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物学期末复习问题综合.doc

合集下载

【备考期末】牡丹江市初二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

【备考期末】牡丹江市初二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

【备考期末】牡丹江市初二生物复习综合题专题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某种金合欢有大而中空的刺,蚂蚁栖居其中,并以金合欢嫩叶尖端的珠状小体为食。

蚂蚁“侵食”金合欢,这对金合欢的生长有害吗?下表是实验小组用金合欢幼苗进行实验探究的结果。

(2)分析实验数据:有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___(填“低于”或“高于”)没有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

(3)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表明,蚂蚁和金合欢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____。

(5)自然界中多种多样的动物在维持________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有无蚂蚁高于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无害共生生态平衡【分析】(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解析:有无蚂蚁高于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无害共生生态平衡【分析】(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3)共生是指有些生物与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

【详解】(1)从表格中看出,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

(2)比较10个月中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有蚂蚁栖居的幼苗存活率比没有妈蚁栖居的幼苗存活率提高了72%-43%=29%,没 有 蚂 蚁 生 活 的 金 合 欢 生 长 速 度 是由 0 → 10 . 2 , 有 蚂 蚁 生 活 的 金 合 欢 生 长 速 度 是由 0 → 72 . 9 。

有蚂蚁侵食的金合欢幼苗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均高于没有被蚂蚁侵食的幼苗。

(3)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试题

生物化学期末复习试题

6 酶1.作为生物催化剂,酶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解答:作为生物催化剂,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以及高度专一性。

2.什么是诱导契合学说,该学说如何解释酶的专一性?解答:“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分子的结构并非与底物分子正好互补,而是具有一定的柔性,当酶分子与底物分子靠近时,酶受底物分子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根据诱导契合学说,经过诱导之后,酶与底物在结构上的互补性是酶催化底物反应的前提条件,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等不适合的化合物,因此酶对底物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即酶具有高度专一性。

6.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理是什么?解答: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分子机理是:酶分子的活性部位结合底物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在酶的帮助作用下(包括共价作用与非共价作用),底物进入特定的过渡态,由于形成此过渡态所需要的活化能远小于非酶促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因而反应能够顺利进行,形成产物并释放出游离的酶,使其能够参与其余底物的反应。

7.利用底物形变和诱导契合的原理,解释酶催化底物反应时,酶与底物的相互作用。

解答:当酶与底物互相接近时,在底物的诱导作用下,酶的构象发生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与此同时,酶中某些基团或离子可以使底物分子中围绕其敏感键发生形变。

酶与底物同时发生变化的结果是酶与底物形成一个互相契合的复合物,并进一步转换成过渡态形式,在过渡态形式中,酶活性部位的构象与底物过渡态构象十分吻合,从而降低活化能,增加底物的反应速率。

8.简述酶促反应酸碱催化与共价催化的分子机理。

解答:在酶促反应酸碱催化中,酶活性部位的一些功能基团可以作为广义酸给出质子(例如谷氨酸残基不带电荷的侧链羧基、赖氨酸残基带正电荷的侧链氨基等),底物结合质子,形成特定的过渡态,由于形成该过渡态所需活化能相比于非酶促反应更低,因此反应速率加快;另外一些功能基团可以作为广义碱从底物接受质子(例如谷氨酸残基带负电荷的侧链羧基、赖氨酸残基不带电荷的侧链氨基等),底物失去质子后,形成过渡态所需的活化能比非酶促反应低,因此反应速率加快。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问题详解

基础生物化学复习题目及问题详解

第一章核酸一、简答题1、某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的百分含量。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来的?试述其结构模型。

3、DNA双螺旋结构有些什么基本特点?这些特点能解释哪些最重要的生命现象?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5、DNA和RNA的结构有何异同?6、简述核酸研究的进展,在生命科学中有何重大意义?7、计算(1)分子量为3 105的双股DNA分子的长度;(2)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体积;(3)这种DNA一分子占有的螺旋圈数。

(一个互补的脱氧核苷酸残基对的平均分子量为618)二、名词解释变性和复性分子杂交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回文结构TmcAMPChargaff定律三、判断题1 脱氧核糖核苷中的糖苷3’位没有羟基。

