 D.都江堰11.右图是安放在泰山岱庙大殿前的秦泰山刻石部分,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商朝D. 唐朝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中国B. 印度C. 波斯D. 罗马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A. 五四运动B. 圆明园被烧毁C. 三国演义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D二、判断题1. 《论语》是孔子的代表作品。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地主阶级统治、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封建等级制度、农业经济为主导、宗法制度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可以选拔出人才,使其进入官僚体系,参与国家政治。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长城是如何兴建的?答案:中国古代的长城是通过人工修筑而成的。
它是由不同朝代的统治者下令修建,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
长城的修建采用了砖石、土木等材料,通过人力运输和建筑技术来完成。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方和西方的重要贸易路线。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播到了西方,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以上为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核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
2.在学完“中国早期的人类代表一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
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洪水功无量。
”这说的是
A.皇帝
B.尧
C.舜
D. 禹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C.世袭制 D.禅让制
6.下列历史事件中,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是
A.“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B.盘庚迁都
C.商鞅变法 D 诸侯争霸
7,下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
A 禅让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8・司母戊鼎是世界上最重的国之重器,鼎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
虽然已经过去3 000 多年,依然彰显着王家之气。
它反映了哪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
A父系氏族后期B.夏商时期C.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
9.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时期秦国B.春秋时期楚国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
10《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1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
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12.右图是战国七雄的简图,ABCD四国依次表述正确的是
A.齐、楚、秦、燕B.秦、齐、楚、燕
C.楚、齐、燕、秦D.燕、楚、齐、秦
13.对诸子百家理解正确的是
A.老子:无为而治B.墨子:礼治
C.庄子:兼爱、非攻D.韩非子:顺应民自然和民心
14,右图是哪一朝代的疆域示意图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15.某朝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这表明秦朝
A.赋税沉重B.徭役繁重
C.法律严苛
D.刑罚残酷
16对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秦朝大泽乡②起义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③这次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④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
A①③④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中国象棋棋盘中间,有“楚河汉界”,由此可以推断这种棋盘有可能出现在
A.商
B.周
C.秦
D.汉
1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秀C.刘备D.刘裕
19早在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封国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是
A实行分封制B.推行郡县制C颁布“推恩令”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
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A礼仪教化B.甲骨文的出现C.百家争鸣D,私学的出现
21“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不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A.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C.以德化民,废除部分刑法D.北击匈奴,使之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22. 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
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D.刑部
23 公元前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 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24关于推恩令的正确理解是
A.背景是因为北方匈奴不断南下袭扰B.由董仲舒提出建议
C.与嫡长子继承制相矛盾D.结果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25.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D,东周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2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这种简单的生产工具再加上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当时的原始人类,必须过怎样的生活才能生存下去?(2分)
(2)图二所示‘“钻孔石斧”主要反映了我国半坡居民的生产工具,他们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2分)
(3)图三是“铁制农具”。
那么铁制工具何时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2分)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有什么重要影响?(2分)
(4)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铁制工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7 (12分)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商周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分)说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分)
(2)有人说,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有什么共同原因。
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什么启示?。
(4分)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4分)
28. (16分)秦始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首次完成中国统一。
他对中国
的统一,做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功绩。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他的历史功绩。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是谁?其中在军事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4分)
材料二
材料三
(2)材料二、三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制度?(2分)他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定措施巩固统一】
材料四
(3)结合材料四指出,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2分)这些措施有什么历史影响?(2分)
29. (10分)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曾经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派,它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儒家学派始创于什么时期?(2分)
(2)有人说:我国古代,儒学也曾惨遭蹂躏。
请你举出相关史实。
(2分)
(3)提出让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建议的人是谁?他提出的建议是什么?(4分)
(4)结合所学,举例说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言论,在今天是否仍具有生命力。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