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八年级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八上语文知能答案完整版

2018八年级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案八上语文知能答案完整版

语文八年级知识与能力训练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一、(一)1. dāng dísài jiān yǐ2. 枯朽溃泄督(二)1. D2. “不料”是没有想到的意思。

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结果不但无“战”可“督”,且全军覆没,狼狈不堪。

“不料”讽刺了汤恩伯过高估计了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

(三)略(四)1. 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2. 标题、导语、主体;电头;消息头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二、(一)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2.事件发展顺序;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西路、东路大军写得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

对西路军描写中加入了原因分析,东路军所遇抵抗较强。

3. “均”是“全”的意思,突出了我军渡江的气势。

(二)1. 19日5时30分福建平潭海域两船相撞,13人落水,4人获救3人死亡6人失踪。

2. “确认”不能删去。

确认表明搜救队对死亡的人有严格意义的事实认证,体现了搜救工作的严谨性,也表明了新闻写作的准确性。

三、略。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一、(一)bān zhǔzhòng cái 建额(二)1. C(三)略(四)1. 时效性强、真实客观2. 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 重要性递减二、(一)1. 交代了消息发布的国家、新闻机构、地点、时间等信息2. 第1段和第4段3. 第2段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奖人及贡献,第3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奖金来源、时间、地点,第4段介绍了诺贝尔奖的由来及管理、评议办法。

这三段不能颠倒,围绕“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个主题,三段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排序的。

(二)1. 交代了人物、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 科斯塔的手术要保持清醒确保不会损害语言能力,另外她想通过唱歌来给自己信心和力量;她做好了边手术,边唱歌的心理调试,记起自己写的歌;顺利度过八小时的手术,术后4天,她已经出院,可以走路、说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第1课邓稼先一、(一)1. chóu pánɡhuánɡmùyùn xūn pìn 2.懈孺垠晓铤瘁(二)词典中的意思:怀胎生育。

文章中的意思: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三)、(四)略。

二、(一)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的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3.“立即”这个词语体现出邓稼先热爱祖国,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想迫切地投向祖国的怀抱,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做贡献的爱国品质。

4.如:他在临终前还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5.文章描写这一情节目的是为了说明邓稼先对工作热忱,为中华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工作态度。

(二)1.文中的“后者”是指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

2.主要标准是道德品质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重要。

3.居里夫人的意志坚强、纯洁,律己之严,客观、公正的高尚品格使作者对居里夫人“越来越感到钦佩”了。

4.本文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的品德和对工作的热忱,以及这与取得科学功绩的重要关系。

(三)1.参考:鲁滨孙敢于冒险,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的性格最让我欣赏。

他在荒无人烟、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小岛上,孤身一人克服了许许多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他自己造房子、打猎、种谷子,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下来。

2.参考:鲁滨孙运用自己的智慧尝试自己做桌子、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等,创造性地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

三、1.我以为阿蒙森如果是宇航员,不可能成功地越过荒无人迹的雪地最先到达南极;杨利伟如果是地质探险家,也不可能坐上神舟五号成功地遨游太空。

2.这样写句式排列整齐,造成一股气势,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使读者对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可让读者了解到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的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0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第8课答案

2020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第8课答案

2020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第8课答案1. 沃克医生站起身,shú liàn()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bēnɡ dài(),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jīnɡ yí()。

(每个答案之间用空格分开。

) [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熟练绷带惊疑)2. 船头和 chuán shāo()向上 qiào qǐ(),像挂在天边的xīn yuè()。

(每个答案之间用空格分开。

)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船艄翘起新月)3. 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拔草吓唬养尊处优半夜三更(正确答案)B. 锻练桅杆一声不吭半信半疑C. 扭扣放肆跃跃欲试情不自禁4. 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单选题] *A. 跃跃欲试哭笑不得胸有成竹(正确答案)B. 半信半凝得意扬扬一针见血C. 半夜三更神机妙算一引而尽5. 下面句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曰:孔指以示儿曰(说):“此是君家果。

”B. 解:童孙未解(解开)供耕织。

(正确答案)C. 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斟)酒?”6. 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养尊处忧B. 胸友成竹C. 磨拳擦掌D. 半夜三更(正确答案)7.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肩膀(bǎnɡ)顶端(dān)B. 辽阔(niáo)灯塔(dēnɡ)C. 板凳(dèn)舒缓(huǎn)D. 强硬(yìnɡ)接触(chù)(正确答案)8. 下面词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遗民泪尽胡尘里。

