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传 - 长春中医药大学
二、华佗传

“熊颈鸱顾”
颈,当为“经”。 《说文》:“经,织纵丝也。” 《正字通》:“经,凡织纵曰经,横曰纬。”
竖立,直立 熊颈鸱顾:名词﹢动词,名词作状语,像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悔]悔恨,懊悔。封建社会,医生是 所谓“方技”一类,常被视为“贱 业”,因此,华佗“意常自悔”。
定语后置,“以 妻病辞”。
[乞期]请求(延长) 假期。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 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发遣] (五 版)打发遣 返。发,打 发,派出。 《说文》: “發,射发 也。”
二、本段选载了十五个典型病案,从内(10) 外(2)妇(2)儿(1)不同科别,突出华佗 望诊、脉诊、辨证施治、预后准确的高明医技。
“盐渎严昕”病
华佗的望诊
“李将军妻”病
“府吏倪对于外同 内异病的辨证
“又有一郡守病”
华佗的情志疗法
[士]士,文士,读书人。这是知识 分子阶层,和武士的士不同。儒家 常把士看作道德较高的人物。
华佗简介
华佗字元化, 沛国谯(今安徽亳 bó县)人,精通内、 外、妇、儿、针 灸各科,尤以外 科著称。
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 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 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 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 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 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 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 《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 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 华佗著作的内容。
全国名老中医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任继学名医名论名术(续三)

病 , 人体 三维 与 天地 三 维失 调 病 态 , 立 三法 调 此谓 故 整人体 与 自然相 和 、 相应 , 病 除矣 。 ()心 主噫” 其 6“ 临 床 意义 :素 问 ・ 明 五气 论 》 :心 主 噫 ” 《 宣 日 “ 。任 老 认
为 :噫 ” 四义 : 者 , 受 脏腑 之 邪 毒 。二 者 , 胃 “ 有 一 心 脾 久 病不 愈。三 者 , 患胆胀 之疾 , 失通 降 , 阳生发 久 胆 少 之 气不能 释放 于五脏 , 而不伸 。四者 , 血 、 郁 缺 出血 性 中风 , 急性 期证 见 内 闭外 脱 之候 , 如何 治之 ?治 宜 补 中利 气 , 逆 止 噫 。用 自拟 利 气平 逆 方 , 平 药用 : 晒 生
全 国名 老 中 医 白求 恩 奖章 获得 者 长春 中 医药 大学 终身教授任继学名 医名论名术 ( 续三 )
南 征
( 长春 中 医药 大学 中医研 究所 , 吉林 长春 10 1) 317
摘 要 : 继学教授 是 国内著 名 中 医 内科 急证 专 家和 学 者 , 长 中 医 中风病 , 脉 病 , 任 擅 督 肾病 , 心病 , 消渴 病 等。 治学严谨 , 古贯今 , 采众 长 , 融 撷 勇于 开拓 , 富于创新 , 是我 国中医急诊 学的 开拓 者之 一 。学验俱 丰 , 果 累 硕
双补 丸 , 临床上慎 用大 活络丹 、 人参 再造 丸 、 醒脑 再造 丸之类 , 以免 耗 气动 血 复 中之 患 。外 治 法也 很 重 要 , 如蒸偏 枯法 , 风瘫 贴 法 , 合醒 酒 方 , 夜 肢体 功 能 锻炼 ,
手疗, 足疗 , 情 志 , 饮 食 , 节 慎 远房 帷 , 引按 摩 , 导 八段
—
医古文教材之扁鹊传华佗传丹溪翁传简化字版

扁鹊传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曰:“敬诺。
”乃出其怀中药与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
”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
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
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
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
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于是召扁鹊。
扁鹊入,视病,出。
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闲。
”居二日半,简子寤。
其后扁鹊过虢,虢太子死。
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太子何病,国中治穰过于众事?”中庶子曰:“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
精神不能止邪气,邪气畜积而不得泄,是以阳缓而阴急,故暴蹷而死。
”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
”曰:“收乎?”曰:“未也,其死未能半日也。
”“言臣齐勃海秦越人也,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
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中庶子曰:“先生得无诞之乎?何以言太子可生也?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镵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