错2. 若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碱基顺序为pCpTpGpGpC,则另一条链为pGpApCpCpG。

错3 若属A 比属B 的Tm 值低,则属A 比属B 含有更多的A-T 碱基对。

对4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均为DNA 与组蛋白的复合体。

错5 核酸的紫外吸收与pH 无关。

错6 生物体内存在的核苷酸多为5’核苷酸。

对7 用碱水解核苷酸可以得到2’与3’核苷酸的混合物。

对8 Z-型DNA 与B-型DNA 可以相互转变。

对9 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DNA 多为负超螺旋。

对11 mRNA 是细胞种类最多,含量最丰富的RNA。

错14 目前,发现的修饰核苷酸多存在于tRNA 中。

对15 对于提纯的DNA 样品,如果测得OD260/OD280<1.8,则说明样品中含有蛋白质。

对16 核酸变性或降解时,存在减色效应。

错18 在所有的病毒中,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即含有RNA 又含有DNA 的病毒。

对四、选择题4 DNA 变性后(A)A 黏度下降B 沉降系数下降C浮力密度下降 D 紫外吸收下降6 下列复合物中,除哪个外,均是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A 核糖体B 病毒C端粒酶 D 核酶9 RNA 经NaOH 水解的产物为(D)A 5’核苷酸B2’核苷酸C3’核苷酸 D 2’核苷酸和3’核苷酸的混合物10 反密码子UG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C)A、ACUB、ACTC、UCA D TCA13 反密码子GψA 所识别的密码子为(D)A、CAUB、UGCC、CGU D UAC五、填空题1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要点整

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过程进行的。

2. 基因是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

三、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1. 生物分类是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进行的。

2. 生物的命名遵循双名法,即每个生物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

四、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稳定的系统。

2.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相互联系的一种链状结构。

2. 食物网是由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而成的复杂网络。

六、生物的适应和进化
1. 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2. 生物的进化是指生物种类和数量的改变,以及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的变化。

七、人类生物学
1. 人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 人体主要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生殖和衰老等。

八、生物技术
1.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成分来开发新产品、新技术的
一种综合性科学技术。

2. 常见的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
工程等。

以上是七年级下半年生物期末复习的要点整理,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题复习重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题复习重点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综合题复习重点一、选择题1.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最先出现两侧对称的是()A.扁形动物B.线形动物C.环节动物D.腔肠动物2.下列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活在水中B.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C.身体背腹扁平D.有口无肛门3.蚯蚓进行呼吸的结构是()A.皮肤B.体壁C.气囊D.气门4.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的A.胃B.肺C.小肠D.大肠5.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A.体表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C.附肢分节D.体内有坚硬的骨骼6.小刚观察了缢蛏的结构并进行了标注,如右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和③是捕食结构——触手B.④是贝壳,有保护作用C.贝壳由⑤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D.⑥足是缢蛏的运动器官7.如图,关于观察鲫鱼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背部白色、腹面黑色属于保护色C.③尾鳍可以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D.用鳃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适于水中生活8.下列对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C.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D.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有肛门9.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家鸽每呼吸一次,就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B.气体进入体内的途径是①→②→③C.①是气管,②是肺,③是气囊D.空气在①→③→②和②→③→①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气体交换10.下图为兔和狼牙齿的比较。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①和②都为犬齿,适于撕咬食物B.除了牙齿的分化,二者还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C.兔是草食动物,狼为肉食动物D.图中③和④为臼齿,适于咀嚼食物1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①体表被覆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⑤体温恒定⑥变态发育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⑥12.鸟类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生物期末复习试题4

生物期末复习试题4

期末复习试题四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的内容都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有自己的生命,也会对整体生命起作用D.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长出2.下列关于归纳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B.不完全归纳法可用来预测和判断C.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D.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法得出的结论都是可信的3.科学家试图用益生菌来治疗人体的某些胃肠道疾病。