遗民:指遗留下来的人。

(正确答案)却看妻子愁何在。

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一年级语文

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一年级语文

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一年级语文1、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下一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沮丧(sāng)B、桎梏(kù)C、虔诚(qián)(正确答案)D、冠冕(guàn)3、61.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欲穷其林。

穷:尽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邀请。

B、欣然规往。

规:规定。

往来翕乎。

翕乎:轻快敏捷的样子(正确答案)C、罔不因势象形。

因:顺着、就着。

象:模拟。

D、矫首昂视。

矫:举。

曾不盈寸。

盈:满。

4、下列中括号内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泣[涕](tì)[蒜]瓣(suàn)(正确答案)B.汤[匙](shí)[熬]粥(āo)C.机[杼](shū)初[旬](xún)D.杂[拌]儿(bàn)公[侯](hòu)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zhì惫懒bèi内帏wéi宫绦tāo(正确答案)B、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嫡亲dí便宜行事biànD、溺爱nì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6、棘手、机遇、极乐鸟、集腋成裘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读音相同。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8、1“念奴娇”“雨霖铃”是词牌名。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三年级上册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三年级上册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三年级上册答案1、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2、1“今宵酒醒何处?”的下两句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忙”,也可以说“拜托您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加括号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王立同学对这道数学题冥思苦想,终于(妙手偶得),有了答案。

B.盛夏又至,万物蓬勃,(油然而生)的秧苗已然开花抽穗。

C.喜剧演员贾玲言语幽默,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正确答案)D.歌曲《我和我的祖国》陶醉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真是(哗众取宠)啊!7、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 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

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

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2022年六年级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 答案

2022年六年级 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 答案

2022年六年级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贾氏宗族的长房是荣国府,次房是宁国府。

《红楼梦》主要写荣国府的事。

太虚幻境中有两句判词说:“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明宁府的罪孽超过荣府。

B.《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秦可卿、香菱、李纨。

C.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带他游历了太虚幻境,并品了千红一窟茶,饮了万艳同杯酒,看了“薄命司”的册子,听了12 支名叫《红楼梦》的曲子。

(正确答案)D.“玉在箧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秋之夜,甄士隐在院内赏花时,吟诵此诗以表逸兴与抱负。

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郯子tán 六艺经传zuàn 贻yíB、句读dòu 苌弘cháng 老聃ránC、阿谀yú授之书sòu 李蟠fánD、或不焉fǒu 谄媚chǎn 嗟乎jiē(正确答案)3、1《窦娥冤》是我国元代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字有斗来大,年月久了,大部分都让水()平了。

[单选题] *磨(正确答案)刷冲洗5、1“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文化中常用社稷代指国家。

这样的代称很多,如“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1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直到本世纪60年代,将地面()结果与卫星和火箭()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激光的物理性描述。

[单选题] *观察观测观测探测(正确答案)观察探测探测观察8、“果脯”的读音是“guǒfǔ”。

2018《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六年级(上)参考答案

2018《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六年级(上)参考答案

2018《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六年级(上)参考答案第1页《山中访友》课堂练习一.汩汩/湍急/涓涓/清澈挺拔/瘦弱/矮小/高大清凉/潺潺飞流直下/雄伟/险峻湛蓝/乌云密布/辽阔深深/陡峭二. 1.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赞美和敬佩2.鸟儿露珠默契和情谊3.联想三.人朋友第2页一.1.这山中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2.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二. 1.走进山林2.c uìgēyín xiān chún3.歌唱昭告喧闹4.热爱走进山林,你便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没了烦恼,少了忧愁。

第3页《山雨》课堂练习1.无字的歌谣远近轻重2.琴键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第4页课后作业1.山雨欲来风满楼2.微.信公.众.号“作业帮手”3.对唐王朝博西山的衰巧的无限惋惜第4页《草虫的村落》课前准备二.jìng mìhaánxuān yùncáng zhùzúchīwàng yâguàncóng xīxīrǎngrǎng huāsâbānlán xíngsâcōngcōng yōuyōucōngcōng 课堂练习一. 斑(斓)(俏)丽劳(倦)静(谧)第5页寒(暄)(僻)静亲(戚)烘(烤)二. 1.茂盛的森林游侠拟人作者的想象在纵横驰骋2.好奇友好的攀谈自己的村落和自己的名字3.黑甲虫小圆虫细密的草茎甲虫们第6页三.1.乍一看,这是一个停滞不动的池塘,虽然它的直径不超过几尺,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