先生之方能若是,则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终日,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
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子以吾言为不诚,试入诊太子,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
”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乃以扁鹊言入报虢君。
神医华佗文言文翻译

夫华佗,字元化,东汉时人也。
其医术高超,疗疾如神,故世称“神医”。
今吾以文言纪之,以传后世。
华佗生于下邳,自幼聪颖异常,好学不倦。
年幼时,见邻家病犬,误食毒药,痛不欲生。
华佗遂以草木之叶,捣碎敷之,犬痛顿减,竟得痊愈。
于是,华佗立志学医,以救苍生于疾苦。
及长,华佗游历四方,访名师,求真谛。
一日,遇高人指点,得传医道。
华佗勤奋好学,苦心钻研,终成一代神医。
时值黄巾之乱,民不聊生。
华佗游历途中,目睹百姓疾苦,遂决心悬壶济世。
他行医治病,不问贵贱,只求救死扶伤。
其所到之处,无不颂扬。
一日,曹操患头风之疾,久治不愈。
闻华佗之名,遂召至府中。
华佗诊视曹操,言:“君之疾,非药石所能愈,须割头颅,以绝病根。
”曹操闻言大惊,不敢轻信。
华佗遂以药敷头,曹操果觉头痛顿减。
曹操信服,遂命华佗为之割治。
华佗遂为曹操割去头颅,以金线缝合。
曹操疼痛难忍,几欲昏厥。
华佗以手法按摩,使其痛楚减轻。
数日之后,曹操头风痊愈,感激不已。
华佗医术高超,不仅善于治病,更能起死回生。
一日,有婴儿堕地,气息奄奄。
华佗见状,遂以手法推拿,婴儿竟奇迹般苏醒。
此事传遍天下,华佗声名更噪。
然而,华佗医术虽高,却性情孤傲,不喜与世俗为伍。
曹操知其才高,欲留其在身边,遂封其为军医。
华佗不愿受制于人,遂辞去军医之职,归隐山林。
后曹操病重,再次召见华佗。
华佗诊视曹操,知其病已入膏肓,遂直言不讳。
曹操怒其直言,遂将华佗下狱。
华佗在狱中,仍不忘医道,以医术救死扶伤。
然终因曹操忌恨,华佗被赐死。
华佗一生,医术高超,救死扶伤,却不幸死于非命。
然而,其医术和品德,永载史册,流传后世。
世人皆叹:“华佗再世,民有福矣!”华佗之医术,非一日之功,乃积年累月,苦心钻研之所致。
其处方用药,独具匠心,常能以奇效起死回生。
华佗不仅医术高明,更有一颗仁心。
他医病不问贵贱,以救苍生于疾苦为己任。
昔人有言:“医者,仁术也。
”华佗之医术,正是仁术之体现。
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无私奉献,堪为后世楷模。
华佗神医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神医华佗,字元化,东吴人也。
其智识渊博,医术精湛,乃世之奇才也。
华佗生于汉末,历尽沧桑,尝游历于名山大川,广结天下豪杰。
然其志不在江湖,而在于悬壶济世,救死扶伤。
华佗幼时,家贫如洗,然其天性聪颖,好学不倦。
年幼时,曾随乡里老医学习医术,勤奋刻苦,不耻下问。
后因家道中落,被迫辍学,遂流浪四方,以求生计。
然华佗心怀仁慈,未曾忘却悬壶济世之志。
一日,华佗行至一山间小村,见一老妪卧病在床,痛苦呻吟。
华佗心生怜悯,遂上前询问病情。
老妪告知,其夫久病不愈,痛苦不堪。
华佗闻言,不禁感叹,遂答应为老妪夫治病。
经过一番细心诊断,华佗发现老妪夫患的是一种罕见的奇病,非同小可。
然而,华佗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治愈此病的决心。
华佗决定采取独特的治疗方法,乃以银针为引,刺入病患之处,再以草药煎汤,调和阴阳,以期达到祛病强身之效。
经过数日悉心照料,老妪夫病情果然大有好转。
老妪感激涕零,遂将华佗视为再生父母。
此后,华佗名声大噪,各地求医者络绎不绝。
他医术高超,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被誉为“神医”。
华佗治病,不拘一格,善于运用奇门遁甲之术,使得许多重病之人得以起死回生。
一日,曹操闻得华佗之名,遂派人召其入府。
曹操患有头痛之疾,久治不愈。
华佗诊视曹操之病,发现其病因在于肝火旺盛,遂以独特的针灸疗法,辅以草药,终于治愈了曹操的头痛。
曹操对华佗的医术赞叹不已,遂赐予他高官厚禄。
然而,华佗并未因此而沉迷于权势,仍旧秉持着悬壶济世之志,为百姓治病。
他深知,医者仁心,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
不幸的是,华佗的医术触怒了当时的权贵。
曹操病逝后,华佗因涉嫌谋杀而被捕。
尽管华佗百般辩解,但终因奸臣当道,无法洗脱罪名。
在被判死刑之际,华佗仍不忘传授医术,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
华佗之死,使得天下痛失一位神医。
然而,他的医术和仁心,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后世之人,每当提起华佗,无不为之敬仰。
他的一生,便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最好诠释。
嗟乎!华佗神医,一代奇才,其医术之高,仁心之厚,实乃世之楷模。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9篇

华佗传原文及翻译9篇华佗传原文及翻译篇(1):《汲黯传》原文及翻译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
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
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廉价,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
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
庄助复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也?”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愈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