益生菌是一类包括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在内的多种微生物的统称,大多对氧气极为敏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益生菌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生命系统层次B.益生菌中都含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质C.有些益生菌能够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D.大多数肠胃微生物是需氧型的4.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变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B.若图②是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图像,则只需转动转换器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可观察到128个细胞,此时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观测到的细胞数为8个5.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①颤藻;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HIV;⑦大肠杆菌;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⑨肺炎双球菌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有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生物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常选择白色或无色的组织样液,如甘蔗汁B.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花生子叶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蛋白质需先将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混合均匀再加入组织样液中D.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水浴加热,可看到试管中液体由无色变为砖红色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21年世界水日中国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

《基础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核酸分子中糖环与碱基之间为β型的糖苷键,核苷与核苷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多聚体。

2.DNA变性后,紫外吸收增加,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生物活性丧失。

3.DNA双螺旋直径为 2 nm,每隔 3.4nm上升一圈,相当于10个碱基对。

4.Z-DNA为左手螺旋。

5.hn-RNA是真核生物mRNA的前体。

6.用Sanger的链末端终止法测定DNA一级结构时,链终止剂是双脱氧核苷三磷酸。

7.维系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力主要有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8.在碱性条件下,核糖核酸比脱氧核糖核酸更容易降解,其原因是因为核糖核酸的每个核苷酸上-OH 的缘故。

9.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前导链;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随从链。

10.DNA合成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复制中所需要的引物是RNA 。

11.DNA合成时,先由引物酶合成 RNA引物,再由 DNA聚合酶Ⅲ在其3′端合成DNA链,然后由 DNA聚合酶Ⅰ切除引物并填补空隙,最后由 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链。

12.细菌的DNA连接酶以NAD为能量来源,动物细胞和T4噬菌体的DNA连接酶以A TP为能源。

13.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全酶由α2ββ′σ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为α2ββ′。

14.RNA转录过程中识别转录启动子的是σ因子,协助识别转录终止部位的是ρ因子。

15.真核细胞mRNA合成后的成熟过程包括戴帽、加尾、剪接、甲基化修饰。

16.遗传信息由RNA传递到 DNA 的过程称为逆转录,由逆转录酶催化。

17.反密码子第 1 位碱基和密码子第 3 碱基的配对允许有一定的摆动,称为变偶性。

18.在原核细胞翻译起始时,小亚基16SrRNA的3′端与mRNA5′端的 SD序列之间互补配对,确定读码框架,fMet-tRNA f占据核糖体的 P位点位置。

19.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 N 端到 C 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 5′端到 3′端。

2021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0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人教版必修2)(Word学生考试版)

2021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0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人教版必修2)(Word学生考试版)

专题0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其过程为:P黄圆×绿皱↓F1黄圆↓⊗F2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配子的产生①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②F1产生的配子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b.雌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

(2)配子的结合①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②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

(3)遗传图解3.设计测交方案及验证——演绎和推理(1)方法:测交实验。

(2)遗传图解4.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1)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如图)(2)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

5.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关系及相关比例6.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1)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的问题。

(2)分类剖析①配子类型问题a.多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每对基因产生相应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b.举例: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②求配子间结合方式的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

③基因型问题a.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各对基因单独杂交所产生基因型种类数的乘积。