2.在池塘这个小小世界里,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忙碌着,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3.(1)他们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池鳐缝针(2)那神态,仿佛她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游泳好手水蛭.游泳好手或:(2)乍一看,这是一个停滞不动的池塘。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三课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三课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第三课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收敛(liǎn)贪婪(lán)谆谆教诲(zhūn)B、荫庇(pì)云霄(xiāo)自怨自艾(ài)(正确答案)C、涎水(xián)富饶(ráo)惟妙惟肖(xiào)D、汲取(jí)谄媚(chǎn)一哄而散(hòng)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敷衍yǎn 门当户对dāngB、供给jī有求必应yīng(正确答案)C、家谱pǔ门框kuàngD、阎王yán 惦念diàn3、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十分引壶觞以自酌引:举起、端起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达到策扶老以流憩策:拄着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感吾生之行休休:停止D.齐彭殇为妄作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善万物之得时善:羡慕(正确答案)5、《红楼梦》的官职中哪个是清代实有之职?( ) [单选题] *A.永兴节度使B.五城兵马司(正确答案)C.金陵省体仁院总裁D.大明宫掌宫内相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沮丧(sāng)B、桎梏(kù)C、虔诚(qián)(正确答案)D、冠冕(guàn)7、1“欢迎你到我家来拜访!”这句话表达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1礼貌、坦诚、平等、避讳是交谈文明得体的基本原则。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54.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在抗击疫情时期,众多“莘莘学子”通过空中课堂网络直播等方式在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知识能力的分层]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答

十多年来,语文教学的成绩是不可低估的。

自从80年代初,叶
圣陶先生提出建立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系统的主张以来,语
文教学便开始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十多年来,围绕语文能力训练
问题,无论在教材建设还是教法改革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学
效果也是显著的。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语文教学从以老师讲授为主
改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改
变教学方法,而且必须完成某些教学观念的转变,必须解决教学内
容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否则,比较严密、比较科学的语文能力训练
系统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种种争论,是十分正常的。

我想讲三点意见。

第一,对“语文知识”必须再认识。

过去只重视理论性较强的某些学科知识(如语法、修辞、文体等),而忽视具体指导读写实践的实用性知识,这种情况近年已有
所改变。

但问题还很多。

把传授大纲所允许涉及的知识与加强语文
能力训练放在同一个平面上看待,这是一种脱离能力训练实际的倾向。

这样做,很不利于减轻负担。

我认为“语文知识”应当分类处理,区别对待。

有些是要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比如常用字词等),有些是不必讲多少概念而应重在实际操作的(比如某些实用
性较强的方法,或需要学生形成习惯的某些思维定式),有些是大
致了解即可、临到用时再查书也来得及的,有些是只需要有所感受、不必强调记忆的,有些是需要系统讲的、有些是不必系统讲的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减轻负担、学以致用的目的才有可能实现。

而这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某种改造,不是哪位教师个人所能
完成得了的。

第二,必须研究各项语文能力的层级。

广义地说,技能、能力、智力是不同的层级。

具体到听、说、读、写各方面,随着所涉及的语言单位和材料内容的不同,对学生在分
析综合上的要求便很不相同。

目前的状况是对这些不同层级研究得
很不够。

这是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对能力层级
的认识模糊,必然导致能力训练中的无效或低效劳动。

有些高层次
能力不是课堂上所能训练出来的,却安排了许多训练;有些只适合
要求少数学生的内容却施之于多数;有些基本技能本来是应当在大
面积上进行训练的,却反倒被忽视了。

这是语文教学中由来已久的
积弊。

语文课时有限,学生学习的科目很多,一个老师要指导近百
名学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笼统地讲“多读多写”,而对不
同年段的学生提不出科学的、具体的不同训练要求和相应的方法,
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化需要。

第三,恰当评价语文高考。

十几年来的语文高考,坚持以教育测量的理论为指导对考生的语文能力进行测试,方向是正确的。

具体题目的命制,有得有失,但
总起来来说,失少得多,在如何理解语文的工具性和如何认识语文
学科能力方面,富有启示意义。

不考专门的知识概念,不考有关作
品分析方面死记硬背的东西,着眼于语言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语言
的能力,兼及些文学文化常识,这些作法对语文教学改革所起的作
用是积极的,也是受语文老师们欢迎的。

至于围绕语文高考的许多
争论,我以为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从考试性质上说,高考属于
选拔性考试,在淘汰率较高的前提下,“选拔”与平时教学构成一
定的矛盾是必然的。

从考试内容上说,高考所体现的能力要求和传
统语文教学对能力的要求,尚需一个磨合过程。

在语文教学由学科
知识体系向能力训练体系转轨的大背景下,这种争论可能是有益的,是加大语文教学改革力度所不可缺少的。

语文能力训练系统的建设,很可能因此而少走许多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