”上曰:“然。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
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人或说黯曰:“大将军敬重,君不行以不黯曰:“夫以大将军揖⑤客,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想请教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
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①谒者:官名。
②告:休假。
③贪、育:即孟贲、夏育,俩人均为古代闻名勇士。
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
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当时,汲黯担当谒者,因他为人威武而被大家敬畏。
河内郡失火,火势扩散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返回之后,报告说:“平民百姓不慎失火,由于房屋毗连而扩散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
我经过河南郡见河南郡的贫民患病洪水干旱灾难磨难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甚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凄惨境地,我谨借出访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发放河南官仓积粮以救济贫民。
我恳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子命令的惩处。
”武帝很赏识他,就赦免了他的罪。
他由于多次强硬进谏,不能够在朝庭内任职,改任为(贬为)东海太守。
他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
2023高考_长春中医药大学最好的专业及相关介绍

2023长春中医药大学最好的专业及相关介绍长春中医药大学最好的专业本科类文学英语工学制药工程 | 生物制药医学临床医学 | 中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药学 | 药物制剂| 药事管理 | 中药学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护理学管理学市场营销 | 公共事业管理专科类生化与药品药物制剂技术财经医药营销医药卫生护理 | 康复治疗技术长春中医药大学优势专业长春中医药大学优势专业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历届学长学姐实名推荐:1、针灸推拿学推荐指数: 4.5(205人推荐)2、中医学推荐指数: 4.5(176人推荐)3、药学推荐指数: 4.3(113人推荐)4、临床医学推荐指数: 4.1(112人推荐)5、中药学推荐指数: 4.5(108人推荐)6、护理学推荐指数: 4.5(95人推荐)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专业设置1针灸推拿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综合性医院针灸等部门从事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的针灸科、理疗科、中医康复科,在中医科研机构、海外医疗机构,在疗养院、保健中心、体育医院或运动队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单位等从事中医、针灸、推拿医疗及科学研究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
2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中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就业岗位:美容师、中医师、中医科医生、中医医生、中医医师、美容导师、中医、中医科、中医科医师、医药销售代表、中医理疗师、护士等。
3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华佗传的文言文翻译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而有一医术高超,名震四海者,曰华佗。
佗,字元化,庐江舒人也。
幼时聪颖,好学不倦,博览群书,尤精医道。
年二十,便游历江湖,遍访名医,求取医术之真谛。
华佗行医,以济世为怀,不辞劳苦,救死扶伤。
凡遇贫病者,皆施以医药,不索其资。
时人皆称华佗为“神医”。
其所疗疾,无有不愈,人皆称奇。
一日,曹操患头痛之疾,久治不愈。
闻华佗之名,特召佗至许昌。
佗诊视曹操,谓其曰:“公头痛,乃因怒火攻心,须以酒为引,方能治愈。
”曹操不信,佗遂以酒调药,为曹操服之。
果不其然,曹操头痛顿愈。
又有一年,徐州牧陶谦病重,遣使求救于华佗。
佗闻讯,立即启程,日夜兼程,赶到徐州。
陶谦卧床不起,佗诊视后,谓其曰:“公之病,乃因劳累过度,气滞血瘀。
须以针灸之法,方能治愈。
”佗遂为陶谦针灸,不数日,陶谦病愈。
华佗医术高明,不独在于治病,更在于防病。
他提倡“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医疗理念,深受世人推崇。
佗曾著《中藏经》一书,详述医理,流传后世。
时值曹操欲征讨孙权,召华佗为军医。
佗应召而至,然曹操疑佗有异心,遂将佗囚禁。
佗在狱中,虽身陷囹圄,仍心系百姓,以医术救治狱中病患。
后曹操病重,再次召佗。
佗以老病为由,拒绝出狱。
曹操怒,命人将佗拷打,佗忍痛不言。
最后,曹操无奈,只得将佗放归。
华佗归乡后,仍致力于医学研究。
然天有不测风云,一日,佗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佗逝后,其医术传承于弟子,使得华佗之名,流传千古。
华佗一生,行医救人无数,堪称中医之祖。