b.子代某一基因型的概率是亲本每对基因杂交所产生相应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c.举例:AaBBCc×aaBbcc杂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Aa×aa→1Aa∶1aa2种基因型BB×Bb→1BB∶1Bb 2种基因型Cc×cc→1Cc∶1cc 2种基因型子代中基因型种类:2×2×2=8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生物学》课程问题综合
2017-1-03
1、生命的概念与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生命的组成:
◊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组成与含量;
◊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共通性;
◊糖类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脂类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蛋白质的主要种类有哪些;
◊蛋白质的研究方法你了解的有哪些;
◊核酸分子的空间结构特征;
3、细胞起源: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哪些?它的每一个阶段及其特征是什么?
◊细胞起源有哪些特定的阶段,各进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Lynn Margulis和她的内共生学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与桥梁,具有相同的遗传语言;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的生长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宿,是生物进化的起点;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病毒的活动离不开细胞。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形式有哪些:病毒(真病毒、类病毒及阮病毒)
◊原核生物界和真核生物界含有哪些生物界;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学差异:
原核细胞的特性与性质(起源最早的生命形式);
真核细胞的性质、结构与功能(真核细胞细胞器的简单结构与功能);
骨架系统(骨架原始概念的提出)
◊细胞增殖以及意义:
细胞增殖屮单细胞与多细胞的增殖;
细胞周期,根据细胞增殖类型的分类(连续分裂、休眠、终末分化);
◊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的结构和特点
◊细胞的分类:免疫细胞和干细胞属于哪一类别细胞?
◊免疫细胞/干细胞/肿瘤细胞的分裂特点?
4、A TP与能源:
◊ATP分子的结构和其生理学意义?
◊生物体获得能量的细胞呼吸包括•哪些呼吸类型?
◊生物氧化的特点是什么?
◊携带可转移的高能氢原子的能量载体有哪些;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能用文字或图示描述下来吗;
◊细胞有氧呼吸有哪几个阶段?都是在哪里完成的;
糖酵解中间产物的活化形式是什么?糖酵解有什么特性;
Krebs循坏又可以叫做什么循环,它的ATP分子和NADH分子形成了儿个?氧化
磷酸化过程屮的电子载体是谁?传递电子的复合体是谁?
◊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有什么区别?
◊Mitchell和他的化学渗透假说你了解多少;
◊mtDNA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它的遗传学特征与核基因相比有什么不同?
◊mtDNA能编码哪几种蛋白产物?
◊mtDNA遗传的瓶颈效应是什么?什么又是mtDNA遗传的阈值效应?
◊线粒体疾病的遗传方式一定是母系遗传吗?
◊你知道几种线粒体疾病?用哪些药剂可能对线粒体疾肌病和脑肌病进行缓解?
◊KSS综合征的mtDNA发生了什么情况?
◊ME LAS和MERRF在遗传学上有什么差异吗?
◊Leber属于神经退行性病变吗?用什么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它的mtDNA发生了点突变?
◊链霉素致耳毒性耳聋会不会遗传?为什么?
◊你会判断和分析线粒体遗传的疾病图谱吗?
5、组织与器官
◊动物组织的类型分为;
皮膜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你能根据图片或特征描述来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组织吗?
附:小组练习题
◊植物组织的类型;
分生组织;
表皮组织、基本组织、维管束组织。

植物特定部分的细胞分别属于哪一类组织?
附:小组练习题
◊植物的进化史:植物进化特征(淡水绿藻进化后的适应策略)
植物由淡水绿藻进化,需要具备哪些必需的适应特征?
◊几种一级保护植物的分科:
对于以下特殊的植物,能判断它们分属于哪个科属(参考植物分类小作业总结)。

◊植物体外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怎样的。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的愈伤组织怎样形成。

如果一块植物组织要恢复全能性,一般需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完成?
儿个概念:脱分化、逆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
◊人工器官:
人工器官的概念或内涵?
一般人工器官常使用怎样的材料來研制?
它的应用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6、生物的生殖
◊生殖的类型;
无性生殖及其类型;
有性生殖及其类型。

◊哪些动物是雌雄同体的?什么动物的性别可以依赖坏境决定?孤雌生殖的动物例如?
◊高等植物的转向生殖发育是什么?可以逆转吗?
◊一朵完整的花它的结构应该包括哪些部分?
◊植物成熟胚囊的组成是什么?
◊至少能用图示或文字来说明双受精是怎样的?
◊雌雄异熟这种现象你能举例说明吗?
◊无性繁殖从培植体到植株的发育顺序你能判断吗?
7、生物多样性与生物环境:
◊种群分类的实质是要看是否有基因流动。

◊几个概念: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

◊能判断生物的儿种不同的适应方式。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能量流和物质流是怎么回事。

◊物种的内涵是指什么?判断两个个体不属于同一物种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物种的标准是什么?它最根本的遗传标准是什么?
◊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中,哪个是必要条件?
◊给定个体的基因频率你会算吗?
◊物种形成的隔离机制有儿种?不同的隔离方式你能给出儿个例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