其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为后世医者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故史家赞曰:“华佗医术,独步天下;仁心仁术,流芳百世。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传[教学目的]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
2.了解华佗杰出的医学成就;生命在于运动的养生理念及五禽戏的发明。
[教授方法]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
[教授学时]4学时[教授内容]一、生僻字谯刳恚斛鸱疽娠宥笃瘳樊恃敕二、繁体字舉處實發數書晝廣癢歲種稱邊醫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1、一名敷()。
2、病亦行差()。
3、府吏兒()寻,李延共止。
4、县()车边。
5、属()使勿逐。
6、佗针鬲()。
7、卿今彊()健。
8、立吐虵()一枚。
9、君病肠臃()。
10、军吏李成苦欬()嗽。
11、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12、熊颈()鸱顾。
13、四曰猨()。
14、引輓()腰体。
四、重点词语1、游学2、(黄琬)辟3、(不)就4、(七八)壮5、某(许)6、语(人)7、行(差)8、须臾9、难(其异) 10、逆(见) 11、(其)货 12、属(使) 13、瞋恚 14、不快 15、寻(差) 16、斯须 17、食顷 18、(生鱼)脍 19、(三)期 20、案(脉) 21、稍(小差) 22、多(脊痛) 23、可(尺所) 24、土人 25、当(得)26、数(乞期) 27、敕(郡县) 28、恃(能) 29、信(病) 30、(便)收 31、(使)极 32、引輓 33、沾濡 34、(为)率 35、处所五、语法现象1、熊颈鸱顾。
2、不可妄针。
3、并利蹄足。
4、利五脏,轻体。
5、缝腹膏摩。
6、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7、针之不过四分。
六、今译1、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2、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3、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4、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七、阅读史稱華佗以恃能厭事爲曹公所怒荀文若請曰佗術實工人命系焉宜議能以宥曹公曰憂天下無此鼠輩邪遂考竟佗至倉舒病且死見醫不能生始有悔之之歎嗟乎以操之明略見幾然猶輕殺材能如是文若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執柄者之恚真可畏諸亦可慎諸原夫史氏之書於冊也是使後之人寬能者之刑納賢之諭而懲暴者之輕殺故自恃能至有悔悉書焉後之惑者復用是爲口實悲哉夫賢能不能無過苟置之理矣或必有寬之之請彼壬人皆曰憂天下無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歎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將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謂大哀乎(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华佗论》)要求:1、给上文断句2、注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正文译文]【原文】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
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今译】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又名旉。
曾到徐州一带拜师学习,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著作。
沛国丞相陈珪推举他做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就任。
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当时人们以为他年近百岁,可是从面容上来看还和壮年人一样。
又精通方药,他治疗疾病,配成的汤剂药物不过几种,凭感觉就知道药物分量,抓药不再用秤来称量,煮熟后就可饮用,又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他离开后病就痊愈。
如果应用灸法治疗,不过灸一二处,每处不过灸七八壮,病也立时而愈。
如果应用针刺的方法治疗,也不过针刺一二处,进针后对病人说:“针感循经络应当传导到某处,如果针感传到,就告诉施术人。
”病人说:“针感已经传到。
”马上就拔出针,病也将痊愈。
如果病结积在体内,针刺和服药的效力都不能达到病所,当须手术治疗的,就让病人服用麻沸散,一会儿病人就如同酒醉一样,毫无知觉,于是开刀切除。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截断肠子洗涤,然后缝合腹部用药膏敷抹在伤口,四五天就会好转,不痛,病人自己也没有什么感觉,一月之后,就恢复如常。
【原文】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
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
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又有一士大夫不快,佗云:“君病深,当破腹取。
然君寿亦不过十年,病不能杀君,忍病十岁,寿俱当尽,不足故自刳裂”。
士大夫不耐痛痒,必欲除之。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
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
”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
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
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
”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今译】太守府中的小吏倪寻和李延一起到华佗处就诊,都是头痛身热,患病的症状正好相同。
华佗说:“倪寻应当用攻下法治疗,李延应当用发汗法治疗。
”有人对于他的不同治法提出了疑问,华佗说:“倪寻是内实,李延是外实,所以治疗他们的方法应当不同。
”便分别给予他们药物,第二天早晨病都痊愈了。
有一次华佗在行路中,见一人患咽部阻塞,病人想吃而不能下咽,他的家人用车拉着他想去就医。
华佗听到了病人的呻吟声,停车前去看视,告诉病人说:“刚才我路过的道旁有一卖汤面的店家,那里有蒜泥和极酸的醋,你去那求取三升饮用,病自会痊愈。
”病人就象华佗说的一样,服用后马上吐出一条寄生虫,把虫悬挂在车旁,想去拜谢华佗。
华佗还未回来,他的小儿在门前玩耍,迎面看见来的人,就自言自语地说:“好象遇见了我的父亲,车边挂的寄生虫就是证明啊。
”病人进屋上前入座,看见华佗家北面墙壁上悬挂着这类寄生虫,大约数以十计。
又有一位郡守患病,华佗认为那人如果让他发怒就会病愈,于是大量地接受他的钱财,却不给治疗,不久又离开了,还留下一封信骂郡守。
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捕杀害华佗,郡守的儿子了解此事,嘱咐使者不要去追赶。
郡守愤怒已极,吐出数升黑血,病就痊愈了。
又有一位士大夫感到身体不舒服,华佗说:“您的病根很深,本当开刀破腹切除。
可是您的寿数不超过十年,病患不能伤害您的性命,再忍耐病痛十年,病患和寿命都到了尽头,不值得特地自找开刀。
”士大夫不能忍受病痛,一定要切除它。
于是华佗就施行了手术,患的病随即痊愈。
十年后终于死去了。
几升寄生虫,将要转变成腹内痈毒,这是吃生鱼肉造成的。
”便配制了二升汤药,先让病人服一升,过一会儿全部服下了其余的汤药。
大约一顿饭的时间,病人吐出三升左右寄生虫,虫头色红,都能活动,半身好象是切碎的生鱼丝,患的病随即痊愈了。
华佗说:“您的病三年后还会发作,遇到高明的医生才可救治。
”到期果然发作,当时华佗不在,象华佗说的,陈登病死了。
【原文】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
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
佗针鬲,随手而差。
“案脉,胎未去也。
”将军以为不然。
佗舍去,妇稍小差。
百余日复动,更呼佗。
佗曰:“此脉故事有胎。
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
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寤,不复迎,遂不得生。
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
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
”汤针既加,妇痛急如欲生者。
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
”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今译】曹操听说华佗医术高超就征召他,让华佗常在自己的身边。
曹操患头风病,每次发作,心烦目眩,华佗针刺他的膈俞穴,手到病除。
了胎气,可是胎儿还没有离开母体。
”李将军说:“听说确实是伤了胎气,可胎儿已经离开了母体。
”华佗说:“按察脉象,胎儿还未离开母体。
”李将军认为不对。
华佗离开后,李妻渐渐有了一些好转。
过了一百天左右再次发作,又来请华佗。
华佗说:“这种脉象按以往的经验看肯定有胎。
先前应当生两胎,第一胎先产出后,由于流血过多,第二胎来不及产出,胎儿的母亲没有知觉,旁人也不知道,不再助产,于是没能产出。
胎儿死后,血脉不再回归母体,一定干枯附着在母亲的后脊部,因此使她常感到腰脊痛。
现在应当给她汤药,同时针刺一处,死胎必定产出。
”汤药和针刺施用之后,李妻腹痛好象要生产一样。
华佗说:“这具死胎干枯已久,不会自己生下来的,应当使人探取它。
”果然取出一具死的男胎,手足都长全了,他的颜色黯黑,长约一尺左右。
【原文】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
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
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太祖曰:“佗能愈此。
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非从肺来也。
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余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好自将爱,一年便健。
十八岁当一小发,服此散,亦行复差。
若不得此药,故当死。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
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彊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先持贷我,我差,为卿从华佗更索。
”成与之。
已故到谯,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
后十八岁,成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于死。
【今译】华佗超群的技艺,都是这一类。
但华佗原是个儒生,现在靠医术而被曹操提拔重用,自己心中常常感到非常悔恨。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所患的头风病更加严重了,派华佗专门替自己诊病。
华佗说:“此病短时间内难以根治,经常坚持治疗,可延长您的寿命。
”华佗长时间地远离家乡,很想回去,于是说:“刚刚收到家信,我才想请个短假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